激似akb:朱镕基的简历,看过之后才知道什么叫震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50:31
朱镕基的简历,看过之后才知道什么叫震撼!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人:
    他是一个孤儿,尚未出生,父亲早逝,九岁的时候,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因贫病而死。
    他命运多舛,在湘西求学时,染上了霍乱,几乎死去。
    他是靠奖学金完成的学业,1947年,他以湖南状元的身份考进了清华大学。在清华,他是学生会主席。
    他1949年加入中共,尚未毕业便已参加工作,他是有名的青年才俊。
    他1951年朱镕基从清华大学毕业后,随后即被派往东北,担任东北人民工业部计划室副主任。 1952年,他又参加了国家计划委员会的筹建工作。他被当做最有潜力的年轻干部。
    1958年,脾气倔强、性格率直的他“因言获罪”,被打成“右派”,从此陷入了长达20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蹉跎岁月。从30岁到50岁,20年的金色年华恰似一江东流的春水,永远不会再回来!
    1983年,中国第一位“前右派”的副部级任命获得通过,他被任命为国家经委副主任,电机制造专业的他,成为了继邓小平以后,中国政坛最出色的经济学专家。此后,他还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他还担任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7年的院长,他是博士生导师。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十八世孙,1998年,他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他叫朱镕基,一个被渐渐淡忘的名字。
    老百姓说,只有他镇得住贪官,因为他不怕死。只有他敢改革,因为他不怕得罪人。
    因为在职时执法严厉,他得罪了许多权贵,退休后,中央对他加强了保护,他渴望过平民的生活,可惜做不到。
    也许你还记得国庆阅兵直播上那短暂的1秒,仅仅只是一秒。
    如果真有一股力量在企图使我们淡忘他,我们以该做些什么,至少要对得起他的白发。
    以下是摘录的朱镕基的语录:
    1996年岁末,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观看话剧《商鞅》,为剧情所动,凄然泪下,并且称赞“历史上的改革家是民族的脊梁”商鞅以惊人的勇气掀起改革之潮流,终为顽固羁绊被车裂而死。
    1998年3月24,朱镕基主持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五项要求:牢记自己是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尽职守,敢于讲真话;从严治政,敢于得罪人;清正廉洁,严惩腐败;勤奋学习,刻苦工作。约法三章:在国内考察要轻车简从;精简会议,压缩时间减少人员;减少应酬,集中精力研究处理重大问题。
    1998年8月9日,朱镕基紧急飞赴江西九江,九江的决堤,使他勃然大怒,他当即怒斥负责人:“你们不是说固若金汤吗?谁知堤内是豆腐渣!这样的工程要从根查起,对负责设计、施工、监理的人员都要追查。人命关天,百年大计,千秋大业,竟搞出这样的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腐败到这种程度怎么了得?历史是不容欺骗的!” 在向抗洪官兵讲话后转身离去时,他边走边擦眼角的泪水。
    1998年,朱镕基在中央一次重大会议上,铿锵有力的发言至今让人感到振聋发聩,在反腐败问题上,中央是有决心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无法长治久安。反腐败就是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决不故息手软;我这里准备了100口棺材,99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我自己,无非是一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长治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
    1998年3月19日,“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01年,朱镕基辞去院长职务的告别演说,“我曾有过20年(1958———1978)没有党籍的日子,但是在那些日子里,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我的信念。我没有忘记清华对我的教育,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情。今天,我告别清华,以后就很少来了,实际上,就是不来了。但是,请大家放心,我的心永远留在清华。清华的每一个成绩,我都会欣慰,清华的每一个难处我都会关心,清华的每一个不足我都会指出。再见了,我永远是一个清华人!”
    
    对于朱总理只做了一任我们无能为力
    对于朱总理受到的压迫,我们也无可奈何
    对于阅兵式上只给朱总理三分之一个镜头我们更是只能愤怒
    却无法改变这一切
    但是
    我们可以为朱总理的晚年收集一万个祝福
    请留下一句“祝福朱总理”
    表达我们对朱总理的尊敬
    
    做官当如朱镕基一一[前总理为何如此深得民心,广受百姓爱戴?]
    2011年09月27日 10:07詹国枢中国经济周刊
    《朱镕基讲话实录》已经面市。书店内外,人潮如涌,新著上架,一抢而光!有购书者抚书轻呼“我们的总理”,有排队者高喊“前面走快点”。神州大地,今秋再掀“朱镕基热”。一个卸任已八年的前总理,为何如此深得民心,广受百姓爱戴?
    
    生于1928年的朱镕基,20岁参加工作,30岁被打成“右派”,40岁在学校当教员,到了50岁,才在国家经委某局担任处长。按说,“知天命”之年才是小小一处长,政治生涯也就差不多了!谁知一遇改革开放,朱镕基便如鱼得水,似鲲鹏展翅,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很快就由副局、局长升至国家经委副主任,又由上海市长、市委书记调至中央,短短十余年间,已官至中央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正可谓:朱镕基遇上了好时代,这时代也遇到了朱镕基。
    
    朱镕基做官,做得本色。本色者,直率坦诚,不虚伪,不矫情也。1998年3月,朱镕基当选国务院总理,数天后主持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秘书班子早已把讲话稿拟好,但朱镕基将稿子一推,滔滔不绝,侃侃而谈,上万言即席讲话,激情澎湃,条分缕析,谈问题,谈原因,谈对策,谈要求,听得部长们屏心静气,心服口服。讲话毕,掌声轰然而起。
    
    朱镕基做官,挺有魄力。他喜欢当面批评干部,而且言辞激烈,让你下不了台。然而,事情过后,他就不再计较,该提拔提拔,该重用重用。2001年初,朱镕基在一个全国会议上对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严词批评,事后张维庆致信表示诚恳接受。朱镕基回复道:“维庆同志,我身为总理,实不相称,平生得失,点滴自知。上次会上失态,并非对您,实为有感而发,然大失分寸,至今歉疚在心。知我谅我,希勿挂怀。自当引以为戒。”
    
    朱镕基做官,非常务实。东三省破解“三角债”,国务院机构“大瘦身”,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几乎是办一件,成一件。他曾感慨:“我到国务院工作八个年头,深刻地感到,出个主意是非常容易的,定个政策也不是很难,但是要落实就难得很。要办一件事,不开八次、十次会议就没法落实。如果发一个文件,能兑现20%就算成功了,不检查落实根本不行。”
    
    朱镕基做官,目光敏锐。下面要想蒙他骗他,门儿也没有。他曾举一例:“不久前我到安徽南陵县去察看粮食仓库,在我没去之前,粮库都是空的,后来他们把一些粮站的粮都搬过来,摆得整整齐齐。连我都敢骗,真是胆大包天!”正因如此,他常常不打招呼,直接来到田间地头,察问民情,之后再询问当地官员,弄得那些弄虚作假者见了他就紧张得浑身发抖。
    
    朱镕基做官,公正廉洁。他说:“我一到上海工作,就信奉两句话:”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就是说,老百姓并不是服我有多大的本事,而是服我办事公正。”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下面的官并不是怕我严厉,怕的是我廉洁。屁股上没有屎,我行得正,坐得稳,我就敢于揭发你的歪风邪气。”公生明,廉生威。“公正才能明白,廉洁才能有威信,我在上海工作时一直信奉这个道理。”
    
    朱镕基做官为何做得如此坦荡潇洒,踏实自信?除天资聪颖、知识渊博外,还在于他心地无私、敢爱敢恨。当过多年右派在社会底层受过种种磨难历练的他,对个人荣辱得失早已看淡,这反倒使他做事更加大胆,更加没有顾虑。朱镕基担任国务院总理虽只有一届,仅短短五年,但他大刀阔斧推进改革,求真务实,成效卓著,在百姓中口碑甚佳。值此《朱镕基讲话实录》发行之际,撰此短文,希望各级官员做官当如朱镕基,莫负民众殷殷期盼也。
    
    (附)[转载]早几个月,《朱镕基讲话实录》征求意见稿便在高干中间传阅,印得挺讲究。在中国官场,言多必失,所以为官多忌言,或讲些没咸淡的官话。就是退下来写回忆录,官员也多有掩饰。看了《朱镕基讲话实录》中的几篇,不敢说完全没有掩饰,但可能较少。
    
    在下就《朱镕基讲话实录》做些印证和补白。
    
    “中纪委派出巡视组到一些地区和部门进行检查,查出不少问题。我就想不到,其中很多人还是我的老朋友,这么无法无天,哪儿还有半点公仆的气味?”百姓中有一句话:把当官的排成排,隔一个抓一个,不会有冤案。
    
    “我八年来的体会,就是要办一件事,不开八次、十次会议就没法落实。如果发一个文件,能兑现20%就算成功了,不检查落实根本不行。”看看中国的高尔夫球场是怎么逆旨狂长的。
    
    “上海搞迪士尼公园没有搞成,于是要搞个主题公园,天津要搞主题公园,现在北京又要搞主题公园……我是坚决要收紧。” 迪士尼已经在上海搞成了。
    
    “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的政府建设成一个廉洁的、高效的、廉价的政府。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讲过廉价政府这个词,实际上就是指一个精简的、成本很低的、不浪费人民血汗的政府。”中央部门好歹公布了三公,但地方政府迟迟未动,怕见光呀。
    
    “老百姓在很多方面对我们是不满意的……但有一条还是满意的,就是经济持续发展,物价只跌不涨,保持基本生活水平是没有问题的。”如今经济要减速,物价要上涨,税收要加码,还有满意的吗?
    
    “我们要想出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来逐步解决,过渡到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近17年社会财富向政府和国企的集中,这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看材料,不看电视,不看报纸,不看《焦点访谈》,民间疾苦你都不知道、不了解,你怎么工作?”所有这些材料都看了,就能了解民间疾苦了吗?1960年灾害时,是警卫员探亲回来讲家乡的事,毛泽东才相信,中国真饿死人了。
    
    “在国内考察工作,要轻车简从,减少随行人员,简化接待礼仪,不陪餐、不迎送。”当年还有过工作餐四菜一汤的规定,现在怎样了?
    
    “贾春旺同志,我现在给你出一个难题,你那个公路收费工作一律交给交通部,公安部门要退出这个领域。”朱镕基任上,曾下狠力解决军警法经商问题,成效显著。但如今,依然时常有这样的新闻:交警靠罚款敛钱,交通部门乱收费,部队人员出租军车牌——老百姓还是苦啊。
    
    “有两件事情是千万不能做的:一是银行放松银根,生产积压产品,那等于自杀;再一个是搞大干快上,搞重复建设。”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朱镕基任上也搞了一些基建,也有不同的声音。行将离任时,朱自我辩称:给共和国留下了一批优质资产。
    
    “我非常担心的就是搞城镇化。现在城镇化已经跟盖房子连在一起了,用很便宜的价格把农民的地给剥夺了,让外国人或房地产商搬进来,又不很好地安置农民,这种搞法是很危险的。”虽然早就意识到危险,但危险就这样踏踏实实地在眼皮子底下变成事实了。
    
    “过去一年增加财政收入几百亿元,而这几年每年增加1000亿元到2000亿元。”朱镕基还是不如后任呀,如今一年财政收入能增加上万亿。只是,财政收入高速增加对中国社会是好是坏?
    
    “对走私、骗税、骗汇的人不能手软,这方面还要严抓。”朱镕基打走私最大战役是远华走私案,原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曾陪同朱镕基视察打走私。可惜的是,远华案主犯赖昌星是在朱离任8年后归案的。
    
    我的印证和补白也是有掩饰的。
    
    朱镕基:政府太庞大 把财政都吃掉了
    2011-09-13  朱镕基的话并不比江泽民说得更加严厉,可是他说话的方式和口气却又截然不同,语气尖刻,毫不留情,没有余地,这让官员们难以接受。
    
    人民日报著名记者凌志军披露不为人知的政坛秘闻
    
    9月8日,《朱镕基讲话实录》(一至四卷)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国财经出版社向全国发行。该书收录了朱镕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的重要讲话、文章、信件、批语等348篇,约123万字。收入照片272幅,批语、书信及题词影印件30件,绝大部分文稿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尽管朱镕基已经远离公众视野多年,但关于这位前总理的话题,却一直是民间热议的焦点。一向以写内参闻名的人民日报著名记者凌志军在《变化:1990-2002年中国实录》书中,首次披露了朱镕基许多不为人知的政坛秘闻。
    
    凌志军
    
    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畅销书作家;法学硕士。祖籍广东,生于上海,长在北京。15岁到工厂做工,16岁做农民,19岁当兵,25岁成为新华社记者。没读过中学,也没读过大学。30岁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现在是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
    
    凌志军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他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连续出版九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朱镕基的话并不比江泽民说得更加严厉,可是他说话的方式和口气却又截然不同,语气尖刻,毫不留情,没有余地,这让官员们难以接受。”
    
    “本以为他得罪很多人,得票不会高的”
    
    金融危机的逼近的确是帮了朱镕基的忙。这个人根本用不着收买人心,已是人心所向。
    
    1997年春天,朱镕基在这边宣布“软着陆”已经实现,得意之情就像一个驾驶着毛病百出的飞机摇摇摆摆回到地面的机长。可是才过了三个月,就有消息说大事不好——泰国宣布泰铢不再与美元挂钩。接着泰铢大幅贬值,股市一落千丈,银行纷纷倒闭。“分明是一场金融危机嘛。”他这样说。
    
    由于朱镕基让中国成功地“软着陆”,国内舆论已经产生对他的依赖,他能理解这个局面。同样能够理解的是,如果他现在不能够阻止“金融风暴”的登陆,人们还是会认为他的新政失败了。
    
    到亚洲金融风暴发生9个月后,也即他就任总理的这个月里,他相信自己胜券在握。1998年3月5日,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踌躇满志地走进人民大会堂的时候,人人心知肚明,朱镕基就要取代李鹏成为总理了。
    
    正式的选举还要等两个星期以后,不过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金融风暴”的团团包围之中,人们都觉得只有这个人可以依赖,甚至连那些对他持有最尖锐的批评态度的人,也不再置喙。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危机的逼近的确是帮了朱镕基的忙。这个人根本用不着收买人心,已是人心所向。
    
    朱镕基出任国务院总理,是在3月17日。他得到了2890张选票(只有29个人反对他,另外有31个人弃权)和连续三次掌声。
    
    投票程序尚未开始,2000多位代表只听到江泽民主席提名朱镕基出任国务院总理,当即鼓起掌来。等到大会主持者胡锦涛宣布投票结果的时候,会场上再次爆出掌声。然后,上午10∶40,高音喇叭里面响起一个声音:“朱镕基被批准为国务院总理”,掌声第三次响起。这三次掌声就像潮水似的,一浪高过一浪,未肯止息,以至胡锦涛几次想要继续下面的程序又被掌声打断。然而最重要的是,这掌声完全发自代表内心,而非事先的安排。
    
    “真是想不到。”一个名叫钟闻一的香港记者说,“我本来以为他得罪了很多人,得票不会高的。”一个自称连续十年采访人代会的记者说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热烈的场面”。另外一个更老资格的记者说:“我看到过,那是在周恩来时代。”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就像他迄今为止生命中的许多篇章一样,这次演说也具有悲剧气氛。
    
    大会闭幕这天,北京天气骤冷,白天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地面上覆盖着薄冰。上午11∶00,李鹏的车子开走了,朱镕基留下来,举行了他就任总理以来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
    
    他没有发表就职演说,不过,一开始讲话就很精彩。他说他很喜欢看“凤凰卫视”的节目,后来这家电视台的那位年轻漂亮的女主持人——吴小莉,果然有机会站起来提问,请他说说自己的“心路历程”,这让在场的记者都为之一振。
    
    就像他迄今为止生命中的许多篇章一样,这次演说也具有悲剧气氛。不过,人们总是被悲剧感动,喜欢为悲剧鼓掌,当他说出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时候,记者席上掌声响起,连外国记者也在鼓掌叫好。
    
    他还说了一些一针见血、纯粹朱镕基味道的话。“为什么不能实行科教兴国?因为政府太庞大,把财政都吃掉了,吃饭财政。”他把手一挥:“本届政府决心精简机构,减掉一半人。”他说完了,向记者摆摆手,转身走了。在这种场合,他们通常是不鼓掌的。他们把这看作一种工作会议,担心鼓掌会影响了自己的客观公正。可是新总理的魅力把这些苛刻的善于挑剔的人都吸引了。这倒不是他特别棒,而是由于共产党的官员中如此富有个性的人实在太少。这一天,香港股市上涨323点。
    
    《人民日报》连续两天都是彩印,上面刊登江泽民、李鹏和朱镕基的照片。三个人微笑握手,一副亲密无间的样子。这是向世人昭告,至少未来五年,中国是一个“三驾马车”的局面。
    
    “叫我什么东西,我都不高兴”
    
    过去几年他所持有的经济主张,已经多次被人指责为“私有化潜行”,后来则更进一步把他叫做“经济沙皇”,或者“中国的戈尔巴乔夫”。
    
    中国这边,还没有人把朱镕基叫“伟人”。不过,此公已有很多绰号:“铁腕总理”、“朱老板”、“铁血宰相”,这些还都算是客气的。《汉堡日报》的大字标题直接把他称做“DerBoss”,这在德文中的意思类似于北京话的“头儿”,叫西方人说出来,就有很亲切的意味。
    
    可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无保留地赞扬朱镕基的成就、思想和品格。
    
    如前所述,过去几年他所持有的经济主张,已经多次被人指责为“私有化潜行”,后来则更进一步把他叫做“经济沙皇”,或者“中国的戈尔巴乔夫”。
    
    他是尝到过做“右派”的滋味的,所以心里明白,这样的用语意味着他在那些人的眼里已经成为政治上的敌人。有如1960年代把刘少奇叫做“中国的赫鲁晓夫”、1970年代把邓小平叫做“邓纳吉”。这使他不得不作出反应。
    
    “对于外界叫我‘中国的戈尔巴乔夫’也好,叫我‘经济沙皇’也好,叫我什么东西也好,我都不高兴!”他阴沉着脸对几百个中国和外国的记者说,这是那一天他唯一有些失态的时刻。
    
    “你们可怜可怜我吧”
    
    朱镕基却没有想到,他面前的最大的“地雷阵”不是别的,正是官员队伍。
    
    1998年,朱镕基遇到的情形也挺怪。接任总理获得了异乎寻常的胜利,他有能力,有个性,胸怀大志,不肯随波逐流,在全国人大代表中间又获得压倒多数的支持,此后要做什么,应该比他当副总理的那些年更加得心应手。
    
    可是不然。朱镕基当时以为,只要他的政策符合民心,也就当然地能够获得干部的支持。以他多年所接受的党的教育来衡量,这种判断理所当然,他要求属下官员把“讲真话”作为守则,还对几百个记者表示他是不会惧怕前边的“地雷阵”的。
    
    可是朱镕基却没有想到,他面前的最大的“地雷阵”不是别的,正是官员队伍。朱镕基是中南海里最尖锐地斥责官员腐败无能的人。朱镕基的话并不比江泽民说得更加严厉,可是他说话的方式和口气却又截然不同,语气尖刻,毫不留情,没有余地,这让官员们难以接受。
    
    他说新疆那边的棉花全都积压,要不了几年就会成为废品,而山东却在走私棉花。于是他跑到山东的官员中去,说他希望山东能够“大踏步地后退”,去购买新疆的棉花,“我给你补贴打折,你们可怜可怜我吧”。看到山东人不理他,又连连感叹“管不了啊”。举出这样一些小事就可以明白,朱镕基对面前这个庞大官员队伍的某些风气既愤怒又无奈。
    
    这时候他已拿定主意,要拿国务院开刀。他把国务院的60多个部长一个一个找来,告诉他们,他打算把国务院的部门大大裁撤,还要减少300个部长和副部长、1900个司局长和副司局长,把国务院的3万工作人员减少17000人。
    
    部长们心中忐忑,开始叫苦不迭,都说自己的部门如何如何重要,为国家所必需,不能撤销。只有胡启立同意撤销自己领导的电子工业部。这让朱镕基这位新总理感到失望。旁人处在这个时候,也许会悬崖勒马,不再提这件事。可是他不是这样的人,就像他自己说的,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责任编辑:NF047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朱镕基:特殊利益集团让我没理由沉默下去
    2011-11-03 09:34:16 新浪微博  
    
    @韩志国:【朱镕基:我没有理由沉默下去】 香港《镜报》报道:朱镕基表示,现在有一股越来越大的力量,在攻击、否定、疏远和背离改革开放事业,借此设置更大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阻碍来阻止改革,扭转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远离改革甚至背离改革的倾向已十分明显,说他们是反对改革的特殊利益集团是不为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