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私密护理spa:一看就懂中医养生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19:47

中医养生手到擒来:一看就懂中医养生智慧

中国传统医学拥有完整且独特的理论体系,以及非常丰富的治病与养生经验,流传并沿用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历久弥新。今日的中国传统医学能够结合现代科学与医学推陈出新,受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信赖,中医养生保健的观念也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本书从中医的基础概念开始讲起,通俗系统地介绍中医养生与药膳的原则与运用;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的常见病的病因、诊断要点、治疗、典籍考究、现代研究及生活应用;皮肤病与中医美容;常见疾病的保健与补养方法等内容。书中也介绍了现代西医的观点,并用现代通俗医学来诠释艰深难懂的中医学,让读者了解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读者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保健方法。

作 者: 吕万安  出 版:广西人民出版社 

第1节:序



  序

  中国传统医学拥有完整且独特的理论体系,以及非常丰富的治病与养生的经验,在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中独树一帜,流传并沿用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不仅没有消失,甚至于历久弥新。今日的中国传统医学更能够结合现代科学与医学推陈出新,因此,即使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愈来愈多的人们信赖中医,生病的时候喜欢看中医。除此之外,中国传统医学更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肯定与重视,中医养生与保健的观念深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渐渐受到西方人士的青睐。

  中医学将人体视为一个小宇宙,自然界为大宇宙,并将人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器官联合视为一个不能分割的有机体,同时也注意到四时气候,周围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说,中医不仅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性,而且也重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性。换言之,人与大自然结合的思想,随时随地存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之中,这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本书将由第一章中医基础概念开始,让读者了解所谓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寒热体质、阴阳学说及气血理论等;第二章则介绍中医养生与药膳的原则与运用;第三章到第十一章介绍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等常见疾病之定义、病因、诊断要点、治疗、典籍考据、现代研究及生活运用;第十二章介绍皮肤病与中医美容;第十三章则是其他常见疾病之保健与补养方法。文中也介绍现代西医的观点,并且采用现代通俗医学来诠释艰深难懂的中医学,除了让读者了解中医的内涵之外,还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做比较,增进读者的理解。

  本书的内容恐有疏漏或错误之处,尚请读者多多包涵。总之个人希望读者能借由中医的基础概念以及对日常疾病的认识,进而了解中医的养生与保健方法,由浅入深,能够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达到养生的目的。

第2节:中医基础概念(1)



  第一章 中医基础概念

  寒热体质

  阴阳学说

  气血理论

  望闻问切

  寒热体质

  一、什么是体质?

  体质(constitution)一词来自构成、组成(constitute),它的原始定义是“某一个体的一切生物学特征的总和”。

  以下介绍几个不同学者对体质的定义:

  1. 一九四○年学者W.B.Tucker的看法:体质是个体在形态学上、生理学上及心理学上一切特征的总和,加之以种族、性别及年龄的各种差异,这些特征大部分取决于遗传,但在不同程度上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所有这一切都作为一个完整的生物单元表现出来。体质具有一个宽大的正常波动范围,有时可越过边界而进入异常,即病理状态。

  2. 一九七○年学者A.Damon的看法:体质一词对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意义,对临床医师而言,它意味着病人的生物学个体特征;对流行病学家而言,它是疾病过程中的宿主因素;对免疫学家而言,它是组织特性;对血清学家而言,它代表输血反应;对体型学家、心理学家、行为学家而言,体质意味着体型与适应力、疾病、行为的相互关系。同时A.Damon又提出了体质医学(Constitutional Medicine),但只做了一般性的讨论及展望,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3. 体质:人类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以及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机能和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他的生理反应的特异性,以及其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所产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

  二、从生理方面看体质的不同

  从生理方面来看,个人的体质有如下的区别:

  1. 肺痨质:其人高瘦、颈长、胸部平狭、脊柱后弯等,此种人易患肺痨,故称肺痨质。

  2. 卒中质:其人肥胖、颈短、头扁、面大等,此种人易患脑溢血、高血压、糖尿病等,故称卒中质。

  3. 腺病质:其人多为体弱的小儿及青年,抵抗力薄弱,多病,此种人易患瘰疬、颈核肿大或感冒后易发中耳炎、咽喉扁桃体肥大,故称腺病质。

  4. 恶液质:其人衰弱颓萎、面色苍白等,此种人易患痈恶疽疮、水肿、慢性中毒、内分泌机能障碍病等,故称恶液质。

  5. 精神病质:其人多轻佻浮躁、粗鲁昏庸、自私多变,倘稍受刺激则发生精神病症,此种人易患精神病,或癫或狂。

  6. 贫血病质:其人与肺痨质人形态相似,贫血易疲倦,此种人易成虚损病。

  三、中医为何要谈体质?

  中医学理论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均有它的许多特点,可以概括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基本特点,这两个特点和体质的内涵、种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以下介绍相关中医文献对体质的说法:

  1. 《黄帝内经?素问》:“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2. 《伤寒杂病论》:“凡人禀气各有盛衰,宿病各有寒热……”、“假令素有寒者,多变阳虚阴盛之疾……”、“素有热者,多变阳盛阴虚之疾”。

  3. 《医宗金鉴》:“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态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

  四、以中医的理论,体质的分类有哪些原则?

  最早《黄帝内经?灵枢》有阴阳二十五人,分型比较复杂,临床上很少采用。目前中医对于体质分型主要是以阴、阳、气、血、燥、湿之有余与不足理论为根据。此外,在临床上为了配合辨证治疗,也有将体质区分为寒性体质、热性体质、实性体质与虚性体质,现仅就寒性、热性体质的特征分述如下:

第3节:中医基础概念(2)



  1. 寒性体质:口不渴、喜热饮、怕冷、怕风、手足厥冷、脸色苍白、唇色淡、尿多色淡、大便下利而稀、舌淡、苔白滑、脉迟。

  寒证患者多为慢性炎症病变、循环障碍的病变,为缺血、贫血、淤血、水肿等。

  2. 热性体质:口干舌燥、喜冷饮、面红耳赤、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糙、脉数。

  热证患者多为急性炎症病变,组织细胞肿胀、变性、坏死。

  五、保养方法

  (一)寒性体质

  1. 首先从饮食着手:应多吃些热量较高且易消化的食物,能适当地进补一些补阳的中药。鹿茸、巴戟天、附子、人参(高丽参)、黄芪等当然最好,但如果服用不当反而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尤其不可忽视,兹列一些御寒食品,例如羊肉、狗肉、火腿、牛肉、韭菜、生姜、辣椒、胡椒、栗子、核桃、荔枝、桂圆等,其中又以羊肉、韭菜、栗子、核桃等较易常食且有效。

  2. 要适度地活动:适当地劳动及做些运动可改善末梢循环、加速血液循环,使手脚保持正常的温度。

  3. 要注意保暖:应随天气变化调节穿着,做好手脚的保暖,尤其冬天更要注意改善室内温度、湿度及通风。

  4. 搓按手脚:可经常按摩手脚或搓揉手脚等,可以改善手脚的血液循环、调节手脚温度使之变暖。

  (二)热性体质

  1. 首先从饮食改善:应多吃些热量较低且可以退火、消炎、清热的食品,能适当地进食一些滋阴清热的中药,如麦冬、知母、玉竹、沙参、百合、天门冬等当然最好,但如服用不当反而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因此,不妨改用食疗,兹列出一些食品以供参考,例如梨、椰子浆、白木耳、绿豆、西瓜、冬瓜、丝瓜、菊花、西洋参、豆腐、苦瓜、萝卜等。

  2. 保持每日大便畅通:大便干硬是热性体质常见症状之一,甚者形成便秘,进一步诱发其他疾病。因此,尽量保持每日大便畅通,防止疾病产生。

  3. 饮酒适度,不熬夜:酒属湿热之品,且大量饮酒容易导致肝火上升,熬夜会扰乱新陈代谢,致使自律神经失衡,两者皆不利于热性体质。

  4. 穿着轻、软、宽、舒:衣着以轻、软、宽松、舒适为宜,对于皮肤末梢循环及热量排除皆有帮助,对体温偏高者较适宜。

  六、饮食宜忌

  (一)寒性体质

  忌寒凉之物,例如犀角、熊胆、石膏、绿豆、西瓜、萝卜、冬瓜、丝瓜、梨、蛤蜊、菊花。此类食物可以退火、消炎、清热、降低热量,故多食不利。

  (二)热性体质

  1. 忌辛热刺激之物,例如干姜、附子、花椒、胡椒、肉桂等辛热食物,能动火而耗气,多则不宜。

第4节:中医基础概念(3)



  2. 忌食油煎、炒、炸食物,此类食物可以产生较多的热量,故不利于热性体质。

  七、另类思考

  近年来,现代医学中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有人提出所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这种思路与精神似乎与传统中国医学治病采用辨证论治的道理有些不谋而合。换句话说,对于同一种疾病,因个人体质上之差异,使得个体无论在生理、病理各方面皆有所不同,再加上年龄、性别、饮食、生活、环境上之差异,在治疗上对药物的选取将会因人而异,如此才能使治疗获得最佳的效果,尽可能地降低副作用。相信未来的医学将朝这个方向发展,这种“依个人量身定做的医学”,将使得人类未来的医学更具有人性化与个体性。

  阴阳学说

  一、概述

  阴阳学说为我国古代哲学的方法论,是当时人们用以概括和说明自然界变化规律的。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与阳两个方面,正是这种阴、阳双方的变化,才促进了事物的发展。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具有对立统一规律的思想因素,它不仅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阴和阳两种属性,而且认为这两种属性是对立的,但又是相互联系、不断变化的,这就是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在中国医药学中,就是运用这四者来概括和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对人体病理的指导诊断、治疗实践的。

  二、阴阳对立

  (一)阴阳对立的含义

  阴阳对立是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其内部都同时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即存在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例如天为阳,地为阴;外为阳,内为阴;动为阳,静为阴;速为阳,迟为阴;升为阳,降为阴;热为阳,寒为阴等等,都表明了阴、阳代表着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并且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或现象之中,所以古人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天与地、外与内、动与静、快与慢、升与降、热与寒等等,构成了具有对立的双方,其中的一个侧面为阳,另一个侧面为阴,合起来就称为阴阳。由此可见,阴阳包含着对立的意思。

  (二)阴阳属性的归类

  阴阳不仅普遍地概括了事物和现象对立的两个侧面,而且还代表这两个侧面的一定属性。阴阳学说认为,相关联的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的两个侧面,具有截然相反的两种属性,并可用“阴”、“阳”来概括,这就是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然而,事物和现象中对立的双方所具有的阴阳属性,既不能任意指定,也不允许颠倒,而是按一定规律归类的。那么用什么标准作为划分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的规范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意即阴阳是抽象的,但可以用具体而明显的水、火来比喻说明。人们常说“水火不相容”,说明水、火是一对极为明显的矛盾双方,根据水、火这对矛盾的特性,就可以把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划分出阴、阳两大类。凡类似“火”性的,如温热的、向上的、明亮的、兴奋的、轻浮的、向外的等方面,统属于阳的范畴;凡类似“水”性的,如寒冷的、向下的、晦暗的、抑制的、沉重的、内向的等方面,统属于阴的范畴。

第5节:中医基础概念(4)



  兹将事物或现象的主要阴阳属性归类如表1-1。

  表1-1 阴阳属性归类

  [属性\&空间\&时间\&质能\&温度\&重量\&亮度\&存在状态\&阴\&内\&下\&慢\&物质\&寒凉\&重\&暗\&静\&降\&抑制衰退\&有形\&稠密\&阳\&外\&上\&快\&功能\&温热\&轻\&亮\&动\&升\&兴奋亢进\&无形\&稀疏\&]

  (三)阴阳对立在医药学中的运用

  ■ 概括正常人体

  阴阳对立的观点,认为人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的现象,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在概括人体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方面,按人体部位分,身半以上属阳,身半以下属阴;背为阳,腹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四肢外侧属阳,四肢内侧属阴。按脏腑功能特点分,五脏属阴,六腑属阳。在五脏之中,按五行属性分,心(火)、肝(木)属阳,肺(金)、脾(土)、肾(水)属阴。而且每个脏器中又分阴阳,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在经络之中,也分为阴经和阳经两大类。而在概括人体生理的阴阳属性时,人体物质属阴,功能属阳;物质之中又分阴血和阳气等等;无不可以用阴阳加以概括说明之。

  ■ 概括致病因素

  自然界客观存在着许多危害人体的致病因素,对于其复杂多样的致病因素,就其根本属性而言,可分为阴邪和阳邪两大类,如在概括六淫致病因素中,“风”、“燥”、“火”、“暑”属阳邪,“湿”、“寒”属阴邪。

  ■ 概括药物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四气(又称四性),有寒、热、温、凉。五味有酸、苦、甘、辛、咸。四气属阳,五味属阴。四气之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五味之中,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益气,故辛甘属阳,如桂枝、甘草等;酸味能收敛,苦味能泻下,故酸苦属阴,如大黄、芍药等;咸味能润下故属阴,如芒硝等。按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分,药物质轻,具有升浮作用的属阳,如桑叶、菊花等;药物质重,具有沉降作用的属阴,如龟板、赭石等。我们只有掌握了药物的特性,才能正确地运用药物来调节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如阴寒邪气侵袭体表,就必须选用阳热性质的药物以祛寒,选用辛味的药物以发散,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三、阴阳互根

  (一)阴阳互根的含义

  阴阳互根,是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的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联系,即阴与阳的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个侧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阴,阳就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存在。正如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外”也就无所谓“内”的道理一样。这深刻说明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的不可分离性。古人用云雨变化,生动地证明了这种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地气指水湿(阴),天气指云(阳),地湿之气上升形成天上的云,天上的云下降形成雨,雨是地气上升的云转变而成的,云是天气下降的雨蒸发而成的。

第6节:中医基础概念(5)



  (二)阴阳互根在医学中的运用

  ■ 说明生理联系

  中国医学认为,人体生理活动不仅具有对立的两个侧面,而且这两个侧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这种正常的对立互根联系,贯穿于人体生理活动的全过程。例如,生理活动中物质与功能的演变过程,就包含着阴阳互根的道理。物质属阴,功能属阳,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则是物质的反映,脏腑功能活动的正常,就会不断促进营养物质的化生,而营养物质的充足,才能保证脏腑功能活动的正常。只有物质(阴)和功能(阳)的协调平衡,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 概括病理变化

  阴阳互根在概括病理变化时,主要有如下两种:

  1. 阴阳相损:是指人体阳气和阴液,一方的不足可以导致另一方的耗损,即阳损可以导致阴耗,阴损可以导致阳耗。例如,长期食欲减退的病人,多反映为脾气(阳)虚弱,会导致人体血(阴)的来源减少,这可称为阳损及阴的气血两亏证。又如失血的病人,由于血(阴)的大量损失,往往会出现形寒肢冷的阳虚病证,这可称为阴损及阳的气血两亏证。

  2. 阴阳相离:是指人体阳气和阴液、物质和功能等阴阳互根关系,被破坏到了极点,以致一方已趋消失,而使其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这种阴阳的相离,阴阳矛盾的消失,也就意味着生命即将结束。所谓“阴阳离决,经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就是这个意思。

  ■ 指导确立某些治法

  根据阴阳互根失常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对于确立某些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以益其所损,促其滋生,恢复正常互根的生理平衡为目的。以气血关系来说,气属阳,血属阴,血虚病人,不仅要补血(阴),而且要补气(阳),以补气(阳)促进生血,含有阳生阴长之意。又如有些阳痿病人的治疗,单纯补阳,效果不一定好,可从助阳之中再填补其阴,以达到阴生阳长恢复生理功能的目的。

  四、阴阳消长

  (一)阴阳消长的含义

  阴阳消长,是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的两个方面,是运动变化的,其运动是以彼此消长的形式进行的。由于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的两个侧面,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之中,才能维持事物正常的发展变化。例如四季气候,由春至夏,寒气渐减,湿热日增,就称为“阴消阳长”;由秋至冬,热气渐消,寒气日增,就称为“阳消阴长”。这种正常的阴阳消长,反映四季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如果四季气候出现了反常变化,也就往往是阴阳消长的异常反映。


第7节:中医基础概念(6)



  (二)阴阳消长在医药学中的运用

  1. 解释人体生理活动: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生理过程。从阴阳学说看,就是包含着人体阴阳对立面正常的消长运动。例如人体各种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阴消阳长”的过程;反之,各种营养物质(阴)的发生,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这就是“阳消阴长”的过程。正由于这种物质与功能的阴阳消长过程,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2. 概括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阴阳对立面在一定范围内的消长,体现了人体动态平衡的生理活动过程,因而人体生理动态平衡失调而发生的病理变化,往往包含着阴阳消长失常的变化规律,临床上最常见的阴阳偏盛偏衰,就是阴阳异常消长病变规律的概括。

  五、阴阳转化

  (一)阴阳转化的含义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即由阴转阳、由阳转阴,因而事物或现象的性质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则“阴阳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从自然气候来说,寒来暑往,不断变更,冬寒至极,春暖必来;夏暑至盛,秋凉必至。然而,阴阳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即“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物极必反”等,说明了事物的量变到质变,必须在“重”、“极”的内在条件具备之下才能产生。

  (二)阴阳转化在医药学中的运用

  1. 解释人体生理活动:在人体生理活动过程中,包含着物质与功能之间、物质与物质之间的代谢演变过程。如营养物质(阴)不断转化为功能活动(阳)等等,都可以用阴阳转化加以概括说明。

  2. 概括病证演变和确定治疗:中国医学中,病证包括有病变的部位、性质与邪正盛衰等几个方面。从性质分有寒证、热证,从部位分有表证、里证;从邪正关系分有虚证、实证。而在一定条件下,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些转化都可以用阴阳转化来加以概括说明。明确这些转化,不仅有助于认识演变的规律,而且对于确定相应的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是用以说明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变化规律的思想方法。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阴阳对立的两个侧面,必须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依据。对立面的消长运动是绝对的,对立面的平衡则是相对的。对立面的消长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就会产生质的飞跃,形成阴阳转化。认识了这些,进而理解中国医药学对阴阳学说的运用,就比较容易了

第8节:中医基础概念(7)



  气血理论

  一、概述

  气,是运动着的精微物质,主要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属于阳。

  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血和津液都是液态物质,有营养、滋润的作用,属于阴。

  二、气

  气,在古代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气的运动变化所产生的。这种观点被引用到医学领域里,就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人的生命活动。中医学里所说的气,概括起来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精微物质,一是指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气的生成来源,总的来说,不外乎三个方面,即藏于肾中的精气、化生于饮食的水谷之气和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肾中的精气来自父母,藏于肾中,是先天之精气;水谷之气由脾胃消化、吸收饮食中的营养物质而来,是为后天之精气;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经肺吸入体内。因此,气生成的多少,与先天之精气是否充足,饮食营养是否丰富,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是否正常,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尤以脾胃的受纳与运化功能最为重要。

  人体的气是一种活动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无处不在,无处不到。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其基本形式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都是气的升降出入的场所。《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就是说,人体各个脏腑组织都在进行着升降出入的运动,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气的升降出入的运动,气的运动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停止。《素问?六微旨大论》又说:“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力孤危”,就是说明气的升降出入的运动的普遍存在,以及这一运动对人体和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气的升降出入,具体体现于各个脏腑的活动,以及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例如肺的呼吸运动,呼就是出,吸就是入;又如饮食进入胃之后,在胃里经过初步消化,再送入小肠进一步消化,这就是胃气主降;饮食中的精微部分由脾吸收,上输于肺,并达到全身各部,这就是脾气主升。此外,如肾司气化的升清降浊、肝主疏泄的升发条达,以及心火下降、肾水升腾的心肾相交等等,都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体现。气的运动发生障碍,或升降失调,出入不利,就会影响脏腑组织器官,发生种种病变。

  由于人体的气分布于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功能特点,因而有不同的名称,主要的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兹就其生成、分布、作用,分述如下:


第9节:中医基础概念(8)



  (一)元气

  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各种气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元气主要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来,出生之后,又需水谷精微的滋养和补充。元气根于肾,经由三焦而分布全身,无处不到。元气有激发、推动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因此,元气充沛,脏腑组织的功能就健旺,身体便健康少病;反之,如果先天禀赋不足,或因久病伤损,就会出现由元气衰惫而产生的种种病变。

  (二)宗气

  宗气是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吸收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宗气积聚于胸中“气海”,并能上走“息道”(即呼吸之道),下注“气街”(脐下丹田部位)。《灵枢?刺节真邪篇》说:“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走息道以司呼吸,凡言语、声音、呼吸的强弱,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心脉以行血气,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与活动能力,多与宗气有关。

  (三)营气

  营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精微中的精专部分,富有营养价值,所以《素问?病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营气分布于脉管之中,其主要功能是化生血液,与血共行于脉中,发挥其营养的作用,所以《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由于营气与血共行于脉中,两者关系极为密切,可分而不可离,故常“营血”并称。

  (四)卫气

  卫气主要由水谷之气化生,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故又有“卫阳”之称。其性剽疾滑利,也就是活动力强且行动快速,所以它不受脉管的约束,能运行于脉外,外而皮肤肌肉,内而胸腹脏腑,遍及全身。卫气的功能,主要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控制汗孔的开合,调节体温,温煦脏腑,润泽皮毛等。《灵枢?本脏篇》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就是卫气功能的概括。

  三、血

  血是在脉管中循环运行的红色液体,是由脾胃吸收的水谷精微,通过气化作用而成,正如《灵枢?决气篇》所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由于血液运行于脉管之中,所以称脉为“血之府”。

  血的生成来源,主要是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通过营气与肺的作用,化为红色的血液。《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为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就是对血的生化过程的很好说明。此外,精血之间可以转化,精可以化为血,如《张氏医通》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总之,血的生成是以水谷精微、营气和精髓作为物质基础,通过脾、胃、肺、心(脉)、肾、肝等脏器的功能活动而完成的。

第10节:中医基础概念(9)



  血液生成之后,循行于脉管之中,流布全身,环周不休,运行不息。血液的正常循行,主要是依靠心肺之气的推动,而使血液布散全身;赖脾气的统摄,使血液循经而行,不致溢出脉外;依靠肝脏的功能,调节血量。总之,血液的正常运行,是心、肺、脾、肝等内脏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其中任何一个脏器的功能失调,都可引起血行失常的病变。

  血的功能,主要是营养全身,外而皮肉筋骨,内而五脏六腑,都须由血液给予营养和滋润,才能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如果血不足,对眼目和四肢的濡养作用发生障碍,就可能出现视力减退、眼睛干涩、关节活动不利、四肢麻木等症。

  血也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只有气血旺盛,才能精力充沛,神志清晰。因此,血有病变,也可出现神志方面的异常,如惊悸、失眠、谵妄、昏迷等等。

  四、气血之间的关系

  气与血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又复杂的关系。气与血的生成,均来源于水谷精微和肾中的精气,在功能活动方面,既能互相促进,又能互相制约,并且都有赖于肺、脾、肾等内脏的功能活动,两者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活动力很强,而血的活动力较气为弱;气的主要功能是温煦、推动,血的主要功能是营养、滋润,所以说“气主洵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气属阳,血属阴,它们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为血之帅,是指血在其生成及运行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气。血液的物质基础是阴精,而促使阴精化为血液,则有赖于阳气。阳气旺盛,则化生阴血的功能亦强;阳气虚衰,则化生阴血的功能亦弱。因此,气虚常可导致血虚,而治疗血虚的病症,有时要配以补气的药物,就是因为气能生血之故。血液的循行,要依靠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肝气的疏泄,称为气行则血行。如果气虚推动无力或气滞流通不畅,常可引起血行不利,甚至导致淤血阻滞,故在治疗淤血病症时,不但要用活血化淤药,且常配以补气或行气的药物,就是因为气能行血之故。血液之所以能正常地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致溢出脉外,是依靠气(特别是营气)对血的统摄作用。如果气虚不足以统摄血液,常会导致各种出血,对于气虚引起的出血,治疗时必须用益气的方法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就是因为气能统(摄)血之故。

  血为气之母,是指气依附于血,并需得到血所供给的营养,才得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推动人体各部分的生理活动。临床上常见到在大出血时气亦随之丧失,称为气随血脱,说明血为气之母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11节:中医基础概念(10)



  望闻问切

  一、概述

  诊法,是调查了解病情的方法,它包括望、闻、问、切四个内容,简称“四诊”。中医学里头所谓的“证”,就是指医者利用望、闻、问、切所搜集到的病人的种种资讯,再将资讯加以分类、系统化的简称。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的情况;闻诊,是听病人的声音和嗅病人排泄物等气味的变化;问诊,是询问病人或病人家属关于疾病发生、发展的经过,现在的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是切按病人的脉搏和触按病人的皮肤、脘腹、手足等观其变化,以诊察了解疾病。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到体表。正如《丹溪心法》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所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将所搜集得来的病人各个方面的情况,如病史、症状、体征等,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找出疾病的原因、性质及其内部联系,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所以“四诊”是辨证论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望、闻、问、切,各有其特定的作用,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参合,不可分割的。临床运用时,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四诊合参,才能做出全面的、正确的判断。如果“四诊”不全,便得不到全面的、详细的资料,就会导致诊断的片面性,甚至发生错误。

  二、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色质的异常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了解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正如《灵枢?本脏篇》说:“视其外应,已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一)望神

  望神,就是观察病人精神的好坏、意识是否清楚、动作是否矫健协调、反应是否灵敏等方面的情况,以判断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病情的轻重以及预后的好坏。由于目为五脏六腑的精气所注,其系又通于脑,为肝之窍,心之使,所以察眼神的变化,又是望神的主要方面。

  望神一般有下列三种情况:

  1. 得神:又叫“有神”,表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预后良好。它的主要表现是:患者两眼灵活,神志清楚,反应灵敏等。

  2. 失神:又叫“无神”,表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一般不好。它的主要表现:目光晦暗,瞳人呆滞,精神委靡,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倒而目闭口开、手撒、尿遗等。

  3. 假神:一般称为“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常见于久病、重病等精气极度衰弱的患者。如原来不欲言语,语声低弱,时断时续,突然转为言语不休,语声清晰;原来精神极度衰颓,意识不清,突然精神转“佳”,意识清楚;原来面色十分晦暗,忽然两颊发红,色如妆朱。这些突然一反原来病态的表现,都属于神态反映的虚假现象。是阴阳格拒,欲将离决的象征。凡见此现象,病人的生命往往濒于危险境地,千万不要为假象所惑。


第12节:中医基础概念(11)



  (二)望面色

  望面色,是指望面部的颜色与光泽。颜色分青、黄、赤、白、黑五色。光泽,指颜色的润泽、鲜活或晦暗枯槁。面部的色泽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部反映,所以望面色,能推断病情的变化。

  我国人民正常的色泽应是微黄红润而有光泽,称为“常色”。但由于体质的差异,地理环境的不同,以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光泽虽然不变,但面色也可有差异,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做病色论。

  患者病中所表现的色泽,称为“病色”。一般来说,病人面部色泽鲜明荣润的,说明病轻,气血未衰,其病易治,预后转好;如果是晦暗枯槁的,则为病重,精气已伤的表现,治疗较难,预后较差。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帛里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里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三)望舌,舌的生理

  由于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联系于许多脏腑,如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足厥阴肝经络舌本等等。所以,脏腑的精气可上营于舌,脏腑的病变亦可以从舌象变化反映出来,因而望舌可以诊察内脏病理变化。

  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生。正常舌象,是舌体柔软,活动自如,淡红润泽不胖不瘦;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一般称为淡红舌、薄白苔。

  中国医学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边(舌的两边)四个部分。并认为舌尖反映心肺的病变;舌边反映肝胆的病变;舌中和舌根,前者反映脾胃,后者反映肾的病变。根据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脏腑的病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三、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听声音,是凭听觉以诊察病人的语声、呼吸等声音的变化;嗅气味,是凭嗅觉以诊察病人的口气、汗气及其他排泄物的气味变化,以便搜集病情资料。

  (一)听声音

  ■ 语声

  语声强弱:一般来说,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的属实证、热证;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的,属虚证、寒证。若发不出音,称为“失音”,亦有虚实之分。见于外感风寒、风热,或感邪后又伤于饮食的,多属实证;若见于内伤,肺肾阴虚,津液不能上承,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的,多属虚证。语声重浊,常见于外感,为肺气不通,气道不畅所致。此外,妊娠末期也可见到失音,这是因为儿体已大,阻绝胞中之络脉的缘故,产后一般自能恢复。

第13节:中医基础概念(12)



  语言错乱:是指语无伦次,对答错乱,多属心的病变。若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声音高亢的,谓之“谵语”,多属热扰心神的实证;若语言重复,声音低弱,精神委靡,称为“郑声”,多是心气大伤,神无所依的虚证;若抑郁沉闷,自言自语,多是痰气郁闷,为癫证;若兴奋躁妄,怒骂号叫,多是痰火内扰,为狂证。

  ■ 呼吸

  少气:呼吸微弱,气少不足以息的,称为“少气”,多因气虚所致。

  气粗:呼吸有力,声音高亢,多是热邪内盛之故,属于实热证。

  气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鼻翼翕张,或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的称为喘。喘气时,喉中有“水鸡”声的称为哮。

  喘有虚实之分。若喘息气粗,声高息涌,唯以呼出为快的,属实证,多因肺有实邪,气机不利所致;若喘声低微息短,气不得续的,属虚喘,乃肺肾气虚,出纳无力之故。

  ■ 咳嗽

  咳嗽是肺失宣肃,气逆不降的反映。闻诊时应注意其声响,以及有无痰声等变化。

  咳声重浊,多属实证。咳声低微气怯,多属虚证。呈阵发性,咳而气急,连声不绝,终止时有回气声的,称为“顿咳”(百日咳)。干咳无痰或只少量稠痰,多属燥邪伤肺或阴虚肺燥。

  (二)嗅气味

  嗅气味,主要是嗅病人的口气、汗气、痰涕以及二便的气味等。

  口气臭秽,多属胃热,或消化不良,亦见于龋齿、口腔不洁等证;口气酸馊,多是胃有宿食;口气腐臭,多是牙疳或有内痈。

  各种排泄物与分泌物,包括二便、痰液、脓液、白带等,有恶臭者多属实热证,略带腥气者多属虚寒证。如大便臭秽为热,有腥气的属寒。小便臊臭,多为实热;矢气奇臭,多为消化不良,宿食停滞。咳吐浊痰脓血,腥臭异常的,多为热毒炽盛淤结成脓的肺痈。

  四、问诊

  问诊,是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或其陪诊者,借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有关疾病的很多情况,如病人的自觉症状、起病时间、治疗经过、平素体质以及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了解。故问诊是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四诊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问诊,首先要抓住患者自诉的主要病痛,然后围绕其主要病痛,有目的地按步骤深入询问,以搜集病情资料。问诊既要抓住重点,又要了解一般。没有重点,则抓不住主要矛盾,会主次不分,针对性不强;若不做一般了解,又容易遗漏病情。问诊所涉及的范围是广泛的,对此要做到较全面而又有重点,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概括总结为“十问”。“十问”的基本内容是: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必须问经带,小儿当问麻疹斑。本节叙述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有所增减,现分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明:

第14节:中医基础概念(13)



  (一)问寒热

  寒热,即恶寒、发热,是疾病过程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凡病人主观感觉怕冷,甚则加衣被,近火取暖,仍觉寒冷的,谓之恶寒。发热,除指体温高于正常者外,有些也仅是病人的主观感觉,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问寒热,首先要问病人有无恶寒发热的症状。如有,就必须问清寒热的轻重、时间及其兼证等,从而为深入分析判断寒热的证型提供必要的依据。

  ■ 恶寒发热

  疾病初起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多属外感表证。为外邪犯表,邪正交争的反映。因外邪的性质有风寒与风热的不同,故在其症状表现上有轻重的区别。如外感风寒表证,多具有恶寒重发热轻的特征。因寒为阴邪,束表伤阳,必然表现以寒性反映为主,故恶寒重;其所以发热,则是寒性凝敛,使腠理闭塞,卫阳郁遏不宣所致。病人多兼有无汗、头身痛、脉浮紧等症。又如外感风热表证,多具有发热重恶寒轻的特征。因热为阳邪,必然以热性反映为主,故发热重。其所以有微恶寒的征象,是因邪在皮毛,卫外之气受到损伤所致。病人多兼有口渴、有汗、脉浮数等症。

  ■ 寒热往来

  病人时冷时热,反复发作,谓之寒热往来。为邪在半表半里的特征。因邪正纷争,互为进退,故往来寒热。病人多兼有口苦、咽干、胸胁满闷等症。若先寒战后壮热,发作有定时,多属疟疾的征象。因疟邪每伏藏于半表半里,入而与阴争则寒,出而与阳争则热所致。病人多兼有头痛欲裂、汗出热退等征象。

  ■ 但热不寒

  病人自觉发热而不恶寒,谓之但热不寒。根据发热的征象和特点有壮热与潮热之分。

  1. 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谓之壮热。多属表寒入里化热,或表热内传的里实热证。因正盛邪实,阳盛于里,里热蒸达于外,故热势嚣张,表现为壮热。病人多兼有大汗、大渴、脉洪大等症。

  2. 潮热:发热如潮水之来,一日一发,定时而至或定时而热更甚的,谓之潮热。为阴虚证或阳明实热证的主要征象之一。阴虚潮热,多见于午后。因下午和夜晚属阴,手足心为阴经所过,病在阴分,故其热象在属阴的时间和部位上反映出来。病人多兼有盗汗、舌红少津等症。阳明实热,也可表现为午后热甚,谓之“日晡潮热”,与阳明气旺于此时有关。病人多兼便秘、腹满鞭痛等症。

  ■ 但寒不热

  在疾病过程中,病人自觉恶寒而不发热,谓之但寒不热。多属里虚寒证。是因脏腑阳气虚弱,不能温煦肌腠所致。病人多兼有肢体寒冷、脉沉迟无力等症。

  (二)问汗

  在生理情况下,汗是由人体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病理性的汗出在外感及内伤病中均可见到。询问搜集疾病有关“汗”方面的病情资料,对分析机体阳气和津液的状况以及病邪的性质等有一定的临床意义。问汗,首先要问有汗还是无汗,如有汗,就要进一步问清汗出的特征及有关兼症等。

第15节:中医基础概念(14)



  ■ 表证辨汗

  辨别表证有汗与无汗,往往可以了解所感外邪的性质和正气的盛衰。

  1. 表证无汗:多属外感寒邪。如伤寒表实证,因寒性凝敛使腠理致密,汗孔闭塞而无汗。

  2. 表证有汗:有外感风邪所引起的中风表虚证,也有外感风热所引起的表热证。因风、热均属阳邪,其性开泄,皆能导致腠理疏松而汗出。临床上当根据不同的兼症加以区别。

  ■ 盗汗

  入睡汗出,醒则汗止,谓之盗汗。多属阴虚征象,因阴虚则阳亢,蒸发阴津而为汗。病人多兼有潮热、颧赤、舌红少苔等症。

  ■ 自汗

  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的,谓之自汗。多属气虚、阳虚征象。因阳气虚衰、卫气不固所致。病人多兼有畏冷、神疲乏力等症。

  ■ 大汗

  全身汗出量多,谓之大汗。属津液大泄的征象,其病变有寒热虚实的不同。

  汗出蒸蒸,并见高热、烦渴冷饮、脉洪大等症,是为阳热内盛,迫汗外泄的里实热证。

  若大汗淋漓,伴有神疲气弱、脉微肢冷,多属阳虚气脱的重症,又称为“绝汗”。是因真阳外脱、卫阳衰竭所致。

  ■ 头汗出

  汗出仅局限于头部,谓之头汗出,又称“但头汗出”。多为上焦热蒸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前者,多兼有烦渴、苔黄、脉浮数等症;后者多兼有身重困倦、小便不利、苔黄腻等症。

  (三)问饮食口味

  问饮食口味包括食欲、食量、口渴和口味等方面。

  ■ 食欲与食量

  应注意询问欲食与不欲食、食量多少以及对饮食的喜恶等。这些变化不仅能反映脾胃功能的盛衰,而且对于判断疾病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临床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异常变化:

  1. 不欲饮食:是指病人不想进食,即是勉强进食而量少,谓之不欲食,或称为纳呆。这是脾失健运的病理反映。食少见于久病形瘦、便溏、倦怠、舌淡苔薄白的患者,多属脾虚失运;若食少兼有胸闷、腹胀、苔厚腻的患者,则为湿邪困脾。

  2. 厌食:见食则恶或恶闻食臭,谓之厌食。多属饮食所伤,胃肠积滞的病理反映。病人常兼有脘腹胀满、嗳腐吞酸、苔腐腻等症。

  3. 消谷善饥:病人食多饿快,反见形体消瘦,谓之消谷善饥。多是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

  4. 饥不欲食:病人感觉饥饿,但不欲食或进食量少,谓之饥不欲食。多因胃阴受伤、虚热内扰所致。

  5. 嗜食异物:病人喜食生米、泥土等,谓之嗜食异物。多见于小孩,往往为虫积的征象。常兼有形瘦、腹胀痛、呕吐蛔虫等症。

  ■ 口渴

  口渴是临床上重要的自觉症状之一。病人反映说口渴,就要进一步问清喝水的多少,以及喜热喜冷等。


第16节:中医基础概念(15)



  口渴与否,常反映着人体津液的盛衰及输布状况。在病变过程中,口不渴,标志着津液未伤,多见于寒证,或是没有明显的热邪;若口渴,则多提示津液损伤,或因津液内停,不能化气上承所致。应根据口渴的特点、饮水多少,及有关兼症加以分析辨别。

  一般来说,口渴多饮,常见于热证。大渴喜冷饮,多为热盛津伤。渴欲热饮量少,多为痰饮内阻,津液不能上升所致。口渴欲饮,饮入即吐,多属“水逆症”。渴而不欲饮,常见于急性热病,多属热入营血。大量饮水,饮不解渴,小便反多,多为消渴病。

  ■ 口味

  指口中有异常的味觉或气味。临床上,以口苦属热证,多见于胆热气溢;口甜而黏腻不爽,多属脾胃湿热;口中泛酸,多属肝胃蕴热;口中酸馊,多为伤食积滞;口淡乏味,多为脾虚失运。

  (四)问二便

  二便是指大小便而言。由于医生在诊病时往往难以直接观察到病人大小便的变化,所以多通过问诊进行了解。

  ■ 大便

  正常的大便为黄色成形而软,一天一至三次或三天一次。大便的形成和排泄,与大肠的燥化传导及脾、胃、小肠、肾、肝、肺等脏腑的功能有关。

  问大便应注意问清其形状、次数、颜色、气味及病人的排便感等方面的变化及其兼症,以全面地搜集病情资料,为辨证提供依据。现分别介绍如下:

  1. 形状:大便燥如羊羹的,多属热结或津亏;大便呈稀糊状,多属脾虚或脾湿;大便先干后溏,多属脾胃失调,燥湿不济;大便时干时稀,多为肝郁脾虚;水粪杂下,多为脾肾阳虚;大便泻下稀黄水兼有肛门灼热感,多属胃肠湿热;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腐浊臭秽,多为伤食积滞。

  2. 次数:大便次数的多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的轻重,而且对分析治疗效果和病势趋向有一定的意义。如便秘患者,便次愈少,病情愈重,经治疗便次增多,则是好转的征象;若腹泻、痢疾患者,便次愈多,病情相对愈重,经治疗便次减少,应属向愈的征兆。

  3. 颜色:大便的颜色,除可受某些饮食或药物的影响外,若色黑如胶漆状,是胃肠出血,多属淤血;若便暗红黏冻,是湿热腐败气血,为痢疾。

  4. 气味:是指大便出现特殊的臭味。如酸臭的,多是积热内蕴;腐臭难闻如坏鸡蛋的,多属食积肠道。

  5. 病人的排便感:病人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多是热迫直肠,属热症;便时滑脱不禁的,多属脾虚气陷的久泻;大便里急后重的,是痢疾气滞肠道的征象;大便不爽,多为肝失疏泄的表现;若腹痛则泻,泻后痛减的为伤食,泻后痛不减的多为肝木乘脾。

第17节:中医基础概念(16)



  ■ 小便

  正常的小便为淡黄透明的液体。小便由津液所化,与肾阳和膀胱的气化有关。

  问小便,应问清病人小便的颜色、排量、次数以及病人的排尿感等。

  1. 颜色:小便颜色除与饮水的多少和气候有一定关系外,小便色黄是津液被热熏的反映,为热证;小便清长,是病无热邪,多属寒证;小便混浊,多属湿热下注或浊精下泻;小便红赤,多是热伤血络。

  2. 排量:一般是就每次排量而言,排量增多,是肾气虚弱固摄无权所致。若排量减少,既可由于津液亏耗,化源不足,也可由于气化不利,津液不能正常地变化为尿液所致。若小便点滴而出,甚则点滴不通,谓之癃闭,既可见于肾气衰竭,气化失司,全无尿意的虚症,又可见于湿热下注,膀胱气化滞涩不通,欲尿而不能出的实证。

  3. 次数:小便次数增多,谓之小便频数。其中量少而急迫的,多属湿热下注膀胱;量多色清的,多是肾气不固、膀胱失约的征象。小便次数减少,除津液亏少,化源不足外,多属水湿内停,气化不利的表现,如水肿等。

  4. 病人的排尿感:小便时感觉尿道疼痛,甚则如针刺刀割,伴有急迫、灼热等感觉的,多是湿热症;小便后自觉空痛,多属肾气虚衰;小便后余沥不尽,多属肾气不固;小便不能控制,谓之遗尿,在夜间又称“尿床”,多是肾气不足的虚症;若神昏而尿失禁,则是心神不主,膀胱失约之象。

  (五)问痛

  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关于疼痛的产生,中医学里有“不通则痛”的论述。问痛,就是要搜集与痛症有关的病情资料,为我们进一步寻找致痛的原因,分析痛症的病机和进行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问痛,除应全面了解病史及兼证外,必须详问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时间等方面。

  ■ 疼痛的部位及性质

  疼痛的部位总与一定的脏腑经络相联系,分辨疼痛所在的部位,对于了解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有一定意义。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病人所感觉的疼痛反映也往往不一致,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特点的疼痛。因此,分辨疼痛的特点,对于分析痛证的病因病理是有一定意义的。

  1. 部位:

  (1)头痛: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之海,脏腑的精气血亏损不能上荣,导致髓海空虚,可以引起头痛;邪扰清阳亦会引起头痛。至于从经络分布的部位叙述头痛,常见的有少阳头痛(痛的部位在两侧太阳穴),太阳头痛(痛的部位在后头颈项处),以及阳明头痛(痛的部位在额头、眉棱骨等处)。此外,头痛往往伴有头晕,多因肝阳上亢、痰浊上扰、气血亏虚等原因所引起。


第18节:中医基础概念(17)



  (2)胸痛:胸为心肺所居,其疼痛多反映心肺的病变。胸部痰浊阻滞,气机不畅,可发生胸痛。

  (3)胁痛:胁为肝胆经脉分布的部位,肝胆经脉受阻或经脉失养,均可导致胁痛。

  (4)脘痛:脘分上脘、中脘、下脘,统称胃脘。脘痛亦称胃痛,其疼痛多在上腹。

  (5)腹痛:腹部分大腹、小腹和少腹。脐以上为大腹,属脾;脐以下为小腹,属肾、膀胱、大小肠及子宫;小腹两侧称少腹,为肝经所过。因此,各部位疼痛多反映上述有关脏腑经络的病变。

  (6)腰痛:腰为肾之府。腰痛除局部经脉阻滞外,多由肾虚不能充府而引起。

  (7)四肢痛:四肢疼痛,或在关节,或在肌肉,或在经络,多由外邪侵袭所致。

  2. 性质:

  (1)胀痛:痛而且胀,胀重痛轻,是气滞疼痛的特点。但头部多属火热上扰所致。

  (2)重痛:痛而兼沉重,是湿邪困遏气血为病的特征,为湿性重浊的原因所致。

  (3)刺痛:痛如针刺,是淤血疼痛的特点之一。因血淤脉络不通,故见刺痛。

  (4)绞痛:痛如绞割,多是有形实邪突然阻闭气机的表现。

  (5)掣痛:短时而有间隙的牵引跳痛,称为掣痛。或痛无定处,忽此忽彼,见为肝风致痛的特征,所谓“风胜则动”,多与肝病有关。

  (6)灼痛:痛如火热灼肤,有热辣感者,谓之灼痛。多由火热窜络所致。

  (7)冷痛:自觉痛而局部有凉感,谓之冷痛。是因寒凝伤阳所致。

  (8)空痛:痛而有空虚感觉的,谓之空痛。多由精血亏虚,经脉不充,运行不畅所致。

  (9)隐痛:隐隐而绵绵作痛,除了说明疼痛的程度较轻和持续时间较长以外,一般为虚寒致痛的特征。

  ■ 疼痛的病史和兼证

  除上述内容外,病史和兼证对于判断疼痛的病机,也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只有从各方面搜集疼痛的有关病情资料,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更符合病情实际。例如病人新病头痛不减,兼有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脉浮紧等症,便知是由外感风寒、邪扰清阳所致的头痛。又如头痛反复发作数年,平素嗜酒性躁,发则胀痛而晕,兼目赤耳鸣,暴躁易怒、脉弦,则属肝火上炎,火扰清阳所致。

  (六)问妇儿

  妇女、小儿具有和男子、成人不同的生理特点,询问他们的疾病,除上述介绍的问诊内容外,应有所侧重。现将妇、儿科疾病的问诊要点介绍如下:

  ■ 妇科

  妇女有月经、白带、妊娠、产育等生理特点。即使与妇科疾病无关的一般疾病,也应当注意询问这些方面的情况,特别是月经和白带。

第19节:中医基础概念(18)



  1. 月经:月经周期一般为二十八天左右,行经约三至五天,量适中,色正红无淤块。询问时应注意月经的周期,行经的天数、经量、经色、经质及其兼证。必要时应询问末次月经的日期,或停经年龄。

  2. 经期:若周期提前八九天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多是血热内迫,或气虚不能摄血的征象;若周期推后八九天以上者,称为月经后期,多为血寒凝滞,或血少冲任空虚之象;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时而先期,时而后期,称为经行前后无定期,多属肝气郁滞、冲任失调的征象。

  3. 经量:经量超过正常量(多伴行经时间延长),称为月经过多,多是热邪迫血妄行,或气虚不能摄血的反映;经量少于正常量(多伴行经时间缩短),称为月经过少,多属血虚化源不足,或寒凝血淤的反映;月经停止三个月以上者(妊娠除外),称为闭经,多是化源不足、气血亏耗,或血淤不通,或血寒凝滞的反映。

  4. 色质:经色淡红质稀,多是血少不荣,属虚证;经色深红质稠,多是血热内炽,属实证;经色紫暗有块,多属血淤。

  5. 疼痛:正常月经初潮微痛。若每次行经时小腹疼痛,或伴有腰痛,称为痛经。若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者,多属气滞血淤;小腹冷痛者,多是寒凝;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者,多是气血亏虚;痛而喜按者,多属虚寒。

  ■ 白带

  正常妇女阴道内应有少量乳白色、无臭味的分泌物,起濡润阴道壁的作用。如果分泌过多,绵绵不断,谓之带下,又称白带。白带为湿浊之象,其产生机理为带脉失约所致,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询问白带应注意白带的色、量、质和气味等。

  1. 颜色:无色透明,多是脾肾阳虚的虚寒证;白色为脾湿下注;黄色为湿热下注。

  2. 带量:白带的量相对的多和少,一般能反映病情的轻重。如果带量过多,是湿邪太盛,或是正气太虚,如脾虚下陷、津液下脱等。

  3. 质地:白带质清稀的,多属虚证;质稠浊的,多属热证。

  4. 气味:白带有异常气味,腥臭的,多属寒证;臭秽难闻,多属湿热郁蒸所致。

  ■ 儿科

  询问小儿病情比较困难,幼儿本人不能准确自述,所以主要依靠询问亲属。根据小儿的生理特征,询问小儿病情,除一般问诊内容外,还要特别注意询问出生前后(包括孕育期和产乳期情况),是否患过麻疹、水痘,有无高烧、惊厥史,曾做过哪些预防接种,是否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采用什么喂养方法,走路、学语迟早,父母健康情况,有无遗传性疾病,兄弟姐妹有无特殊疾患等。关于发病原因,如有无受惊、着凉、伤食等,都须根据病情逐一详细询问。

第20节:中医基础概念(19)



  五、切诊

  脉诊的部位,现在用的是诊寸口(即腕部桡动脉搏动处)。寸口又分寸、关、尺三部,正对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关部,关之前为寸部,关之后为尺部。两手寸关尺共为六部,分候脏腑之气,左手寸部候心,关部候肝,尺部候肾;右手寸部候肺,关部候脾胃,尺部候肾。这种分部以候脏腑的方法,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须结合病情灵活掌握,不能机械硬套。

  脉诊时,应先让病人稍事休息,使气血比较平静。诊时,使病人手掌向上平放,手与心脏要在同一水平上,以使气血通畅。然后医生从外侧先用中指定关部,再用食指按寸部,无名指按尺部,如果病人身高臂长,三指的距离可以稍疏;如果病人身矮臂短,则三指可以稍微靠拢。按脉时,须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指力,即轻按(浮取)、不轻不重地按(中取)、重按(沉取),以体察脉象。一般先三指同时用同样的指力按三个脉位,然后根据病情再分候寸、关、尺三部。如候寸部时微微提起中指和无名指,候关部时微微提起食指和无名指,候尺部时微微提起食指和中指。诊脉主要辨别脉搏的浅深部位(浮沉)、次数快慢(迟速)、气势强弱(有力、无力)、形态特点(如粗细、软硬)和节律的变化,以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

  正常脉象是:不浮不沉,中则可得,不快不慢(一息四至,即医生呼吸一次,脉跳四次,约每分钟六十至八十次),不大不小,不硬不软,从容和缓,均匀有力。但因年龄差异、体质胖瘦、生理特点以及气候冷暖变化不同,脉象也可有差异,如小儿脉多速,胖人脉稍沉,夏季脉稍洪,运动员脉多迟缓等,这都不属于病脉。当人在运动、饮食,以及受到精神刺激时,也常会影响脉象的变化,但都是暂时性波动,稍事休息,脉象也就恢复正常。此外,有的人脉不见于寸口部位,而从尺部斜向虎口的,名“斜飞脉”。也有脉见于腕部背侧的,名“反关脉”。这都是桡动脉的位置异常,也不属病脉范畴。

  以下介绍一般临床上常见的病脉:

  (一)浮脉

  脉象:浮在皮肤,轻按即得,重按稍弱。

  主病:表证。多见于外感病初期。浮而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见之,多为阳气外浮之象,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机理:浮脉主表,反映病在经络肌表的部位。外邪袭表,卫气与之相争,脉气鼓动于外,所以脉浮有力;弱浮而无力,表明卫气不足,表卫不固。

  (二)沉脉

  脉象:与浮脉相反,重按始得,轻取不明显。

  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如邪热与燥屎里结的阳明腑实证;无力为里虚,如脾气虚、肾气虚等,都可见此脉象。

第21节:中医基础概念(20)



  机理:病邪在里,气血内困,则脉象沉而有力;若脏腑虚弱,气血不足,脉象难以鼓动,则脉象沉而无力。

  (三)迟脉

  脉象: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脉搏在六十次以下)。

  主病:寒证。有力为寒实证,如寒食积滞的冷积。无力为虚寒证,常见于阳虚里寒证。

  机理:寒则血冷滞,气血的运行缓慢,故脉见迟而有力;若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正常运行,故脉象迟而无力。

  (四)速脉

  脉象:与迟脉相反,一息脉来五至以上(每分钟脉搏在九十次以上)。

  主病:热证。有力为实证,如外感病,风热之邪在表,脉多浮速;风寒之邪化热入里的里热证,可见洪速脉等。无力为虚热,如阴虚内热的细数脉,阳虚外浮的速大无力等。

  机理:邪热鼓动,血行加速,故脉数有力。虚热内生,热则血行速,但津血不足,故脉数无力。

  (五)虚脉

  脉象:三部脉轻按重按都无力。

  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临床可见于各种慢性衰弱性疾病。

  机理:正气衰弱,气血不足,鼓动无力,故脉虚。

  (六)实脉

  脉象:与虚脉相反,三部脉轻按重按都有力。

  主病:实证。临床多见于高热伴有大便秘结、停食以及气血淤结的病人。

  机理:正盛邪实,邪正搏斗激烈,所以脉道坚满,搏动有力。

  (七)洪脉

  脉象:应指浮大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热盛。多见于高热病人,且常与数脉并见。

  机理:内热充斥,脉来汹涌有余,故见洪脉。

  (八)细脉

  脉象:与洪脉相反,脉细如线,但应指起落明显。

  主病:诸虚劳损,阴阳不足。常见于久病体弱、阴虚、血虚等证。

  机理:阴虚血弱,脉道不能充盈,故脉体应指细如线。

  (九)弦脉

  脉象:端直以长,直起直落,如按琴弦状。

  主病:肝胆病、痛证、痰饮等。临床常见于肝胆疾患、各种疼痛、痰饮等疾病。

  机理:肝病则脉道紧急,故呈弦象;痛证则经脉紧张,亦见弦脉;痰饮内停,气机输转不利,故见弦象。

  (十)紧脉

  脉象:脉来绷急,应指紧张有力,状如牵绳转索。

  主病:寒、痛、宿食。如寒邪在表的寒实证,脉来浮紧,以及各种疼痛等证。

  机理:寒邪与阳相搏,或因疼痛,正邪相争,可致脉道紧张,而见左右弹指的紧张。宿食停滞,也可见紧脉。

  (十一)濡脉

  脉象:浮细而软。

  主病:多主湿病,如湿邪在表的表湿证。

  机理:湿邪黏滞,壅遏脉道,气血被困,故脉浮细而软。

第22节:中医基础概念(21)



  (十二)滑脉

  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流珠。

  主病:痰、食积、实热。常见于高烧、痰饮壅盛、饮食积停、咳喘等证。

  机理:痰食内滞,邪气壅盛。气实血涌,往来流利,故脉来应指滑利。妇人无病而见滑脉,应考虑是受胎以后,气血充盛以养胎儿的生理现象。

  (十三)涩脉

  脉象:与滑脉相反,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

  主病:精伤、血少、气滞、血淤。精伤少血的多涩而无力,可见于失血、久泻以及遗精的病人,多为虚证。气滞、血淤的多涩而有力,如中风偏痈、症瘕等证。

  机理:精亏血少,脉道不充,血流不畅,所以脉气往来艰涩;气滞或血淤,使血脉受阻,亦见涩脉。

  (十四)结脉

  脉象:脉来迟缓而有不规则的间歇。

  主病:主阴盛气结,寒痰、淤血,以及积聚等病证。

  机理:阴盛而阳不达,故脉来缓慢而有时歇止。寒痰淤血等,使脉气阻滞,故也见结脉。

  (十五)代脉

  脉象:脉来缓慢而有规则的歇止。

  主病:主脏气衰微,亦主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扑损伤。

  机理:代脉是脏气衰微或脾气竭绝的征象。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扑损伤等病见到代脉,是因心气失和,脉气不相顺接所致。

  (十六)促脉

  脉象: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

  主病:主阳热亢盛,气滞血淤或痰食停积等病证。

  机理:阳盛热实,阴不济阳,故脉来急数而时有歇止。凡气、血、痰、食、肿、痛等诸实热证,均可见此脉,但促而有力。若促而无力,多见是虚脱之象,临证应加注意。

  (十七)相兼脉

  主病:因为疾病的情况是复杂的,所以上述诸病脉在临床上往往不是单独存在,而是数种脉象同时出现。这种数种脉象同时出现的,称为相兼脉。相兼脉的主病,一般都是各脉主病的综合,如浮与数,浮为表,数为热,浮数即是表热证的脉象。又如沉滑数,沉为里,滑为痰,数为热,所以沉滑数脉即是里有痰热的脉象。


第23节:中医养生与药膳(1)



  第二章 中医养生与药膳

  漫谈中医养生

  药补与食补

  怎么吃最补?

  四季食补食疗

  漫谈中医养生

  一、概述

  《黄帝内经》(亦称《内经》)为中国最早之医学经典,记载中医养生、生理、病理、针灸等内容的文章有数十篇,为中国医学之最高指导原则,其内容主要由黄帝与医学天师岐伯间的一问一答而产生。以下内容便是依据《黄帝内经》养生之理论基础来阐明。基本上养生之要点有三:(1)饮食有节;(2)起居有常;(3)不妄劳作。在精神修养方面,则要求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说明如下:

  二、饮食有节

  (一)饮与养生

  1. 饮水:每天进水量在两千毫升左右。凡是不干净的水不宜饮用。果汁、天然饮料、矿泉水有益健康,不妨多饮用。

  2. 饮茶:不提倡饮浓茶、咖啡。服药期间不宜饮茶。凡有失眠、贫血、肠胃病、高血压、肾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要慎饮。

  3. 饮酒:少饮为佳。多饮伤神折寿,易人本性。饮酒过度,丧命之源。

  (二)食与健康(平常健康人)

  基本营养:糖、蛋白质、无机盐、水。

  原则:“均衡节制”。米饭甜食不宜多,辛辣油腻病宜忌,鱼肉卵蛋择适量,蔬菜水果不可少。

  (三)老人饮食基本要求

  1. 食宜早:早起空腹,不宜外出,必须吃些饮食,以实脾胃。

  2. 食宜缓:细嚼则食之精华,能滋养五脏,切忌粗吞。

  3. 食宜淡:淡食最宜人,五味各有所伤,咸多伤心而凝血,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甘多伤肾。

  4. 食宜少:食宜节制,大饥勿大食,大渴勿大饮,晚食宜少,黏硬难消之物宜少,荤腥油腻之物宜少。

  5. 食宜暖:脾胃喜暖而恶寒,老人所以多疾,皆由少时春夏取凉过多,饮食太冷。

  6. 食宜软:坚硬之食,难以消化,老人之食大抵宜温热熟软。

  三、起居有常

  指人的生活作息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黄帝内经?四时养生论》云:“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古人有诗云:“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灸法保健防病

  一、概述

  灸法是中国古老医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的作用非常广泛,能温散寒邪、疏风解表、温通经络、活血逐痹、回阳固脱、消淤散结、拔毒泄熟、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等。

  二、艾炷灸和艾条灸最常用

  灸法治疗痢疾,已有悠久的历史,一般可分艾灸和非艾灸两大类。临床上艾炷灸和艾条灸最常用,是灸法的主要部分。艾炷灸是最常用的艾灸法,将艾绒制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穴位上点燃施灸。艾灸直接放在皮肤上烧灼的称为“直接灸”,又根据燃烧的程度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艾炷灸的另一种方式是不直接把艾炷放在皮肤上的“间接灸”,而是通过药物隔开施灸,常用的是将艾炷放在姜片、蒜片、食盐、药饼等物上施灸,又叫“隔物灸”。常用的灸法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等。艾条灸是将特制的艾条在穴位上熏灸或灼烫的方法。

  如用在艾绒上加入辛温芳香药物制成的药艾条施灸,称为药条灸。一般都使用温和灸和雀啄灸两种手法。温和灸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穴位或患处,于约距离皮肤二至三厘米处进行重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十至十五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雀啄灸则是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距离并不固定,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

第24节:中医养生与药膳(2)



  三、施灸时应注意事项

  在使用灸法时,凡初病、体质强壮的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的艾炷宜小,壮数宜少。

  就施灸部位来看,在头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灸;在腰背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壮;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肩及两股皮厚而肌肉丰满处,宜大炷多壮。此外应更结合病情施灸,如属沉寒外感、痈疽痹痛,则应掌握适度,否则易使邪热内郁而生不良后果。在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症,应慎用灸法。对于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也不宜施灸。施灸时更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因烟尘过浓,污染空气而伤害人体。

  四、不妄劳作

  1. 劳力:唐代医家孙思邈云:“养身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黄帝内经》有云:“少火生气,壮火食气。”老人运动有八项法则:缓慢进行,适当暖身,禁戒强制运动,达到一定的量,缓慢停止,小憩片刻,温水淋浴,规律化。

  2. 劳心:用脑而不烦恼,按摩劳宫穴(手心)可健脑,缓解疲劳紧张。

  3. 房劳:孔子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为生命之根,精壮则神强,神强必多寿,精虚则气虚,气虚必多夭。养精之道,贵在寡欲,寡欲之要,则在清心。

  药补与食补

  一、概述

  药补与食补,顾名思义,补者,补品也,即是指有滋补身体功能的药物和食品。对身体衰弱、易患疾病者,服用补品有滋养气血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也有利于增加机体抗病能力和机体的康复。

  有人以为胖的人不需要进补,认为再服补品会变胖,这是对补品的误解。服补品不在于胖瘦,而在于身体是否健康,因此难免要问一般人如何进补,合理进补又是什么?

  中医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这是说小儿正在发育生长时期,内脏功能尚未发育健全完善,体内的精血、津液等还不充实,所以小儿不但受体内因素影响,也受外在环境影响,易寒易热、亦虚亦实,根据情况亦当进补。小儿的进补,主要目的是为加强消化吸收功能,促进机体抗病能力和生长发育。青年人血气方刚,身体机能旺盛,朝气蓬勃,壮年人体质坚实,精力充沛,这是一般的情况。由于现今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性,一些年满三十岁的人已出现了早衰现象,此时进补也十分必要。少女、青壮年妇女和老年妇女,因在各期都有生理表现,一般比男性易于出现气血两虚和肝肾不足的情况,进补的方法也有所区别。常言说“人老体衰”,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老年人的生理变化主要是肾气渐衰,机体功能退化,抗菌能力低下,适时适当进补,对于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治疗疾病都是不可缺少的。药补与食补,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历来名医多认为“药物多用于攻病,食物多重于调补”,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根据以上食疗的理论,开发具有良好滋益功能的食品是大有前途的,如果说进补是一项健康投资,那么保健食品应是健康投资的重要措施。结合现代营养学的发展与中医食疗理论,就可能开发新一代的新型保健营养品。作为现代优良的保健营养品,除了能够满足社会生活的进步与现代人的需求、重视,还应符合下面四点:

第24节:中医养生与药膳(2)



  三、施灸时应注意事项

  在使用灸法时,凡初病、体质强壮的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的艾炷宜小,壮数宜少。

  就施灸部位来看,在头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灸;在腰背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壮;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肩及两股皮厚而肌肉丰满处,宜大炷多壮。此外应更结合病情施灸,如属沉寒外感、痈疽痹痛,则应掌握适度,否则易使邪热内郁而生不良后果。在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症,应慎用灸法。对于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也不宜施灸。施灸时更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因烟尘过浓,污染空气而伤害人体。

  四、不妄劳作

  1. 劳力:唐代医家孙思邈云:“养身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黄帝内经》有云:“少火生气,壮火食气。”老人运动有八项法则:缓慢进行,适当暖身,禁戒强制运动,达到一定的量,缓慢停止,小憩片刻,温水淋浴,规律化。

  2. 劳心:用脑而不烦恼,按摩劳宫穴(手心)可健脑,缓解疲劳紧张。

  3. 房劳:孔子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为生命之根,精壮则神强,神强必多寿,精虚则气虚,气虚必多夭。养精之道,贵在寡欲,寡欲之要,则在清心。

  药补与食补

  一、概述

  药补与食补,顾名思义,补者,补品也,即是指有滋补身体功能的药物和食品。对身体衰弱、易患疾病者,服用补品有滋养气血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也有利于增加机体抗病能力和机体的康复。

  有人以为胖的人不需要进补,认为再服补品会变胖,这是对补品的误解。服补品不在于胖瘦,而在于身体是否健康,因此难免要问一般人如何进补,合理进补又是什么?

  中医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这是说小儿正在发育生长时期,内脏功能尚未发育健全完善,体内的精血、津液等还不充实,所以小儿不但受体内因素影响,也受外在环境影响,易寒易热、亦虚亦实,根据情况亦当进补。小儿的进补,主要目的是为加强消化吸收功能,促进机体抗病能力和生长发育。青年人血气方刚,身体机能旺盛,朝气蓬勃,壮年人体质坚实,精力充沛,这是一般的情况。由于现今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性,一些年满三十岁的人已出现了早衰现象,此时进补也十分必要。少女、青壮年妇女和老年妇女,因在各期都有生理表现,一般比男性易于出现气血两虚和肝肾不足的情况,进补的方法也有所区别。常言说“人老体衰”,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老年人的生理变化主要是肾气渐衰,机体功能退化,抗菌能力低下,适时适当进补,对于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治疗疾病都是不可缺少的。药补与食补,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历来名医多认为“药物多用于攻病,食物多重于调补”,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根据以上食疗的理论,开发具有良好滋益功能的食品是大有前途的,如果说进补是一项健康投资,那么保健食品应是健康投资的重要措施。结合现代营养学的发展与中医食疗理论,就可能开发新一代的新型保健营养品。作为现代优良的保健营养品,除了能够满足社会生活的进步与现代人的需求、重视,还应符合下面四点:

第25节:中医养生与药膳(3)



  1. 使用高品质功能的天然食品。

  2. 产品的杀虫剂、化学物质残留量应在严格控制范围内或绝无。

  3. 产品中应无人工防腐剂、色素与香料。

  4. 产品保存、储藏的高标准。

  二、观念的厘清

  有不少人一提到进补就首先想到人参。人参大补元气,是补品中之上品,然而无节制地过量服用人参,可能引起“滥用人参综合征”,甚至出现不良反应。据报道,正常人一次内服3%的人参酊两百毫升,就可引起中毒症状,因为市售的营养滋补品大都是万人一方,缺乏个体适合性。其他如常用的十全大补汤类的补品,适合气血两亏、阳气不足的族群,而热性体质的人服用后会觉得太热、胃不舒服等。正如俗话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保健营养品亦是这样,合理、科学、适量使用保健营养品,受益无穷;盲目进补,滥用保健营养品,反而损害身体。

  (一)进补要对路

  “一药一性,百病百方”,各类进补药只能适合一定的体质,治疗一定的病症。每一个人身体状况不同,病症有别、体质有异,所以进补必须对路,因人因证因病量身定制,“一人一方”有针对性地进补才能符合“个体化医疗”。通补百虚、通治百病的滋补药是不存在的,所以也不能不管张三李四,千篇一律就用那么几味补药。中医学指出,大凡虚症有气、血、阴、阳四类。对于阴阳俱虚、气血双亏、数病同发、病情错综复杂者,如代谢紊乱综合出现“四高”,即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和高尿酸,又当按照辨证论治精神,仔细观察、全面分析、谨慎搭配、合理用药,进补“对路”,补泻得当,方能奏效。

  (二)无虚不补

  对那些身体健康并无任何虚症表现者,尤其是青少年,根本就没有必要进补。有些人对进补期望值过高,认为进补总比不补好,原本身体健康,也指望通过进补来个所谓的“超常发挥”。其实进补以补为主,兼顾治病祛邪,主要作用是使因虚致病或因病致虚者,以及处于亚健康状态者恢复到健康状态,提高生活品质,延年益寿。所谓“超常发挥”是不实际的,对健康的人来讲“药补不如食补”。有许多的科学医学证据指出,均衡营养与规律运动最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而且完全能代替药补。

  (三)切忌滥补、过补

  滋补药大都气厚味腻,滥补会“物极必反”,过多进补超出人体对营养物质正常吸收的承受能力,也会出现其他副作用。小儿消化系统处于未发育成熟期,进补不当或过多都容易造成消化吸收不良,所以小儿不宜进补。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在滋补药中应增加健脾开胃药物,并减量缓缓调服,一旦出现厌食,脘腹作胀较重者,应暂停滋补药,先调理好肠胃再服。防止“闭门留寇”,在外表邪气未尽的情况下,不可过早进补,原则上先清除外邪后再进补。当外邪比较轻微,也可在补剂中加入固表祛邪药物,如黄芪、防风等攻补兼施,达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目的。

第26节:中医养生与药膳(4)



  三、膏滋药功效与禁忌

  膏者“泽”也,在《正韵》、《博雅》上解释为“润泽”,近代名医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素问》中有桑葚膏养血;李时珍《本草纲目》有参术膏益元气;《景岳全书》中有两仪(党参、熟地)膏补气血;《沈氏尊生书》一书中龟鹿二先膏(由龟板、鹿角、枸杞、人参组成)益气养血,填经补髓。今将膏滋药的进补作用与使用分述如下:

  (一)补虚扶弱

  凡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或因外科手术、产后,以及大病、重病、慢性病耗性疾病恢复期出现各种虚弱诸症,无论是因虚致病,或是因病致虚者,均宜进补膏滋药,尤其若能掌握冬令进补,更能有效促使虚弱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善生活品质。

  (二)抗衰延年

  老年人气血衰退,精力不足,脏腑功能低下者,可以进补膏滋药,以抗衰延年。中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工作和家庭负担、生活变故等造成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压力都在上升,容易未老先衰,如头发早白、头晕目眩、耳鸣眼花、腰疼腿软、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记忆衰退等,亦须即时健康投资,首选膏滋药进补,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

  (三)纠正亚健康状态

  膏滋药以补为主,纠乱祛病,对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使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的作用最为显著;也能使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环境中工作,精力有所“透支”而出现头晕腰酸、疲倦乏力、头发早白的亚健康状态的年轻“白领”恢复常态,防患于未然。

  (四)防病治病

  众所周知,枇杷膏能治痰热咳嗽,益母草膏能治妇女月经不调,夏枯草膏能治甲状腺肿大,十全大补膏治疗贫血有效。针对患者不同病症开列的膏方确能防病治病,尤其对处于康复期的癌症病人,配合服食扶正膏滋药,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在体内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来年防止复发,抗转移,对防止癌症卷土重来大有裨益。此外,膏滋药还有美容养颜益智等作用。

  (五)禁忌

  一般人于口服膏滋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饮料,如浓茶、咖啡、可乐等。服含有人参膏滋药要忌食白萝卜。膏滋药不能与牛奶同服,因为牛奶中富含钙、磷、铁,容易与滋补性中药中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难溶并稳定的化合物,致使牛奶和药物有效成分均受到破坏,甚至产生刺激或过敏反应。服膏滋药期间发生感冒、发热、咳嗽多痰时,应暂停服用,待病症治愈后再继续服用。症状轻微者,在用感冒药治疗同时,可酌情减量服用膏滋药。服用膏滋药期间,若发生胃肠炎或呕吐、腹泻、厌食,应暂停服用。对脾胃素虚患者,在服用膏滋药时出现脘腹胀满,纳呆倦怠,便溏苔腻者,可用陈皮、佛手片、砂仁等泡茶饮用,简便实用,必要时可选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养胃丸等健脾开胃、理气消胀的中药处理。

第27节:中医养生与药膳(5)



  四、冬至

  根据《台湾风俗探源》记载:冬至日亦称“亚岁”或“压岁”,是周朝时代的正月元旦,周代天子在当日要祭天。后来历法采用夏历,元旦就不再是“冬至”这一天。冬至,中国台湾地区民间称“冬节”,要搓冬节圆,闽南老人家说“冬至是冬天,家家户户人搓圆”。在这一天民间习俗要祭拜神明,做法是天未亮就要烧香、燃烛,先以汤圆祭拜神明,然后拜公妈,烧寿金,放鞭炮,之后叫醒家人吃汤圆。吃汤圆,庆团圆,增一岁,小孩要更加懂事。这是出自周俗。福州习俗是前一天晚上全家人围在一起搓汤圆,口中要说吉利话,若不慎脱口说出不吉利的话则以粗纸擦嘴。放汤圆的竹篓中间放一张红纸,上面放两个橘子,代表吉利;放两根葱,代表聪明;放两颗大蒜,代表添孙子;插两枝四季花在橘子上,代表四季如春。

  汤圆以糯米做成。《本草纲目》记载:“糯米,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古时称为元米、江米,是糯稻的种仁。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与B2、烟酸、淀粉等营养素。主要功用在补脾胃,温中,是很好的补脾胃的食物。若脾虚泻泄,胃气薄弱,吸收不好,可以每餐以糯米四十九粒加入白米中一起煮,即可提升脾胃之气,有补脾胃的作用。但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所以量不可太多。吃汤圆要提醒民众下列事项:

  1. 易泛胃酸、胃胀,消化能力不好的人少吃。

  2. 老人、小孩吃汤圆容易哽到,应小心食用。

  3. 咽喉开过刀、食道狭窄、吞咽能力不好的人要小心。

  4. 甜汤圆,糖尿病患者要酌量食用。

  5. 吃甜食易生痰者,甜汤圆要酌量食用。

  五、“冬至”中医学的观点

  在太极图中我们可见阴阳相互转归而边际难分的状态,这就是表示阴阳有互融互通的现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当阴走到极点,就会朝阳的方向来转化。以十二月的卦象变化来说,十一月冬至为极阴而一阳来复,十二月则二阳临,元月则三阳开泰,四月则六阳盛极为干,五月则夏至阳极而一阴为坤。冬至是一年中阴冷最极的时候,《素问?玄机原病式》提到“阴阳以平为和,以偏为疾”,以阴阳调和理论来说,在寒冷的气候里,生活起居要注意避寒,少出门,衣着保暖,食物应多选属热的食物,如羊肉、鸡肉、鹅肉、海参、黄鱼、鳗鱼、干贝、酒酿、菠菜、荞麦、番薯、雪里红、韭菜等,煮食时多以姜母、辣椒、酒、胡椒、八角、桂皮、紫苏为作料,来增加身体的热量,以御外寒,达到阴阳调和的状态。但这些食物属高蛋白质、高脂肪、酒类食物,有高血压、心血管毛病、痛风、糖尿病者,热性体质、容易上火者,少吃。

第28节:中医养生与药膳(6)



  六、日常食物属性举例

  1. 寒性食物:任何冰品、西瓜、水梨、葡萄柚、椰子、橘子、柿子。

  2. 凉性食物:山竹、莲藕、绿豆、白萝卜、大白菜、苦瓜、黄瓜、丝瓜、冬瓜、番茄、香瓜。

  3. 温热性食物:

  (1)辛辣物:辣椒、大蒜、芫荽(即香菜)、姜、葱、沙茶酱。

  (2)燥热物:任何熏、炸、烧烤物,茴香、韭菜、肉桂、羊肉、狗肉。

  (3)热性水果:龙眼(即桂圆)、荔枝、芒果、榴莲。

  (4)刺激性食物:腌渍品、咖啡、咖喱、酒。

  (5)常见补药:当归、黄芪、人参、十全大补汤、四物汤。

  4. 清淡甘平易吸收食物:番石榴、苹果、葡萄、柳橙、木瓜、草莓、樱桃、空心菜、菠菜、胡萝卜、茼蒿、花椰菜、鸡肉、鱼肉、猪肉、排骨、猪小肠(炖烂)、鸡蛋、牛奶、豆浆、白米饭。

  怎么吃最补?

  一、概述

  饮食是人类能量的来源,中医认为人有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后天之本即是指脾胃,也就是消化系统,由此可知饮食与消化对人体的健康有绝对的相关性,可是人们却常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加上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交际应酬多,在饥饱无时、饮食无度、膏粱厚味的生活环境下,造成人人都有营养失衡、肠胃失调的症状,试想后天之本的肠胃都无暇照顾了,健康又如何不离您而远去呢?

  二、何谓食补食疗?

  依个人体质,配合食物的四气五味,顺应四时气候来调节饮食,以保持内脏功能平衡,达到长寿健康的目的,即为食补食疗的重要目的与意义。

  古人对饮食的要求与禁忌其实内容很丰富,这对忙碌的现代人来说是有点困难,现仅选择大家耳熟能详的两件事“食”与“不食”分述如下,希望能引起大家对于饮食健康的重视。

  (一)食

  古人关于食的方面有一个非常普遍的口诀,即是“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兹根据医学的观点来阐释其内涵。

  ■ 已饥方食

  目前一般人有吃零食的习惯,因不断地吃造成营养堆积,肠胃亦无法休息,如此大半血液都在肠胃中运作,其余脏腑岂能发挥应有的功能(血液无法充分濡养其他重要的内脏器官)?当饿的时候再吃,意义便在于使肠胃有休息的时间,其余脏腑也能得到较多血液的供养,顺应身体的需求使之自动调节。习惯吃零食的人,只是嘴馋并非真的饿,至于专心工作的人错过吃饭时间也不觉得饿,这些行为都不正确,简单地说就是要有定时吃饭的习惯。

  ■ 未饱先止

  一般人只要感到吃饱时实际上已吃得过多了,过多的食物使肠胃不能正常运作,如一个罐子装满了东西就难以搅拌,肠胃也是如此。所以吃饭时稍感觉有点饱时,几乎都到了八分饱了,就勿再继续吃。当然要估计几分饱不是那么容易,靠平时的留心体会自己的需求量,依此量评估几分饱,六至八分饱为最好,俗话“七分饱活到老”可做最佳的印证。

第29节:中医养生与药膳(7)



  ■ 散步逍遥

  这是食的关键点,也最为大家所忽视,资讯的发达致使人生活忙碌与单调,饭后不是埋头于桌前就是电视机前,让食物堆积于胃肠中不易消化,久之造成肠胃功能的衰退,也易形成症瘕积聚。虽然饭后散步是件极平常之事,但功效却相当大,中医最强调气血通畅,气通可消病于无形,血通可身强体壮,饭后散步帮助食物顺利转换为“后天之气”(即水谷之气),而后与大自然之气(即大气)形成“宗气”,再与“先天之气”(即元气)结合升华为“真气”,所谓“真气流畅百邪不侵”。在愉快的心情下放慢您的脚步,到户外约走半小时或当您已没有饱胀感即可,回家再平躺十分钟,散步逍遥游便告完成。

  (二)不食

  不食即断食,在各宗教均有所提倡,不但可提升灵性,更可促进身体健康。在动物世界里每当生病时,便本能地断食来清身体,将体力专注于疾患,因无须花费精力于消化系统,所以能将精力聚集到大脑及清扫系统上,借此清除停留在体内的毒素、病菌,再获得健康的身体。目前食品太精致及过度的加工,使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防腐剂、色素、香料等化学物品;空气的污染、不洁的饮水,造成生活环境的不佳,使每个人体内累积了相当多的毒素,细胞因而失去功能,引发出一系列的疾病,如皮肤病、胀气、便秘、发烧、结石、肿瘤、高血压、肥胖症等。若将人比拟成一间房子,那断食就是环境大扫除,因污垢累积有多寡之别,清除的困难度也有差异,所以断食的次数、天数也因人而不同。但是一般人要实施断食有点困难,而且要切记,断食虽然有效但千万不可随意行之,尤其在减食(习惯少量)、复食(恢复平时的食量)的阶段,应格外谨慎,避免产生类似暴饮暴食伤肠胃的后遗症。兹介绍两种与不食有关,而且已经有许多人借此调养身体的方法。

  ■ “一日断食法”又称“饥饿三十六时”

  一般一个月断食一次,也有一星期断食一次的,刚开始断食会有头晕、头疼、耳鸣、舌苔厚腻等不适的症状,不用惧怕,那是身体本能的反应,清除毒素的前兆,断食几回便会消失,而后将有一个全新的自我。

  ■ “过午不食”

  世界上有许多修行人一天只进食两餐,例如佛教比丘、比丘尼大都是“过午不食”,本方法温和渐进,容易为一般人所接受。据调查,其实有许多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都有不进晚餐的习惯,不仅不会造成不适,还能减轻许多人的负担,进而增进健康。在当今营养过剩,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形态下,“过午不食”反而不失为一种解救时弊之良方。第一次“过午不食”可能会很不适应或饥饿难挨,没关系,晚餐喝少许牛奶止饿,第二次喝果汁,再下次就只喝白开水(纯净的水),再下下次什么都不吃,依自己身体的适应为准。

第29节:中医养生与药膳(7)

第30节:中医养生与药膳(8)



  三、我的体质是哪一型的呢?

  以中医理论,人的体质有几种分法:

  1. 寒性体质:口不渴、喜热饮、怕冷、怕风、怕冷气、手足厥冷、脸色苍白、唇色淡、尿多色淡、大便下利而稀、舌淡、苔白滑、脉迟。

  2. 热性体质:口干舌燥、喜冷饮、面红耳赤、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糙、脉数。

  3. 实性体质:身体强壮、肌肉壮硕、活动量大、说话声音大、气粗力足、大便秘结、小便黄。

  4. 虚性体质:

  (1)血虚体质:血虚体质的人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及指甲淡白,时而头晕眼花、心慌、健忘、失眠、手足发麻、妇女行经量少、舌质淡、脉细无力等。常由脾胃虚弱,生化不足或失血过多,以及七情过度,暗耗阴血等原因引起。

  (2)气虚体质:气虚体质的人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疲倦无力、食欲不振、不耐劳动,稍动则头晕、气短、汗出,平时易感冒。常由久病、年老体弱、饮食失调等因素所致。

  (3)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的人多表现为形体消瘦、手足心发热、口燥咽干、头晕眼花、虚烦不眠、潮热盗汗、两颊赤红、大便干燥、小便黄、舌质红、苔少、脉细等。食用辛辣温燥或油炸之品,则生热症之状。

  (4)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常表现为神疲乏力、嗜睡畏寒、面色发白、性欲减退、口淡不欲饮、喜热食、入冬四肢冰冷、遇寒冷则腹痛便溏、溺后余沥、小便频数,或阳痿早泄,脉细弱,尺脉沉小尤甚。

  四、食物有什么性味?

  所谓四气包括寒、热、温、凉;所谓五味即是辛、苦、甘、酸、咸。分述如下:

  (一)四气

  食物吃入人体,经消化、吸收、变化、搬运、储藏,转成营养物质之后,对人体所产生寒热温凉的作用。

  1. 热性食物有干姜、附子、花椒、胡椒、肉桂等。

  2. 温性食物有生姜、羊肉、大枣、核桃、八角、酒等。温热食物可以产生热量,有祛寒、助阳、温里的作用,适合虚寒体质的人。

  3. 凉性食物有萝卜、冬瓜、丝瓜、梨、蛤蜊、豆腐、田鸡、菊花、西洋参等。

  4. 寒性食物有绿豆、犀角、西瓜、熊胆、石膏、蟹、食盐等。寒凉食物可以退火、消炎、清热、降低热量,适合实热体质的人。

  5. 平性食物有胡萝卜、山药、芝麻、白木耳、葵花子、花生、茯苓等。

  (二)五味

  以味觉来判别食物的味道,分成辛、苦、甘、酸、咸五种,但其实所有的食物不止五种味道,古人仅以五味代表所有食物的味道而已。

  1. 辛味:有发散作用。食后使人发汗,有促进循环排汗止痛作用。如胡椒、大蒜、芫荽、八角、丁香、肉桂、川芎、桂枝、生姜、砂仁等。

第31节:中医养生与药膳(9)



  2. 苦味:有燥泻作用。食后可产生退火、消炎、改善便秘的效果。如苦瓜、芦荟、黄连、蒲公英、黄芩、黄檗等。

  3. 甘味:有滋补、缓和作用。食后使人迅速消除疲劳,全身紧张得到松弛。如糖、牛奶、蜂蜜、荔枝、玉米、大枣、甘草、人参、山药、松子等。

  4. 酸味:有收敛作用。食后有止汗、止泻作用。如乌梅、山楂、桑葚、醋、石榴皮、山茱萸等。

  5. 咸味:有柔软、润下作用。可使组织柔软。如海带、海藻、食盐、蟹、鸭蛋等。

  五味作用在体内脏腑各不相同。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酸入肝、咸入肾,每一种食物都具有“气”和“味”,同气的食物各有五味的不同,同味的食物,也各有四气的不同。由于性味组合不同,食物的功能因此大异其趣。

  五、什么食物适合我的体质?

  (一)血虚体质的人

  适合之食物包括:当归、阿胶、熟地、首乌、桑葚、白芍、鸡血藤、龙眼、胡萝卜、葡萄、猪心、猪蹄、鸡肉、羊肉等。

  补血之品性偏黏腻,平素体肥多痰、胸闷腹胀或食少便溏者应少吃。

  (二)气虚体质的人

  适合之食物包括:党参、白术、山药、薏米、大枣、糯米、莲子、芡实、猪肉、牛肚、鲫鱼、鸡肉、黄鳝、泥鳅、黄花菜、香菇等。

  (三)阳虚体质的人

  适合之食物包括:紫河车、淫羊藿、韭菜、杜仲、鹿茸、菟丝子、核桃、羊肉、虾等。

  由于这类食物多具温性,故阴虚火旺或发热病人应忌用。

  (四)阴虚体质的人

  适合之食物包括:麦冬、天门冬、山茱萸、玉竹、百合、冬虫夏草、沙参、龟板、鳖甲、柏子仁、梨、椰子浆、甘蔗、芝麻、黑豆、豆腐、白木耳、松子、猪蹄、鸡蛋、鸭肉、鹅肉、蜂蜜、燕窝等。

  由于此类食物多属滋腻之物,凡胸闷、食少、舌苔厚腻者应酌情慎用。

  四季食补食疗

  一、人与天地相应

  古代医家强调人们的生活规律必须应四季的变化。春风、夏暑、秋燥、冬寒,既是正常的气候,又是可能成为致病的邪气。人们如能适应它的变化,就能健康无病,如违反它的规律,则要疾病丛生。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都能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一天二十四小时晨昏昼夜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也可能产生明显的影响。如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疾病,而某些疾病在气候遽变或季节变换之时容易发作或病情加重,或是白天病情较轻,夜晚病情较重,这都说明了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关系密切的整体。其中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一年中重要的时刻,是人体阴阳气交的枢机,其中二至最为重要,尤以冬至最为关键。明代医学家赵献可指出“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此二至最为紧要,至者极也。阴极生阳,绝处逢生自无而有;阳极生阴,从有而无,阳变阴化之不同也。若春分、秋分,不过从其中平分之耳。然其尤重者,独在冬至”。这就是“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

第32节:中医养生与药膳(10)



  据现代医学资料统计,有人曾对四万九千四百零二例死亡登记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冬三月(十二月、一月、二月)死亡例数最多。二十四节气中,冬至死亡例数最多,春分次之,秋分、夏至又次之。冬三月、冬至日是一年中阳气衰弱的时期,这个统计结果,与中医“阳气盛衰决定人体抗病能力以及自然界阴阳盛衰与人体息息相关”的理论,是完全相符的。

  人有一定的适应自然界变化的能力,但当气候遽变,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或由于先天不足,适应能力差,或由于人体调节机能失常(因各种原因),适应力减退,均容易发生疾病,造成气血阴阳的亏损。这就需要及时食补或药补予以调整补养。但是,这种进补必须适应四季季节气候的变化,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减少副作用的产生。

  二、四季进补的选择

  春季,天气转暖,天气升发,阳气初生,是一个生机蓬勃,充满生命力的季节。正所谓“乾坤    缊,冲气穆清。幽蛰蠢动,万物重生”(晋?傅玄《阳春赋》)。天地间阴阳交合,春气调和,冬眠动物开始苏醒,万物新生。进补宜顺应阳气升发的特性,药性宜轻灵宣透,清经升发,温养阳气。但是又应该升而不散,温而不热。即使是阳虚或气虚下陷的病人,也不宜过用辛热或升散之品,如附子、肉桂、麻黄、桂枝、羌活、独活、细辛等。

  春气内应肝木,肝气疏泄条达舒畅,是肝脏的生理特点。但春天多风,易动善变,肝阳、肝火、肝风容易随春气上升,或影响肠胃功能,故肝炎、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眩晕、失眠等消化系统和精神神经系统的疾病容易复发。进补时不能忽视,选药组方要兼顾加入疏肝理气(柴胡、佛手、郁金、陈皮)、平肝和阳(珍珠母、龙骨、牡蛎、雏菊)、清肝宁神(赤白芍、丹皮、淡芩、枣仁)、柔肝和脾(当归、白芍、川石斛、沙参、谷芽)等药。

  春天天气潮湿,气候乍暖还寒,容易受凉感冒,或导致扁桃体炎、肺炎、咳嗽、哮喘等病。春天容易使人疲倦嗜睡,人有懒洋洋思睡的感觉,正如唐诗所说“春眠不觉晓”。春季还易使关节炎复发,又是传染病多发季节,如白喉、猩红热、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炎、水痘等飞沫传染的疾病都是在春天流行。这些特点也是春天进补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有慢性病的病人,春天要切忌服食“发物”,如海鱼、虾、蟹、咸菜、竹笋、辛辣等物,否则极易旧病复发。

  夏季,阳气旺盛,天气炎热,稍有不慎极易发生疾病,如宋代名医陈直《寿亲养老新书》指出,盛夏之时最难治摄,“阴气内伏,暑毒外蒸”,若“纵意当风,任性食冷”,人体就不可避免患病。如急性肠胃炎、中暑、日光性皮肤炎、日光性眼炎等,都是夏季的多发病。疟疾、伤寒等都是夏季易发的传染病。天气炎热,食欲减退,食物选择要以清淡芳香为主,清淡易消化,芳香刺激食欲。同时,进食要定时定量,可提高胃液分泌量,提高食欲。要多饮开水,加少量食盐。适当吃些瓜果冷饮,可起到降温防暑的作用,特别是新鲜果汁,如橙汁、苹果汁、柠檬汁、番茄汁、西瓜汁、菠萝汁等,营养丰富,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夏天也可适量喝些汽水、啤酒,防暑解渴,通便利尿。莲藕也是夏日佳品,“冰莲心合,碧藕丝长,要满斛芳酿,亲举荷香”(元?张埜《满庭芳?夏日饮王氏园亭》),饮酒、食藕、吃莲、赏荷,真是一派夏日美景。但是不能吃得过多,否则冷饮刺激肠胃道内壁,减少消化酶的分泌,从而发生肠胃疾病,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如西瓜,虽是一种清暑利尿的佳品,若吃得肚腹膨胀,则不利消化,小便增多,使人感觉疲倦,尤其是小儿、老人,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胃炎、内脏下垂等气虚患者,更不宜多食。夏天进补,冬病夏治,是夏季养生保健的一项重要措施。自夏至日至立秋后的三伏天,是最炎热之时,也是进补的最佳时刻之一。夏至日,一阴萌生,是一年中阴阳气交的关键。对于冬季易发的慢性病,利用夏季病情平稳时期进行调补,对治愈慢性病并防止其复发有较好的作用。此外,夏季万物繁茂,生长力最旺盛。人体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也最多,极需适当补充,才能使身体不受损伤。盛夏炎热,药性要偏于清凉,如菊花、芦根、沙参、元参、百合、绿豆、扁豆、山药、冬瓜之类,单味或配伍煎水代茶、煮粥均可,切忌过于温热,损伤阴津;也不宜过于寒凉滋腻,反使暑热内伏,不能透发。

第33节:中医养生与药膳(11)



  金秋时节,是人们最喜爱的季节,正如宋朝陈游诗曰:“四时俱可嘉,最好是新秋。”秋风送爽,是人们感觉最舒适的一个季节。秋天,是自然界开花结果的收获季节,转变过渡到沉静、内向、积蓄的阶段。又由于夏季消耗多吸收少,秋季要重视补充,故秋天又是进补的重要季节。秋天阳气由升浮趋于沉降,生理功能趋于平静,阳气逐渐衰退,气候逐渐转凉,所谓“夏尽炎气微,火息凉风生,绿草朱倾色,白露已盈庭”(南朝宋?刘骏《初秋诗》)。要注意起居调节,注意预防受寒,即使有时气候还偏于炎热(如秋老虎天气),也不能多食冷饮冰糕之类的食品,尤其小儿、老年及多病体虚的人,更应忌服。秋高气爽,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燥气可耗伤肺阴,可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这些都是进补时应考虑的因素。“燥者濡之”、“上燥清气,中燥增液,下燥养血”是秋天进补的重要原则。选择药物应偏于柔润温养,但又应温而不热,凉而不寒,总以不伤阳不耗阴为要。清燥救肺汤(沙参、麦冬、桑叶、胡麻仁、甘草、杏仁、石膏、阿胶、枇杷叶)是重要的秋令进补方之一。秋天还是风湿病、高血压病容易复发的季节,所以要注意保暖,夜晚可盖薄被睡眠,不再赤膊贪凉,正如俗话所说:“白露身不露。”秋令食补应循序渐进,始以容易消化吸收的食品进服。如芡实即是一味极富营养又易消化的补品,含碳水化合物75.4%、蛋白质2.8%,既可单服,又可配合瘦牛肉、花生、红枣、糖等煮服。又如燕窝,也是一味极好的食疗补品,含有49.85%蛋白质、30.55%碳水化合物,还有钙、磷、铁、钾等微量元素,具有滋养肺阴、和胃补虚的功效。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结核阴虚病人都可服用。可加冰糖,或加鸡蛋、鸽蛋,文火炖服。秋燥伤津,要多吃些蔬菜水果,以润肺生津,如梨、荸荠、甘蔗之类,尤以柚为最佳果品。《吕氏春秋》即说“果之美者,有云梦之柚”。柚的果肉酸味刺激消食开胃,汁液润滑通便。柚皮浓煎代茶,有通气消积之功。

  冬季的自然界天寒地冻,植物落叶枯萎,动物冬眠,呈现一派萧条收藏的景象。正如曹操《步出夏门行?冬十月诗》所说:“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昆鸡晨鸣,鸿雁南飞。”冬藏为了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天万物复苏、生机蓬勃提供充沛的物质基础。人体与之相应,也呈现出阳气不足(相对不足),精血内藏,生理功能趋于潜藏沉静的状态。冬气又内应于肾,“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藏精,冬天尤应固摄于内,以备春天生命活动亢奋之需。精,是生命的基础,是人体的根本,是维持生命活动和正常代谢不可少的物质,也是肺脏组织器官功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冬不摄养精血,既损伤肾的生理功能,又不能满足春天生理活跃的物质需要。因此,古今医家、养生家都把保精、藏精放在首位。精藏于肾,肾通于冬气,养精多择于冬时,故冬令进补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冬至日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是天地阴阳气交的枢机。阴盛阳衰,阴极生阳,一阳萌动,是人体阴阳气交的关键时刻。故冬令进补多选择冬至日开始,与宇宙间天地阴阳气交相合,可以促进人体阳气的萌生,涵养精气,内藏于肾,化生气血津液,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又因冬天闭藏,生理功能处于低潮,消耗相对减少,故进补后可发挥最大药效,且可保存封藏最长时间。药性应偏于温热养阳,但应温而不散、热而不燥为要。冬令食补最佳的是羊肉,含有蛋白质、脂肪、钾、磷、铁等矿物质及维生素B1、B2,能补阳养血,阳虚病人尤宜服食。海参、鱼翅也是很好的冬令补品。海参有21%蛋白质,还有胶质、钙质、碘质,入口极易消化,尤适合体弱儿童和老人,故称之为“童叟补剂”。鱼翅有83%蛋白质,还有磷、钙、碘及少量脂肪,营养价值极高,但不易消化,老人肠胃薄弱和病后均不宜服食,同时也不可多服久服。古书云:“秋冬养阴。”秋冬阴分占主导地位,人体内阴分也相对增加,故一般体质的人,尤其是阴虚病人,秋冬进补也应重视养阴,也有利于阴分的吸收,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进补除了要随四季变迁而进退外,还要视当时之气象变化。如阴雨绵绵,用药要偏于燥湿宣化,不可损害脾胃运化功能;天旱气燥,用药要偏于柔润生津,不可耗津伤肺。夏季过热,少用温热伤津之品;反之,当热反凉,苦寒之品不可多服。冬季严寒,少用凉润苦寒伤阳之品;反之,当寒反温,又应适当加入柔润生津之品。

第34节:中医养生与药膳(12)



  三、进补的注意事项

  进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就需要预先防止,或及时予以纠正。

  (一)进补与年龄、禀赋

  人的年龄有老壮少幼的不同,禀赋有强健与虚弱的差异,而虚损又有气血阴阳的区别。又如形体有消瘦、肥胖,性格有乐观、忧郁、豪爽、狭隘的差异等等,都是医家施治调补不可忽视的因素。年轻健壮,尤其是四十岁以前无疾的可以不必进补,或仅以食物调补即可。儿童、青少年一般也不必药补,如果因为生长旺盛,消耗量大,可重视饮食调理补养。中老年身体开始虚衰,适当药补和食疗是必需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进补时必须针对气血阴阳的不同虚损情况而施治:气虚阳虚体质,用药宜甘温益气助阳,不宜用滋腻阴柔之品,以防伤阴滞气;血虚阴虚体质,用药宜甘凉柔润、养血育阴,不宜用辛温宣散燥热之品,以防伤阴耗血。形体瘦削的人多阴虚,多虚火,用药不宜过于温燥;肥胖的人多气虚,多湿痰,用药不宜过于滋腻,可适当加入健脾化湿芳香之品;性格忧郁内向的人多肝郁,可适当加入疏肝利气之品。

  (二)进补与饮食、脾胃功能

  大凡补药,大都甘美,或偏于滋腻,或易于壅气,而体虚之人,又大都有脾胃功能欠佳的情况,因此,进补要有一个使脾胃适应的过程。“虚不受补”的患者,需要先服药调理脾胃。为了调理脾胃功能,更要注意饮食的调节。暴饮暴食、饮酒过多、偏嗜偏食、过食生冷等问题,都是进补时应予避免的。注意节制饮食,一方面可以防止营养过剩,引起肥胖,加重心脏和全身负担;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因进补脾胃功能负荷加重,造成消化不良。同时不要多食油腻,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还要尽量避免食用未吃过或不常吃的食物,如海鲜一类食品,以免食物性味和药性相对抗,或引起过敏反应。进补时,一般不宜喝茶。因许多补药大都含有生物碱,而茶叶含有多量的鞣酸,能与生物碱结合,产生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如果有喝茶嗜好者,在进补期间最好暂停饮用,即使饮用须在服药二至三小时后才能喝,并须降低浓度、减少饮量。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过量饮用可能导致脂肪肝和肝硬化,对胃又有刺激作用,可能引起胃炎、溃疡、消化道出血,又可升高血压,使血管收缩痉挛,损伤大脑,故平时不宜多饮过饮,进补时更不宜多饮,须严格控制酒量。进补配方千变万化,中药成分又比较复杂,很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化学作用,引起不良反应,故一般进补时,不要服用其他药物,必须服用时,也要隔开二至三小时。如人参不能与萝卜、萝卜子、五灵脂、藜芦等合用,仙茅、白芍、桑葚子等不能与硫酸亚铁合用等等。

第35节:中医养生与药膳(13)



  (三)进补方法的选择

  进补方法,一般分为药补和食疗两种。可单独选用,也可配合使用。对于儿童、青少年及其他健康无病的人来说,为了适当补充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能量需要,只要注意饮食的质和量,保证有充足的营养摄入,一般可采用食疗方法。既富于营养,又容易服食,美味可口,还能促进食欲,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对于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或者体质虚弱,有气血阴阳亏损者,单靠食疗往往不能达到调补目的。而且,这些患者大都脾胃功能欠佳,需要采用药补方法予以调养。当然,若配合适当的食疗做辅助,就更易收到满意的疗效。

  (四)进补与情志、起居

  人体要得到健身益寿,除了进补外,还要调节情志和生活起居,这完全取决于自身的修养。高濂《遵生八笺》中说:“经曰:我命在我,不在于天,昧用者夭,善用者延……形气相须,全在摄养。”

  古代医家、养生家,每每将情志调节、起居摄理、饮食调理、药物补养相提并论,相辅相成,不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寿世保元?摄养篇》指出“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轻得失、破忧沮、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可见情志、起居也是养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因此,保持乐观的情绪、开朗的性格、高尚的涵养,是除了药补、食疗外,又一个重要的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

  临床上凡见情志抑郁、烦躁易怒、多愁善感者,每多虚火内萌、气滞血淤、阴液暗耗、形体羸瘦、易患疾病。而情绪乐观的人则每多享长寿。据调查,八十岁以上的老人,96%是乐观的。俄罗斯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也曾指出: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次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个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因此,慎起居,妥善处理好生活环境,避免意外伤害与疾病,也是保持体力、防老延年的重要因素。生活起居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的文娱活动与业余爱好能使人心情愉快,也是必要的。还要注意个人卫生,衣服要随气候冷暖及季节变迁而调整,防寒保暖对老人尤为重要。中医学还极其重视节制性生活。青壮年要求节欲,老年人要求少欲。房劳过度要伤肾损精,而肾在延年抗老机制中至关重要。

  (五)进补后不良反应的处理

  进补后不良反应,多数表现在脾胃功能障碍方面。因为,虚损病人多数脾胃虚弱,消化功能欠佳而补药及食物又必须通过脾胃消化吸收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进补中要特别调理好脾胃的消化功能。宜少量持久地进补,切忌操之过急地重补蛮补,同时要配合健脾和胃的药同用,使机体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如服药后胃口不佳,或虚火内生,可调整药味或减轻剂量。反应严重者,应暂时停服补药,另服健脾理气药,或萝卜汤、莱菔子(即萝卜子)汤、山楂片等予以消导。

第36节:中医养生与药膳(14)



  为了防止出现上述情况,进服补品药可从小剂量开始,服后无不适,再逐渐加大剂量。如遇到服用少量补药即有反应,可采取补药与理气、消导药交替使用,到已无不适时,可再逐步加大补药量,减少消导药,直至完全停服消导药,经过这样调节,一般即可适应进补了。凡遇感冒发热应暂停进补,以免闭滞邪气,延长病期。但是体虚容易感邪或感冒日久致虚者,补药可与治疗外感药同用,以达到既祛除病邪,又恢复正气的目的。

  四、食疗选读

  利用食物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在中医学称为“饮食疗法”,而食补食疗便是依个人体质配合食物的四气五味,顺应四时气候而行,且取材便利简单易行,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可自家疗养等,以调节内脏功能平衡,达到养生目的。

  (一)春季升补参考

  春日阳气升发,人体代谢机能开始旺盛,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以供应身体之所需,故宜选用扶助正气的补品,其中参类是不错的补气之品,而虚寒型体质宜用高丽参,实热型体质宜用西洋参。

  ■ 人参鸡汤

  材料:红枣三十个、党参一两(高丽参、红参或吉林参均可)、乌骨鸡一只、枸杞一大匙。

  做法:所有材料一起加入炖锅中,炖至鸡烂熟,喝汤吃鸡。

  适用:气血虚亏,体弱多病,精神不振,产后失血等。

  (二)夏季清补参考

  夏季炎热,出汗多,大量体液及营养物质消耗多,宜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不宜过分燥热肥腻之品,以免影响脾胃功能。

  ■ 西瓜排骨汤

  材料:大西瓜皮1/8个、排骨四两。

  做法:排骨洗净,加入八杯水,大火煮沸,加入切块的西瓜皮,小火煮十分钟加盐调味即成。

  适用:暑热退火,解酒祛毒等。有清肝止渴、润燥利尿的作用。

  (三)秋季平补参考

  秋季由夏的暑热渐转凉爽,汗渐收,体力消耗渐减,此时补养以营养易消化之品最佳。其中芡实是最适宜的食物,它可以补助肠胃功能,调和气血。

  ■ 四神猪肚汤

  材料:猪肚半个(或用猪肠亦可)、茯苓三钱、薏米五钱、芡实三钱、莲子三钱、怀山药三钱。

  做法:猪肚洗净,用葱、姜、酒煮三十至四十分钟,捞出切成粗条状,放入炖锅,将药材一起放入与猪肚同炖,并加少许酒,约煮三十分钟,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开脾健胃,益气滋养,止泻消积。

  适用:适合消化不良、泻下不止者。

  (四)冬季滋补参考

  冬日严寒,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抵御寒邪的侵袭,尤其是虚寒体质的人更是需要。

第37节:中医养生与药膳(15)



  ■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二两、生姜四两、羊肉二两、十杯高汤。

  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大火煮,水滚后改小火慢炖,至羊肉炖熟起锅。

  适用:此为治血虚有寒的名方,对血虚有寒而见腹中冷痛,妇女产后虚寒腹痛,或虚寒性的经痛,皆有较好的疗效。

  ■ 十全大补汤

  材料:党参三钱、炒白术五钱、茯苓三钱、炙甘草一钱半、当归三钱、大熟地五钱、川芎二钱、杭白芍五钱、黄芪三钱、枸杞子五钱、肉桂五分、大枣二十个、土鸡或乌骨鸡一只。

  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覆盖,以大火滚水,后以小火炖,煮至鸡肉熟透至烂后起锅。

  适用:气血不足,久病体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等偏于虚寒之症。

  ■ 杜仲腰花

  材料:猪腰一副、炒黑杜仲五钱。

  做法:猪腰剖开,剔除骚筋后,放入清水中浸泡;杜仲加两碗半水煮二十分钟后,将汤汁沥出;用一大匙油(麻油或茶子油)爆香葱姜后,放下腰花炒匀,淋入杜仲水及少许盐、酒,烧开即可。

  功效:补肝肾,健筋骨,有降血压的作用。

  适用:肾虚,腰虚无力,眩晕,尿频等,产妇坐月子食用以防日后腰酸背痛。

  (五)小儿保健药膳参考

  ■ 山药莲子粥

  材料:山药三至五钱、莲子三至五钱、大米三至五两。

  做法:将所有材料共一锅煮熟后,加入白糖食用。

  功效:健脾胃,促进生长。

第38节:神经系统疾病(1)



  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

  失眠困扰

  精神官能症

  歇斯底里

  失眠困扰

  一、何谓失眠?

  据调查统计,中国台湾地区有将近30%的人曾为失眠所苦,其中需要使用药物者高达17%,而六十五岁以上老年人失眠的比例更高出年轻人群的五六倍之多。失眠是一种现代人常见的睡眠障碍,是指睡眠时间不足或睡得不深、不熟,依情况可分为起始失眠、间断失眠及终点失眠三种。起始失眠是指入睡困难,要到后半夜才能睡着,多由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诱发,这种失眠是一种条件性或获得性的反应;间断失眠是指睡眠潜伏期延长,睡不宁静,容易惊醒,常有噩梦;终点失眠是入睡不困难,但持续时间不长,后半夜醒后即不能入睡,老年人及高血压、动脉硬化、精神抑郁症患者常有这类失眠。

  现代人生活紧张压力大,失眠的经验想必或多或少都有,患有失眠症的人,因为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通常较容易焦虑、紧张及情绪不稳定。失眠的临床表现不一,轻者只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醒后不能再入睡;严重者则可通宵不睡。失眠往往与情绪变化有关,可以随着情绪变化减轻和加重,伴有心烦、多梦、畏光、怕声等,在白天往往有头晕、乏力、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等全身症状出现,发病时间可几天至几个月或更长。失眠多见于中年女性,可继发于躯体因素、环境因素、神经或精神疾病等。临床上以失眠为主要表现,理化检查见自律神经功能紊乱,或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内分泌功能失调等症状。治疗上,以消除诱因、保持快乐情绪、居室保持安静、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必要时可加用镇静药物。当然,中药也是很好的选择。

  二、失眠的原因

  1. 由于外界刺激:不适当的室温、湿度、空间等,或过度的感觉刺激、环境的变化、心理压力、精神障碍。

  2. 由于身体内在疾病的刺激:例如疼痛(神经痛、头痛)、发烧、胃肠疾病(恶心、呕吐、腹泻)、心脏循环系统障碍、呼吸器官疾患(鼻塞、咳嗽)、泌尿生殖器疾患(尿意频频)、皮肤疾病(荨麻疹、急性湿疹)。

  3. 由于脑之兴奋亢进:例如精神兴奋,喜怒哀乐过度,摄取有兴奋作用的食品及药品等,如咖啡因、尼古丁或金属中毒,脑或脑膜炎、脑出血等。

  三、需要治疗的失眠有哪些?

  1. 睡不着:上床三十分钟以上无法入睡,并且十分焦虑。

  2. 睡不久:夜间醒来超过半小时,或晚间睡眠少于六小时。

  3. 睡不深:醒后仍十分疲惫、心情不佳与一般功能变差。

  4. 习惯性:每周超过三个晚上,并持续数个月。

  四、中医观点

  失眠,古称: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不寐。中医典籍记载,养生之道务必使人的作息配合大自然的规律,晚上十一点以前就寝,让自己完全进入休息状态,最有助于健康,而且午睡有助于消除疲劳,但不宜超过一小时,以免影响夜间睡眠。近代科学家研究发现,中午睡一小时等于晚上睡三小时,如果平均一天需八小时睡眠。午睡一小时则夜间只需睡五个小时足矣。皮肤出现皱纹及鬓发变白都是老化的表征,和人体内疲劳物质的长期堆积有关,而疲劳物质会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循环障碍会更加速老化的进行。睡眠的作用即是除去此疲劳物质,大凡从事重劳动者与同龄的白领比无不显得特别苍老可作为佐证。以往的学者把失眠症分为四类:一为心肾不交,二为思虑伤脾,三为心虚胆怯,四为胃气不和。但以现代人的生活、环境而论,以往之分型,尚嫌不足。按照中医的观点,失眠与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失去平衡以及气血运行阻碍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常将失眠症状配合脏腑、气血的功能失调来分类,兹分述如下:

  1. 肝火:睡卧不宁,多梦易醒,急躁多怒,口干口苦,舌苔黄,脉弦数,可用泻肝火之方药加减治之。

  2. 心火:失眠多梦,心烦心悸,面赤口干,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苔红,脉数,可用清心火之方药加减治之。

  3. 脾胃不和:失眠,腹胀,嘈杂,嗳气,痞闷,苔厚腻,脉象滑,可用调理脾胃之方药加减治之。

  4. 阴虚内热:心悸而烦,多梦,健忘,盗汗,五心烦热,遗精,可用滋阴清热之方药加减治之。

  5. 心胆气虚:失眠惊悸,善惊易恐,噩梦,坐卧不安,舌淡红,脉细数,可用养心安神定志之方药加减治之。

第39节:神经系统疾病(2)



  6. 淤血阻滞:顽固性失眠,久不愈,头痛头晕,舌淤暗,脉细,可用活血化淤之方药加减治之。

  7. 心脾亏虚:多梦易醒,头晕健忘,体倦神疲,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细弱,可用补养心脾之方药加减治之。

  8.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情绪不定,时而悲从中来,时而易怒,或郁郁不乐时惊恐,可用疏肝缓急,理气解郁之方药加减治之,并配合心理疗法。

  五、方剂选读

  1. 名称:龙眼莲子方。

  2. 组成:龙眼肉六粒、莲子五钱、芡实三钱。

  3. 煎法:以上三味药,加适量水,慢火熬汤。

  4. 服法:睡前,趁热服。

  5. 应用:龙眼莲子方有安定神经的功效,失眠、神经衰弱、贫血者皆可使用。此外对脑神经衰弱所引起的失眠亦有疗效。

  六、考据及研究

  1. 《本草纲目》:

  (1)龙眼肉(无患子科):安志,久服强魂、通神明。

  (2)莲子(睡莲科):泄上下君相火邪、安心、补中养神。

  (3)芡实(睡莲科):补中、益精、强志、益肾。

  2. 《本草备要》:

  (1)龙眼肉:甘、温。治思虑劳伤心、脾,及肠风下血。

  (2)莲子:甘、温而涩。治脾泄久痢、白浊梦遗、女人崩带及诸血病。

  (3)芡实:甘、涩。治泄泻带浊、小便不禁、梦遗滑精、腰膝淤痛。

  3. 现代药理:

  (1)龙眼肉:镇静作用、健胃作用。

  (2)莲子:镇静作用、收敛作用。

  (3)芡实:滋润、滋养作用,收敛作用。

  七、安眠十诀

  1. 一直到很想睡了才上床。

  2. 不要在床上从事睡眠与性以外的活动。

  3. 睡前三小时内不吸烟、不饮酒。

  4. 每日规律运动(避免睡前四小时内做激烈的运动)。

  5. 患有失眠时尽量不要在白天午睡。

  6. 睡前六小时内,不服用含咖啡因的食品。

  7. 不论昨晚睡眠情形如何,每天早上定时起床。

  8. 若有消夜习惯,宜只吃八分饱即可。

  9. 安排长久的睡眠环境。

  10. 如果不能入睡,就起来到另一个房间。

  八、失眠宜忌

  1. 忌仰睡:避免手放在胸部,压迫心肺,而且仰卧时舌根部往后坠缩,影响呼吸,易发出鼾声。此外,伏卧会压迫胸腹,左侧卧会压迫心脏,均属不当。唯有“右卧如弓”最能使全身肌肉松弛、肝血流增多、呼吸通畅。右卧如弓佛教称为狮子王卧,近代医学研究也指出,右侧卧在所有睡姿中最能提升人体副交感神经的活性,使人体放松而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第40节:神经系统疾病(3)



  2. 忌睡前思绪万千:宋代蔡季通《睡诀》中说:“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根据报告指出约80%的失眠是精神问题所造成。因此,懂得缓解压力,以及避免杞人忧天等情绪,是很重要的,所以睡前最好不要阅读。

  3. 忌说话:孔子云“食不言,寝不语”,盖因睡前唠叨不绝会使思绪兴奋,大脑兴奋不得安宁,因而影响入睡。

  4. 忌饮酒饱食:古人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今人认为睡前三小时不进食,可使胃部获得充分休息,但有时一杯热牛奶可免因饥饿而睡不好。至于喝少量的酒,则可以松弛神经减少紧张,但过量的酒则适得其反,况且酒精会加速脑细胞的老化,因此中年酒瘾患者的睡眠形态与不喝酒的老年人相似。为了配合新陈代谢,睡前最好不要吃东西,也不要长期借酒入眠,如果饿了可以喝点热牛奶。另外,吃夜宵容易导致肥胖。

  5. 忌睡中开灯: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从寤入寐,进入睡眠状态,是一种引阳入阴的过程。醒时属阳,睡时属阴,光亮属阳,黑暗属阴。最近西方医学也报道,晚上睡觉开灯会影响智力发展,所以最好养成晚上睡觉关灯的习惯。

  6. 忌蒙面睡:古人有“夜卧不覆首”的说法,因为睡觉时用被子蒙住头面,会使人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发生呼吸困难。即使在冬季寒流来袭也不宜蒙面睡。

  7. 忌当风而睡:古书《琐碎录》说,卧处不可当风,当风“恐患头风,背受风则嗽,肩受风则臂疼,善调摄者,虽盛暑不可当风及坐卧露下”。现代生活中的电风扇、空调,在睡眠中亦当小心,因为人在睡眠中,生理机能较低,抵抗力较弱,此刻尽量不要直吹身上,以免日后生病。

  8. 忌张口呼吸:中国古代药王孙思邈说:“夜卧常习闭口。”因为张口呼吸,空气未经鼻腔“预热”、“过滤”处理,容易引起咽干咳嗽或其他感染。仰睡较侧卧容易引起张口呼吸。

  9. 忌睡中忍便:现代研究认为,憋尿忍便使得交感神经过度亢奋,对人体有害处,也会影响睡眠。

  10. 忌贪睡懒觉: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早有“早睡早起”、“久卧伤气”的告诫,故而睡眠应以醒为度,睡懒觉对人体是有害的,(《黄帝内经》进一步指出睡觉应该依照四季调度,春夏宜晚睡早起、秋天早睡早起、冬天早睡晚起)。

  九、临床常用方法

  1. 处方:酸枣仁汤、归脾汤、天王补心丹、温胆汤、朱砂安神丸。

  2. 针灸对失眠一般皆可产生显著效果,可配合中药一起治疗,常用之穴位如神门、内关、安眠,耳部针灸穴位如耳神门、交感、皮质下等。

第41节:神经系统疾病(4)



  精神官能症

  一、概述

  精神官能症,是属于轻型的精神疾患,并不是较严重程度的精神病。最常见的精神官能症,包括恐慌症、焦虑症、忧郁症、强迫症。这个诊断名词,可能令许多人感觉陌生,更有些人因为难以接受自己罹患精神疾病,需要精神科治疗的事实,转而寻求各式各样的偏方。国外的研究报告显示,精神官能症的终生盛行率约在20%~50%之间,但是实际接受临床医疗的个案仅占其中少数。有些人虽然没有达到精神官能症的诊断标准,但是在充满焦虑与高度竞争的社会里,几乎大多数人会在某一段时期出现类似精神官能症的症状,它的普遍情形与严重程度,就好比我们的身体产生的肠胃炎、气管炎一样,精神官能症并不是单一的疾病诊断,而是涵盖了以焦虑、紧张、情绪烦躁、郁闷、头痛、失眠、心悸等临床症状表现的许多不同种类的精神疾病之统称。其实一般人常常听到的脑神经衰弱、自律神经失调、失眠症、肾亏等诊断,往往是精神官能症的委婉说法罢了。讳疾忌医的结果,不但使自己平白受苦,往往也耽搁了治疗的黄金时机,造成疾病慢性化,使得治疗工作更加困难。

  二、临床特征

  精神官能症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心理、生理、社会等不同层面的因素,临床症状一般是以焦虑紧张为核心症状,常伴随有情绪郁闷的忧郁症状,以及各式各样身体不适的心身症症状表现,其病程常常是慢性化,且经常一再复发,使得患者饱尝病痛的折磨。患者经常会因为头痛、头昏、失眠、胸闷、心悸、手脚发麻等身体不舒服的临床症状表现,先行求助于内外科,但是身体检查的结果,却是正常或是不足以解释患者的临床病情。精神官能症的病因是多样的,其临床症状表现十分容易受到生活紧张、压力、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变动等因素影响,而使病情产生变化。

  三、现代医学的治疗

  1. 精神药物治疗:针对“生理”因素进行治疗,依据临床症状及诊断的不同,可适度地使用(1)抗焦虑剂、(2)抗忧郁剂、(3)其他精神治疗药物。药物的治疗须经由医师的仔细诊疗才能对症下药,避免药物不当使用所造成的副作用,某些精神疾病更需要辅以心理及行为治疗才能见效。

  2. 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家族治疗等:针对“心理”因素进行处理,须根据病患不同的需要来选择,经由适当的心理治疗或咨商的协助,可以改善性格上的缺陷或盲点,增进人际关系,缓解生活压力。当患者的精神症状是导因于家庭或婚姻的不良关系时,家族或婚姻治疗可能是有必要的。行为治疗或其他治疗模式,通常应用在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偏差行为等层面。

第42节:神经系统疾病(5)



  3. 治疗原则:精神医学的进展一日千里,但是许多人对精神疾病的观念仍停留在数十年前,甚至把精神疾病当做是一种“不名誉”的疾病,不但使得患者本身平白受苦,也造成患者家属不必要的困扰和心理负担。所以,要能有效地处理“精神官能症”,首先是要对“精神疾病”有正确的观念和认知,其次是不可“讳疾忌医”,才能使精神疾病得到有效的防治。

  四、中医观点

  中医古代典籍并无精神官能症一词,但是从现代医学的内涵来看,本病相当于中医学中所谓的躁郁症,换言之是躁病和郁病的总称。感情以及精神障碍是主要症状。躁病的症状:情绪过度兴奋、愉悦、精力旺盛、易怒、夸张、喜争论、易与人起冲突、自认能力很强或具超能力,甚至妄想等。郁病的症状:情绪低落、心情沉闷、表情忧愁、失眠、身体衰弱、食欲减低、性欲减退、绝望、有罪恶感、负向认知与看法,甚至有自杀意念或企图等。躁病和郁病的症状,虽然迥然不同,但基本上本质相同。此二症大都会周期性地情绪过度高昂或低落交互出现,近代医学因此又称之为双极性疾患,但有时也会重复出现单一症状。近年来,女性无论在社会还是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并且复杂,女性和男性同样地工作,同样承担压力之外,还必须承受生理差异所带来的身心不适,因此相较于男性而言,容易罹患忧郁症。中医在治疗方面多从整体观念的认知下手,以辨证脏腑病位,气血阴阳盛衰,权衡虚实轻重、标本缓急,施以补脾养血、交通心肾,配以化痰、清热、理气、调补阴阳等治法,不但能起到镇静安眠作用和改善各种不适症状,更重要的是全面调节人体脏腑功能,使阴阳气血归于平衡状态。

  五、方剂选读

  1. 处方名:甘麦大枣汤。

  2. 组成:甘草四钱、小麦一两半、大枣十五个。

  3. 煎法:以上三味,以水三碗,煎成一碗半,煎两次。

  4. 服法:分三次喝,温服。

  5. 使用:甘麦大枣汤具有镇静、抗惊厥、解痉镇痛、催眠、抗菌解热的作用,对于失眠、忧郁、神经衰弱有疗效。

  六、考据及研究

  1. 出典:《金匮要略》。

  作者:东汉张仲景。

  原典选粹:“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2. 《本草纲目》:

  (1)甘草(豆科):安魂定魄,治惊悸、烦闷、健忘,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

  (2)小麦(禾本科):养心气、心病宜食之、养肝气、消渴、解心烦。

  (3)大枣(鼠李科):补中益气,补少气,少津液,和百药,除烦闷。

第43节:神经系统疾病(6)



  3. 《本草备要》:

  (1)甘草:甘、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邪热、入峻剂则缓正气、入润剂则养阴血。生肌止痛、通行十二经、解百药毒。

  (2)小麦:甘、微寒。养心除烦、利溲止血。

  (3)大枣:甘、温。补土益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营卫、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伤寒及补剂加用之,以发脾胃升腾之气。

  4. 现代药理:

  (1)甘草:解痉作用、镇静作用、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抑制胃酸分泌作用。

  (2)小麦: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镇静作用。

  (3)大枣:保护肝脏,增强肌力,镇静作用。

  七、预防与护理

  1. 维持生活作息正常,保持每日运动好习惯,能动尽量动,绝对比坐着发呆或胡思乱想来得好。

  2. 放宽心胸,坦然面对人生。天下没有过不去的事情,所以不要斤斤计较、心胸狭窄,这样很容易烦恼及不快乐的。

  3. 凡事勿钻牛角尖,勿要求完美。正因为人生不是完美的,是无法止于至善的,你我皆凡人,又何能完美?同样,对于家人、朋友及同事等,你也不需为此而气结与烦恼。

  4. 维持“三心”:平常心、自然心、真诚关怀心。“二意”:善待自己、爱惜自己。“四多”:多接近大自然,多结交可谈心的朋友,凡事多往好处想,多培养心灵涵养。

  以上诸点其实不难做到,从今天起改变过去不好的思维方式,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相信您的人生会是彩色的。

  八、临床常用方法

  1.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抑肝散、定志丸、酸枣仁汤、清心莲子饮、天王补心丹、加味逍遥散。

  2. 穴位:神门、三阴交、百会穴、四神聪。

  歇斯底里

  一、概述

  歇斯底里(hysteria)一词,来自古希腊的医疗典籍,当初的学者以为只有女性才会出现歇斯底里(包括转化症与解离症)的症状,并认为歇斯底里是由于子宫在体内乱跑,移开原本该有的位置所造成的。从字源上来看,hyster-这个字首,就是子宫的意思。到了二世纪,医学家Galen大力驳斥此种说法,认为子宫不可能在体内乱跑。Galen并郑重宣称,歇斯底里的真正原因,是子宫内的分泌物异常堆积所造成的。此后一千多年,各种关于子宫是如何产生歇斯底里的理论一一被提出来讨论。直到十七世纪,一位英国医师Thomas Willis才开始怀疑跟歇斯底里有关的,说不定不是子宫,而是大脑。此后两百年,人们的观念渐渐变了,脑部疾病说开始占上风。到了十九世纪,人们已经相信重大情绪刺激会诱发歇斯底里。当时,有位法国学者Jean-Martin Charcot就宣称,歇斯底里是大脑的功能性疾病,而非器质性病变,因为他发现催眠亦可以引发类似的症状。Charcot的理论传给了他的弟子Pierre Janet。之后Janet宣称歇斯底里是心灵功能的解体,导致原本统整的思想、情绪、行为、人格产生分裂。后来,心理学家Sigmund Freud前来请教Charcot,见识到催眠与歇斯底里的关系。后来Freud建构了自己的理论,他宣称患者幼年时期,一些跟情绪有关的重大冲突被意识压抑(repression)到潜意识中,才造成歇斯底里。Freud认为这些冲突都是跟性有关,而Janet则扩大了冲突的范围。这样的理论,因在一次世界大战中,许多历劫归来的军人都发生歇斯底里而得到支持。至今,尽管歇斯底里一词已经不再被使用,但它的致病理论则保留了下来。唯一较为特殊的是一九六一年E.Kreschmer提出的理论。他认为解离现象是正常心理的机转之一,健康者在面对压力时,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但症状很快就能消解。而那些症状会慢性化为解离症的人,是因为受到习惯化与自我增强的结果。不过,这理论仍缺乏证据支持,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44节:神经系统疾病(7)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解离性疾患(dissociative disorder)属于精神官能症的一种,临床表现以突然的意识、认知等障碍为主要症状,经常有记忆力损伤等症状,俗称“歇斯底里”。在临床上,多数的“解离性疾患”个案的病史,常伴随有急性或慢性的巨大心理创伤或压力事件。一般认为其临床症状呈现,是代表另一种“非语言沟通方式”或是“心理的逃避”。歇斯底里多发生在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化、容易受他人影响,或以特殊的行为和态度来引起别人注意的人。此病常见的症状有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焦虑、疲惫、消化不良、便秘、关节痛、四肢麻痹、软弱无力等。严重的病人甚至会失明、失音、记忆丧失、抑郁、企图自杀等。中医典籍并没有歇斯底里一词,但依其表现本病类似于中医所谓“脏躁”,依照中医典籍的描述,脏躁应该是属于心理上的疾病,但会转换为运动系统(motor system)、感觉器官(sensory organs)和知觉系统(consciousness system)发生障碍的一种神经症(neuroses)。从以上得知歇斯底里现象的产生,多有其幼时发展及心理动力学上的意义,再加上后天文化与环境压力的影响,在可能恰巧是在身体的确出现器质性疾病下混合发生。究竟是身体或心理因素,其实已经分不清楚,但多半是身心相互影响、混合表现,人类情绪表现之复杂可见一斑,这也是目前身心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益受重视的原因。

  二、中医的心理治疗

  中医学对于人的心理活动的认识,有一套完整的独创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中医心理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例如“脏象五志说”、“心主神明说”、“七情致病说”等。中医学的理论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心情,不仅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还是治疗和预防某些疾病的有效方法。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早就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元代著名中医学家朱震亨进一步将《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发展,指出:“五志之火,因七情而起,郁而成痰,故为癫痫狂妄之证,宜以人事制之,非药石所能疗也,须诊察其由以平之。怒伤于肝者,为狂为痫,以忧胜之,以恐解之。喜伤于心者,为癫为痫,以恐胜之,以怒解之。忧伤于肺者,为痫为癫,以喜胜之,以思解之。思伤于脾者,为痫为癫为狂,以怒胜之,以喜解之。恐伤于肾者,为癫为痫,以思胜之,以忧解之。悲伤于心胞者,为痫,以恐胜之,以怒解之。”另外一位金代著名中医学家张子和,对于《黄帝内经》所提出的以情胜情、以情制情的心理治疗方法,提出独到的见解,他指出:“悲可以制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制悲,以谑浪戏狎之言娱之;恐可以制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制思,以污辱欺罔之事触之;思可以制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听视。”以上所述皆属于中医独特的以情胜情式的心理治疗,在中医学里非常受到重视,并且受到历代中医学家所运用。

第45节:神经系统疾病(8)



  三、针灸

  1. 穴位名:百会穴、四神聪、神门。

  2. 指压法:找到穴道后,按住穴道五至十秒,再平揉二十至三十次,使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四、考据及研究

  1. 出典:《针灸大成》。

  2. 作者:明杨继洲。

  3. 穴位及作用:

  (1)百会穴:“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直两耳尖。”头部正中线上,当两侧耳廓尖连线之中点取穴。作用:主心神恍惚、心烦闷、惊悸健忘、忘前失后、无心力。

  (2)四神聪:“神聪四穴,在百会四面,各相去一寸。”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共四穴。作用:主失眠、健忘、头痛。

  (3)神门:“掌后锐骨端陷中。”腕横纹尺侧端(小拇指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作用:主狂悲、狂笑、面赤、喜笑、心性痴忘、心烦、恐悸。

  总言之,百会穴、四神聪、神门合并使用,对歇斯底里神经症状有一定的疗效,尤其是在急性期配合针灸治疗。

  五、生活应用

  1. 百会穴、四神聪、神门:歇斯底里、躁郁症、失眠。

  2. 甘麦大枣汤:请参见精神官能症一篇。

  3. 慢性期不妨使用中药调理,穴道指压与中药甘麦大枣汤有不错的疗效,其他处方亦可考虑,如清心莲子饮、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加味逍遥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4. 若歇斯底里的表现是在身体的症状,例如在压力冲突时,突然双脚无力、一侧偏瘫、眼盲耳聋、局部皮肤麻木或失去感觉,甚至以痉挛或癫痫来表现,做了各项医学检查,都找不到毛病,这样的疾病称为转化症,是病患无意识地以身体的症状来避开巨大的内心冲突。若高度怀疑是转化症,不可直说病人是在装病,若直接戳破这无意识内在焦虑的防卫机转,病人之内心巨大冲突,在无法承受及预期之下,陡然浮现,旁人又无法专业处理下,病人极易崩溃。

  5. 家人尤须包容体谅,配合医师密切追踪病人身心变化,让病人逐渐放松。面对原有压力,此时可教给患者更多元化及更成熟的压力因应策略,以求症状慢慢缓解。

  6. 平时之情绪,宜采大禹治水的“疏导”方式,适度释放,而非压抑累积。

  本书精华已为您连载完毕,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