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烤鱼投诉电话:中国智谋:应变·应对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28:51
目录
应变·应对
01、随机应变,弦高献牛退秦师
02、随时变通,韩信背水败赵军
03、先发制人,斩匈奴班超立功
04、以静制动,裴度丢印不惊慌
05、审时度势,李密反隋奔义军
06、空城不惊,孔明弹琴退雄师
07、将计就计,刘备赚得孙夫人
08、扬长避短,信陵君窃符救赵
09、抛砖引玉,魏国巧得赵五城
10、嫁祸于人,韩国送赵十七城
11、走为上计,鸿门宴刘邦尿遁
12、金蝉脱壳,荥阳城刘邦得逃
13、唱筹量沙,檀公解厄拒大敌
14、李代桃僵,赵氏孤儿得保全
15、害一利百,王著锤击阿合马
16、擒贼擒王,毛遂按剑逼楚盟
17、抱法处势,曹参承前促大业
18、因时制宜,刘邦息武和匈奴
19、因地制宜,忽必烈承袭汉制
20、因事制宜,楚襄王集纳众议
21、除祸宜早,春申君迷色丧命
22、斩草除根,陈桓公自食恶果
23、落井下石,白门楼吕布殒命
24、偷梁换柱,凤姐暗设掉包计
25、上下其手,伯州犁作弊问囚
26、请君入瓮,来俊臣还治周兴
27、狐假虎威,昭奚恤借威宣王
28、佐雍得尝,程元振政变得赏
29、先意承旨,朱高炽巧成太子
30、以柔制刚,敬新磨演戏救人
31、下马上马,孙膑小计赢千金
32、解铃系铃,优孟悲马劝簿葬
33、不神之神,郭子仪一语破的
34、知已知彼,孔夫子坐论智者
35、明知故昧,楚庄王绝缨尽欢
36、从善如流,栾书纳言尝胜果
37、借题发挥,诛晁错七国谋反
38、旁敲侧击,淳于髡谏齐威王
39、循循善诱,触龙劝说赵太后
40、指桑骂槐,郭舍人巧助乳母
41、激而行之,苏秦气张仪入秦
42、束■请火,蒯通迂回荐隐士
43、笑里藏刀,李义府青云直上
44、党言允谐,子产明智保乡校
1、随机应变,弦高献牛退秦师
【原典】
公元前630 年,秦国和晋国围攻郑国。郑文公派烛之武去同秦穆公陈说利害关系,使秦穆公感到灭了郑国对晋国有利而对秦国并没有什么好处。于是秦穆公同意与郑国讲和,但条件是让秦国的杞子、逢孙、杨孙三位大夫作为使者驻守郑国。
隔了一年,郑文公去世,郑穆公即位。驻守郑国的杞子派人报告秦穆公说: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如果大王派遣军队偷偷地前来,郑国就可以到手了。”
秦穆公于是派孟明、西乞、白乙三位将领率军偷袭郑国。大臣蹇叔认为行军千里之外去偷袭别国,不可能不被别人知道。别人知道后有所防范,必然会使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偷袭部队吃败仗。因此苦劝秦穆公。秦穆公不听,仍派孟明等三人出兵。
秦军到了滑国,郑国的商人弦高正巧到周地贩牛也经过滑国。弦高知道秦军要经过滑国去偷袭郑国,便随机应变,一面派人快马加鞭回郑国报告消息,一面直接去见秦军。他先送去四张熟牛皮,再用十二头牛去犒劳秦军,说:
“敝国的国君听说贵军将要行军到敝国去,特地让我冒昧地来犒劳犒劳。虽然敝国并不富裕,但是,只要贵军在敝国住上一天,敝国就会提供一天的食用给养;要是贵军离开敝国,敝国也会护送贵军安全离开。”
孟明等人一听全都愣了:原来郑国果然如蹇叔所说早有准备,怎么办呢?
孟明于是对西乞和白乙说:
“郑国已经有所防备,我们的偷袭是没有指望了。硬攻是不可能一下子成功的,我们又没有后援,还不如顺水推舟,就灭了滑国回去吧。”
商议已定,孟明等人对弦高说:
“我们并不是要到贵国去,只不过是到滑国而已。”
于是灭了滑国回师。
郑穆公接到弦高的急报后,派人侦察杞子等人住的地方,发现他们果然已经捆扎行装,厉兵秣马了,于是便派人驱逐他们出境。杞子逃到了齐国,逢孙和杨孙逃往宋国。
孟明等人回师经过■山时,遭到晋军的伏击,全军覆灭。孟明、西乞、白乙三人都被晋军活捉了去。
秦穆公痛悔没有听从蹇叔的话,使自己“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造成了惨重损失。
【新说】
秦穆公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实在与郑国商人弦高有很大关系。虽然蹇叔早已预见到这一结局,但却由于弦高的推动把它变为了现实。
假如不是弦高假冒使者去犒劳秦师,一语点破秦军的企图,那孟明等人说不定可以偷袭郑国成功也未可知。
假如孟明等人识破弦高,杀了他再连夜赶往郑国,那可能也还有机会。
当然,这些都是假设。真实的是,弦高随机应变,把自己所贩之牛用来犒劳秦军,进而暗示郑国已早有准备,使秦军将领信以为真,从而取消了偷袭郑国的计划,结果反被晋国所伏击。
弦高的本来目的是贩牛,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以牛为礼物,自己也摇身一变由商人成为国使,替郑国解了大围,成为千古传诵的爱国主义者。
这就是随机应变!
随机应变的前提是审时度势,了解实际情况和时机。
随机应变的关键是随着实际情况和时机的变化而变化,灵活机动,应付自如。
随机应变的诀窍是不死板而心中有数,调动人而不被人所调动。
随机应变的目的是克敌制胜,而不是故弄玄虚,显耀巧智。不然的话,很容易失之于油滑,聪明反被聪明误。
总而言之,随机应变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
【典源】
随机应变:语出《旧唐书·郭孝恪传》:“孝恪于青城宫进策太宗曰:
'..请固武牢,屯军汜水,随机应变,则易为克殄。’太宗然其计。”
弦高献牛退秦师:事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
2、随时变通,韩信背水败赵军
【原典】
韩信攻打赵国,在井陉口驻扎部队。韩信选出轻骑乓二千人,让他们人人持一面红旗,从小道登上山岭,俯瞰赵军的营地。
出发前,韩信对轻骑兵们说:“赵军看见我们败走,必定会倾巢出动追逐我们,这时你们就快速驰进赵军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插上我们汉军的红旗。”
然后,韩信以一万兵卒做先头部队,到河边布背水之阵。
天色黎明时,韩信树起大将旗帜,击起战鼓,军队行出井陉口。
赵军望见韩信,便大开营门,派军攻打韩信。两军鏖战一段时间后,韩信军便抛旗弃鼓,急急奔向在水边布阵的汉军营垒。
水边的军队打开阵势,让韩信率领的军马进入阵地,韩信等又转回头来与赵军激战。赵军倾巢而出,争抢汉军旗鼓,争逐韩信。而韩信的兵马与水边的大部队会合后,便拼命死战。
韩信原来所派的二千轻骑兵,等到赵军空营而出,去争功夺利之时,便疾驰赵军营地,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插上二千面汉军红旗。赵军见已不能够擒得韩信等人,想退兵回营,回头一看,见营垒中插的都是汉军的红旗,大吃一惊,以为营垒已被汉军占领,士兵于是大乱,四方奔逃。赵将虽斩杀逃兵多人,也禁止不住逃亡的大势。
汉军乘赵军混乱之机,大破赵军,将赵军的头目和诸将擒获。
战后,大家都向韩信贺功。
有人问道:“兵法上说,右边背着山陵,则左边对着川泽,要背山临水。
而今天将军背水为阵,竟然打了胜仗,这是什么战术呢?”
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将士卒置之死地才能绝处逢生’吗?况且我韩信指挥的军队,并不是我平素训练很有素养的将士,这就是所谓的驱逐一群老百姓去打仗。这种情况下,只能将他们置之死地,让他们人自为战、奋力求生,如果把他们安置在易于求生之处,他们就可能都逃跑了,我还怎么用他们来打仗呢?”
【新说】
有时候,事件的发展趋向似乎相同,但是,具体的情势却有很大的区别。
这并不是说,事情的本身有什么大的差别,而是因为时势已发生了变化。
事物的好与坏,利与弊绝不是脱离它周围的时势环境的,时势的变化甚至可能改变一件事物的这些性质。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考察,不能只着眼于它的本身,而要从大处从全局俯瞰,看它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势之下,再做决定。
许多的传统经验主要是就一般情况而总结的,由于用的时候较多,往往使一些人认定为绝对经验,而在任何时候都不加思索地运用。殊不知,时移势易,用之无效了。
韩信攻赵,背水为阵,虽不合兵法,却因活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而能大破赵军。所以处事时须因时机而随时变通,不可千篇一律,拘泥不变。以免作了“刻舟求剑”之人,让世人笑话。
【典源】
随时变通:语出唐代赵蕤《长短经·时宜》:“此情与形势之异者也,随时变通,不可执一矣。”
韩信背水败赵军: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3、先发制人,斩匈奴班超立功
【原典】
《汉书》作者班固的弟弟班超原来也是一个主人,汉明帝曹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后来他投笔从戎,希望为国家建立功勋。
汉明帝十六年,班超曾担任假司马随窦固出击匈奴,杀敌立功。后来又与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的鄯善国。鄯善王开始对班超等人非常热情,待若贵宾,后来几天却突然冷淡疏远起来。同去的人都感到非常疑惑,不知是什么原因。
班超分析说:
“鄯善王一直在我们汉朝与匈奴之间摇摆不定,一会儿与汉朝友好,一会儿又与匈奴友好。我想,他对我们的态度变化一定与匈奴有关。会不会是匈奴的使者也来到鄯善国了呢?”
大家认为班超的分析有道理。于是,班超把接待他们的鄯善国侍者找了一个来,诈唬他说:
“匈奴的使者来了好几天了,现在在哪儿呢?”
侍者不敢隐瞒,只好照实说了匈奴使者的情况和他们的住处。班超于是把侍者捆了起来关在他们住的营帐里,以免他泄露出去。
然后,班超把他所带领的三十六个人全部找到一起来喝酒。正喝到兴头上,班超突然站起来说:
“我们一起来到这边远的地方,原来是想为国立功而求得富贵。想不到,匈奴使者也来到了这里,现在大家都感觉到了,鄯善王的态度已明显地亲匈奴而冷淡我们。如果他把我们出卖给匈奴人,那我们恐怕就会死无葬身之地了。怎么办呢?”
大家都表示愿听班超的。
班超说:“事到如今,我们只有先下手干掉匈奴的使者,使鄯善王断了与匈奴友好的念头,我们的情况才会有所好转。”
有人提出是不是要先和郭恂商量一下。班超说:
“事不宜迟,郭恂是个斯文官员,若跟他说,必然把他吓倒,反而会坏事。”
大家都同意班超的意见。于是,班超作出了周密的部署。
当天晚上大风呼啸,班超率领三十六人直扑匈奴使者的营帐。见营账就烧,逢人头便砍,匈奴使者还在睡梦中就成了刀下鬼,一共被斩首三十余人,烧死一百多人。
第二天,班超等人提着匈奴使者的头去见鄯善王。鄯善王大惊失色,心想已对匈奴王说不清楚,只好死心塌地与汉朝友好了。
班超等人圆满完成了出使任务,带着鄯善王的儿子作为人质回到了汉朝。
【新说】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当年陈胜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后,会稽太守找到项梁说:“先则制人,后则为人所制。”也想起兵反秦。殊不知项梁找来项羽,一剑斩了会稽太守的头,更先发一步,自己做了会稽太守,然后举兵响应陈胜。
这是最典型的先发制人。
班超也一样,假如他不抢先斩了匈奴使者的头,使鄯善王没有退路,必然会受制干部善王和匈奴,莫说完成出使任务,根本连命也保不住。
所以要先发制人。
很明显,先发制人是一种快攻战术,一种偷袭,一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的闪电战。因此,贵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这里没有什么先礼后兵,没有什么排阵斗法,有的只是突然袭击,抢到天下为王,抢不到天下为寇。所以,勇气和决断是最重要的。
说到突然袭击,说到闪电战,自然会令人想到本世纪的军事魔鬼希特勒。
但实际上,现代战争己越来越表现出先发制人的趋势和特征,力量与速度的竞争成为战争的主要内容。
当然,又何止是军事战争如此,商战、科技战、政治战,人人都想“捷足先登”。竞争越来越激烈,节奏越来越快,现代人行色匆匆,疲于奔命。
莫非正是“先发制人”的念头在作怪吗?
其实,先发制人固然厉害,但它也有遇到克星的时候,这就是——
后发制人。(参见本书卷2《后发制人,退三舍晋军获胜》。)
【典源】
先发装丧:语出《汉书·项籍传》:“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时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斩匈奴班超立功:事见《后汉书·班超传》。
4、以静制动,裴度丢印不惊慌
【原典】
唐代宪宗时期,裴度任中书令的职位。
有一天,手下人慌慌张张地跑来向他报告说他的大印不见了。为官的丢了大印,真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可是裴度听了报告之后一点也不惊慌,只是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他告诫左右的人说:“这件事千万不要张扬,就当作没有丢印一样。”
左右之人看裴中书并不是他们想象一般惊慌失措,都感到疑惑不解,猜不到裴度心中是怎样想的。而更使周围的人吃惊的是,裴度就像完全忘掉了丢印的事,竟然当晚在府中大宴宾客,和众人饮酒取乐,十分逍遥自在。
就在酒至半酣时,有人发现大印又被放回原处了。左右手下又迫不及待地向裴度报告这一喜讯。裴度依然满不在乎,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丢印之事一般。那天晚上,宴饮十分畅快,直到尽兴方才罢宴,然后各自安然歇息。
而左右始终不能揣测裴中书为什么能如此成竹在胸,事后好久,裴度才向大家提到丢印当时的处置情况。他教左右说:“丢印的原由想必是管印的官吏私自拿去用了,恰巧又被你们发现了。这时如果嚷嚷开来,偷印的人担心出事,惊慌之中必定会想到毁灭证据。如果他真的把印偷偷毁了,印又何从而找呢?而如今我们处之以缓,不表露出惊慌,这样也不会让偷印者感到惊慌,他就会在用过之后悄悄去放回原处。而大印也不愁不能失而复得,发生什么意外了。所以我就如此那般地做了。”
左右听了连连称是。当然,这样的事不是谁都能做的,这需要有超人的智慧和宽大胸怀,而不这样做,后面的麻烦就不难想象了。
【新说】
面对一件危急的事,出于本能,许多人都会作出惊慌失措的反应。然而,仔细想来,惊慌失措非但于事毫无半点帮助,反而会添出许多的乱子来。试想,如果是两方相争之时,敌方就会乘着惊慌刺探到有利的情报,甚至乘危而攻,那岂不是雪上加霜吗?
所以,在紧急时刻,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以高度的镇定,冷静地分析形势,那才是明智之举。当然,能这样做的都是那些有丰富经验、过人智慧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士。
我国古代的智谋之士,深知“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善于通过“以静制动”的手段,化解矛盾。“静”并不意味着不动,在静的同时,时间在流动,形势在变化,机会也在转换。这就如面对行驶车流的静止景物。景物虽然静止,而它所面对的车辆已不一样了。所以,这也是一种“动”。它避免了盲目乱动,深存实力,也不会惊动敌方。而且,可以从流动在面前的情况中抓住所需的机会,甚至有时机会还会自己找上门来。
其实,能这样做也并非是件极难的事。任何一个人在紧急情况下,只要能把事情往极端的地方想一下,想一想这件事最坏能到什么地步,这样想之后,我们多半就会知道最多不过会怎样,心中就有了底。因为最坏的结果已想过了,也不用再胡思乱想了。
然后我们就有理由冷静下来,再想出对策,该动就动,要静就静。最后,如果最坏的结果终于来了,也不至于因意外而大过刺激,而最后的结果如果并不是设想的那么糟糕,那岂不是一份惊喜吗?
【典源】
以静装动。语出《阴符经》朱熹注:“静能生动,便是渐渐恁地消去,又渐渐恁地长。”
裴度丢印不惊慌:事见《新唐书·裴度传》。
5、审时度势,李密反隋奔义军
【原典】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的统治暴虐无道,一方面大兴土木,花天酒地,奢侈荒淫,一方面残酷压迫百姓,连年招兵买马,对外穷兵赎武。这一切使全国的百姓无法生活,忍无可忍,被迫拿起武器来反抗暴政,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如火如荼,势不可挡。
在众多的衣民起义军中,有一支是由翟让领导的。这支起义军以河南滑县附近的瓦岗寨为中心,所以叫“瓦岗军”。翟让勇猛并有胆略,他手下的士兵有很多是渔人猎手,英勇善战,投奔他的人也不少,起义军很快发展到了一万多人。
在农民起义的影响下,手握大权的隋朝礼部尚书杨玄感,乘农民起义的浪潮起兵反隋,但不久就在河南灵宝被隋军击败身亡。李密是杨玄感的部下,他在失败后被隋军俘获,在押解途中逃脱。
三年之后,李密投奔了瓦岗起义军,劝说翟让联合附近的各路起义军,取得了对隋军作战的胜利,因此得到了翟让的信任。第二年,李密便掌握了瓦岗军的领导权。
李密取得大权之后,为了进一步联合各路起义军,并且吸引隋朝的官员来投奔起义军,便在进攻隋朝都城洛阳的时候,发布了一篇声讨隋炀帝的檄文,号召天下各方人士顺应时势,起来推翻隋朝的残暴统治。
声讨檄文历数了隋炀帝残暴统治、祸国殃民的十大罪状,并且宣称:“就是用尽南山所有的竹子来做竹简,也写不完杨广的罪行;即使决出东海的水,也冲刷不尽他的罪恶。”
在各路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隋王朝迅速土崩瓦解,隋炀帝杨广在扬州被杀。然而,李密竟杀了翟让,使瓦岗军受到沉重打击,他接着入关降唐,但不久因反唐而被杀。
【新说】
从原来的阵营中反叛出来,往往是审时度势后醒悟的结果。李密原为隋朝官员,起来投奔农民起义军,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总是认识到了隋王朝的残暴统治不会长久,暴君终究要灭亡这一点。所以,他的反戈一击是及时而明智的,至于他最后的结局,是另外一回事。
人的愿望、看法和行动,都要受到时势的影响。是顺应时势,还是违背时势,对行动的后果关系重大。事实经常是:顺应时势者能获得大多数人的帮助,从而取得成功,比如周代的武王起兵讨伐商朝的纣王,李渊父子太原起兵反隋;背离时势者失道寡助,最后落得身败名裂,历史上的暴首都如此,如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之类。
审时度势,是为了使自己的行动切合实际,因时势的不同而作出相应的变化,最终的目的是保证自己处于优势地位,保证行动的成功。为此,不但要对自己的处境、事态的发展变化有充分透彻的了解,对竞争对手的情况了若指掌,而且也要细心听取多方面的意见,经过认真比较斟酌,作出自己的选择,并付诸行动。
审时度势不同于投机取巧。前者以道义作为根本支点和行动的准则,明大义,识大道,以争取尽可能多的人们的拥护和支持。后者是以一己私欲力动机和目的,以奉承献嵋、溜须拍马为手段,只图得到主子的垂青,其私欲阴暗而不可告人。
因此,审时度势者为君子,投机取巧者为小人。二者之间有天壤之别。
【典源】
审时度势,语出清代洪仁■《资政新篇》:“夫事有常度,理有穷通。
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豫定者,为后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为后之祸。其理在于审时度势,与本末强弱耳。”
李密反隋奔义军:事见《旧唐书·李密传》。
6、空城不惊,孔明弹琴退雄师
【原典】
却说诸葛亮错用马谡,兵失街亭后,连忙分拨各路将军安排退兵,自己只带了五千军士到西城县搬运粮草。
突然,飞马来报:”司马懿率大军十五万,往西城蜂拥而来!”
当时,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五千兵士,一半已分配运粮草去了,只剩下二千五百名在城中。众官员听到这个消息,个个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诸葛亮登上城头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军分两路往西城县杀来。不过,诸葛亮并没慌张,而是迅速传令将旌旗全部收起来,叫军士巡逻站岗,不准任何人随意进出战门,不得高声喧哗。大开四个城门,每个城门用二十个军士扮作百姓打扫街道,魏兵到时不可乱动。然后,诸葛亮自己披鹤■,戴纶巾,带着两个少年来到城头上,面对敌人来的方向,凭栏而坐,焚香弹琴。
魏军的前哨看到这个情况,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命令军队暂停前进,自己飞马上前观望。果然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从容不迫,笑容可掬。左边一个少年手捧宝剑,右边一个少年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来个百姓低头打扫街道,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心中大疑,想那诸葛亮一定埋下了重兵,连忙指挥部队后退。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说:“父亲为什么要退兵呢?说不定诸葛亮没有什么兵力,故意做出这个样子呢?”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今天大开城门,必有重兵埋伏。我们如果冲进去,就中他的计了。你们懂得什么?还不快退!”
诸葛亮见魏军远去了,不禁抚掌而笑。众官员都惊恐得不得了,现在才问诸葛亮说:“司马懿是魏国的名将,又带了十五万大军来到这里,见了丞相,怎么就慌忙撤退了呢?”诸葛亮说:“他知道我平生谨慎,从不冒险。
见到我们这样镇定自若,必然怀疑有重兵埋代,所以慌忙撤退。当然,我也的确不是冒险,而是不得不这样啊!”
众人都惊佩地说:“丞相的计谋真是神出鬼没啊!如果是我们,肯定是弃城而逃了。”诸葛亮说:“我们只有二千五百人,如果弃城而逃,能逃得过十五万大军吗?岂不被司马懿生擒活捉了?”
说完便下令叫西城的百姓随军一起赶快撤回汉中,因为司马懿必定还要再来。
【新说】
空城计是空上加空,虚上加虚。本来是空虚的,再明明白白地示以空虚,结果却反而使人误认为实。这就好比本来是实在的,你再向人显示你的实在,人家反而认为你是虚伪的一样。
倒真是你不说我还相信,你越说我越不相信了!
人的心理真是莫名其妙,难以揣度,所以有“万丈深潭终有底,只有人心不可测”一说。
诸葛亮正是利用了人心的这一特点而设奇谋。尤其是对于司马懿,诸葛亮可真是做到了知己知彼,因此有瑶琴三尺退雄师的胜利。
空城计一出,后世多有运用。“三十六计”把它列为第三十二计,属“败战计”的一种。
既为败战计,还如诸葛亮所说,是不得已而用之。所以,不是非用不可,还是不用为好。
【典源】
空城不惊:通常说“空城计”。“三十六计”第三十二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语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
孔明弹琴退雄师,事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又见《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7、将计就计,刘备赚得孙夫人
【原典】
赤壁大战后,刘备占了荆州,周瑜多次派人讨还都未成功,于是恼羞成怒。这时,恰好刘备死了甘夫人,周瑜心生一讨,决心今回荆州。他连夜写信一封,叫鲁肃乘快船到南徐去见吴主孙权,密报计谋。
原来,孙权有一妹妹尚未婚嫁。周瑜的计谋是趁刘备丧夫人之机,假意把孙权的妹妹许配给他,但要他过江到南徐人赘完婚。一旦刘备过江,便把他软禁起来作为人质,再向诸葛亮讨还荆州。
孙权听了周瑜的计谋后,心想反正也不是真的嫁妹妹给刘备,也不用禀报母亲,于是便同意了,并派吕范过江说媒。
吕范过江说明来意后,刘备便找来诸葛亮商量。刘备怕是周瑜用计来害他,诸葛亮却说可以将计就计,既赚了孙权妹妹做夫人,又可以使荆州万元一失。刘备将信将疑,诸葛亮叫他放心前去,只需赵云带五百士兵护卫即可。
临行前,诸葛亮文给赵云三个锦囊,叫他到时候依次打开,按囊中妙计行事。
到了南徐,赵云打开第一个锦囊看了,便一方面安排五百个士兵披红挂彩,分别到南徐城中购买结婚礼品,逢人便说刘皇叔入赘东吴与吴侯妹妹结亲,弄得满城家喻户晓,人人尽知。另一方面又请刘备立即去拜见孙权与周瑜二人的岳父乔国老,告诉他自己前来娶亲的事。
乔国老见过刘备后便立即去见孙权的母亲吴国太,向亲家贺喜。吴国太一点也不知道这事,听乔国老说后大吃一惊,叫人到城中去打听,原来已是众所周知,只瞒了国太一人。国太大怒,把孙权叫来责问。孙权只好如实禀报,说是周瑜的计谋,并非真正要嫁妹妹。殊不知国太听后竟大骂起周瑜来“你周瑜做了六郡八十一州的大都督,自己无能去取回荆州,却把我的女儿拿来做美人计的诱饵!杀了刘备,不是让我女儿不出门就守寡了吗?现在满城风雨,人人都已知道这件事,你让我女儿今后怎么能够再去说亲?你们到底安的是什么心呢!”
乔国老也在一旁帮腔,说即使靠这样的计谋夺回荆州也不光彩,让天下人耻笑。不如来个将错就错假戏真作,就真的把刘备招为女婿算了。好在刘备是汉室宗亲,当世豪杰,倒也不辱没了小姐。
孙权有苦说不出,只好听凭二老安排,国太见过刘备后非常满意,一手操办了婚礼。以后又处处护着爱婿,加上有诸葛亮的第二、第三条锦囊妙计,终于使刘备带着孙夫人安全这回荆州。周瑜亲自率军去追赶,又落入诸葛亮设下的埋伏圈内。周瑜败回江上,汉军兵士在岸上齐声高喊:
“周郎妙讨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气得周瑜大叫一声昏倒船上,人事不省。
【新说】
将计就计是利用对方的计策向对方施计策。诸葛亮固然是将什就计的高手,就是败在诸葛亮手下的周瑜,其实也是精于此道的。他利用蒋干行反间计破曹操,不就是将计就计吗?
要想将计就计,首先得识破对方的计,知道他的意图所在,然后才能“就计”而行,战胜对手。
当然“就兼”的风险是很大的,深入虎穴,弄不好被对方反过来识破,则很难有生还的可能。
以刘备赚孙夫人的事情而论,若没有诸葛亮对孙权、周瑜、吴国太、乔国老等人及其相互关系的深入了解,没有“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的护驾,是断不敢深入虎穴去将计就计的。
因此,将计就计是一盘棋,你算计我,我算计你。只要不“算来算去算自己”,倒也不妨一赌输赢,试试自己的计算水平。
【典源】
将计就计:语见元·李文蔚《圯桥进■》第三折:“若是与他交锋,我哪里近得他。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刘备赚得孙夫人,事见《三国演义》第五十四、五十五回。
8、扬长避短,信陵君窃符救赵
【原典】
公元前258 年,秦军攻到赵国邯郸城下,赵国危在旦夕。赵孝成王和相国平原君赵胜派造使者到魏、楚求援。魏安厘王派晋鄙率十万兵马救赵,军至河南汤阴,秦使臣威胁魏王说:“如果魏国要救赵国的话,我们秦国就要进攻魏国!”魏王听了十分恐惧,命令按兵不动。
赵国的平原君焦急万分,马上写信给他的内弟——魏相国信陵君魏无忌。信中说:“请公子看在你姐姐的分上,火速发兵来救邯郸十几万人的生命财产!”魏无忌立即持信恳请魏王出乓,魏王仍不同意。他便自己率领手下一批能战的食客,亲自前往救赵。
食客侯赢年已七十多岁,无忌平时待他很厚,但他临行竟以年老为借口推辞不往援赵。无忌走了不远,心里想到侯赢的行为,实在想不通,便又返回去见侯赢。侯赢见到信陵君回来了便说:“我早科到公子必定要返回来的。”
然后侯赢接着说:“以你这点人马去与强秦作战,无异于以肉喂虎。我听说魏王的宠妃如姬的卧室放有调动部队的兵符,听说公子你曾为她报杀父之仇。向她求助,她必定会冒死相助窃出兵符的。如此,你可持符把晋鄙的十万大军调去救赵。我有个朋友,名叫朱亥,在街上卖狗肉。此人力大,有胆量,他可助你救赵。”
魏无忌听从了侯嬴的计策,果然让如姬把魏王的兵符盗出。无忌拿着右一半兵符来到晋鄙军营,合上了左一半兵符。但是晋鄙还是将信将疑,说要等到问清了魏王才交出兵权,这下激怒了信陵君带去的屠狗力士朱亥,他吼道:“兵符已合,救兵如救火,不得消磨时间!”言罢从袖中取出四十厅重的铁锤将晋鄙打死。无忌夺得兵权,挑选了八万精乓,直奔邯郸救赵。平原君得知援乓降临,也从城中率军冲出,两面夹击秦军。邯郸之围解除了,兵力没有大的损失而获得了胜利。
信陵君等因为窃符之事,不敢回魏而留居了赵国。
【新说】
每个人所具的才能都是参差不齐的,有些人长于此而短于彼,有的人又短于此而长于彼,对于这一点,孟尝君的门客鲁仲连讲过一段很有见地的话。
鲁仲连说:“猿猴离开树木浮到水面,就不如鱼虾灵活;要说通过险阻,攀登危岩,良马就赶不上狐狸;曹沫高举三尺宝剑,全军将士都挡他不住,但假使曹沫扔掉宝剑拿起锄头,他则不如农夫。”
然而,即使有这般的全才,也很难在外貌、品质等其它方面尽如人意。
所以,在用人的时候便要求知人善任,勿因其过而求全责备,勿因其短而弃其长。求全责备甚至刻忌不用,或用非所学,用非所长,必然贬损人才的价值,导致人心思背,人才流失而最终失败。
就如本篇中的朱亥,本只是个粗鲁的卖狗肉的屠夫,比不上信陵君的其他门客,但是由于他有过人的勇力,以及具有那一种讲义气的豪情,所以信陵君看出他必定可以在这件事上帮助自己,并没有因为朱亥的身分地位很低而看不起他,而是重用了他。朱亥也效力立了功。
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形势与需要或用其长或用其短,鸡鸣狗盗之徒在特定的情况下用其长处比之满腹经纶的谋士和勇冠三军的大将,还要顶用。
【典源】
扬长避短:语出《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信陵君窃符救赵:事见《史记·信陵君列传》。
9、抛砖引玉,魏国巧得赵五城
【原典】
魏昭王六年,秦国约赵国一起攻打魏国,说定取得胜利后,把魏国的邺城分给赵国。
魏王受到秦赵两国的威胁,心中十分焦急,连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相国芒卯说。
“大王不要忧虑,臣下有一对策可退敌兵。”
魏王连忙请芒卯说下去。
芒卯说:
“赵国和秦国本来就有矛盾,这次联合,无非是为利益。大王可派一位能言善辩的人出使赵国,对赵王阐明利害关系。再抛给他一点甜头,要他与我们联合,共同对付秦国。以后的事,臣下自有办法。”
魏王说:
“好倒是好,先生可愿去担此大任?”
芒卯说:
“这事臣下不宜出面,臣下推荐张倚前往。”
魏王于是同意张倚出使赵国,临行前,芒卯又对张倚如此这艇地交待了一番。
张倚到赵国后对赵王说。
“现在大王既然要联合秦国来攻打我们魏国,邺城这个地方我们是保不住的了。为了避免军事争端,魏王情愿把邺城献给大王,不知大王可肯接受?”
赵王心中暗喜,嘴上却问:
“魏王的美意敝国领受了,但不知贵国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张倚回答说:
“其实也说不上什么要求。魏与赵世代友好,原来出于一国,而魏与秦却有着世仇。秦国是虎狼之国,秦兵凶狠残暴。魏王的意思,不外乎希望与大王永结邦交,如果大王看得起敝国,就请与秦国断绝关系。我们的邺城正等待着大王前去接收啊!请大王三思。”
赵王为了稳妥起见,又征求了相国的意见,相国说:
“与秦国联合攻魏,兴师动众,最终也不过是得到邺城,现在不动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何乐而不为呢?请大王接受赵王于是答应了魏国的条件,立即宣布与秦国绝交,下令关闭关卡,不准秦国人通过。秦赵两国撕破了脸,秦国放弃了进攻魏国的计划,反而把矛头转向了赵国。
赵王派使节兴冲冲地到魏国去接收邺城,芒卯却领兵拒使节于边境之外。使节说明来意,芒卯说:
“我国之所以派张倚出使贵国,目的就是为了保全邺城,怎么去把它拱手相让给你们呢?你们有没有搞错啊?如果张倚真有这种说法,那是他弄错了,我可不知道。”
赵国使节垂头丧气地回去报告赵王。赵王一听大惊,才知道上了魏国的当了。又听说秦国正在拉拢魏国一起来进攻赵国,更加惶恐不安,连忙召开紧急会议。结果是自动割让五个城邑给魏国,以求联合魏国共同抵抗秦国。
【新说】
抛出去砖,引回来玉。
芒卯可真会做生意啊!而且,他做的是战争贩子的大生意,赚回来的,是整整五座城市。
抛砖之所以能够引玉,实际上是利用了人类爱占小便宜的弱点,先给你一点甜头,诱你上钩,然后再慢慢收回,使你不得不付出更多的代价来。
所以,抛砖引玉其实是一种钓鱼法,或者换一种说法,是吃小亏,占大便宜。
当然,砖有大小,玉也有价值高低。并非每个人抛砖都能引出五座城市那样价值的玉来,话说回来,也没有几个人能抛出邺城那样大一块砖头。砖大砖小、玉贵玉贱,原理是一样的,方法也可灵活运用。这里没有时间的限制,也没有空间的制约,抛砖引玉之计,随时随地都可供你使用。总之是以小引大,以少引多,以差引好,以无价值引有价值就成。
如此一说,做生意就是最好的抛砖引玉。
【典源】
抛砖引玉:“三十六计”第十七计:”类以诱之,击蒙也。”
语另见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赵洲东院从稔禅师》:“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子。’”
魏国巧得赵五城:事见《战国策·魏策三》。
10、嫁祸于人,韩国送赵十七城
【原典】
赵孝成王四年,韩国上党的守将冯亭派使者到赵国见孝成王说。
“我们韩国已守不住上党了,眼看它就要落入秦国。但那里的官吏和百姓都甘愿归属赵国而不愿归属秦国。上党共有十七座城邑,我们愿全部送给赵国,服从大王您的统辖。”
赵王一听大喜,马上召见平阳君赵豹,告诉他这个喜讯,问他是否该立即接管这十七座城邑。
赵豹若有所思地回答说:“圣人可是把平白无故而得利看成很大的祸害啊!”
赵王不以为然说:“他们受我的恩德感召,怎么能说是平白无故而得利呢?”
赵豹说:“秦国一直在蚕食韩国的土地,并认为上党这块地方早晚是他们的。韩国之所以不把上党十七城交给秦国而送给我们,是想把祸害转嫁到我们身上。想想看,以秦国那么强大的力量,居心已久费力不少却没有得到上党,而我们不费一点力却可以白白得到,这怎能说不是平白无故而得利呢?
大王千万不要接受才是啊!”
赵王不高兴地说:“当今之际,你就是派百万大军去进攻,一年半载也不一定能得到一座城池。现在人家把十七座城邑送上门来,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赵豹离开后,赵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等人,告诉他们这件事。平原君同意赵王的看法,认为送上门来的好事不能丢掉。
于是,赵王派平原君作代表去接收了上党十七城。秦王为此恼羞成怒,仅隔一年就派兵攻打上党并进而攻赵。赵王派大将廉颇在长平迎敌,双方相持数月。后来,秦国使用离间计使赵王用赵括代替了廉颇。秦将白起乘机发起进攻,包围了赵军,射死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赵军四十余万人被俘活埋。上党郡也终于为秦所得。
赵王后悔当初不听赵豹的意见,以致遭受长平之战的惨祸。
【新说】
嫁祸于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这里举的只是军事上(当然也是政治的,外交的)常见的一种。其它如委恶于敌,归怨于彼,推恨于人等都是嫁祸于人的表现方式。
无论哪种嫁祸于人,总起来说都是矛盾转嫁。
矛盾论学得好,善于分析矛盾,利用矛盾,运用“转嫁”之法,转嫁矛盾,使自己从矛盾的漩涡中跳出来,从危机中脱身,然后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这就是嫁祸于人。
如果要在历史上去找嫁祸于人的例证,那可真是比比皆是,举不胜举。
其实,现实之中就多得很,又何用在历史上去找,舍近而求远呢?
倒是特别要提醒你一句,栽赃陷害实质上也还是一种嫁祸于人。
所以,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说得如此严重,还有防没有防,有救没有救?
有当然是有。
最重要的是要记住赵豹所说的话,不贪平白无故之利,不取不明不白之财,不生非分之想,不享飞来之福。
福兮祸所伏!
有飞来之福就有飞来之祸。
太史公批评得好:“俗话说:'利令智昏。’平原君听信冯亭的邪说贪图小利,致使赵国军队在长平之战中损失四十多万,差点连首都也不保了。”
说到底,不贪为宝。任你嫁祸而来,我也推祸而去。
当然,说是这么说,要做到就难了。
【典源】
嫁祸于人,语出《史记·赵世家》:“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另见《战国策·赵策一》:“且夫韩之所以内赵者,欲嫁其祸也。”
韩国送赵十七城:事见《史记·赵世家》、《战国策·赵策一》。
11、走为上计,鸿门宴刘邦尿遁
【原典】
楚汉之际,项羽兵临函谷关,听说刘邦已先行一步攻破咸阳,并打算做关中王。项羽大怒,发令攻破函谷关,屯兵新丰鸿门;决定大飨士卒,第二天便发兵攻打刘邦。这时候,项羽有军队四十万,刘邦只有十万,项羽的谋士范增也极力鼓动项羽出击。
殊不知,刘邦的谋士张良曾经救过项羽叔父项伯的命。项伯得知项羽第二天要进攻刘邦的消息后,连夜骑马到刘邦的军营里找到张良,要张良赶快离开。张良不愿背叛刘邦,把项伯带来的消息据实报告。刘邦大惊失色,连忙要求面见项伯,认作亲家,希望项伯向项羽转达自己不敢擅自称王,正等待项王入关的意思。项伯答应了,并建议刘邦第二天一大早就亲自到项王军营主动谢罪求和。项伯又连夜赶回军营在项羽面前为刘邦说好话。
第二天一大早,刘邦只带了随从百余人到鸿门拜见项羽,赔礼道歉、表白心迹。项羽于是设宴款待刘邦。项伯、范增作陪,刘邦方面只有张良作陪。
酒过数巡,范增多次暗示项王动手干掉刘邦,项王装着未看见不理。范增于是起身出外唤来武士项庄,要他进营帐表演舞剑,乘机杀掉刘邦。可是,当项庄舞剑时,项伯也拔剑起舞,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刘邦,使项庄无法下手。
张良一看情势危急,也连忙到军营门口唤来樊哙。樊哙一听情况紧急,便一手拿剑一手持盾冲入营帐、怒目而视项羽。项羽大惊,问是什么人,张良回答说是刘邦的卫士。项羽于是赏酒一斗,樊哙一饮而尽。项羽又赏生猪腿一根,樊哙把猪腿放在盾牌上,用剑切开便大吃起来。项王见他勇武,问能否再喝酒。樊哙回答说,“我死都不怕,难道还怕喝酒吗?”接下去便义正辞严地陈述刘邦破秦的劳苦功高,谴责项羽不该听人挑拨,诛杀有功之人。说得项羽哑口无言,请樊哙入座。
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叫樊哙与他一起出去。
刘邦出去后对樊哙说,“现在情况很危急,想就这样不辞而别,是不是不太合适呢?”樊哙回答说:“做大事顾不了细节,讲大札顾不了小的地方。
现在人家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是被宰割的鱼和肉,还有什么可告辞的呢?”
这时张良也出来了,刘邦于是留下张良送礼给项王和范增,自己丢下随从,只与樊哙等四人抄小路悄悄回到自己的军营。并对张良说:“从这里走小路回去不过二十里,你估计我已回到军营中后才进去向他们送礼致谢。”
就这样,刘邦借上厕所之机而逃离鸿门宴。大难不死,缓过气来才得以大败项羽于垓下,自己做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新说】
多么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泡尿啊!
假如那日刘邦不驾尿遁而匆匆逃离鸿门宴,中国历史恐怕就会改写一章了罢。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在敌强我弱,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一走以保全实力,另起炉灶或另图东山再起,实在是明智之举。
作为一种计谋,这种走当然不是五十步笑百步那种“弃甲曳兵而走”,而是主动退却;不是怯懦,而是明智。
在历史上,晋公子重耳走列国而成霸业,伍子胥一走而灭楚报父仇,关云长千里走单骑,都是“走为上”的实例。
至于什么时候走,走向问方,却是费心思考决断的事情。
因此,绝不可小视了“走”的智谋。
【典源】
走为上计:“三十六计”最后一计:“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语另见《南齐书·王敬则传》:“敬则曰:
'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鸿门宴刘邦尿遁:事见《史记·项羽本纪》。
12、金蝉脱壳,荥阳城刘邦得逃
【原典】
汉王三年,刘邦与项羽两军对峙于荥阳。楚军多次袭击汉军运粮通道,使汉军粮草不济,被围于荥阳城。
当时,韩信、张耳刚刚率军在井陉口大败赵兵,杀成安君陈余,活捉赵王歇,刘邦封张耳为赵王。楚国多次派兵袭击赵国,韩信、张耳忙于往返救援,以稳固刚刚取得的胜利,所以无暇顾及荥阳。
刘邦派使者到项王营中,要求与项王讲和,项王不许。
外无援乓,内乏粮食,求和不许,而楚兵围困一日紧于一日,形势真是万分危急。
好在陈平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利用反间计使项羽对亚父范增起了疑心。范增建议迅速强攻打下荥阳,项羽不予采纳,一心要困死刘邦。范增知道项羽不信任自己,一气之下要求告老还乡,项羽同意了。结果,范增在路途发病死亡。
范增虽然除掉了,但荥阳的围困并没有解除。城中粮食一天天减少,眼看就要断粮了。刘邦万般无奈,日思夜想突围的办法,陈平也绞尽脑汁。军中上下恐慌,军心日益涣散。
一天,陈平看到将军纪信,眼前一亮,一条计谋突然闪现出来。
原来,陈平发现纪信长得与刘邦十分相像,尤其是身材,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这天晚上,陈平首先派出两千多名女子从城东门出去,楚兵一看,连忙四面团围住进行攻击。然后,纪信坐着汉王的车驾也驶出东门,一副汉王的打扮。身边的兵士大喊,“城中已无粮食,汉王请求投降!”楚兵一见,连声欢呼“万岁!”庆贺胜利。四周的围乓都争先恐后地涌向城东观看汉王投降。趁着这当儿,刘邦只带了随从几十人从城西门悄悄出去,一路快马加鞭,仓皇而逃。
项羽听说刘邦投降,心中大喜。见到纪信,一看不是,便大声喝问:“汉王在哪里?”纪信说:“已出城去了!”项羽大怒,命手下将纪信活活烧死。
【新说】
金蝉脱壳,顾名思义是指蝉由幼虫变为成虫时,脱掉外壳而去,只留下一个空的蝉蜕。引申出来,则是指在紧急关头没法伪装一个形象瞒过对方,自己却逃之夭夭的脱身之计。
所以,大而言之,还是“走为上”,或者说,是一种“走”法罢了。只不过它既不同于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硬走。又不同于汉高祖鸿门宴驾尿遁的软走,而是一种以伪装为掩护利用障眼法的溜走,从这一特点来看,又近于“瞒天过海”了。
这种走法也可运用于军事作战时整个部队的转移:保持营寨不动,旗号如常,暗地里却卷师而去,如诸葛亮死前以计授杨仪,使蜀军安然退回汉中。
个人施行金蝉脱壳之计,其“壳”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像刘邦那样用他人做替身以保全自己;也可以像明代王守仁或现今电影电视里经常导演的那样,把衣物抛在江中,鞋袜脱在岸边作自杀状;还可以像《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薛宝钗那样,拉林姑娘黛玉做壳,自己却溜之乎。不过,这最后一种已经是把金蝉脱壳与嫁祸于人一并使用上了,高明是够高明,但其阴险毒辣却更甚于用他人做替身的那一种。因为,用他人做替身的往往不是伟人就是主人,做替身的崇拜者或奴仆甘愿为他牺牲,而薛宝钗的这一种却是拉无辜做自己的壳,嫁祸于人。
【典源】
金蝉脱壳:“三十六计”第二十一计:“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语本《后汉书·仲长统传》:“飞鸟遗迹,蝉蜕亡壳。”
另见《三国志平话》:“吕布发箭射孙坚,孙坚使金蝉脱壳计,却将袍甲挂于树上走了。”
荥阳城刘邦得逃:事见《史记·高祖本纪》。
13、唱筹量沙,檀公解厄拒大敌
【原典】
檀公率军北上,与魏军交战数十仗,占领了渭台城,而后又向历城进军,就在这时,军队的粮草又不够了,宋军难以久持,准备撤军南归。
不料此时,军中却有士卒投降对方,泄露了宋军粮草殆尽这一重要的军事秘密。魏军闻讯,当即决定进攻,以试宋军虚实。
这时,宋军军心不稳,敌人大军将至,檀公之师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然而,由于檀公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断定敌人此时正在虚实难辨的犹疑之际,于是他果断决定连夜施谋。
檀公命令士兵“唱筹量沙”,即高声计着数称量沙子,以沙充米,装作存粮充足。敌方闻声,疑心宋军正在分发粮食,遂不敢发动进攻。待天蒙蒙亮时,派人打探,只见宋军果然粮如山积。于是判定檀公故意派人诈降,以引诱魏军上当。幸得自己谨慎,方不曾吃亏。
为了展示成功,魏军将领喝令斩了降卒。其实,这正好中了檀公的妙计。
原来檀公见粮食不够,决定退兵,这时偏偏遇降卒投奔魏军。趁着夜色,檀公命士兵高声“唱筹”以迷惑对方,赢得了时机;接着他又派人把所剩的粮食撒在沙上,伪装成粮山,镇住了敌人。而且还借敌人之手除掉了降卒。
但是,迷惑总难持久,檀公于是命令士兵披挂整齐,做好备战充分的样子,他自己则高乘战车,绕营缓缓而行,做出有埋伏的样子。完全打消了敌人进攻的念头,从而顺利地解除了危难,完成了任务。
【新说】
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身陷困厄的时候,但是对于一个胸中把握宇宙万物规律的人来说,就不会被困厄拴住手脚,而会轻巧地解开缚住自己的绳索,获得自由。
宇宙万物虽然浩繁万变,不可捉摸,但它总是有规律可寻的。一个人对于宇宙世界而言虽然渺小无比,但是如果对它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那么自己就会感到逐渐强大起来,不再是那般软弱渺小了,所以,一样东西,往往是因不了解而觉可怕。
有了这样一个把握,就如多了一只眼睛。这只眼睛长在身外,从上往下俯视。当遇到困厄的时候,能看到自己,也看到对方,看到困境之内,也看到困境之外,看到现在,也看到过去将来,所以就不会像井底之蛙一般惊慌失措,而是沉着冷静地想出计策。
檀公之所以能顺利解厄,正是因为他全面地掌握了敌对双方主客观的情形。在自己不利之时,他能冷静清醒地想到敌方也有不利之处,那便是降卒的报告是否真实。他牢牢地抓住这一点,扬己之长,扼敌之短,用虚张声势的攻心计谋,凭借过去交战的威勇和彼时用谋的机智,充分调动己方的主观能动作用,牵住敌人思路的鼻子,终于让敌人认定了他们的疑惑。檀公取攻心为上策,让一切有利因素发挥作用,终于在处于兵力、粮食、军心等多种劣势的情况下,保存了实力,抵御了常人看来难以抵御的困难,胜利地完成了拒敌重任。
【典源】
唱筹量沙:语出《南史·檀道济传》:“道济时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
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己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
檀公解厄拒大敌:事见《南史·檀道济传》。
14、李代桃僵,赵氏孤儿得保全
【原典】
晋景公时,做了司寇的宠臣屠岸贾想要诛灭曹是三朝元老的赵氏一族。
于是便罗织罪名,以晋景公的名义联合一些将领,准备一起动手。
大臣韩厥知道后悄悄告诉赵朔,叫他赶快逃跑。赵朔说:“逃也无益。
我的妻子快要生产了,如果你能帮我保住这条根,使我赵氏不断子绝孙,我也就死而无恨了。”
赵朔的妻子是已故晋成公的姊姊,因此,韩厥出主意叫赵朔把妻子送进了王宫。
屠岸贾随即率领一些将领杀掉了赵朔的一族,只有赵朔的妻子幸免于难。
赵朔生前有一忠实门客叫公孙杵臼,当赵氏被灭时,公孙杵臼约赵朔的好朋友程婴一齐殉难。程婴说:“赵夫人有孕在身,如果她有幸生个男孩,我们要设法把他养大。以继宗嗣;如果是个女孩,我们再死也不迟啊。”公孙杵臼同意了他的看法。
不久,赵朔的妻子果然生了一个男孩,屠岸贾知道后便派人到宫中去搜索。赵朔的妻子把孩子藏了起来,搜索的人没有找到。屠岸贾搜不出什么,又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已运出了宫中。便到处悬赏捉拿。
程婴见风声很紧,就和公孙杵臼商量说:“这次他们虽然没有搜到,将来必定还要搜。得想个计策把孩子偷出宫来,藏在远处,这样才能安全。”
公孙杵臼想了想,然后问程婴说:“保全孤儿和一死报恩,这两件事哪一件困难呢?”
程婴回答说:“当然是一死报恩容易,保全孤儿困难。”
公孙杵臼说:“那好极了,赵家对你恩德很大,你就勉为其难,担当保全孤儿的重任吧,把容易的留给我。”
程婴说:“你这是什么意思?”
公孙杵臼说:“我们只要找到一个最近出世的婴儿,冒称是赵氏孤儿,由我抱到深山里躲起来,然后由你到屠岸贾那儿去告密。他们搜到了这个假孤儿,真孤儿就可以得保全了。”
“可是你犯了藏孤之罪,不就..”
“这正是我一死报恩的时候啊,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事情就这样定了。公孙杵臼果然去找了一个婴儿带到山中,然后由程婴到屠岸贾那里去告发。屠岸贾一听大喜,叫程婴引路,到山中搜出了公孙杵臼和婴儿。公孙杵臼痛骂程婴见利忘义,与自己同受赵逆之托,现在居然出卖朋友,断送赵氏血脉。
屠岸贾杀了公孙杵臼和婴儿,得意洋洋地回到京城。
程婴在韩厥的帮助下把真的赵氏孤儿偷出宫中养大。十五年后,韩厥又伺机在晋景公面前陈述了赵家的冤情,使赵氏得以平反昭雪。赵氏孤儿立为宗嗣,屠岸贾全族被灭。
【新说】
乐府诗《鸡鸣》: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李代桃僵,甲为乙死,说起来还是舍己为人。
不过,智谋不是道德评判,它其实近于偷梁换柱,移花接木之类。
这种智谋的作用在于丢卒保车,用《三十六计》的解释来说,是在形势处于必须受到损失的时候,可以损失小的而保全更大的。如此说来,“下马对上马”也就是李代桃僵了。值得注意的是,“李”与“桃”之间往往有一种特殊关系,不然的话,谁会拿生命去当儿戏,随随便便就代人而“僵”了呢?
在赵氏孤儿的故事里,那无辜的假赵氏孤儿固然是一枚代桃的李,公孙杵臼又何尝不是呢?二李代一桃,赵氏孤儿的命是贵重的。不然的话,哪有以后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局面呢?历史就要改写了。
话说回来,在现代生活里,丢卒保车的事是经常发生的,说得文气一点,也就是李代桃僵了罢。
【典源】
李代桃僵:“三十六计”第十一计:“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语出《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赵氏孤儿得保全:事见《史记·赵世家》。
15、害一利百,王著锤击阿合马
【原典】
王著是元代山东人,在军队中任一小官。他官虽小,却正直刚烈,容不得奸臣贼子。在得知大臣阿合马为非作歹,作恶多端,肆无忌惮后,王著决心杀掉阿合马,为民除害。
阿合马因讨好元世祖忽必烈而受到重用、位高权重,无人敢惹。在位时,他任意增加赋税,滥发纸币,搜刮民脂民膏。他把两个儿子提升到要害部门,另外几十个儿子也得到了升迁,到处安插亲信。他的妻妾多达三四百人,生活腐化。他对政敌残酷迫害,一大批朝廷文武官员受过他的迫害,就连皇太子真金,也因当着皇帝的面羞辱过他而被打伤。阿合马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朝野的愤怒。
在这种时候,王著发誓要除掉这匹害群之马,以谢天下。他有一个知心朋友高和尚,对阿合马的暴行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愿意助王著一臂之力,为民除害。他们两人打算假扮太子真金,引诱阿合马出门,寻机将他除掉。
皇太子真金随元世祖忽必烈到上都巡视,阿合马留守京城。王著和高和尚选了一个酷似太子真金的人,乘夜色混入京城。第二天,高和尚带领众僧侣来到中书省,声称太子已回京城,晚上要做佛事,命阿合马前去为太子接驾。
当天黄昏时分,王著骑马报告阿合马,说太子即将驾到,要中书省的全体官员到宫前迎候。阿合马不知是计,准备前去接驾,派亲信脱欢察儿同王著先去接风,自己随后就到。
高和尚簇拥着假太子在半路上与脱欢察儿相遇,由于天色昏暗,难以分辨真伪。假太子按王著计划,斥责脱欢察儿无礼,将他和随从全部诛杀,然后继续向王宫前进。
王著等人在东宫前面碰上阿合马及随从。这时,骑在马上的假太子对阿合马大喊:“中书省官员向前靠!阿合马,你可知罪?”正在阿合马发愣之际,王著飞身上前,用藏在袖子里的一对大铜锤迎面向阿合马砸去。顿时阿合马脑浆迸裂,坠地身亡。
事后,王著和高和尚被忽必烈处死刑。王著慷慨处死,毫无惧色,刑前大呼:“王著为天下除害,今死矣!异日必有为我书其事者。”
【新说】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是说对付团体之敌要以为首者作主要目标。
群龙无首,必将崩溃。尤其是在敌众我寡、力量对比悬殊时,集中力量除掉为首者、可以迅速改变力量对比,扭转对自己不利的局面。
阿合马一类的人,古往今来为数虽不多,但却为害不浅,不除不足以平民愤。除掉他们,并非杀鸡给猴看,这类亡命之徒是难以被杀鸡之举吓唬住的。只能采取果断措施,以暴抗暴,毫不留情地诛杀之。
正义的事业,往往要以流血为代价,以暴力为手段。从害一利互的意义上说,暴力是合乎人道的。在这种事关生死存亡、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上,一切的犹豫软弱所带来的后果,或者使自己葬身于恶势力之手,或者使国家大众遭到涂炭,决不可轻视。
害一利百,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谋。深明大义,具有献身精神,才可能产生勇气;足智多谋,才可能使勇气和行动不致落空,才可能不招致更大的灾难。
【典源】
害一利百:语出清代陈确《葬书·深葬说下》:“利一而害百,君子不趋其利;害一而利百,君子不辞其害。”
王奢锤击阿合马:事见《元史·阿合马传》。
16、擒贼擒王,毛遂按剑逼楚盟
【原典】
长平之战后,秦国又乘胜围攻赵国的首都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推楚国为盟主,约定东方国家纵向联合抗击秦国。
平原君在自己的门客中挑选了二十个智勇双全的人一起前往,其中包括那个自我推荐的毛遂先生。
开始,那十九个人都觉得毛遂自荐很好笑,后来在路上熟悉后,他们发觉毛遂很有才能,谈吐不凡,也就服气了。
到楚国后,平原君和楚王谈判,从日出谈到中午都没有结果。堂下的人都很着急,公推毛遂上堂去帮助平原君。
毛遂果然按着剑,顺着台阶走上去对平原君说:
联合抗秦的利弊是很清楚的,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现在谈了半天还没有结果,到底是什么原因?”
楚王听了很不高兴,指着毛遂问平原君说:
“他是什么人?”
平原君说:
“是我的门客。”
楚王一听大怒,呵叱道:
“退下去!我是在与你主人说话,你上来干什么?”
毛遂不仅不下去,反而按剑逼向楚王说:
“大王之所以敢这样呵叱我,是仗着你们楚国人多势众。可是现在你我相距不过十步,你们再人多势众也不起作用,因为你的性命已经掌握在我的手中!”
楚王大惊失色,一下子说不出话来,毛遂接下去说:
“楚国是个大国,理应称霸天下,可是在秦国面前却直不起腰来。想当初,秦将白起只率领几万秦兵进攻楚国,竟然一战攻下你们的郢都,二战烧掉了你们的祖坟。这种奇耻大辱,连我们赵国人都为你们羞愧,可是大王却无动于衷!其实,楚赵联合抗秦是为了你们楚国而不是为了赵国,这是非常清楚明白的道理!你呵叱我干什么呢?”
毛遂的一席话义正辞严,说得楚王连连点头:
“好!好!先生的话确实有理,我们马上出兵与赵国共同抗秦。”
毛遂紧追不放:
“一言为定了吗?”
楚王说:
“一言为定!”
毛遂对楚王左右的人说:
“快去拿鸡、狗、马的血来。”
血拿来后,毛遂双手捧着盛血的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
“大王应当首先歃血定合纵抗秦之盟,接着是我主人,接着是我。”
三人依次歃血,合纵抗秦的盟约当场订立。毛遂又左手端盛血的铜盘,右手招呼那十九个人都在堂下歃血,以为见证。
【新说】
正如事后平原君感叹说: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先生之所以能做到如此成功,就在于擒贼擒王,抓住了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并给予狠狠出击,使之没有喘气或回旋的余地。
杜工部诗写得好: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做事要抓住要害,打击敌人要打击首脑,一句话:打蛇要打七寸。
这就是擒贼擒王。
当然,王不同,擒的方法也不同。可以智取也可以力攻,也可以像毛遂先生那样,智与力并用,勇与谋齐上,总之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可生搬硬套。
生活中的“贼”很多,需要你去“擒”的也不少。关键是要擦亮你的眼睛,认准“贼王”,然后——
擒住他!
【典源】
擒贼擒王:“三十六计”第十八计:“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具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语出唐·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毛遂按剑逼楚盟: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7、抱法处势,曹参承前促大业
【原典】
汉高祖刘邦病逝后,太子刘盈即位,即汉惠帝。刘盈当上皇帝的第二年,曾经辅佐刘邦打天下的相国萧何得了重病,汉惠帝亲自前去看望萧何。
帝在病榻前问萧何说:“如果你去世了,哪个人可以接替你的职位?”
萧何回答道:“没有谁比陛下更了解我。”
汉惠帝又问:“曹参这人怎么样?”
萧何说:“陛下已知道了,我死而无憾!”说完,萧何就闭目去世了。
曹参曾经与萧何关系密切,但萧何当上相国之后,两人之间出现了裂痕。
虽然如此,萧何临终前还是推荐曹参接替自己担任相国,他认为,在所有大臣中,只有曹参德才兼备。
可以辅佐汉惠帝治理国家。
曹参担任相国之后,没有改变前任萧何所制定的政策法规,完全按照从前的规矩治理国家,人们将这种做法称为“萧规曹随”。
但是,曹参刚开始这样做时,很多人不理解,并且一时没有取得成效,引起了不少非议。
曹参的儿子曹密在宫廷中任职,有机会接近汉惠帝。有一天,汉惠帝责怪曹参不努力治理国家,便让曹密私下去问其中原因。曹参听到后,气得打了曹密一顿,并说:“国家大事不是你所能议论的。”
到了上朝时,汉惠帝责问曹参。曹参脱下官帽谢罪说:“请陛下想想,陛下能与高祖相比吗?”
汉惠帝回答说:“我哪里敢与先帝相比!”
曹参又问:“陛下认为我与萧何哪个贤明?”
汉惠帝答道:“大概你不如萧何。”
于是曹参说:“陛下说得对。高祖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明确制定了政策法令。如今陛下无为而治,我等忠于职守,小心谨慎地遵守先前的政策法令,有什么不好呢?”
汉惠帝点头称是,摄政的吕后也认为曹参说得有理。从此,由刘邦、萧何所制定的简刑省罚、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国策,得到了曹参等人忠实地奉行,经过几十年努力,西汉帝国出现了“文景之治”这样繁荣昌盛的局面。
【新说】
这一谋略说的是法与势的关系。
“法”指法令规则,“势”指权力地位。抱法处势,即要求把法规与权势结合起来,按照法规行使权力,以权力保证法规得以顺利实施,从而有序地把事业推向成功。
规则是“软件”,一般来说,制定规则是容易的。小朋友在做游戏时都要先定规则,然后按规则游戏。没有规则,游戏很难做下去,家庭、社会、国家将难以为继。大凡头脑没有发烧的人,都承认规则的必要性,不可或缺性。
然而,规则又是软弱的。不法之徒,贪婪之辈,奸商贪官,狂人野心家是毫无规则概念的,他们的“规则”是无法无天,为所欲为。对这类人渣必须绳之以强权,以强力迫使他们遵守规则,或者将他们逐出竞技场。权力因此而成为必要。
权力是“硬件”。权力的界限应以规则为边界,越出规则边界的权力或不受规则限制的权力,不是导致腐败混乱,就是导致专制暴政。
因此,权与法,应该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里面没有什么太深奥的道理。为了保证“游戏”进行下去,除了相关的规则之外,还要有“裁判”来监督规则的实施,运用权力来制裁犯规者。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在这两方面的规范下进行。它们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典源】
抱法处势:语出《韩非子·难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曹参承前促大业:事见汉代扬雄《法言》及《解嘲》。
18、因时制宜,刘邦息武和匈奴
【原典】
秦汉年间,北方的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势力日渐强大,拥有三十多万军队,不断向外扩张,骚扰近邻,控制了北方和西部的广大地区。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受到匈奴南侵的严重威胁,他们接连攻占了马邑和太原。刘邦对匈奴肆无忌惮地扩张十分愤怒,亲自率领三十二万大军征讨匈奴。然而,刘邦对匈奴力量估计不足,冒险进击,结果被冒顿单于的四十万精兵围困在平城附近的白登山达七天七夜,士兵冻死冻伤者有七八万人,同时粮草断绝,处境十分险恶。
后来,陈平提出用重金贿赂匈奴皇后,刘邦的部队才得以解围,这次惨痛的教训使刘邦清醒地认识到,当时西汉王朝没有足够的实力在军事上同匈奴抗衡。
刘邦接受了大臣娄敬的建议,以和亲的方式来缓和同匈奴的关系。这一政策在刘邦死后一直延续了汉惠帝、汉文帝和汉景帝三个朝代。在这期间,西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已十分强大,同匈奴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西汉的方向转化。
到汉武帝时代,西汉的实力达到鼎盛,汉武帝自恃兵强马壮,国力强盛,便放弃了刘邦以来实行的和亲政策,开始主动向匈奴出击。他派遣韩安国、李广等人率领三十万军队在马邑设伏,试图围歼匈奴主力,这个计谋被匈奴识破,未能得逞,汉、匈关系也因此完全破裂。匈奴时常侵扰西汉边境,汉武帝再次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将领率兵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反击,夺回了河西走廊,迫使匈奴向北撤退。
连年征战,使匈奴的实力大大减弱,加上内讧日益激烈,匈奴只得主动与汉朝握手言和。匈奴单于数次到长安请求通好。到汉元帝时,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汉、匈双方表示要永远和平相处,自此四十多年中,汉、匈之间没有爆发冲突。
【新说】
一切事情都是在时间过程中进行的,因而,时间因素对事情的发展和结果来说,至关重要。时间不同,所采取的办法也应随之变化。
有时,需要等待,刘邦在汉初时时匈奴的征讨,是时机不成熟,力量对比不利。因急于求成而招致惨败。有不少事情是必须靠等待的,如瓜的生长,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才会瓜熟蒂落。如果揠苗助长,效果就适得其反。
有时,则要抓住时机,有些机遇千载难逢,不及时抓住。失之交臂,悔之莫及。时间总是一维的,即总是向前进的,具有不可重复倒转的特性。一个人成年之后,不可能再重返童年时光,只有在神话中才会有“返老还童”
一说。失去了,肯定不可再得。孔子曾站在河边面对滔滔江水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赶掉了这一班车,是不会再有下一班的。
时间的变化,使得事情也在变。此一时,彼一时;此时的办法,不一定适合彼时,反过来也一样。刻舟求剑者的最大错误在于不识时务,以固定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情况,以不变应万变,于是求剑不得。
时机当然可以人为地创造,不过,这已是另一个问题。这里的主题是识时务,合乎时宜。还是那句老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典源】
因时制宜:语出《淮南子·■论训》:“因时变而制宜适也。”
刘邦息武和匈奴:事见《史记·匈奴列传》及《汉书·匈奴传》。
19、因地制宜,忽必烈承袭汉制
【原典】
忽必烈即位之初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外来民族如何巩固对汉族的统治。他决心改变蒙古族多重视武功、忽视文治的状况,认识到要巩固对中原的统治,必须推行一整套符合中原情况的政策,最有效和最便捷的办法,就是采用汉族已有的制度和法令。于是,他因地制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忽必烈采纳了刘秉忠等大臣的建议,按照中原历代王朝的传统,以“中统”年号纪年,废除大蒙古国号,改国号为“大元”,并把国都南迁到北京,命名为“大都”,建造了新皇宫和城墙。
大蒙古国越来有一整套自己的国家制度,比中原的要简单得多、入主中原后,原有制度已不适应新的情况。忽必烈采用了中央集权制,要刘秉忠和许衡根据中原历代制度,参照现实情况,在中央一级设立主管政务的中书省,主管军务的枢密院,主管监督官员的御史台。在地方一级,设立主持日常军民政事的宣抚司,以及提刑按察司。最高行政机构是行省,下辖路,府,州、县四级。政府官员尽量录用汉族遗老、旧臣和学者,由蒙古人掌握人事决定权。这套制度较为有效地保证了蒙古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忽必烈还放弃了蒙古人传统的游牧经济,设立了司农司、营田司等机构,鼓励农业生产,把大量牧场恢复为农田,用租佃方式招募农民种田,并把一部分土地退还给了农民。他还下令禁止抢掠人口贩卖为奴,并恢复了一些奴仆的平民身分。
在文化方面,忽必烈设立了国子学,承认并提倡汉族传统文化和儒学,让蒙古族子弟接受汉文化教育,还在大都建立了孔庙。
这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的推行,说明落的民族对先进民族的征服,只靠武力是不行的,还得改变自己的传统和习俗,在其它方面向先进民族靠扰。忽必烈明智而及时地认识到这一点,因地制宜,入乡随俗,在元代初年稳定了对中原的统治。
【新说】
现代人对“因地制宜”这一策略并不陌生,它要求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该地方情况相适应的具体措施,并加以贯彻。
理解这一策略并不难,难在在实际当中加以运用,一个难题是改变旧有的习惯和做法,主动去适应变化了的地方,而不是相反。传统和习惯的势力是强大的,有时想改变都难,更何况不想改变。比如北方人习惯吃馒头,到了南方则没有慢头吃。要不要改变原有习惯?改变了,就能适应南方的生活;不想改变,只有饿肚子。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地域变了,仍不肯主动作出改变,自然会遇到巨大的障碍。
变和不变是相对的。变要受新情况的制约,随新情况而变,因而总是有限度的。不变,则是要保留旧有习惯和做法中有价值的、在新情况下仍然行之有效的部分。所以,在变和不变之间要灵活掌握,固执于任何一方面,都可能出现偏差。
采取的措施应该行之有效。一般而言,地理、环境、气候等条件是难以改变的,忽视这一点,夸大人的作用,将要付出代价。“人定胜夭”的想法固然浪漫豪迈,但却代替不了适宜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观的愿望是一回事,客观的实际又是一回事。它们之间不可互相代替,只能互相适应。
不应该忘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一个抗拒不了的规律,因地制宜是符合这一规律的。
【典源】
因地装宜:语出《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装宜。”
忽必烈承袭汉制:事见《元史·世祖本纪》。
20、因事制宜,楚襄王集纳众议
【原典】
公元前299 年,楚怀王受秦国引诱入秦,被扣留在咸阳。屈原建议,给齐国送去假讣告说怀王已死,让齐国放回在那里作人质的楚太子横继承楚国王位。
齐王趁此机会要挟楚国,要楚国用东边的五百里土地换取太子横。太子横对此感到为难,便向谋士慎子问应付的办法,慎子说:“先答应齐国的要求,其他事以后再商量。”
太子横答应齐国要求后,回到了楚国继承王位,即顷襄王。齐国为了获得楚国的五百里地,紧接着上门来索取。慎子建议顷襄王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应付齐国使者。
子良说:“应该先把地给齐国,然后再夺回来。给他表明楚国说话算数,夺地证明楚国武力强大。”
昭常说:“决不能割让土地,宁可抛头颅洒热血,恪尽守卫国土的职责。”
景鲤则说:“应该到秦国请求援救,以解除楚国失地的危难。”
顷襄王见大臣们各执己见,莫衷一是,便问慎子的意见。慎子说,这些大臣的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不妨兼采并纳。
于是,顷襄王接受了慎子的建议,让大臣们依照各自的意见去办。子良列齐国去献地,昭常负责守地,景鲤去秦国搬救兵。
子良赶到齐国,答应割让国土,齐国马上派兵到楚国来接管土地。然而,昭常不答应,发誓说,如果齐国要以武力抢夺,他将带领三十万楚国男女老少同齐国决一死战。齐王怪罪子良耍花招,子良回答说:“楚王确实同意割让土地。昭常不同意,是违背国君的命令,请齐王派兵攻伐他吧。”
齐王大怒之下向楚国出兵,想强行夺取楚国国土。正在齐王要领兵伐楚之际,景鲤请来的五十万秦军兵临齐境。齐王担心攻打楚国难保自己的国土,被迫放了子良,派使者到秦国求和。这样,楚国既避免了战争,承保住了国土。
【新说】
慎子的做法,堪称因事制宜的典范。他所面临的是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这些办法从不同的角度有助于事情的解决,于是兼采并纳,多管齐下,取得了成功。这是事同人不同的情况。当然,遇上这种情况,也可以对不同人的意见进行比较、选择,采纳最佳者,而不一定同时全部采纳。
同样的人遇上不同的事,是另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办法和措施要因事而变。倘若以不变应万变,结果很可能像守株待兔一样。一定要对症下药,力争药到病除。
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同样的事,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正如穿衣这件事,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应有不同的穿法,大概只有神经有毛病的人,才会在大热天穿皮大衣。时间变了,虽然事情未变,但处理方式要随时变通。
反过来,在同样的时候,会发生不同的事情,这时要区别情况,有针对性地各个击破。不分青红皂白地眉毛胡子一把抓,叫做不得要领,结果可能是鸡飞蛋打,处处落空。
再说事情本身,也有大同小异和大异小同的分别,自然,对策也应相应地大同小异,相应地大异小同。
说到底,核心是个以变应变的问题。
【典源】
因事制宜:语出《汉书·韦贤传》:“朕闻明王之御世也,遭时为法,因事装宜。”
楚襄王集纳众议:事见《战国策·楚策二》。
21、除祸宜早,春申君迷色丧命
【原典】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宰相春申君很是担心,就去找会生孩子的女人,想献给考烈王。李园的妹妹就是这样一个。但是,春申君见了她以后却十分喜欢她,便将她纳为了自己的妾。
不久以后,李园的妹妹就怀孕了。李园知道了这件事后,便和妹妹商量,想出了一个计谋。
然后,李园的妹妹便去劝说春申君。
“请你把我送给楚王吧。”她向春申君说。
“你不喜欢我吗?”春申君问。
“怎么会呢?”
“那你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您想一想,如果我到了楚王那儿,生下了你的孩子,虽然名义上是楚王的,但这却意味着你的孩子将成为楚国的下一代君主。所以,虽然你把我送给了楚王,但其实我还是属于你的。”
李园的妹妹终于说服了春申君。他们谈话之后,春申君便将她送给了楚王,不久,李园的妹妹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就是后来的幽王。这之后,李园和妹妹都生怕春申君泄漏秘密,总想找机会加以刺杀。
后来楚王患了重病,当时朱英来找春申君,一见面朱英便对他说:“你现在正面临着意外的灾祸及幸福。所谓意想不到的灾害,乃是指楚王死后,李园将会刺杀你。而意想不到的幸福,则是你将有可能成为楚王。”
春申君听了后很生气地说:“岂有此理,李园不会这样做的!”
十七天之后,考烈王死亡。李园果然派刺客藏于王宫门内,刺杀了春申君。
【新说】
趁祸苗小就将它除掉,这的确是一个要牢记的真理,就如树木在幼苗之时,用手就可以摘除,但长大了后不用斧头就无法砍掉了。
春申君的故事,正是丧失时机而遭灾祸的悲剧,正如司马迁所说:“应下的决断而没有下,自作自受。”春申君正是这种人。他沉醉于女色之中,被李园之妹的一番话说动了心,而丧失了应有的判断力,轻信他们会对自己忠信。试想,如果春申君及早地判断出了李氏兄妹的诡计,当机立断地加以铲除,也就不会遭致杀身之祸了。然而春申君却没有那样。李园之妹到了楚王身边,生下了儿子,势力增大了许多,李园便乘机向春申君下了毒手,春申君是一位贤明的臣子,然而由于轻信给自己带来灾祸的小人,结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当然,春申君除了无决断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被蒙蔽了眼睛,没有看清祸苗所在。可惜的是,有些人明明清醒地看到了祸苗,但就是难下决心铲除,优柔寡断,最终失去了机会,终于养虎为患,自己反被其害。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当然是“鸿门宴”了。项羽当然算得上是大智大勇之人,但是他输就输在了优捎寡断的性格上。在鸿门宴上无论范增如何暗示,如何急切,项羽总是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失去了唾手可得的良机,使刘邦逃之夭夭。
现在的我们当然无法明白地知道项羽当时的心理,但我们仍可以肯定地说:对敌人的善良,就等于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典源】
除祸宜早:语出宋代欧阳修《进拟御试应天以实不以文赋》:“祸患可销于未萌。”宋代苏洵《审敌》:“除患于未萌,然后能转而为福。”
春申君迷色丧命:事见《史记·春申君列传》。
22、斩草除根,陈桓公自食恶果
【原典】
公元前717 年,郑庄公出兵进攻陈国,结果大获全胜,夺取了很多财物和俘虏。这是郑庄公对陈国两年前讨伐郑国的报复。
此前两年,卫国和陈国曾经联合起来讨伐郑国。郑庄公知道敌不过,向陈桓公请求讲和,陈桓公不同意。执政大臣公子佗五父是陈桓公的弟弟,他劝谏说:
“亲近仁义,对邻国友善,这是立国的法宝,大王还是答应郑国的请求吧!”
陈桓公听了公子佗的话很生气,说道:“宋国和卫国都很强大,它们才是陈国真正的祸患。郑国那么弱小,它能把我们陈国怎么样?”
陈桓公不听劝谏,继续攻打郑国。
两年后郑国强大起来,出兵伐陈,打得陈国大败。邻国见陈国吃了败仗,都坐视不救。
后来有人评论这件事说:“善的东西不可丧失。恶的东西不可滋长,这话是针对陈桓公说的。滋长了恶而不悔改,接着就祸及自身,这时再要挽救,就来不及了。《商书》说过,恶的东西一旦蔓延开来,就像大火燎原,连接近都不可能,怎能指望扑灭它?”
这个人接着又引用古代史官周任的话说:“治理家国的人,见到恶就应像农民种庄稼要除掉杂草一样,把锄掉的草堆积起来肥田,彻底挖掉它的老根,使它不能再生长,这样善就能得到发展了。”
【新说】
这则故事带有浓厚的劝戒意味:它要人们扬善去恶,除恶务尽,不留余患。陈恒公之所以败在郑庄公手中,是因为他不善待邻国,心地很坏,遭受失败理所当然,咎由自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过,我们也可以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读这则故事。倘若陈桓公在郑国还很弱小时,将其彻底消灭,恐怕不会有两年之后的灭顶之灾了。这不也是“斩草除根”的一种解释吗?
政治斗争,乃至人生的种种竞争,往往是很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斩草除根,就是要彻底除掉祸根,不留后患。在斗争双方利益尖锐冲突,彼此不共戴天,对方的存在对自己的存在构成严重威胁时,尤其需要牢记这一策略。
历史为我们提供的教训买在是太多了。春秋时代的宋襄公临阵对敌人讲仁义,结果大败而归。楚汉之争,项羽摆下鸿门宴,为除掉刘邦提供了一个干载难逢的良机。项羽的犹豫使刘邦死里逃生,项羽最后竟落得乌江自刎..
后人把对敌人付出无谓的感情叫做“宋襄之仁”,把不当机立断斩草除根叫做“纵虎归山”。古希腊《伊索寓言》中讲的《农夫和蛇的故事》,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鲁迅先生在三十年代曾大力倡导“痛打落水狗”,因为他深知“落水狗”
们的卑劣。你以慈悲之心救助了被打落在水中的狗,它上岸之后说不定会反过来咬你一口。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经常是这样。
因此,对貌似可怜的敌人,对落难的敌人,对藏起狐狸尾巴花言巧语的敌人,应毫不留情地痛打到底,直至彻底丧失战斗力。在这种时刻万万顾不得仁义、信用之类教条,否则只能招致自己失败。
所以,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犯罪。
【典源】
斩草除根:语出《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陈桓公自食恶果:事见《左传·隐公六年》。
23、落井下石,白门楼吕布殒命
【原典】
吕布字奉先,是三国时代的一员猛将,武艺天下无敌。《三国演义》作者对他作如此描写: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追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虎牢关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吕布曾一人力敌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足见其武艺非凡。
吕布最先是荆州刺史丁建阳的义子,后被董卓派李肃游说,又送赤兔马,于是便杀了丁建阳而投董卓为义子,为虎作伥,助董卓把持朝政。没过多久,司徒王允用貂蝉行美人连环计,招吕布为婿,吕布又助王允诛杀了董卓。
董卓被杀后,余党李榷、郭汜、张济、樊稠等人一边抵抗吕布,一边攻破京城,杀了王允。吕布先后投奔南阳太守袁术、渤海太守袁绍,上党太守张杨、陈留太守张邈,均不长久。后来又带兵投奔刚刚得了徐州的刘备。刘备要让徐州给吕布,但义弟张飞容不得,只好叫吕布驻军在徐州附近的沛县。
吕布在沛县驻军后,曹操采纳谋士荀或的“驱虎吞狼”计,猎用天子的名义要刘备去讨伐袁术,却让吕布乘机夺了徐州。吕布夺得徐州后,又采用谋士陈宫的意见,请讨伐袁术失败的刘备回徐州,驻军沛县。刚好与原来刘备驻徐州、吕布驻沛县来了个掉换。无奈之下,刘备只好接受。而且,两边守望相助,倒也和平友好。尤其是当袁术派纪灵率大军讨伐刘备时,吕布出面调解,辕门射戟,使纪灵不敢进攻刘备,解了刘备的危难,两家关系更好。
吕布曾对刘备说:“我今天解了你的危难,今后得志,不可相忘!”刘备再三感谢。
后来,张飞拦路抢了吕布派人从山东买回的一百五十匹马,引发了两家矛盾,吕布围攻沛县讨马,刘备等突围投靠曹操。
曹操率大军亲征徐州,吕布兵败,退入下邳城坚守。两个月后,吕布在睡觉时被手下人捆绑开城门投降。
曹操在白门楼上处置吕布及其随从。当曹操下楼时,吕布对刘备说:
“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救呢?”
刘备点头应允。
一会儿曹操上楼,吕布表示自己愿意投降,辅佐曹操定天下。曹操回头问刘备说:
“何如?”
刘备却回答:
“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气得吕布大骂刘备:
“这个家伙是最无信的人!”
又谴责说:
“大耳儿!不记得辕门射戟时了吗?”
刘备一言不发,曹操于是下令将吕布缢死,然后割下脑袋示众。
一代名将,就此丧生。
【新说】
后人有诗感叹吕布:
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
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
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
又有诗评论刘备:
伤人饿虎缚休宽,董卓丁原血未干。
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
意思是说刘备既然知道吕布是个反复无常,连义父都要危害的人,就应该替吕布求情,让曹操收留吕布,好让吕布今后去杀害曹操。
这当然也是一种见解。不过刘备当时却是采用的落井下石之法。他怕的是曹操收吕布而多了一员盖世无双的猛将,为虎添翼。所以在吕布落入井底时,不仅不伸出援助之手,见死不救,反而再投下一方巨石,用丁建阳、董卓都被吕布所杀的事实来提醒曹操,打消了曹操想用吕布的念头,置吕布于死地。
在吕布的一方面,那可真是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只有大骂大耳儿不讲信用、忘恩负义的份儿了。
其实,他不懂得,人家既要落井下石,哪还有什么信义可讲呢?更何况,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吕布也忘了,自己虽然对刘备有过解危之恩,但毕竟也是兵戎相见,夺城逐邑的敌人啊。这个时候还想人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岂不是太过奢望了吗?
当然,落井下石毕竟不是什么很光辉的事情,严格说,它的正面意义仅限于对敌斗争中,而且当事人往往也不愿你说他落井下石,而宁可称之为“痛打落水狗”或“宜将剩勇追穷寇”之类。因为盂老夫子早就说过:见到你嫂嫂落水而不伸手拉她上来,那你就是豺狼!(《盂子·离娄上》)
不伸手援助就已经是豺狼了,更何况再投下一方巨石!
那真不知该算是什么了呢?
【典源】
落井下石: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又见明·李贽《续焚书·答来书》:“若说叔台从而落井下石害我,则不可。”
白门楼吕布殒命:事见《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24、偷梁换柱,凤姐暗设掉包计
【原典】
话说贾宝玉因失去通灵宝玉而痴痴傻傻,疯疯癫癫,那荣宁二府的人不仅把府里上上下下找了个遍,还悬赏满城,拾得送来者赏银一万两,报信而找得者,赏银五千两。但无论如何就是找不着,宝玉的病却一日重于一日。
眼见这种情况,可急坏了贾府的老祖宗贾母。请先生给宝玉算算命,说是要娶了金命的人冲喜才好。这正合老祖宗的心意,忙召来儿子贾政和媳妇王夫人,要赶着给宝贝孙子成亲。孙媳妇当然应该是金命的薛宝钗了。这不仅成就了金玉良缘,而且,说不定还会靠了宝钗那金锁招回宝玉的玉来呢。
这样,宝玉的病不是也就可以好起来了吗?
老祖宗的算盘倒是打得如意,宝玉的贴身丫环袭人心里却在犯起嘀咕来了。袭人自然是希望宝钗做了宝二奶奶,但是她深知宝玉的心思却一门都在林黛玉林姑娘身上。若是他知道给自己娶的是宝钗而不是黛玉,还不知会闹成什么样儿来呢?想到这里,袭人转喜为悲,打定主意得向王夫人禀告清楚。
王夫人听袭人说完后,倒也觉得是个问题。到时候宝玉闹起来,喜冲不成,只怕还会闹出新的麻烦来呢。王夫人连忙将这事细细报告老祖宗。一时之间,婆媳俩竟都不知怎么办才好了。
还是凤姐脑子灵光,鬼点子多,当时她正在那里和老祖宗说话,听王夫人说完后,想了一想说:
“这事难倒不难。我想了个主意,不知你们肯不肯?”
二人都催她快说。凤姐于是接下去说道:
“这件事只有一个掉包儿的法子。如今不管宝兄弟明白不明白,大家都只对他说老爷作主,把林姑娘配给他了,到时候却如此这般..”下面的话凤姐只在王夫人耳边轻轻地说了一通,把个老祖宗急得连忙追问。凤姐又悄悄对她说了一遍,三人都笑起来了。
过了两天,凤姐到宝玉那里去告诉他,老爷要给他娶亲了,娶的是林妹妹。把个宝玉喜得从床上跳了起来,马上就要去见林妹妹,告诉她这件喜讯。
慌得凤姐连忙拦住,说是林妹妹早知道了,如今要做新娘子,自然害羞不肯见的。这才把宝玉给安住,只等着那娶亲的良辰吉日早早到来。
到了娶亲的那一天,大轿从大门进来。新娘子坐轿,蒙着头,扶新娘子的正是黛玉从南边家里带来的丫头雪雁。宝玉见了雪雁竟像是见了黛玉一样欢喜。拜了天地和老人后便进入洞房。宝玉迫不及待地去给新娘子揭开盖头,只想快给林妹妹说说知心话,却眼前一花,分明看见的是宝钗姐姐,哪来的林妹妹呢?就连那雪雁一时之间也不见了,换了莺儿等上来伺候。宝玉呆呆的只管站着,两眼直视,半语全无,倒以为自己是在梦中。原先有些昏聩的病,这一下糊涂得更厉害了,口口声声要找林妹妹去,其它便什么也不顾了。
却原来,凤姐用的是一个偷梁换柱、偷龙转凤的掉包计。
【新说】
凤姐这一包倒是掉得好,只是气死了黛玉,逼走了宝玉,害宝钗守一世空房,岂不是一石伤三鸟了吗?
偷梁换柱,偷龙转凤,或者说偷天换日,都是玩弄手法,暗中改换事物的内容。用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属于制假贩假一类的手法,因此,要对付它,就得打假。
在我们这个商业时代,相信很少有人没有吃过偷梁换柱的亏。本来标的是原装进口,结果你买到的是国内组装;本来你买的是茅台五粮液,结果人家是旧瓶装新酒;本来你见他羊头高高挂,结果人家是挂羊头卖狗肉。如此等等,那可真是举不胜举。
应该说,无论用在政治上还是商业上,偷梁换柱都是不那么光彩的,就是那凤姐,因用了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意思到潇湘馆去见林妹妹了。
唯有用在那兵戎相见的军事斗争中,偷梁换柱指悄悄抽出主力部队打击敌人的计谋,这就似乎没有什么不光彩的了。
当然,无论光彩还是不光彩,作为计谋,其原理都是一样的。熟悉它,掌握它,自己不用,也可多一分心眼打假啊!
【典源】
偷梁换柱:“三十六计”第二十五计:“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语本“抚梁易柱”。《雕王集·壮力篇》引《太史公记》:“殷纣..力能索铁舒钩,抚梁易柱,步捉猛兽,手接飞鸟也。”
凤姐暗设掉包计:事见《红楼梦》第九十六、九十七回。
25、上下其手,伯州犁作弊问囚
【原典】
鲁襄公二十六年,楚国出兵攻打郑国。楚军一路得胜,很快便兵临匙麇。
驻守城麇的郑将皇颉领兵出城抵抗,与楚国军队大战,终因寡不敌众被楚军打败。
皇颉败阵而逃,楚将穿封戌和公子围紧追不舍。结果是穿封戍抢先一步抓住了皇颉。
战斗结束后,公子围争功,硬说皇颉是他抓获的。穿封戌当然不服。两人正在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随军的太宰伯州犁看见了。伯州犁问他们为什么事而争执,两人争相诉说事情的经过,互不相让。伯州犁于是说:
“你们都别争了,让我来替你们裁定吧。”
两人都问:
“怎么裁定呢?”
伯州犁说:
“这还不容易,我们当面问一问俘虏本人,让他说是被谁抓住的,这不就清楚了吗?”
穿封戌当然高兴,马上就赞成。公子围想了一想也同意伯州犁当即叫人把皇颉押过来,先向他说明原委:
“现在他们二人为你而争执,你知道吗?”
然后他故意把手抬得高高的,毕恭毕敬地指着公子围说:
“这位是公子围,是我国国君宠爱的弟弟!”
接着又把手压得低低的,随随便便地说:
“这位叫穿封戌,是我国方城外的一名县官儿。他们两个,到底是谁抓住了你呢?”
皇颉完全听懂了伯州犁的意思,便顺水推舟地说:
“是公子围俘虏了我。”
穿封戌一听勃然大怒,抽出戈来就去追公子围,但没有追上。
皇颉就这样被判为了公子围的俘虏,公子围带着他回国领功去了。
【新说】
上下其手的行为虽然不够光彩,但从智谋的角度来看,伯州犁倒是拿准了俘虏的心态,一举成功,舔了个肥屁股。
上下其手要成功,离不开对方的串通配合。想想看,假如被俘虏的不是皇颉,而是猛张飞李逵一类,那只会得到“杀便杀,问个鸟!”的回答,岂不是自讨没趣了吗?
问题是,生活中张飞、李逵般不怕死的汉子毕竟是凤毛麟角,满世走的,多是皇颉之类的圆滑乖巧之徒。这也就使得上下其手大有用武之地。
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上下其手的窍门似乎已越来越多,里外勾结,上下串通的事情司空见惯,不过,其目的早已不是为了争什么功,邀什么赏了,而是为了大大地中饱私囊。
欲壑难填,上下其手就永远有市场。
当然,有市场归有市场,但并不是说就一定能玩得转。弄不好,伸出去的手缩不回来,尴尬事小,作弊败露事大。
所以,手还是少伸的好,不管是上还是下。
【典源】
上下其手: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伯州犁曰:'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为公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之?’囚曰:'颉遇王子,弱焉。’”
伯州犁作弊问囚:事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26、请君入瓮,来俊臣还治周兴
【原典】
武则天当政时喜欢用酷吏审讯犯人、周兴和来俊臣都是当时著名的酷吏。周兴曾经用各种酷刑残杀了数千人,来俊臣用酷刑所害的也有一千余家。
后来,左金吾大将军邱神■谋反被杀了头,有人告周兴与邱神■同谋,武则天下密诏命令来俊臣审讯周兴。
来俊臣接到这道审讯同仁的密令后,很是费了一番心思,然后才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没有直接去抓周兴,而是派人去请他来吃饭。
周兴像往常一样欣然而来。酒过数巡,话正投机,来俊臣把话题引到业务上来。他问周兴:“对于那些死不招认的犯人,老兄觉得用什么样的办法审讯他最见效呢?”
周兴一听便洋洋得意地说:“这还不容易!在下给老兄推荐一法:用一个大瓮,四周堆满火炭,用火炭把大瓮烧得通红,然后把那死不肯招认的犯人放进去。这可比死还难受百倍,任他是不怕死的人,也没有什么不肯招认的了。”
来俊臣听后拍手称妙:“很好,很好!还是老兄的办法高明,我们要当面一试!”
说完,来俊臣便命令手下人抬来大瓮,四周堆满火炭烧起来。周兴只以为他真要在席前审犯人,也不在意,只管吃喝谈笑。
眼看着大瓮烧红了,来俊臣突然站起来说:“周兴你听着,我这里有皇太后的命令,要我审问你与邱神■同谋的事,你最好坦白招供,不然就请老兄入瓮吧!”
周兴听了如晴天霹雳、惶恐之极,连忙叩头认罪。
武则天考虑到周兴对自己也有过功劳,没有治他的死罪,只判流放岭南,结果在流放途中还是被他所害的仇人杀死了。
【新说】
请君入瓮法是典型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起来还是以毒攻毒,不过也有所区别。以毒攻毒的目的是为了去毒,请君入瓮则不是为了去瓮。
如果引申一点,请君入瓮也可作另一层理解。
在这一层意义上,“瓮”是一个圈套,请君入瓮就是请你入圈套,就像诸葛亮引司马懿入葫芦谷,韩世忠逼金兀术入黄天荡,王二小带侵华日军入埋伏圈一样。
这里的“请”法有多种多样,有引诱,有逼迫,有带入,但却没有来俊臣请周兴的那样,月亮坝里要弯刀——明砍。当然,“明砍”的背后,敬酒不吃吃罚酒,那还是要逼迫的了。
作这种理解以后,生活中的瓮那可就太多了,随时都可能有人请君去入,只不过请法已花样翻新,高明得多罢了。
君不见,电视广告巧笑信兮,美目盼兮,又是优惠大酬宾,又是省优部优国优世界第一。一旦你信进去,往往连呼上当,才知道被请入瓮中。
君不见,闹市街头,熙来攘往,有人声嘶力竭,高呼转向跳楼,血本销售。一旦听进去,到时候你才知道,跳楼的是你不是他,你又被请入了瓮中。
君不见,迎宾小姐笑容可掬,仪态万方,店堂装修华贵典雅,服务一流。
一旦跨入,到买单结账时你才知道,你被请进的哪里是什么宾馆酒楼,分明是一口狮子口大张的瓮。
君一定还可以举出不少。难怪有人说:“处处有陷阱,事事有圈套,人人都是瓮中人。”
【典源】
请君入瓮:语出唐·张■《朝野佥载》(《太平广记·一二一·周兴》引):“(来俊臣)谓兴曰,'囚多不肯承,若为作法?’兴曰:'甚易也。
取大瓮,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处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咸即款伏。”
来俊臣还治周兴:事见《新唐书·酷吏传》、《资治通鉴·唐纪二十》。
27、狐假虎威,昭奚恤借威宣王
【原典】
战国时,楚宣王在位,北方的诸侯国并不怕他,却害怕他手下的大将昭奚恤。有一天,宣王乘昭奚恤不在时,问大臣们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大臣们担心得罪昭奚恤,都不敢言语。有位叫江一的大臣,平时怨恨昭奚恤,这时凑上前对宣王说:“大王,北方的诸侯国惧怕的其实是您的军队,而不是昭将军。”
宣王不明白江一说的是什么意思,叫他说得再明白点。江一先给宣王讲了一个寓言故事:
很久以前,山林中有只威风八面的老虎。有一天,这只老虎到外面找食物,抓到一只狐狸,打算把它吃掉。这时,狡猾的狐狸却不慌张,摆出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说,“你不敢吃我,因为天帝派我来做百兽之王。你要是吃了我,就违背了天帝的旨意。天帝怪罪下来,你决不会有好下场!”
老虎认为自己是山林之王,没有认见了自己不害怕的,从没有听说过什么百兽之王。再说,这只狐狸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老虎心里对狐狸的话将信将疑。
狐狸看出老虎拿不定主意,又接着说:“你要是不信我的话,就跟着我去走一趟,看看山林里的百兽见了我,没有一个不逃跑。”
老虎真想见识见识这只“百兽之王”,于是决定跟在它后面到山林中去走一趟。不出所料,它们走到哪里,哪里的野兽不分大小都跑得远远的。老虎以为狐狸的话果然不错,但是它哪里知道,实际上百兽害怕的是威风八面的它自己,才一见面就跑得老远,而不是惧怕假借百兽之王名义的狐狸。
讲完故事后,江一接着对宣王说:”现在大王拥有五千里土地和上百万兵马,把管辖权和指挥权都交给了昭将军,因此,北方的诸侯国才怕他。但是,它们怕的是大王交给他的兵权,正如山林中的百兽怕的是老虎而不是狐狸一样。”
宣王听完江一的这番解释,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新说】
打着别人的招牌,利用别人的威信,来兜售自己的货色,为自己谋取利益,是身为臣仆者惯用的手法。过去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一说,其实就是说的狐假虎威的情况。
这是一个很方便的策略,无需自己付出什么,将别人现成的招牌、权威拿来用就是了。可以公开地,无所顾忌地加以利用。这样做的主要前提是取得主子的信任和授权,比如像昭奚恤那样。一般而言,通往这一层的道路往往较为漫长。要作很多铺垫,要有耐心,或者出生入死功绩赫赫,或者奉承拍马笼络人心,或者关键时刻表现不凡,或者对主子有特殊贡献,都有可能获得假主威的特权。
也有人偷偷地狐假虎威。这样做要冒一定的风险,一旦露出狐狸尾巴,阴谋就立即破产,结果可能是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甚至落入虎口,葬送自家性命。所以,要像寓言中的狐狸那样,在关键时刻沉住气,夹紧尾巴不使外露,装得若无其事,趾高气扬,成功的保险系数就高得多。
【典源】
狐假虎威:语出《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之与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昭奚恤借威宣王:事见《战国策·楚策一》。
28、佐雍得尝,程元振政变得赏
【原典】
程元振是陕西三原人,唐朝肃宗和代宗时在宫廷中任宦官。
公元762 年,唐肃宗李亨得了重病,任命太子李豫监理国政。皇后张良娣对宦官李辅国担任兵部尚书深为不满,认为国家全部的重要权力都掌握在他手中,对朝廷构成了心腹之患。张良娣也十分痛恨与李辅国狼狈为奸的程元振,他在宫廷中担任左监门卫将军。
张皇后见李豫监政,要他杀掉这两位奸臣,为朝廷除患。
但是,李豫生性懦弱,害怕事情闹大。张皇后在失望之余只好找到越王李系,说:“太子仁弱,不能诛贼臣。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
不料,这一密谋被程元振派出的密探探听到了,马上报告了李辅国。他们两人急忙调集皇宫禁军,守住太子李豫进军之路。太子奉诏正要进宫时,程元振将他挟持,躲藏到玄武门外的飞龙厩中,派兵严密把守。随后,程元振亲自带领禁军进宫,抓住了越王李系和伏兵。
密谋破产了。张皇后、越王李系等全被处死,病重的肃宗李亨被这意外打击惊忧而死。程元振和李辅国拥立太子李豫继承王位,这就是唐代宗。
在这场宫廷政变中,程元振为拥立李豫立了头功,深受李豫宠信。接着,他们两人合力,回过头来对付专横跋扈的李辅国。
李辅国要求李豫称他为尚父,并公开对李豫说:“陛下只管呆在宫中,宫外朝廷的事全由我来操办。”
程元振对代宗说:“李辅国手中的军队权力太大了,陛下应该加以限制。”
代宗按照程元振的计谋,撤掉了李辅国的职务,派人闯入他的住处将其诛杀,程元振被委任为骠骑大将军,封为■国公,统领全部禁军。程元振的父亲也被封为司空,母亲被封为赵国夫人。
【新说】
“雍”即烹调菜肴。利用帮忙做菜的机会,乘机先尝菜肴的美味;借帮助别人,趁机力自己分得一杯羹,实在是一桩既名正言顺又实惠的美事。程元振是深明其中奥妙的。
佐雍得尝的最大好处,就是名正言顺。名不正言不顺,就有越俎代庖、无功受禄的嫌疑。打着帮助别人的旗号,实际是为自己获取利益,同时,得到好处的也不光是自己,任何人对此都无法指责。
既然是名正言顺,就可以拉大旗作虎皮,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张旗鼓,堂而皇之地去干。程元振政变成功之后反戈对付李辅国,就是这么干的。事成之后,得到的实惠不但有物质金钱官位财产,还有名声荣耀,功垂青史。
所以,运用这一策略,除了利用正当的名义外,一定要选择好可以作虎皮的对象,也就是要加以利用的对象。最好是对方有性格上的弱点,处在危难之中,有棘手的问题急需解决。在这种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成功就大有希望。
精明狡诈,毫无信义,心狠手毒之徒,是绝不可选作依靠对象的。否则,事成之后可能被炒鱿鱼,甚至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这样的悲剧太多太多了!
【典源】
佐雍得尝:语出《国语·周语下》:“佐雍者尝焉,佐斗者伤焉。”
程元振政变得赏:事见《新唐书·程元振传》。
29、先意承旨,朱高炽巧成太子
【原典】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提出选定王位继承人。大部分武将认为该立次子朱高煦,因为他屡建战功,多次在危难之中挽救成祖,足智多谋,深得朱棣喜爱。
大臣解缙等人则力主立长子朱高炽,理由是明太祖朱元璋曾经这么决定过,于是朱高炽被立为太子。
朱高炽虽不招朱棣喜爱,却十分善于揣摸祖父朱元璋的心思,应答得体,朱元璋认为他有做君王的才能,决定他应成为太子。
朱元璋认为从小事上可以看出儿孙们的人品。他在世时,经常把儿孙们召入宫中,让他们读书,做一些小事,进行一些实际锻炼,以此考察他们的品格和才能。
有一次,朱元璋召来秦王、晋王和周王的儿子,让他们与朱高炽同吃同住,在读书之余,派他们分别去检阅宫中的禁卫军,三王之子都想以办事迅速得到祖父赏识,因而得到命令就出发,很快就完成了检阅任务。朱高炽却不紧不慢,行动比三王之子慢得多。
朱元璋问他行动为什么这样迟缓,朱高炽回答说:“天气很冷,我让禁军吃过早饭再检阅,所以迟了。”朱元璋听后十分高兴,认为朱高炽能替别人着想,爱惜军士,品德可嘉。
一天,朱元璋把一些奏折交给朱高炽,让他分检一下,把重要的先选出来。朱高炽所选的是一些与民众切身利益有关的奏折,正迎合了朱元璋勤政爱民之心。
在送上的奏章中有一些错别字没有改正,朱元璋问道:“你大概看见这些错吧?”
朱高炽答道:“我没敢马虎,但我觉得像这样的小错,实在不会影响您的审阅。”
朱元璋听后异常高兴,说:“我的孙子有做国君的见识啊!”随后他将十八岁的朱高炽立为燕世子,为朱高炽日后被立为皇太子打下了基础。
成祖朱棣死后,朱高炽继位,这就是明仁宗。
【新说】
要揣模领会主子没有表达出来的意图,需要悟性,悟性是一种天赋。有人天生悟性极高,能从蛛丝马迹中悟出别人难以言说或不愿说的心意;有人却不善此道,给个棒■就当针(真),直来直去,自然难于讨好。
不过,并不排除通过努力而达到这一效果的情形。长时间地留心观察,将观察的结果作细心分析,以此为依据来判断主子的心思。在大多数时候,这样做是有效的、正如猎人追踪狡猾的野兽的踪迹,只要细心并有耐心,最终便能将野兽捕获。
无论是凭悟性还是凭努力,都需要小心谨慎。漫不经心,毫不掩饰,反应迟钝,都可能破坏效果。最佳境界是不显山,不露水,在往来对答中达到默契,达到心领神会。
先意承旨的唯一目的,就是讨好取宠主人,身分地位主次是既定的,切不可喧宾夺主或反客为主。难就难在既要表现出谦卑顺从,避免锋芒毕露,又要表现出聪明乖巧,投其所好。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可以讨好怎么都行,这样效果会适得其反。
不妨说,先意承旨是一门讨好取宠的艺术,是以走钢丝的本领,在谦卑与聪明、顺从与主见,偏好和语性之间保侍微妙的平衡和心领神会的默契。
正因为这样,它与逢迎拍马、阿谀献媚不可同日而语。
【新说】
先意承旨:语出《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朱高炽巧成太子,事见《明史·仁宗本纪》。
30、以柔制刚,敬新磨演戏救人
【原典】
五代时,晋王李存勖打败了朱温,自立为帝,成都洛阳,成了后唐庄宗。
李存勖称帝后,重用太监和戏子,朝廷政治一片昏暗。李存勖本人喜欢化装演戏,他给自己取了个绰号,叫做“李天下”。
有一次,李存勖在河南中牟打猎。在追逐猎物中,李存勖的坐骑踩坏了当地农民的田地。中牟县令知道后,上前挡住了李存勖的马头,言辞恳切地劝李存勖替农民着想,不要毁坏农民的劳动成果。
李存勖心里想道,我身为堂堂皇帝,竟然受到一个小小县令当面指责,不禁怒从中来。他厉声斥退县令,准备命令手下将县令处死。
在这个节骨眼儿,随同李存勖来打猎的戏子敬新磨,十分同情那个县令和农民,认为县令为民请命,不该被杀,于是想出个主意来规劝李存勖。
敬新磨带了几个戏子跑去追那个县令,将县令抓到李存勖眼前。他假装斥责县令说:“你身为本县县令,难道不知道我们皇上喜欢打猎吗?你为什么纵容农民种庄稼,给国家提供赋税?你为什么不让全县的百姓饿着肚子,让出这片土地,好让我们皇上在这里纵马奔驰打猎?你罪该处死!”
说完这番话,敬新磨毕恭毕敬地走到李存勖面前,请求立即对县令执行死刑。在一旁的戏子们也随声附和,请求立即执行死刑。
李存勖听完这些话,居然哈哈大笑起来,他觉得敬新磨的即兴表演很不错,不亚于平时在宫廷中的演出,在高兴之余,他下令放了县令。县令得以免死。
不过,自称“李天下”的李存勖的皇帝瘾没过多久,便被大将李嗣源取代了。
【新说】
皇上的震怒,如同狮子起身大吼,是不可阻挡的。盛怒之下,岂能保命?
然而,戏子略施小计,以戏平怒,以柔制刚,终于化险为夷,虎口救命。观者无异于在看一场恐怖剧。手心捏着汗,心提到嗓子眼儿上,直到落幕,才喘出一口大气来,再回过头来仔细品味戏子的幽默,越发觉得其味无穷。
事情经常是这样,看起来最柔弱的东西,却能制服最强硬的东西。水够柔软的了,而滔滔大水却能冲决坚固的堤防,造成巨大灾难;涓涓细流、能将顽石的棱角磨去;小小水滴,天长日久能穿透石块。再刚强的汉子,也有被似水柔情瓦解的时候。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一刚一柔,既可以相辅相成,也可以相克相服。
柔不过是一种表现形式,在它下面其实蕴藏着力量。水中蕴藏着能量,儿女情长具有使人心动的情感力量。刚,其力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看似势不可挡;柔,其力藏而不露,看似软弱无力,其实如绵里裹针。因此,不妨说,以柔制刚,是以一种无形之力去战胜另一种有形之力,不过是两种不同的力之间的转化罢了。
柔中也包含着智慧和机敏,诸葛亮的空城计未用一兵了卒击退了强敌,用的是看不见的智慧之力,其中奥妙是不可以吐露的。
柔中也包含着自信和勇气。敢于出面和强敌对抗,并非人人都能做到。
面对老虎之时,旁观者不难看出处境的危险和结局的可怕。既已挺身而出,首先是置安危于不顾的气魄,同时也相信自己能力挽狂澜。
所以,不要小看柔,因为世界上有太多事情是常人悟不透的。
【典源】
以柔制刚:语出《老子》第三十六章:“柔弱胜刚强”;第七十八章: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奠不知,莫能行。”
敬新磨演戏救人:事见《新五代史·伶官传·敬新磨》。
31、下马上马,孙膑小计赢千金
【原典】
孙膑从魏国逃到齐国后,受到齐国将军田忌的热情接待。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兵法,孙膑那睿智的谈吐和惊人的韬略使田忌佩服不已,几天后便无话不谈了。
当时,齐威王在空闲时喜欢和王亲大臣们赛马。田忌老是爱输,每次都输掉不少黄金。田忌为此而非常烦恼。这一天,两人谈话谈到投机处,田忌无意间说出了自己的烦恼。孙膑说:“没关系,下次将军赛马的时候,让我去看一看。”
隔了几天,田忌果然邀请孙膑一道去观看赛马。孙膑看了看,田忌的马其实与威王的马实力差不多,双方都有上、中、下三等马。但三局比赛田忌都输了。孙膑于是对田忌说:“将军明日再与威王赛马,我可以保证您取胜。”
田忌大喜,说:“先生如果真能使我取胜,我就去向威王挑战,下个大赌注,每局一千两黄金,怎么样?”孙膑说:“将军只管去下注好了。”田忌便对威王说:“臣赛马屡赛屡输,明天我愿以所有的家产来与大王一赌输赢,每局赌注一千两,好吗?”威王一听便大笑起来,连说:“够刺激,够刺激!”
于是一言为定。只等第二天开赛。
第二天一大早,王公贵族们都驾着装饰华丽的车马来到赛马场,老百姓数千人也都闻讯赶来观看这激动人心的一赌。
赛马就要开始了,田忌不禁紧张起来,悄悄问孙膑说:“先生,您的必胜秘诀在哪里呢?这可是千两黄金一局的赌注啊,开不得玩笑!”孙膑这才不慌不忙地说:“威王的马胜将军的马一筹,如果您的马按顺序对等与他的马比赛,自然非输不可,现在您只需要略施小计,第一局用您的下等马去对他的上等马,第二局用您的上等马去对他的中等马,第三局用您的中等马去对他的下等马。这样比赛下来,您的马虽然会败一局,但必然会胜两局。三打二胜,一千两黄金不就是将军的了吗?”田忌一听忍不住叫了起来,一拍大腿说:“妙啊!我以前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
比赛开始,第一局当然是田忌输了。齐威王大笑不止,田忌说:“大王,还有两局呢,如果这两局臣也输了,大王再笑臣也不晚啊!”结果,第二局、第三局都不出孙膑所料,田忌的马都赢了,观众掌声雷动,欢呼声不绝于耳。
田忌满面红光地从齐成王手中接过一千两黄金。
比赛结束后,齐王很是不理解,为什么同样的马,同样的赛法,这一次田忌会获胜呢?田忌忍不住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了齐王。他对齐王说:“这哪里是臣马的功劳啊,完全是因为孙膑的计谋。”威王听了感叹说:“在这种小事上就可以看出孙膑先生的过人智慧!”于是赶忙召来孙膑,请教兵法,拜为军师。
【新说】
说起来,孙膑的确不过是略施小计而已,在今天的体育团体赛中,大到国际奥运会,小到一个单位的业余比赛,这种“下马上马”的战法已是常识。
只不过,现代人聪明得多,早已发明了抓阄儿或电脑排名之类的办法,使你孙膑的计谋无从施展。
问题倒是在于,孙膑的计谋本身虽小,但其思维方法却是不同寻常。世上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就怕想不到,就怕脑瓜于打不过转儿。
由此看来,下马对上马的计谋在体育竞赛中虽然已走不通了,但用于其它领域其它事情上呢?比如说军事角逐,比如说市场竞争,如此等等..
【典源】
下马上马:通常说“下马对上马”。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孙膑小计赢千金: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32、解铃系铃,优孟悲马劝簿葬
【原典】
优孟是春秋时楚国的戏子,他身高八尺,滑稽善辩,常以说笑话的方式向楚庄王提意见。
楚庄王非常爱马,他给自己最心爱的一匹马穿上绣花衣服,让它住在豪华的房子里,晚上让马睡在床上,用枣脯来喂它。后来这匹马得肥胖病死了,庄王要用大夫的礼仪来厚葬它。大臣们认为这样做太过分了,都表示反对。
庄王下令说:谁敢反对他的主意,就处死谁。
优孟知道这件事后,决心挺身而出劝谏庄王,有一天,他一见到庄王就爷天号啕大哭。庄王大吃一惊,忙问其中原因,优孟边哭边说:“这匹马是大王最珍爱的,现在不幸死了,像楚国这样的大国,按大夫礼遇安葬它太小气了。请庄王照君主的礼仪来安葬它吧。”
庄王反问道:“那么怎样照君主的礼仪来安葬这匹马呢?”
优孟止住了哭泣,一本正经地说:“我看要用玉石做一副棺材,外面套上最好的木料。派全副武装的兵士为它造坟墓,老百姓去背墓土。出丧时,请齐国和赵国的来宾走前面,韩国和魏国的来宾跟在后面。再为它修一座祭祀的寺庙,封给它一万户的封地,这样,各国的诸侯就知道大王是真正轻视人而宝贵这匹马了。”
楚庄王听了这番话,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点过分,对左右说:“我的过失真有那么严重吗?该怎么办呢?”
优孟接着说:“依我看,还是请大王按照对待一般牲畜的方法去办吧。
挖一个土坑,用铜槽做棺材。给它准备些姜枣,献上些木兰和稻谷,然后把这些东西全放进火里烧熟,把它安葬进人的肚子里。”
于是,楚庄王便派人把那匹马交给管御膳的官员去处理,下令不让天下百姓知道这件事。
【新说】
一个戏子,竟做出了位高权重的大臣们所不敢做的事。认真想想,人生万事,同演戏之间有绝对的界限吗?可以肯定他说,即使有,这界限也是模糊的,而在骨子里,世界是个大舞台,世上的男男女女都是演员,都在演戏。
优孟的真正意图,是把哭马当作进入角色、入戏的切入点,然后让庄王自己来收场。道理很简单,谁把铃子套上去的,谁就去把它解下来;谁惹出的祸事,最后还得由谁来收拾残局。这个方法很有点像今天的“岗位责任制”,谁在岗位上,就自始至终负责到底,自己惹出事端,还得自己设法解决,别丢下一摊子祸事,让别人来揩屁股。
让惹出事端的人去解决事端,并不是为了推脱责任,相反,这才是真正负责的态度,因为,最了解情况,最明白事情因果奥妙的,非当事人莫属,谁去代替他,都隔了多层,不仅要多费周折,弄不好还会惹出更多的事儿来。
所以,为了迅速、准确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最便捷的办法是直接请当事人出场。
请当事人出场,还可以收到给人台阶下、“治病救人”的效果。为当事人提供将功补过的机会,岂不是可以体现宽大力怀的胸襟气度吗?
当然,当事人能自己醒悟,自己找台阶下,主动去把铃子解下来,是最好不过的,这体现了他的聪明。倘若执迷不悟,敲打一下使之醒悟也无妨,只是得注意方法。优孟的戏之所以演得成功,除了达到警醒庄王的目的外,还在于他具有令人捧腹的幽默天才。
【典源】
解铃系铃:语出明代瞿汝稷《指月录·法灯》:“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师曰:'系者解得。’”
优孟悲马劝薄葬:事见《史记·滑稽列传》。
33、不神之神,郭子仪一语破的
【原典】
唐代大臣郭子仪平定了安史之乱以后,又经过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屡建功勋,被封为汾阳王。他身为国家元老,功高几可盖主。
然而,在汾阳王府第里,却与别家府第大不相同,毫无森严壁垒之势,而总是门户大开,任出任入。
有一天,郭子仪部下的一位将军求见。当时郭子仪正在侍候夫人和爱女梳妆,他毫不在乎被人看见,仍不慌不忙,照旧待候完毕才去接见。他的儿子们见了,面子上很觉得过不去,便一起约好向父亲劝谏。他们说:“父亲功业赫赫,世所罕有,但却不注意尊重身分,凭谁都可以进入你的卧室,这样没有规矩怎么行呢?”
郭子仪听了这话以后,只好向儿子们讲明他这样做的用意。他说:“你们的心意我又何尝不知道呢?可是你们却一点也不懂我的良苦用心,我们的家现在有五百匹吃公家草料的马,有上千个吃公家粮食的仆人,人口杂多而繁乱。而我自己呢,权势地位,声名财产,什么都已经到了头。往前,我没有什么可以再去追求的东西:往后,也没有什么可仗恃的东西。就我现在这样的情况,如果像别人家那样大门紧闭,不与外人往来,搞得森严似海,只要有一个人诬谄我什么,就会有人跟着胡乱猜测,如果传到圣上的耳朵里,弄不好全家九族都将遭遇杀身之祸,那时便有口难辩,悔之莫及了。而像现在这样,我们家的四门洞开,任出任入,一切都明白地摆在众人眼里,谁要想加罪于我不是就找不到借口了吗?这正是我的用意所在啊。”
郭子仪一席话,道破了玄机。他的儿子们听了全都恍然大悟,认为实在有道理,纷纷拜倒在地,深深佩服老人的深谋远虑。
【新说】
谋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身一看就诡诈神秘的,另一类则是表面平淡无奇,无“神”的迹象,然而其深处则是包含了极深的玄机,不易让人识破,只是在关键时刻才显露山水,让人恍然大悟,叹服不已。这两类谋略不能说哪一种更高明一些,只是在不同的具体情况下用不同的谋略罢了。
封建社会官场险恶,政治斗争激烈,像郭子仪那样地位和权势的人,必须时刻提防别人的陷害,而这类陷害往往又是难以预料的,他不可能时刻盯在这方面,只能采取这种开放性的方法,从而达到了“不神之神”的境界。
这样的基础就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运行规律的异乎寻常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郭子仪的做法,是对封建社会深刻理解,对封建官场了如指掌,对最高统治者心态透辟掌握后的聪明措施。
其实,由于世间万物无不处于对立统一、矛盾变化之中,“神奇”与“不神”往往也都是统一和可以转化的,而不是完全对立。有些人往往容易用习惯的旧有眼光对事物进行衡量,因而看不到这类特殊事物本身蕴含的神奇内质,只是把它视为平凡的变体而予以忽视,甚至加以嘲弄,直到该事物的神奇内质彼揭露开来,露出奇光异彩时,才恍然叹服。
所以,人们对于自己的一些习惯思维最好还是多进行一些革命。
【典源】
不神之神:语出《阴符经》:“人知其神之神,不知神之所以神也。”
郭子仪一语破的:事见《旧唐书·郭子仪传》。
34、知已知彼,孔夫子坐论智者
【原典】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路、子贡、颜渊三人与孔子讨论“何谓智者?”
首先,子路说:“智者,乃使人知己。”也就是说,世上有许多人总在埋怨别人不了解自己,因此能使别人来了解自己,就称得上智。
孔子听了,只是微微一笑。
接着,子贡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说:“智者,知人之事。”即了解他人,知道他人的价值、性格及才能,能够做到如此地步,才算得上是智。
孔子听了,认为把这种“知人”的人称为“士”就可以了,但还称不上士君子。当然,子贡的回答已比子路更进了一步。
最后,颜渊——孔子的得意门生——起身直言:“智者,乃知己。”
孔子听了颜渊的回答,很是满意,极其欣喜,称赞道:“正如你所言,这种人称得上是'士君子’了。”
【新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早已为人熟知的孙子的名言。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不容易的。
知彼,就必须要越过很多客观障碍去了解对方的情况,当然不甚容易。
所以在战争中,情报是十分重要的,双方都无不费尽精力地去刺探对方的情报,同时又千方百计地保守己方的情报,有时一个情报的泄露就会导致惨重的失败。
知己,看似一件并不难的事,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比知彼要难,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了解自己很难,要战胜自己就更难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人特别容易被一些假象迷惑,而出于本能也特别不愿正视自己的某些弱点,加之金钱、地位、权力又常常容易让人膨胀,飘飘然之后更是无法看清真正的自我。因此,了解自己的障碍更大一些。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要了解自己。”这句话与颜渊的“智者乃知己”
不谋而合。老子也曾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说知人只是智者应有的智慧,真正的明达之士必先知己。一般人总自以为非常了解别人而指东论西,正如观棋的人,议论总是特别多,而一关涉到自己,就如同高耸于夜空的灯,只能照射远方,却看不清自身近处。
成功之后的人,万不可权令智昏、利令智昏,只作解剖别人的专家,而不能解剖自己。
在战争中,只是知己,或是知彼都是不够的。所以知己知彼在我们的头脑中应是个整体的概念。
【典源】
知己知彼:语出《孙子·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孔夫子坐论智者:事见《论语》。
35、明知故昧,楚庄王绝缨尽欢
【原典】
春秋时,楚庄王大宴群臣,文武官员和庄王的爱姬美妾都出席宴会。大家开怀畅饮,直喝到天黑酒酣,兴犹未尽。于是又点上灯继续夜宴。
正喝得高兴时,一阵风吹来把所有的灯都吹灭了.宴会厅里一片漆黑,大家乱哄哄的。这时,突然有人趁乱去扯庄王一个美妾的衣服,这位美妾也未叫唤。只是顺手把那人帽上的带子扯了下来。然后悄悄对庄王说:
“刚才有人趁黑扯我的衣服,我已顺手把他的帽带扯了下来。赶快点上灯,看谁的帽上没有了带子,就是谁犯下了非礼的罪行。”
庄王听了心想:既然是我赏酒给大家喝,要求人人都一醉方休,现在这人是酒后失礼,我又何必为了显示美人的节操而去羞辱处罚他呢?
于是庄王叫不要忙点灯,而宣布说:
“今天我请大家一醉方休,不扯断帽带不算尽兴。大家都趁黑把帽带扯下来吧!”
喝酒的一百多位大臣都纷纷把帽带扯了下来,庄王这才叫人把灯重新点上。大家继续饮酒,尺欢而散。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有那个非礼的人自己心中有数!
两年后,吴国兴兵攻打楚国,楚庄王亲自率军迎敌。有一位大臣总是冲在前面,奋不顾身。两军五次交锋,那人五次都砍下了敌人的脑袋,打退敌人,使楚军取得了胜利。庄王对他的勇敢又感动又吃惊,忍不住问他说:
“我德行浅薄,平常并没有特别对你好,你为什么这样把生死置之度外为我效力呢?”
那人回答说:
“臣下实在不好意思,我就是那天晚上酒后失礼被美人扯掉帽带的人啊!我犯下了死罪,大王却不忍心治我的罪,并且不让大家知道。大王的仁德我不能不报答。所以,我一直在想为大王肝脑涂地,用我的一腔热血去溅洒敌人。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机会,我还有什么可顾惜的呢?”
庄王听了感叹不已。于是重用那人率兵退敌,楚军大胜。
【新说】
正所谓:
“美人空自绝冠缨,岂为娥眉失虎臣。”(《古今小说》卷六)
楚庄王明明可以知道谁是那个非礼的大臣,但却故意想法放过了他,装作不知道这事。结果得到那人出生入死的报答。
这就是明知故昧所见的奇效。
它既是一种处世策略,又是一种领导艺术。
对一般人来说,生活在纷繁复杂、人际关系险恶的社会之中,明哲保身不过是一种避免祸害的态度,明知故昧也不过是一种少惹是非的策略罢了。
别说是一般百姓,就是那三度为宰相,以敢说敢言著称的吕蒙正,当初入朝参政时,曾有人不满而发出讥讽,吕蒙正也明知故昧,装作没听见。有人想为他追查那讥讽的人,吕蒙正却阻止说:“不必了,如果知道了他是谁,必然会终生记在心头,对双方都不好,所以,还是不知道的好。”(《宋史·吕蒙正传》)这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有大量。
作为领导艺术,明知故昧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非原则问题,能够放过去的就放过去。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人官》)也就是这个意思。宋太宗时有两位名将叫孔守正和王荣,他们在边疆屡建奇功。一次陪太宗宴饮,酩酊大醉后发酒疯争功,侍从官请太宗治他们的罪,太宗却叫迭他们回家。第二天两人酒醒后向太宗请罪,太宗却说:“那时大家都喝醉了,你们二人讲些什么我可没有听见啊!”(《宋史·孔守正传》)这个故事与楚庄王绝缨尽欢异曲同工,都显示了领导者用人的艺术。
可见,明知故昧实在是“明”而不是“昧”啊:
【典源】
明知故昧,楚庄王绝缨尽欢:事见《韩诗外传》卷七,另见《说苑·复恩》。
36、从善如流,栾书纳言尝胜果
【原典】
战国时代,强大的楚国有一次进攻郑国。郑国抵挡不住,便向晋国求救,晋景公派栾书率领部队前去援救。
晋军与楚军在绕角地方相遇。楚军见晋军来势汹汹,便撤兵回国了。但栾书不甘心就此收兵,前去攻打与楚国结盟的蔡国。小小的蔡国急忙派人向楚国求救。
楚国本来不想同晋国交战,但盟国来求援,只得应允,于是派公子申和公子成带领各自的部队去救蔡国,在桑隧一带防守。
晋军大将赵同和赵括向主帅栾书请战,栾书刚同意他们的请求,部下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阻止说:“不能这么做。我们是来救郑国的、楚军见我们来了就撤退了、我们现在来打蔡国,是转嫁于人。这样会触怒楚军,一定难以对付,我们去打,如果取胜,只不过是打败了楚国两个县的军队,没有什么光荣可言。如果失败了,就耻辱到了极点,还不如收兵回国为好。”
栾书觉得这三人的意见有道理,准备班师回朝。军中有很多人想与楚军打仗,见栾书准备撤兵,便不以为然地说:“圣人与大多数人有同样的想法,事情就能成功。您为什么不照多数人的想法办事呢?您身为大帅,有十一个人辅佐您,其中只有三人不主张打,想打的人占多数。”
栾书回答说:“正确的意见才能代表大多数。知庄子他们三人是晋国的贤人,他们的意见不错,我采纳他们的意见有什么不好呢?”
就这样,栾书率领大军回国了。
两年后,栾书再次带兵攻伐了蔡国,然后想去攻打楚国。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等人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建议栾书暂时不要打楚国,先进攻较弱小的沈国。栾书接受了建议,向沈国进攻,取得了胜利。
栾书善于听从部下的正确意见,受到了当时人的称赞:“栾书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就像流水向下流一样,迅速而又自然。”
【新说】
乐于听取正确的意见或善意的劝告,对领导人来说,是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正确的意见,善意的劝告,往往能减少决策中的失误,纠正行动中的偏差。
只可惜,历来像栾书这样的人太少。大多数手中有权的人,不是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就是被小人谗言所包围,被拍马屁拍得云里雾里,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这正是权力异化人的表现之一。
的意见和善意的劝告,听起来经常不那么顺耳。它们或者与当事者的意愿冲突,或者吾辞尖锐,故有“忠言逆耳”一说。但它们的另一面却是“利于行”。也就是说,“难听”外表下的实质,是有利于事情的成功,至少对人有警醒作用。
真正的大将风度,不但要善于笑纳各种意见,而且要善于分析,认准道理,并身体力行。这时,宽容精神尤为重要。与其说它是一种涵养,倒不如说是一种境界,要成大事业者才能企及。
进一步说,不但要善于听从正确意见和善意劝告,也要善于听从错误的意见和恶意的反对,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重新确认自己在群体中的座标,衡量我们的所作所为,校正我们的方向。
所以,从善如流能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参照系。
【典源】
从善如流:语出《左传·成公八年》:“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范、韩也。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栾书纳言尝胜果:事见《左传·成公八年》。
37、借题发挥,诛晁错七国谋反
【原典】
西汉时,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哥哥刘伸之子。刘濞二十岁时随刘邦讨伐黥布有功,因此被封为吴王,辖三郡五十三城。据说刘邦刚一封刘濞为吴王,就发觉刘濞生有反相。不过,后悔已来不及,便找刘濞谈话,要求他树立天下一家均姓刘的思想,今后不得谋反。刘濞叩头谢罪,连称不敢。
汉文帝时,吴王的儿子入京城与皇太子饮酒下棋,发生争执,被皇太子杀死。吴王由此怨恨,常常称病不入京城,有失藩臣之礼。文帝得知吴王装病,有所指责,吴王更生谋反之心。
后来,晁错做了太子家令,被称为“智囊”。晁错多次劝文帝治吴王的罪,文帝不忍心,结果使吴王越发骄横。
文帝去世,景帝即位,晁错做了御史大夫。又劝景帝削吴王的权,治吴王的罪。吴王知道后决心谋反,于是派应高去游说勇而好战的胶西王一起举事。胶西王大吃一惊,说:
“谋反是弥天大罪,怎么可以做得?”
应高说:
“御史大夫晁错蒙蔽皇上,谗害诸候,朝廷官员多有怨恨,诸侯都想反叛。我们可以以诛杀晁错,清君侧为名,借题发挥。到时候,吴王与大王您两分天下,这不是很好吗?”
胶西王于是同意与吴王一起以诛晁错为名,行谋反分天下之实。
应高回报吴王后,吴王怕胶西王有所反悔,又亲自悄悄地去胶西王处,约定奸谋反诸事。
等到景帝听从晁错的计谋削去吴王的会稽和豫章郡时,吴王便起兵谋反了。由于吴王和胶西王兵多势大,加之其他诸侯也多有不满晁错的,于是纷纷起兵响应诛晁错,清君侧的行动。一时之间,形成了七国谋反的局面。
景帝闻讯大惊失色,连忙召来曾经做过吴相国的爰盎问计。爰盎说:
“七国谋反,都是为晁错而来。陛下只要杀了晁错,恢复各诸侯国的领地和权力,他们自然就会罢兵了。”
景帝听信了爰盎的话,果然斩了晁错。并派爰盎去见吴王,请吴王及各位诸侯罢兵。
殊不知吴王以东帝自称,根本不予接见爰盎,更不用说听诏了。
景帝这才知道上当,谒者仆射邓公对景帝说:
“吴王谋反由来已久,这次不过是以诛晁错为名,借题发挥,其真正意图不在杀晁错而在夺天下。想不到晁错为国家深谋远虑,主张削弱诸侯势力而加强中央集权,竟遭到如此下场!”
景帝长叹一声说:
“是啊!我又何尝不是后悔不已呢?”
【新说】
七国谋反虽然最终被周亚夫等镇压了下去,但景帝的教训却是非常深刻的。尤其可悲的,当然还是那位鼎鼎大名,权重一时的“智囊”晁错。
从谋反者的一方面来说,吴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行谋反称帝之实,却不失为一个颇具蛊惑性和煽动性的计谋。
这就是借端生事,或者说借题发挥。
假托某种事由制造事端,或者以借做某事为理由而实质上做另一件事。
这其实是挑起事端者惯用的伎俩,大到夺权篡国,小到寻衅闹事,都有采用这种计谋的例证。
借端生事或借题发挥的第一个效用是使其名正言顺。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之所以要“借端”,之所以要“借题”,就是要替自己所做的见不得人的事,告不得人的目的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名分,使其名正言顺起来,使阴谋变成“阳谋”,从而得到人们的支持。
借端生事或借题发挥的第二个效用是混水摸鱼。打着名正言顺的旗号把水搅浑,使许多人不明真相。不明真相的人多了,乱哄哄一片,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然后可以趁乱起事,趁水浑摸鱼。
【典源】
借题发挥:语出明·王衡《郁轮袍》(杂剧)第二折:“这个原是借题发挥。不什么要紧,要紧的全在我半边纽丝
诛晁错七国谋反:事见《汉书·吴王刘濞传》、《汉书·晁错传》。
38、旁敲侧击,淳于髡谏齐威王
【原典】
淳于髡是齐威王时候的人。他虽然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却幽默风趣,能言善辩,常常在笑谈之间讽谏齐威王。
齐威王即位后,沉湎于酒色之中,好几年不理国事,左右大臣都不敢劝谏。淳于髡去见威王,说有一个谜语要他猜。威王最喜欢猜谜语了,便催淳于髡快说。淳于髡于是说,“有只大鸟,停在王宫的庭院里已经三年了,既不飞也不叫。请大王猜猜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
威王回答说:
“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这以后,威王开始内治国政,外收失地,称霸天下。
齐威王八年,楚国发兵攻打齐国。威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求救,叫他带一百斤金、十驾马车去送给赵王。淳于髡忍不住仰天大笑,连系帽子的带子都笑断了。威王问他是不是嫌带去的礼物太少。淳于髡说:
“岂敢,岂敢。我只是想到一件好笑的事情罢了。”
威王一听是好笑的事情,连忙叫淳于髡讲给他听。淳于髡于是说:
“今天我从东边来时,看见路旁有个种田人在祈祷。他拿着一个猪蹄子、一杯酒祷告上天保佑他五谷丰登,米粮堆积满仓。我见他拿的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东西却太多,所以笑起来了。”
齐威王当然听懂了他的意思,便把去赵国的礼物增加到一千镒金、十对白壁、一百驾马车。
淳于髡到赵国献上礼物,陈说利害关系.赵王发出精兵十万支援齐国。
楚王听说后连夜退兵回国了。
齐威王非常高兴,在宫内设酒宴为淳于髡庆功。
威王问淳于髡要喝多少酒才会醉,淳于髡回答说喝一斗酒也会醉,喝十斗酒也会醉。威王觉得他真有意思,既然喝一斗就会醉了,怎么还能喝十斗呢?因此要他讲一讲这其中的道理。淳于髡于是便说起了他的酒经:
“如果大王当面赏酒给我喝,执法官站在一旁,御史官站在背后,我战战兢兢,低头伏地而喝,喝下了一斗就会醉了。如果父母有贵客来我家,我恭谨地陪酒敬客,应酬举杯,喝不到两斗也会醉了。如果有朋自远方来,相见倾吐衷肠,畅叙友谊,那就要喝上个五六斗才会醉了。如果是乡里之间的宴会,有男有女,随便杂坐,三两为伴。猜拳行令,男女握手也不受罚,互相注目也不禁止,自由自在,开怀畅饮。这样,我就是喝到八斗也只会有二三分醉意。如果到了晚上,宴会差不多了,大家撤了桌子促膝而坐,男女都同坐在一个坐席上,靴鞋错杂,杯盘狼籍。等到堂上的蜡烛烧尽了,主人送走客人而单单留下我,解开罗衫衣襟,微微能闻到香汗的气息。这时,我欢乐之极,忘乎所以,要喝到十斗才会醉。所以说,酒喝过头了就会乱来,欢乐过头了就会生悲,世上的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齐威王听了他这一段精采的酒经,沉思了好一会儿,然后说:
“讲得好啊!”
于是戒掉了通宵达旦饮酒的坏习惯。
【新说】
既不同于郭舍人的指桑骂槐,又不同于触龙的循循善诱,淳于髡采用的是旁敲侧击的手法。
指桑骂槐激烈,循循善诱委婉,旁敲侧击则是幽默。
激烈是猛击一掌,是强心针;委婉是细雨滋润,是润滑剂;幽默则妙趣横生,意味深长,是开心果,酸梅汤。
无论是指桑骂槐、循循善诱,还是旁敲侧击,都是一种说话的艺术,应对的计谋。
这种艺术或计谋是相对于直言相告而说的,因此,它的发达的确有君主专制的因素在内。因为它使说话人既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又不至于触犯龙颜。
不过,即便是在高度民主的现代社会里,“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情况依然是很常见的,所以,说话的艺术和应对的计谋依然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时代,公关部成为各家公司必不可少的重要部门,公关小姐公关先生成为少女少男们热中的职业,公共关系学成为热火的学科,既然如此,这种艺术和计谋是不是也会顺理成章地热起来了呢?
【典源】
旁敲侧击:语见《聊斋志异·新郑讼》但明伦评(会校会注会评本):
“事有难于骤明者,有得其端倪而不能以口舌争者,非旁敲侧击,用借宾定主之法,则真无皂白矣。”
淳于髡谏齐威王:事见《史记·滑稽列传》。
39、循循善诱,触龙劝说赵太后
【原典】
战国时代,赵孝成王继位的时候还很年幼,母亲赵太后代行国政。不久,秦国加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国请求齐国出兵援救,齐国要求赵国把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去做人质,然后才肯派出援兵。赵太后舍不得长安君,大臣们纷纷劝说。赵太后恼怒地说:
“有谁再来劝我送长安君到齐国去,老娘就要吐他的口水了!”
老臣左师触龙说他想拜见太后,太后不好不接见,但却怒气冲冲地等着他来,看他要说些什么。
殊不知触龙并没有提送长安君到齐国去的事,而是来拜问太后的身体。
他先问了问太后的起居情况,太后告诉他说行动不太方便了,出门全靠坐车。
然后又问太后的饮食,太后告诉他说主要是喝点稀粥罢了。触龙也说了说自己的情况,不外乎是些老年人常见的毛病。同病相怜,同龄人相通,太后的脸色慢慢好起来,怒气没有了。
这时,触龙对太后说:
“我有个孩子名叫舒■,排行最小,不大成材。但我已经老了,心里总还是疼爱他的啊。我想请求太后准许把他补充到侍卫队里去了,让他保卫王宫。我也就算放心了。”
太后说:
“好啊!他今年多大啦?”
触龙说:
“十五岁了。虽然年纪还不大,但我却想趁自己还没死的时候把他拜托给太后您。”
太后说:
“男人家也知道疼爱小儿子吗?”
触龙回答说:
“怎么不知道疼爱呢?说不定还超过妇女们呢!”
太后不禁笑起来了,说:
“还是妇女们更疼爱她们的儿子吧。”
触龙终于不失时机而又一点不露痕迹地引出了正题:
“可老臣觉得太后疼爱女儿燕后超过了疼爱小儿子长安君呢。”
太后说:
“您错了,我疼爱她可不如疼爱长安君啊!”
触龙说:
“父母疼爱子女,就得替他们作长远打算。当初燕后出嫁燕国时,您老人家非常舍不得,哭个不停,悲伤她嫁得太远了,她走后您也很思念她吧?
可每逢祭祀的时候,您却为她祈祷说:“千万别让她回来啊!”这是因为您替她打算,希望她的子子孙孙永远继承王位,所以虽然想念她还是不希望她回来。”
太后说:
“是啊。”
触龙说:
“可您对长安君就不是这样的了。您想想看,无论是赵国还是其它诸侯国,过去那些子孙后代被封为侯的,他们的继承人还有多少在位的呢?”
太后想了想说:
“很少了。”
触龙说:
“这说明他们中间有的是自身遭到了祸患,有的是子孙遭到了祸患。难道诸侯们的子孙就一定不好,一定不能继承王位吗?不是。只是因为他们地位虽高,养尊处优,自己却没有什么作为,没有建功立业。现在长安君正是这样啊。您老人家给了他一切,却舍不得让他去为国出力,建功立业。一旦太后作古,长安君靠什么在赵国自立呢?所以老臣觉得太后为长安君打算得不够长远,不如对燕后那样疼爱啊!”
太后终于想通了,说:
“好吧,就请您安排吧!”
于是赵国为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送他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也就出兵援赵了。
【新说】
触龙可真算得上是一位思想教育工作的大师啊!
杜诗《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正可借作触龙言说特色的写照:妙就妙在“知时节”而又“潜入”“细无声”。
正如《古文观止》编者所评论,触龙说赵太后是“句句闲语,步步闲情,又妙在从妇人情性体贴出来”。
他先从闲谈家常入手,用亲切而富于人情味的语言去打动赵太后的心弦,解除了她的防御武装,创造出一种融洽友好的气氛。接着抛出自己儿子的问题,说到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使太后不知不知觉地落入彀中。然后借着燕后作反衬,不露痕迹地引出长安君来,若有若无,似说非说,最后才苦口婆心,全面陈辞。待太后发觉他的意图时,早已被浸润透彻,心悦诚服了。
这就是循循善诱的上乘功夫。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当然也是一种计谋,一种夺人心志,征服灵魂的计谋,只不过穿上了一件真诚关心的外衣罢了。当然,我们宁可不把它当成一件外衣,不把它看作一种赤裸裸的计谋,而让它保留更多真诚和关心的人情味!
【典源】
循循善诱:语出《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触龙劝说赵太后:事见《战国策·赵策四》。
40、指桑骂槐,郭舍人巧助乳母
【原典】
汉武帝时,有一个很受武帝喜欢的倡优叫郭舍人。作为倡优,郭舍人的职责是以说俏皮话开玩笑等来使皇帝高兴。他说的俏皮玩笑话虽然听起来不怎么正经,但却往往很有道理。因此,武帝对他另眼相看。
武帝小时候有个乳母姓侯,是东武县人氏。乳母对武帝很好,武帝对她也很有感情,虽然长大做了皇帝,仍然称她为大乳母。
大乳母经常去见武帝,通常一个月就要去年次。当然,武帝日理万机,不可能每次都见她。但即使不见也要叫身边的宦官送些衣料等东西出来赏给她,还经常给她一些吃的喝的。有一次,大乳母给武帝上书,说某地有一片公家的田土,希望能同意借给她种植。武帝读到上书后便召大乳母来见,问她是否愿意要这片田上。大乳母回答说愿意,武帝便下诏封给了她。总之,凡是大乳母有什么要求,武帝都是尽可能满足她,以报答她过去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由于武帝对大乳母这样好,当时的公卿大臣都要敬重她几分。但也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她的儿女子孙甚至奴仆都因此而骄横起来了。他们竟敢在京城长安的大街上阻拦人家的车马,抢夺人家的衣服,真是无法无天了。
这些情况被人告进了宫中,武帝知道后非常气愤,但又不忍心治大乳母的罪。常管这方面的官吏知道武帝的难处,便建议把大乳母全家迁徙到边远的地方去。武帝同意了。
诏书发出,大乳母才感到问题严重,只怪自己平时居功糊涂,没有加强对家人的管束。现在后悔已来不及了,但自已又实在舍不得离开武帝去边远的地方。怎么办呢?这时,大乳母想到了郭舍人。对,去求求他,兴许他有办法让武帝改变主意。
说动就动,大乳母立即去拜见郭舍人,见面就哭诉了一番。郭舍人都她临行前去向武帝当面告辞,告辞后便做出舍不得的样子,下殿边走边回头看武帝。
大乳母果然照郭舍人的话去做。她请求临行前去向武帝告辞,武帝同意了。于是,她上殿去见武帝。见完后下殿,她边走还边回头去看武帝,眼里饱含着依依不舍的泪水。
这时,站在武帝旁边的郭舍人突然大声骂了起来:
“嘿!你这个老女人怎么还不快走呢?陛下现在已经长大了,难道还要靠你的奶来养活他吗?你还边走边回头干什么呢?”
武帝一听这话,倒像是在骂自己一样。想想也是,她毕竟把自己喂养大了啊!现在怎么好把她赶走呢?于是,武帝下令叫大乳母回来,赦免了她的罪过,只是要求她加强对自己家里人的管束,不再迁徙到边远之地去了。
【新说】
一般意义上的指桑骂槐,往往是指泼妇骂街的看家本领。这在鲁迅的《狂人日记》里有很传神的描写:
“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她眼睛却看着我。”
指着桑树骂槐树,指着这个骂那个,这就叫指桑骂槐,同义的说法还有指猪骂狗,指鸡骂狗等。
作为计谋的指桑骂槐当然不只是泼妇骂街那样简单。稍有骂得不合时宜,骂得不艺术,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呀!
以郭舍人指大乳母骂汉武帝来说,那真是太岁头上动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的。而郭舍人之所以敢这样,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在武帝面前的特殊身分外,还有赖于他对武帝和大乳母之间关系和感情的洞悉。所以,凡为计谋,说到底,都离不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大原则。
做到了这一点,又抓准了时机,所以才有郭舍人那起死回生的一骂啊!
具有这种起死回生的骂人本领的,在历史上不乏其人,著名的如战国时代有淳于髡、优孟、优旃,与郭舍人同代的也还有东方朔等,他们被《史记》作者司马迁称为“滑稽”人物,实际上是一些非常了得的特殊人才,所以,司马迁不仅为他们立传,与王公贵人们同列,而且还赞叹他们,“岂不亦伟哉!”
嬉笑怒骂,皆成伟人。
由此看来,骂人也的确大有学问可钻研,大有艺术可讲究啊。难怪荣宁二府里那些难缠的管家奶奶们个个都练就了这一身本事:“错一点儿她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她们就指桑骂槐。”
【典源】
指桑骂槐:“三十六计”第二十六计:“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语另见《金瓶梅》第六十二回:“他每日那边转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俺娘这屋里分明听见,有个不恼的?”
郭舍人巧助乳母:事见《史记·滑稽列传》后附褚少孙补。
41、激而行之,苏秦气张仪入秦
【原典】
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先生的学生,他们从鬼谷先生那里学成后,便各自去游说诸侯,希望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张仪先到楚国去,结果不仅没有游说成功,反而被楚相手下的人诬陷,说他偷了楚相的玉璧。他们把他捆起来痛打了一顿,然后驱逐出国。
张仪回到魏国自己的家后,妻子责怪他不该去读书游说,以致遭此侮辱。
他却伸出舌头问妻子自己的舌头是否还在,把妻子惹得笑起来了,告诉他舌头还在。张仪说:
“只要我的舌头还在,这就够了!”
那时,苏秦经历一番磨难后己在赵国立稳了脚跟,正致力于联合纵向的六个诸侯国共同抗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苏秦希望有一个合适的人到秦国去掌握大权。想来想去,他想到了自己的同学张仪。于是便派人到魏国去找到张仪,并叫这人怂恿张仪到赵国去求见苏秦、以便得到高升。
张仪正在家里闷闷不乐,听了来人的鼓吹后,心想也是:既然同窗好友已在赵国执掌大权,自己何不去拜访拜访?说不定可以有所作为呢?
于是张仪便到赵国去拜见苏秦。殊不知苏秦命令手下人既不引见,又不许放他走了,就这样拖了好些天才接见他。接见时,苏秦只让他坐在堂下,到吃饭时竟然赏给他仆人们吃的东西。张仪又羞又怒,正想发作,苏秦却先斥责他说:
“以你的才能,却让自已落得这样困辱。我难道不可以推荐你而使你富贵吗?只是你值不得让我推荐罢了!”
说完便叫人赶张仪出去。
张仪完全设想到过去的同窗好友竟然如此翻脸不认人,恨得咬牙切齿,发誓要找一个强大的能够战胜赵国的国家去立住脚,然后来报这奇耻大辱。
这个最强大的国家当然就是秦国了。
张仪一离开苏秦,苏秦马上就找来一个心腹,对他说:
“张仪是当今天下难得的人才,就连我恐怕也不如他。我之所以羞辱他,是以此来激发他的心志,使他一怒之下到秦国去争取掌握大权,而不沉溺于一些小的利益上。现在你赶快去设法接近他,与他一起到秦国去,尽全力支持他接近秦王,掌握秦国的大权。事成之后再告诉他我的好意,这样,他就会设法让秦国不做对我们赵国不利的事。”
苏秦又向赵王报告了自已的计谋,请赵王拨出许多金银财宝供暗中支持张仪使用。
苏秦派去的人与张仪同住在一个旅馆里,慢慢接近他,尽全力支持他,二人结拜为生死之交。张仪得到帮助,又竭尽自已的全力,终于得到秦惠王的信任,被拜为客卿,大权在握。这时,苏秦派去的人向他告辞回国,他坚决不许,说是正要报恩,岂可离去。苏秦派去的人这才向他说明原委,尤其说明了苏秦羞辱他的好意。张仪听后恍然大悟,不禁感叹说:
“唉!我已在苏君的计中却还一点也没察觉,我不如苏君是很明显的了啊!请你为我谢谢苏君。有苏君在,我怎么敢奢谈攻赵呢?有苏君在,我又凭什么去攻赵呢?”
【新说】
激而行之就是运用激将法使人激动,使人感情冲动而按刺激发出人的意愿行事。它是一种驾驭人,调动人的计谋手段,所以又称为激将计。
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如果苏秦正面请张仪到秦国去如此这股,张仪未必肯听他的。相反,采用激将法挑动,他就完全按苏秦的意图去行事了。
刺激手段可以是言语,也可以是行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挑起被刺激人的激动。这种激动可以表现为气,可以表现为怒,也可以表现为羞辱。无论他气也好,怒也好,羞辱也好,只要他按照我的意愿去行事就成。所以,行激将计的人有一种暗中操纵人的快乐。
享受这种快乐的人往往是老谋深算,沉得住气的,他看着你激动,看着你跳,看着你含血喷天,自己心中却暗自好笑。而那种给他提供快乐的计中人则往往是性情急躁的人,心高气傲的人。当然,遇到惯于激将、煽动的一流专家,像苏秦、诸葛亮一类,你就是不爱激动的人,你就是精明过人的人,就像张仪、周瑜那样赫赫有名的谋略家,也难免被激得死去活来,乖乖地做了计中人还不自知呢!反过来也有另一种情况,遇到那些“死猪不怕开水烫”
的“死皮”,任你是苏秦,任你是诸葛亮,也把他无可奈何,像司马懿那样的人,你诸葛亮就是用女人衣服去羞辱他,刺激他,他反而把它穿上跳起舞来,你有什么办法呢?不但激将不了他,享受不到操纵他的快乐,反而气坏了自己。
除了性格的原因外,还有更重要的一条法则,就是决不能让被刺激的人看出你的意图,一旦看出,计就不成为计了。很明显,无论是苏秦激张仪入秦,还是诸葛亮激孙权、周瑜抗曹,都是在没有被看破的情况下成功的,而诸葛亮激司马懿出兵之所以失败,还不是因为司马懿看穿了诸葛亮的企图。
【典源】
激而行之:语出《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苏秦气张仪入秦:事见《史记·张仪传》。
42、束■请火,蒯通迂回荐隐士
【原典】
蒯通是西汉有名的辩士。他曾为韩信出谋划策,劝韩信自立为王,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韩信没有听他的劝告,后来果然“兔死狗烹”,被刘邦处治。韩信临死前悔不该没听蒯通之言,刘邦因此把蒯通捉来要处死。蒯通对刘邦说:
“人各为其主,以前我跟韩信就只知为韩信考虑而不会为你考虑,那时大家都在争霸天下,你难道能把所有曾经反对过你的人都杀死吗?”
刘邦听后,赦免了他的罪过,蒯通便列齐地去了。
当时,刘邦的长子刘肥任齐王,以曹参为相国,礼贤下士。蒯通到齐地后被曹参待为宾客,经常探讨治国用人等问题。
齐地有两个隐士,一个叫东郭先生,一个叫梁石君。原来田荣做齐王时,起兵反抗西楚霸王项羽,逼迫齐地所有的士人从军,不服从的便通通杀死。
东郭先生和梁石君也被迫从军。后来田荣兵败,二人感到非常羞耻,便一起隐居深山
有人劝蒯通向曹相国推荐这两个人,请他们出山。蒯通却先向这人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村妇与邻里的太婆们关系很好。有一天夜里村妇家里丢失了猪肉,村妇的婆婆怀疑是她偷了,一气之下便把她赶回娘家去。村妇有口难辩,只好委屈地离去。她离开村子前先去见那些与她要好的太婆,告诉她们事情的原委,并向她们辞行。有一个太婆对她说:
“你慢慢走,别着急。我会让你家婆婆来追你回去的。”
送走村妇,那个太婆便找了些乱麻来搓成一根引火绳,然后到村妇的家里去对村妇的婆婆说:
“昨天晚上有几条狗不知从哪儿叼来一大块猪肉争夺撕咬,斗得好凶。
有条狗被咬死在我家院子里,我来向你讨个火种,回去把这畜牲的尸体烧了。”
那婆婆一听就意识到自己家里丢失的猪肉正是被狗叼去的,自己错怪了媳妇。于是马上叫人去把媳妇追回来。
故事讲完后,蒯通感叹说:
“那村里太婆并不是什么能言善辩之士,搓了乱麻去讨火种也并没有提到追回冤枉的媳妇,但是,物有相感,事有相通,她那样做反而起了大作用。
让我也去向曹相国讨火种吧!”
蒯通于是去见曹参,对曹参说:
“有的女人丈夫死了才三天就要改嫁,有的女人丈夫死了就在屋里守寡,不再嫁人。相国如要娶妻纳妾,会选哪一种女人呢?”
曹参笑着说:
“那就选不再嫁的吧。”
蒯通说:
“是啊,我也以为如此。不过,选取贤士也是同样的道理啊!那东郭先生和梁石君是齐地的贤士,隐居深山不出,就像女人不再改嫁一样,相国何不以礼相待,请他们出山呢?”
曹参于是采纳了蒯通的意见,派人请二人出山,待为上宾。
【新说】
束■请火,胜于强辩。
想想看,假如那村里太婆不是束■请火时不经意地说出狗抢猪肉的事,而是直接去为媳妇辩解,请婆婆去追她回来,那不仅会越说越不清,说不定还会被那恶婆婆赶了出来,惹起一场邻里大战哩。
其实,生活中这类事情是很常见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遭遇到。人言可畏,有人说你的坏话,飞短流长是难免的。阴差阳错,有时候也的确会像那村妇一样遇到无端的冤枉。你不可能逢人就去辩白,甚至也不可能向当事人解释得清楚。而且,说不定还会越辩越不清白,越解释越令人怀疑。这时候,你不妨向那村里太婆学习学习,来它个束■请火,使谣言不攻自破,涣然冰释。
这是一种迂回的谋略。
正如蒯通所说,那村里太婆不是什么能言善辩之士,也不会懂得什么迂回的谋略,但她却如此巧妙地解救了那村妇,为她平了反,申了冤。她的这种巧妙一点也不亚于冯谖为孟尝君凿二窟、三窟,司马喜为阴姬争谋王后。
异曲同工,都是以迂为直,事半功倍,只不过她的这种巧妙,这种智谋没有抽象到理性的认识,而是一种在生活中经验性地悟出的智慧罢了。
【典源】
束■请火:“■”即乱麻。语出《汉书·蒯通传》:“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
蒯通迂回荐隐士:事见《汉书·蒯通传》。
43、笑里藏刀,李义府青云直上
【原典】
唐朝人李义府家住永泰,虽然出身寒门,但是会写文章。贞观八年,剑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推荐他做了一个小官。接着,他又受到黄门侍郎刘洎、御史马周等人的推荐,不断升官,后来居然做了右丞相。
他的官运为什么这样亨通呢?
除了会写文章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秘诀,这就是他面慈心黑,笑里藏刀。
他的外貌温良恭俭让,对人说话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内心里却是阴险毒辣。任何人只要顺从亲附他便好,稍有得罪,必然加害于你,置之死地而后快。了解的人都知道他“笑中有刀”,又因为他做出一副温柔善良的样子害人,所以背地里都称他为“李猫”。
李义府很会逢迎拍马,政治上善于窥测风向,见风使舵。李治做太子的时候,他写了一篇《承华箴》,表面上是劝诫文,实际上极尽奉承拍马之能事,因此而得到赏赐重用。李治继位为高宗后,他又顺理成章地得到升迁。
武则天做皇后,李义府又暗中上书效忠,于是又晋官加爵,连家人也鸡犬升天,荣宠达到极点。
一次,李义府得知大理寺监狱里关着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犯人,他居然不顾国法,要求监狱长免了她的罪供他玩弄。此事被别人告发后,监狱长吓得上吊自杀,他却一点事也没有。御史王义方感到不平,直接向高宗控告李义府,竟被贬官为菜州司户。李义府逍遥法外,反而还笑嘻嘻地去问王义方是否感到惭愧。
这件事后,李义府的胆子越来越大,贪欲越来越不知满足。他一方面在皇宫里谄言媚语,尽一切努力得到高宗和武则天的欢心,另一方面在外为非作歹,营私舞弊。他不仅自已想方设法敲诈勒索,而且还指使亲属出面卖官鬻狱,许愿帮人求官,帮人打官司,以致到他家里送钱财的人像上市场的人一样多。他总是一边微笑,一边接受各种贿赂。
有一次,他在皇宫里看到一份任职名单,上有长孙无忌的孙子长孙延。
于是,他叫儿子把长孙延叫到家里来,自称为他谋得了一个官位,几天后就有任命下来。果然,五天后任命下来了,封长孙延为司津监。李义府为此又勒索了一大笔钱。
可是,这次他终于惹下了祸。长孙无忌是皇亲加元勋,虽然因反对武则天为皇后而遭到流放,但毕竟在朝中故旧众多,加之满朝文武平时就恨李义府,只是敢怒不敢言。这一次,查有实据,数位大臣一起上告,高宗不得不严厉查办,处以长期流放。后来死于流放地。
【新说】
俗话说:“笑官打死人。”
笑里藏刀的李义府和唐朝另一个宰相,口蜜腹剑的李林甫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笑官。
笑官为什么能打死人?
因为一笑掩百恶,一笑解除你的所有武装,使你在不知不觉中束手就擒。
所以同是唐代的诗人白乐天要有感而发:
“海底鱼兮天上鸟,高可射兮深可钓。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阴阳神变皆可测,不测人间笑是嗔。”
当然,这种笑不是那种出于人类本能的天真流露,不是真正喜悦的笑,而是假笑、奸笑、谄笑、媚笑、皮笑肉不笑对我们一般人来说,困难正在于分不清他到底是哪种笑啊!
如果说,李义府之辈的笑里藏刀还有道德品质和性格的因素在内的活,那么,说到智谋,“笑里藏刀”就不一定非“笑”不可了。
只要是外表温柔敦厚,内里暗藏杀机,都可以叫做“笑里藏刀”。
正因为如此,“三十六计”才把它作为“刚中柔外”的一条取胜计谋向我们广为推荐。并提醒说:“凡敌人之巧言令色,皆杀机之外露也。”
这不正是圣人所说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吗?所以,凡是有人对你莫名奇妙地嘻嘻哈哈,亲亲热热,如四川人生动描绘的那样——“一脸笑得稀烂”,你可就要当心了啊!
【典源】
笑里藏刀:“三十六计”第十计:“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
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语出《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
李义府青云直上:事见《旧唐书·李义府传》。
44、党言允谐,子产明智保乡校
【原典】
春秋时期,郑国都城新郑的乡间有一个公共场所乡校,人们经常来这里聚会游玩,议论国家政治,品评政府官员。
有个叫然明的朝廷大夫,对乡校十分不满,担心人们的议论批评会危害国家,打算把乡校拆毁,以防止人们群聚议政。于是,他对执政的子产说:
“把乡校拆掉,您看怎么样?”
子产反问道:“拆掉总得有原因,你的理由是什么呢?”
然明回答说:“人们在乡校说长道短,批评政府官员和政治,这对国家和您都很不利。”
子产不以为然地说:“人们利用早晚的闲暇时间到乡校聚会,议论治理国家的好坏。他们认为做得好的,我们就做下去;他们认为做得不对的,我们就加以改正。他们的议论能帮助我们治理好国家,为什么要将乡校拆毁呢?”
子产担心然明想不通,又接着说:“我听说以忠诚善意对待人,可以减少怨恨批评,而没有听说可以用权势暴力来防止怨恨批评。用权势暴力当然可以马上制止人们的议论,但是,正如防止河道决口一样,防止大水会造成大决口,必然伤害很多人,我们不可能挽救得了。不如打开一些小的决口,疏通水道。我们听了人们的议论,可以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然明听了这番话,认为很有道理,说:“从今以后,我知道了您真的是个可以担当国家大事的人!我实在没有什么才能。如果真把乡校保留下来,那么郑国就实实在在有指望了,哪里只是对少数大臣有利呢。”
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评论说:“从子产的这些言论看,说他寡仁少德,我不相信。”
【新说】
所谓“党言”,是指直率恳切的言论和意见;“允谐”,是说倾听容纳。
党言允谐,即对直率恳切的意见采取尊重和容纳的态度。
直率恳切的意见、听上去往往都不大顺耳,有时甚至很不顺耳,正如人们都愿意吃蜜糖,而不愿意吃药一样。这个毛病,大概源于一般人都爱自以为是,都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你算老几,胆敢对我指手划脚!
不妨把这个毛病叫做“自恋情结”。当没有了外在的崇拜偶像时:比如当上了天子和国王,人们很容易转向自我,把自我当作偶像来崇拜,把自我神圣化到完美无瑕的地步。现代人几乎是不可能当天子和国王的,我们也不见得比古人更聪明,可是“自恋情绪”几乎成了一种通病,人人都变成了“大哥大”、“大姐大”。
凡人小子自以为是倒也罢了,充其量少几个真心朋友。独自顾影自怜而已。手握权柄者的自以为是,则会祸及他人。人的言行是否正确,是否合乎实际,不能以权力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来衡量。掌权者的所作所为如何,也得由他人来评说。这一点是掌权者主宰不了的。他可以杀人放火,置百姓于水火之中,却无怯不让人发表意见。
所以,真正聪明的掌权者,真正有所作为的掌权者,真正受人拥戴的掌权者,将真正地听取和接受正直而恳切的意见。正如生了病要吃药,而不是吃糖一样。
不过,他们也知道,同样重要的是,盲从别人的意见,也是愚蠢的。要加以选择,作出自己的判断,择其善者而从之。
【典源】
党言允谐:语出晋·夏侯湛《张平子碑》:“爰登侍中,则党言允谐;出相河间,则黎民时雍。”
子产明智保乡校:事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