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的管理制度:薄一波为何认为彭德怀高明:早就不盲从领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55:17

薄一波为何认为彭德怀高明:早就不盲从领袖

        彭德怀同志,是我军的杰出将领和出色的国务活动家。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他的敢于直言,敢于讲不同意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也是出了名的。我想,如果用“赫赫战功,铮铮铁骨”这八个字,来形容与概括他一生的活动和人品,是恰如其分的。


  (一)


  1928年7月,彭德怀同志发动了著名的平江起义,从此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并很快就成为红军的重要将领。当时的国民党报纸,常常把他同朱德、毛泽东以及黄公略并提,称之为“朱毛彭黄”,说明他的名字是令敌人胆颤心惊的。我们在白区工作的同志,也只能从国民党的报纸上了解他的一些事迹,都知道他是个很会打仗的人。对于他的骁勇善战,毛泽东同志曾赋诗赞曰:“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959年夏,彭德怀同志去湖南视察工作。当时,我也在湖南调查研究。记得是在株洲一个兵工厂我同他见了面。他问我,你到了主席的家乡,有什么观感?我说,我在那里同当地干部进行了座谈,询问他们粮食增长了多少,他们说增长30%,我不相信。后来支部书记个别对我讲了实话,说顶多能增长15%。德怀同志接过我的话说,15%也没有。我去了好多地方,统统都报30%以上。我发现不对头,一了解事情的底细,原来是上面分派下来的数字,这成了什么样子了嘛,哪里还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这样浮夸虚报下去要害死人的!他表示要给中央拍个电报,反映这一情况。我说完全支持。他问我是不是两个人联名发这个电报,我犹豫了一会:还是分头发吧。他说那也好。不久,大家都上了庐山。没想到就在这次会议上,他受到了那样不公正的批判,从此身受磨难,至死未能解脱。他给毛泽东同志写信,绝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以事实说话的。他在信里痛陈己见,直吐为快,切中“左”倾时弊,可谓雷迅文章。其胆其识,我是很赞赏的。但在当时的情势下,我自己也参与了对他的“批判”。我同杨尚昆、安子文等同志交换过意见,都认为德怀同志信中所提的意见是对的,只是时机上欠考虑,不好进行批评。于是我们几个商量在批判发言中尽量避开这封信,主要谈华北工作座谈会上批评过的几个历史问题。但即使这样,今天看来,我当时的发言中仍有一些违心的话,这是不能自我原谅的,至今仍负疚在心。庐山发生的这场“批判”,对党对彭德怀同志本人,都是一个悲剧。或许可以这样想,假如当时毛泽东同志接受了彭德怀同志的意见,或者彭德怀同志不写那封信,不犯颜直陈,而是缄默不语,情况当然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对德怀同志个人来说也自会安然无虞。然而,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历史悲剧的出现也是有其必然原因的。悲剧固然痛苦,但惟其痛苦,也就给人们留下最深沉的反思,因而往往成为新思想、新事物孕育的重要契机。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拨乱反正,不正是从庐山会议一类的悲剧事件中吸取了很多教益吗?人们也正是由此更加重了对彭德怀同志的追思和怀念。


  记得一位同志写过这样的诗句:“若要觅英雄,先到艰难处。”为了追求真理,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辞艰难,奋斗不已,彭德怀同志以及所有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都是在这样的革命实践中成就自己长傲天地的英雄本色的。德怀同志的一生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很多,我以为最可贵的是他那种勇为前驱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当前,我们的改革事业正处于关键时期,希望与困难同在。一切共产党员都应该大大发扬这种革命的“前驱精神”和“求是精神”,团结群众,同舟击楫,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