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拉瑞亚断钢剑怎么合:破解中国古字本义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8:07:42


破解了中国字的本义,我们就拿到了打开古文经典的钥匙。如何破解呢?当然是追本溯源了。追本,就是要搞清楚汉字最初创造规则。溯源,就是要搞明白汉字在历史中变迁的原理。

好在这两条都不难哈。

中国文字的本

追本:汉字创造规则

三皇五帝时代,尽管科技不发达,但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及互动关系却有了非常深邃的洞悉和认识,证据就是流传至今的河图洛书。为便于阐述,我们将事物的本质及互动关系称之为哲学。为了便于传播哲学,传说中的仓颉同志就有了造字的想法。想用特定的字来表述特定的哲学。因此,中国字天生就具有哲学本义。

本义抽象难以让人理解,而造字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沟通传播的。一个不便于理解的文字肯定是不符合这一要求的。如何找到一个既能两全其美的方法呢?于是根据许慎的猜想,仓颉同志采用了“依类象形”的办法。什么是依类象形,说白点就是将哲学的本义与现实世界存在的真实事物的象征意义进行对应。然后用抽象画图的方式表达出事物。这个抽象图画的东东就是字形,例如甲骨文。如此,中国字就天生具有名词义。

“依类象形”的办法很好的解决了问题,但并不完美。偶猜想仓颉同志可能遇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比如,字与字间,哲学本义存在共性或关联,但找出来的图画差别却很大,因此抽象画会割裂两者本义上的联系。这难不倒偶们能“惊天地,泣鬼神”的仓颉同志,他采用了“形声相益”的法子。

这个法子分成形相益和声相益两部分。

什么是形相益,即字与字之间有哲学共性,则使用相同的偏旁部首。许慎据此“据形系联”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以类相从”,并为14大类,如此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

什么是声相益,及字与字间有哲学本义的关联,但抽象图画上显示不出来,那就赋予其一个近似或雷同的发音而加以联系。这个发音,即字音。事物具有普遍联系,因此中国字的发音也极具韵律。同时也导致中国字同音多,使得中国话成从听力上成为世界上最难辨识的话。比如在“一场春雨,树在生长,枝叶都伸张开,树冠都升高了。”这个情景中体验“生”“升”“伸”三字。

“形声相益”的法子,使得复杂的中国字具有音画的组合,需要仔细的品味,才能知晓其中的蕴含的意境。因此,复杂中国字的本义由简单字本义复合引申而来。

 

 

中国文字的流(历史变迁)

溯源,汉字变迁原理

我们看一看“商”字在历史中的变迁现象。

商,是“宫商角徽羽”五音之一,五行属火,用现代汉语解释,属于重物质科技文明的。商汤给自个起名为商,有重科技的意思。根据考古,商代的确是一个重视科技的文明,证据是青铜器。但商朝人的普遍的时代特征是做买卖,因此当时的人们就用商人指代做买卖的人。这种指代被一代一代继承,延续至今,商人就特指做买卖的人。在这个基础上,又产生了商业、商品、商道、通商等引申义,而这些都与商朝人无关了。与商的哲学本义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了。

 

下面,我们再以“同志”这个词的变迁为例子,来具体形象说明中国字变迁背后的逻辑。

同志的本义,指的是具有相同的志向。最初由孙中山先生用来称呼同盟会(后更名为国民党)的革命成员。名言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共产党也是革命团体,因此也采用同志的称呼。后来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在大陆间相互称同志,名词意义绝对是指共产党员,而不会是国民党员。革命年代,同志的最大时代特征是体现了男人间的战友情。现代人抓住了同志的部分特征,即男人间的深情厚谊,于是借用同志来指代男同性恋。可惜啊,一个如此高尚的词汇,竟然变迁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词义变迁的逻辑:利用事物广为人熟知的特征,而加以借用,从而赋予该字与本义决然不同的假借义。假借义作为事物的名词被接纳后,又会重复上面的逻辑,再被假借引申,从此形成词义的变迁。变迁的结果就会导致现代中国字出现大量的“多义”想象,翻翻汉语词典就能洞悉这一点。

孔子曾形象称之为: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马不断被人借,借来借去的,马就丢了。

他老先生对这个字义变迁现象非常的忧虑,曾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一个时代被历史淹没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这个时代流传下来的文字意义发生了改变,变得名实不相符)

孔子说得很干脆,没世而名不称让君子都上火呀。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因为如果名一直相称,我们就不会觉得看古文如同读天书呢,我们看不懂,恰恰在于古今字意相差巨大,同样的字,所蕴含的含义却相差十万八千里。如今,不等“没世”,我们不正经历“小姐、同志、精英”等词 “名不称”的变异吗。

 

 

孔子对字的变迁现象很担忧,曾叹息道: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现代汉语的本质,恰经历了历史的无数次假借,导致现代字背离本义已经很远了,用现代的字义去解读古字,无疑于刻舟求剑。

为了更好的传播言论,就有必要对字义进行规范。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一定要正名。

从孔子的言论中,我们也就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三千年的孔子,在破译古书“六经”的时候,遇到了我们同样的问题。那么孔子是如何破解更古字的呢?

有秘诀吗?答案是有,孔子的秘诀被论语记录下来了: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

白话大意是,我不是天生就通晓古字的人,喜欢研究事物间存在的关系定律,并依据造字的逻辑关系进行不断验证反推。

 

 

『⒎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受文化环境熏陶,自然而然就得知它的意思,就像生在美国天生懂英文,生在日本天生懂八格牙路,这叫生而知之。我们现在读孔子的“经典”感觉很困难很吃力,在孔子的年代,他读周文王时代流传下来的“经典”时,也遇到同样的问题。由于时代的变迁,文字被假借,越借越远,以至于文字的意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后世的人无法用 “生而知之”的字义,去理解古人所写之书。如同我们无法用“生而知之”的白话文去直接理解《论语》《庄子》《道德经》《佛经》等传世经典一样。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的人们,也无法理解至少成于600年前的经典,那就是《易经》,甚至连周文王的《《易经》心得》也搞不懂。但孔子却搞明白了,他对易经的注解,对诗经的阐述深受同时代文坛的追捧。9.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搏学而无所成名。”那么,孔子是如何做到博古通今的呢?孔子解释说,我并非天才,只是对探究古典文献感兴趣,尽管字义发生了迁变使得理解古人的言论变得困难,但古人言论背后所指的真理,是永恒的不变的。物理定律适应于宇宙任何角落,客观运转的规律从古至今不曾改变。因此,只要把握了相关真理并据此逆推,就能破译古文的字义。再根据破译了的古文字义,去解读古典文献,这样做就能做到博古通今了。

呵呵,这句话说得于我心有戚戚焉。

 

总结:古字有三种意义:

1.哲学本义或引申本义

2.对应的名词

3.特征假借义。

读论语分析孔子的话语时,找到字的本义是关键。

破解之法:

一、将“依类象形”的原则进行逆向反推,即从现实事物所蕴含的哲学意境去反向揣摩字的本义,即事物联想法。

二、将“形声相益”的原则进行逆向反推,即将复杂的中国字进行拆分,分析出各部分的本义后再进行组合,从组合中揣摩其哲学本义所在,即拆分组合法。

三、直接将我们掌握到哲理(即事物本质或互动关系)与古字做匹配试验及验证。即哲理匹配法。

四、回溯字的历史变迁过程,掌握文字的古今之变,排除现代字的多义干扰,获得本义所在,即回溯剔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