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跑车品牌:武汉之霸气外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0:17:00

风雅武汉(20)

第十一篇 砥柱中流逐浪高

——武汉的前景展望(上)

伴随中部崛起的号角,沉寂已久的武汉,正砥柱中流逐浪高——敢当中部“引擎”,打造武汉经济圈,重振“武汉制造”,勾勒“梦里水乡”,塑造“魅力武汉”……招招式式,都可能成就中国经济棋局的“满盘皆活”。阿基米德曾放言:给我一个近地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给武汉一个支点,或许它能舞起这条“长江巨龙”,乃至托起整个中国。

“二十年前的机会在深圳,十年前的机会在上海,今天的机会在武汉”。

尽管近些年来,武汉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排位中已跌至十名以外,其综合经济实力也在六七位之间徘徊,但许多精明的海内外投资商还是纷纷看好武汉,争相抢滩这座综合区位竞争力最强的未来世界“第二超级城市”(麦金利.康韦:《未来的超级城市》)。

伴随中部崛起的号角,武汉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武汉地处中国“十”字型经济发展轴和交汇处,东西融合、南北承接,均绕不开武汉这个节点。诚如围棋大盘361目,惟“天元”之位独一无二。而武汉正是中国经济大棋局中“天元”般的战略高地,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更有学者形象地把武汉比喻为长江经济带的“腰眼”、中国经济版图的“腰部”。中国经济的振兴,犹如一个人要挺直“腰杆”,假如没有武汉的复苏、中部的崛起,中国的腰杆就挺不直。“挺直中国的腰杆”,这是对“湖广熟,天下足”的21世纪新诠注。

曾经的“两起两落”

近些年,武汉的处境无疑有些尴尬。这个城区地理面积位居中国前列的特大都市,其GDP排在国内第十三位,经济总量已被青岛、大连、宁波和苏州等以前的中等城市赶超。

武汉,这座起码具备中国“第四城”素质的城市,不应该是目前这样一个地位。而把视野投向并不太遥远的过去,九省通衢的武汉已是“两起两落”:

1850—1911年,兼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武汉开始其第一次崛起。

由于当时铁路、公路和航空等交通方式的缺失,武汉是内陆各省惟一的出海口,可谓“九省通衢,得水居中”。《湖广总志》曾记载:地当江汉交汇之区,顺江东下可通皖赣吴越,循大江而南可越洞庭、入沅湘以通两广云贵,自西上荆宜而入三峡,可通巴蜀以上溯金沙江。至于逆汉水而西经安陆、襄阳、郧阳诸府纵贯全鄂以抵汉中,又沿汉水之支流白河、丹江二水以至宛洛,可谓九省之会也。

近代开始,鉴于外贸格局由粤地转向沪上,长江干线成为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武汉的区位优势得到加强。经张之洞18年督鄂新政,使清末民初的武汉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将武汉喻为“中国本部铁路之中心”和“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更有观察者艳称其是“东方之芝加哥”。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武汉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结束。

1926—1927年的北伐战争,更使得武汉进出口贸易陷于停滞,外贸总额由上年的4亿多关两骤降至3亿关两;货币的贬值亦使金融业损失高达1.3亿元以上。时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的陈友仁宣称:“武汉工商业倒闭在即,无形停顿者约有十分之六七。”1938年,日机频繁轰炸武汉,致使企业迁出250家,占总数的57%,敌机又炸毁武汉约12%的工厂。半年之内,企业损失近70%。

而交通格局的改变,同样极大地挑战着武汉的传统区位优势。随着航运技术的改进,川沪得以直航而西南各省从此划出武汉商业圈;陇海铁路的通车,西北各省亦脱离武汉商业圈;粤汉铁路开通后,湖南开始游离武汉,向广州靠拢。故武汉的贸易总额排名一落千丈,从19世纪末的第三位下降到1931年的第十位。武汉的第一次复兴始于新中国创立初期,而毛泽东对这座城市的偏好更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这个过程。

“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由原苏联援助156项工程。随着武钢、武重以及武汉长江大桥等重点援建工程的开建,武汉成为“一五”计划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京汉、粤汉铁路打通,使中国由水运时代跨进铁路时代,南北物资交流更为快捷。

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打造出“武钢”、“武船”、“武重”、“武锅”等一批响当当的“武”字头企业品牌。而1965年开始的“三线建设”对国民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强化了武汉的工业地位。

当年“大三线”建设项目大致分布于甘肃乌鞘岭以东、山西雁门关以南、京广铁路以西及广东省韶关以北的区域。显然,30多年后以广东、上海、北京为中心的三大经济圈,都被圈在“三线”之外,而武汉却在这场包括第二汽车制造厂、葛洲坝工程、武汉青山火电厂等项目的“工厂再造”运动中受益匪浅。

我们似乎不难发现,无论是张之洞推行“湖北新政”所引发的武汉首度崛起,还是毛泽东领导“赶英超美”所驱动的武汉复兴,都带有鲜明的国防意识。

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武汉便令人遗憾地划出一道由盛而衰的发展轨迹,在国家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日益下降。改革之初,武汉的综合实力尚居全国第四位,但时隔20年后,武汉已是今非昔比,江河日下。

武汉的横比跌落,无疑与分地域逐步开放相关。第一批是以深圳为代表的4个经济特区,第二批是以上海为代表的14个沿海城市及海南岛,武汉属于第三批沿江沿边对外开放城市。前两批开放,对武汉造成显著的负面效应,即在经济资源配置过程中,内地各种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技术知识资源向沿海开放城市流散。内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明显下滑。

武汉传统意义上的“天元”位置的丧失,亦是二次衰落的一大成因。随着十几座长江大桥的相继修建、长江黄金水道的退化、京九铁路的贯通、高速公铁运输网的加密,武汉的传统区位优势及其腹地资源优势被大大摊匀。

而伴随武汉柜台交易市场、国债交易中心、期货交易机构的相继关闭或并入沪上,武汉区域金融优势日益丧失,这是造成武汉二次衰落的又一重要因素。

武汉的衰落与“中部塌陷”,又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由于整个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增长速度缓慢,致使武汉缺乏区域环境的有力支撑,难以“水涨船高”,一城独大。因为现代产业经济的发展,依赖一座城市孤立封闭运行,终究难以实现。另一方面,武汉的衰落,又使中部经济仿佛被抽掉了脊椎骨,整个肌体分崩离析。因为缺乏区域金融中心,中部成为国内资金最短缺的地区,每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国内长期排名倒数第一;因为缺乏区域性贸易中心,工业与农产品很难走向海内外,经济的外向度远远低于沿海各地。

曾经的“特区季风”、“沿海开放”、“环渤海潮”、“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对中部地区及武汉而言,却是被不断边缘化,由之带来的是谁也不愿看到的“中部塌陷”现象,颇似武汉的风味小吃“面窝”,故有人曾戏称其是“面窝”现象。

中部诸省传统的经济联合业已土崩瓦解,大家各奔东西。“良禽择木而栖”:江西心仪浙闽,湖南融入大珠江三角洲,安徽向长三角靠拢。惟独湖北与河南依旧扼守中原大地,在踯躅中徘徊,在苦苦厮守中寻觅契机。而作为中部“龙头”的武汉,更是冥思苦想,不甘沉寂,期盼着再度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犹如身单影只的“独行侠”。

敢当中部“引擎”

中国中部地区曾经是一片富庶之区,它占具全国10.7%的版图,承载全国28.1%的人口,创造着全国23%的GDP,在全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中部具有资源、人才、产业三大优势。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山西是煤炭大省;武汉、郑州、长沙等中心城市高校与科研院所聚集;钢铁、电力、煤炭、电机等产业基础良好。

实现“中部崛起”,是包括湖北武汉在内的中部各省市的夙愿。“中部崛起”将围绕“一个城市群、三大平原、四大高新产业、五大支柱产业”的总体布局,重点实施产业链、城市群、物流网等战略,最终实现区域创新发展。一个城市群即指以武汉为龙头,郑州、长沙、合肥、南昌、洛阳为经济增长极,湘潭、株洲、芜湖、安庆、铜陵、宜昌、黄石、襄樊、十堰、开封等大城市为经济次中心,数量众多的中小城市为依托组成的单核、多极、多层次的城市群;两大经济带指京广沿线21个大中城市带与长江沿岸19个大中城市带;三大平原指两湖平原、黄淮平原、鄱阳湖平原;四大高新产业指光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五大产业指机电、钢铁、轻纺、水电及第三产业。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无疑给武汉带来了又一次历史性的机遇,这是“幸运女神”对武汉的再度青睐。

爬梳卷帙浩繁的武汉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曾经有许多次机遇都与武汉擦肩而过。然而失去的最终难以找回,沉浸在遗憾的回忆中不能自拔,是消极徒劳;踏着闲散的步子心满意足地优哉游哉,无异于坐以待毙;无端地抱怨幸运之神姗姗来迟,也于事无补。因为明天需要面对。

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武汉正昂首阔步跨入新的历史之门,审视历史与地缘赋予的全新机遇,把握命运赐予的机会,响应幸运之神的召唤。

中部崛起,需要有一个超级城市的支撑,才能在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中既承担起经济梯度转移之重任,又发挥协调东西、承接南北的“支点”作用。武汉似乎应该历史性地承担起这一角色,为“中部崛起”提供一个强大的“引擎”。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实现整体联动发展,需要仰仗一个核心,依赖一个能带动整个地区经济腾飞的引擎。这个引擎必须具备金融、贸易两大功能,亦即金融中心与贸易中心的“复合体”。现代区域经济中,资金如同血液,一个经济体如果拥有自身的金融中心,便具备造血的功能,整个经济肌体才能充满活力;而一个强大的贸易中心,则可以为本地区的工业品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犹如给身体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珠三角,最大的发展引擎是香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与贸易中心,为珠三角带来了富足的资本与广阔的欧美销售市场。珠三角还有两个次级引擎,即深圳与广州。深圳作为服务业与高科技相对发达的经济特区,拥有深交所及国内惟一的高交会;广州则有国内最大的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长三角,最大的引擎自然是上海,当上海名正言顺地成为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后,对整个长三角的拉动效应立刻凸现,离上海最近的苏州几年之内就成为外资制造业最活跃的城市,便是一个最好的实证。

目前的中部正缺少一个类似香港、上海这样的发展引擎,致使中部诸省经济如同一盘散沙,难以聚集,只好东奔西走,另攀高枝。

其实,历史上的中部曾经有过这样的引擎,即清末与民国时期的汉口。当年的汉口是国内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金融商业中心,也是民国政府设立的第一个特别市,其地位相当于今天的直辖市。作为内陆最大的贸易中心,汉口起着调控内地绝大多数物资价格走势的作用,影响遍及中部诸省及四川、山西等。在当年走出盆地的四川人眼里,商贸繁盛的汉口确实不能小看,直到今天,一些老人口里还流传着类似“千钟茶、万担米,不如汉口一起早”的俗语。当年,汉口的银根松紧、市价涨落,直接影响着整个中西部地区。

时至今日,武汉仍然具备区位、金融、商贸等优势,这无疑是担当中部引擎的有利条件。

从区位看,武汉处在“中部之中”,是中部地区惟一的特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实力与发展活力的城市,无疑是“中部崛起”的一个重要载体。

联合国新近发布的各国城市发展前景报告认为,武汉是区域效应最强的内陆城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龙头城市,在其主办的“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25个城市”排名中武汉排在第六位;中科院对全国24个城市的研究点评认为,武汉是综合区位竞争力最强的城市。

从商业看,武汉的商业文明已根深蒂固,即便在其二次衰落时,商贸辉煌依旧。1993年以来,武汉社会零售总额一直以20%的速度递增,商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保持在16%以上。2004年国家公布国内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排名,武汉仍以854亿元位居第五,仅次于沪、京、穗、津。

而世界银行最近提供的一份《中国城市投资环境调查报告》显示,武汉市场的贸易壁垒最低,“买全国卖全国”的商业意识一直得以传承,使武汉的商业资本一旦嗅到新鲜空气,便会迅速活跃起来。二次创业看似商业文明的轮回与复活,实质上却是更高层次的扬弃。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独特区位,在人流、物流聚散之间,无疑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以产业带市场,引发客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武汉有望成为中西部市场与国际市场相连接的重要枢纽与通道。

从金融看,作为全国银行、证券、保险的区域性监管中心,武汉拥有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或代表处25家,非银行金融机构5家,证券公司及管理总部10家,上市公司24家。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若赋予武汉金融更多的功能,包括恢复武汉柜台交易市场,设立更多的地方性股份制银行与民营银行,设立涵盖粮、棉、油等各种经济作物与其他物资的全能型期货交易所,设立地方性保险公司总部等,假以时日,武汉行将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再现早年“汉口华尔街”之辉煌。

敢当中部引擎,为中部崛起“造血”,给中部腾飞插上“翅膀”,武汉义不容辞!

打造武汉经济圈

如果把长江比喻为一条中华巨龙,那么以武汉为核心的华中地区则是举足轻重的龙身。因此,有权威说“中部崛起,满盘皆活”。

纵观当今世界,城市间的交流与融合正成为一种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借助商品这个无坚不摧的锐利武器,纵横四野,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经济圈。在美国,以纽约为中心的大都市带,集中了200多座各具特色的城镇。这些城市分工协作,形成了费城的重化工业、波士顿的微电子工业、巴尔的摩的金属冶炼等协调发展的格局。发挥现代城市的聚散、辐射作用,延伸产业链条,构筑产业群,形成经济圈。

大都市的产业功能让世界仿佛又回到了盘古开天辟地之时的那片混沌之中,正是产业辐射效应使泾渭分明的产业界限变得模糊与交叉。

中科院课题组的一项研究表明: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圈,正在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后,中国第四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中国地理学会新近按照区位发展前景预计:全国将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以及东南、华中、东北、西南、长江上游、西北等九大城市群。武汉则被视为华中城市群中的超大城市和第四增长极的“支点”。

2004年5月,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五省在汉举行“首届中部区域创新论坛”,与会专家提出形成以武汉为龙头的单核、多极、多层次的城市群。以武汉为引擎与核心,打造武汉经济圈,使之成为国家战略,这无疑有助于解决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

倾力打造武汉经济圈、构建中国经济的“第四极”,正成为湖北、武汉决策层坚定不移的中心战略。而武汉城市圈正是这个“第四极”的基础。以武汉为中心,周边100公里范围内,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潜江、天门、仙桃等城市星罗棋布。这些城市商旅相通,习俗相近,人文相融,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和人文特征,为构建武汉城市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武汉城市圈占湖北33%的国土面积,创造着全省75%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是湖北最主要的经济发展核心区域。

目前,《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正在定稿,勾画出了武汉美好的未来蓝图。湖北、武汉将采取11项举措加速城市圈经济一体化进程。两年后,1小时内即可从武汉抵达武汉城市圈其他8个城市,形成“1小时经济圈”。两年内9个城市将采用同一个长途区号,促进城市进一步融合。9城市有线电视网络也将连成一体。

以此为基础,进而逐步辐射周边,向湘、赣、豫、皖中部诸省拓展,有望建成以武汉为引擎,以郑州、长沙、南昌、合肥等省会城市为骨干,一大批中等城市密布的我国中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落。长江中游经济圈的崛起,并非一个遥远的梦!

重大战略的宏观性特征,使每个具体的城市都不会感到厚此薄彼,恰如明智的一家之长不会刻意偏爱某个孩子一样。但经济学家却对此兴趣倍增,因为他们在这种公允之中发现了武汉的潜力所在:以长江为纽带的东、中、西经济协作和优势互补,使得武汉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遥相呼应,构筑起中国21世纪实力最为雄厚、后续力量最强、影响面最广的区域经济带。

经济学家对武汉的论述富于睿智,却绝非首创。早年,孙中山先生以他的远见卓识,在《建国方略》中预测,通过整治长江、汉水及远洋船只的驶入,武汉可连接2亿余内地百姓。今日,这一数据早已翻番,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圈,起码可以带动长江流域4亿居民共奔全面小康。

与此同时,伴随整个中部的迅速崛起,广袤的西部地区便有了一个更加畅通的走道,东部沿海地区亦有了一个更理想的辐射全国的大舞台。

武汉经济圈,无疑将成为“中部崛起”的希望,成就中国经济“满盘皆活”的憧憬。

重振“武汉制造”

武汉制造业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3500年前,盘龙城的先祖们就创造出高超的青铜器冶炼技术;张之洞时代打造出天下闻名的“汉阳造”;毛泽东时代的“武汉造”,曾一度成为年轻共和国的经济支柱。武汉的制造业曾经是整个中国工业经济的一面大旗。但二次衰落中的武汉工业却被人戏称为“国有企业蹒跚踯躅,民营企业凤毛麟角,外资企业蜻蜓点水”。

历经近10年迷惘徘徊的武汉,正擂响复兴的战鼓,奏起进军的号角:重振“武汉制造”!

制造业是地区经济腾飞的羽翼。深圳是依靠制造业获得高度发达城市形态的典范。其工业化采取与香港“前店后厂”分工协作的模式,制造业的崛起拉动了金融、房地产、物流业的勃兴。20多年间,国民收入年增幅高达30%,深圳也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590多万人口的大都会。

武汉人对重振“武汉制造”似乎颇有底气:作为距离世界最大水利发电枢纽——三峡最近的大都市,其能源成本是上海的1/3;武汉拥有全世界最富足的淡水资源,工业成本是北京的1/8;而作为国家的地理中心,其交通成本又是上海的1/4;就人才、科技储备而言,武汉亦仅次于京、沪而居全国第三位。

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武汉319家大型国有企业、1909家中小国企改制基本完成,再度焕发出活力。五大产业板块的构架,十大主导行业的支撑,使这个老工业基地生机勃勃。武汉制造复兴与重振的自我升值态势,正令世人刮目相看。

一块由长江、汉水、京珠高速(外环线)围合成的368平方公里区域,包含现在的汉阳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蔡甸区一部分,则被认为是武汉工业二次复兴的希冀所在。

沌口,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充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中法联姻的神龙公司的孕生,使这片原本荒芜的土地,在短短10年间就发展成为中国三大轿车基地之一。时至今日,这里正成为武汉乃至中部地区最大的现代制造业高地,成为重振“武汉造”的脊梁。

随着一批骨干项目的启动,沌口业已形成年产15万辆整车和20万台发动机生产能力的神龙公司,法国PSA标志雪铁龙、日本日产、日本本田三大世界汽车巨头以及东风公司“大本营”在此集聚。一大批国外跨国公司及国内著名企业纷纷落户,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更是争相前来“扎堆”,形成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主,食品饮料、机械、电子、信息、医药、生物工程等产业蓬勃发展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海尔工业园250万台空调生产线将让武汉倍感凉爽;年生产200万台的恒冠EMC显示器项目将让武汉人品味“数字生活”;晨鸣纸业让“九省通衢”更加信息通畅。首产5万辆电动轿车、客车项目,将使这里成为中国电动车的摇篮。众人所熟知的可口可乐、康师傅、耀华玻璃、摩托罗拉、长征火箭、清华紫光、伦飞电脑等品牌正在这里生根发芽。

在商务部最近公布的全国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评价中,武汉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名列第六,居中西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首位。据预计,到2007年,武汉开发区汽车整车生产能力可达年产汽车60万辆,工业总产值达到842亿元。切合本埠实际,营造与国际接轨的本土环境,才能让制造业经风历雨。武汉正把搭建“品牌车间”作为哺育现代企业的襁褓。品牌的背后,是资本和技术的集聚,是现代经营文化和管理理念的整合。

“武汉制造”,不仅是造产品,更是造市场、造环境、造文化,最终造就武汉自己的大品牌、大企业。目前,武汉以光电子产品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和钢材制造业已在全国名列三甲。

引进大项目,必然会受到它所关联、配套企业的高度关注。大品牌催生产业链,形成大产业,而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和综合体现。

“悟已往之不见,知来者之可追”。曾经让“武汉造”享誉全国的大型国企,纷纷亡羊补牢,陆续重振雄风:

武钢自筹资金290多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开发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47个系列、139种,“钢老大”梅开二度;

武船进军三峡工程、神舟系列飞船发射等国家重点项目,不仅保持了军船领域的强势,而且占领了国内70%的钢箱梁桥梁市场,“船老大”陆地扬帆;

武烟投入技改资金10多亿元,创出“黄鹤楼”、“红金龙”等名牌精品,重新夺回一度丧失殆尽的本地市场。“黄鹤”起舞,“金龙”在天。曾经享誉海内外却一度销声匿迹的“黄鹤楼”酒,近年来也以富于时代气息的包装,醇厚浓香的口感,东山再起。

本地食品企业纷纷合资改制,初成气候:武汉水、武汉奶、武汉面、武汉啤酒集聚江城,辐射四方。普天工业园、亚东水泥、阳逻电厂三期等一批新兴的骨干项目,如同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武博会、光博会、武洽会、华创会、汉港贸易洽谈会等,构筑引资平台。

2001年7月,国家正式批准在东湖开发区建立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这一批复使武汉的科技能量犹如地底涌动的岩浆,高压而炽热,迸出浅表的地壳:国内外大公司纷纷进驻光谷,海内外精英纷至沓来,平均每天诞生3家企业。目前,“武汉.中国光谷”高新技术产业占80%以上,2002年,仅激光产品一项,就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光谷的近程目标是建成30平方公里的产业基地,实现科、工、贸总收入1000亿元。

风雅武汉(21)

第十一篇 砥柱中流逐浪高

——武汉的前景展望(下)

勾勒“生态武汉”

山环水抱,是武汉独具魅力的自然禀赋。据此,武汉正大手笔启动一项“生态武汉”行动,计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一个山水园林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人与生物圈(MBA)计划”中提出的。它强调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

武汉人为追寻这种和谐,充分利用滨江滨湖、山水自然相宜的优势,实施“江湖连通”,打造“梦里水乡”;“显山透绿”,建设“绿色屏障”;延伸江滩,实施景观改造。向世人勾勒出一幅山川秀美的“生态武汉”蓝图。

“梦里水乡”

新近出炉的《武汉市水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显示,到2020年前,武汉拟在“净水”上投入224亿元,打通4片水网,勾勒“梦里水乡”。

通过新建75.9公里渠道、改造191.1公里渠道,新建15座水闸及一个橡胶坝等,依托长江、汉江、府河实现江湖连通,形成4片特色水网:在武昌与江夏一带,让东湖向东扩拓,使东沙湖水系“引江入湖”,巡司河“引水造流”改善水质;汉阳一带实现龙阳湖、三角湖、墨水湖与南太子湖4湖连通;汉口一带将引汉江之水连通汉口与东西湖区内的河流、湖泊;黄陂、新洲一带,则以府河、滠水连通辖区后湖、马家湖及盘龙湖。

规划投资18.7亿元实施水体生态修复工程,让部分湖泊的“水下森林”重现。包括底泥疏浚、湖滨生态、水生植被重建、生态渔业、控藻及原位修复等6类工程,运用过滤沟、拦沙植物带、湿地控制、湖汊净化、氧化塘控制等多种技术手段,全面治理主城区所有湖泊污染。15年后,武汉主城区污水处理率将由目前的21%提高到85%。还将在汉口江滩三期、汉江两岸、墨水湖景区、沙湖、黄孝河明渠、巡司河明渠和青山地区加建6个滨水公园带。

2001年,武汉市正式把“以水治水、引江入湖”列为重要课题。众多中外规划专家以“两江四岸”为背景,绘就一幅国际开放式的“水城”风景画:以长江、汉江为主轴,把“引江入湖”与改造老城、新区开发相结合,充分舒展“两江四岸”和“三镇三片湖区”的“东方水都”骨架,通过明渠、箱涵、河湖、景观带等生态隔离带,连接汉阳、武昌、汉口三片湖泊群。

2005年伊始,总投资达10亿元的汉阳六大湖泊“引江入湖”工程先期启动,从琴断口汉江闸每秒引进20立方米的汉江水进入龙阳湖,分两路流经墨水湖、三角湖,最后从南太子湖导出汇入长江。在上述4湖水质得以改善后,2006年再开挖米粮渠、明珠河等,连通后官湖和北太子湖,两年后即可完成“六湖连通”工程。武汉市还按照“环湖一条路,沿路一片绿,依湖一片景,连湖活水系,靠湖聚财富”的设想,通过在江滩、湖泊与沟渠的两岸广种花草乔灌,装饰景观灯具,形成层次错落有致、集休闲和观赏功能于一体的风光带。届时,游客可乘船荡漾在汉阳6湖之间,欣赏两岸美不胜收的景观,“一条船游遍汉阳”,感受“梦里水乡

”的无穷魅力。

“显山透绿”

不久前,武汉市敲定“十一五”规划总体框架,其中一项重点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生态环境”。未来5年,该市将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启动五大工程:整合九峰山等重点景观及森林公园,让市民感受“林在城中”;重点建设外环、中环、天河机场路以及进出口7条通道,让市民体味“城在林中”;绿化江河湖滩,营造10亩防护林、速生林护堤固岸;改造500个自然村湾,建设绿色生态村;山体复绿,恢复景观。

重点实施龟山、蛇山“显山透绿”工程,逐步拆除环山的违法建筑,对山体进行绿化,让龟山、蛇山、洪山、九峰山等变成城市的绿色“背景”。龟蛇两山头倚长江,夹江对峙,重现“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奇特景色,再造“千年名山”、“城市脊梁”的美誉。其天然植被,葱郁如茵,是难得的城市“绿肺”。龟蛇两山综合整治后,将形成两大特色景区:以琴台月湖为中心的龟山景区,以黄鹤楼、首义文化园为核心的蛇山景区。两大景区,隔江相望,山水秀美,人文荟萃,构成诗情画意般的“龟蛇玄武”图景。

凸显“山水主题”,延伸两江四岸“绿色长廊”,为大小湖泊“镶”上绿边。对市内长江、汉江、府河等8条主要河流和162个湖泊岸、滩进行大规模的绿化,实施一批绿化重点工程:以“两江四岸”绿色观光带建设为重点,完善长江一桥和二桥之间的江滩绿带建设,启动汉水(南岸嘴—江汉二桥)两岸的绿带建设,再现“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的景观;建设月湖文化主题公园和首义文化区,扩建东湖风景区落雁景区,启动南湖风景区和墨水湖风景区建设;新建后襄河、沙湖、白沙洲等一批城市绿化公园;启动九峰山和马鞍山森林公园改造工程。推进城市“小森林”景观建设。结合城区拆违,每个城区每年都将建设两个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的小森林。

“绿色项链”

“生态武汉”行动启动最早的是一道武汉的“绿色屏障”,这条长188公里、号称“中华第一环”的武汉环城森林生态绿带,历经三年建设而成,被武汉人形象地称为“绿色项链”。

2002年,启动“绿色武汉.城在林中”行动计划,确定以植树为主的绿化战略,计划4年植树1亿株。时至今日,188公里长的武汉外环两侧,百米宽的环带已是绿树成荫,在城市外围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保护圈。外环江夏片,是武汉环城森林生态绿带的“样板段”。三年前,这里杂草丛生、一片荒芜;如今,葱郁的樟叶迎风舞动。

驱车沿武汉绕城公路行进,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紫红杜英,苍劲竹海,葱绿樟林……一片片绿色海洋;鸟语花香,湖塘相连,沟渠纵横……一幅幅生态画卷;绕城公路,环城绿带,城市氧吧……一幕幕宜人景象。走进林间,但见小鸟在果树上嬉闹,蝴蝶在花丛中轻舞,自然和谐的美好景象,令人流连忘返。这道“绿色屏障”为武汉新增生态公益林4万余亩,提高森林覆盖率2.1个百分点,全市人均增加绿地3.5平方米。

为强化绿化带的生态支撑能力,武汉市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降低污染、净化空气等方面,对数十种树木进行重组,因地制宜地栽种。同时,为保持沿线的原生态性,对沿线地形、地貌未予任何整平,排排绿林见山翻山、见水越水。

这条“绿色项链”的生态效益无疑是巨大的。据有关专家科学计算,绿带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2万吨,生产氧气57万吨,这些氧气可供200万人呼吸一年;每年可吸收粉尘20万吨,以武汉市800万人口计算,相当于每人每年减少吸入粉尘25公斤;100米的树木和防护林,可降低30%的汽车噪声和25%的摩托车噪声;高温季节,造林区增加降水量5%—10%,增加蒸腾量10%,让城区降低温度0.7摄氏度以上,有效降低“热岛效应”;每年减少泥沙流失11余万吨,相当于500亩良田,还能保肥约0.8万吨;形成一座天然绿色水库,常年涵养水源114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减少风沙危害面积17000公顷,沿线公路、河堤岸得到有效保护,为外环线周边地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屏障;让10万只以上的鸟类有了栖息的空间,绿色生态保护圈将成为巨大的生物资源库,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持起到重要作用。

塑造“魅力武汉”

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城市被塑造成“千城一面”;在全球化的格局下,全方位的接轨似乎容不下任何的不同。面对现代化与全球化构成的时空背景,武汉人则发出“中国只有一个武汉,世界只有一个武汉”的声音。因为他们认为“与众不同才能魅力独具”。将个性魅力的内涵赋予一座城市,是武汉人的又一新探索。

曾几何时,提起一座城市,首先想到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尤其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城市,人们所追求的那些摩天大楼,往往冲淡了城市的独特个性,处处景色似曾相识,想脱颖而出却又流于平庸。

综观世界10座最佳商业城市,除拥有良好的硬件设施之外,几乎都有着令人神往的个性魅力。新加坡、旧金山、伦敦、纽约、法兰克福、香港、亚特兰大、多伦多、巴黎和东京,均以其独具的人文环境与城市风格,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与众不同才能出类拔萃。在第七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过程中,研究塑造武汉城市个性魅力的实施策略,成为九大前期课题之一。

事实上,越是行走世界的人,越能感受到武汉的“无与伦比”。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城市,都是跨江、跨河发展。国外有伦敦跨泰晤士河,巴黎跨塞纳河,纽约跨哈得孙河和东河,维也纳和布达佩斯跨多瑙河,汉城跨汉江等等。国内有天津跨海河、广州跨珠江、兰州跨黄河、上海跨黄浦江……但是惟独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此外,还有百余个湖泊星罗棋布,几十座山峰高低错落,大小1200多座桥梁各具神韵。

从自然条件看,武汉在世界城市之林中,可谓独树一帜。如果放眼历史,3500年的历史积淀,使武汉更独具人文魅力与历史遗韵。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相交融,

形成武汉独特的个性魅力。曾有人形容武汉说“浓郁的历史和文化,在长江、汉

江中流淌”。

今天的武汉人,正在着力彰显这种魅力,并试图让其成为发展的资源,城市的一大竞争优势。

用山水与人文塑造城市魅力,武汉正在构筑一座“秉承文脉、记录时代、象征未来”的“人文宝塔”。2004年底,武汉出台历史上第一个《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与未来任务。总的思路是:实施“四大工程”,推进“五个一批”,培育“六大品牌”,把武汉率先建成中西部地区文化强市和现代化区域性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四大工程”即精品工程、名人工程、基础工程、特色工程;“五个一批”即一批标志文化设施,一批特色文化功能区,一批文化产业集团,一批文化骨干项目,一批文化市场;“六大品牌”即打造盘龙殷商文化、琴台知音文化、白云黄鹤文化、辛亥首义文化、汉口商贸文化、武昌科教文化等文化品牌。

展望未来,武汉将在山水相映间耸起一座“人文宝塔”。这座宝塔的“塔尖”即“精品工程”,培育全国一流的文化精品;“塔柱”即“名人工程”,形成汉派文化名人概念;其“塔基”即“基础工程”,建一流人文设施,繁荣大众文化;“塔形”即“特色工程”,彰显独具魅力的汉派文化风格。

武汉正依照突出“文化品位、时代气息、世界眼光”的结合,勾画以“两带、三城、九区”为主体的城市文化功能区。


两带,即两江四岸滨江文化带、环城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带。两江四岸滨江文化带,是武汉的核心文化功能区。主要以南岸嘴(似乎更名为“朝宗门”更切合自然与人文寓意)为中心,构建两江四岸特色景观带,集中展示“两江交汇、三镇鼎立、龟蛇相望、楼阁相对、长桥飞架、山水相映”的总体城市形象,既传承历史文化脉络,又彰显现代都市风情,使之成为武汉的“城市名片”。环城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带,主要依托绕城公路及周边黄陂木兰生态旅游区、新洲道观河风景区、江夏龙泉山风景游览区、蔡甸南湖度假区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形成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田园风情、生态休闲等于一体的文化带。


三城,即依据武汉三镇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又浑然一体的自然和人文格局,整合现有文化元素,突出三镇的文化主体功能特色。

武昌科教文化城,着力彰显武昌历史和现代文化。利用高校资源,按“一校一景、同城共景”的思路,创新科教之都文化新景象。利用“武汉.中国光谷”,打造武汉现代科技文化品牌。发掘辛亥首义文化资源,展示“首义之都”形象。

汉口商贸文化城,着力彰显依江而兴、以商为主的商贸文化。保护开发汉正街、老汉口租界区,展示近现代城市发展足迹。利用大商业圈和现代服务业,展示“商贸之都”形象。

汉阳旅游文化城,着力彰显山环水抱、自然人文相宜之旅游文化。利用琴台知音、归元佛教及丰富的山水资源,结合汉江开发,形成“一山一画,一湖一景”,

展示汉阳“旅游之都”形象。


九区,即根据武汉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九个特色文化功能区。主要包括黄鹤楼—红楼历史文化功能区、东湖综合文化功能区、光谷现代科技文化功能区、琴台—月湖文化功能区、归元宗教民俗文化旅游区、老汉口历史文化街区、盘龙殷商文化功能区、金银湖生态旅游文化功能区等。

武汉正大做“江湖”文章。让独具优势的水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文化、旅游优势,业已创造出一批特色名牌。

昔日“汉水未消江水涨,人家百万水中萍”的防汛险点龙王庙,如今已变成崭新的亲水景点:往日的紧张已烟消云散,玩童在尽情地追逐嬉戏,老人在悠闲地观景聊天,情侣们在道旁依偎细语,所有的人都享受着安祥宁静。

白云、黄鹤、大江、名山,构成武汉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意境。曾经草木丛生的汉口江滩如今成了全国最大的滨江景观,其面积相当于上海外滩的8倍。夏夜,迷人的江滩密布着纳凉的市民,25米亲水平台让人倍感凉爽,一幅壮观而惬意的“江城夜景”图。伴随汉江的综合开发,即将形成气势磅礴、魅力独具的滨江文化带,与黄鹤楼、龟蛇二山相得益彰,为江城增添几分灵秀,千古流韵得到进一步释放。

两江交汇处的南岸嘴将耸立起世界第四大标志性建筑,使朝宗之地成为凸显城市特色的核心景观区,与规划建设中的月湖—琴台综合文化功能区遥相呼应。“江汉朝宗”、“高山流水”,处处彰显诗情画意。

市内大小湖泊均建立了档案制度,保护湖泊资源正蔚然成风。东湖正在山环水抱之间增添文化之底蕴,以图兼太湖之浩淼,西湖之秀丽,让朱德元帅“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的寄语成为现实。

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渐成共识,而城市的积淀与发展如何实现有机统一,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武汉正在进行一系列备受瞩目的探索。

加快制定历史街区的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严格控制汉口旧租界区、武昌昙华林历史街区等地段的开发建设。完成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建档和保护规划,对革命遗址、历史遗址、名人故居、优秀建筑、古树名木统一挂牌、树碑。围绕盘龙城遗址、湖北新政与近代武汉对外开放、辛亥武昌首义等历史文化资源,一批系列丛书和重点影视作品正在扩大其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汉阳琴台被称为武汉文化的点睛之地,凝结着人类最古老、最圣洁的情感亲和。今天,设施一流的琴台大剧院正在动工建设之中,这标志着知音故里将再续高山流水的千古佳音。

“首义之城”的地位,使武汉在海内外拥有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一个总面积8万平方米的首义广场正在规划之中:利用现存的辛亥历史遗迹,由蛇山——红楼——广场——紫阳湖公园——起义门等形成首义景观轴。

百年老街昙华林将分别建成书院文化街区、中西文化街区与市井文化街区。规划中的中西文化街区长约280米,将修缮仁济医院、瑞典教区、徐源泉、夏斗寅公馆,展现中西合璧的历史街区风貌。市井文化街区长约300米,将建成青石板路的步行街,两旁间杂江夏民居、名人老宅,形成特色独具的市井老街。

让盘龙城再现殷商文明之辉煌;让老汉口和昙华林历史街区成为连接古今、融合中西文明之导线;让山水相映间既充盈历史文明之积淀,又展示现代文化之辉煌。武汉的城市个性和魅力抑或正在其中。

营造一座中西部地区“最具文化品位、最具人文魅力、最适宜居住和创业”的城市,并非遥远之梦!

迈向“超级城市”

1999年,美国著名学者麦金利.康韦发表题为《未来的超级城市》一文,预言武汉将进入“21世纪全球十大超级城市”之列,并将“淡水资源丰富、腹地市场广阔、科教实力雄厚”的武汉列为未来世界“第二超级城市”。

世界超级城市应具备下列三大特征:人口超过1000万;能持续满足居民对食物、住所、安全、医疗、保健、交通及教育在内等物质与社会的需求;拥有健康与充满活力的经济环境,能够创造、吸引与培育可产生足够就业机会与财政收入的经济环境。

未来超级城市还应具备必不可少的10个因素:水源、国际机场、与腹地的交通联络、圆顶体育场、技术中心、通信中心、公共交通、垃圾处理、绿色基础设施、新的机制。

麦金利.康韦预言的未来十大超级城市是:班加罗尔(印度)、武汉(中国)、上海(中国)、曼谷(泰国)、丹佛(美国)、亚特兰大(美国)、昆坎—图卢姆地区(墨西哥)、马德里(西班牙)、温哥华(加拿大)。

武汉入选未来世界超级城市,绝非偶然。与太平洋彼岸的康韦相呼应,国内经济学界也纷纷看好武汉,对武汉的未来前景充满信心。中科院财贸研究所倪鹏飞博士主持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评价武汉是“商品市场集散功能强,腹地市场广阔,淡水资源丰富,居世界各大城市之首”。这是武汉在全世界大城市中所独有的亮点。

中科院院士叶大年认为,武汉有条件也有必要建设成一个超级大城市。他运用经济地理学对称理论,判断未来以武汉为中心,800—1000公里半径将形成中国的特大城市圈,圈内分布着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深圳、香港、台北、重庆、成都、西安等大都市。作为这样一个特大城市圈的中心,武汉应按人口中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经济实力中国第四(仅次于香港、上海、北京)的实力规划未来。

迈向未来超级城市,武汉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从区位优势看,武汉居中独优。在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无论是采取T型战略还是采取H型战略,武汉都将起到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战略大支点作用。在促进中西部资金、信息、技术、商品、人才等资源要素配置方面,具有中国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已呈现出靶形分布状。武汉与特大城市西安、重庆、广州、上海的距离是650—800公里,这是武汉城市影响力半径的极限,它与莫斯科的靶圈最外环的半径相当。武汉的政治影响力虽不及莫斯科,但武汉作为特大城市的架构已经形成,无愧于“九省通衢”的称号。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汉的靶形外圈与内圈都将更加完整,因而武汉的城市架构不只是一个特大城市,而应是一个人口千万的超级城市。

从交通优势看,翻开现今的武汉交通地图,你会强烈地感受到“九省通衢”已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长江、汉水与京广、京九铁路及京珠、沪蓉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沿江铁路、汉广快速铁路等将开工建设,将使武汉辐射八方,通达全国。65条空中航线,使武汉可直飞国内外60多个大中城市,旅客年吞吐量已超过330万人次。武汉已获得航空口岸落地签证权,目前已开通5条国际或地区航线,天河机场二期建设,定位为年吞吐量1200万人次。

武汉铁路局已重新恢复,铁道部的规划显示,到2010年之前,武汉将成为中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四大枢纽城市之一,届时武汉到广州只要4个小时,而经合肥到上海时间也将缩短2/3。原京广线、汉广快速线与原沪蓉线、沪蓉快速线,在武汉形成井字交叉,这在中国铁路线格局中史无前例。

顺应重工业时代的来临,交通部一项复兴长江“黄金水道”的计划正在启动,位于沪、渝之间的武汉将“春风又绿”。武汉港作为中国内河第一大港,长年可进出5000吨级货轮,水运可直达临近国家和地区。利用天然水运良港,建设大型集装箱转运基地,无疑能为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形成构建一条水上大通道。

现代的通衢功能不仅体现出立体交通的迅捷,更体现出现代通信和现代物流的畅达。国家八纵八横“信息高速公路”有“三纵三横”连接武汉,为武汉的现代通信业插上了遒劲的翅膀。借助高水平的现代物流体系,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更好地彰显“货到武汉活”,武汉的通衢功能必将全面提升。

交通、信息、现代物流等“快速通道”的建立,必将让武汉乃至整个中西部实现畅达八方,连接五洲。

从科教优势看,武汉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其教化传统,从来不甘落后。时至今日,“惟楚有才”仍在传承中延续。目前,武汉拥有高校52所,20多万在校大学生,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中国第三科教大市。武汉拥有两院院士48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18个,科研设计单位452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5万人。获得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居全国大城市的前列。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0%。

东湖地区是中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在通讯、生物工程、激光与新材料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各类科技园中,更是集聚着来自五洲四海的精英人才。在高校、研究所和科技园里,年轻的知识精英们正在寻找成就比尔.盖茨那样的土壤。华中科技开发的开目软件项目实施后,累计新增产值过千亿元。一套挖掘传统经典《孙子兵法》的管理理念,竟售至300万元的天价。

在武汉东湖创业中心进进出出的创业者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却孵化出三特索道、楚天激光、凯迪电力、华工安鼎这样业绩辉煌的企业。这里看不到高高的烟囱,听不到机器的轰鸣,但当初骑着自行车来创业的人们,最后大都开着汽车出去。

科教与人才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不仅是经济起飞的助推器,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无形资产。匹兹堡是美国传统的煤炭、钢铁中心,20世纪80年代的衰落,使其产业优势丧失殆尽。但以匹兹堡大学等三所大学为主,建立起来的一个国际商务中心使之迅速赶上了知识经济的大潮。

如果说20世纪是马达运转、机器轰鸣,创造着工业文明的巨大财富,那么21世纪将是知识在资本增值的舞台上扮演主角。武汉的科教优势将是迈向未来超级城市中的巨大创新资源。

从环境优势看,武汉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淡水资源富足,周边地区农业、矿产、水电资源富集,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其投资“洼地效应”已经显现。

目前实际利用外资65亿美元,居中西部大城市之首,全球500强中,已有50多家在汉投资,300多家在汉设立办事处。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德龙、美国沃尔玛、泰国正大等世界商界巨擘纷纷抢滩武汉大商埠。晨鸣纸业悄然进汉,短短几年,便由山东一家民营企业一跃成为中国纸业数一数二的巨头;蜚声海外的海尔集团,经受不住华中市场的巨大吸引,以工业园的规模投入,挺进大武汉;普天集团也不甘落后,同样在汉建起自身的工业园,意欲大展鸿图。健力宝、格力、科龙、长虹、创维、五粮液以及山东、陕西等地企业,几乎都把登陆武汉作为抢占先机、辐射全国的捷径。它们纷纷与武汉合资合作,建立制造基地和营销中心,乃至把总部迁至武汉。

面对优势与机遇,有学者建议武汉应将未来发展定位为:中国内陆最大的现代化、国际性超级城市,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的重要发展极,内陆最大的经济、贸易、金融、交通信息、科教文化中心。先用5年时间,提升区域经济中心功能,加快光电子信息产业、现代制造业、钢材、医药、环保等五大基地建设,把武汉建成华中地区经济中心;再用10—15年的时间,把武汉建成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发展极,构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最后用30年左右的时间,把武汉初步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进而向未来世界超级城市迈进。

武汉正在面向未来,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按照“圈层+轴向式”的城市空间拓展模式,构建未来“超级城市”的5条空间发展主轴,由“一个中心”的大城市模式向“大城市多中心”转向。

西南向,以沌口现代制造业、常福至军山物流为主导功能,建成后官湖滨湖旅游区、四新现代新区与驻汉企业、机构总部集中区,形成国家级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与重要的物流中心。区域发展空间约450平方公里。

西向,以吴家山至走马岭的国家级食品工业区和金银湖地区大型城市居住区为主导,发展舵落口物流园区。区域发展空间约250平方公里。

北向,以木兰生态旅游与宋家岗大型居住为主导功能,建设武汉天河航空城、滠口—横店仓储物流基地、前川—祁家湾华中物流基地与农副产品加工集散地。区域发展空间约600平方公里。

东向,以阳逻、北湖、武湖等地的港埠服务、建材化工、电力能源、示范农业为主导,发展汪集—邾城一线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与道观河生态旅游。区域发展空间约560平方公里。

南向,依托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智力优势,以关东、关南、庙山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导功能,发展郑店物流基地。区域发展空间约360平方公里。

看今朝,武汉已是“四城”、“一谷”雄踞大江南北:青山钢铁城、沌口汽车城、汉口金融商贸城、东湖科教城、“中国光谷”,充满勃勃生机。

望未来,武汉将成为中国重要的钢铁、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国“第四极”的引擎,中部地区的经济、贸易、金融、交通信息、科教文化五大中心,乃至未来世界的超级大城市。

阿基米德曾放言:给我一个近地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给武汉一个支点吧,或许它能舞起那条“长江巨龙”,乃至托起整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