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盛模具有限公司:第五章 谜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14:51

 

第五章 谜趣

谜趣1

字谜
     一字趣谜不胜数
    过去有个私塾先生,自己对谜语非常感兴趣,也爱教学生猜谜。  一天,他带着学生们出去郊游,在路上偶有所感,便说:我出个字谜你们猜猜。  ”
    
黄鹤楼,鲁班修,灵芝草,被人偷。
    骑龙乘鹤由他去,八仙过海各自休。
    学生们都动脑筋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同学们纷纷开始解谜。
    一个说:人有他大,天无他大。  ”
    
另一学生道:我看这个字竖看像根柱,横看像架梁,世上数状元,就是不成双。  ”
    
第三个学生说:这个字是兄弟排行他在先,年年月月他在前,孤孤单单他独眠。  ”
    
又一个学生接着道:老师这个字不在上边,且在下边,正在两头,卡在中间。  ”
    
先生听了学生们的对答,非常满意。  他们不但猜得又快又对,而且是用不同的方法编制出一串非常贴切的谜面来回答。  他们是一群多么聪明可爱的孩子啊!
    原来,老师的谜底是个字。
    曹娥碑隐
    东汉时期上虞有一姑娘名叫曹娥,因父亲淹死在江中未打捞着尸体,心中十分悲痛,便投江自尽。  上虞官府上奏朝廷表彰曹娥为孝女,并给她立了一块石碑,名叫曹娥碑  请才子邯郸淳写作碑文。
    据说邯郸淳当时才13岁,文章写得特别好。  “文不加点,一挥而就  大文学家蔡邕(即蔡文姬的父亲),听说了这件事前往观看,赶到时天已经黑了,便用手摸着碑文读,读完之后在碑地后面写了八字批语:黄绢,幼妇。  外孙,齑臼。
    有一次。  曹操从碑旁经过,看到了蔡邕的题字,一时不解其意,便问随行人员有谁理解。  主簿杨修回答说:我理解。  ”
    
杨修说:黄娟,是带颜色的丝,色丝合一字;幼妇,是年少的女子。  少女合一字;外孙,是女儿之子,女子合一字;齑臼是接受辛辣之物的器具,受辛合一字。  总合起来是绝妙好辞四个字,是赞美碑文写得好。  ”
    
曹操门上题字之谜
    曹操的僚属为他修建相国府,府门刚架上了椽木还没完工,曹操就亲自去观看,看后未加可否。  只是拿笔在门上写了个字就走了。
    人们都不明白曹操在门上题字的用意何在,只好把主簿杨修请来拿个主意。  杨修看过之后,马上命人把府门拆掉重建,并说要改小一点。
    大家都很吃惊,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说这是丞相地命令,你们看里添个  不是字吗,这是丞相嫌门大了,所以必须拆毁重建。  大家听后都称赞杨修捷悟过人。
    府门改造停当之后,曹操又亲自观看,感到满意,问僚属:这是谁知道我的意见啊?左右回答:是杨修告诉我们地。  ”操虽满口夸奖,但心中却更加厌恶杨修。
    讨董民谣
    三国时期,董卓专权,民不聊生,民间流传一首歌谣:千里草。  何青青。  十日卜,不得生!
    
当时司徒王允定连环计除董卓。  由李肃前往迎接董卓回京就戮。  行至途中,听到一群儿童唱这首歌谣,声调十分悲愤。  董卓忙问李肃:这首童谣是何意思?李肃顺口回答说:是表示刘氏当灭,董氏当兴的意思。  ”
    
愚笨的董卓听了还很高兴,其实这是在诅咒他。  “千里草合为字;十日卜合为字;不得生就是应当死的意思。  总起来为董卓当死四字,是当时人们痛恨董卓所编的一首歌谣。
    曹操以柔制刚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曹操被马超杀得大败而逃。  马超紧追不舍,当他快要追上曹操时。  曹操绕大树而走,马超杀他心切,用劲一矛刺去,没想到矛竟刺在大树上。  待马超用力将矛拔出时,曹操乘机逃走了。  事后,曹操反复思考矛和树这两样东西,结果想出这是一个字谜,从这个字谜的谜底,想出了战胜威猛善战的马超地方法。
    矛刺在树上,矛加木便成为字。  由这个字,曹操想到了以柔制刚的道理。  后来曹操使用离间计,终于打败了刚勇的马超,马超无处投奔,最后只得投靠了刘备。
    才子佳人谜为媒
    晋代有个叫温峤的才子,进京赶考途中投宿在一个前不靠村后不靠店的人家。  这家只有母女二人,女儿长得如花似玉,非常可人。  老妈妈热情地接待了温峤,并收拾出一个房间让他安歇。
    温峤进了这个房间以后,见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待他掌灯细看,条幅上写的竟是一条字谜:
    一间大厦空又空,
    里面倒吊齐桓公。
    温峤反复思索,终未猜出,自感内疚,不觉顺口吟道:
    天无涯学亦无涯,
    书到用时方恨少。
    正在这时,店家女儿给温峤送茶来了,正好听到温峤所说的话,信口接道:
    细无度精亦无度,
    事非经过不知难。
    温峤一听,这不正是对着他吟的那句上联说地吗?不禁对这位女子生出倾慕之情。
    次日一早,温峤向这家母女告别,老妈妈不但不收他的店钱,反而为他置备了一桌可口的家常饭来招待他。  饭后又拿出女儿写好地那副对联下句,上署玉香  递给温峤说:公子愿意写出上联吗?
    
温峤说:晚生恭心奉命。  ”便在玉香早已备好的纸上写下了他昨晚吟的上联。  老妈妈把这一副对联挂起来,说道:你俩真是天生地一对,公子如果愿意,我就收你做我的女婿了。  ”温峤闻言喜出望外,但又不好意思地说:妈妈,晚生愚钝,我到现在还没有猜出条幅上的那个字谜呢!
    
玉香一听。  含羞道:那是一个字。  ‘为人伦之本,万福之源。  齐桓公名小白,齐桓公的名字倒过来写,便是字地下边了。  ”玉香说话间,双眼脉脉含情。  温峤望着面前这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心中有着说不出地喜悦。
    王质遇仙记
    话说晋朝时,浙江衢州有座石室山。  一天,衢州樵夫王质上山砍柴。  午时骄阳似火,炎热难当,他便把斧头放在一个洞口,进入洞中歇息。
    此洞深处有一石室,室内有石桌、石墩,两位鹤发童颜的老翁正在下棋。  王质虽说是山野粗人,但却通晓棋路,颇有棋艺。
    此时。  他被两位老翁的棋局迷住了,便站在一旁细心观看,想从中学几招。  两位老翁边下棋边吃枣子,有时也顺手递几颗给王质吃。  有时渴了,就喝几口老翁壶中的水。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两位老翁地一局棋还未下完。  这时。  一位老翁对王质说道:
    嘴比嘴大,嘴比嘴小;
    嘴被嘴吃,嘴被嘴咬。
    王质一听,明白了老翁地意思,便向两位老翁告辞。  出得洞来,王质再看斧头时,斧柯早已烂尽。  “质归故里,已及百岁,无复当时之人  因此,后人便把石室洞改名为烂柯山。
    原来。  老翁对王质说的是一个字。
    最是姨妹姐夫情
    南朝梁代有个叫刘令娴地才女。  一天。  令娴的大姐夫、二姐夫来找大舅子刘孝绰玩耍,三人饮酒聊天。  令娴为他们烧菜煮汤。  正当令娴向宴席上送菜时,二姐夫说:听说小妹吟诗作赋,打字猜谜样样精通,我出一个诗谜,看你能猜中不?
    
令娴娇嗔地说:没看见我正忙着吗,有谜快出!
    
二姐夫念道:
    竹做栏杆木做墙,只关猪来不关羊,
    三个小子来捉猪,吓得猪儿乱撞撞。
    刘令娴嫣然一笑说:这是算盘,对吗?二姐夫点头称是。  令娴说:我也出一个字谜,让二位姐夫猜猜看:
    砍去左边是树,砍去右边是树,
    砍去中间是树,只有不砍不是树。  ”
    
两个姐夫猜了半天也没猜出来。  刘孝绰笑着对两个姐夫说:小妹说的是个字。  想不到一个字谜把你们两个都难住了。  ”
    
梁武帝偏爱和尚
    南朝梁武帝萧衍信仰佛教,因而对和尚也有所偏爱。
    一次,有个和尚因与人争夺田地而打官司。  这地究竟应该给谁呢?当地的衙门不敢擅自做主,便报告给梁武帝萧衍。  萧衍看了诉状后,提笔批了个字,把案子交了下去。
    办案人员弄不清这个字是什么意思,便到处向人请教,但都未得到答案。  后来,国子博士刘显看到武帝的批字,很快破释了出来:字的字形分析,是与上人三个字。  和尚,即是沙门,也被称为上人  武帝的意思就是把这田地判给和尚。  ”
    
办案的人依言照办以后,萧衍知道这谜是刘显破释地,担心他这种偏袒沙门的批示被传扬出去,有损自己的名声,于是就借故免掉了刘显的职位,以掩饰自己的偏袒行为。
    刘显有苦难言,但对这一切都心知肚明,接到让他免职的御旨后,他长叹一声,自言自语道:我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哟!
    
骆宾王地生日宴
    这一天,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过生日,到了开宴的时间,客人们陆续入坐了。  唯独一位平日相处最要好的朋友没有到,骆宾王便又派书童给这位朋友送去一张写有四句诗的请帖:
    自西走到东边停, 蛾眉月上挂三星,
    三人同骑无角牛,口上三划一点青。
    那位朋友看完请帖,深受感动,连忙放下手中正在整理的书稿,赶到骆宾王家赴宴了。  有位客人说:听说你在家整理书稿,我们以为你真的不能来了呢。  ”这位朋友说:骆兄一心奉请,我就是再忙也不能不来啊!
    
骆宾王举起酒杯,对这位好友说:我们以一心奉请您来赴宴,就是要您与众客猜谜助兴的,现在您就出谜吧!
    
众客人都开心地大笑,生日宴席格外热闹。

谜趣2

武则天解密平叛
    武则天当朝时,曾遭到唐朝宗室以及众元老的反对。  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谋反,暗中委托骆宾王设法拉拢中书令裴炎做内应。  裴炎欣然应诺,两人谈得颇为投机。
    为了机密起见,裴炎给徐敬业写了一封密信。  但是,这封密信不慎被武则天的人查获。  他们打开一看,上面只有两个字:青鹅  朝中的官员们都不解其意,便呈给武则天看。
    武则天一看,便解释说:青者,十二月,鹅字乃我自与三字组成。  这就是相约在十二月起兵,裴炎自会在朝中做内应。  ”于是,武则天当即命人杀死了裴炎,并派李孝逸率部追击徐敬业。  徐敬业的部将王那相砍下了徐敬业的头,归顺了武则天。  徐敬业等人的谋反,就这样被平定了。
    唐明皇赐字
    唐明皇李隆基即位后,勤于国事,励精图治,使唐代的经济文化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史称开元之治
    李隆基非常爱好文字游戏。  朝中秘书监贺知章乃三朝元老,社会名望很高,明皇待他非同一般。  贺知章告老还乡,明皇专门为他在宫中摆宴饯行时问他还有什么要求。  贺知章说:我有个男孩子还没有定名,希望皇上赐给一个名字,我回乡后也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  ”明皇说:为道之要,莫若信。  孚者信也,履信思乎顺。  卿子必信顺之人也,宣名之曰  ”贺知章高兴地拜谢而去。  过了些时候才猛然醒悟过来,皇上是和我开玩笑呢,我老家吴中人称孚为爪子,给我孩子起名叫,这岂不叫我爪子吗?
    
千古佳句一字谜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是北宋词家晏殊在其名作《浣溪沙》中的千古佳句。  晏殊自幼聪慧,曾以神童被荐于朝。  后来官居宰相。
    一个暮春地黄昏,他漫步在西湖岸边,面对流水落花,不禁感慨万分,想写一首《浣溪沙》以抒情怀。  当写到下阕的首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时,却再难续出下句了。
    第二年晏殊奉旨南下,从扬州路过时。  听说江都尉王琪诗才不凡,便让人请王琪过来相见。  把酒倾谈之间,晏殊面对眼前的晚春景色,不觉又忆起去年未完的《浣溪沙》来,便对王琪说:去年老夫游西湖,偶得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句,却一直未得下句,今是重见此景。  ……”
    
在晏殊沉思之际,王琪起身拱手答道:何不对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听罢,立即拍手称妙,便把这一句写入了他的词中,于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被传为千古佳句。  晏殊与王琪联句之事被传为千古佳话。  后人便以似曾相识燕归来作为一个谜面,打一字,此谜甚妙。
    归来的燕子,即昔日之鸟,谜底就是字。
    鲁班考徒弟
    鲁班是大名鼎鼎的能工巧匠,他门徒众多。  有一天,他把门徒叫来说:我准备考考你们,你们明天一清早就上我家来吧。  ”
    
第二天,徒弟们一早就到了鲁班家,但只见师傅地家门紧锁。  门上写着五个字:今日可不见  工匠们大惑不解。  议论纷纷准备散去,其中一个年龄最小的徒弟忽然说道:我们到河边去看看。  师傅可能在那里。  ”大家怀疑地问他:你为什么猜想师傅可能在河边呢?
    “
大家请看,门上这五个字,就是字地边;不见两个字合在一起就可以看成是字。  不是分明暗示我们今天到河边去寻找吗?小徒弟说。  大家听了认为言之有理,于是一起到了河边,果然鲁班正坐在那里等着他们哩。
    鲁班见了众徒弟,心里非常高兴。  接着,他手指着身旁的一堆梓木说:我要考你们一个新题目,你们用这梓,做三天,要做得精。  ”说完,便离开了众徒弟。
    三天以后,徒弟们都各自拿着自己精雕细琢的梓板,交给师傅。  只见每个作品都各具特色,生动形象的飞禽走兽,婀娜多姿的花卉草木,十分引人注目。  但是,鲁班看了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
    这时,他那最小的徒弟手里捧着一个镶嵌得很精巧地小书架,走了进来,书架的梓木正好构成一个字模样。  当他恭敬地送到师傅手里时,鲁班高兴得大笑,赞赏地点点头,指着这个小书架对其他的徒弟说:这才是我要求你们做的。  一个工匠,不仅要有精巧的手艺,还要有一个充满智慧的头脑。  你们都回去想一想,为什么都做错了?
    
鲁班离开后,大家立刻围着小徒弟,询问其原因。  小徒弟说:师傅不是说用梓做三日,做得精吗?的谐音;的谐音。  三个日字不正是一个字吗?大家听后恍然大悟。
    王安石对谜
    北宋王安石不但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也十分喜好灯谜游戏,曾专著《字说》。  他所作灯谜:目字加两点,莫当贝(繁写为貝)字猜;只字欠两点,莫当口字猜。  打二字。  ”谜底是:  时至而今仍然被人奉作字谜之典范。
    一天,王安石与其好友王吉甫在一起做谜为戏。  王安石先作了一个让王吉甫猜: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王吉甫看了之后没有马上说出谜底,而是对做了一条谜语:东海有鱼,无头又无尾。  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
    王安石听完点头会意地笑了。  原来这条灯谜地谜底是:  王吉甫是以谜解谜。  王安石和王吉甫两人相视哈哈大笑不已。
    用字诗
    王安石曾写有一首关于字地字谜诗,诗云:
    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
    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
    一家有六口。  两口不团圆。
    谜语按笔形把字拆成多个零部件,再以不同形式重复组合而制成。  既形象又生动。
    棋逢对手
    王安石酷爱下棋,有一次一个好友来访,王安石虚席以待,那好友纳闷。  王安石笑道:你陪我下棋可好?好友说:下棋哪有白下之理?王安石说:输者罚制一谜如何?
    
二人讲好,于是下棋。  结果第一盘王安石输掉。  王安石制一字谜:
    一字生得真古怪,太阳偏在土下埋。
    土堆上面长青草,一切斜着劈下来。
    好友猜中。  二人又下。  王安石取胜。  那好友只得也制一谜:
    两个幼童去爬山,没有力气上山巅。
    回家又怕人笑话,躲在山中不回还。
    王安石大笑,吩咐家人盛宴款待好友。  原来谜底分别是、二字。
    香头插在几案上
    王安石在钟山之麓隐居时,编著了一部名为《字说》的谜语书。  一次,著名书画家米芾前来拜访他。  二人一起到附近的定庵寺游玩散心,很是畅意。
    米芾笑着说:听说老相公正在编写一部《字说》,对文字的结构研究颇详。  我曾听人巧借《莺莺传》赋一字谜,久思不得其解,想当面求教。  ”接着便吟道:
    莺莺小姐去上香,香头插在几案上,
    远看好似张秀才,近看却是一和尚。
    王安石听到香头插在几案上便已猜出此字(秃)。  及至听到后边两句,禁不住哈哈大笑并连声称妙。  他用手暗指庵中走过的一个僧人,低声对米芾说:我在此中天天相见,岂能猜不出来?此谜妙在后两句。  从字形上看,地确与字相似,而从字义上讲,却又的确是个和尚。  ”
    
说完,两人哈哈大笑起来,定庵寺地和尚们见状,都很莫名其妙。
    秦观偷爱苏小妹
    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是个能诗善词地才女。  上门求婚的人络绎不绝。  但苏小妹一个也看不上。
    一次,苏东坡邀请才子秦观(即秦少游)到秋香亭饮酒赏菊。  酒至半酣,苏东坡突然发问:贤弟才貌双全,为什么不选择佳偶?秦观听罢,不禁叹道:我非草木,岂能无情。  其实,我早已看中一位窈窕淑女,只是难以启齿求婚呀!
    “
你这意中人是哪家闺秀?苏东坡忙追问道。
    秦观沉思片刻,红着脸答道:小弟在你面前不便直言,就出一词谜请你猜一猜吧。  ”说罢,他吟道:
    园中花,化为灰,夕照一点已西坠。  相思泪,心已醉,空听马蹄归。  秋日残红荧火飞。
    苏东坡一听,恍然大悟,哈哈大笑。  原来:秦观词谜的谜底是(即蘇)一个繁写的字。  便说道:原来你的意中人就是我的妹妹呀!这事不难,就包在愚兄身上了。  ”此后,苏东坡引线穿针,最终促成了秦观与苏小妹地姻缘。
    苏东坡巧妆书童
    一日,苏东坡带着书童出游,来到一个山脚下,十分口渴,望到山腰里有一所寺院,便让书童戴上草帽,穿上木鞋到那庙里去取一样他现在特别想要地东西。
    书童问:取什么东西?
    “
你只管去取。  ”东坡笑着答道。
    书童想:先生肯定又在玩什么谜语游戏了,我试试看吧。  他到了庙里,找到主事的和尚,和尚一眼便看出他就是苏东坡地书童,便问:你来有何贵干?
    
书童说:先生叫我这样打扮来向您取件东西。  ”和尚看看他这特别的打扮,笑了笑,接着便取出一包上好的茶叶和一壶开水递到书童手里。
    “您怎么知道我家先生要的是这个呢?书童奇怪地问和尚。
    老僧笑着说:你看看你这个人,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打扮起来,不正是此物吗?
    
书童听罢,恍然大悟:噢,原来我这身打扮就是一个字。  ”书童向和尚道谢后,拿着茶叶,提着水壶,飞快地跑下山去。
    苏东坡题联骂僧
    宋代苏东坡因上书谏事,触怒龙颜,被贬岭南。  一天,东坡从一座寺庙路过,见庙门前跪着一个小和尚,眼泪汪汪,一打听才知他因不小心打碎杯盘而被处罚。  往小和尚脸上仔细一看,还有道道伤痕,心想:出家人慈善为本,为何如此对待徒弟?于是,入庙去见方丈。
    寺中住持和尚听说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来此游玩,心中大喜。  心想,久闻东坡大名,若能请他留个字迹,也好使寺庙增添光彩,多些香火,今日机会难得,不可错过。  于是,那和尚百般殷勤,接待苏东坡,接着又再三央求苏东坡,给寺庙题词。  东坡对他这副取悦献媚的嘴脸很是厌恶,想到那小和尚还在跪着,便提出要那个小和尚起来磨墨、展纸方好动笔。  老僧马上把小和尚叫来让他展纸研墨,只见苏东坡饱蘸浓墨疾书一联:一夕化身人归去;千八凡夫一点无。  ”
    
老和尚看后,以为东坡是在夸赞他年高德重,十分得意,忙将此联悬挂在庙门上,并以此炫耀自己。
    不久,苏东坡地好友佛印和尚云游到此,看了对联,不禁哈哈大笑。  那老和尚莫名其妙,还一个劲地夸耀:此乃当代名士东坡居士真迹也!
    
佛印大笑不止道:阿弥陀佛,这是两个字谜,你至今还未看出吗?和尚追问其底,佛印道:恕不便直说,请取纸笔。  ”和尚赶忙捧出文房四宝,佛印挥毫写就两个大字,拂袖而去。  那老和尚定睛一看,气得差点晕倒。
    原来,这副对联的谜底是:死秃
    三人同谜谜相同
    有一次,苏东坡到妹妹家里做客。  苏小妹与秦观见兄长来了,大摆酒宴,盛情款待,把酒言欢。  饮后,妹婿秦观给苏东坡出了一个谜,谜面是:
    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水命难保。
    苏东坡听后,并不直接说出谜底,而是随手提起笔来,在纸上写了一个谜底相同的字谜:
    我有一物分两旁,一旁好吃一旁香,一旁眉山去吃草,一旁岷江把身藏。
    写毕,秦观拍手说:真妙!真妙!苏小妹闻声跑进书房,说:什么东西真妙?俯身看毕,信口说道:
    我有一物长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跑不快,长翅飞不起。
    说毕,苏轼和秦观异口同声说:妙极了,妙极了!
    
原来他们三个人说的是同一个字——鲜。

谜趣3

梅花时到自然香
    范仲淹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幼年时父母双亡,又无依无kao,没有钱上学堂读书,迫于无奈,只得寄居在醴泉寺里读书。  他节衣缩食,日子过得十分清苦,但他并不怨天尤人,而是胸怀大志,勤奋攻读。  为了节省,他每晚用糙米煮一锅粥,待粥冷凝以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两块,晚上吃两块;没有下饭的菜,就挖野菜浸点盐水佐餐。
    醴泉寺里有个心地善良的老和尚,见范仲淹学习刻苦,对他非常同情和怜爱,经常同他谈诗论文。  一天老僧出了一句上联:
    芳草春回依旧绿,
    范仲淹立即应对道:
    梅花时到自然香。
    又一晚,老僧与范仲淹在竹林之间散步,老僧说:我出个字谜,你来猜一猜。  ”
    
翠竹掩映留僧处。
    范仲淹略思片刻,便在地上写了一个字。  老僧一见,高兴地拍着范仲淹的肩膀,赞赏地说:你才智过人,将来必能成大器啊!
    
赵明诚编梦得妻
    宋代文人赵明诚,在少年读书的时候,他父亲赵挺之想为他择配订婚。
    一日,聪慧的赵明诚对父亲说:今日中午睡觉,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读了一本很好的书,但醒来以后,却把书里的内容大都忘记了,只记得其中三句是:言与司合。  安上已拖,芝芙草拔。  ”
    
赵挺之听后,思忖道:言与司合在一起,于字为;安字去掉上头地宝盖,于字为;芝芙去掉草字头,于字为之夫;合起来是词女之夫  于是便为儿子解梦说:你将娶一个善于作词的才女做妻子。  ”
    
后来,赵明诚与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喜结良缘。  原来。  昼寝梦读的故事是赵明诚听说李清照聪明、美丽、工诗文、尤有词才,因而产生了爱慕之心。  想娶她为妻而造的舆论。
    含情脉脉李清照
    传说在李清照的新婚之夜,贺喜的人们都散去以后。  新郎赵明诚揭开罗帐要与新娘李清照言欢,李清照触景生情,便想用谜语来试试赵明诚地才华。  她说:今晚我想起一个字谜请君猜猜看,君若猜中,方可入帐。  若猜不中,就只好请君到厅堂里去自度良宵了。  ”
    
说完便吟道:
    三面有墙一面空。 妙龄裙钗住其中,
    有心与她说句话,可恼墙外有人听。
    赵明诚听完,略一思索便拉过李清照的手,在她地手心里写了一个字。  李清照抽回自己的手看了一下,含情脉脉,点头微笑。
    马鞍题诗
    南宋辛未年间,江阴举子袁舜臣赴京参加会试。  临行前,他在马鞍上写了一首诗:
    六经蕴藉胸中久,一剑十年磨在手。
    杏花头上一枝横,恐泄天机莫露口。
    一点累累大如斗,掩却半床何所有。
    完名直待桂冠归,本来面目君知否?
    开始。  人们以为是一首平常的诗,只是不解其意。  后为苏州举人刘碱看到,一下就识破了本来面目。
    原来,这是一首诗谜,谜底是辛未状元  此诗每一联射一字:六加一、十为字;杏除去口加一横为字;(古写异体作爿木)掩去一半为,大字加一点为,合成(繁写作)字;去掉宝盖头为字,合起来是辛未状元
    诗谜教子
    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
    陆游晚年闲居老家浙江绍兴时,依然时刻惦念着国家大事。  一年。  陆游的次子陆子龙赴吉州(江西吉安)任职。  陆游为儿子饯行。  酒宴上,他告诫儿子要爱国爱民。  自立自强。  酒酣耳热之际,陆游诗兴大发,吟出四句诗:
    头戴四方帽,身背一张弓。
    问君何处走,深山捉大虫。
    子龙才思敏捷,立刻便报出了谜底:,并深深地向父亲鞠了一躬,说:父亲,孩儿一定铭记您老人家的教诲,自立自强,奋发向上。  ”
    
王冕作谜骂财主
    元朝着名画家、诗人王冕(1287—1359),小时候是个放牛娃。
    他给财主放牛,到了年底领工钱时,财主说:你如果能回答出我一个问题,就把工钱给你。  ”
    
王冕说:你问吧。  ”
    
财主说:从前有伙穷人在锄地,挖出了一块玉璧。  大家叫道:是块宝贝呀!我们分了吧。  ’于是他们就把玉璧砸碎了,一人分到一块。  可是他们却不懂,这块价值千金地玉璧一旦砸碎了就分文不值了,结果,这伙穷人仍旧是两手空空。  ——这是个故事谜,猜一个字,你猜吧!
    
王冕说:你的意思是说穷人分宝贝还是穷,这不是字吗?
    
财主就把一年工钱付给了王冕。
    王冕给财主放牛,受尽了欺辱。  一天,他对财主说:东家,我说个故事,请你猜一个字。  猜出了,我白给你干一年;猜不出,我就要告辞回家了。  ”
    
财主说:行,你讲吧。  ”
    
王冕说:从前,有个财主想出外做生意发大财。  他雇了一个伙计,在合同上写明:财主出钱,伙计出力。  一年后赚了钱三七开。  干了一年果然发了大财。  财主为了独吞,当伙计来分利时,财主哭丧着脸说:昨天我们分手时,马受惊狂奔过来,把那只装钱的箱子踩扁了。  ’于是,财主独吞了所有地钱,一分也没分给伙计。  你猜猜这是个什么字?
    
财主猜不出。
    王冕说:那财主对伙计说:马踩扁了钱箱。  马和扁合在一起不就是字吗?财主想骗人嘛。  ”
    
财主被王冕借机骂了一通,脸色红一阵、白一阵。  但又不好发作。  只好放王冕回家。
    朱元璋留谜认子
    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出身贫微,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他却很喜欢文字游戏。  在他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军时,有一次兵败,在乱军中孤身一人落荒逃走,天黑时找到一户人家住宿。
    这家女主人王吉妇敬他是追求正义的英雄好汉,便留他住宿并给他酒饭。  想不到朱元璋得寸进尺,还要与女主人同床共枕。  王吉妇半推半就依了他。  朱元璋在那里住了些日子,探听到义军消息。  两人分手时,王吉妇问他将来如果有孩子怎么办?朱元璋略作思考,便在墙上题了几个字:二十一。  古之一。  左七右七,横山倒出。  得了一,为一土。  这暗中扣王吉妇得子为王七个字。  告诉王吉妇日后可凭这几个字去找他相认。
    后来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一天。  下边人报告他有一个女人带着一个男孩要见皇上,并呈上一张字条给皇上看。  朱元璋见了字条后,马上就派人修建一座王府,封那个男孩为王。
    因获枣桃得幸免
    明代,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唯恐大权旁落。  于是便产生了杀灭功臣的念头。  但如果无辜斩杀功臣,必将引起天下人不满,经过一番苦想,终于想出一计。  兴建一座功臣楼,然后把这些功臣请到楼上赴宴,借故失火,烧死功臣。  这样既可推卸责任,又可达到自己心中的目地。
    这件事被皇后马娘娘事先得知,她觉得这样做有些太过残忍。  这时候,她首先想起了为大明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军师刘伯温。  本打算派个心腹给刘伯温送信。  但又怕泄lou出去,非同小可。  于是她便想了一条妙计。  叫太监给刘伯温送去两盒礼品,一盒装着枣子,一盒装着桃子
    刘伯温接到这两样礼物后很是纳闷,他心想,皇宫里有地是山珍海味,时鲜果品,娘娘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送这两样平常的东西呢?这其中一定有什么隐秘。  他想了好久,终于悟出了这枣桃原是早逃地谐音。  后来,果然功臣楼失火,许多功臣被烧死,刘伯温则幸免。
    太祖写谜联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喜欢春联,他不但号召百姓过年贴春联,自己还亲手写春联。
    有一年除夕,太祖微服出巡。  看到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一片喜庆之色,太祖十分高兴。  可走到一户姓牛的牛贩子家门口时,却见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把脸拉了下来,就走进了牛贩子家。  原来,牛贩子忙完生意刚回家,正请一位私塾先生为他写春联呢。  可是,私塾先生想了几副春联,牛贩子都觉得不满意,所以一直还没写出来。  太祖稍加思索后,对牛贩子说:我送你一副春联。  ”说罢,大笔一挥,写下了这样一副对子:满堂生无底;全家午出头。  ”朱元璋写完扔下笔就走了。
    私塾先生看了此联后,拍手叫好,而牛贩子却一头雾水。  私塾先生说:这是一副谜语联,上下联地谜底都是一个字。  ”牛贩子再一看,果然如此,正合自己的心愿,高兴得合不拢嘴,赶紧把春联贴在了大门上。
    巧制药方
    明代有位姓丰的翰林,精通医道,诙谐成性。
    一次,宁波县令派人向他要一张药方,他一挥而就地写道:大枫子去了仁(人),无花果多半边,地骨皮用三粒,使(史)君子加一颗。  ”
    
县令一看,哭笑不得,说道:我们给他骂了!左右还不解其意,县令解释道:这张药方隐着一夥滑吏四个字呀!
    
祝枝山讨茶
    唐伯虎和祝枝山是莫逆之交,他们两人可谓无话不谈,熟不拘礼,上门不必通报,临别毋须相送。
    一天,祝枝山刚踏进唐府,就被唐伯虎迎面挡住:祝兄来得正巧,我刚做一则灯谜,请祝兄猜一猜,猜对了,请进!否则,请便!
    
祝枝山哈哈大笑:猜谜,我最拿手。  倒要领教!
    “
别吹,你且听着!唐伯虎扳着四个指头说:言说青山青又青,两人土上说原因;三人牵牛缺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  每句猜一字,四字是两句话。  ”
    
祝枝山听罢,不等招呼就大模大样毫不客气地朝太师椅上一坐说:唐老弟,先倒杯茶来再说,你看如何?
    
唐伯虎知道谜被猜中,于是恭恭敬敬地捧上一杯香茶,二人热情地交谈起来。
    这四句诗的谜底是:请坐,奉茶四个字。
    主人女佣巧配合
    一天,唐伯虎到祝枝山家中拜访。  刚一进门,祝枝山就对一个叫梅香的女佣说道:梅香,来,泡茶!梅香应道:晓得。  ”少顷,梅香就端上两杯茶来,却都放在祝枝山面前。
    祝枝山笑着对唐伯虎说:唐兄,刚才我与梅香地对话,是一则谜语,要求打七言诗一句,打得中,方能饮茶。  ”
    
唐伯虎思索着自语道:梅香,定与春有关,茶是草、木、人……”他一下记起宋代诗《春日偶成》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句子,梅香,来,正是春到二字,就是人间草木,梅香答:晓得,正是字。
    想到这里,他大声地把这句诗念了出来。
    祝枝山听了,大笑,说:猜得好,请用茶。  ”说着,将茶双手奉上。
    唐伯虎边饮茶,边赞道:此谜藏在言谈碎语之中,稍不留心,就难得看出破绽,你可真是煞费心机啊。  ”
    
唐伯虎的画谜
    祝枝山很喜欢唐伯虎的水墨画,特别是唐伯虎的水墨观音图。
    一日,祝枝山专程前往唐伯虎地住处向他求画。  唐伯虎得知祝枝山地来意后,笑着说:祝兄要一幅画并不难!但得先猜一个画谜,如果猜中了,水墨观音图立刻画好了送你,这幅画谜也一并奉送。  ”
    
祝枝山听后,心里很高兴,连忙答应了唐伯虎的要求。
    唐伯虎随即提笔画了一条浑身长满黑毛地狗,让祝枝山猜一字。  祝枝山站在画前,仔细琢磨片刻,便提笔在纸上写下一个字。
    唐伯虎见后点头微笑,随后,欣然为祝枝山画了一幅水墨观音图。

谜趣4

唐伯虎评点花魁
    明代才子祝枝山以字闻名于苏州,人们将能拥有祝枝山的墨宝而视为骄傲。  祝家有一花园,山也青青,水也清清,每到春深,满园飘香,各种花卉竞相开放,尤以牡丹为最。  一到此时,酷爱诗文也爱花的祝枝山总要三天一筵、五天一席地邀请友人吃酒赏花,很是雅兴。
    一日,祝枝山又请来几位好友,摆宴于后花园的牡丹亭旁,望满园牡丹,姹紫嫣红,祝枝山举杯道:各位可谓姑苏城中名人雅士,今日请各位慧眼识花,评点园中花魁。  ”
    
一时间人们来了兴致,指指点点,甚至争得面红耳赤。  有的说姚黄应是一品,有的说魏紫应该问鼎。  最后是众说纷纭,争不出个高低上下。  在大家争论得沸沸扬扬之际,唯见唐伯虎稳坐桌前,仍浅斟慢饮,一副局外人模样。
    祝枝山知道唐伯虎不但是绘画大师,也是赏花评花的行家里手。  于是就相邀唐伯虎说出自己的高见。  唐伯虎也不推辞:依我之见,园中牡丹,百无一是。  ”
    
众人一听心中不禁一沉:这唐寅也太傲了,难道这满园牡丹就没有一种他看上的?谁知祝枝山听后却哈哈大笑:唐兄评花,正合我意。  自无一是,自无一是!
    
众人一时更加糊涂,不知二人所云。  后听祝枝山一说,方才顿悟。  连称妙极。  谜底是白牡丹。  百字去掉上面一横成白,自字去掉里面一横也是白。  “丘书柜猜谜
    明代文学家丘浚一生读书很多,广记博记,人称丘书柜
    一天,丘浚来到一家茶馆,刚坐定饮茶,听得旁边隔壁人声嘈杂。  便走过去看个究竟,原来许多人正围在一起猜谜。  一位长者刚刚出了一个谜面:二人并坐。  坐到二鼓三鼓,一畏猫一畏虎。  猜一字。  一个年轻人猜出的谜底是字,他说:二人并坐,意为两个字合在一起,畏猫,畏虎,合在一起。  便是字。  ”年轻人说完沾沾自喜,旁边也有人附和着说有道理。
    丘浚走上前去,说:谜底不是字,应该是字。  ”接着他又说:“‘二鼓三鼓是亥时与子时,地支中是猪,是鼠,扣谜面后半句一畏猫一畏虎并坐。  岂不是字!经丘浚一解释,大家无不击掌称道。  老者定睛一看,冲着丘浚说:啊,是丘书柜,果然名不虚传呀!
    
冯梦龙出谜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多才多艺。  但其为人放荡不羁,被人们称为天才狂士
    冯梦龙有一个好友叫叶仲韶,也是当时地一个才子。  一天,他们两人一起逛街,在经过一个测字摊时,有很多人围在那里。  冯梦龙灵机一动,便出了个字谜让叶仲韶猜,谜面是:上无半片之瓦,下无立锥之地,腰间挂个葫芦。  口吐阴阳怪气。  ”
    
叶仲韶沉思片刻。  笑着对冯梦龙说:学士大人不愧是制谜高手,那边围着许多人。  我猜你的谜底应该就是那占卜的字。  ”
    “
哈哈哈,不愧为吴江第一才子,果然才思敏捷。  ”冯梦龙说完,两人都会心地笑了。
    徐文长制谜
    徐文长(徐渭)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也是一位善于制谜的谜家。  在《徐文长佚稿》中基本上都保存了关于他所制的谜,计有二十七条。  其中十三条是字谜,如:二画大,二画小(打一字)
    谜底:秦
    先写了一撇,后写了一横(打一字)
    谜底:孕
    他还曾以《四书》上的两句话: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为面。  扣一个字。  以后又有人将此谜面底倒置,用字去扣这两句话。
    定年号之谜
    明朝一位刚即位地皇帝为定年号犹豫不决,召来近臣商议。  其中一位大臣顺口吟了这样一首诗:
    士本人间大丈夫,口称万岁旧山河,
    一横永镇江山地,二直平分天下图。
    加子加孙加爵禄,立天立地立皇都,
    主人自有千秋福,月满乾坤照五湖。
    皇帝听完此诗,高兴万分,就决定启用这个年号。  原来,这首诗正好是一则谜语,全诗影射两个字,这两个字正是皇帝欲取的年号:嘉靖。
    李时珍问路
    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为了编修《本草纲目》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历尽千辛万苦。  一天,他听说四川乐山有一位隐士,精通医学,便前去讨教。  他翻过一座山后,来到一处岔路口,见眼前有左、中、右三条路,不知该往哪条路上走。
    正在为难之际,迎面走来一个书僮,李时珍忙走上前问路,书僮朝他看了一眼,没吱声,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了一个字,转身就离开了。  李时珍低头略一思索,很快明白了书僮地意思。  于是,他按照书僮的提示,沿着左边那条路走去。
    因为字去掉左边即成字,因此书僮写的意思是往左边去。
    文必正吟诗献字
    文必正是明朝洛阳有名的才子。  由于爱慕霍天官霍荣之女霍锭金,文秘正假意卖身投kao到霍府,伺机会见霍小姐。
    有一天,文必正有意在天官面前显露自己的才华。  他对霍荣道:大人,您这厅堂陈设华丽,阔绰无比。  但依小人看,似乎美中不足,还缺少一物。  ”霍荣听后暗想,我这厅堂之上,古董文物,价值连城;字画条幅,应有尽有。  还缺少什么呢?便问道:你说老夫这厅堂上还缺少何物?文必正答道:一个字  “一个字?天官好生奇怪,一个什么字呀?文必正并未直说。  答道:大人,您这堂前如能再添上这个字,那就既能突出您高贵的身份,又能起到烘云托月地气氛。  ”
    “
噢?此字如此重要,你且快快说来。  ”
    “
恕小人斗胆,我吟诗一首,此字暗隐其中。  有谬误之处,望大人指正。  ”
    “
你且吟来。  ”
    
于是,文必正声音朗朗地吟道:
    视而不见社稷摇,大明江山无人保;
    中原危难无心坐, 思念君王把心操。
    天官听罢,连声称赞:好字,好字  说完,就请文必正书写。  并挂在厅堂地正中央。
    原来文必正诗中说的是个字。
    天才狂士冯梦龙
    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他不仅有《警世通言》等名著闻名于世,而且在谜语和歌谣上也造诣颇深。  他的《黄山谜》就是以歌谣体写的一本很有影响的谜语专著。
    冯梦龙的书童在他地影响下,也逐渐对猜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与冯梦龙对歌猜谜。
    一年春天,一位老友前来拜访冯梦龙。  冯梦龙便约他到后花园赏花小叙。  二人携手来到花园。  冯梦龙转身招呼书童说:快去厅里取一件东西来。  ”书童问:先生要取何物?冯梦龙说:
    有面无口,有脚无手,
    又好吃肉,又好喝酒。
    书童一听,说了声:晓得了!转身离去。  不一会儿,他与另一家童把一张小桌子抬到花园里来,摆到了冯梦龙与客人面前。
    冯梦龙又说:你再把草木之间人请来。  ”客人听了,还以为真地另外还有客人要请,不一会儿,却见书童端着一壶茶送到了桌子上。  客人这才恍然大悟。  “草木之间人又是一个谜——茶。
    者被砍头和脚
    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对占卜是不太相信的。  可是当李自成起义军已经逼近北京,弄得他日夜忧虑不安时。  只好有病乱投医,向占卜拆字者问询凶吉。
    一天傍晚,他派遣一名内侍换上便服,出去找一位测字先生。  测字先生让这位内侍说一个字,内侍随口说了一个字。  测字先生问他想要测什么事?内侍说国事  测字先生说:不好,字者,字出头,反贼已出头矣!
    
内侍一听大惊,忙改口说:不是朋友的而是有没有的  ”测字先生叹道:这更不好,你看字上面是字的一半,下面是字的一半,大明江山已去其半矣!
    
内侍听了更加惊慌,便改口说:我说地是申酉戌亥地  ”测字先生用指头在桌上写了一个字,看了看,连连摇摇头道:这更差了,在下按字直说,天子为至尊,而此字为者已斩头裁脚矣!
    
内侍听后,失望地惶惶而归,如此这般地向朱由检述说了测字过程,朱由检听罢不寒而栗,哭笑一声,晕厥过去。
    白纱帽之谜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被封为燕王,开藩北平府。  朱元璋死后,其长孙朱允炆即位,朱棣觊觎皇位已久,蓄谋伺机篡夺侄子的皇位。  当时有个跟朱棣关系密切的法号叫道衍的和尚,看出了朱棣的心思,有意协助朱棣,却又不便直说,为了暗示他的心意,便给朱棣送去一顶白纱帽。
    原来,道衍是用实物谜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地意愿,因为朱棣是燕王,在地头上戴一顶帽,不就是个字吗?果然,朱棣在道衍地辅助下,最终取得了皇位,当上了明朝的第三个皇帝。
    乾隆猜谜
    清乾隆年间,风调雨顺,国家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上元佳节,朝中官员集会猜谜,乾隆皇帝也兴致勃勃地参加。
    在翰林院文华殿,乾隆看见中厅悬挂着一副谜联,上联是:黑不是,白不是,红黄又不是。  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下联是: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却是妙文。
    素以圣才自诩地乾隆苦思冥想,反复吟诵,终不能破解。  翰林院的编修纪晓岚见皇帝如此难堪,便在一旁笑着低声提示说:这些灯谜都是臣下拙墨笨笔,皇帝不必深思远虑。  此时此景,何需费解?
    
乾隆听了,立刻茅塞顿开,假装镇静了会儿说:莫不是猜谜二字?纪晓岚回答说:正是,正是。  皇上真乃圣才,小臣敬服。  ”这时在场地人们也都随声附和,齐声高呼皇上圣才
    纪晓岚妙解字谜
    有一次,乾隆出了个灯谜,指定要礼部尚书、大学士纪晓岚猜。  乾隆在谜笺上楷书一个字,要求猜四个不同的谜底。  乾隆说:第一个猜一鸟名。  ”
    “
画眉。  ”纪晓岚回答说。
    “次猜宋词二句。  ”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
三猜四书一句。  ”
    “
无上下之交也。  ”
    “
最后猜战国的两个人名。  ”
    “
白起、黄歇。  ”
    
乾隆听罢,笑赞他的大学士才思敏捷,智慧超群。
    蒲松龄批文章
    蒲松龄曾当过胡守备的塾师,教他的一个冥顽不灵的儿子。  胡守备一介武夫,文才很浅,但望子成龙心切,看到蒲松龄批改儿子文章的褒奖之语寥寥无几,就大发其火,埋怨老师教学无方。  蒲松龄见他如此态度,又不能说昧心话,便另辟蹊径借用诗句,隐藏批评。
    他儿子有一篇文章因错别字太多,蒲松龄皱皱眉头挥笔批了句:唯解漫天作雪飞。  ”
    
他的另一篇文章字迹模糊,蒲松龄没有办法读下去,就批了句:草色遥看近却无。  ”
    
第三篇文章长篇累牍一大篇,却言之无物,什么事也没说清,他批了杜甫的两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胡守备看到批文,不解其意,便问道:老先生,太子地文章可有进步?
    
蒲答道:高山擂鼓,声闻百里。  ”
    
胡琢磨半天,也没有领悟,又问道:我儿四书五经想必已贯通了吧?
    
蒲应声答道:人有七窍,令郎已通六窍。  ”
    
胡守备听了,以为是在夸赞他儿子,心中十分得意,蒲趁机辞馆而去。  胡见到客人,就出示蒲地批文夸耀儿子,众人看罢,全都掩口而笑。
    其实,蒲松龄的评语是另有含义地:
    “唯解漫天作雪飞”——白字(纸)连篇(翩);
    “草色遥看近却无”——一片模糊;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所云,离题(地)太远;
    “高山擂鼓,声闻百里”——不通!不通!(噗通!噗通即打鼓的声音);
    “七窍已通六窍”——一窍不通。

谜趣5

赠号戏权奸
    清朝乾隆年间,出了一个大奸臣和珅。  这个和珅小时曾进宫当差,专管每天晚上点燃蜡烛,加上人又矮小,人们便送了他个外号,叫蜡头儿,可谁知,这个蜡头儿后来竟平步青云,一直官升至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
    传说和珅49岁生日那年,大宴宾朋,广邀朝臣。  大小官吏们莫不趁机巴结,一时间,金银珠宝收了无数。  同朝为官的刘墉也来祝寿,与众不同的是,他的寿礼简单有趣:红烛一对,一根上金字闪闪——“福如东海,一根上闪闪金字——“寿比南山  和珅一看气就来了,但当着众宾朋和朝臣的面,又不便发作,只好命家人将红烛摆好点燃。
    席间,和珅开言道:老朽不才,枉过五十。  蒙圣上恩宠,万事如意,只是至今尚未取号,实在惭愧。  ”他转向刘墉双拳一握:就请年兄惠赐一个如何?
    
刘墉为人耿直忠正,且诙谐多智,与*臣一向少有来往,这次前来,一只是碍于官场情面,偏偏此时和珅又多事,心中不快,但又无法推拖,他环顾大堂,忽见红烛高烧,顿时来了主意。  只听他缓缓言道:蒙和兄抬举,在下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我看和兄胸怀似海,志高如山,就号海山,不知意下如何?和珅经他如此一夸,非常高兴,连连称谢。  大家杯来盏去,尽兴而饮。
    酒宴完毕。  和珅亲自送客出府。  回来时,和珅得意洋洋,满面春风,边走边思忖:人说刘墉多才,今日赠号,果然不错。  ”迈进大堂,但见一对红烛各燃剩了一个字。  尚未燃尽,看着看着。  和珅顿时沉下脸,在那里呆住了。
    原来,一对红烛各剩一字,一为,一为  刘墉巧借红烛将和珅戏弄了一番,大号海山原来还是蜡头儿
    郑板桥猜谜破案
    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知县时,曾遇到这样一个案子:
    商人李乙带了一百两银子搭麻三的船去外地贩货。  不料半夜却发觉银两竟不翼而飞。  由于船未曾靠过岸,李乙心想这一定是麻三所偷,但麻三死不承认。  天一亮李乙就扯住麻三吵吵嚷嚷地上岸打官司。
    知县郑板桥早曾听闻麻三有偷盗地前科,再听了李乙申诉,心中已知大半,便一拍惊堂木,要麻三从实招来。  但麻三仍矢口否认,捉贼须捉赃。  郑板桥即派差役上船搜赃,岂料一无所获。  赃物藏匿何处?郑板桥一时感到棘手。
    正在犯难之际,忽有一位秀才模样的人上堂呈献一幅国画,请郑板桥指正,并称:不才昨晚赏景,兴来涂鸦一幅。  供大人使用,不知能否解燃眉之急?来人话中有话,郑板桥忙打开画细看起来。  只见画上除了一株被大风刮得摇摇欲倒的树外,别无他物。  郑板桥起初觉得纳闷,继而一想,脸上露出了微笑。  原来,此画是助他破案呢!在画的启发下,郑板桥很快查出赃物,令麻三哑口无言,乖乖地服罪了。
    因为画的含义是危木。  合为字。  暗示赃物藏在桅杆顶上。  纪晓岚嘲骂和珅
    清乾隆年间,乾隆的亲信和珅权势很大。  朝廷官员都惧怕他三分,但纪晓岚却丝毫不给他面子,每次相遇,都讽刺挖苦他,平时听惯了恭维奉承话的和珅,还以为纪晓岚这人风趣幽默,说话中听。
    一次,和珅府内建了一座亭子。  为了使这座亭子更为增色,和珅请大才子纪晓岚给他题一匾额,纪晓岚并不推辞,提笔写了竹苞两个大字,和珅一看,这竹苞二字与凉亭两侧地绿竹正好相互衬映,非常喜欢,就叫人将两字刻成匾挂在亭子上。
    一天,乾隆来到这座亭子前,当他抬头看到这块匾额后,不禁哈哈大笑,和珅大为不解,忙问笑为何故,乾隆说:你没看出来吗?纪晓岚在耍你呢,这竹苞二字拆开,不就是个个草包吗?
    
和珅听了不禁又羞又恨,从此与纪晓岚结下了冤仇。
    纪晓岚隐语救姻亲
    两淮盐运使卢雅雨是纪晓岚的儿女亲家,因亏空了国家库银,乾隆皇帝发出御旨,命令查抄他家地财产。
    这时,在朝内担任侍读学士的纪晓岚得知此事后,十分着急,他想派人给亲家送信,又担心一旦走漏风声,那是要犯杀头之罪的。  纪晓岚急中生智,竟想出了一个妙法,他马上在一个信封里装了一点茶叶,然后星夜派人送去。
    当卢雅雨接到这里外没有一字的信封,望着倒在桌子上的一点茶叶,大为不解,他冥思苦想,终于悟出了其中的奥秘:这茶与谐音,亲家是在告诉自己朝廷是要来查抄自己的财产了。  卢雅雨立即派人将财产转移,待官兵来抄家时,财产已经所剩无几了。
    黄仲则蒙头作诗
    清朝乾隆年间,江苏武进县出了个少年诗人黄仲则。  他作诗时喜欢躺在床上,用被子把头蒙起来,以排除外界地干扰。
    黄仲则九岁时到县上参加科考,住在一座楼上。  考试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可他还在被窝里蒙头作诗。  主考以为他还在睡觉,便令同来的考生去推醒他。  可黄仲则却不高兴地说:我刚刚想到江头一夜雨,楼上五更寒两句诗,我的诗兴被你打断了。  ”
    
主考官听说这件事后,感到非常有趣,便特地召见他,打算试试他的才能,让他猜一个字谜。  主考官诙谐地吟道:
    一个懒书生, 睡到日当顶。
    鸡在旁边叫,  他才把眼睁。
    黄仲则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在桌子上工工整整写了一个字,主考官听罢,高兴地抚摸着黄仲则的头,不住地称赞道:
    “有才气,有才气!
    
科考结束张榜时。  独具慧眼地主考官把黄仲则的名字列在了榜首。
    顾春填词妙设谜
    清朝末年,有一年轻女子名叫顾春。  当她妙龄之年,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一个富家子弟。
    婚后不久,那富家子弟便朝三暮四,对顾春十分冷淡,常常外出不归。  有一年元宵佳节。  顾春独坐闺房,百感交集地取出笔墨香笺,填了一首《玉房怨》:
    元宵夜,兀坐灯窗下。
    问苍天,人在谁家?
    恨玉郎,全无一点直心话。
    叫奴欲罢不能罢。
    吾今舍口不言他。
    论交情,曾不差。
    染尘皂,难说青白话。
    恨不得一刀两断分两家。
    可怜奴,手中无力难抛下,
    我今设一计,教他无言可答。
    这首《玉房怨》传出后,文人雅士争相传抄,并加以各种评论。  但皆属一孔之见。  一日落到一位才子手中,这才子看过《玉房怨》后,赞叹不已:才女为情造文,不仅声声见心,词如鼓瑟,而且蕴涵妙趣!听地人一时不解,争问什么妙趣?
    才子说:这乃一词谜,扣含十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众人听后顿悟,对才女交口称赞。
    内为何字
    清代江南才子袁枚隐居随园时,曾喂养一头山羊。
    一日。  羊入邻人园内。  吃了邻家种的青菜。  老菜农出来责问袁枚,袁枚对老农说:你知道的写法吗?必须在外边筑上一圈篱笆才可种菜。
    
岂知这老农并非一般村夫。  也是个不满现实隐居此地的饱学之士,便反唇相戏道:你知园内为何字?筑篱笆仅能防围外,不能防围内,君住在园内且又养羊,筑围又有何用?原来,字繁体应写作,方框内的字,正是袁枚之姓。
    袁枚听罢,为之折服。  此后,二人谈诗论文,成为好友。
    牛不出头
    有个叫李安义地去拜访富人郑生,郑生推说外出不肯迎客,李安义便在他家门上写了个大大地字,就离去了。
    别人问这是为何,李安义答道:牛不出头罢了。  ”
    
这里以字寓牛不出头,来嘲讽富人不肯出面迎客,拆字如此巧妙!
    字谜
    一组谜面是这样地:旦底、挖工、眠川、横目、缺丑、断大、皂底、分头、丸空、田心。
    谜底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这一系列谜语用的是会意拆字法,如旦底,取字的底,是一横,为挖工,挖去字中间的一竖,为  “眠川,卧倒的,即横,为”……以此类推。
    数字诗谜
    百万军中卷白旗,天边豪富少人知。
    秦王斩了余元帅,辱骂将军失马骑。
    吾被人言欠口信,辛苦无干枉自嗤。
    毛女受刑腰际斩,分尸不得带刀辟。
    一丸妙药无人点,千载终须一撇离。
    以上这10句诗为谜面,其谜底分别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天心取米
    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  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
    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  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  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  ”
    
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
    
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  ”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领兵元帅,以为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两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四个字看似平常,实具威慑力量,可抵十万雄兵。

谜趣6

君子不哭
    穆宗少年读书时,好嬉戏,太傅劝谏,他不听,继之以哭。  乃取《论语》中“君子不器”句,以手指掩盖住下面两个口字,让太傅读之,则“君子不哭”也。  太傅也被他逗笑了。
    “器”字去掉(掩盖住)下面两个“口”字,就剩下“哭”了。  于是“君子不器”成了“君子不哭”。  少年之穆宗,真可谓聪明之至!
    谜联刺贪官
    清朝同治年间,有个县官叫柳儒卿。  此人十分贪婪,想尽法子鱼肉百姓,搜刮民财,人们背地里叫他“柳剥皮”。  他没有才学,是个草包,却又好假充斯文,附庸风雅,还愿意出头露面,显示自己。
    这一年,县里大制灯谜,柳县官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了。  可他不会猜,更不会制,于是就请了个人代他作一个谜。  那人也没有客气,代他制了一副谜联:
    本非正人,装作雷公模样,却少三分面目;
    掼开私卯,会打银子主意,绝无一点良心。
    各打一字
    柳剥皮不知其中奥妙,说:“很好,很好。  ”叫人贴了出去。  猜谜的人很多,人们很快猜出谜底,个个捧腹大笑,齐声称赞:“这个谜作得好!
    谜底是什么呢?“非正人”是“亻”,“装作雷公模样,却少三分面目”是“需”(需与雷相近,“面”少三横为“而”)。  上联合而为“儒”字。

    “掼开私卯”,即将“卯”分在两边,“会打银子主意,绝无一点良心”为“艮”,下联合而为“卿”字。  这样,上下联所猜字为“儒卿”,是“柳剥皮”的名字。  人们当然要笑!
    横竖倒看见谜底
    杜甫荣享“诗圣”地美誉,是唐代伟大的诗人。  他自幼聪慧过人。  七岁时就能以“凤凰”为题咏诗,九岁时便已练就一手好字。  祖父杜审言(唐初有影响的诗人)对孙子十分喜爱,饭后常带他到村外散步,领略山水风光。
    在金秋的一个黄昏,祖孙二人漫步于稻浪飘香、一片金黄的田野,农夫正忙着收割,杜审言触景有感。  便吟诗四句,考考孙儿。  诗曰:
    四个不字颠倒颠,四个八字紧相连,
    四个人字不相见,一个十字立中间。
    面对丰收场面,敏捷的杜甫沉思片刻便说出了答案。
    在当今时代,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有一年春节,壮族某山村举办“迎春诗会”。  会上人人吟诗作对,洋溢着喜悦气氛。  四位壮族姑娘按捺不住欢娱之情,她们密切商议,合写了一首题为《我爱……》地四句诗谜:
    我爱四座大山山对山,
    我爱四条大川川对川,
    我爱四方日暖春光好。
    我爱四家窗口紧相连。
    诗谜挂出片刻,就有人据其职业,悟出了答案。
    前例谜底是个“米”字,要顺看、倒看、横着看,方能领悟其妙;后例谜底是个“田”字,亦需从四面观看,方可破解。
    戒赌诗
    曾有一位教师嗜赌成性,亲友屡劝不戒。  其妻无奈,便作一首《戒赌诗》相劝,诗曰:
    贝者是鬼不是人。  只因今贝起祸根。
    有朝一日分贝了。  到头成为贝戎人。
    此诗中,“贝”加“者”是“赌”。  “今”加“贝”乃“贪”,“分”加“贝”为“贫”,“贝”加“戎”成“贼”。  由“赌”到“贪”到“贫”到“贼”,是赌鬼共同的生活写照。
    吃水.吃我
    嘉靖乙巳年间,由于天灾,天下十荒**,加之瘟疫大行,一时间,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有个叫金玉泉地文人写了两首诗。
    第一首:
    年去年来来去忙,不饮千觞饮百觞。
    今年若还要酒吃,除却酒边酉字旁。
    第二首:
    年去年来来去忙,不杀鹅时也杀羊。
    今年若还要鹅吃,除却鹅边鸟字旁。
    这两首诗贴切地反映出了灾荒年间的情景。  “酒”除却“酉”,就只有“水”了;“鹅”除去“鸟”,就剩“我”了。  意思是:今年穷得吃不上酒肉,只有吃“水”、吃“我”了。
    哭的是谁
    一位老和尚从山脚下经过,看见一位妇女在一座新坟前哭得死去活来,就问他哭的是什么人。  妇女答道:“我爹叫他爹好女婿,他爹的岳母叫他好外孙。  ”
    老和尚一听,明白了,就说:“哦,他外婆是你外婆的女儿,你外婆是他外婆的亲娘。  是吗?”这妇女点头称是。

    原来妇人是哭她地儿子。  妇女与老和尚的对答,采用了折绕法。  其实,拐来弯去,说的都是同一个人!
    个个寿安
    清初名人徐韬给一位朋友写信,最后的祝颂语独出心裁地用上“筹安”一词。  友人初读不解,经反复琢磨,才恍然大悟,乃“个个寿安”也。
    “筹”字拆开,是“个个寿”,用法十分绝妙!
    学者门前的对联
    从前,有一个学者特别喜欢猜谜,为了同善于猜谜的人结交朋友,他在自己的家门两旁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话不老”,下联是“镜中人”。  横批是“中者进,惑者遁”。  门前两名书僮守卫,过往行人皆不解其意,没有人进得府去。
    一天,有一个9岁的儿童衣不蔽体。  从学者门前路过,看见此联之后,硬要会见学者,学者无奈,只好答应相见。  当这个9岁儿童将对联含义告诉学者时,学者十分赞赏儿童地才华,并留做书僮。
    原来。  这副对联的上联隐藏着一个“请”字,下联隐藏着个“入”字。
    以礼相待
    一天。  某秀才有事到朋友家去。  一进门,他就双拳一抱,彬彬有礼地念了一首字谜诗:
    寺庙门前一头牛,二人抬个哑木头,
    未曾进门先开口,闺房女子紧盖头。
    朋友稍一思忖,领悟了秀才的意思。  他也用字谜诗以相答:
    言对青山不是青。  二人土上在谈心,
    三人骑头无角牛,草木丛中站一人。
    秀才一听,与自己说的完全对上了,双方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原来,秀才字谜诗的谜底是“特来问安”,朋友字谜诗的谜底是“请坐奉茶”。
    白牡丹智答吕洞宾
    在一个偏远地小山庄里,有一家小药铺。  名为“全药堂”。  店主人是一位姓白地老先生和女儿白牡丹二人。
    一日,吕洞宾伴着侍童出游,路过山庄,见此“全药堂”有些好奇:这小小山庄,这小小药铺,却称起“全药堂”。  好大口气!进门一看,堂上还挂有“百药俱全”一块小匾。  吕洞宾心想你们竟然如此狂妄,我就刁难你一下,开口就问白老先生:“宝铺什么药都有吗?”白先生回说:“都有!
    洞宾说要买四味药配方。  白先生说:“请讲!”洞宾随口说出四味药名:“一要称心丸一钱七,二要如意丹七钱,三要烦恼膏一贴,四要怒气散一厘七。  ”白先生听了不觉一惊,自从开铺以来也从没有人来买过此方此药,既然开的是“全药堂”,又不能说“没有”两字。  白先生故作镇静地说:“有!有!你俩先出去游转一圈。  等会儿来取即可。  ”吕洞宾起身离开了。  一时间可急坏了白老先生。  皱着眉头,坐着发愁为难。  此时女儿白牡丹捧茶进来准备给父亲喝。  见此情景,问父亲何以如此?白先生把刚才发生地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女儿。  牡丹一听,知是故意刁难,便说:“此事有何难?您进里面休息,由女儿配方就可。
  ”
    时间不大,洞宾二人来到店中取药。  一看,不见白先生,想是有意回避。  只见一个小女子生得花容月貌,泰然安坐堂中。  洞宾暗自思忖,刚才先生还在,怎么不见了?定然是配不出药方被难住了,“百药俱全”此匾可砸矣!洞宾就大声问起白牡丹:“姑娘,刚才所买四药,是否配齐?

    “配齐了!

    “拿来!

    “慢!你说的是口头药方,我配的也是口头药!

    “那你说吧。
  ”
    牡丹从容自若地答道:“第一味药是‘殷情待客’——称心丸;第二味药是‘有问有答’——如意丹;第三味药是‘寻事生非’——烦恼膏;第四味药是‘与人为善’——怒气散。
  ”
    听完牡丹的话,吕洞宾不禁大吃一惊,此女果然出口不凡。  但并不服气,又出四药刁难,一要游子思亲一钱七,二要举目无亲七钱一,三要夫妻恩爱二分五,四要儿无娘亲五分二。  牡丹思索片刻坦然而答:“游于思亲”是“茴香”,“举目无亲”是“生地”,“夫妻恩爱”是“蜂蜜”,“儿无娘亲”是“黄连”。

    洞宾见难不倒白牡丹,不肯善罢甘休,又出四药继续刁难。
    “什么药是颠倒挂?
    “佛手!

    “什么药是三分白?

    “茯苓!

    “什么药是巧玲珑?

    “葫芦!

    说到此药,洞宾反诘说:“葫芦何以是‘巧玲珑’。  ”牡丹说:“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无人知晓,但要啥有啥!这不是‘巧玲珑’吗?”洞宾无言以对,转了一个话题再一次刁难白牡丹。

    “什么是天上一片白?
    “雪!

    “什么是天上一点红?

    “日出!

    “什么是天上巧玲珑?

    “五色彩霞!

    “什么是天上颠倒挂?

    “北斗星!

    吕洞宾难不倒白牡丹,虽然讨个没趣,但心悦诚服,边走边说:“不愧‘全药堂’,果然是 
名副其实的百药俱全  

夫妻家书之谜
    相传,从前有一对情投意合,相互恩爱的夫妻,因家务琐事闹了矛盾,丈夫一气之下,外出做生意去了。  他在外颠沛流离,风餐露宿了几个月后,有些回心转意,非常思念自己地妻子。  于是,托人捎给妻子一封家信。  妻子拆开一看,信中写地是一首诗:
    二人力大顶破天,一女耕田缺一边。
    我要赶羊羊骑我,千田连土土连田。
    妻子捧着丈夫的信仔细琢磨,终于猜出这四句诗是四个字谜,谜底为夫妻羲(义)重  这封家信,深深地感动了妻子,更加引起她对丈夫地思念,便也用诗谜的形式回了一封信:
    只因心相连,受不交朋友。
    芳心青春在,探源水漫手。
    丈夫接到妻子的信,猜出这四句诗也是四个字谜,便立即收拾行装,怀着内疚的心情匆匆赶回家去,与妻子团聚了。  原来,这四个字谜的谜底是恩爱情深

谜趣7

姓氏趣谜
    从前,有三位赶考的秀才来到一山村的客店住宿。  客店主妇热情地招呼道:三位客官贵姓?
    
这三位秀才自恃喝了几年墨水,喜欢卖弄才华。  其中一个道:
    四个山字山靠山,四个川字川连川,
    四个口字口对口,四个十字颠倒颠。
    另一个秀才也摇头晃脑地说:
    千字不像千,八字排两边,
    有个风流女,却被鬼来缠。
    第三个秀才吟了一首诗:
    孔明借箭草人充,曹操北兵走西东,
    一口想吞孙吴地,却遭周郎用火攻。
    主妇听后笑盈盈地说:田、魏、燕三位先生,请进!
    
三位秀才本想难住女主人,不料对方竟轻而易举地把他们的谜给破了。  三位秀才肃然起敬,拱手相问:主人尊姓?
    
只见主妇答道:
    三斗三,四斗四,二斗三升共个字。
    三位秀才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半天也猜不出来。  后来,秀才经打听别人,才知道这家客店的女主人姓  因古时十斗为一石,三斗三,四斗四,二斗三,加在一起正好是一石。
    猜谜迎亲
    某地娶亲有个习惯,新郎必须猜中岳父的哑谜,才能把新娘娶走。
    正值桃红柳绿的阳春三月,一位新郎骑马备轿去迎亲。  临近村头。  只见一位老人和一个儿童并肩坐在一块石头上,挡住路口。  新郎明白,这是岳父出地谜,于是急忙下了马。  正想躬身询问,岳父从一旁走过来指着一老一小说:这位九十九,那个一十一。  ”
    
新郎不假思索,要过纸笔写了一个字。  岳父一看。  满意地点了点头,并示意把路让开。
    新郎继续往前走。  见村口道旁有一棵盛开的桃树,树下一位姑娘拦住了去路,不言而喻,这又是一谜,就主动答道:这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一句诗——人面桃花相映红。  ”岳父摇摇头说:不对,还是猜一个字。  ”
    
新郎略加思索,在纸上写了一个字。  岳父看后点头赞许,于是让花轿进了村。  当走到岳父宅前,只见大门紧闭,正要上前敲门,门却慢慢地开了,露出新娘笑脸,她向新郎秋波一转,回身而去。
    新郎正要请新娘上轿。  岳父说道:慢!猜中这个字再上轿不迟。  ”新郎凝思片刻又猜出了这个字,这才欢天喜地地把新娘子娶了回去。
    原来!新郎前后写的三个字分别是:碧、赫、规。
    两书生通姓名
    从前,有两个素不相识的书生,在花园里游玩,一个是高个子,一个是矮个子。  他们在一亭子里会了面。  高个子问:客生贵姓?矮个子答:夏商之时夜间光。  ”
    
说罢也问高个子道:客生贵姓?高个子答:颠来倒去都为头。  ”两个书生会意地笑着相互施礼,在石凳上坐下后又叙谈起来。
    过了一会儿,高个子又问:客生大名是什么?矮个子说:小生名叫老牛过板桥。  ”接着反问:您大名呢?高个子说:小生名叫大河失滔滔。  ”双方互通了姓名,交谈之后,情投意合,成了好朋友。
    原来,矮个子叫胡生,高个子叫王奇
    嫦娥站在一边瞅
    从前,在某县城的十字路口,有一家酒馆。  一天。  一个卖油郎来这里歇脚饮酒。  他把油挑子往墙边一靠便坐了下来。  酒馆的老板娘上前问道:客官贵姓啊?
    
卖油郎听了,顺手指了指靠在土墙上地扁担说:我就姓这。  ”
    
老板娘一看。  便笑眯眯地说:噢,原来是杜大哥,您请用茶!
    
卖油郎一听,这老板娘倒挺有见识的,便也问道:老板娘您贵姓?
    
老板娘笑了笑说:免贵,我姓地是十字路口,嫦娥站在一边瞅  ”
    
卖油郎斟了一杯酒说:胡大人,谢谢您的关照了!
    
老板娘爽朗地笑了起来,端起酒杯对卖油郎说:杜大哥,今天我碰上您这个好主顾了,敬您这杯酒,交个朋友吧!
    
从此,这家酒馆便成了卖油郎常来歇脚的地方,他们俩每次见面必定相互猜谜,兴趣也越来越浓。
    一寸玉人
    从前,有一家古董店的老板是一个制谜能手,常常出一些谜语让人猜。  某年正月里,老板特地从古玩中拿出一个玉人儿放在桌子上,作为实物谜要大家猜出一个字,并且言定,谁猜中了,玉人便是谁的。
    这个玉人儿长一寸左右,玲珑剔透,十分惹人喜欢。  一时间,人们蜂拥而至,都想碰碰运气,但没有一个人能猜中,转眼十多天过去了。  直到有一天,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来到古董店,二话不说伸手就欲将玉人拿走,老板连忙拦住,说:且慢,你必须猜中谜底,才能将玉人拿走。  ”书生一把将玉人抢来揣在怀里说:我的这一动作已表示了你要猜地那个字。  ”说完就朝外走去,老板也不再阻拦。
    围观的人迷惑不解。  老板笑着对大家说:他已猜出了谜底,这玉人属于他了。  ”众人还是云里雾里。  突然,人群中有个人拍着脑袋说:原来是字,拆开来便是一寸人  唉!只怪自己笨,没能早些想到哦。  ”
    
夜半书声结良缘
    有个秀才进京赶考,一天夜间投宿在清河岸边的一家客店里。  他秉烛夜读。  十分刻苦。  时近二更,忽闻隔壁隐约传来读书之声。  秀才侧耳细听,读书地原来是一位小姐。  秀才很是敬慕,当即叩壁问其姓名。  沉寂片刻之后,这位小姐随口念出四句话让秀才猜:
    奴家年方二九,生于寅未辰初,
    配夫未满二月。可惜一命呜呼。
    秀才听罢,略一思索。  很快便猜出了这位姑娘的姓名,于是他对着墙壁低声喊道:柳翠小姐,您好!
    
隔壁马上传来小姐甜甜的回音:眼下夜深人静,你过来说说话好吗?秀才受宠若惊,放下手中书卷,走进了小姐的房间。
    灯光下,两人一见钟情。  相见恨晚,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之后,两人私定终身,结为“**之好
    本人生来不沾酒
    有一人对制谜情有独钟,每逢元宵灯节便在自家门口设起谜坛,悬赏征射,以此寻求乐趣。
    有一年地中秋节,他又在自家门口悬了三条谜:
    左右开弓。  百发百中。
    一个老汉爱饮酒,一天只能喝一口。
    浅草遮牛角,疏篱没马蹄。
    (各射一字,连连射中者赏酒一壶。  
    许多灯谜爱好者都围在那里猜射,却没有一个人能把三字全部猜中。  这时,有一个老者走上前来。  朗声夸赞这三条谜出得非常巧妙!他尤其赞赏第三条谜,说:这是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诗句中拖化而来的,富有诗意,十分形象。  ”然后他道出三个谜底:弼、嗜、無。
    制谜者一听,心中大喜,遇到了知音,立刻捧出一壶好酒,并斟了一满杯来敬老者。  老者笑指着第二条谜语说:本人生来不沾酒,笑着摆了摆手,辞谢而去。  少女先生两书生
    两个书生在旅店相遇。  一个问:您贵姓?另一个书生答道:
    左边加一是一千。  右边减一是一千,
    不加不减再计算。  其中共有人一千。
    接着又问对方:您贵姓?对方答曰:
    左看出头,右看不出头,
    左右一齐看,两个不出头。
    这时,旁边有位教书先生凑了过来说:任、林二君可好?二人不觉一惊,便问:老人家,我们素未谋面,你是如何知道我们两人地姓的?老人笑着说:刚才你们二位不是互通尊姓了吗?二人又问老人贵姓?老人却吟出一阙《忆江南》来:
    遥望处,牛女正双栖。
    天上人间相与共,
    银河杳渺水迷离,
    新月落西垂。
    两位书生苦思半天也没能猜出来。  忽听店家女儿来到桌前喊了声:腾先生,饭已备齐,请用餐。  ”他们三人对这位店家女儿地聪明,佩服不已。
    众僧刮目小和尚
    古时候,长安有座青龙寺,寺里有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沙弥。  他酷爱读书,喜欢做文字游戏,可是在这些烧香念佛地僧人群中,小沙弥的满腹才华一直没有用武之地。
    有一天,一位远方来客求见知事僧,打算把朝廷将要派兵火烧青龙寺的消息告诉他。  可是,上门多次,均被守门的武僧拒之门外。  这位客人非常生气,便在寺门上题道:
    龛龙去东海, 时日隐西斜,
    敬文今不在,  碎石入流沙。
    和尚们看了都不明白,这个小沙弥看了后,对众和尚说:我已猜出来了!接着,解释说:龛去龙字是合,字,时隐日是字,敬的文不在是字,碎去了石是字,这把我们全寺地人都辱骂了。  ”
    
知事僧细细琢磨了一阵,终于恍然大悟,赶紧去追赶那位客人。  客人被追回之后,见知事僧盛情款待,并向他赔礼道歉,就把自己所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和尚们,让众僧预有准备,从而避免了一场灾难*的洗劫。从此以后,众僧人都对这位小沙弥刮目相看了。

谜趣8

三个媳妇都孝顺
    从前,曲阜一带有一种风俗,儿媳不能同公公面对面地说话。  有一户姓孔的人家,公公生病卧床,三个儿媳妇都很孝顺,都想去探望他,但是又不能正面说话,只得各自想办法来表示对公公的问候。  大媳妇戴了一顶草帽,到公公房里走了一趟,就一声不响地走了,公公心中不满。  二媳妇抱着孩子来到公公房里走了一趟也没说一句话就离开了,公公想看孙子一眼都来不及,感到非常失望。  三媳妇借姨妈来看望公公的机会,来到公公屋里转了一圈,趁姨妈和公公说话的时候,独自出来了。  公公对三媳妇也是大为不满。
    后来公公的病好以后,找来本家族的长辈,要大家对儿媳妇们的不孝行径进行评判。
    大媳妇委屈地说:我们没有当面向公公问候,实在是因为规矩所限,身不由己。  我戴顶草帽去看公公,女子戴帽是个字,表示我向公公问安。  ”
    
二媳妇解释说:我抱着孩子去看公公,女抱子是个字,是向公公问好的意思。  ”
    
三媳妇也解释说:我陪着姨妈去看公公,先走出房来,字离女是个字,祝公公能化险为夷,早日痊愈。  ”
    
公公听了三个儿媳的答辩,转怒为喜,连声说错怪了几个儿媳,并夸赞三个媳妇聪明贤慧。
    一个口字说古今
    某酒楼的老板很喜欢猜谜,一天老板见一位时常吟诗猜谜地书生到酒搂饮酒。  不禁谜兴大发,笑着对书生道:我听说你猜谜有些门道,今天我想和你比试比试。  我出一个字谜,你如果猜中了,就免费赐你一壶白酒。  ”
    
书生欣然应诺:这等好事,真是求之不得,请出谜!
    
老板出的谜是:
    唐尧有。  夏禹无; 商汤有,殷纣无;古文有。  今文无。
    书生略一思索,回答说:我将这谜底也做成一个谜,你看对不对?于是便吟道:
    听者有,看者无;跳者有,走者无;高者有,矮者无。
    王老板听罢,笑着说我这里还有:
    善者有。  恶者无;智者有,蠢者无; 嘴上有,手上无。
    书生此时早已胸有成竹了,随即说道:
    右边有,左边无;后面有,前面无; 凉天有,热天无。
    老板拍手叫好,又接道:

哭者有。  笑者无;骂者有,打者无;活者有,死者无。
    书生对道:
    哑巴有,聋子无; 跛子有,麻子无;和尚有,道士无。
    老板听后连声称妙。  立即设酒菜款待,请书生上坐。  原来,他俩的谜底是同一个字——口。
    正月哪能没初一
    有一个乡村书生,虽然穷困潦倒,但很好面子。  正月初一这天,他准备和内人去岳父大人家拜年,可是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于是便到邻居王二家去借。
    穷书生见王二嫂在家,便说道:王二嫂,赶明儿正月初一我要去岳父大人家拜年。  可是却连件体面的衣服都没有。  你家王二和俺的个头差不离,能不能把他的长褂借我穿一天?
    
王二嫂想了想答道:王二地长褂倒是在这桌上。  可正月没初一啊,你去拜哪门子年?
    
这一说,把穷书生弄得一头雾水:正月怎么没有初一呢?分明是她不肯借。
    书生正要转身离去,忽而一想,顿时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王二嫂说的正月没有初一,不就是一个字吗?
    
穷书生想到这里,转回来,笑着向王二嫂道了谢,从书桌上拿起王二地长褂,高高兴兴地走了。
    一颗瓜子作谜酬
    清末民初,北京宣武门外有一位名叫安耐时的谜语大师。  每年夏天,他都利用晚饭后的乘凉时间,在家门口开设谜局  一些谜语爱好者也形成了习惯,每天晚饭之后总要到安老的门前猜谜取乐。
    有一天,安老悬出一条写有孤单二字的谜条,标明猜中者,即物赠  安老坐在小凳子上,面前摆着一个装有瓜子的盘子,耐心等待着猜谜能手的到来。  猜谜地人陆续来了不少,但无一人能够猜中。
    约摸又过了一个时辰,有一个陌生人从这里经过。  他看看谜面,又向周围看了看,目光落在安老桌上的盘子里,随即蹲下来,指了指盘子里的东西,又向谜主伸了一个指头,安老点头微笑,随即从盘子里取出一颗瓜子送给了猜谜人。
    原来瓜子一颗
    郑成功以谜招贤
    这一年,郑成功到福建泉州募招贤才。  他的招贤方法非常特别:
    在桥头竖一面招贤大旗,旗下方桌上放一只瓷碗,碗里盛着半碗清水,碗前放一束香、一对打火石。  桌前贴着一张招贤榜,上写:射中此哑谜者,可授予军职
    招贤的哑谜摆出之后,确实引来了不少人。  然而,三天过去了,仍无人能够猜中。  郑成功并不着急,而是耐心地等待着。
    第十二天时,桥头上忽忽走来了两个外乡人,一个叫甘辉,一个叫林泗,二人走到方桌前端详思索了一会,前面的一个伸手揭下招贤榜,另一只手把瓷碗一下子反扣在桌上,清水洒了一地。  然后就用火石打出火来,点燃了香束,高呼了四个字:反清复明
    郑成功一见,不住地点头称赞,满意地笑了起来,并当即授予二人军职。  周围许多想投军的青年人和围观的人群看到两人地举动,顿然领悟,也齐声跟着高呼,纷纷报名参加了郑成功的队伍。
    原来,甘辉和林泗,都是满腹经纶的才智之士,他们参加了反清复明的队伍后,一直得到郑成功的重用,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
    张秀才巧解请帖
    有个姓李的秀才接到一份请帖,打开一看,上写着:
    板户公堂,斫脚露丧。
    他左思右想,怎么也看不明白这几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便去请教张秀才。  张秀才拿过帖子来一看,想了想,解释道:“‘板户即木门,合起来是个字;公堂就是官舍,合起来是个字;斫脚就是斩足,合在一起就是字,也;露丧就是出尸,合在一起是个字,合在一起是闲馆暂屈四字。  意思是请到他地闲馆暂坐一下,他这是请你到他家做客呢。  ”李秀才便请张秀才以同样的方法给对方写个回帖,张秀才略一思索后,写道:
    斑犬良赋, 趋龟容肚。
    “斑犬是文狗,是个字;良赋即尚田,是个字;趋龟即走卜,是字;空肚即欠食,为字;合在一起即为敬当赴饮

谜趣9

文学家乡间收徒
    清代文学家王筠常喜欢晚饭后到郊外散步。  一次,他散步途中遇到了一群顽童,其中有一个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认出了他,便上来拦住王筠说:王老夫子,我出个谜语给你猜,共猜四个字,猜得出来,才让你过去。  ”王筠非常感兴趣地说:你要出个什么谜呀?请说说看。  ”顽童说:
    一点一点分一点,
    一点一点合一点,
    一点一点留一点,
    一点一点去一点。
    王筠一听,心想:这个谜果然出得很是巧妙,想不到这些乡村童子竟有如此的聪明。  他微笑着对顽童说:你们看,我写得对不对?说完,捡起一根树枝就一边念着一点、一点……”一边在地上写出四个字。  儿童们一看,都拍手大叫:对了!对了!真不愧是文学专家!那个大一些的孩童说:先生肯收我做学生吗?王筠说:我也出个字谜你猜,猜对了,我就收你当学生。  接着说道:
    一横一横又一横,
    一竖一竖又一竖,
    一撇一撇又一撇,
    一捺一捺又一捺。
    这是个什么字?
    
孩子们在地上画来画去想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猜出这到底是个什么字,那个孩童挠挠头说:先生,告诉我吧。  我猜不出来了。  ”
    
王筠在地上画一横,下面画两横,并在每一横上加了一竖,又在每个字上加了一撇。
    此时,那个孩童看后,恍然大悟:噢,这是个字。  接着便在每个字上加了一捺。  说:先生,我猜对了吗?王筠笑着抚摸孩童的头说:虽然你开始没有猜出来。  但后来反应很快,好吧,从此,我便收你做我地学生了。  ”
    
班蒙解
    
一日,班蒙随唐太保(官名)令狐绚及其一班随从官员去淮海上任。  途中集体漫游大明寺,忽然发现西廊前壁题有八句话,其词云:
    “一人堂堂。  二曜同光。  泉深尺一,点去冰旁。  二人相连,不欠一边。  三梁四柱烈火燃,除却双钩两日全。  ”
    
同游幕僚宾客驻足良久,莫之能辩。  ”唯有班蒙从容不迫,娓娓解道:一人不是字吗?二曜即日月,不是字吗?尺一是十一寸,不是字吗?点去冰旁是字;二人相连是字;不缺一边是字;三梁四柱而烈火燃。  (无)字;两日除双钩是字;合起来,不是大明寺水天下无比吗?
    
众人听罢,无不赞叹班蒙的奇智。
    梁山伯访祝英台
    据传说,梁山伯从杭州读书归来后,专程到祝家庄访问祝英台,但他不知道祝家庄的具体位置。  他按祝英台读书时告诉的大致方向。  趟过一条河,越过一座山,来到一个三岔路口。  梁山伯左顾右盼,不知到底应该走哪一条路。
    正在梁山伯不知所措之时,有个牧童骑着水牛,横吹牧笛,缓缓而来。  梁山伯急忙上前拱手问路。  牧童眨眨聪慧的大眼,跳下牛背,也不答话,却径直朝横卧在路旁的一块巨石后面走去。
    一会儿。  石头后面便伸出牧童调皮的脑袋。  然后越过石头,跨上牛背。  吹响短笛,悠悠地远去了。
    梁山伯一时莫名其妙。  当他地目光重又落在那块石头上面时,立刻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牧童从石头后面lou出头来,取字露头之意,暗示我应从右边这条路上走。  于是,他按照牧童所指的方向,走了不到半个时辰,果然来到了祝家庄。
    三个旅客争被子
    有三个生意人,同宿在一个旅店地火炕上。  时置三九寒天,可店内只有两条长被子,还有一条短被子,当然谁也不愿意盖短被子,于是三人发生了争执。
    正当三人争执之时,店主走来,出主意说:我出个谜你们三位猜,谁猜中了,谁优先盖长被子,猜不中,只好盖短被子了。  ”
    
三人听罢,停止了争夺,便请店主出谜。  店主遂吟道:
    上出下不出,下出上不出, 不出全不出,要出上下出。
    店主话音刚落,第一个抢先说:
    由字上出下不出,甲字下出上不出。
    田字不出全不出,申字要出上下出。
    店主一听,他猜得很正确,便把一条被子给了他。  第二个生意人接着说:
    土字上出下不出, 千字下出上不出,
    工字不出全不出, 丰字要出上下出。
    店主又把一条长被子给了他。  第三个生意人心里着急,可一时间却无法想出合适的答案来了,只好拿了条短被子,气呼呼地上了床。
    睡了一会儿,由于被子短,没法盖上全身,他被冻醒了,发现头和脚都露在被子外头,忽而有所启发。  于是,他翻身从炕上爬起来,去找店主说:我猜出来了,我猜出来了!店主问:你猜出什么来了?他说:我盖你的短被子睡觉,盖脚是上出下不出,盖头是下出上不出,团起身子是不出全不出,睡着了,伸开头和脚是要出上下出。  你不是说猜着了就给长被子盖吗?快给换条长被子来!
    
店主听第三个生意人说得也非常有道理,只得把自己床上的长被子让了出来。
    喝一盅令
    三友行酒令。  各报一前缀句曰不通风,二句要加上在当中,三句要加上推出去,四句要说喝一盅
    甲曰:
    田字不通风,十字在当中。 十字推出去,古字喝一盅。
    乙曰:
    回字不通风,口字在当中。 口字推出去。  吕字喝一盅。
    丙曰:因字不通风,大字在当中。  大字推出去。  ”众人齐声喊道:看你成何字?
    
丙即笑曰:一口一大盅。  ”
    
才子救酒家
    明朝年间,粤州城西街口有家夫妻小酒店,虽是陈缸佳酿,酒味醇厚,无奈店面很不起眼,加之两口子不擅长以花言巧语招徕顾客,因此。  生意非常冷清。
    这年八月,有位叫伦文叙地才子,乘船来粤州府参加科举考试,从这家夫妻小酒店路过,在此小歇。  他为了解路上疲乏,便要了二两酒来自饮,喝后连声夸赞道:入口醇正甘冽,下肚绵柔回甜。  余香悠悠,果真好酒!
    
伦才子赞罢,却见店老板面无喜色,反却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大惑不解。  于是便问这是为什么。  得知原委以后,伦文叙笑道:老板无须犯愁,我自有办法使你的生意兴隆起来!说罢,要酒店老板取来文房四宝,写了一首诗贴于店家门口,诗曰:
    一轮明月挂天边, 淑女才子并蒂莲。
    碧波池畔酉时会,  细读诗书不用言!
    嗜酒者以文人墨客居多,路过一看,便纷纷到店中饮酒。从此这家夫妻店生意红火了起来。
    原来。  这首诗每句为一字谜,合起来为有好酒卖
    是呆是灵千金分明
    相传某地有个张员外。  他的千金年方二八。  张员外为了给女儿找个如意郎君,便与女儿商量,决定以文择婿。  王公贵族,纨绔子弟衣冠楚楚,大摇大摆,前去应试。  邻乡地一个穷秀才听到消息以后,也赶去凑热闹。  主考官见他衣衫不整,一副穷酸相,有意嘲弄他,并借此把他撵走,当即出了一个谜联:树上有嘴能笑人。  ”
    
穷秀才听了,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火里熔雪不成水。  ”主考官听后,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暗自思忖:这联对得如此工整,谜底也针锋相对,真是来者不善呀。  想到这里,主考官忙拱手让穷秀才应试。  在闺房中的张小姐耳闻目睹了这一切,她满意地点了点头。
    谜底:上联是;下联是
    私塾老师考学生
    清代,某村有个私塾先生,他有两个得意的学生,一个叫阿三,一个叫阿小。  一次,先生要到城里参加秀才诗会,他想带两个学生出去长长见识。  在去之前,他打算给两个学生出一个字谜考一考他们。
    这天,先生把一张纸贴到墙上,提笔写了剥去画皮四字,然后对两个学生说:这是一个字谜,你们谁猜中了就带谁去城里。  ”
    
阿三略一思索说:我猜到了,是个旱天雷  ”
    
先生听了点点头。
    阿小说:我也猜到了,是个没心思  ”
    
先生一听满意地哈哈大笑,于是把两个学生都带进城。
    原来,他们两个都猜对了,谜底是:
    夏明翰作谜联讽蒋介石
    19277月,夏明翰在共产党主持的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任秘书。  有一天,讲习所地几个学员到他家里,谈到蒋介石叛变革命,发动.一二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无不义愤填膺。
    夏明翰藐视地说:蒋介石没有什么了不起!说完,他出了一首诗谜,让学员们猜四个字,诗曰:
    一车只装一斤,好个草包将军。
    两个小孩相助,还有三个大人。
    不一会,学员们就猜出来了,谜底是斩蒋示众
    心照不宣
    “文革期间,两个被关进牛棚的老知识分子,一天被迫到山上去拔青草。  两个老人都已是年逾花甲,而且都有高血压病,他们一边拔草一边叹气。
    过了一会儿,老人甲对老人乙说:我出个字谜给你解解闷吧:手边只有孤丁,一人到处逞凶,鸿鸟已经飞走,无米怎能成精。  ’请你打四个字。  ”
    
乙想了想说:谜底倒是猜到了,只是不好说啊!
    
甲点头说:是不好说啊!那就只有你知我知了。  ”
    “不!等到谜底实现时,就好说了。  ”
    “对!对!”两位老人相视而笑。
    原来,这四个字谜地谜底是:“打倒江青。  ”

谜趣10

郭沫若巧解寿谜
    1978年年初,郭沫若先生在北京医院住院期间,曾和数学家华罗庚有过一次关于讨论寿称的谈话。  华罗庚提到古人对高寿的人给予美称,如称七十岁为“古稀”,八十、九十岁为“耄耋”,百岁为“期颐”,如果未到整数,只有七十七岁,八十八岁,九十九岁,该如何称呼呢?
    郭沫若答道:“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助于数学和文字学了。  有人把七十七岁称为‘喜寿’,八十八岁称为‘米寿’,九十九岁称为‘白寿’。  ”
    “这是为什么?”华罗庚好奇地问。
    郭沫若解释道:“原来这是三则字谜,‘喜寿’可猜七十七岁,因为‘喜’的草体字,便是七十七三个字组成;‘米寿’可猜八十八岁,因为‘米’字,便是八十八三个字组成;‘白寿’可猜九十九岁,因为‘白’字是百里缺一。  ”
    华罗庚拊掌笑道:“这三则寿谜的谜底,解得实在有趣,人说郭老博学多闻,此言不虚。  ”
    一字情书
    在盐都“春曦谜会”上,才华横溢的青年教师**与温柔美丽的川兰姑娘一见钟情,二人情趣相投。  依依惜别之后,鱼雁传书,互诉衷肠,感情日深。  然而忽然有一天川兰听人讲**用情不专,脚踏两只船。  痴心的川兰心急如焚,忙去一信。  信上只写一字:“怂?”。
    数日后,川兰收到**的复信,也是一字:“您!”看了此信,她如释重负,脸上露出了甜美地微笑……
    原来,川兰去信“怂?”的含义是:你心上有两个人吗?**复信“您!”的含义是:“我心上只有你!”
    旅游结婚
    青年农民张强和新娘刘娜旅游结婚归来,全村男女老少都围上来问长问短。  以示庆贺。  小两口高高兴兴地给大家让烟递糖果。  张强说:“俺俩旅游结婚,虽然花了几个盘缠钱。  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亲眼观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当人们问他俩都游览了哪些城市时,刘娜和张强会意地相视一笑,说:“我们料到大家会问这个问题呢!”刘娜从提包里掏出一张纸展开,往屋墙上一钉,笑盈盈地说:“俺游过的地方都在这上边写着哩!大家看吧。  ”
    众人把目光都集中到那张纸上。  只见那上边写道:“我们从‘银河渡口’出发,经过‘海中绿洲’,到了‘千里戈壁’,直达‘天府’。  待‘久雨初晴’,去看了‘绿化月宫’。  接着又‘船出内河’,驶入‘春风吹融雪水河’。  到了‘四季花开’之地,真是‘风平浪静’,‘一路平安’。  ‘双喜临门’。  ”
    人们看了,都莫名其妙地问:“这哪是啥城市?”
    张强哈哈大笑道:“这有引号的十二句话是灯谜,每句隐一个城市名,大家再看一看就一定能够猜出来了。  ”
    原来,他俩游览的城市依次是:天津、青岛、长沙、成都、贵阳、桂林、上海、银川、长春、宁波、旅顺、重庆。

 东方朔猜谜打赌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有一个大臣。  名叫东方朔。  此人聪明过人,又善猜谜,很受武帝赏识。  当时武帝身旁地优伶郭舍人不服他,便寻机在很多人面前对东方朔说:“我有一谜你能猜吗?”
    东方朔说:“猜猜试试吧!”
    郭舍人说:“那我们得打赌,你要猜不对,打你的板子。  ”
    东方朔说:“我若猜中了,打谁呢?”
    郭舍人只得说:“打我地!”
    东方朔说:“好,一言为定!”
    于是郭舍人说:
    客从东方,且歌且行,不从门入。 
  窬我围墙。  游戏中庭,上人殿堂。  
  击之拍拍,死者攘攘,格斗而死,主人不伤。  何物?
    东方朔想了想,说:
    利喙细身,昼匿出昏,嗜肉恶咽,掌指所扪,臣朔愚憨,名之曰蚊。
    郭舍人所作之谜的谜面,是想讽刺东方朔,而东方朔猜谜的前四句,另制一蚊谜,郭舍人听罢,理屈词穷,不得不挨板子了。
    曹操出谜考华佗
    古代名医华佗医术高明,医学知识渊博。  一次,曹操想考考华佗,看他对中草药精通如何,便写了一首诗,叫人送给华佗:
    胸中荷花,西湖秋英。 晴空夜珠,初入其境。
    长生不老,永远康宁。老娘获利,警惕家人。
    五除三十,假满期临。胸有大略,军师难混。
    医生接骨,老实忠诚。无能缺技,药店关门。
    华佗看后,微微一笑说:“相爷出题考我也。  ”于是,他挥笔直书,写出了曹操诗中隐藏的16味草药名,托人转交给曹操。
    曹操看后大悦,称赞说:“华佗果真是名不虚传!”
    原来,曹操诗中隐藏的16味中药是:穿心莲、杭菊、满天星、生地、万年青、千年健、益母、防己、商陆、当归、远志、苦参、续断、厚朴、白术、没药。
    高爽讥讽孙抱
    南朝广陵有个叫高爽的人,他博学多才,和一个名叫孙抱的人很要好。  后来,孙抱当了县令,高爽去拜访他,可是做了官地孙抱对高爽十分冷淡,没有一点老朋友的情意。
    高爽很生气,出来之后正好在县衙经过,就顺手拿起笔来,在县太爷的堂鼓上题写了四句诗:
    徒有八尺围,腹无一寸肠。
    面皮如许厚,受打未讵央。
    这是四句诗谜,谜底为“鼓”,但是人们一看就可以猜出来是写孙抱。  原来,孔抱是东莞人,形体肥壮,腰带十围,脸顸皮厚,待人无情。  所以高爽是一语双关,表面上是写鼓,而实际上是讥讽孙抱。
    王维买药
    王维是唐代大诗人。  有一次,他到中药铺买药,柜台里站着一个端庄素雅的姑娘,王维便想试试她的才气,于是对姑娘说:“我买吃罢宴客酒何为?”王维和姑娘打起了诗谜。
    姑娘眼珠一转,答道:“吃罢宴客酒‘当归’。  ”马上拿出了当归。
    王维说:“我二买黑夜不迷途。  ”
    姑娘笑着说:“‘熟地’不怕天黑夜。  ”又拿出了熟地。
    王维说:“三买艳阳牡丹妹。  ”
    姑娘答:“牡丹花妹‘芍药’红。  ”
    王维说:“四买出征在万里。  ”
    姑娘答:“万里戍疆是‘远志’。  ”
    王维说:“五买百年美貂裘。  ”
    姑娘答:“百年貂裘是‘陈皮’。  ”
    王维说:“六买八月花蕊蕊。  ”
    姑娘答:“秋花朵朵点‘桂枝’。  ”
    王维说:“七买蝴蝶穿叶飞。”
    姑娘答:“‘香附’蝴蝶双双归。  ”
    王维大喜,他虽然没有说出一种药名,却把所需要的七味中药全部买到了。  姑娘才思敏捷,对答如流,真可谓是外秀慧中,使王维深感钦佩。
    异曲同工
    宋神宗元丰八年,刚满四十一岁的黄庭坚,因才学出众,而蜚声朝野,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  在京期间,常与大儒名流、学界泰斗诗酒相会,切磋诗文书法。
    当时,与黄庭坚同朝为官的司马光,正立志编撰一部《资治通鉴》,作为封建统治地借鉴。  他见黄庭坚诗文、书法都有很深的造诣,且谙熟古今历史,便邀他来书斋宽叙畅谈。
    品茗谈笑间,司马光想试试眼前这位江西老表解诗破谜之才,于是捋须含笑,赋七言绝句一首:
    岭上青松如虎啸,河边柳丝似雨飘。
    池内荷花齐作揖,园中牡丹把头摇。
    黄庭坚听罢,笑而不语,取过文房四宝挥毫作答。  诗云: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司马光俯身细看,不禁拍案赞叹道:“你我异曲同工,妙不可言,妙不可言!”
    不久,司马光上奏皇帝,批准让黄庭坚参加《资治通鉴》的编撰工作。
    原来,他们二人所咏的为同一自然现象,谜底是:“风”。  王安石游庙题诗谜
    一天,王安石与友人游览汴京,当他行至管仲鲍叔牙庙时,便挥笔题了一诗,诗曰:
    两个伙计,同眠同起,
    亲朋聚会,谁见谁喜。
    行至伯夷叔齐庙,又题一诗,诗曰:
    两个伙计,为人正直,
    贪馋一生,利不归己。
    复行至哼哈二将庙,再题一诗,诗曰:
    两个伙计,终身孤凄,
    走遍天涯,无有妻室。
    同行中,有人问司马光:“王安石诗意如何?”司马光随口应道:“他何尝是在作诗,而是在出谜语啊!”问者恍然大悟。
    原来,王安石在三座庙前题写的诗同射一物,谜底为筷子

谜趣11

咸蛋石榴饿煞少游
    据说大文学家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不仅善诗文,而且谜艺也极高。  她与夫婿秦少游吟诗联姻早已传为佳话,夫妻构联猜谜更是家常便饭。
    一日,小妹把饭菜做好,迟迟不摆上餐桌。  少游腹中饥饿,让小妹快点上饭。  小妹娇嗔道:你急什么,先猜我的谜联,猜中才能吃饭。  ”少游无奈,只好从命。  小妹随口吟道: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
    
少游苦思冥想,终不能解。  小妹不忍让丈夫挨饿,只好摆上饭菜。  少游一见餐桌上的菜肴,紧锁的眉毛舒展开来,他高兴地说:剖开咸鸭蛋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打破石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
    
小妹笑吟吟地说:猜中了,快吃吧!
    
秦少游出谜
    有一天,秦少游到苏东坡家中做客,出了一个谜给东坡猜。  他说:
    我有一间房,半间租给转轮王,
    有时射出一线光,天下邪魔不敢当。
    东坡听后,假装猜不中,另作一谜给少游猜,他说:
    我有一张琴,琴弦藏在腹,为君马上弹,弹尽天下曲。
    少游怎么也猜不中这个谜。
    晚上,少游回到家中,对苏小妹讲了与苏东坡猜谜之事。  苏小妹说:我也有一个谜,请你猜猜看——
    
我有一只船。  一人摇橹一人牵;去时牵纤去,归时摇橹还。
    秦少游仍猜不出来。  苏小妹笑着说:哎呀,你太笨啦,我的就是大哥地,大哥的就是你的呀。  ”秦少游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他们三人所说的是同一个谜底,即木匠用的墨斗
    祝枝山闯席巧对谜
    祝枝山是个有名的食客。  一天傍晚。  唐伯虎和文徵明躲在一起饮酒作乐,不知怎么被祝枝山知道了。  他赶到那里。  大声嚷道:今朝有口福,不请自来也!说罢,坐下便要喝酒。
    唐伯虎暗使眼色,文徵明晓得此意,站起身来对祝枝山说:今日喝酒有个规矩,那就是要应景吟诗一首,且诗要含谜。  吟出诗来方能饮酒。  ”祝枝山明白这是在故意为难自己,但嘴上却不饶人,说道:这有何难?!
    
酒令开始了,唐伯虎第一个站起来吟道:
    菜儿香,酒儿清,不唤自来是此君。
    不识人嫌生处恶,撞来筵上敢营营。
    吟完朝祝枝山看了一眼,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接着。  文徵明起身微笑着吟道:
    夜色晚,睡梦浓,不唤自来是此君。
    吃人嘴脸天生惯,空腹贪图一饱充。
    文徵明说完,也一饮而尽。
    这回轮到祝枝山了,他心想:你们俩人以吟诗为名。  暗暗取笑于我。  但表面佯作不知,站起来慢慢吟道:
    来得巧,正逢时,劝君莫吝盘中餐。
    此公满腹锦绣才,不让吃喝哪来诗(丝)?
    说罢,端起酒壶一口气喝了个精光。  唐伯虎和文徵明见祝枝山答对得巧妙,重添酒菜,三人共饮,大醉方休。
    原来,唐伯虎的谜底是苍蝇  文徵明地谜底是蚊子  祝枝山的谜底是
    新娘以谜试新郎
    以《长生殿》名传于世地清代戏曲作家洪升,娶了个叫黄兰次的名门闺秀为妻。  黄兰次是个通律善诗的才女。  新婚之夜。  黄兰次想试一试丈夫的才华,便接连出了三个谜,让洪升来猜,第一个谜是:
    无心骄白昼,有力破黄昏。
    洪升听后,笑着顺手将身边的一盏灯举到新娘的面前,问道:娘子可是需要此物?兰次知道丈夫已经猜到了,点头微笑。  接着又出了第二个谜。
    相看黑面真如铁,独具丹心未肯灭。
    洪升凑近火盆,用火筷微微翻动了一下盆内那燃烧着的木炭,让新娘一看。  新娘又笑着点头称是。  接着又出第三个谜:
    古月照水水长流,水伴古月度春秋,
    留得水光耀古月,碧波深处可泛舟。
    洪升听后,随即撩开窗帘,指着窗外月光下地一片湖水说:娘子喜欢这月光下的湖水吗?但愿水月永伴!
    
兰次连出三个谜,全都被丈夫很快破解,望着才思敏捷的丈夫报以多情的微笑,拉起他的手羞羞答答地进了帐床。
    唐寅秋香祝枝山
    相传,唐伯虎娶了秋香之后,谜友祝枝山登门拜访,两人对饮作诗,不觉吟诗对饮到天黑。  祝枝山临走时,唐伯虎和秋香提灯相送。  唐伯虎因刚刚娶了秋香,忽然记起前时混在奴仆群中学到的一个吟诵,便信口吟道:
    口抹脂胭一点红,  随你万里任西东,
    竹丝皮纸纵然密,  也怕旁人一口风。
    枝山一听便知谜底是灯笼,他并不直言,而是以谜解谜,吟道:
    淡竹枳壳制防风, 一枝红花藏当中,
    熟地或许用半夜,生地车前仗此公。
    秋香听了,也随口吟道:
    墙里开花墙外红, 心想采花路不通,
    通得路来花又谢,一场欢喜一场空。
    三人吟毕,一起笑了起来。
    说完,二人大笑不止。
    猜谜请酒
    相传,古时候有位落第秀才,整天破衣烂衫,稀粥两餐,生活十分清苦。
    一天,他路过一家酒店,店老板笑嘻嘻地对他说:秀才,我出一谜你猜,若猜中,请你喝酒,分文不收。  ”说罢吟道:
    户部一侍郎,貌似关云长;
    上任石榴红,辞官金菊香。
    穷秀才拱手应道:不难,不难,请先听晚生赋诗二句。  ”随即吟道:
    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老板听后连声称妙,忙拉他进店喝酒。  原来,老板出的是则字谜,谜底是,秀才是以谜破谜,谜底也是
    祝家女作词谜自喻
    相传,从前有一个姓祝的女子谙通文墨。  出嫁后,夫妻之间和和睦睦,恩恩爱爱。  可等到上了年纪,妻子花容暗淡,神态失妍,那喜新厌旧地郎君就冷眼相看了。
    一天,祝女借着吟诵房中一物,作了一词谜自喻。  其词曰:
    生在祝家庄,许配茅家寨,情投意合,两小无猜。  贪心媒介,几番撮弄,把奴骗到长街去拍卖。  幸好遇上钟情书生,迎奴进书斋,真宠爱!
    先亲嘴,后开怀,紧抱奴家的身躯放不开,知心话儿要奴家说出来。  谁料到,运转时乖,光阴过得快。  到老来,容颜衰,毛发败,不理睬,薄情郎将奴抛出栏杆外,另娶新娘进房来。
    这首词谜使人读后颇有一种同情此女子的遭遇,而代为鸣不平的感觉。  它既是这一女子的自喻,又是个很好的物谜,其谜底是:毛笔。
    望江楼上谜射谜
    望江楼开业那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常。  顾客比肩接踵,熙熙攘攘。
    这时门外进来五个小伙子,老板迎上去,把他们让进雅座,接着问:各位想用点什么?
    
领头地小伙子说:今天不为喝酒,专为您捧场来了。  您看什么合适,就点这几个菜,我们吃完后照价付钱就是。  ”
    “
难得各位如此看重小店。  这样吧,我出个谜语给你们猜,若猜中,请各位随便点菜,我分文不取;若猜不中,每个菜加倍收费。  你们看如何?
    
五个小伙子听后大笑。  还是那个领头的说:难得您有如此雅兴,那就讲定了。  您先说个谜语,我们五个也各说一个谜语,我们的谜语都得射中您的谜底,如有一个射不中,我们双倍付款。  您看怎样?
    
老板开口说道:
    泉眼有,悬崖无;  清风有,彩云无;潮头有,狂风无。打一物。
    领头的小伙子马上就明白了,开口答道:
    油里有,粮里无; 浆子有,果子无; 酒里有,菜里无。
    第二个小伙接着答道:
    渔民有,农民无; 渡槽有,桥上无; 泵房有,场院无。
    第三个小伙子信口答道:
    浮萍有,荷莲无;鸿雁有,黄莺无;灌木有,乔木无。
    第四个很有感情地朗诵道:
    渺小有,伟大无; 深沉有,轻佻无;漂泊有,定居无。
    第五个小伙子语气缓缓地答道:
    汤商有,桀纣无; 汉武有,秦皇无; 梁朝有,晋朝无。
    老板听完后,连连夸赞,并立即给五个小伙子上了一桌丰盛的酒菜。  这个谜底是

谜趣12

丈夫破谜回心转意
    从前,有个美丽的姑娘爱上了一个贫苦出身的书生,结为伉俪。  白天,妻子在家编织草鞋,丈夫沿街叫卖;晚上,妻子陪同丈夫挑灯夜读,鼓励他参加乡试、省试。  虽说日子过得十分清苦,但夫妻感情甚笃,十分恩爱。
    到了**之年,妻子拿出自己用血汗换来的全部积蓄送丈夫进京赶考。  临别时,又将自己亲手编织的一双草鞋交给丈夫,并叮嘱道:高中了,莫变心。  ”
    
丈夫说:娘子的恩情铭刻在心,海枯石烂永不变心。  ”
    
半年后,丈夫高中,她日夜盼望丈夫的家书。  家书终于来了,拆开一看,竟是休书。  乡亲们愤愤不平,纷纷资助她进京寻夫评理。
    妻子到了京城,寄宿在客栈里,适逢一位巡抚大人私访,得知书生弃旧迎新,非常生气。  这位巡抚大人正是书生的恩师。  经恩师苦口婆心地劝导,书生终于悔悟过来。
    书生来到客栈妻子的住处时,只见房门紧闭,门上还贴着一首诗谜:
    小时青青老来黄,千捶万结打成双。 双双连就同心结,又被旁人说短长。
    雨雪事儿我承当,何曾移步到兰房。有朝一日肝肠断,弃旧恋新抛道旁。
    任凭书生敲门,她总是不开。  书生定神一看,诗谜的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拿出实物来我才开门。  书生皱着眉。  在门前来回踱步,思索着这首诗谜地谜底,当他低头一眼看见自己脚上穿的靴子时,便匆匆离开客栈,上街买回了这件实物,重新又回到客栈来见妻子。
    妻子一见丈夫手里提着的实物,回忆起当年的恩爱生活。  憋在心里的气消了一大半。
    原来,谜底是一双草鞋
    客商卖货
    从前有三个商人。  一个姓张,一个姓李,一个姓王,因是同年同月生,又是同县同村人,所以就结拜成生死弟兄,结伴到外乡做生意。
    一日。  三人来到一家客栈,饭后,客栈老板问这三个人贩卖的都是什么货,有没有居家需要的东西。  姓张地商人说他卖的是:
    远看像座亭,近看没窗棂, 上边直流水,下边有行人。
    姓李地商人说他卖的是:
    又圆又扁肚里空,有面镜子在当中。
    老板用它要低头。  摸脸搓手又鞠躬。
    姓王的商人说他卖的是:
    铁打一只船,不推不动弹。开船就起雾,船过水就干。
    客栈的老板拊掌大笑说:各位所卖,目前市场正缺,恭喜发财。  ”果然如客栈老板所说,三个人确实发了一笔财。  三人所卖的东西分别是雨伞、脸盆、火熨斗。
    心灵手巧老板娘
    有家菜馆的老板。  是一位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地少妇,顾客们都夸她做的饭菜味美可口。  有一个小有名气的厨师对这位少妇老板不服气,想出点花样故意难一难她,看看她是不是如人们夸赞的那样。  他来到店里落坐之后,就点了一个菜,说:
    有根不落地,有叶不开花,街上买得到, 园里不种它。
    老板娘很快给他端来一盘炒豆芽。  厨师接着又点了第二个菜:
    绿阳伞。  黄阳伞。 凉伞下面一窝蛋。
    时间不大,老板娘就又端来了一碗红焖奶芋。  厨师见自己点的两个菜都没有难住女老板。  有点骑虎难下,便又说:我还要四样菜:
    一要洗不净的菜,二要煮不熟的菜,
    三要听不见的菜,四要看不见地菜。
    到菜馆吃菜喝酒的顾客们听得这位顾客点的菜都非常蹊跷,闻所未闻,于是人们一齐把目光投向这个桌子,看老板娘究竟怎样做这些菜。  过了不多一会儿,女老板把灰菜、拌生菜、炒木耳一块端在了桌子上。
    厨师仍不死心,故意发问,我要的看不见的菜呢?
    
女老板指着正在灶上做着的烹对虾说:对瞎,对瞎,你哪能看得见呢?众人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厨师顿时羞得满脸通红。
    咏王熙凤
    看过古典名著《红楼梦》地朋友,一定对凤辣子王熙凤有很深刻的印象吧?你看她身量苗条,柳眉凤眼,八处开腔,指点比画,轻狂好胜,夺权抢印,机关算尽,心狠手辣,虽得意一时,却谁知心高命短,一枕黄粱。  一读者有感而发《咏王熙凤》一首:
    身体生来瘦又长,衣衫光鲜黑心肠。
    虽然尖嘴会说话, 越说越短命不长。
    后又遇好谜者以此诗为谜面。  说可猜一文具,谜底是铅笔
    蒲松龄妙语双关
    清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不仅博学多才,而且生性幽默诙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时常以文嘲讽为虎作伥的贪官污吏和走狗奴才。
    蒲松龄的家乡山东淄川县有个王大官,养了一大帮狗腿子,其中有个叫金彪的独眼打手尤为凶恶。  他对穷苦百姓为非作歹,一贯凶暴,而对富人却是点头哈腰,毕恭毕敬。  一次,他听说柳泉居士蒲松龄诗才出众,便托人上门求赠一首诗,装作自己懂得风雅  蒲松龄欣然应允,笑着取过文房四宝,提笔赋诗一首:
    一头尖尖一头扁, 扁头只有一个眼,
    独眼只把衣衫认, 任凭主人来使唤。
    这首怒骂狗奴才的打油诗,又是一首诗谜,猜一日常生活用品,谜底是:缝衣针
    以谜解谜婆媳和
    长篇巨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  小时候,他的家里藏书很多。  从小他就喜欢看书,并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因此,而积累了深厚地文学修养和广博地学识。
    有一天,曹雪芹在散步时遇见一个边走边哭的女子,便询问她原因。  原来,她地丈夫出门在外,婆婆听到些嚼舌妇的闲言闲语,便经常打她骂她。  这次她要回娘家,婆婆就故意刁难她,要她带一样东西回来,否则不能进门。  婆婆并没有直接告诉她要带回的东西,只跟她打了一个谜语:
 “大圆球,满天红,里面住条小火虫,白天火虫睡大觉,晚上火虫闹天宫。  ”
她怎么也猜不出来,因此急得哭了。
    曹雪芹安慰了媳妇,告诉她谜底,并告诉她:你回到婆家后,再打一个谜语让你婆婆猜猜:打我我不恼,背后有人挑。  心里似明镜,照亮路一条。  ”
    
其实,婆婆要媳妇带的是灯笼,媳妇拿着灯笼回婆家后,对婆婆说出了曹雪芹教给她的谜语后。  婆婆听了,见媳妇通情达理,知道是自己错怪了她。  以后再也没打骂过媳妇了。
    秀才吟诗点佳肴
    从前,徽州城内有家酒店。  该店的小二生得聪明伶俐,而且待人热情周到,讨人喜爱,因此生意格外兴隆。
    一天,有三位秀才来到杭州,听说这件事以后,慕名赶来,打算当场一试。  几位秀才走进店堂,坐定之后,店小二手捧菜单在一旁侍候。  三位秀才接过菜单,却不点菜,而是竞相吟起诗来。
    第一位吟道:八个兄弟扛面鼓,扛到城里见岳母,岳母说我兄弟多,后面两个你没数。  ”
    
另一位吟道:乌石起屋,簸箕堵门,要开就开,不开打你的后门。  ”
    
第三位吟道:头戴尖尖帽,手执两把矛,汤朝皇帝下圣旨,赐它一件大红袍。  ”
    
三位秀才刚说完,只见店小二略一思索,说了声:诸位公子,请稍候。  ”少顷,从后堂端出三盘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  三位秀才一见,不得不佩服这位店小二确实聪敏过人。
    原来,这三位秀才点的三样菜分别是:螃蟹、田螺、虾子。  ”
    
悬谜揽生意
    从前,有一位老板为了招揽更多的顾客,别出心裁地在店堂外悬挂出两条谜笺,并当众宣布,猜中者即以该物相赠。  一时间店铺门口聚集了很多人,热闹非凡,过往行人无不驻足观望。  第一条谜语为:墙里开花墙外红,心想采花路不通,东方一亮花要谢,一场欢喜一场空。  ”第二条为:少时青,老时黄,盘起辫子晒太阳。  ”大家看后,当即就有机敏者猜出了这两条谜语,老板高兴地当众相赠了奖品。  从此,这家店铺的名声就被传扬出去,生意十分兴隆。
    这两条谜语的谜底是:灯笼、草帽

谜趣13

谁最聪明
    从前,有个老商人,临终前想把家产传给三个孩子中最聪明的一个。  于是,他把三个儿子都叫到面前说:这里有三枚硬币,你们各拿一枚,到市场上去买件东西,谁买得东西能够装满整个房间,谁就可以继承我的产业。  ”
    
在市场上,大儿子用他的一枚硬币买了一捆稻草,回到家,把稻草薄薄地摊开来,却连房间的一个角落也盖不住。  二儿子用他的一枚硬币买了些沙子,薄薄地摊开,也只能盖住房间的一半地板。  他们两个当然都没有得到家产继承权。
    三儿子买的东西不多也不大,可是,他这件东西却装满了整个房间。  因此,老商人称赞他最聪明,说他使他们家充满了光明和希望,并写下了把家产由三儿子继承的遗嘱。
    原来,三儿子买的是一支蜡烛。
    六个典故一件事
    清末,有个乡村私塾先生,收了六个学生。  他在课余时间常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
    一天,先生的邻居从外地雇来两个手艺人为他家做一件事,先生便叫学生们去实地观察。  并要求学生回来之后各人把看到的印象说句典故。
    第一个学生说:姜太公渭水垂钓。  ”
    
第二个学生说:汉苏武北海牧羊。  ”
    
第三个学生说:俞伯牙鼓琴扬涛。  ”
    
第四个学生说:韩文公雪拥蓝关。  ”
    
第五个学生说:孟浩然跨驴寻梅。  ”
    
第六个学生说:成吉思汗弯弓射雕。  ”
    
先生听后,满意地说: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  我实地观察的印象是落花满地无人扫  ”
    
原来,他们地谜底都是手艺人所做之事——弹棉絮。
    董文书出谜考女婿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北方某乡村居住着一个未及第的秀才,名叫董文书。  此人年轻时就喜欢写诗作对,猜射谜语。  后来年长寿增,此喜好依然丝毫未减。  特别是猜谜的兴趣更浓。  董文书七十大寿那天,三个女儿和女婿都来为他祝福之。  他又把三个女婿叫到跟前,出谜让他们来猜。
    董文书手捻须髯,笑着对三个女婿说:这次猜谜只能是以谜对谜,不准揭出谜底。  ”三个女婿都表示同意。
    董文书便念道:出门就展翅,回家把翅收,拍拍它的头,泪水不住流。  ”稍停了片刻。  问三个女婿:此是何物?还是老规矩,你们从大到小挨着来猜吧!
    
大女婿沉思后道:我有一座楼,没瓦没砖头,水在楼顶上,人在楼下走。  即是。  ”董文书听后啧啧称赞:好!好!
    
二女婿似乎早有所思,即兴道:我有一座亭,没安窗和门,柱子当中立。  四方任它行。  ”董文书连连点头,说:没错,没错。  ”
    
三女婿最后猜射,他早已是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念道:我有一朵花,能闭又能发。  不见花有叶,花根手中扎。  ”在座的人全都会心地笑了,老岳父听了更是兴起,赞道:妙哉!妙哉!伞者遮雨也。  ”随即大家一同入座欢饮。
    考子失女
    从前有户人家,父亲很严厉。  一天,他对生*迟钝的儿子说:我出四个谜语给你猜,猜不出就得吃巴掌。  ”儿子惶惶然点点头。
    父亲说道:
    什么里圆外方,什么外圆里方,
    什么上圆下方,什么下圆上方?
    儿子想了半天也猜不出。  气得父亲扬手地一个巴掌。  儿子哭哭啼啼往外走。  正好碰见了他的姐姐。
    姐姐说:这个谜不难猜啊,你回去对父亲说。  膏药里圆外方,铜钱外圆里方,箩筐上圆下方,筷子下圆上方。  ”
    
儿子赶忙把谜底告诉父亲。  父亲高兴地问:你是怎么想出来地?
    
儿子答道:姐姐教的。  ”
    “
这怎么可以!父亲发怒了,把女儿叫来大骂一顿。  女儿心里十分委屈,一时想不开,当晚就上吊死了。
    父亲悔恨不已,随口吟诗一首,以痛悼亡女。  诗曰:
    生来清而洁,胸中气蓬发, 为了亲生子,丢了一枝花。
    这首诗是一则谜,谜底为:莲花。
    兄弟俩互猜谜
    古时,有兄弟俩都喜欢猜谜,一次哥哥给弟弟出了一谜:
    大姐用针不用线,二姐用线不用针,
    三姐点灯不干活,四姐干活不点灯。
    弟弟答道:大姐是蜂子,二姐是**,三姐是萤火虫,四姐嘛,是纺织娘。  ”接着,弟弟也回敬了一谜,让哥哥猜:
    大哥一声叫,二哥吓一跳,三哥拿刀砍,四哥点灯照。
    哥哥哈哈大笑,然后说出了谜底。  说完,两人大笑不止。  原来四个谜底分别是:知了、蚂蚱、螳螂、萤火虫。
    兄弟俩以谜答问
    古时候,有兄弟俩靠耕种祖传地三亩薄地过日子,两人勤勤恳恳,精耕细作,尽管收成不是很好,日子倒也过得去。
    有一年,天久旱无雨,粮食颗粒不收,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哥俩不得不外出打短工,以度荒年。  这一天,出了村子后两兄弟一东一西,各谋生路去了。
    年底,哥俩不约而同地回家来了。  尽管外出干活又苦又累,工钱也不多,但总算度过了荒年。  兄弟俩久别重逢,格外高兴,互相询问起打短工时干的是什么活儿。
    哥哥笑着说,我干的是:
    石头重重不见山,短短路程走不完,
    雷声隆隆不下雨,大雪飘飘不觉寒。
    弟弟一听哥哥用谜语回答,一时兴来,也以谜语回答哥哥。  他说,我干的活儿是:
    一座木桥两头钩,钩底有水水不流,
    行路人在桥下走,说话却在桥上头。
    二人说完,不禁相顾哈哈大笑。  原来,哥哥干的活是:推磨,弟弟干的活是: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