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频谱密度:译言网 | 心理学入门(3) ——性格心理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8:08:19
性格心理学
所谓性格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行为和态度,但是,这其中每个人都有其一贯的、不变的风格。
我们将这种一贯不变的、持续的行为风格称为性格。
性格会变吗?
性格由与生俱来的部分和后天环境塑造的部分构成。
这与一个人的体质是一样的,一个人的体质由与生俱来的体质,在这基础上还有长年生活积累塑造的体质。
性格中与生俱来的部分称为“气质”。在这之上有由环境塑造的“狭义意义上的性格”;在其之上还有由社会塑造的“社会性格”;
在这之上还有就是对应目前自身角色的“角色性格”。越往下的部分越难改变,越往上的部分越容易改变。




气质
相对应于人的体格,德国人克雷奇梅尔(精神病学研究者)将人的气质分为3类。
1、丰满型“躁郁循环性气质”
丰满、胖乎乎体型的人,有这种“躁郁循环性气质”。
基本上,这种性格的人在社交方面温和、亲切。活泼开朗,有幽默感。不过,也有情绪化的时候,有时激愤,有时哭闹。
(类似哆来A梦的性格。)
2、细长型的“分裂气质”
纤长体型的人,有“分类气质”。
简单总结这类人的话,安静,在社交方面不突出。也许有时也会被人说有些怪。喜欢自然、享受读书。虽然也有神经质的一面,但也有讨人喜欢的温和的一面。
(比如窈窕文静的文学少女、瘦弱的网络少年等等)
3、健壮型的“粘着气质”
肌肉结实、骨骼健硕体型的人,有“粘着气质”。
认真、偏好秩序、专心致志的人。也许有时会被认为有些呆板、啰嗦。专注,给人一根筋的感觉。
(总之,是体育系的感觉。如果是女生的话,有那种迷人的体型。)

事实上,还有中间型的人。
在气质的前面加上“分裂”、“躁郁”等词,也许有人感觉很别扭。对此,请不要太介意。
气质,很大程度上是与生俱来的,很难改变。但是,即使是活泼类型的人,是属于有积极行动力性格的人,还是属于毛手毛脚、半吊子性格的人,这还是由其自身所决定。
即使是在行动前仔细考虑类型的人,是属于优柔寡断不太靠谱的人,还是属于深思熟虑靠得住的人,这也是有其自身所决定。

环境和性格(育子、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性格)
在气质的基础上还有由环境塑造的性格。
对孩子来说最大的环境影响便是父母。
父母过多的“支配”孩子行动的话,虽然孩子会变得很听话,但同时也会使孩子形成缺乏自发性的性格。
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言听计从”的话,会导致孩子形成无责任感、粗暴的性格。
如果父母过多地“否定放任”孩子的话,会使孩子形成强烈的自卑感、变成反社会的人。
相反,如果过分“保护”(溺爱)孩子的话,虽然孩子会变得情绪稳定,但与此同时性格上也会变得较弱。

那么,怎样的父母才是好的父母呢?那就是能把握平衡的父母。
根据情况,有时命令孩子(安排)、有时顺从孩子的过分要求(服从)、有时放任、有时保护。总的来讲,要爱孩子,这是必要的;
在这基础上教育孩子还要把握平衡度。

社会性格
男人和女人,哪个是哭鼻虫呢?是女性吧。如果是那样的话,那是现代日本社会塑造的社会性格的其中一种吧。
据说在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男性经常流眼泪。感动于自然和艺术,眼泪就哗啦哗啦留下来。在那样的情景中不流眼泪的话,会被认为是不懂风雅的无能男子。
另一方面,女人经常晕倒。和西方中世纪的公主们一样。稍微一吃惊、就会发出“啊...!”然后就昏倒过去。如果不那样的话就不够女性化。
之后在日本,武士道普及,社会规定男人不应该哭。关于哭,男女有别,可以说是社会造成的。由社会塑造,在那个社会中大多数人拥有行为模式称为社会性格。
同一个人,在日本生活的话就会像日本人,在美国生活的话就会以美国人的行为方式来做事。性格中的这一部分是容易改变的,如果时代、国家在改变,社会在改变,这一部分也会变化。

角色性格
女孩子在上高中的时候,是高中生样的行为举止。然后上大学,是大学生的样子,工作后就变成社会人的样子。如果结婚的话,会变成主妇的样子;生了孩子,会有母亲的样子。
巡逻人员穿着制服的时候,是巡逻人员的样子。
在一生中,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角色”。同一个人,在母亲面前是孩子的样子,在后辈面前是前辈的样子。与这种角色相对应的行为举止和想法称为“角色性格”。
如果角色发生改变,那么相对应的角色性格也会发生改变。

性格能改变吗?
这是经常能听到的问题。答案是YES。如果你相信性格能改变的话,那么性格就能改变。但是请不要讨厌你的性格。“我现在的性格不好,不改变不行。”请不要这样想。
以你现在的性格继续下去是OK的。即使身心某些部分有缺点或伤痕,你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我不行,我要改变性格”,不要这样想。每个人都有其自身价值,都是很了不起的存在,所以要想想怎样能变得更好。这样想的话,你应该就可以变得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