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通滤波器 传递函数:什么是面积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49:13

任景业:我们今天选择测量入手,一方面我们觉得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困惑,一方面是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在数学和在教育中的价值,还有一个方面是对测量的处理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课程改革的精神。测量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物体的每一个属性。这么多的属性我们首先会想到几何属性,而测量的结果呢而会用数值表示出来。这样对于测量构成了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两个主要的领域,这两个领域间的联系。我认为测量最重要的还不仅仅是这些。测量还在发展,我们测量的思想来研究情景和随机现象,又发展了,象 最近几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很多是数学家,他们的贡献就是得到了一个数学模型,作为一个测量的工具,去表述、届时经济当中的一些规律。可以说测量的思想在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体现。因此测量在数学当中,在社会当中,在经济当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们做一些了解,会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教材,教学相关内容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更好的定位我们自己的教学,我认为教师认识了测量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才会加强测量的教学,我国也是这部分的要求上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我们一线的教学带来了一些不适应和困惑,我们很高兴的从上传的一些案例当中,看到我们的老师在积极的探索,课程改革的精神在落实。今天晚上我们就以这个为话题,展开讨论。

默然:我先来谈谈自己的困惑:我曾经备过《什么是面积》这节课,用圆形的硬币画出它的轮廓,给小蚂蚁建一个运动场,然后再让学生涂涂圆形图形的面,为小蚂蚁的运动场添上绿色的草坪这样一个环节,在备课当中,有的老师给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一节课中,把周长和面积同时呈现,干扰学生对面积的学习,我在设计这节课中有这样一个想法,就是因为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上会混淆,所以我用这样的方式处理教学,我再次备课当中,加强了实物面积概念的体会,先让学生给语文书(小开)和数学书(大开)包书皮,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实物的面积是有大有小的,接着还是让学生画一个长方形作为小蚂蚁的运动场,然后还是涂颜色铺草坪,虽然略有改动,仍然坚持了原来的设计。那么;利用周长和面积的对比,去加深对面积的理解是否恰当,请各位网友和专家帮我解答这个困惑。

玉蛟龙:请教张丹老师,我们经常说“周长不能指,面积不能摸”,请问张丹老师是怎样看的,我们一线老师在讲周长和面积的时候,在不能指也不能摸的情况下,让孩子去体现和感受周长和面积?

 

张丹:刚才玉蛟龙提到的问题,也确实是老师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周长和面积是不能用手指和摸的。因为,周长和面积是数量,从数学严格的定义,它是把一个物体定义为数,从严格意义上说指和摸是不对的,指和摸是对形的感受。但是我想对于小学生学习,无论是借助于量也好,借助于摸也好,我觉得方式是好的。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周长是一维的东西,而面积是一个面,是一个二维的东西,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活动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当然我们老师说说,我们摸摸他的边,摸摸它的面,比摸它的面积和周长更准确些。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重要是对面积和周长的意义的理解。不希望对老师和学生在细枝末节上给老师们更多的限制。

陶老师:我也谈谈“周长不能指,面积不能摸”,刚才张老师说了,周长和面积是数,因为是数所以用指和摸是无法感知的。就这个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对于周长和面积是一个数学概念,教材里面积指的是物体表面的大小或者封闭图形的大小,就这个概念本身来说,它有两个含义,指明概念本身指的是什么,一个是指物体表面这个形的大小,另一个是指封闭图形这个形的大小。就面积这个概念本身来讲是包括是形和数的,在教学当中,我们看到有的老师用摸一摸,我想老师是想让学生通过摸感知面积,有些东西是可以感知的,面积是物体表面的大小,面积的表面它有可能是平面,有可能是曲面,摸平面和摸曲面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面积比较大的话,摸的时候范围大一点,如果小的话,比如比手掌小的图形,范围小,很快就把大小把握住了。摸可能起这样一个作用,感知这个图形和表面是平面还是曲面,从这个角度来讲,摸是有价值的。但是这个摸不能代替学生对这个概念本质的把握。我觉得对待概念本质的把握,我们还要从概念本身去考虑。概念的把握就涉及到形的把握和量的把握(量就是数),上海教育出版社编的《小学数学教师》(2006年9期),有个老师写了一篇文章,谈到了让学生去摸这样一个做法,我们在新概念引入和导入的时候,我们让学生所做的活动,需要紧紧围绕概念的本质特征去考虑。如果我们对于概念的本质特征没有很好的考虑的话,这个操作的效果就不会很好。我认为指和摸是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它不会代替对概念本质的理解。我们设计的教学活动要围绕概念的本质特征去展开,就会有好的效果。

网友:我在教学面积的时候有一个疑问,面积周长和立体图形,我发现学生对于面积和周长老是混淆,这里面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我在假期里面,我看到一个广告里面,妈妈手里拿了很多的东西,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等,孩子把长方体说成长方形,把正方体说成正方形,广告里面妈妈夸孩子说的对,这个广告要面向全国的。孩子看了之后,印象非常深刻,大家又是认可的,对于孩子上学以后,老师教学的时候,会造成负面的影响。造成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分不清楚。孩子在摸的书的周长的边线的时候,还能够看到书的面,学生看到面的时候,孩子的眼里看到个长方体。我们在教学周长和面积的时候,教师很为难。造成这种混淆的原因是不是还有一个社会的根源。希望听听这方面有深入思考的老师的建议。

张丹:刚才这个老师提的问题非常好,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学生经常把周长和面积相混淆,我想谈两个方面的想法,第一方面,我们要思考,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会把面积和周长混淆,我曾经和一些搞几何的人讨论过,是不是三方面,第一方面是不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是周长和面积(可能不太严格)边和面是一起看到的,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我们是拿了一个实物,告诉学生实物的边框是周长,但是学生看的时候,往往是既看到了一圈的长度,又看到了里头的面,我觉得这个方法可以改进。包括我们在看正方体的时候,你是连正方体、面,顶点是一起看到的,是不能分开的。第二个原因我和一些学生讨论过,往往在我们的题目中出现的都是一些比较好的图形,为什么说是比较好的图形呢,周长大面积也大,周长小,面积也小。比如说圆,圆的周长大,圆的面积也大,同时对一些一般的长方形(不是那种“很胖”也不是那种“很瘦的”),常见的长方形往往都是周长大面积也大,这样一来,孩子就认为我不需要把周长和面积区分。我听过一节课的时候,教师提出圆大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既是周长大也是面积大。老师出这样题目,学生认为不需要把周长和面积区分。我想说第三个可能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学当中过于强调了计算与计算的公式。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非常强调面积的公式,因为周长它其实没有什么计算公式,无非就是几个边加在一起,而面积呢则特别强调长乘宽,底乘高等等。学生往往记住了面积的公式,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我们往往也只讨论他们的面积,而周长也没有什么公式,只是几个边加在一起,所以学生对公式记忆的非常清楚,由此,学生看到这个图形就想到面积的计算,而不是要判断我到底是要用面积计算,还是要用周长来计算。这是我想到三个为什么周长和面积相混淆的原因,不一定正确,请大家讨论。针对这三个原因,我想有几个教学的建议,第一,我想要让学生切切实实的看到周长,看到一维的东西,我们的老师非常好,做课件,把一个长方形既有面又有边,把它的边抽象出来,把它的面隐去,还有的老师,把一个绳子围绕着边饶一圈,然后再打开,这样学生认识到这个边是个一维的东西,这种方式都是非常好的,这就解决了面积和周长一起看到的问题。第二个建议,在教学中适当的出现出现一些很怪的图形,比如说狭长的图形,周长可能很长,但是它的面积呢却 不一定大,让学生体会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东西,不一定周长大,面积就大。第三个就是适当的延缓对于公式的引入过程。在引入之前,给学生一些丰富的情境,丰富的活动,让他体会面积和周长之间的关系,对于概念的理解,要允许学生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对比,不断的活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学生对面积和周长慢慢的分开。我们度量的教学绝对不能以计算为主。

风景:刚才老师提到面积和周长相混淆的问题,周长、面积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我想以面积为例,我们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们老师要更多关注是面积,而我们没有考虑面积这个概念的背后,还有一个概念,如果你想帮助学生建立好这个面积的概念,就得充分让学生认识面,让学生摸一摸面是可以的。然后再通过对图形的比较,不同物体的面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这个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我觉得这个教学要有三个层次,先认识具体实物的面,然后抽象出几何的面,然后再去感知面的大小,建立面积的概念。我想周长也是一样,周长是图形一周的长度,如果脱离了对边的认识,肯定对周长的概念是建立不起来,所以我们让学生摸摸边,然后通过围,通过打开,让学生去感知一周的长度,那么周长应该是封闭的,感知到这些周长的特性,从而建立周长的概念。通过我的教学实践(我是教学高段的),有的时候学生表现出来的,周长与概念的混淆,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在某个应用题当中,让学生先求土地的面积,再去产量等,尤其是正方形,他们会用边厂乘4,然后再去求下面的问题,如果这个时候,你把他叫过来,你问问他,边长乘4对吗?学生会马上醒悟,这样例子有很多,这个学生表现出来的好象是周长与面积的概念的混淆,其实不是,而是思维的连续性上出了问题,因为学生是在做题目的时候,是边做边思考,有的时候做第一步想第二步,他写第一步的时候,还没想好,就写错了,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重视培养的是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要想好了,每一步要干什么,完整的思维后,你再去写,当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要经历不完善到完善的一个过程。

 玉蛟龙:在讲周长的时候,我有很多困惑,在我这节周长的设计当中呢,在我的设计当中,周长和面积是容易混淆的,在设计当中呢,我就特意用生活中的一些实体,作为支撑物,让学生来感知和理解周长,那么我想是让学生通过周、线、边和边框,接近周长的的概念,让概念更加丰满和充实,所以我就引入了五角星,彩灯一周的长度的运用,紧接着我引入带面的,比如鞋垫围的一圈,茶杯垫的一圈,一直到花坛,花坛一周的长度是对周长广义的理解,周长在现实生活中,栅栏围成一个圈,他的边线是有区别,然后最后到装饰物的这些,都是从生活当中照的照片,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周长有一个感观,从而想让学生对后续学习的面积进行一个区分,在我用这些生活中的实体作为例子的时候,对孩子的冲击力很强,所以孩子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当我问到:孩子,你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吗,孩子就会用这样的语言回答我,就是那个边呀,框呀,当时就感觉自己还没有完全把周长从生活化的数学中抽象出来,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周长,到底要表述到什么程度,也是我的一个问题,同时我还在想对三年级的孩子,要让孩子将这样一个周长的概念抽象出来,特别是我们要不要,当然老师心里是明白,周长是指的是量,是不能来摸的,摸的只是边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讲到底要抽象到什么程度,在这节课上,我们是建立一种形的概念,让他去感受到周长就是什么形的概念,虽然他还说不出来,但是他能感觉到,还是让学生抽象出那个数的东西,用一句话来表达,很想听听专家的一个想法。


春苗:首先是接着默然老师的话题说,他说她的那节课,面积和周长同时呈现是不是合理,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把周长和面积同时出现可能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但是不放在一起,默然老师又担心周长和面积的混淆,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把周长和面积用一节课单独对面积和周长进行比较,这样矛盾会避免。
第二个我想说玉蛟龙老师的话题,周长不能指,面积不能摸的这个想法怎么理解的,我想起我以前的一个困惑,我在使用人教版的对高的定义,有很大的区别,有的时候是用型来定义的,有的时候是用量来定义的,旧教材中,长宽高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这个说的是一个长度,长度本身就是一个量,它来定义高,我觉得不是很合适。再说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这个地方说的就是线段,就是一个形,简称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表示平行四边形平行线间的距离 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用量来定义的。等等还有圆锥和圆柱的高,有的是用形,有的是用量来定义的。这个问题,我也咨询过人教社的专家,专家们的回答就是在小学阶段,高的这个定义并不是很严密。形和量上不加以严密的区别。就是学生在逐渐的过程中来区别他们的联系。我想问专家的一个问题,在新教材中,是怎么解决这方面问题的。各个图形的高是不是有严格的定义。在实际的教学中还要加以区别,还是让学生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在逐渐的过程中,不断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