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为右卫门的复仇:《孙子兵法》的魅力:管理者为何要读兵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2:38:03

《孙子兵法》的魅力:管理者为何要读兵书
    【为什么这本中国书,用不着到纽约时代广场打广告,从中国走到外国,然后在美英“主流书店”登堂入室竟如履平地?这种如同“不战而屈人之兵”而征服世界的过程,与很多中国企业,中国产品尴尬的国际化经验相比,竟形成鲜明对照。】
    古代将领中有不少人是像辛弃疾那样,自打年轻时就饱读兵书,一辈子都在等候、梦想国家对他们的调遣——只要有这样的机会,死亦无憾。在唐诗里,就能读到这样的例子:
    北风裂地黯边霜,战败桑干日色黄。故国暗回残士卒,新坟空葬旧衣裳。    散牵细马嘶青草,任去佳人吊白杨。除却阴符与兵法,更无一物在仪床。   (曹唐《哭陷边许兵马使》)
    读到这里,人们的耳边或许会响起一阵《血染的风采》的音乐,挺壮烈的。没错,任何以服务公众、效忠组织为最高目标的人,其人生落幕,大概应该都是这样——身边什么财物都没有,除了生前潜心研读的几本兵书。
    那时的人读的是什么兵书?《韩非子》说过,自战国时起,“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云云。所谓孙吴,就是孙武、吴起的合称。
    唐人尚武,士大夫读兵法的风气更为盛行,皇帝亲自参与《李卫公问对》的创作,大诗人杜牧为《孙子兵法》作注,以及“口里虽谭周孔文,怀中不舍孙吴略”(注1) 的诗句,都是例证。

    和平生活中的人,老大不小的,读什么兵书?历来有人对此不齿,其中也包括韩非。但历史的吊诡,却在于随着经济发展,读兵书的兴趣,从古代士大夫传播到现代工商管理界,然后又蔓延至从事管理工作的人。不仅中国如此,西方社会也是如此。读战争史,读各个历史时期的战例,读前人的和同时代人的带兵经验,已成为企业家、经理人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无论在中国书店还是在美国书店里,你都会发现有一本兵书《战争艺术》(art of war),在这两个经济大国的读者中享有几乎同样高的声誉——而且历久不衰,它就是《孙子兵法》(作者孙武,有时也以《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合编)。
    在中国的当当网上,以“孙子”检索,共有573 种图书音像产品。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Sun Tzu”(孙子的英文译名)在图书频道上检索,结果大致与被誉为现代管理之父的德鲁克和股神巴菲特旗鼓相当。而二十多年前,当《孙子兵法》刚刚受到重视的时候,才仅有一两个英译版本。
    为什么这本中国书,用不着到纽约时代广场打广告,从中国走到外国,然后在美英“主流书店”登堂入室竟如履平地?这种如同“不战而屈人之兵”而征服世界的过程,与很多中国企业,中国产品尴尬的国际化经验相比,竟形成鲜明对照。
    是因为《孙子兵法》语言非常时髦,或者它的作者长相非常酷吗?    是因为它充满了色情、暴力、不可思议的恋爱和悬念,以及雷人的对话吗?    是因为它无论什么人用都一用就灵吗?    或因为它属于居家常备,就像创可贴吗?
    可以想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孙子兵法》并非仅仅是一部关于战争的书,甚至也不是英文翻译里的所谓“战争艺术”,而是属于一种言简意赅、又凝聚着大量实践体会的管理智慧书。
    管理学家约翰·阿代尔(John Adair)说,18 世纪中期,西欧最大的“工业组织”就是英国的皇家舰队。2 这里“工业”的意思,是指人员庞大、分工复杂、纪律严明、协调严谨而言。
    同样,在公元前3 世纪,世界上的一个最大、最有效的组织,必然是建立整个耕战体制上以及用全世界射程最远、最锋利的弓弩武装起来的秦军。这一点,用不着看活人,看看咸阳的兵马俑就能有所体会。
    秦军只是一个登峰造极的形式,它的基础,是贯穿春秋战国而积累下来的军队管理经验。那个时代(包括随后的西汉)产生的大量兵书,就是这些经验的反映,《孙子兵法》则是其中的善之又善者。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有军队。但世界上容纳人员最多、分工最复杂的组织形式,肯定早已被企业所取代,还有各种各样以企业为制度蓝本的非盈利组织;在很多国家里,人们最大规模的竞争性活动,已不是在战场,而是在于无休止的、遍布全球的市场竞争。
    然而人类文明组织配合,优胜劣汰的需要,赋予了《孙子兵法》贯穿时空的普世性价值。那就是一种深入浅出,但绝非简单化、工具化的实践智慧或实践哲学。
    它帮助实践者,尤其是一个组织的管理者,形成自己思维的和行动的特点,以争取在同等物质条件下,通过自己的管理实践,创造组织的最佳效益。
    这才是为什么《孙子兵法》可与历代良将共生死的原因所在。可以想见,在一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它也将伴随着世界上很多的企业家和组织领导者,完成他们一生中最险恶的战斗,创造他们一生中最伟大的辉煌。
注1. 李渤《喜弟淑再至为长歌》。谭,同“谈”;周孔,周公和孔子。
  ———————————————————————————————————
     本文原载拙著《历史是个商学院》第五章“战略:想象”(全书第37篇)。
本书官方主页:http://hmba.info/
当当网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591814

0 您可能也喜欢: 时代广场和地铁 纽约 “时代广场”还是“时报广场”? “共产主义广告牌”来了——新华社广告进驻纽约时报广场 从时代广场的广告说起 时代广场的时代上一篇 << 偏执狂才能生存的真正含义      下一篇 >> 大唐崛起奥秘:贞观之治有怎样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