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日报拍卖公告:杨丹旭:城市的活名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37:13

城市的活名片

(2012-01-29)

fieldset { width: 306px; border: 1px solid #990000; align: center;}legend { font-family: Arial,"宋体";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990000;} 星星月亮太阳

杨丹旭

  除夕深夜坐飞机离开台北。由于寒流来袭,台湾之行的最后两天阴雨绵绵非常寒冷。不过台湾人的热情却让人感到温暖。在桃园机场,每个工作人员看到背着行囊的我,开口第一句都是“新年快乐”。

  四个多小时的旅程,回到新加坡已是大年初一。天气比台湾暖了许多,但人的热度却降低。樟宜机场的海关,穿制服的工作人员面无表情地迎接我的到来。快速地扫描我的护照后,几乎没有抬头地递还给我,效率极高,但全程没有半句交流。

  冲着四年一度的大选在农历新年前赶去台湾看热闹。与随行友人在大选的空气中呼吸到的“自由味道”相比,第一次邂逅台湾的我,更回味那份到处洋溢的温存。

  到台北的第一天,在便利店购买乘车用的悠游卡。年轻的售货员微笑着双手递上卡片和找还的零钱,“谢谢”之余还加了一句“要小心哦”。初听感觉有些肉麻,后来发现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温热,无时无刻都在台湾演绎,只是来自新加坡的我有些不习惯。

  在台湾,同坐一节车厢里的人可以畅怀聊天,与远道而来的我们话大选、谈经济、说念完研究所的儿子如何几经周折找到一份好工作。九份的老街上,热情的店家免费招呼我们饮茶,细数自家酒味鸡蛋的制作方法。在阳明山上,德士司机看到吃力地爬坡去阳明书屋的我们,主动载我们一程,一分车钱也没有收。

  台湾人听到我们来自新加坡,总用一种带着羡慕的语气夸奖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发展。同为亚洲四小龙,新加坡和台湾在1980年代几乎平起平坐。经过30年的赛跑,四小龙分道扬镳。在经济发展上,我们把台湾远远甩在了后头。去年新加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5万美元,比台湾多出了一倍。

  然而在经济发展不如新加坡的台湾,却散发出一股迥然不同的味道,让人时时感受到暖暖的小幸福,这令新加坡难望其项背。  在快节奏的新加坡,人们仿佛一直在向前冲,没有时间停下脚步闲聊,对陌生人的搭讪更是充满怀疑。在地铁、巴士上,大家都低头摆弄各自的手机,几乎不会抬头看一眼身边的人,有时甚至不曾留意身边有更需要座位的老人、孕妇。我们的客服人员高效率地办事,偶尔会礼貌性地问候顾客,但很少发自内心与客户交流,顾客也习惯在问题解决后立刻走人,急着赶去下一个目的地。人们习惯性地在自己的周围筑起无形的围墙,让人与人之间渐行渐远。
        经济快速发展,居者有其屋,人人有工作,市镇有绿化……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还是感觉不到幸福?台湾之行后我发现,城市的幸福感离不开城市人的创造。城市再光鲜的外表,始终只是个躯壳,城市人才是流淌其中的血液,能赋予城市让人回味的幸福氛围。放下paiseh,放下戒备,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亲切的微笑,用真心与人交流,用真诚打动周遭,城市才会充满幸福的温热,才能让人引以为傲。

  离开台湾前,有台湾朋友问我对台湾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我的答案是“有爱”。他说:“热情的台湾人就是台湾的活名片。”希望有一天,新加坡人也能为城市创造这样的热情,也能成为新加坡的活名片。

(作者是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