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游戏神器名字:揚州个園美景【圖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09:22
 揚州个園美景★★★還舊樓主2012年1月29日轉自《岁月流彩、国家摄影-碧海蓝天》★★★                  个园位于扬州盐阜路。系清嘉庆年间,由盐商两淮商总黄应泰在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主人性爱竹,盖以竹本固。取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的诗意,在园中修竹万竿,因“个”字乃“竹”字之半,且状似竹叶,故取名“个园”。据刘凤诰《个园记》云:“个园者,本寿芝旧址,主人辟而新之。堂皇翼翼,曲廊邃宇。周以虚栏,敞以层楼。叠石为小山,通泉为平地。绿梦袅烟而依回。嘉树翳晴而蓊。 爽深靓,各极其致”。“园之中,珍卉丛生,随候异色。物像意趣,远胜于子山所云:'欹侧八九丈,从斜数十步,榆柳两三行,梨桃百余树者’”《个园记》绘声绘色地摹描出个园之美。          个园分峰用石的四季假山虽各具特色,但又互为铺垫,冬景与春景一墙之隔,墙上开有圆形漏窗,窗内可闻风竹声声,窗外可见苍翠春色,似乎在向人们报道早来的春光,冬、春二景既截然分隔又巧妙连续,表达“冬去春来”之意,真是“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抱山楼横跨夏山秋山,在此凭栏俯视,可将全园景色尽收眼底。“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寒梅蕊上寻”,个园假山有如此精巧的布局和艺术魅力,无怪人们游园一周,会产生如隔一年之感,颇能体味出“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诗情画意。         个园假山有如此精巧的布局和艺术魅力,无怪人们会在这里产生游园一周,如隔一年之感。个园的四季假山,可以说是概括了所谓“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画理。正如北京林学院一位教授所说:“扬州个园之四季假山是在寓四时景方面别具匠心的佳作”,“时景是命题,春山是开篇,夏山是铺展,秋山是高潮,冬山是结语。可称章法之不谬。”假山在亭台楼阁的映衬下,更显得古朴典雅,纲邃雄奇。园中的宜雨轩、抱山楼、拂去亭、住秋阁、漏风透月轩,与假山水池结合而成一体。登山环顾,飘飘然矣。山幽,花艳,竹俏。雾中看花,红红晕晕;雾中看山,朦朦胧胧;雾中看竹,隐隐绰绰,到此一游,如历仙山琼阁也。        个园的主体建筑,是园北的一列长楼。楼广七楹,横贯东西,把两座一具北方之雄,一具南方之秀的假山和谐地连为一体。一楼抱两山,因名"抱山楼"。楼下有平台,有山石,珍卉丛生,随候异色。楼上有长廊,徐步行廊上,环观园中景物,参差错落,高下相间,隔水有屋宇相峙,两侧有亭台峨立,似尽南昌未尽,余味无穷。楼前悬一巨匾,题"壶天自春"四字,两旁抱柱,悬扬州当代书画名家李圣和女士撰书一联:"淮左古名都,记十里珠帘,二分明月;园林今胜地,看千竿寒翠,四在烟岚。"园内的其他建筑物,有宜雨轩、桂花厅、佳秋阁、清漪亭、觅句廊、透风漏月等,堂以宴、亭以憩、阁以眺,布置有序,为园内假山助胜增趣,各具匠心。        个园以假山堆叠精巧而著称。假山利用不同的石色石形,采用分峰叠石的手法,以石斗奇:“石垒的山,石嵌的门,石铺的路,石伴池水壮,石衬青竹秀,石抱参天古树,石拥亭台小楼……石成了个园的主体结构”。在面积不足五十亩的园子里,竟然开辟了春、夏、秋、冬四个形态逼真的假山区。         整个园子以宜雨轩为中心,游人可尽览四季秀景。“春山宜游”,在千百竿晏竹中,栽入体形修长之石笋,在粉墙的衬映下,竹石点画出一幅雨后春笋图,使人想到了“春”;“夏山宜看”,选用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叠成,有洞室可以穿行,山下通泉为平池,流泉倒影,逶迤一角,山峰平缓而临水,山顶建一亭,亭旁有一株 160年树龄的圆柏,老干虬枝,斜伸水面,势欲凌空,使夏山葱郁之气愈浓。又运用“夏云多奇峰”手法,用太湖石叠成几片云块,植古紫藤一株,通过灰调的石色,绿树披洒的浓荫,山洞的幽深,使人有置身于丘壑山林之感。         “秋山宜登”,用黄山石叠成,山腹中有曲折磴道,盘旋到顶,气宇恢弘,山势峻伟,为全园制高点,黄石丹枫,夕阳凝辉,宛如一幅秋山图,是秋日登高之佳处。恰如石涛所云:“一峰突起,连冈断堑,变幻顷刻,似续不续,如云护蛟龙,肢股间凑接……”;“冬山宜居”,清一色以宣石来堆叠,宣石又称雪石,内含石英,迎光则闪闪发亮,背光则耀耀放白。此地是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远远地看,好像一场鹅毛大雪盖满了山头,常年积雪未消,寒气逼人。冬山中最有独特创意的,是南墙上的二十四个孔洞,每个孔洞直径约一尺有余,共分四排,每排六个。这些孔洞叫做“风音洞”,每当阵风掠过,发出箫箫鸣声,真可谓“北风呼啸雪光寒”。            个园,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建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           1988年被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个园是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里面了。

          个园的取名也因为这里竹子的每三片竹叶都可以形成“个”字。

 

                春景  竹丛中,插植着石绿班驳的石笋,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这幅别开生面的竹石图,运用惜墨如金的手法,点破“春山”主题,即“一段好春不忍藏,最是含情带雨竹”。同时还巧妙地传达了传统文化中的“惜春”理念,提醒游园的人们,春景虽好,短暂易逝,需要加倍珍惜。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 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汉学堂对联,看出主人对儿孙后代的教育十分重视。自古至今,人们都重视读书的重要性,而“耕读传家”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

             夏景 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叠石似云翻雾卷之态,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远观舒卷流畅,巧如云、如奇峰;近视则玲珑剔透,似峰峦、似洞穴。山上古柏,枝叶葱郁,颇具苍翠之感;山下有池塘,池中游鱼嬉戏穿梭于睡莲之间,静中有动,极富情趣。池塘右侧有一曲桥直达夏山的洞穴,洞之幽深,颇具寒意,即使炎热的夏天,人们步入洞中,顿觉清爽。

               主人书斋。   

 

         秋景 相传出自清代大画家石涛之手笔。秋景用黄山石堆叠而成,山势较高,面积也较大。整个山体分中、西、南三座,有“江南园林之最”的美誉。黄山石呈棕黄色,棱角分明,如刀劈斧砍。整座山体峻峭凌云,显得壮丽雄伟。尤其是夕阳西照,使整座山体洒上一层黄金,寓意金色的秋天,这时你才能领略造园者将此山面西的道理。

              据说是主人姑娘的绣楼。  
         冬景 造园者将冬景安排在南墙之下,背靠高墙几乎终年不见阳光,远远望去似积雪未消,地面用白石铺成。冬山用宣石(石英石)堆叠,石质晶莹雪白,每块石头几乎看不到棱角,给人浑然而有起伏之感。造园者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将假山堆叠得如一群狮子,远观似一头头雪狮欢腾跳跃,憨态可掬。南面高墙上有二十四个风音洞,后面的巷风袭来,时而发出呼啸之声。造园者不光利用“雪色”来表现冬天,还巧妙地将“风声”也融合到表现手法中去,令人拍案叫绝。    

  歡迎進入還舊樓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