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废旧电缆回收价格:水到之处聚繁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4:34:37
来源: 金羊网 -- 羊城晚报
□宏明
专题·纪实
城市水系不仅防水患,还有诸多功能。交通便是重要功能之一。尤其是水城交通,必得有水陆两套交通系统。古广州的水系便可通舟船。路通财通,结果便是城市的繁华。这点,仅以越秀区的景致就足以说明了。
宋代,玉带濠一线,海珠中路与大德路交界处,是六脉渠的总出口,也是一个规模颇大的外贸港口,名为西澳。每年秋,东北季风起,中外商船都从这里出海,而到三、四月间,转吹东南季风,他们又纷纷踏浪而来,泊岸、离岸、卸货、装货,终年繁忙不已。宋景德年间,经略使高绅在西澳建了一座桥,名为果桥。果桥石栏月洞,巍峨雄丽,桥下可以行船。歌船酒舫,盛世春秋。桥上还有一座共乐楼,楼高五丈。从共乐楼至六脉渠总出口这一段南濠,长一百丈,阔十丈,离珠江七十五丈,可以停泊中外商船。登楼四眺,面临巨海,气象雄伟。
仓边路原先就是文溪的河道,在它西侧有一条与之平行的巷子叫旧仓巷。原有一座盐仓。历朝历代,盐都是除粮食以外最重要的民生资料,也是国库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广东的海盐都要先水运到广州入仓,再分销各地。仓边路南面与大塘街相连,大塘街南端是贤思街,原名盐司街,是管理盐政的官署所在地。宋代清水濠畔有一个东澳码头,是重要的盐运码头。运盐的船,在盐运司办妥手续之后,便顺着文溪撑到盐仓装卸。可以想象,当年文溪上漕运是何等繁忙。
屈大均曾在《广东新语》中描述:“广州濠水,自东西水关而入,逶迤城南,径归德门外。背城旧有平康十里,尚临濠水,朱楼画榭,连属不断……隔岸有百货之肆。五都之市,天下商贾聚焉。屋后多有飞桥,跨水可达曲中,宴客者皆以此为奢丽地。有为《濠畔行》者曰:‘花舫朝昏争一门,朝争花出暮花入。背城何处不朱楼,渡水几家无画楫。五月水嬉乘早潮,龙舟凤舸飞相及。素馨银串手中灯,孔雀金铺头上笠。风吹一任翠裙开,雨至不愁油壁湿。’是地名濠畔街。当盛平时,香珠犀象如山,花鸟如海,番夷辐辏,日费数千万金,饮食之盛,歌舞之多,过于秦淮数倍。”王渔洋的《广州竹枝词》也唱道:“潮来濠畔珍珠市,鱼藻门前净绮罗。两岸画栏红照水,旦船齐唱木鱼歌。”
明代诗人孙蕡的《广州歌》,写得更加热闹,水城繁华尽现眼前:“广州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长城百雉白云里,城下一带春江水。少年行乐随处佳,城南南畔更繁华。朱楼十里映杨柳,帘栊上下开户牖。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哑。阿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春风列屋艳神仙,夜月满江闻管弦。良辰吉日天气好,翡翠明珠照烟岛。乱唱鼍鼓竞龙舟,争睹金钗斗百草。游冶流连望所归,千门灯火烂相辉。游人过处锦成阵,公子醉时花满堤。扶留叶青蚬青白,盘载槟榔邀上客。丹荔枇杷火齐山,素馨茉莉天香国。”
细细考究,当年广州的繁华地,几乎无一不与水相连。水到之处聚繁华,这是一个规律,也是广州作为千年商都辉煌的一大特点。了解这个奥妙,许多不解的现象似乎也开窍了。
越秀区有一个奇特的宗教风景文化圈,以光塔路为中心,周边密集地聚集了五仙观、怀圣寺、六榕寺、光孝寺、圣心大教堂、三元宫等宗教场所,俨然是世界宗教的博物馆。何故?有人说是体现了广州人开放兼容的胸怀,所以不同的教派能够和谐相处在这片狭小的街区地段里。这当然不无道理。但更关键的还是和水有关。打开广州古地图就可发现,这些宗教场所的所在地,当年都是珠江的水岸,也是广州的繁华地,外来的宗教从海上丝绸之路登陆广州,最佳的传教地就是江岸地带。换言之,又是和水息息相关。
水城,有多少水的故事,水的奥妙,水的文化,吸引我们去寻觅。
的确,昔日的水城已经离我们远去。 但愿,我们的寻觅也许会在将来的某一天重新找回失去的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