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海岛:释迦牟尼生命历险记(十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23:53

倾听《金刚经》的交响曲

    再让我们回到当初佛陀打算解决的问题上:如何征服生、老、病、死?

    人有生老病死,世间有生住异灭,宇宙有成住坏空,这些道理都是一样的。像杯子坏了,桌子坏了,换个角度来看,它们是不是生病了?

    如果有一天,这房子没了,桌子也没了,是不是可以说它们也死了?

    我们一般在使用文字的时候,这些用词已经贯上我们的价值了,这个价值就是我执。

    所以,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语言有三种,第一是邪,第二是慢,第三是名字。"

    龙树菩萨更解释道:一切凡夫的语言是邪,见道学人的语言是慢,阿罗汉的语言是名字。邪是什么?我死了,除了身心现象死掉以后,心里面又产生一个死的感觉,死的感觉就产生轮回,这叫邪。

    见道学人他知道,"我"是如幻的、无我的,如果讲"无我死了"也很奇怪,他虽了知无我如幻,但因心中还有残习,所以叫"慢"。

    阿罗汉他已成证解脱了,了悟无我,所以他说:"我死了",只是现象随灭,实际上他是不受后有的,不会在生死大海中流转,所以他说:"我死了"时并不执,这样的语言叫"名字",是假名之意。

    一个解脱之人,他说"我"的时候是无我的。一个了悟无我的人,他知道自己的名字只是应着这个缘的名字而已。

    在《楞严经》中,佛陀与文殊菩萨有一段对话:

    "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

    "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佛陀问文殊菩萨:"请问你是文殊菩萨吗?"

    文殊菩萨回答:"我若说:'我是文殊',那就有两个文殊――一个是文殊,一个是我说我是文殊菩萨。如果我回答:'我不是文殊',那又与实法相违。",所以,文殊者,即非文殊,是名文殊也。

    所以,佛陀在《金刚经》中评价一切时,令人影响最深的话就是"我说某某,实非某某,是名某某"。

    佛陀的教法就是如此,了解这些,对我们很有帮助,我们要随时随地用正见思惟的方法对照,不是去思惟内容,而是要反观自己思惟的核心,回归起思惟的这个本性,让佛性自然开显。

 

 

生老病死平等如一

    佛陀在《金刚经》中的教导要求我们:不必过分执着于语言的内容。因为我们对语言有执着,我们破除了这个习惯就会看到生死的实相,不会被语言幻相所迷惑,我们如用世间心看这些语言,将会永远执着。

    了解这点,到最后,也不会用生灭心看待佛陀的教法所载――佛典,不会用生灭心看佛法,而是用清净心,这时忽然之间就看懂佛经了,把佛经看透了,看到纸背后面了。

    所以,后来的禅宗大德说:"依文解字,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允为魔说。"依文解字,用世间心看文字,就是用邪见看佛经,三世佛冤。但是,如不从文字来看,而是用心、意识来看,也是魔说。

    遵循佛法的原则,我们要看文字的背后,看到它的缘起性。当我们看透一切世相的缘起心,从生到老到病到死,就是无常的庄严宝冠,就是佛法,能够超脱一切生灭。

    这时我们会看到:死亡不过是生的一个表征、现象而已,生必然带着灭,死亡是生的一种现象,死亡不是远离生的,所以生中已带灭,灭中已带生,这时我们会看到整个世界、整个宇宙及每一个人,会看到法性海、整个众生海,这一切就像大海,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都像一波一波的海浪,这个海浪起来了,出生了那个海浪灭了,这个海浪生了活过来了,出生了,那个海浪死了,这个海浪跟那个海浪撞激夭折,这个海浪夭折了,并不代表它死了,它是转入第二个力量,也就是转入另一个全新的海浪,所以生是死之死,死者生之死,故生死是一对,生者是生之生,死者是死之生,把死拿掉也无所谓生。

    在佛陀眼里,生灭真的是一场游戏。

    而我们现在是海浪,因为我们执着我们是海浪,执着有我,所以我有生有死。有一天,大家不执着了,回到海水里一看――哎呀!哪有生有死,根本是骗人的,所以回到海水的立场没有生没有死,只有涅?。

    但是有悲心生起的人,又会回到海水的立场,虽然我无生无死,但是我又回到海水的立场来示现生灭的现象,这是大悲的精神,来告诉大家这个道理,所以就法界根本而言,没有生灭对待。

    就整体法界而言,没有成佛与不成佛的问题,成佛与不成佛是我们众生界的问题,与整个本来法界无关。

    佛陀又是站在什么立场来讲的呢?

    像《文殊般若经》里讲:如是诸佛,这些无量无边的诸佛,经过无量始劫来救度众生,使一切众生能够圆满成就成佛,结果众生界不增不减。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由于法界立场来看,从法界立场来看,世界本无生灭,所以没有成佛与不成佛的问题,所以要成佛是因众生有轮回才要成佛,有染才要成佛,要破除无始无明才有办法成佛,如果从来没有无明或非无明,怎么会有成佛与不成佛?所以法界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就我们而言,有没有成佛或不成佛的问题呢?有!因为我们现在是在烦恼和不解脱当中。

    那成佛之后有没有成佛与不成佛的问题?

    这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因为离于众生界对待,在法界中安住的时候,众生一切根本没有成佛与不成佛的问题。但是如果还入这个世界当中去救助众生时,就有成佛与不成佛的问题,因为众生现在尚未成佛,他有烦恼,我们要救助他。

    但如果认为众生的烦恼固定不变,那么就完了,佛法要如何成就?要无有少法可得,才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救度一切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所讲的就是这么清楚,亦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智慧的人有永不退失的光明心情。

 

常常观空心不老

    要如何见到佛性呢?是不是观想佛的样子?

    什么是见佛?观空就是见佛。

    佛陀在《金刚经》中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但《金刚经》又说:"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认为佛陀不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圆满色身的话,又落于断灭。

    这是要我们破有破无,不能执着于一端。不执着于一端,如此所见就是佛。

    有智慧的觉受,这不是见佛吗?了悟空性,这不是见佛吗?

    破一切妄想,见空即见佛。

    传说佛陀从忉利天宫说法完了,将回到人间。大家因为很久没有看见佛陀,一听说佛陀要回来了,都非常欢喜,想先见到佛陀。

    莲华色比丘尼也听闻佛陀今日要回来的消息,心想:佛陀回来,将会有很多人去迎接他,我如果这样去,一定没法第一个见到佛。为了想第一个见佛,莲华色比丘尼就运用神通力,化现成转轮圣王,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典兵宝、典藏宝等七宝俱足,阵容盛大,浩浩荡荡地前去迎接佛陀。

    这时,须菩提尊者正在缝衣服,想到佛陀今天回来,自己应该前去问讯礼拜如来。当他放下衣服要起身时,忽然想着:"什么是如来呢?是我所见到的眼、耳、鼻、舌、身、意吗?还是地、水、火、风等四大所构成的佛身呢?

    是啊!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造无作,就像世尊所说的:

    若欲礼佛者 及诸最胜者

    阴持入诸种 皆悉观无常

    曩昔过去佛 及以当来者

    如今现在佛 此皆悉无常

    若欲礼佛者 过去及当来

    说于现在中 当观于空法

    若欲礼佛者 过去及当来

    现在及诸佛 当计于无我

    如此思维之后,须菩提尊者就继续回去缝衣服。

    莲华色比丘尼化作转轮圣王,以七宝为前导,声势浩大地来迎接佛陀,现场早已被挤得水泄不通,但是大家远远地看见转轮圣王的阵容,都赶紧让出一条路来。这化现的转轮圣王来到佛陀的足前才变回原来的莲华色比丘尼,以头面礼佛足,并说:"我今顶礼最胜世尊,得以最先面见佛陀。"

    想不到佛陀却回答她:

    善业以先礼 最初无过者

    空无解脱门 此是礼佛义

    若欲礼佛者 当来及过去

    当观空无法 此名礼佛义

    意思是说:了知空才是最殊胜的礼佛,如果要礼佛者,应当现观空性,这才是礼佛的真义。换句话说,须菩提才是第一个见到佛陀的人。

    常常见空,心灵就不会装下一丁点垃圾,心就永远不老,安住在不生不灭当中,时时生起正念,智慧就恒然生起。

 

维摩诘菩萨的病

    我们的一生,除了极个别的例外,一般来讲都会出现病征,就解脱而言,如何对待病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维摩诘经》中的教导。

    所有的病都是一样,由地、水、火、风所引起,由构成身体的四大所引起。当我们碰到病这个现象的时候,面对的态度如何,怎么来接受?怎么来实践解脱?

    一场病,事实上就是一场死亡的训练。因为任何一场病,一定会经历地水火风在我们身上所造成的一些现象。如:我们在生病的时候,身体十分臃肿,这是地大的病;口很干,水份没有办法流动,口干舌燥,这是水大的病;我们身体有时候热,有时候冷,这是火大的病;我们呼吸不顺等,就是属于风大的病。这也是死亡前所必经的。

    每一次生病,我们不要老是想:"唉!我怎么那么倒霉,又生病了。"病,就是因缘的结果。所以,任何病来的时候,没有逃避的理由。但是,有病的话要治好它,这是应该的,不相冲突的。

    生病了,就要面对,有病就要医治,要正确面对它,正确医治它。即使是佛陀生病的时候,还是会请耆婆医生来医治。如果小病故意拖拖拉拉的,以为这是一种修行人的风范,结果因此而死了,那是愚昧。

    再来想想看,进一步把病变得很庄严,要把这些病变成无常的宝冠。所以,我们现在把这一切病,都供养给三宝,供养给众生。

    这不是叫大家生病,而是透过这个病相来示现无常的庄严,让病变成佛法教化众生的一种形式。我们不断以病练心来磨励自己将来的死境,同时,要把这病转化成一种慈悲的病,一种智慧的病,一种三昧禅定的病。

    在病中能够自在转换,在不断的调理过程里,我们来教育大众,即使在很疼痛的时候,也能够示现安乐,来教育探病的人,让他心生慈悲,让他知道原来病也可以生得很自在、很喜乐。

    这就是维摩诘菩萨的病。

 

死是一场小悟

    如何才是正确面对死亡的态度?

    经典中极其清楚地说明:佛陀对于解脱的教法根本不是直接安立在"永生"上面,也没有永生这个概念,因为永生也是落在生死之中,它是错谬的想法。

    佛陀这样教导我们认识死亡,教导我们掌握涅?之道:

    我们不必欢喜死亡也不要远离死亡,因为死亡对一个解脱的人,对一个能在最后有所了悟的人来讲,就是一场悟境,是解脱生死的悟境。

    不能够了悟死亡的人,不能够正见死亡的人,就不能够了解无生的道理。

    那么,什么是无死?

    无死绝对不是以畏惧死亡的心可以得到的。畏惧死亡的心就是生灭的心,有生必有死,所以,不可能无死。无死,必须建立在对死亡深切的了解之上。不知死亡者,无以了知无生;不知无生者,无以了知无灭;不知无灭者,无以了知无死。

    初时,我们对死亡首先要惊畏,这是正确的,因为对死亡惊畏,会对生命产生尊重。但是,如果只有惊畏的话,那就是解脱无期了。因为,我们最大的痛苦,来自于对死亡的畏惧。

    对死亡惊畏是一种道德,我们敬畏死亡,不愿意自己死亡,不愿意自己死亡的人,就会害怕看到别人死亡。

    刚开始我们要惊畏死亡,惊畏死亡的人才尊重生命。惊畏死亡之后,我们要了悟死亡,正见死亡,正确理解什么是死亡?最后会发现:死亡根本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回事,它是一个生灭对待的现象。先从正见死亡着手,以正确见地了解死亡,慢慢地产生体受,了悟死亡。我们随时随地了悟,先在正知见上产生觉受,了悟了,到最后超越死亡,证于涅?。

    涅?是远离生亦远离死,而不只是远离死亡而已,远离生死,所以"不受后有"。

    但佛法的无死,"不受后有"不是再也不出生了,而是必须立足于超越死亡之后,重新再回入红尘,已经远离生死的对待,但为了大悲的缘故,如幻地在世间再现。这是一个大悲心的投入,所以,能从超越死亡里面再生起无生之生。

    无生之生,这是如幻的,所以它绝不只是轮回的出生。

    我们这样来看待死亡,就能够进入禅悟的死。我们看看烦恼死了没有?贪死了没有?策死了没有?痴死了没有?如果这烦恼死了,它还有没有习气?死是停息的意思、转换的意思。

    佛陀说,一个修行解脱的人,在死的过程中,也是在玩一场名之为死亡的游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