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木马软件:课题研究方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25:03

已有 674 次阅读 2010-4-9 15:29 |个人分类:科研短讯|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课题研究方案一般应包含以下项目: 1、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即课题标题,是以简洁的语言所表示的科研的主要内容。课题名称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恰当地揭示出课题名称与课题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课题名称用语要准确、明白、具体、符合科学规范,能体现出研究的范围、对象、方法、途径,体现出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听说训练,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整体能力》实验研究 《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研究性学习,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 2、主体部分: 一、问题的提出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问题的提出应说明本项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何目的和意义。 (1)理由。即对本课题研究简要说明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 (2)目的。即指对该项科研所达到的最终结果或借助一定手段达到这种结果途径的设想。目的可分为战略目的、战术目的;总目的、分项目的;抽象目的、具体目的等。 (3)意义。即对该项研究活动所造成的影响的设想,是结果的结果,比目的更深一个层次。意义可分为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历史意义等。 这一部分着重写为什么要搞这项研究,及搞这项研究的意义。可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也可以从学校、区、市、省乃至全国范围来谈。最好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前人在该方面的研究情况,已取得的成果和水平,尚未解决的问题或还存在的问题,把握研究的价值和作用,使我们的研究有所创造和发展,从而使我们的研究走在该领域的前沿。 如《城域网信息资源建设内容及共建共享模式》课题方案中的问题的提出: “九五”期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做了专门阐述;国务院转发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对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使广大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优秀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现代教育水平,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标。因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优秀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其普及应用。 为此,近几年来,我市把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教学资源的推广和应用作为工作重点,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到目前为止,全市中小学共装备计算机网络教室157间,学生工作站5300台,装备多媒体中心电教室92间,教师电子备课室63间,语音实验室34套,建立校园局域网络61个,在12所普通高中中,已有9所高中在每间教室安装了计算机、投影机或大屏幕背投电视机等终端显示设备,实现了“班班通”,教育系统行政办公、管理电脑达350台,整个教育系统拥有电脑已达6600台。创建长沙市级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6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4所。2002年9月我市正式成立教育信息中心,建立起了浏阳教育信息网(WWW.Lyedu.com.cn),引进“国之源”教育资源库及其城域网资源管理平台、清华同方《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以及深圳方正视频点播及直播系统,建立起了城域网资源中心。目前已有132所学校接入城域网和互联网,实现了“校校通”。 目前,我市虽然在信息网络环境建设、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学校信息化集约程度及共享程度较低,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初中和小学的信息资源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还不能满足学校的教学需要;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师资培训的数量及质量还不能充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管理评估运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这些问题将影响我市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深层次开展,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快速普及。因此有必要统筹规划,抓好教学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探索城域资源建设的规律和模式,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为教师在网上实施教学提供全面的工具支持,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二、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 我们研究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不能凭空想象,要重视运用科学理论来指导课题实验。 认识论、教育心理理论、系统科学理论、思维科学理论、传播科学理论、经验之塔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等,是指导课题研究的基础理论,应该认真地学习和掌握,并运用它们正确地指导课题研究。只有运用科学理论指导的实验研究才具有说服力。所以,在撰写实验研究方案时必须确定出具体的理论指导,写明本课题必须遵循的能正确指导本课题研究的原则。每一条原则都需要做出合乎本课题实际的解释与阐述。 如:《〈三元整合反馈课堂教学结构〉实验研究方案》的理论依据: 2、坚持主动发展教育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实验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的主动发展教育观,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认为学生在求知发展过程中,学习环境只是发展的条件,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是发展的依据,因而倡导自动学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毛泽东的主动发展教育观充分揭示了人的发展的内在规律,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指导思想。 三、实验假设 在课题确定时,要对研究的问题作出“假说”,“假说”是在已有经验、事实基础上,以已有的科学认识成果(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认知理论、媒体理论等)为依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对某些尚未认识的事物产生的原因和规律等作出假定性的推测。当然,这种假说是在科学依据下作出的。 例如,《小学数学〈三三式电化教学结构〉实验研究方案》的实验假设:我们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借鉴布鲁纳的认知发展学习理论,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的结构,又根据系统理论,把教学视为一个整体,把电教视为整体中的一个要素,充分发挥电教优势,优化教学过程诸要素的有机结合,既发挥各要素的功能,又发挥它们的组合功能,因此将课堂教学分为有机结合的三段,即设疑引思、导思解疑、拓思生疑,引导学生沿着设疑、解疑、生疑、又设疑、解疑、生疑的教学路线进行探索,发展思维。将组织学生练习分为步步提高的三层,即基础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引导学生采用发现学习的方法,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发现问题、又解决问题的思考中获得知识。从而形成理解、记忆、应用逐步发展的良好学习水平,从而探讨电教媒体在三段三层教学中的作用与组合功能,揭示电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规律与方法。所以,采用三三式电化教学结构(见“小学数学三三式电化教学结构基本模式图”及子模式图)进行教学,必然能达到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小学数学三三式电化教学结构基本模式图”及子模式图(略) 四、实验变量 实验是按一定的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实验对象施加可操纵的影响,观察其变化,以此推断这些影响与效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因此在进行实验过程中会涉及许多可变化的“因素”,如教材、教法、教学时间、教学能力、学生智力水平,基础知识、兴趣爱好等,这些可变化的“因素”统一称为“变量”。实验中的变量有: 1、自变量。即实验者加于实验对象的实验因子,由实验者操纵,以了解它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如要验证用某种教学模式是否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验中的自变量即为该教学模式。自变量也有可能有多个。如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自变量即有二个,一个是创设网络环境,另一个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2、因变量。即实验前假定存在因果关系的结果变量,它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如验证用某教学模式是否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实验,学生的自学能力即为因变量。 3、干扰变量的控制,干扰变量即影响实验结果但又不是自变量的一切变量。如前面提到的实验中,教师的教学态度、业务水平、组织教学的能力、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个人学习方法或方式、家庭学习环境等,这些都是影响学习效果和自学能力的,在实验中,它们都是干扰变量,必须加以控制,不然就无法判断因变量(学生自学能力)是由自变量(教学模式)引起的,还是由干扰变量引起的。因此,对干扰变量的控制也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或排除)干扰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就不可能合乎客观实际地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写实验方案时,除了确定自变量,因变量和干扰变量外,最好能把自变量具体操作也写出来,如:构建模式的研究,第一步要说明该模式需要的条件和环境,然后再把模式结构图画出来,最后进一步对该模式的每个环节进行说明。同时如何控制干扰变量也要写出来。 五、实验目标 一个好的研究方案,应该确定适当的、能够检测的目标。这个目标事实上就是因变量,是自变量发生变化后所产生的结果。在研究假设中,这个目标一般都比较抽象、比较笼统,一般是难以测量的。在制定方案时,一定要把假设中的目标按当前的研究给予定义,制定出标准,使之具体化,能够检测到。这样才能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测量技术来检测自变量变化时因变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通常研究假设中的目标,要具体化为许多个小目标,逐一加以设计,在研究方案中落实。 除了因变量外,教师水平的提高,实验报告、优秀课例,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都可以是所达到的目标。一般来说,因变量目标称为“发展目标”(实践结果),常简述由于实施上述操作,学生发展将如何。其他目标可归于“认识目标”。 如:《教育城域网资源建设内容及共建共享模式》研究方案中的实验目标: 1、逐步建成一个适合本地区教育教学的巨型资源库群; 2、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源库应用与管理方法,建立较为完善的教学、服务、管理体系; 3、规范教学资源库建设技术标准,实现全市范围内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互,加强和外界的交流与合作,构建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4、收集并整合优化各类教学资源,提高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强化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意识,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库系统平台在教学中的实际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结合,形成一支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和管理队伍; 5、建立起适应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6、让学生通过资源库所提供的资源不仅掌握所学知识,更让其学会学习,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培养现代信息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实验效果检测 课题方案中列举的目标,到结题时如何检验,怎样证明通过实验已经达到实验目的,完成实验目标。为使实验方案更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应该设计“实验效果检测”。 1、检测项目:为论证目标而设计的论据收集项目 2、检测工具及数据处理:收集处理论据的具体操作方式 数据的收集方法是通过操纵实验变量,按照实验设计在实验中获取各种实验结果。要通过设控制组、前测、后测等获取实验数据。我们的研究需要收集什么数据,在实验方案中都要有所表述,如前面提到的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就要收集实验前后学生自学能力的数据。这些数据是通过什么方法收集的,在方案中都要写出来。检测的项目、工具、方法,次数和插入点等都最好写在方案中,以便于操作。 如:《教育城域网资源建设内容及共建共享模式》研究方案中的检测项目和检测工具: 1、检测项目: (1)资源种类、库容量是否丰富。 (2)资源分类是否科学、规范。 (3)资源建库是否科学,查阅、上传、下载等是否便捷。 (4)教师对资源库及共享模式的喜好程度。 (5)实验班学生对资源库及共享模式的喜好程度及学生素质测评。 (6)各级资源管理人员对资源库及共建共享模式的评价。 (7)社会各界的使用者对资源库的评价。 (8)教学、技术、管理队伍的素质、能力测评。 (9)教育教学效果测评。 2、检测工具: (1)认真观察做好记录: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各方面的能力不同,会存在个性差异,有些方面甚至很突出,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担任学科的实验特点,对实验中的每个学生的各方面表现都认真观察做好记录,特别是在各方面有创意的典型个案,更要做好记录。 (2)调查:对教师、实验班学生、各级资源管理人员、社会各界的使用者进行关于资源库及共享模式的喜好程度和评价的问卷,并对问卷做好整理统计。 (3)测量:对资源共享提高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进行测量,做好数据的收集。 (4)数据处理分析:建立实验档案,收集整理实验教师的课例、教案、统计数据,找出成功失败或不足,深入思考,究其原因,以备更好地实验。 七、实验研究的方法、步骤及措施 (1)方法。采用什么方法以达到研究目的;具体方法在本课题研究中的使用范围、作用。 方法的应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项烟具,往往需要几种方法配合才能完成,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所运用的方法也应随之而变动。主要的研究方法有: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测量法等;还有一些辅助方法,如列表法、统计法、图示法、检验法等。 (2)步骤及措施。研究的每一步骤及时间安排,应当有足够的估计。各阶段的时间分配可以参照: 第一阶段,选题和搜集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设计方案,进行教育调查或教育实验得到并分析新的材料。 第三阶段,撰写和修改教育科研论文或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可说明: ⑴课题研究的类别。说明是独立课题,还是集体课题。如果集体课题,则要说明如何分工协作。 ⑵课题研究的组织形式。说明是集体研究式、总分协作式还是纵向分层式研究形式。 ⑶相关人员的分工及职责等。 九、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可说明: ⑴人员保证;⑵策略保证;⑶经费和物质保证;⑷机制保证等; 十、专家开题论证意见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