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808次列车时刻表:【健康杂坛】100位百岁老人的故事第一辑(共四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10:07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辑30个故事转自天涯论坛(只登30个故事。作者刘红)   第二辑70个故事转自广西玉林新闻网(序号有点乱)。     第三辑是介绍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组在遍访全国各地百岁寿星基础上探讨长寿秘诀的一本《百岁传奇》书。书的结论与一般专家的理论相悖:活生生的现实告诉人们,长寿并没有“一招鲜”式的所谓秘诀,每一个寿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案。   第四辑是有声读物《100位百岁寿星的长寿秘诀》                                                 --ZHAO501书馆 

1998年7月至1999年1月,作者刘红用了半年的时间,走遍玉林市、县的100个乡村,采访了100位百岁老人,忠实的记录下这些老人百年的人生及百岁后的生活状态,写成100篇新闻报道《100位百岁老人的故事》。现在翻出十几年前的这个系列报道,发在杂谈,与朋友们分享百岁老人们的智慧人生与健康生活。

 

  1、挺立在百年风雨中

  

  189311月出生,已经105岁的张耀群老人,曾是一位少将夫人。她是我见到的第一位百岁老人。她的眼睛很亮,目光炯炯有神,若不是亲眼所见,我简直无法相信,已有105岁的老人,会有猫一样敏捷的双眼。虽然早已失落了牙齿,但她薄而小的嘴唇依然红润,已松驰的面颊在谈笑中还会飞上美丽的红晕。自从跟随容县老龄委调查组进行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监测服务调查时见过她后,她的音容笑貌便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她成为我下决心采访全市百位百岁老人的强大动力。

  

  张耀群老人是那种看一眼便叫人再也无法忘怀的,非常可爱的老人。她6岁丧父,10岁丧母,16岁嫁给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国民党少将韩云烈,虽贵为少将夫人,但做为一个在乡下娶的原配夫人,张耀群在2房和3房面前一直是很受气的。丈夫在安徽做少将多年,张耀群只去过一次安徽,因不愿看2房、3房的脸色住了不到一个月就回来了。1950年,广西解放前夕,韩云烈从南宁坐飞机去了台湾,从此再无消息。张耀群老人的三个儿子都因病先后离开了人世,留给她325个孙子和一副沉沉的生活重担。两个儿媳不堪忍受如此的艰辛先后改嫁。只有二儿媳和她苦撑住这个家,熬过所有艰难的岁月,让儿孙们平安长大,开枝散叶。如今这个有369个曾孙,加上孙子、孙媳几十口人的传统大家庭,日子越过越和美、温馨。

  

  眼前的张耀群老人,精神、心态包括身体都因一种彻底的超越,显得祥和而平静。她的孙辈们都因她的超越而振奋:家中有一位105岁还依然健康的老人,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让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活得斗志昂扬。

  

  虽已105岁高龄,张耀群老人的生活却完全能够自理。洗澡、梳头、洗衣等她都不需要任何帮助便能轻松完成。见到她的那天,她的一缕银发散落肩头,她双手灵巧地把头发拢起来,在脑后绾成一个髻。怕我们不信她还能洗衣服,她坐在井台边拎起泡在桶里的衣服飞快地撮揉起来,面对身手如此敏捷的她,我们的心中只有惊叹!

  

  好心定有好报,是张耀群老人坚定的极朴素的做人信念。只此一条信念便叫老人终身受益。土改时张耀群的成份被定为富农。在抓阶级斗争的岁月,曾有人提出她是富农又是少将夫人应是斗争对象。但村民们认可的是张耀群善良的心地,有着善良心地的人,不管她的成份贴着什么标签,她都是村民们心中真正的好人。那声苍白的提议,很快便在村民们的沉默中淹没了。

  

  和市第一人民医院青年文明号一起又一次来到张耀群老人家时,提前得知消息的老人精神抖擞地站在门口笑盈盈地迎接我们,并像首长那样和所有的来访者一一握手。早已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的我,迫不及待地把随来的医生们带进老人的卧室,我要让他们看一看,一位105岁,长期住在乡村的老人同受过职业训练的医务人员的卫生习惯完全相同:老人的碗筷放在一个有盖的红色塑料桶内,食品放在另一个有盖的小桶内,老人的口杯,脸盆都翻扣在洗脸架上,指甲修剪得像上手术台前的医生一样干净整齐……这一切令在场的医务人员叹服不已。

  

  给老人做完身体检查后,郑文华医生直叫:太不可思议!他说老人的血压收缩压虽然挺高(190—200mmhg),可老人的舒张压却在正常水平(70—90mmhg)。只有强壮有力的心脏才会有这样大的脉压差。在医生眼中脉压差越大说明心脏的功能越好。一颗已跳动了105年的心脏,依然如此强劲有力,它所支撑的这个生命一定无比顽强。

  

在郑文华的无尽感慨中,我的眼前又浮现出挂在老人卧室里的那张在老人90岁时家人为她画的碳画像。看得出这张碳像当时是为老人的后事准备的。90岁的老人,有孝心的儿孙应该为老人准备这些。然而,经历了10多年的风雨之后,镶在玻璃镜框里的碳像已被虫蛀和霉斑弄得斑斑驳驳十分破旧,而老人却还硬硬朗朗,活得十分鲜嫩。

 

2、百岁能穿针

  

半年前摔坏了骨盆的陀静贤老人是被她儿子抱出来的。已经102岁的她一生勤劳,从来都闲不住。没摔跤前她还在带重孙,煮饭,喂猪。现在虽然行动不便,老人的听力和视力都很好。医生郑文华和梁建新等对老人的身体做了全面的检查。除了摔伤的骨盆,老人的一切都很健康。医院党委副书记廖积帮同志说,一个人能活过100岁绝不是一件偶然的事,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根本保证。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只有身体、心态、环境几方面条件都非常优良的人,才能有幸跨越百岁的极限。

  

陀静贤老人居住的环境和张耀群老人最大的共同点是,房屋的四周绿树环绕,空气清新,四悠闲安静。老人家的生活在村里算中上水平,盖了楼房。老人有三个孙子在容县的黑五类集团工作,这个在金国叫响的民营企业,效益很好,因而三个孙子的收入也不错。陀静贤老人卧室的帐顶还挂了一个精巧的小电扇。房屋的四周都打扫的很干净。这一切都在向我们显示,老人的日子过得清闲而舒适。这种现象后来我们在许多百岁老人家都看到了。这些百岁老人大都没有太重的生活负担,儿孙们的日子都过得不错,家人之间以老人为情感纽带,亲情和睦。这样的大家庭也大多是村邻之中幸福美满的典范。因为家中有位最年长的老人,这样的大家庭受到村邻的敬重,村中的大事、喜庆活动,人们都会来请老人参加。按传统能请到高寿的老人是件添福添寿的喜事,老人们也能在这些喜庆活动中娱悦身心。

  

陀静贤老人的一生过得很平稳。旧社会她和丈夫靠租种地主的田地来养活145个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解放初虽然丈夫去世了,但家中分了田地,孩子们又慢慢长大,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老人有着一张瓜子脸,肤色较白,眉目清秀,鼻梁挺直。和张耀群老人不同的是,张耀群的耳垂越长越长,以至年轻时扎的耳眼都已变成小洞。而陀静贤老人的耳根几乎看不见耳垂,但老人的双耳向上耸立,高过了眼眉。虽然岁月已苍老了一百年,我们依然能从老人轮廓分明的脸上找到当年的俊俏。

  

因为伤痛,老人的精神不太好。坐在躺椅上;老人在小声地抱怨着:老天真是没眼,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让我摔伤,让我受这份罪,现在什么也干不了,真是好心烦!她家人说,老人一生不信鬼神,从不烧香拜佛。她更注重生活中实实在在,她可以把握的一切。老人的生活很有规律,每晚7点多钟睡,早晨6点多钟起床。老人的儿子、儿媳向我介绍老人的生活、经历、谈话中儿媳不经意地提到老人的视力很好,还能自己穿针引线,缝补衣衫。我们问老人是不是真的?可否穿给我们看看?一直不太振作的老人一下来了精神,叫儿媳去拿针线,她要穿针给我们看。

  

拿起针线,挺直身体穿针的那一刻,老人在一瞬间就变得年轻了。我第一次在一位百岁老人穿针时才发现,原来穿针竟是件非常优美的事情。老人手拿针线,凝神穿针的神情,成为我记忆中最美的雕像。

 

3、阿祖逗你玩

  

102岁,跟孙女一起住在容城镇的盘瑞华老人是镇上家喻户晓的人物,全镇老幼异口同声地称呼她——阿祖。做为镇上最年长的老人,她也是大家的阿祖。

  

见到阿祖时,她正光着双脚,坐在门坎上和一些重孙辈的半大孩子们聊天。听说我们专程来看她,阿祖开心的笑容马上堆满了皱纹密布的老脸。阿祖额上的白发不羁地朝天耸立着,略方的脸上皱纹很突出。阿祖的眼神和笑容里都流露出十分的顽皮,她的模样就像一颗快乐的老树。

  

我们坐下来同阿祖闲聊,我问阿祖为什么光脚?没有鞋吗?阿祖指着放在屋里的鞋说:有,在那。然后她笑得很天真地对我说:光着脚踩在这个瓷砖地上很凉快。容县老龄委的黄念江问阿祖:陈承华呢(老人的孙女,在县人民医院工作)?”阿祖说:上班去了。见我们想见她孙女,阿祖又凑近了很关切地对我们说: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去帮你们找她回来。阿祖说着就要往外走,吓得老黄一把拽住阿祖,把她扶回原来的高凳上坐好。我们在场的人也都吃了阿祖这一吓:谁敢让一位102岁的老人替人上街找人?!

  

阿祖莫明地坐在那里,不明白我们为什么不让她帮我们去找人。但这种阿祖眼中的寻常事,对我们脆弱的神经系统确实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谁也不敢冒这个险。就在阿祖还想坚持时,老王叫阿祖身边的一个半大孩子帮我们去找她的孙女了。

  

郑文华医生俯身对阿祖说:阿婆,我们帮您做一下检查。说着他想扶阿祖坐到厅里的桌边去。谁知阿祖答应着,起身就拎起自己坐的高凳几步走到桌边放下凳子又坐下。她这一连串的动做,干净利落。到让措手不及的郑文华伸出的双手在半空中愣住了。盛夏时节,屋顶的吊扇正开着。护士小杨挽起阿祖的衣袖给老人量血压时,问阿祖:电扇的风凉吗?凉就关电扇。阿祖点头说:“(合适)!”

  

阿祖一边接受身体检查,一边同我们谈话。她住在城区,喜欢看电视又喜欢聊天,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新鲜事都不陌生,对政治、时事也很清楚。阿祖知道当前全党、全国人民都关心的是反腐败。阿祖对腐败的见解形象而深刻,阿祖说:搞腐败是'马过竹桥又滑又险。她说着,还对我们比划着那种险的样子,比划到马掉进河里,她瞪大眼睛,张着疮凹的嘴做出一个十分吃惊的鬼脸,然后哈哈大笑起来。我们都被她逗乐了。

  

阿祖的表情极其丰富、夸张,谈话时常常发出朗朗的笑声,笑的时候她的样子更像一颗老树。容县老龄委的副主任梁兴用同志忍不住问阿祖:您为什么总是笑呀?”阿祖马上收住笑容,一本正经地告诉老梁:笑好,笑比古板好,古板不好。说完看着老梁又大笑起来。

  

准备给阿祖做心电图时,小杨发现阿祖胸口挂着一个沉甸甸的拳头大的布包,小杨想看看是什么,被阿祖一把抢过去又藏进怀里。小杨好奇地问阿祖是什么?阿祖凑在小杨耳边挺神秘地告诉小杨:是护身符。老王解释说,老人们常把老钱穿成串挂在胸前避祸驱邪。我们猜想阿祖挂的也是这种东西。于是小杨又问阿祖拜神吗?阿祖很认真地说:当然拜呀!'人傍神力!”我由此知道阿祖是有信仰,有精神寄托的。不识字的阿祖可能并不懂什么是宗教,什么是信仰,但她凭着一颗朴素善良的心感悟到,与人为善,多做善事是不会错的。如果佛或菩萨叫人问善,那么她信佛或菩萨就不会错。普通善良人的善恶观从来就是这样简单而分明。

  

阿祖的孙女回来后,给我们讲起一些家中的事。20多年前,刚生了孩子的陈承华把年近80的阿祖从乡下接来帮她带孩子。一住就是20多年。陈承华说,她两个孩子都是阿祖一手带大的。她和爱人都在医院工作,很忙,孩子全靠阿祖照料。现在她的大女儿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留校任教,儿子在武汉湖北水利电力大学读书,也快毕业了。孩子们跟阿祖的感情很深,假期回来同阿祖总有说不完的话。

  

临别时,我们对阿祖说要给她照几张像。阿祖说:那我要穿好鞋。穿上鞋,阿祖扣好衣扣,翻好衣领,坐直了身子对着镜头。郑文华问阿祖要不要找个梳子梳梳头?阿祖用双手把自己的头发向后一拢说:这样就可以了嘛!”看着端相机的蒋寿荣,阿祖忽然问:照像要笑吗?”我们齐声回答:当然要笑。

  

阿祖的笑容盛开在镜头前,灿烂悦目。

 

4、平安是福

  

住在容县容城镇河南村上綤(音“绍”)队的百岁老人叶容荣的家,是一个独院。这块百年的宅基地已住了她家十二代人。

  

老人的长子何华金74岁,是我在这次采访中遇到的第一位离休干部。何华金是伤残荣誉军人,他于1947年从国民党起义,参加过淮海战役,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在朝鲜战场冻掉了双脚大拇指,1958年转业回乡后一直在供销社系统做一名普通的业务员,直至离休。何华金在自己的一生中都在忠实地过着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最高的职务是1949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当过炮兵班长。

  

我问老人,按资历他是可以当官的,难道从没想过自己是可以再往上走的?老人对此很淡然,他憨厚地笑着对我说:我没读过什么书,当个什么官呢?干好自己能干好的事就已经很好了,别的没再想过。如此大义的自知之明,不觉地让我对这位看上去极其平常普通的老人生出由衷的敬意。

  

以平常心平静地对事对物是母亲百年如一的教诲,正是有了这种已渗透进骨子里,并溶化在血液里的教诲,何华金老人才能使自己的平常心在自己的人生中真实自然地流露出来,没有丝毫的矫情。这种真实不仅感人,还十分具有感染力。

  

何华金老人说,母亲虽没读过书,讲不出什么深刻地人生道理。但母亲却在用真情对待生活,及生活中的人和事,母亲的这种人生态度给全家带来祥和,让全家人受益,因而母亲也成为全家最受尊敬的长者。何华金和弟弟虽分灶吃饭,但两兄弟没有分家,仍然同母亲一起同住在老宅里,兄弟之间非常和睦。叶容荣老人90岁以后,他们就有意识地不再给老人过生日,有意让母亲忘记年龄,忘掉岁月。母亲对他们兄弟的苦心颇有默契,真的像把时间凝固住一般,不再提年龄,不再提岁月。只是逢年过节之日,老人仍像年轻时那样给所有的儿孙们发利是。

  

叶容荣老人喜欢追忆过去的岁月,对许多往事老人都记忆犹新。1996年已经78岁的大女儿搬来何华金家与母亲同住。并照顾母亲的日常生活。母女俩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

  

一个人在80多岁的高龄,在自己已是耄耄老者的生命的黄昏还能同自己百岁的老母聊天闲谈,这应该是我们人生中最美最温馨的画卷。我因这幅动人画卷而在心中祝福所有的人,愿所有人的人生黄昏都有如此温馨的一幕。

 

5、百年老屋里的百岁老人

  

李秀芳老人所住的那幢老祖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应算是民宅建筑的文物。

  

102岁的李秀芳老人的娘家是一个长寿家族,老人的姐妹兄弟都活过了90岁高龄。老人一生生养了314个孩子。老人的儿孙都已去世,老人现在跟着女儿住在杨梅镇。女婿在镇上开了一个诊所,日子过得挺不错。

  

我们来到镇上潘信林医寓看望老人时,老人的女婿说,最近老人身体欠佳,她以为自己可能不行了,坚持着一定要回老祖屋去,她不想死在外面。两天前,老人的女儿十八姑苏容芳送老人回妙阳村文题队的老祖屋去了。

  

从杨梅镇到妙阳村文题队都是田间小路,车开不进去,我们只好步行。前两天刚下过暴雨,虽然只有四五里路,但道路泥泞很不好走。走在这样的路上,我想象不出苏容芳是怎样送102岁的老母亲回家的。同行的梁副主任说可能是用摩托车或是自行车送老人回去的。

  

现在住在老祖屋的是老人的侄孙53岁的苏尚雄。老人回家后,为了便于照顾母亲,苏容芳也回到老祖屋来与母亲同住。

  

因为听说老人是感到身体不适闹着要回老祖屋的,在我们的想象中,老人的精神状态一定很差。可是见到老人时,除了觉得老人的呼吸略显急促外(检查为早搏,肺部有炎症),其他一切情况尚好。老人还能很清醒地跟我们谈话。老人对为她做身体检查的医生梁建新和护士小杨说:我活了100多岁了,够本了,我不想再活了,我的亲人、儿孙都死了,我真想早一点去见他们,我有时想就这样一头撞死算了,可我又没有那么大的力气。从老人无奈的谈话中,我感到,老人对如此跚跚来迟的死亡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了。老人不住地在埋怨着:自己太老了,什么也干不了,这样活着没意思。

  

苏容芳说母亲的性子比较急,从年轻到老一直是做什么事都风风火火干净利落的。让我觉得有趣的是老人这会儿竟然跟死神较上了劲,她不是怕死,而是恨阎王迟迟不来。在我走访的百岁老人中,老人们已超越了生死的一般概念,平静坦然面对死亡的心态几乎是一样的。每一个活过了一百岁的老人对生命给予自己的厚爱都怀有深深的感激。能走到今天他们都觉得很够本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充实、满足、祥和的笑容。

  

面对生命自然的延伸、自然的衰老、自然的消亡,也许李秀芳老人还得耐心地等下去,尽管她已很不耐烦了,她还得等下去。而母亲健在对苏容芳来说是莫大的安慰,家中的日子过得不错,有能力让母亲过得好些。让辛劳了一生的母亲,在晚年,在百岁以后的日子里多享享清福是她最大的心愿。现在上天有眼给了她这样的机会,她的心中只有感激。

 

6、她是马来归侨
  
  听说我们专程来看她,101岁的梁秀华老人拄着拐杖,从弯弯的山道上走来,几个好奇的村童紧跟在她身边,那情景就像我国风俗年画中的寿星与仙童。这幅活动的向我们走来的画卷,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几部照相机、摄像机纷纷把镜头对准了她。
  
  梁秀华老人的儿孙们都各自盖了新居,老人却仍然住在出嫁时的洞房——一幢土坯瓦房的楼上。老人恋旧,不肯搬出老屋。好在儿孙们都住在附近走动很方便。
  
  老人的房间是木地板,房间外的走廊也是老式的木楼,上楼的木板楼梯有些窄,但还结实。老人每天从这里上下,走过一个五六十米的山坡就到了三儿子陆林业的家。这一段路对走惯了山路的村民们来说,是最近最好走的路了。老人就这样在儿孙间走动着,她生命的活力也因此而充沛。
  
  老人早晨6点多钟起床,晚上7点左右睡觉,不午睡,一日三餐每餐都能吃一碗饭,很少吃菜,虽没了牙但能吃硬饭,早餐吃炒剩饭,喜欢把饭炒得很香,很干。每天下午4点钟,老人就洗过澡,并洗好了自己的衣服。去年上半年老人的曾孙不会走路之前还是老人在带。老人话少,很好客,性情温和。年青时还有点脾气,老了之后脾气越来越好。
  
  老人的三孙子陆有情告诉我们,祖母嫁过来没多久便随祖父去了马来西亚,在马来西亚生活多年。她的4个儿子都是在马来西亚出生的。大儿子9岁时,她独自带4个儿子回到祖国。因为马来西亚没有中文学校,她要让孩子们读书识字。1944年她和孩子们漂洋过海回到故乡,在那战乱的年代,她怕自己一个人养不活孩子们,便去寺庙请了一幅观音的画像供在家中,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虔诚地烧香跪拜。也许她的诚心真的感动了观音,总之,她和孩子们虽然日子过得很艰难,却也安稳,孩子们也都平安长大成人。
  
  1944年与丈夫分别以后,丈夫在马来西亚又娶了妻子,他们之间没断过联系,丈夫却再没回过家乡。梁秀华老人对丈夫的再娶没有责怪,老人一直能够以一种超然的平静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老人只是时常怀念度过了青春时光的在马来生活的那段日子。她喜欢唱马来民歌,教孙子们说马来话。那早已逝去的远在异国的久远年代,在老人的脑海曾留下过怎样甜美的回忆?它已成为老人心中永远的珍藏。
  
  讲起祖母,陆有情的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喜悦。他滔滔不绝地讲着,这情景同张耀群老人已满头白发做了爷爷的孙子们谈起自己的祖母时神情一样:自己有了孙子,可自己还在做孙子,还有奶奶。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能够有机会体验的世人已十分罕见。他们的笑容里自然流露出经历非凡的喜悦。

        7、天亦怜人
  
  去见住在容厢镇平坡村高岭队100岁的吴进祥老人时,我们这一行十多人,除了我和护士小杨,全体男同胞的心情都有些激动。吴进祥老人是两天来我们见到的第一位寿星公,他的出现对众多的男士来说是一种振奋。
  
  容县人口的性别构成,历来是男性多于女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老年人口中则是女性多于男性。在1982年的全国人口普查中,容县百岁以上的6位老人均为女性,在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容县的15位百岁以上老人中,只有3位男性。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长寿,在全国乃至世界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
  
  走进吴进祥老人的家时,老人正坐在靠近大门旁一间侧房的门口,门里的院子不算小,但很凌乱,地上满是鸡鸭粪,村干部正忙着同他家的人一起匆匆地打扫院子,怕我们这么多人无处插脚。老人看上去顶多70多岁,我们都没想到他就是吴进祥老人,按他的相貌推断,我以为他是老人的儿子。我问村干部寿星公呢?村干部指着老人说:就是他。没等我反应过来,同行的男士们都已欢呼起来:见了这么多寿星,显得最年轻的竟是寿星公!男士们不约而同地感叹,男人虽然长寿者比女人少,但一旦长寿却要比女人看上去年轻多。我也在心中暗自惊叹,同我们见过的那些满脸皱纹的百岁老太婆们相比,吴进祥老人的脸简直就是一马平川,甚至可以称得上光滑。
  
  老人紧闭着嘴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眉宇间拧着很浓的忧伤。村干部说近一段时间老人的一条腿不方便,不能行走。医院副院长官英勇蹲下身子仔细检查老人那条病腿。腿因浮肿腿上的皮肤绷得紧而发亮,脚上的皮肤已有些溃疡。这是蛋白性营养缺乏的体征。官英勇俯身对老人说,要加强营养,多吃点鸡蛋。说到让老人多吃点鸡蛋,老人竟忍不住落下泪来,老人哭着对官英勇说,他想吃鸡蛋,但没有鸡蛋吃,他们(指家人)不给他吃。我们听了老人的话有些愕然,农村应该不缺鸡蛋,怎么会不给老人吃?是家穷还是对老人不好?我们的心中惊过一层阴影。说来也巧,就在老人哭诉时,一直阳光灿烂的天空突然飘来一片乌云,乌云就罩在老人家的屋顶上,几乎是在老人哭诉的同时,劈头盖脸地下起暴雨来。难道老天爷也替老人伤感落泪?
  
  官英勇看不下去了,他私下同郑文华商量想给老人200元钱,好让老人买些营养品。郑文华提醒他给钱不如给老人买鸡蛋,如果老人的子孙真的不孝顺,200元钱带给老人的就不是福可能是祸。他们商量决定让站在一旁的老人孙子去帮老人买些鸡蛋回来。不想老人的孙子不肯去:“鸡蛋我家多的是,不用去买。”郑文华只好将30元交给村里的一个半大孩子让他帮忙去买些鸡蛋回来。老人的孙子还在一边大声地警告那个孩子:“30块钱买鸡蛋太多了,吃不完会坏的,买20块钱就可以了,剩下的钱要拿回来!”我们不知道老人的这个孙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但他的话让我们听着不舒服,更让我们替老人担心。  
  老人的儿子说,吴进祥老人从小学木工,成年后靠木工手艺为生,养有2男1女3个孩子。壮年丧偶后,一直未娶。孩子都靠老人的母亲梁氏带大,老人的母亲活到92岁的高寿。1958年以后老人不再做木工,在家带孙子,现已46岁的长孙就是老人一手带大的。老人现有6男3女9个孙子,20个重孙,是一个大家庭。儿孙绕膝,家中的日子也不错,按说老人的晚年应该是很幸福的,可我们大家都明显地感到老人的日子很不如意。
  
  老人的房间很潮,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因为行动不便,从老人的床边到门口,用矮凳长凳和木工用的超长凳搭了一个桥,老人每天从床上到门口,全靠这些凳的支撑挪进挪出。
  
  离开吴进祥老人家时,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仿佛如泣如诉的叙述,大家的心情也因此凄惋起来。         8、高血压的百岁寿星
  
  103岁的李汉奎老人常常头晕,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头晕,也不想弄得太清楚。这种头晕对她的生活并无太大的影响。所以她只是在平时用一条方巾折成三角型,再像维吾尔族姑娘那样用折成三角形的方巾包住额头后在脑后系个结。她这种系头巾的方法,在南方的乡村显得很特别。老人肤色较白,暗红色的头巾衬托得脸色很好。
  
  老人的家紧靠在容县至北流新修建的一级公路下,是一家单独的农舍。院子挺宽大也很干净。
  
  见有这么多人来看望她,嘴里正嚼着花生米的李汉奎老人,从侧面的笑眯眯地厨房走出来,并随手拿了一把小椅子,递给正要走 去扶她一把的医院副院长官英勇说:“坐呀!坐呀!”官英勇赶紧接过老人递过来的小椅子,非常小心地对老人说:“阿婆您快坐下。我们是专程来看您的,您这样高寿还这样硬朗,真是好福气呀!我们给您检查一下身体好吗?”听官英勇这样说,老人很高兴,老人说她身体一直都很好,很少生病,也很少去看病,除了头有时晕,什么病都没有。
  
  护士小杨给老人量过血压后大为惊奇。老人的血压挺高,舒张压达到110mmHg。是高血压病的体征。因为血压高,老人常常感到头晕。听老人讲她的头晕病史,老人的高血压病很早就有了,大约是在老人五六十岁时,甚至更早的时候,老人的血压就已经偏高了。令人惊奇的是,老人并不知道自己头晕是血压偏高所致,所以老人从没服过降压类药物,也从没针对自己的血压偏高进行过任何治疗,老人的头晕病一直是任其自然发展的,若头晕不适时就卧床休息一下,老人就这样活过了103岁的高龄。如果说老人活过103岁是一个生命的奇迹,那老人带着她的高血压病所跨越的生命极限,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如今已103岁的李汉奎老人,一天仍能吃3至4餐,每餐1碗饭。她耳聪目明,思维清清晰,能自己穿针缝补衣裳。自己的生活也完全能够自理。高血压病容易产生的一系列的并发症,在老人身上都没出现。我们只能做出这样的推断:老人的身体早已适应这种偏高的血压,早已把身体中的不正常的病理现象变为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了。老人的这个特例让同行的医务人员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许他们中的某个人,有一天会因老人的这个特例而进行关于非病理性高血压现象研究,并最终取得突破性进展。
  
  石寨乡大华村的村民都知道他们村有一位103岁的老人,他们和老人一样不知道老人有高血压病。老人的长寿让全村人都受到鼓舞,并为此骄傲。乡里和村里在每年的敬老节都要为老人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以表达大家对这位长者的尊敬和关爱。          9、祖孙情浓
       
  走过泗利小学门前的那棵三四人都抱不拢的百年古树,穿过一片已结满硕大柚子的柚树园, 我们便来到浪水乡泗利村八队104岁的老人黄雪恒的家。
  
  这是一个整洁干净的农家小院,刚收割的稻谷铺满门前的晒场,晨风送来清新空气和灿烂的 阳光。一走进这个小院,阵阵清香扑面而来,使人的精神为之一振。是什么东西散发出如此 沁人肺腑的的清香?是院前的柚树林?还是晒场上这些新收的稻谷?主人告诉我们是稻谷。我 第一次发现,稻谷的芳香是这般的醉人,心中便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黄雪恒老人104岁的年龄是按现在户口上的出生年月1894年6月计算的,按她娘家的族谱她的 出生年月是1892年4月,那她就该是106岁。住在绣江边的黄雪恒老人,解放前靠撑船为生。 他们有一条自己的船,一家人吃住都在船上,主要是靠撑船送货下广州跑运输讨生活。在兵 荒马乱的日子里生活得很艰难。解放后分到了土地,她家就上岸种田了。
  
  七十年代末,农村土地承包后,已有80多岁高龄的黄雪恒老人才不再下田干农活,她在家带 孙子、重孙,做日常家务仍然不曾闲下来。她孙子和孙子的孩子大多是她带大的。她对孙子 、重孙的疼爱更是出了名的。 说起祖母对自己的疼爱,在县农办工作的梁玉宇感慨万千。梁玉宇说,他的父亲在泗利小学 教了40年的书,家中的农活都是母亲做,他们兄弟姐妹全是祖母带大的,因为跟祖母的时间 比跟母亲的多,所以他们跟祖的感情更深。
  
  最使梁玉宇难忘的是,从12岁开始他和哥哥们就去自良镇读书了,他们在学校住读,每个月 回家一次。每次返校时祖母都要把他们送到村口,并站在那儿守望着,直到他们的背影都消 失 了才回家。当时梁玉宇在兄弟姐妹中最年幼,因而深得祖母疼爱。梁玉宇说,他每次返校时 ,祖母总会给他一些零花钱,最多的一次给了他76元钱,最少的一次给他1毛3分。祖母的这 些钱大多是叔伯、姑妈和祖母成年很早的孙女、外孙女给她的(祖母最大的孙女现在已经做 了 奶奶),她舍不得用一分都留给了孙子们。说到这里梁玉宇眼圈发红,眼中已有泪花闪动。 
  
  黄雪恒老人的大儿子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再没回来,如果活着现在有86岁了。老人的二儿子 也被抓了壮丁,抓到南宁后,他逃了出来,硬是从南宁步行逃回容县。有过这段痛苦的记忆 ,老人从此不让儿孙们谈论政治,蒋介石、毛泽东都不让谈。老人常对孙子们讲,做人 要勤劳、诚实,认认真真做好你 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老人虽不识字但记性很好,《三字经》背得很熟,并能融会贯通地一句 句讲解给孙子们听。梁玉宇说他们兄弟姐妹待人接物及处世方式都是祖母结合《三字经》和 自己的人生经验教给他们的,这些东西在他们成人后,让他们获益非浅。黄雪恒老人喜欢抽烟喝酒。100岁以后才戒烟酒。老人一直抽自己手卷的喇叭烟,烟叶是自己种的,每天晚餐喝一二两米酒,她说这样她能多吃点饭菜。95岁以前,老人生病从不吃药,总是自己上山扯点草药吃就好了。后来不能上山了,生病时没办法才吃西药或中成药,吃药时还得让孙子们看住她才行,不然她会把药偷偷扔掉。老人性情温和开朗,高兴时喜欢唱山歌,唱得最拿手的是《哭嫁歌》。
  
  黄雪恒老人很面善,像一尊笑佛。只是笑起来时带着几分羞怯。听说老人抽烟喝酒,烟瘾酒 瘾都大的梁建新医生找到了知音。他紧靠老人坐下,虔诚地向老人讨教抽烟喝酒长寿的秘诀 。不想一提起烟酒的事,老人竟羞羞地笑着,像个做了错事的孩子那样,十分不好意思地说:“不抽了,戒了。酒也戒了。咳,喘不过来气,戒了就好了。” 近两年老人的听力和视力都不如从前,身体也差一些,已经走出乡村工作的孙子们还像儿时 上学一样,每个月都要回家一次看看他们心爱的祖母。他们回来时祖母特别开心,这种好心 情往往可以持续四五天。为此,孙子们就轮流回来看祖母,让祖母天天都有好心情。         10、深山有高人
  
  从容县自良镇乘40多分钟的船,沿绣江逆流而上,上岸后沿着崎岖不平的山道爬一个小时的山,一直从一个小水库的坝头走到水库的尽头后再爬一段山坡,在盛夏的酷热中,我们一行在如雨的大汗中,蒸干了体内所有的水份之后,终于疲惫又狼狈地来到自良镇古旺村白梅队大山深处,半山腰上一幢青砖灰瓦楼房的独院,就是百岁老人周左才的家。
  
  这个队的村邻住得很分散,由于山高林深,村邻们大多是一家一个山头独住的。这个山头上只有周左才1家人。老人坐在门前的台阶上,他的重孙一个虎头虎脑的2岁男孩,光着屁股坐在老人不远处的同一台阶上,睁着一双好奇而有神的大眼,平静地看着我们这些突然到来的陌生人。我由此而猜想,山里人这种纯朴的眼神,亘古及今都不曾改变过。见我们来,老人高兴地起身进屋为我们拿凳子、让坐,老人的儿孙们也忙着招呼我们。陪我们同去的自良镇民政办干部谢勇奇告诉我们,山里人是很好客的,谢勇奇同他们很熟,他熟悉这些山村的每家每户,村民们的需要,政府的关怀,都是通过他们这些民政干部来上传下达的。
  
  周左才老人是我们见到的第二位寿星公,老人耳聪目明,神清气朗,更重要的是老人家的子孙都很孝顺,家庭和睦幸福。面对周左才老人和老人的家,男同胞们倍受鼓舞。大家围坐在老人身旁问长问短同老人拉起家常。
  
  我们因此得知,老人读过三年旧书,认识一些字,身体一直很好,很少生病,偶尔感冒,不抽烟,不喝酒,不挑食,唯不吃牛肉。老人说:牛帮助人耕种,是农民最好的伙伴和助手。老人敬牛如神。老人喜欢做善事,最乐意做的是修桥铺路。  
  老人一生中娶过三个妻子。第一个妻子在他种田时,被山匪抓走杀害了。第二个妻子,在老人去村邻家喝喜酒时,又被山匪抓走卖了。老人的长子是他的第三个妻子在他49岁那年为他生下的。老人的前两个妻子都还不曾生养就遇害了。如果不是老人快50岁时才尝到做父亲的滋味,以老人今天百岁的高龄,我们在他家门前台阶上看到的,就不是老人的第四代,而应该是老人的第五代了。说起这段伤心的往事,老人依然心痛。
  
  我们问老人,旧社会这山里有山匪,家中又屡屡遭劫,当时就没想过离开大山,到外面讨生活?老人说那时家中很穷无法走出大山,就算贸然出山,外面举目无亲也没处落脚。在山里,山林、土地都是自己的,故土难离呀!
  
  问起老人家现在的日子怎么样,老人显得开心又满足。老人说他家在村里虽是中等生活水平,但他们觉得日子过得还不错。虽在大山深处,但他们已经用上了电,在山上有自己的田地和竹林,种下的粮食足够自己吃,他家还开了一个手工作坊,用竹子枝叶来造纸。造纸的收入也还不错。最让老人开心的是,家中早都买了电视机,老人虽不能走出大山,却能通过这个神奇的窗口,看到山外的世界。         11、102岁的美丽
  
  我不知道世上是否有能盛开102年依然灿烂明媚的鲜花?!面对韩绍兰老人,我却忍不住要用如花的面容来形容她的美丽。在经历102年的岁月之后,这张面容依然如花一般娇艳动人。我由此而坚信:堆积的岁月在沉淀中能够为女人创造一种全新的美丽。
  
  虽有皱纹但仍白里透红的脸,薄而红润的唇,依然如水的目光,有型而整洁的白发,配上生动有神的谈吐,韩绍兰老人的美丽便有了一份惊世骇俗的超越,成为女人美丽的极至。
  
  到来容县公安局宿舍李华新(老人的儿子)的家看望韩绍兰老人时,老人正坐在床沿上握着一把大剪刀在剪自己的脚指甲,老人的动作娴熟而灵活。站在老人身边的护士小杨看呆了,她怔怔地看着老人剪完脚指甲和手指甲后,不觉地伸出手对老人说:“阿婆,能帮我剪剪吗?”老人抓过小杨的手慈爱地对她点点头,又操起剪刀帮小杨修剪了指甲。小杨看着自己被修剪的干净整洁的指甲,惊奇得说不出话来。
  
  像李汉奎老人一样,韩绍兰老人也系了一条暗红格子的方巾。方巾对折成三角型系在老人胸前,在老人银灰色上衣和满头白发的映衬下,像少先队员的红领巾一样鲜艳夺目。像对其他老人做身体检查一样,郑文华医生走到老人面前首先伸出1个手指问:“阿婆,您看的清楚这是几吗?”这种方法用来检查高龄或超高龄老人的视力和思维。当老人回答是1后,郑医生又伸出两个手指继续问是几?老人说是2,然后一把抓过郑文华伸开的五指说:“5嘛。”又抓过他的双手说:“10嘛。”再指着郑医生的双脚说:“加在一起是20嘛。”郑文华被老人如此快速的反应和敏捷的身手弄呆了,更被老人的风趣和幽默深深感染,他同老人对视着,同声哈哈大笑起来。
  
  给老人做完身体检查后,老人拉住郑文华问结果怎么样?有问题吗?郑文华告诉老人没问题,很好,还能再活100岁。老人听了非常开心,直夸郑文华:“你说得话真好听!我最爱听!”
  
  韩绍兰老人的衣着谈吐都显得很有修养,很有风度,她很像一个生活在都市里的知识女性,特别是她在跟我们谈起生活、人生、社会时总是出口成章,许多名言警句经她融汇了自己的人生感受之后,便像成年佳酿般香醇醉人。为此,我以为老人一定是读书人出身。我问老人的儿子李华新,老人是否读过书?李华新说,母亲与她那个时代的劳动妇女一样,无权进学堂读书识字。韩绍兰老人的父亲就是个教书先生,而她仍只能站在学堂的窗外偷听父亲教书。老人记忆力很好,悟性颇高。虽然不识字,却也满腹经伦。
  
  老人的生活很惬意,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完全随意。难得的是老人睡眠很好,随时都可入眠;胃口也不错,随时都能吃得下。她最喜欢吃苦瓜、泡菜等开胃的食品,心情好时还适当的喝点三蛇酒之类的药酒。
  老人的孙子们都是老人一手带大,儿孙们同老人感情弥深。老人疼爱自己的每一个孙子,叫他们时从不直呼其名而是一律叫做“好孙”。老人性情爽朗,人间的悲欢离合都看得开,也想得开。每逢亲人去世,悲伤过后,她总能顺利走出阴暗的心境。为此,老人还有一句口头禅:自己的忧,自己解。老人略懂些中医,一向喜欢助人为乐,每逢村邻生病,老人都会自己上山去采些草药来给人治病。
  
  老人的长孙李万可告诉我,祖母80岁时头发全白了。可过了一百岁后,祖母颈脖后又新长出一层黑发来。我看过,老人脑后最底层一圈的头发果然是黑色的。为此,李万可坚信祖母正在返老还童。
  
  韩绍兰102岁的美丽令人感动,受到强烈震撼的我们,不约而同,争先恐后地走上前去与这份美丽合影留念,一如在黄昏的山岗上看见最灿烂的夕阳,我们的心中除了想永远留住这份美丽外,一切思想都在这美好、祥和、坦然、超越中荡然无存…         12、独住但不孤独
  
  从容县县城出发,沿着一条河边的乡村公路艰难地前行。路面坑洼不平,有些地方由于河水的冲击,随时都有崩塌的可能,车只能小心谨慎地往前开,所以,我们戏称这条公路是8级以上的高等级公路。走到车再无法前行时,我们在容县容厢镇镇干部的向导下,徒步走上通往三和村旱冲队103岁的莫汉炎老人家的羊肠小道。
  
  走到三和村的村口,村干部对正在小卖部里玩的一位瘦小但很精神的老人大声地说:“阿婆,政府的人来看你了(我们每到一位百岁老人家,村镇干部们都是这样介绍我们,然后才一一介绍我们各自所代表的部门老龄委、医院、报社等)”。老人耳背,村干部大声地说着,又指着我们对着老人比划着。老人一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脸上露出快乐的笑容,说:“你们这么多人来看我这个老得没用的老太婆,政府真是有心啊!”
  
  老人带着我们一口气爬上一个小坡,来到她的长子——已退休的70岁的老村长黄成文的家。老人说她住在山后面,还有挺远一段路,她不好意思让政府的同志走那么远去看她。梁建兴医生给老人检查身体,我们则听老人的儿孙们七嘴八舌地介绍老人的情况。
  
  莫汉炎老人的丈夫解放前曾三下南洋,是位马来西亚华侨。老人回忆,她嫁到夫家不久,村里征兵,为了逃兵役,丈夫去了南洋,直到过了征兵的年龄才回来。所以老人到30多岁才生下长子。老人一共生养了3男2女,丈夫虽三下南洋,但在马来西亚主要帮人种植烟草,收入很少。后来回家后因个子小干不了农活,在家做裁缝。种田养家主要是靠莫汉炎老人自己。老人说,那时候她忙完地里的活,回家又忙家务。吃饭时孩子们围着她,她像喂小鸟一样挨个喂着孩子,喂了这个,那个又张嘴。说起这些往事,老人摇着头感叹说:“那日子真不知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虽已103岁的高龄,莫汉炎老人的头发却没全白,只是黑发中夹杂着些许的白发。老人有15个孙子,9男6女;10个重孙,4男6女,是一个儿孙满堂的大家庭。老人坚持自己一个人住在老屋里,自己做饭,自己洗衣,生活完全自理。老人对子孙们说:“我现在还能动,让我自己来照顾自己,不用你们管,等到我不能动时,你们再轮流来照顾我。”面对如此顽强、自信的老人,我们心中敬意顿生。
  
  我想知道一个103岁的老人是怎样料理自己的生活的,老人的小儿子欣然带我们前往老人的住处。沿着一条靠山的乡村小路,大约走了2公里路,我们就来到了老人的住所。老人的小儿子黄祯文说,母亲每天都沿着这条小路去村口的小卖部玩,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在这条弯弯的山道上,老人分明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周围、向世人显示着一种韧性的坚强。
  
  老人的住宅,是一幢很大的老土屋,屋前的场地较宽,种了一些蔬菜,还有一点花草,红绿相间显得生机勃勃。老土屋是容县乡村民宅的老式结构,大厅堂,大卧室、大厨房。厨房边有一个宽大的天井,虽是土屋却因其深大而十分荫凉。不仅屋内所有的房间都干净整洁,屋前屋后也十分干净。老人的房屋虽大,但除了卧室所有房间包括大门都没有锁,这种完全的不设防,让我们在感受主人宽厚的同时,更感到这个村民风的纯朴可爱。这真是一个温馨甜美的村庄。
  
  在老人的大厨房里,我看到大灶台和井台都纤尘不染,许多用具悬挂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想不到一位103岁的老人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如此井然有序,难怪在儿孙面前她能如此自信与自傲,似乎一个人103年生活经验的积累,都在这个厨房里以最浓缩的方式显示出来。老人的碗柜和乡村人常用的一样,下面的四个脚像方凳一样很高,老人把四只装满白石灰的白瓷碗放在四个柜脚下。老人的儿子说,这样蚂蚁和其它的害虫就不会爬进碗柜里了。打开老人的碗柜,里面摆放着整齐的碗筷,还有一碗早上切好的肉丁。看来老人的碗柜还是食品柜呢;放在里面的用具不仅干净还符合卫生标准。还是纯天然的,对人体无毒无害的。从老人卧室的窗户看进去,老人的床收拾得很整齐,床上铺着一张9成新的彩色凉席,红绿相间的花纹成为房间的亮色。
  
  听说要照全家福,老人在村里的儿孙们很快都聚集到老人的老屋前,老老少少坐下来,门前宽阔的台阶就挤满了,大家把老人围在中间,一家人对着镜头开心地笑着。         13、百岁的村邻
  
  100岁的杨美珍老人,因与103岁的莫汉炎老人住在同一个村、同一个队,所以虽然她已过了百岁的高龄,却不是村中最年长的老人。她家住在莫汉炎老人住的那幢老土屋的后面,距离大约二三十米。这么近的距离,住两位百岁以上的老人,把这个美丽的小山村称为长寿村一点也不为过。
  
  查阅《容县志》,我发现,在容县像这样在一个村里有过两位以上百岁老人的村还有一个,就是十里乡甘旺村。甘旺村在1982年和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各有百岁以上老人一位,年龄分别为105岁和101岁。在今年的高龄老人健康调查中该村又有一位105岁的百岁老人张耀群老人。不同的是这三位百岁以上老人虽同村,但不同队,并不在同一叶期,中间相隔了十几年或八、九年。
  
  如此相近的两位村邻,相伴着过走漫长的人生,并在活过生命的极限,彼此都过了百岁之后,依然朝夕相见,共叙家常,不知她们之间这种比骨肉亲情更久长的近邻缘份修了多少世。
  
  良好的环境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长寿的重要条件,良好的身体素质更是长寿的基础。我市500多万人口,百岁以上老人只有100多人,占人口比例的五万分之一。这五万分之一的概率,对能够活过百岁的人各方面的要求都应该是相当苛刻的。尽管百岁老人活过百岁的事实从表面上看似乎很偶然。在约二三十米的距离内遇到两个五万分之一的概率,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三和村旱冲队,这个看上去十分普通平常的小山村,究竟隐藏着什么样超凡的力量呢?!
  
  比莫汉炎老人年小3岁,杨美珍老人看上去也更精神一点。老人的听神经坏了,什么声音也听不见。因为听不见,所有的人都只能听她说,而她也只顾自己说。见郑文华医生他们拿着药箱和手提心电图机,她以为医生们是来给看病的。平生最怕看病吃药的她,急忙摆着手说:“不用看,不用着,我挺好。就算有病,我都100岁了,死也死得过了,你们不用管我的。”她的儿孙们费了很大的劲才跟她比划清楚:只检查一下,不用吃药。老人这才愿意接受检查。
  
  老人的孙子告诉我们,老人很勤劳,对生活奢望不高,做人只求心安。她是个急性子,做事很麻利,最看不惯别人懒。看不惯就要说,她也憎恨浪费,尤其是浪费粮食,见到这样的事她忍不住会骂人。在她的眼中,种田人浪费粮食就是犯罪,天理难容。
  
  同莫汉炎老人不同的是,杨美珍老人同儿孙们住在一起,与儿孙们同吃。老人的房间也很干净,两只老式的木箱端端正正地摆在老人的床前。看到这两只箱子,郑文华肯定地告诉我,这种苦楝树木做的箱子肯定是老人的嫁妆。以前他祖母也有一对这样的箱子。苦楝树又叫女儿树,过去乡村里谁家生了女儿就在房前屋后种上几颗苦楝树。到女儿出嫁时,就用这些树木来做嫁妆。苦楝树木质干、轻、不生虫、不变型,木材表面光滑平整,上漆后美观大方,是做箱、柜的理想材料。
  
  看着老人依然完好的嫁妆箱子,七八十年前她娘家在为他准备嫁妆时,一定不会料到这些嫁妆会伴着他们心爱的女儿,走过如此漫长的岁月。而杨美珍老人自己更没有料到就在她家门前不远处,还会有一位103岁的村邻至今还在与她相伴。         14、平生爱读章回小说
  
  五室同堂,100岁,住在容县容城镇红光村的李子贵老人,读过两年书,认识一些字,因而很喜欢看书。小说、故事、小人书、连环画,他都喜欢看。最喜欢看的是章回小说。
  
  虽已过百岁高龄,老人的视力仍然很好,依然能看书。老人房间的箱子上,床头堆满了书,许多已被翻阅得十分破旧。这些书大多是章回小说,还能看得出书名的有《霍桑探案集》、《儿女英雄传》、《隋唐演义》等,在老人的床头还放着几本早已没有封面不知是什么名的书。只有张恨水的《北雁南飞》还看得清书名。
  
  老人的三儿子,67岁的李武告诉我们,这些书都是父亲自己买回来的。他喜欢看书,也喜欢看电影,经常自己去容城镇看电影,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故事连环画小人书,父亲最爱看,特别喜欢《沙家浜》。
  
  李子贵老人虽然很喜欢看书、看电影,沉迷在故事中,但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书也好,电影也好,他只看不讲,是一个真正的读者,真正的观众。因为书也好,电影也好,都是他重要的精神食粮和寄托,尤其是章回小说,一日都不可缺少,已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了。
  
  在我市五万分之一概率的百岁老人中,寿星公的概率更低,几乎是几十万分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寿星公们是生命奇迹中的奇迹。李子贵老人文化不高,却平生钟爱书籍,对于我们这些以文字为生的人来说,李子贵老人是我们最深的感动,最大的安慰。
  
  李子贵老人年轻时做过挑夫,肩膀很有力气,能挑百斤,曾去广东湛江海边挑盐回来卖。不知老人那时挑盐的担子里是否也放着自己喜爱的章回小说,小憩时为自己赶走疲惫。
  
  解放后,李子贵老人家分到了自己的土地,由衷的喜悦让老人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土地上,很快掌握了一套精耕细做的方法。老人还同时总结摸索出一套过硬的培植绿肥技术,并做为绿肥技术员,到广东阳春县去传授技术。
  
  在田里干农活干到60岁时,李子贵老人的子女们不肯再让父亲下田。但老人仍然闲不住,打理家中的杂事,砍些竹子来编些日常的生活用品。老人手艺不错,家中的箩、筐等竹器用品都是老人自己编的。
  
  李子贵老人的家靠近城郊,改革开放后村民们的生活变化很大,许多村邻仰仗着党的富民政策,真正过上了富裕的日子。李子贵老人家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闭路电视、自来水、电灯、家用电器、煤气,这些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如今家里全用上了。就是这种令李子贵老人非常满意的好日子,在老人家所在队的村邻中,出只算中下水平,比他家富裕的多的人家还有很多。
  
  老人说,章回小说中描绘的好日子,他已过上了,章回小说中想象不到的好日子,他也过上了。他说他是他那一代苦水中熬过来的人中的幸存者,更是幸运者。        15 政府是我的依靠
  
  走过一块已浇注了水泥和石块的宅基地,我们来到容县容城镇东光村柳屋队百岁老人陈秀奎的家。老人的家只有一间光线阴暗的房屋,老人视力很差,看东西只有光感。老人不大的房间里摆了两张床。镇干部告诉我们另一张床是老人75岁并患有帕金氏病的儿子的。母子俩相依为命住在这里。
  
  镇干部介绍说,陈秀奎老人家的房屋在1995年被洪水冲毁后,一直没有能力建新房,是东光村柳屋队家庭经济状况最差的。为了帮助老人建新房,镇党委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为老人家捐款建新房。新房的位置就在我们刚刚走过的老人家门前的那片宅基地上。镇党委希望通过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尽快让老人住上新房。
  
  帕金氏病又叫舞蹈症。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新闻简报》中,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访华时,站在他身边和一位瘦高个子,歪着不住摆动的脑袋的宾努亲王,得的就是这种病。这种病目前依然是不治之症。得了这种病的患者,因手脚及身体其它部位总是处在不由自主的运动中而丧失劳动和生活的能力。  
  30多年前,陈秀奎老人的独子柳国兴患了帕金氏病丧失劳动能力后,夫妻关系便日益紧张,妻子终因嫌弃他,离开他去和儿子同住了。从此陈秀奎老人家中只剩下她和患病的儿子。陈秀奎老人视力不好生活也需要人照顾,为了彼此方便照顾,这对年迈又体弱多病的母子住在同一个房间里相依相伴。
  
  柳国兴有4男1女,孩子们都已分家,自立门户。由于父母不和,加上一些日积月累的家庭矛盾,这个家庭的亲人之间来往很少。只有陈秀奎老人的小孙子经常送些吃的给老人。柳国兴一家住在城郊,主要靠种菜为主。得了帕金氏综合症丧失劳动能力后,柳国兴的责任田都是请人来帮助耕种的。
  
  陈秀奎老人和儿子如今的生活虽很艰难,但老人依然很乐观。老人对我说,虽然水灾毁了她家的房子,但政府从没忘记他们。老人指着门前已打好的屋基说,镇里的党员都为他们捐款建新房了,他们觉得心里很有依靠。老人拉着我的手说:“这么多人专程来看我,还帮我看病,我心里感到很安慰,我真心地谢谢大家,谢谢政府。”
  
  问起老人这一生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老人说,最难忘就是刚解放那会儿,穷人都分了田分了地,从此可以自己当家做主人了。老人说那是她最开心的日子,当时她还参加了秧歌队,和村民们一起上街去扭秧歌,欢庆翻身解放。老人说,解放后这几十年来,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政府始终是百姓的依靠,只要有政府在,她什么都不怕! 16、风烛残
  
  对风烛残年这个词最深刻的理解,是在容县黎村镇同和村胜垌二队,见到百岁老人周静贤之后。因为要做一些身体的检查,老人的三儿子把老人抱进堂屋来,老人还能坐,但精神很差,身体也很虚弱。老人怕光总是用胳膊挡住门口照过来的光线,不知是因为冷还是极度的虚弱,老人缩成一团坐在躺椅上的身体在不住地颤抖着。
  
  做过心电图和身体检查后,梁建新说,老人的肺部有感染,身体缺乏营养,腿有些浮肿。很虚弱,状况较差。由于老人畏光,抬头也很困难,蒋寿荣没有拍到老人的肖像,我也没能同老人合影。走访百岁老人以来,周静贤老人是第一个没法拍照的老人。见老人坐着吃力,老人的三儿子又把老人抱回到厨房门边的一块临时搭起的门板上躺下。
  
  老人一直用胳膊挡住迎面的一切光线,我对老人面部形象看得不太真切,记忆中的印像也有些模糊。老人的脸苍白而有些浮肿,她一直闭着眼睛,满头的白发稀疏且有些零乱,干无色的嘴唇随着多皱的下巴不由自主地抖动着。她的样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支将要燃尽的烛火。她还在努力地燃烧着,尽管所有的努力看起来都已十分吃力,她会一直燃下去,直至最后。对她来说尽管这最后的火焰已非常地暗淡,几近无光,她还是已经超越了生命的极限。在生命的长河中,她比我们众多的普通人都走得更远,她已达到的那个高度,是我们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即便是面对风烛残年的她,我的心中仍然充满了由衷的敬意。这种风烛残年的燃烧,我们又有多少人能燃得像她一样久远呢?
  
  周静贤老人生养了4儿3女,解放后孩子们长大成人,都分了家。周静贤老人同老伴自己住自己吃。孩子们同住在一个村里,虽然分了家,还是一家人,亲情和睦,来往密切到不太有分家的感觉,只是不在一个锅里吃饭,不在一个屋睡觉而已。周静贤老人的老伴85岁去世,也算是高寿的。
  
  老伴去世后不久,家中有了些变化。老人的三儿子当时已有了两个儿子。三儿媳有一次同三儿子吵架,赌气带着大孩子离家出走后再没有回来。他们去媳妇的娘家找过没找到人。为了照顾年幼的孙子,周静贤老人搬到三儿子家,与儿孙同住,帮助照看孙子,料理家务。一晃十几年过去,小孙子陆军昌已上初中了。
  
  虽然年事已高,周静贤老人的身体一直都很好又闲不住。前年老人还能喂猪、洒谷、干家务。老人病倒是最近的事。老人生病后主要是靠孙媳妇来照顾的。忙的时候陆军昌就过来帮忙给奶奶喂饭。这个从小没娘,靠奶奶一手带大的孩子,内心深处对奶奶的那份依恋无法表述。平时一直是奶奶照顾他,现在奶奶病了,他想为奶奶做些事,却常常不知该如何着手。他是到奶奶病倒的那一刻,才突然意识到奶奶已经很老了。他同他父亲一起,很小心地伺候着奶奶,生怕一个稍微的闪失,奶奶就会撒手离去。在生与死的交界处,他们抓牢了这一线的生机与死亡抗衡着。
  
  周静贤老人的现状,让儿孙们白天不敢让老人睡在自己的房间,他们怕因一时的疏忽,老人突然离去了他们还不知道。他们在一家人无论进出随时都能看见的大门右侧的厨房门边,用门板临时搭了个床,白天他们把老人抱出来,放在这里躺着,这样老人就在大家的视线内,有什么需要随时都知道。虽然条件很差,但在关注的程度上,同医院的特级护理是一样的。
  
  我们不知道周静贤老人还能支撑多久,面对她和同她一起支撑着的家人。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呼吁人们为这些走在生命极限上的百岁老人们做些事情,提供必要的关怀与帮助。让我们把最真挚的关爱献给他们,让他们确确实实地感受夕阳中浓浓的暖意,让寿星们在生命最后的这一段日子过得温馨而美好。      17、身居闹市也长寿
  
  梁琼华老人年轻时嫁到容县容城镇后,一直生活的县城里。性情开朗、喜欢聊天、喜欢热闹的她,如今已在闹市中度过了100年的岁月。
  
  老人同小女儿一家住在容城镇新南街沿江北街的一幢职工宿舍楼里。来到老人家时,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坐在楼下台阶上,正在欣赏对面绣江午后的风景的梁琼华老人,她鹤发童颜,身边放着一根老木拐杖,颇似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一位丐帮长老,炯炯的目光里饱含了世事的沧桑与变幻。
  
  听说是来看她的,老人欣然带我们上楼,一口气上到4楼,竟不见老人气喘。我们暗自惊叹老人的大肺活量和好体力。迎出门来,满面笑容的老人的小女儿告诉我们,老人年轻时做过搬运工,很有力气。见老人面目清秀,肤色白皙,我不由得问老人的小女儿,她母亲年轻时是不是很漂亮?否则怎么能100岁了还如此动人?不料,老人的小女儿说,母亲年轻时容貌平常并不漂亮,母亲是越老越漂亮的,这回答又一次证明:美丽是需要修炼的。
  
  梁琼华老人没有儿子,只有5个女子。按她那个时代的幸福标准,无儿无后,是人生最大的不幸,这种所谓的不幸,让多少旧式妇女一生都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梁琼华老人却因为有5个女儿,而同时拥有了5份同样浓烈的母女情爱。女儿们为人妻、为人母之后,更深感母爱的伟大,也更深知该怎样孝敬母亲。女儿们成人后。几十年来,梁琼华老人就一直被这份浓浓的亲情包裹着,幸福快乐的日子,让老人的生命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地延伸,直至越过生命的极限。女儿们都在为母亲的超越欢欣鼓舞。
  
  梁琼华老人的丈夫很很早就去世了。她的丈夫烂赌,家中的东西包括刚洗过衣服他都拿去当铺当了做赌本。有过这么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梁琼华老人对男人丧失了信心。丈夫去世后她不愿再嫁,她怕再遇上一个好赌的,5个女儿是她生活的全部意义,她不想让女儿们看继父的脸色过日子。性格中的顽强让她坚信,她自己就能养活孩子们,因为一直以来烂赌的丈夫只是她的沉重负担,她从没依靠过男人。虽身为女人,但为了养活孩子们,她像男人一样去卖苦力,做搬运。
  
  梁琼华老人虽是社会底层最普通的一位劳动妇女,却不乏英雄豪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侠义心肠。就是在她最苦难的日子,老人也在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任何时候在路上遇见拉车的人或挑担的人,只要见别人吃力了,她就会上前帮上一把。亲戚朋友们甚至陌路人手头吃紧需要帮助时,只要她有钱,她就会毫不犹豫地借给别人。老人平生最恨自私吝啬之人。老人的小女儿说,她们有位伯母,赚她们穷,家中吃剩的饭菜宁可倒掉也不给她们。梁琼华老人鄙视这种人,说她这么阴毒,没有寿的。
  
  梁琼华老人5个女儿的经济状况都差不多,在城镇居民中算中等水平,但姐妹们手足情深,团结友爱,日子都过得很舒心愉快。老人住在小女儿家,是因为这里上街方便,小女婿性情温和,对老人很好,照顾得也很周到,冬天常帮老人暖床,夏天又帮老人降温。虽已过了10岁,老人还是喜欢自己上街买东西,女婿说街上车多人多怕不安全要帮老人去买,老人总是坚持要自己去,说她知道小心会靠边走的。女婿知道岳母上街买东西是醉翁之意在不酒,想出去走走逛逛,感受一下逛街的乐趣,所以也不再阻拦。只是每逢老人上街时,他们会像看小孩那样,远远地跟在老人身后,还要尽可能避免老人察觉。
  老人没读过书,太深的道理讲不出,有一个道理老人常挂在嘴边,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老人都讲共产党好!老人认定:如果解放得早,她的丈夫就不会烂赌了。
  
  百岁逛街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们无法知道。但我想梁琼华老人百岁之后还能跻身在容县街头热闹的人流中,穿行在霓虹闪烁的街道里,那种感觉一定很好。       18、童养媳的辛酸
  
  一面大而圆的簸箕,一上一下很有节奏,很轻盈,很优美地舞动着,光着脚坐在午后农舍台阶上舞动这簸箕簸谷的是六王镇双善村塘头5队100岁的韦静奎老人。谷物在簸箕中欢快地翻飞着,分明是劳动为生命奏响的一曲震撼心灵的无声乐章。我们谁也不肯打破这份只有“沙沙”簸谷声的静谧。蒋寿荣、肖福生镜头对着老人频频按动快门。时间在这一刻凝住了。一切也都仿佛在这一刻止息了。
  
  察觉到身后的异常,老人缓缓地转过头来,疑惑地看着我们这些突然来到的陌生人……
  
  黄念江同村干部一起走上前去,俯在老人耳边,大声地对老人说明来意。老人的脸上有了喜色,起身招呼我们进屋坐。郑文华迫不及待地将寿面、猪肉和糖果捧到老人面前。我们围着老人坐下,刚才那动人的一幕还在我们的眼前闪动。
  
  老人圆脸、大眼、淡眉,衣着干净利落,看人时目光敏锐,只是听力不太好。我们同她大声讲话时,她常因听不清而答非所问,这些始料不及的回答,逗得闻讯而来的村邻们笑声不断。老人说话不急不忙,很清楚,也很沉着,并不受周围环境气氛的影响,当村民们被她的回答逗得笑得前仰后合时,老人仍然不动声色地看着大家,一脸的平静,她已进入一种完全自我的境界,凡尘的喜怒哀乐对她已秋毫难犯。我不禁在心中羡慕起这种超然。
  
  据老人73岁的儿子介绍,老人的身体一直很好,现在每顿要吃一碗干饭,若是天热就吃两碗稀饭,从不挑食。老人喜欢散步,热爱劳动,热爱土地。现在虽不能下水田了,可老人还常去菜地打理蔬菜,在家中干些晒谷、簸谷等力所能及的轻农活。
  
  为了便于同老人交谈,黄念江拿出随身携带的助听器给老人戴上。一戴上助听器,老人的听力大大改善,老黄问什么老人都听得很清楚,有问必答,在场的我们惊喜万分。在老黄同老人的一问一答中,我们听到了一段由百岁老人亲口讲出的一个童养媳的辛酸往事……
  
  老人说,她9岁就被卖到梁家做童养媳。当时娘家很穷,不卖她全家人只能在一起等着饿死。父母想来想去没有办法,只好把9岁的她卖给人家做童养媳。做童养媳虽苦,总比去地主家做佣人强。怎么说童养媳也是人家的媳妇,再苦也有熬出头的希望。而在地主家做佣人,不止是苦人,还是下人,这种下人是没出头的希望的。父母终归是爱自己的子女的,即便是在他们已没有能力护爱子女时,他们也仍然希望为子女选择尽可能好一点的归宿。
  
  做童养媳的日子苦不堪言。梁家是个中农,日子过得也不宽裕。韦静奎老人当时虽然只有9岁,却什么活都得干。白天她去放牛,为夫家挑水,傍晚为全家人烧好、打好洗澡水,晚上还要织布。有时她实在太累太困,在织机前打瞌睡,老公见了就打她。那时她还小,挨打也没办法,只好偷偷地哭。说到这里,老人的眼中又涌出泪来,这泪水依然像91年前那个9岁的小姑娘的泪水一样清亮苦涩。
  
  老人说,那时候怎么受苦都不怕,最怕的就是挨饿。做童养媳很少吃过饱饭,平常一日三餐喝稀饭,那稀饭稀得像水一样,根本看不见米。那时她常常早上起来喝一碗这样的稀饭后,挑一担柴到杨梅镇去卖,总是饿得头昏眼花。
  
  听着老人的述说,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一个被艰难的生活压得无法喘息的弱小的身影,我的心情因此而沉重,并有一种被撕扯的酸痛。所幸地是这段酸痛的往事,如岁月般久远地远离了我们。替老人擦去眼中的泪水,郑文华医生抚着老人的肩头对老人说:“现在再不用怕挨饿了,您这么有福,这么高寿,身体这么好,一定还能再寿100岁!”沉浸在往事中,无法抹去记忆中饥饿恐怖的老人喃喃地说:“寿200岁,没东西吃了,吃屎。”
  
  抬头看见老人家堂屋和走廊的房顶上各有一只新做的燕子窝,偶尔有一两只燕子飞进来,“唧喳”的叫声清脆悦耳。老人的孙子说,这些燕子年年都来,年年都在他家的屋顶内做新窝。细看我才发现屋顶上有许多旧燕窝脱落的痕迹。民间的说法,家中有燕子来做窝是吉祥之兆。
  
  我请老人的孙子带我去看看老人的房间。老人的房间打扫得很干净,东西摆放得很整齐。抬头看屋顶时,我发现了一个蜂巢,巢口还有黄蜂爬进爬出。我吃了一惊,这些黄蜂不蜇人吗?老人的孙子说,黄蜂是很吉利的,家中有蜂巢也是吉兆,而且黄蜂是你不惹它,它就不惹你。老人与黄蜂虽同居一室,却一直相安无事。
  
  直到离开老人家,我还在想:是否燕子和黄蜂凭着它们超常的感知,特意选择这幢农舍与百岁老人同住,如同它们有时选择千年古洞,百年老树而居。也许它们也在凭着直觉和本能在寻求长寿之道。         19、红白喜事她帮办
  
  松山镇文仰村,101岁的窦品芳老人跟独子一家生活在一起。儿子养了2男5女,孙女们都已出嫁,长孙女50多岁也做了奶奶。老人的长孙没娶老婆,已30多岁的二孙子生养了2男1女,大的13岁。在乡村,窦品芳老人家的人丁算少的,所以至今儿孙们都没有分家,一家人和和美美地住在一起。
  
  去到老人家时,正逢老人生病卧床,虽然不能坐起来,但老人的精神还很好。老人很好客,也很健谈。梁建新他们去老人的房间,给卧床的老人看病时,老人问长问短没住过嘴。因为不能坐起来,窦品芳老人是第二个没有拍到肖像的老人。
  
  老人家的经济状况在村中虽是中等水平,但住得较为宽畅,家中是一个有院子的农舍;主房是一幢青砖瓦房,主房的前面新盖了一幢钢筋混泥土结构的新楼房,楼房已封顶,外墙也用水泥抹过一层,只是还有部分手脚架没有折完。老人69岁的儿子韦善佳因患有肺心病,已不能再干农活,家中主要靠两个孙子干活挣钱养家。没有见到老人的长孙,次孙韦庆松是一位憨厚老实的农民。看着她家新盖的楼房和收拾得井然有序的庭院,我们便知道韦庆松勤劳能干,他的妻子也是位理家的好手。窦品芳老人卧病在床后,全靠孙媳妇照料老人的生活。虽然生活在偏远的乡村,老人的重孙们却非常有礼貌。见家中突然来了这么多客人,他们忙着搬凳子、倒茶水并端到我们每一位客人手中。忙完这些,他们就静静地站在大人身后,听爷爷和父亲给客人讲他们阿祖的故事。
  
  解放前,窦品芳和丈夫的日子过得很苦。因为家穷没有田地,她和丈夫靠给人帮工为生。帮人种田,种松树、玉桂,割松脂,挑桂皮到容县去卖,担柴草帮人烧窑,上山给玉桂除草等等,总之,当时乡村可以让帮工干的一切事情,她和丈夫都帮人做过。他们拼命地干活,还是填不饱一家人的肚子,一家人还常常靠吃野菜来充饥。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日子里,窦品芳依然是一副喜欢帮人的热心肠。由于熟知红白喜事的各种礼节和规矩,村邻们的红白喜事都由她帮忙操办。她做事周到细致又热心,村中所有的红白喜事都操办的十分完满,她因此深得村民的信任。几十年来,村中已形成了习惯,所有的红白喜事都请她操办。这些村中的公益事业,常常弄得老人很忙,但每当将一切操办妥当之后,老人的心中便有了一份说不出的充实。
  
  近几年,老人年事已高,村中的红白喜事她已无力亲自操办,但每逢红白喜事,村民们还是习惯先来她这拿个主意。就是动动嘴出个主意,老人也依然十分热心。老人已过了百岁的高龄,现在村民们来老人这里拿主意,更多的是为了傍傍老人福,讨个好口彩,寻个吉兆。
  
  在梁建新给老人看病时,老人心里还惦记着几桩村中近日的婚嫁喜事的操办。老人不时地喃喃自语,说这家应该办些什么,那家应该怎么办等等。         20、百岁不需杖
  
  我们来到容厢镇礼信村搬迁队,看望101岁的封贞容老人时,老人正站在她家屋前的一棵柿子树下,面朝公路和公路对面的田野在看风景。
  
  老人短发齐耳,脸上的皱纹并不多,一双眼睛流出孩子般的机灵与顽皮,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最少要年轻20岁。老人边看风景边吃着坚果类的零食。见这么多人来看她,还带了礼物,老人一下来了精神,阔步在前为我们带路。
  
  距柿子树约50米处的一幢刚盖好,还没贴外墙砖的别墅洋楼式建筑,就是老人的家。洋楼的正门是不锈钢新式防盗门,窗户全部是铅合金的,外面加了银灰色花铁栏杆的防盗网。这幢新楼是老人在广东东莞打工做公墓石雕的孙子盖的。平时孙子每月都寄钱回家,供养家中的老小。说起孙子,老人一脸的骄傲。
  
  老人步履轻盈地走在前面,走到门前的排水沟处,郑文华医生本能地伸出手去想扶老人一把,手还未到,老人已像走平地一般轻松熟练地迈了过去。同其他老人不同,封贞容老人没有拐杖。以她如此敏捷的身手,轻盈地步态,拐杖对她实属多余。
  
  因为耳聪目明,同封贞容老人谈话很轻松,甚至可以耳语。老人告诉我们,她被人从娘家背到夫家来时只有3岁。做童养媳挨打挨骂、吃不饱穿不暖,整天都有干不完的活,那种日子很苦。说着说着老人就流泪了。
  
  我们坐在老人身边同老人聊着。郑文华医生无意中问了一句:“儿孙对你好吗?”老人看了一眼站在对面的三儿子覃祖强,突然把头靠在郑医生耳边悄悄地说,孙子对她好,儿子对她不好,常常骂她,她100岁时儿子还打她。郑文华把老人的耳语转告给我时,我们都无法确定这件事的真假,又不好直接问她儿子。但从老人的衣着和精神状态看,老人都不像是一个受虐待的人。我问覃祖强他母亲的脾气怎样?他说母亲年轻时脾气一直很好,同村邻们相处得很好,只是老了以后,特别是近两年变得像小孩一样任性,有时还有点急燥。因为她是老人,家人都由着她,有些老人做有危险或不合适的事,母亲要做时,他会想办法止制的。
  
  我们对老人说给她照张像,老人听了非常开心,她告诉我们她还有一张很大的像,嵌在镜框里,很漂亮,是她90岁时别人帮她画的。老人打开她的大衣柜,从摆放齐整的衣物中间抽出一个相框来,相框里是老人家人10年前请人为老人画得一张碳像。像上的老人还有几分俊俏。看样子老人很喜欢这幅碳像,像收财宝一样把碳像收藏得很好。蒋寿荣把镜头对准老人时,老人不知又想起什么开心的事竟忍不住笑出声来。
  
  老人的娘家就在邻村不远,有趣的是,虽然已101岁了,老人还经常回娘家去。当然她在娘家所能见的多是晚辈的亲人。尽管如此,老人还是经常回去。老人骨子里那份孩童式的顽皮与恶做剧,是想向娘家的人显示,她这个嫁出去98年,已经101岁的老女儿,还能走娘家。101岁走娘家这确实是一件太刺激、太兴奋、太叫人趾高气扬的事。也难怪老人只要有机会就忍不住要回去显。            21、寿星中的长者
  
  北流市新圩镇宋村二组113岁的梁敏芳老人,是全市百位百岁寿星中最年长的长者。我们来到老人家时,老人拿着一把蒲扇站在客厅里,好象要做什么抬头见有客人来,她马上迎出来招呼客人,又忙着叫孙媳妇倒茶,她为我们拿凳子让坐。老人没用拐杖,走路很平稳。113岁还能有这么好的精神和体能状态,真令我们为之振奋。
  
  北流市老龄委的谭茂芸同志告诉我,就在去年,老人112岁时,做为全市最高寿者,老人受广州飞龙公司的邀请,去广州疗养了3个月。新圩镇派专车送老人去,老人的孙子陪老人坐火车回来。112岁出远门,无论坐什么车老人都没什么不适。且不说老人去疗养如何风光,这事本身就叫人觉得很过瘾。梁敏芳老人每时每刻都在挑战生命中的一切极限,虽然她用的是最平常最普通的方式,这方式却因在极限中做出而对世人产生强烈的震撼。
  
  老人肤色较黑,细软的白发在脑后扎成一个马尾。还有两颗门牙撑着,老人的嘴没有瘪进去。老人的耳垂大而长,但并不厚,因为大多高寿的老人,耳垂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长长。老人的孙媳妇说,老人视力很好,还能穿针,生活完全自理,虽然她和婆婆两人在家一起照顾阿祖,但阿祖许多事情都力所能及,所以照顾阿祖是件轻松愉快的事。她们更多的时间是陪阿祖聊天,听阿祖讲些往事。
  
  梁敏芳老人自己告诉我们,她是容县自良镇人,年青时嫁到容县县城,生过一个女儿很小就病死了。她前夫因为穷把她卖给了北流的这个丈夫,前夫拿着卖她的钱去了南洋,那年她25岁。她的第二个丈夫是当兵的,好嫖,在妓院染上了性病,丧失了生育能力。老人49岁时抱养了丈夫大嫂的一个儿子。现在儿子、孙子都是做工程承包的,家中的日子过得很富裕。儿孙们对她很孝敬常给钱她花。老人对我说,她有很多钱,说着她将手伸进衣兜里,掏出把钱来,另一只手伸进另一个衣兜,又掏出一把钱来,她两手放在我面前给我看,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百岁以上的老人在民间被称作是人瑞,乡村的农民们深信这些有福有寿的老人都有着某种神奇的法力,因而百岁老人受到人们普遍的敬重。在乡村如果有百岁老人过世,十里八乡闻讯的人,不管相识不相识都会带着礼品不请自来。离去时他们会从百岁老人家随便拿走一样东西,哪怕是一双筷子、一颗草、一把土,只要是百岁老人用过的沾过的都会被洗劫一伫。因为大家都想来沾点百岁老人的福。
  
  梁敏芳老人因为拥有113岁的高寿,更是村邻们传神的人物。村邻们都说老人很有福,谁靠着她谁得福。传得最神的是帮她家看过牛的一位村邻,后来如何富裕了,发达了。因而在村邻中流传着一句话:老人有福,帮她家看牛的都发!
  
  几周后,当市委副书记韦克义同志听说我市有一位113岁的老寿星时,便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庞汉生同志一道,欣然前往北流新圩,专程看望梁敏芳老人。市委书记李纪恒同志委托韦副书记带去他对老人诚挚的问候。那天老人在家门口摆满了糕点水果,迎接市里的客人。韦副书记、庞部长紧靠着老人坐下,拉住老人的手同老人合影交谈,好不开心热闹。临走时,老人把韦副书记和庞部长送到院门口,她拉着俩人的手说:“你们这么有心来看我,你们都是好心人,你们也会像我一样长寿的。”
  
  韦副书记说,这些百岁老人能够忍受住生活中所有的磨难和苦痛活过百岁,他们是生活的强者,是具有顽强毅志的一个特殊群体。今天我们的生活和各方面的条件都大大改善了,而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人,特别是涉世未深又没吃过苦的一些年轻人却变得十分脆弱了。他们稍有不如意或小挫折,就悲观失望,甚至丧失生活的勇气。这些人应该从百岁老人的故事中汲取力量。           22、善心继母有好报
  
  走进北流市大里镇林村,我们请一位十二三岁光着双脚的小姑娘带路来到104岁的林慧英老人的房前。时间是中午,老人正在午休。听见有人来,老人房间旁边的一群关在栏里的灰花鹅警惕地叫起来。老人起身戴上斗笠,遮住正午的阳光,柱着拐杖带着我们绕过一个隔墙来到儿子轩甲善的家。
  
  林慧英老人是轩甲善的继母。轩甲善4岁时生母病逝,不久父亲续娶了继母,还给他带来一个姐姐。虽是继母,姐姐也没有血缘关系,他们对他却很好。4岁的孩子是很需要母爱的,有了继母,轩甲善也同有娘的孩子一样有了母亲的关爱和照顾。林慧英老人性情温和,对轩甲善父子的照顾十分周到细致。轩甲善10岁时,只有42岁的父亲病逝了,小妹才6岁,林慧英老人以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靠种田,编席子卖等养大孩子们。
  
  从小在继母身边长大,如今已70岁的轩甲善的心底里对继母总存着一份深深地感激。正是这份感激,他在继母60岁,身体尚好,还能干些农活时,坚持不让继母再干活,他奉养继母不知不觉中走过了44年的岁月,如今他自己也已是年过七旬的古稀老人了。轩甲善年复一年为继母的生活奔忙着,从壮年到白头,无怨无悔。轩甲善说,继母虽不是他的亲娘,但她在他父母双亡之后,含辛茹苦养大他这个苦命的孤儿,如此厚恩大德,他必须在有生之年以奉养继母的晚年的方式来报答,这是命运给他的机会,为此他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地侍奉继母。
  
  每年每逢林慧英老人的生日,全家人都会赶回来为老人祝寿。林慧英老人的大女儿已80多岁了,前几年,常回来看望母亲。最近,事已高,行走不便不能回来看望母亲了,她就托她的儿媳妇回来代她看望,每年一两次。
  
  林慧英老人和善开朗,村邻们都很尊敬她。像大多数百岁老人一样,老人很瘦小。老人的衣着很干净,脚上的一双解放鞋洗得发白。轩甲善说继母的听力比他的还要好。老人不太爱说话,我们同轩甲善交谈时,她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偶尔插一两句话。郑文华医生问老人还能洗衣服吗?老人点头说能洗,但没有洗,都叫重孙们抢着帮洗了。
  
  轩甲善说,他的孙女们和村里同孙女一般大的孩子们总是抢着给老人洗衣服。每次洗完衣服,老人会给洗衣的那个孩子1毛钱。郑文华问老人为什么要给洗衣的孩子钱?老人说,她们做了工就应该有工钱。老人自豪地告诉郑文华:“我有钱,我每个月都有工资领的。”我们不解地问轩甲善,谁给老人发工资?轩甲善说,民政局每月都发给继母30元钱的高龄老人生活补贴,70岁以上的老人都有,他也有。      
  23、花脸寿星
  
  在大里镇六厚村的村口,一只牛犊不紧不慢地走在我们前面,像是有意要为我们带路。走到距107岁的邓桂芳老人家约四五十米远处,牛犊站住不再前行。走在最前面的郑文华医生转过身来压低了声音叫道:“都别动!蒋寿荣、小肖,快点拍照!这个镜头太精彩了!”
  
  我抬头望去,小路的尽头正对着一户农家小院的院门,小院比我们所站的地方高出许多,小路是一个舒缓的上坡路。院门是个小牌楼样,门边小凳上坐着一位白发老者,老人斜倚着门框,午后的阳光透过屋檐斜照在老人身上,老人满头银发在阳光下透明而耀眼。老人低着头像是在小憩,看不清老人的脸。
  
  在蒋寿荣和肖福生使劲按动快门时,我们轻手轻脚来到老人身边。走到近处,待老人抬起头来,我们才发现,老人是位白癜疯患者,她的脸周围和胳膊、腿等处的皮肤都是整片的白斑,除了鼻子周围那一块已被晒得发黑的肤色是正常肤色外,身体其他部位正常的肤色已很少。鼻子周围那块正常的肤色因周围白斑的衬托而显得特别黑。面对老人我的心中有了几分怯意,我站在那里犹豫着是否上前。梁建新医生走过去拉着老人的手同老人交谈起来,那可是一双布满可怕白斑的手,我替梁医生捏着一把汗。梁医生回过头来,对呆立不动的我说:“白癜疯是由于体内的色素形成障碍造成的,那皮肤上的白斑都是由于体内缺乏色素所致。这种病虽是皮肤病,但并不传染,对患者本人的身体也没有什么损害,只是那些白斑看上去恐怖吓人罢了。”听了这番话,我的情绪马上稳定下来。我在心中不由地感谢起邓桂芳老人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确实对许多表面现象存有太深的偏见,并从不打算去纠正。如果不是此刻面对邓桂芳老人,不是梁建新的这番解释,我对白癜疯这种病的偏见可能会是终生的。我小心地蹲在老人身边,让蒋寿荣帮我们拍下合影。
  
  邓桂芳老人虽然面目可怖,人却极和善,老人的生活没有什么禁忌,她每天抽一包烟,喝三两烧酒,喜欢吃鸡翅、鸭脚,晚上看电视都是看过正片(黄金时间的电视剧)后约22点睡觉,早上6点钟起床,中午休息一会儿。老人一生嫁过三个丈夫,第三个丈夫是个做月饼的。老人跟第三个丈夫生了5个孩子。在她那个年代,老人能冲破当时的社会观念嫁三次,是需要相当勇气的。由此可以看出老人的心理素质相当好。按说老人并不知道白癜疯这种病对身体是否有危害,只要不影响她的健康,花脸就给他花好了,老人对此并不在意,依然生活得很快乐。
  
  听说老人一天要抽一包烟,找到知音的梁建新马上掏出一包未开封的香烟递给老人,接过香烟,老人马上就乐了,在她咧开嘴笑的瞬间,我们惊喜地发现老人还有满口的牙。梁医生兴高彩烈对老人说:“阿祖,让我数数你有几颗牙齿。”梁建新数出来的数字让我们惊呆了。我们真不敢相信已经107岁的邓桂芳老人竟然还有28颗牙齿!郑文华走上前去对老人说,让他再数一遍,数过之后,他啧啧称奇地说,果然是28颗牙齿,一点也不错。因为医生的职业习惯他忍不住又和梁建新讨论起为什么老人107岁了,还会有28颗牙齿?梁建新由此推断:大概是抽烟所致,是烟油和尼古丁杀死了牙蛀虫。我不敢苟同他的观点,又无力反驳。
  
  烟瘾上来的梁建新和邓桂芳老人对过火,祖孙俩就坐在门坎上吞云吐雾起来。和百岁老人一起抽烟,不是每个烟民都有机会的。梁建新一边大叫着过瘾!一边叫蒋寿荣快点拍下他们抽烟的合影。   24、百岁逃过劫难
  
  在生命面对生老病死的过程中,植物、动物、人类及生物界的一切生命都在相同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生命能够逃过多少劫难?劫后的极限在哪里?这一切都如同生命本身一样是一个永远的谜。传说猫有九条命,打死一只猫,必须死去活来地打过九次才能最终打死。而且要吊在树上打,因为被打死的猫一旦放在地上,接了地气,猫又会活过来。这个传说有一种惨烈地恐怖,我因此总觉得猫的生命力出奇地顽强。
  
  见到笑盈盈向我们走来的北流市大里镇洞村2组101岁的覃成芳老人时,我断定:人不止九条命。在100多年的人生中,曾经历过多少劫难,恐怕覃成芳老人自己也记不清。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在100岁时,还能逃过一次生死劫难。
  
  去年下半年,覃成芳老人忽然病倒,卧床不起有一个多月。这期间,她神志不清,吃喝及大小便全靠家人护理。100岁了,又病得这样重,家人都以为这是老人最后的劫难,以老人百岁高龄的虚弱之身,家人都担心老人逃不过这场劫难。
  
  为了尽心,老人在北流市新圩镇粮所当副所长的小儿子,58岁的林常有,为母亲买回几盒人参。过去这些名贵的药材普通农家是很难见到的,更吃不起。现在日子好了,农民们买得起也吃得起人参了。林常有不希望母亲带着还没吃过人参的遗憾离去。他一次买回三盒人参给母亲做补品吃。意想不到的是这三盒补品竟让老人起死回生,在100岁时又一次逃过了生死之劫。
  
  我们坐在老人家的院子里听老人的儿孙们介绍老人的经历。村里的大人小孩在我们的周围挤成一个厚厚的人墙,许多人被挤得汗流夹背仍不肯离去,大家对我们走访百岁老人有兴趣,更对百岁老人的经历有兴趣。
    
  覃成芳老人是平南人,曾嫁到玉林小平山。33岁时她带着一个女儿改嫁来到北流大里。1948年她第二个丈夫去世时,长子林常源才16岁。长子同她一起撑起家。老人一生非常热爱劳动,下田干活一直干到90岁,经家人的再三劝说才不再下田。在过去的岁月,老人在外忙农田在家带儿孙,生活的节奏一直很紧张。为了缓解这种压力,老人好唠叨,适当饮些酒。老人虽好唠叨但对生活却没有怨言。老人性格好,同村邻们相处得十分融洽。
  
  老人戴着一顶圆平顶的黑色帽子,灰色的有点卷曲的头发不拘地散落在肩头,老人笑着,走着,喃喃自语着,这模样看上去就像一位饱经苍桑的,流浪的吉普赛人,最叫人印象深刻地是老人阳光下的婴儿般的笑容,纯真而灿烂。
  
  已65岁的林常源告诉我们,母亲病愈之后,不太认识家人。面对满堂儿孙,她只知道他们是她的儿孙,但分不清谁是谁。因为跟小儿子同住同吃,能认得清的只有小儿子。尽管如此,老人并非神志不清,当郑文华、梁建新医生为老人做完身体检查后,老人从衣兜里掏出一把钱来,递到他们面前,问他们看病要多少钱?他们告诉老人是专程来看她的,不收钱。老人笑了,有点不好意思地收回钱,嘴里喃喃地说:“好人!好人!”
  
  从老人的体检和整个状况来看,去年曾大病一场的老人,已完全恢复了健康。身体的恢复能力在100岁后还如此之强,还能创造奇迹,创造神话,对同行的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们来说这种震撼更为强烈。
  
  在走访百位百岁老的日子里,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形形色色生命的奇迹。百岁老人们在用他们的奇迹向我们展示着他们是生活和生命中最顽强的一群。做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他们用最不起眼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把生命的顽强走到了最极端,最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   25、一红的奶奶105岁
  
  知道我的同事、我们报社的美术编辑陈一红有一位100多岁的奶奶,是在一年前,当时我负 责编辑我报新开的反映老年人生活的《金秋》专栏。从市老龄委副主任蒙业瑞同志那儿我了 解到,在我市的540多万人口中,有百岁以上老人120多位。我曾和一些同事们谈起想逐一采 访这些老人,拍下他们的照片,写下他们的故事。这个系列搞出来,一定会很吸引人。尽管 我们都很清楚,这事真要操作起来难度是很大的,但这并没有影响我们对这事做一番畅想的 情绪。当时在办公室的就有陈一红,她告诉我,她的奶奶有104岁了。我说如果能写百岁老 人故事,我一定要写她奶奶。
  
  一年后,我终于同市第一人民医院“青年文明号”一起,在市老龄委的帮助下,从火热的夏 季开始,在每个双休日走访全市百位百岁老人,当走过容县、北流后, 一个双休日的早晨,我们在一红的带领下来到玉州区玉林镇新南里,一红堂叔陈德斌的家。 堂叔小时体弱,亲友说他要认个干妈才好养,于是他认伯母——一红的奶奶,做了干妈。堂 叔的家就在一红的奶奶105岁的庞梦兰老人家旁边。一红的叔伯们大多在玉林城区,庞梦兰 老人虽偶尔会去儿女们家中小住,但她更多的时候都是住在自己的老屋里,上了年纪之后更 不肯离开老屋。养子陈德斌因同老人住得很近,照顾老人比较方便。难得的是老人同养子 感情弥深,十分合得来。老人乐观刚强,102岁时还坚持要自己劈柴煮饭吃。老人搬到养子 家住是103岁以后。
  
  走进宽畅的大厅,陈德斌一家,一红的父亲、叔伯、姑婶等一大家人陪庞梦兰老人一起早等 候着了。一张大圆桌上摆满了西瓜、葡葡、番石榴等时令水果,全家人摆出的阵势,分明是 把今天当做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因为我们去得比较早,一红家的一些亲人们还在陆续赶来。 见这么多人专程来看她,坐在儿孙中间的庞梦兰老人显得格外高兴。老人深有感触地对我们 说:“敬田得谷,敬老得福。”
  
  庞梦兰老人是我们已走访过的百岁老人中,居住和生活条件最好的。经过装修的老人的卧室 宽大明亮,老人搬来住的原因是这幢新宅就在老人老屋的旁边,老人回去非常方便。陈德斌 有些自己的生意,平时怕老人自己在家太闷,他专门请了一位50多岁,同老人说得上话的人 在家陪老人。他的妻子不管生意有多忙,中午都要抽时间回来陪婆婆聊聊天,看看家中有什 么需要打理的事,及时打理好。这一对婆媳年龄虽相差了近半个世纪,但婆婆爱说,媳妇爱 听,相处得很融洽。从庞梦兰老人舒适温馨的生活中,我们都明显的感到老人不是一般意义 上的被赡养着,而是被养子一家当做一个宝贝供养着。一红的父亲陈英君说,堂弟陈德斌对 母亲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中国人讲和气生财,陈德斌家正是有了家和的原动力——庞梦兰 老人,他的生意做的很顺利,家中的日子也越过红火。“敬老得福”,陈德斌对这句话比一 般人有更深的感受。
  
  庞梦兰老人有6个儿女,5个儿子中除四儿子是小学文化外,4个儿子都是大中专学历。而子 女们读书,都是靠庞梦兰老人织布供养的。抗战时期,玉林这一带的土布曾兴盛一时。梦兰 老人年轻时织得一手好布,凭了这好手艺她养家糊口。
  
  一红说,她奶奶因为一生勤劳,身体一直很好。10年前她结婚的时候,90多岁的奶奶一口气 走上四楼去看她的新房,比许多年轻人还有劲。最神的是,人们通常都说老人不能摔跤,老 人摔跤如山倒。但梦兰老人几乎年年都摔过,从来都没事。 一红说,奶奶性格开朗,好动,喜欢热闹,还贪玩,奶奶最喜欢的事就是看电视、摸骨牌、 看木偶戏。五六十年代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有一次奶奶背着一红的堂姐去看戏,回来时天黑 ,看不见路,人又困又乏,走进一个水塘都浑然不觉,直到水没到腰部以上才猛然惊醒。做 为一次看戏的历险经历,奶奶经常绘声绘色,十分得意,夸张地对一红他们重提这段往事。 每逢这时,他们这些孙辈们都会有意地接一两句关键的句子,怂恿着奶奶把故事讲下去。这 段奶奶百讲不烦的故事,他们百听不厌。正因为奶奶贪玩,一红说祖父活着的时候坚决反对 奶奶摸骨牌、看大戏(木偶戏),奶奶因此很受限制。50年代祖父去世时,父亲和叔伯们都以 为奶奶会很受打击,不想奶奶却说:“再也没有人限制我去摸骨牌,看大戏了,我终于又获 得了第二次解放。
  
  今天在养子家里,最令梦兰老人意想不到的是,电视这个神奇的东西,让老人不用出门,坐 在家里舒舒服服地就能看到各种各样新奇的事物。这对永远存着一颗童心的已经105岁的梦 兰老人来说,真是最大的幸事。谁说伴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在不断地失去梦幻与童真?面对 梦兰老人,我可以说,梦幻、童真从来都不曾离开过我们,即使你已苍老了100年,她仍然 紧紧地伴随着你。   26、村邻们的伯祖
  
  105岁的梁月英老人住在福绵管理区福绵镇旧村坡村,儿孙们大多走出了乡村,小儿子一家都在玉林,老人常常去城里的儿孙家住住,每次都住不长就回来了。尽管城里的生活条件比乡村好,但老人更习惯住在乡村,住在自己的老屋里。
  
  梁月英老人在旧村坡村及附近的村都小有名气,村中及邻村的乡亲们都尊称她为伯祖。老人在乡亲们心目中的威望很高。平时老人自己一个人住在老屋里,可老人一点也不寂寞,老人的屋里常有来看望她、同她聊天的乡亲,乡亲们常来常往从没间断过。许多邻村的乡亲也会在节日或空闲的时候来看望老人。大家都以能同伯祖聊天,能为伯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为荣。
  
  每逢节日,乡亲们送给伯祖的各种礼品,堆满了老人的房间,吃不完,用不完。村里人谁家新收了果蔬,杀了猪、收了粮食,都要选点最好的,送给伯祖尝尝。伯祖用上了自来水、煤气炉,家中没有什么重活要干,可许多乡亲们还是每天都过来,看看有什么能顺手帮伯祖料理的事情。做为四乡八邻的伯祖,梁月英老人就一直这样被乡亲们关照着。
  
  我们来到梁月英老人家时,正逢老人的小儿子从玉林回来看望母亲。老人的小儿子说,因为母亲在城里住不惯,坚持要自己住在乡下的老屋里,他们只好多跑些路,有时间就回来看看母亲。他说,母亲虽然是自己住在老屋,但乡亲们对母亲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致的,这让他和家人们非常感动。母亲晚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母亲前世修来的好福气。其实他们都很羡慕母亲有这么好的晚年环境。这种羡慕在他们自己也步入晚年,成为老人的时候感受就更为深切。
  
  梁月英老人一生都很少生病,就是现在还能一日四餐,一餐吃两碗饭。老人喜欢吃猪肉、猪肝和青菜。视力很好还能穿针,就是耳朵有点背。她的耳背也是时背时不背,平时要大声说话她才能听见。可有时大声说听不清,小声说反而能听见。所以老人的小儿子在同母亲讲话时,总是在不断地调整音量,声音时大时小,直到母亲听见为止。老人的小儿子同我们交谈时,老人坐在一旁静静地看我们说话。
  
  老人的小儿子说,母亲的一生很平常,种田、喂猪、养孩子、操持家务,做的都是普通农村妇女要做的事。他生下来才几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幸好有一个舅舅常来帮助母亲,不然那日子真不知该怎么过。小儿子说,母亲一生好像没什么特别值得夸耀的事,唯一可夸得就是母亲很会喂猪,猪都喂得很壮,就是这也没什么秘诀,因为她舍得喂,猪当然就长得好。母亲喂猪很单纯,只管去喂,从不想这样喂是否收得回本。
  
  梁建新说要给老人检查一下身体,可老人坚持说,她没事,不用看。老人的小儿子调整着声音,一会儿大声,一会儿小声地对母亲说:“只是看看,记录一下,明年再来看你。”哄了好一会儿,老人才愿意接受检查。对着梁建新的手提心电图机,老人不知这是什么“新式武器”,却也很豪气地说了句:“看你能把我怎么样!”检查完身体,梁建新告诉老人,没有事,很好。老人骄傲地说:“我早都说了,冇事的,怕冇吃(没有事,只怕没吃的)!”郑文华医生笑着说:“105岁的人也这么牛气。”老人的小儿子同我们一起开心地笑起来。   27、教授的母亲
  
  105岁的邓子进老人,有一位在广西农学院做教授的儿子。年近70岁的教授儿子已退休,住在南宁,儿子很孝顺,经常回来看望母亲,或接母亲去南宁住。老人是去年9月份才从南宁回到福绵镇福绵村2队,老人自己的家的。南宁虽好,老人更习惯住在自己的家里。
  
  邓子进老人肤色较白,脸上浅褐色的老年斑有些显眼。眼中有些絮状物,所以在看东西时老人把身子凑得很近。老人话少,喜欢静静地听人说话。据老人的儿孙们介绍,老人的父母都很长寿,活过了八九十岁。老人很少生病,偶尔感冒。一生织布种田,到七八十时还下田干农活。不挑食,有什么吃什么,生活很有规律。过去早睡早起,不睡午觉,近几年开始有午睡的习惯。我们见到老人时,老人有点感冒,精神不太好。但看上去她的精神比她88岁拄着拐杖满头白发的长子好得多。
  
  老人已经五代同堂,长孙的孙子已经5岁了。老人的小儿子是村里唯一当教授的人,这是全村人的骄傲,更是邓子进老人全家引以自豪的事,当时全家人齐心协力供小儿子读书,天赋好又勤奋好学的小儿子没有辜负全家人的期望,不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还不断发奋,终于做了教授。
  
  因为家中有一位农学院的教授,邓子进老人一家在种养方面很讲究科学指导,家中的日子也因此过得比较富裕。邓子进老人晚年的生活也过得很有滋味。老人儿孙多,媳妇也多,我们说要给老人在家的亲人照张合影时,站在老人院子里的老老少少有一半是女人。她们中的许多人忙着去喊在田里干活的丈夫和儿女们回来照全家福,一会儿功夫小院里就挤满了人,女人们的笑声和喧闹声使小院热闹非常,大家围着静静坐在人群中间的老祖宗——邓子进老人照合影。我们感叹老人家人口众多,女人们说这不算多,还不够一半人呢。人群中有位少妇抱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婴儿长得虎头虎脑非常可爱。他是邓子进老人第五代孙中的一位。我们提议老人同自己的五代人一起照张合影,每一代在场的人中选一个代表。于是邓子进老人同她88岁的长子、50多岁的孙子、20多岁的重孙及襁褓中的玄孙合影。
  
  同邓子进老人合影时,我抱过那个可爱的婴儿坐在老人身边,老人转过身来慈爱地摸着婴儿的小手,笑容异常地温和。婴儿在老人的抚摸中显得很安静。于是,婴儿的稚嫩与老祖母的苍老形成鲜明强烈的反差对比,这种对比把生命的无限张力,最直接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待续)   28、婆媳四代和睦兴家
  
  102岁的陈桂玉老人,现在仍住在解放前丈夫的几个兄弟一起合盖的一个小庄园里。
  
  这个盖在福绵镇福绵村22队的小庄园分前后两个庭院,房屋是由前后左右几幢房组成的一个三座两廊的建筑群。虽然都是土屋,但门窗、柱子和屋基都用青砖砌成,前后院都是砖铺地,院墙和房屋的边墙、后墙很高,整个庄园显得很深大。老人自己说这里的庭院虽大,房屋又多,但她家并不是大户,只是当年略有结余的几兄弟合伙盖了这个小庄园式的建筑。对农民来说遮风避雨的家是一生最大的追求。解放初,土改时这个小庄园划出一半,分给了村里的人。分到房子的村邻却一直不肯来住,他们觉得不是一家人住在一起很别扭。丈夫的兄弟们又想办法从村邻手上买回了自己的房子。
  
  听说有人来看祖母,50多岁的孙媳妇赶回家来,从老人的房间里搀出老人。老人的一条腿不太方便,走路要拄拐杖,也很吃力,院里地上的老砖有的有些松动,走路时要非常小心。老人的视力不太好,怕老人摔跤,孙媳妇总是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扶老祖宗,而好强的老人总是推开孙媳妇的手坚持要自己走。被绊一下的时候,老人会自言自语地骂一句粗口话,站在一旁的孙媳妇和我们就忍不住笑出声来,老人自己也笑。
  
  陈桂玉老人的儿媳已82岁了,平时老人的生活起居由孙媳妇照料,包括每天洗澡擦身。孙媳妇说,她嫁到婆家来时,祖母还能下地干活,她手把手教会了孙媳妇许多农活。她的孩子们都是祖母带大的,祖母爱整洁,带孩子很用心,不喜别人脏着手摸或抱着孩子。如果有人用脏手摸她带的孩子,她会毫不客气的骂人的。孩子们都很喜欢老祖母,因为老祖母会给他们讲故事。讲古代的传说故事,讲自己经历的故事。这些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听的故事。爱讲故事的陈桂玉老人性格豪爽,喜欢饮酒,每餐一两。就是现在有好菜时,老人也喝酒。
  
  老人家从她那一代开始婆媳关系就很融洽。老人同儿媳很好,儿媳同孙媳很好,孙媳同重孙媳也很好。当陈桂玉老人同82岁的儿媳50多岁的孙媳坐在一起时,她们之间不像婆媳更像母女。
  
  孙媳说,在婆家,老祖母同婆婆相处的很好,互敬互让,形成了很好的家风。孙媳说,她读书不多,不懂讲高深的道理,但她觉得本来素不相识的人能够有幸在一起做婆媳,成为一家人,是一种很深的缘份。如果珍惜生活,就应该珍惜这种缘份。
  
  陈桂玉老人的孙媳妇告诉我们,由于家和尤其是婆媳和睦,近十年来,她家做什么事都很顺心如意。儿子们靠做成衣和做豉油发了点小财,孙媳妇指着不远处正对着我们一幢新式的6层大楼告诉我们,那就是她的儿子们新盖的楼房。同他们的先辈一样,这幢十分现代的新楼也是几兄弟合建的。孙媳妇兴致勃勃地带着我们去参观新楼。楼房的占地面积有200多平方米,还有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院子。院里有个工棚,陈桂玉老人的一位重孙,正在用一把大铲翻炒着一口大铁锅里的豉油,她的妻子,一位长得很清秀的少妇在一旁做助手,两夫妻配合的很默契。陈桂玉老人的孙媳妇说,就像当年祖母帮她那样,现在她在帮儿媳照看孩子,让儿子、儿媳安心做自己的生意。   29、我老?我牙还没出呢!
  
  兴业县沙塘镇沙塘村百岁老人张爱芝家的院门口有一幅十分醒目的对联,上联曰:山中也有千年树,下联曰:世上难逢百岁人,横批:百岁之家,这幅字迹不太工整,却透出无尽自豪感的手书对联,出自老人82岁的长子之手。
  
  走进院内,只见右左房屋的门楣上也贴满了这样的手书对联。如:“一日之计在于家,一年之计在于春。横批:春日。”“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家之计在于和。横批:春光。”还有“旧田无税子孙耕,荆村有花兄弟乐”、“春天就寻鸟雀叫,到处森林木叶青”。这些贴在所有门上随处可见的对联,把这个农家小院烘托得很有文化气氛,同时,又处处显示出这是一个非常和睦的大家庭,家中的成员以家为乐,以家为荣。
  
  老人说,她很小的时候就被背来夫家做童养媳,从小到大吃了很多苦,丈夫好赌又懒,不养家,不管儿女,操持整个家全靠张爱芝老人自己。艰难的生活磨练着老人的意志,也养成了老人刚毅豪爽的性格。老人年轻时像男人一样干地里所有的农活,在疲惫的支撑中,老人也像男人一样,以酒代茶,大碗豪饮。老人的酒量很大,用老人自己的话说:“还没试过醉呢!”就是现在,老人还经常用酒泡饭吃。老人最喜欢喝的是沙塘乡村农民自己蒸的那种米酒。后来我们在沙塘镇食堂喝过这种酒,酒味香醇,平淡甘甜,口感很好,喝下去也很平稳,不上头很开胃。
  
  张爱芝老人的4个儿子早已分家,但仍然住在一个院子里,兄弟之间很团结互助,这令老人十分安慰。老人的4个儿子,有一个已去世。现在老人轮流去三个儿子家吃饭,一家吃10天刚好轮完1个月。儿子们同在一个院里,说是轮流去三家,其实不用出门,只是每过10天换一桌同老人吃饭的儿孙。这种方式很让老人开心。她能很均匀地看着儿孙们围着她转。
  
  看着老人家中有那么多对联,对联中抒发了那么多人生的感悟,我猜想写对联的人,老人的长子,82岁的邹灶宝一定是饱读诗书的人。可邹灶宝老人告诉我,他只读过几年书,略识一些字,并无太多文化。我因此而深感所谓文化不过是一种工具、一个载体罢了,我们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才是源自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真正文化,它比一切表面的东西要深刻得多。我们中的一部份人是靠读书学习来认知社会和人生的,而我们中更多的人却是靠自己的亲身体验去直接感受社会和人生的。后一种尽管在理论上没有归依,却远比前一种要深刻得多、透彻得多。这也是我们在走访百岁老时常常受到强烈震撼的原因。
  
  谈话时张爱芝老人,半眯着眼睛,抿着红润的小嘴,微笑着听我们问长问短。不知是谁说老人老,被老人听见,一直抵着嘴不出声的张爱芝老人突然笑着大声地反问:“我老?我牙还出呢!”我们都被老人这突然的反问问呆了。谁会料到老人会把自己早已完全脱落牙齿的牙床同婴儿还没长牙的牙床相提并论呢?!这反问问得真是妙极了,这世上还有比百岁老人这声反问更乐观的人生吗?!   30、童子献寿
  
  床边摆着用砖块搭的简易炉灶,放在一边的一口铝锅里熬了一锅擦身洗澡的草药水。床上挂着手工织的粗麻染成深兰色的帐子,枕边放着许多瓶瓶罐罐,分别装着食物或各种擦剂。这就是兴业县沙塘镇新圩村103岁的董孙女老人的卧室。由于经常烧煮东西,房间让油烟熏得有些暗。
  
  董孙女老人有3儿2女,长子已86岁。老人5岁被卖到夫家,丈夫比她大两岁。当时公婆已上了年纪,干不了太重的农活,所以家中的日子很艰难,吃不饱饭是常有的事。老人同长子住在一起。长子17岁时生了一场病成了哑巴,终身未娶。老人就这样一直守着这个儿子,守到儿子都成了耄耄老者,守到自己也过了百岁。做为母亲,从孩子出生直至孩子也同自己一样都成为白发的老者后,依然能够守护着他,是最大的幸福,也是最大的心愿。但不是每一个母亲都能有幸守到最后的。董孙女老人是母亲中的幸运者。这种幸运足以让天下的母亲都心驰神往。
  
  因为残障、独身,董孙女老人的长子是村中的五保户,每月政府发给他35元钱的生活费。董孙女老人领了高龄老人优待证,每月政府发给她4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虽不算多,但对吃粮吃菜都无需花钱(自己种),平时花钱又很注意节俭的乡村农民来说,还是够用的。平时董孙女老人其他的儿女们还经常给老人和大哥送些吃用的东西,母子俩的日子过得还不错。老人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有规律,每餐一碗粥,餐餐都以新鲜蔬菜为主菜。老人过去不好烟酒。百岁以后喜欢在有菜时,喝少量的酒。老人虽已没有了牙齿,可她床头的食品罐里还装着炸果类的食品,老人常吃这样的零食。在我们走访的百岁老人中,有些同董孙女老人一样没牙的老人,偏偏爱吃炸果这类很硬的零食。炸果类的食品对北回归线以南的人是需要慎食的,这一带的水土湿热,吃炸果类的食品很容易上火。上火的症状就是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不知百岁老们吃这些食品上不上火?同行的医生们分析推测:也许人过百岁之后,体质偏虚,这种情况下,吃些上火的食品正好可以补虚。
  
  同过去的苦日子相比,董孙女老人对今天的生活很满意。老人说,1948年,55岁的丈夫去世,仅仅是因为感冒没钱治,就眼睁睁地看着他病死了。而现在,老人除了每个月都可以同长子一起领到政府的补贴外,逢年过节政府都会派人专程来看望她这个百岁老人和她的五保户儿子,并送来慰问品和慰问金。村邻们尊重她,有什么喜庆之事都会给她送来一份喜礼。
  
  沙塘镇一位年轻精干的副镇长,为我们带路去看望该镇的百岁老人,她同他们很熟,逢年过节她都要代表政府去慰问百岁老人。今天是星期六,女镇长特意带上自己9岁的儿子同我们一起去看望百岁老人。她的用心不言而喻:让百岁老人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一个深刻的记忆。女镇长说儿子学过书法,字写得还行。她有心带上笔墨和红纸,在董孙女老人家,她让儿子为老人献个“寿”字。女镇长9岁的儿子在铺开的红纸上,恭恭敬敬地写了一个大大的“寿”字。他把带着童稚和纯真的“寿”很小心地奉到董孙女老人面前,老人虽不识字,但听说这个孩子给她献了个“寿”,老人开心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