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小黄毛公式:第五讲 右手技术:如何练习短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59:38

〔要点〕换弓技巧,弱拍、弱位的处理

 

短弓也是二胡右手技术中经常被使用的一种技巧。短弓的要领是,将弓子左半部分贴在琴弦上,拉外弦时,用右手大拇指的按压的爆发力拉出带音头的短距离运动,推外弦时,则运用食指抵压的爆发力推出带音头的短距离运动。拉内弦时,用右手无名指和中指钩压的爆发力拉出带音头的短距离运动,推内弦时,用食指抵压弓毛的爆发力推出带音头的短距离运动。因为短弓运动的弓段只有寸许,因此,又称“寸弓”。

短弓的关键之一是拉推时爆发力的大小程度,爆发力大,则弓子运行得就比较长一些,爆发力小,则弓子会走得短一些。关键之二则是手指的运动,而上下臂不主动运动。这样,发出的声音显得轻盈灵活,如果大小臂主动参与,则声音粗重笨拙,非特殊效果时不应该使用。

拉短弓时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弱拍时值的问题。我们知道音乐的节拍是长短和强弱的组合。比如二四拍(2/4),是指每小节有两拍的时值,强弱规律为“强弱”。每一拍还形成“强位”、“弱位”,比如,一个四分音符分成两个八分音符,则第一个为强位,第二个则为弱位。不知大家注意过一个现象没有,我们在刚开始学琴时,碰到稍快一些的持续短弓练习时,往往会越拉越快,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在过去学琴的时候也老是遇到这样的问题,短弓的速度越来越快,到快弓的时候更加明显,如果篇幅稍长一些,最后都控制不住了。平常我们称这样的现象为“赶节奏”。为此,我专门对着节拍器练,终于把节拍稳定了下来,但是一到正式演奏,这个问题又会时不时冒出来,为此,我也曾苦恼过一阵子。后来,我看到一本名为《小提琴演奏的科学》的书,是美国著名的小提琴教师布朗斯坦写的。这里面讲了一个道理,使我茅塞顿开。

布朗斯坦说,人天生有这样的心理,强一些的音时值会下意识地演奏得长一些,而弱一些的音时值会短一些。连续的分弓因为强弱不断交替,因此弱拍的时值会越来越短,这就会形成我们说的“赶节奏”,也就是说,赶节奏不是我一个人的现象,而是大家都经常容易犯的毛病。

怎样彻底克服这样的问题呢?布朗斯坦给出的建议是:将弱拍的时值拉得比你想像的要稍稍“长”一些,虽然自己感觉稍稍长,但是正好弥补了人天生的心理不足,客观上形成的节奏的稳定,也就不会再赶节奏了!

看到这段论述,我当时可谓“欣喜若狂”!立即照他说的方法练习,果然彻底克服了赶节奏的毛病,现在,我教我的学生也运用此法,他们也再也不会犯这样的毛病了。

二胡的推拉弓其实也存在一个强弱位的问题。一般我们总容易将拉弓演奏得强一些,而将推弓演奏得弱一些。演奏慢长弓时,因为时值比较长,我们容易将推拉弓的时值演奏准确,而演奏短弓时,因为时值较短,所以也容易犯“强长弱短”也就是“拉弓长推弓短”的问题。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练习短弓推弓的时候,将推弓的时值拉得比想像中的长一些,这样你的短弓就比较均匀、平稳了!

今天我还要补充讲一个关于“换弓”的问题。

换弓就是由拉弓变成推弓或者由推弓变成拉弓。在第三讲里我曾论述了内外弦在拉弓和推弓时不同的用力关系。因为拉推弓时用力的关系不一样,所以在换弓时就存在着一个力量转换或者称之为力量衔接的问题。力量如果转换得好,则推拉弓的换弓就显得不露声色,平滑圆润,转换得不好,就如同光滑的树干上长了疙疤,非常不雅。再打个比方,换弓就好像接力比赛,如果接力棒交接自然,则接力赛就会顺利发挥,而接力棒交接不好,则会大大影响奔跑速度,最终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那么,如何做到平滑而不露痕迹的换弓呢?

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在拉弓即将结束时手指的力量交替自然转换成推弓的准备,而推弓即将结束时手指的力量转换为拉弓前的准备。这些就需要右手手掌的开合动作来进行。具体做法是:

当拉弓行将结束时,右手手掌主动内收、渐渐合上(准确地说是右手的指根关节和第二关节主动内收、渐渐合上),同时手腕渐渐做一个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使食指指根关节由支点变成力点。当推弓行将结束时,右手手掌渐渐打开,同时手腕渐渐配合做一个顺时针方向的转动,使食指的指根又变为支点,如此循环往复。

这一动作什么时候做比较适宜?

如果是慢长弓,假设一弓拉四拍的时值,则在每一弓运行的第四拍之内完成比较好。过早会因为紧张而形成憋气,过迟则因动作所用时间太短而完不成,造成换弓时声音有痕迹。

如果是短弓,则这一动作应随着爆发的手指用力一起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推拉弓交替的正常进行,不至于因手掌位置的不确而影响推拉弓的顺畅。

注意换弓过程中压力要随之减轻,待换弓动作完成后再重新发力,如果是慢长弓,可以将换弓动作配合吸气动作共同完成,这样会达到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