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野真知子是一线天:提高新闻舆论聚合力、引导力、控制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2:03:20
作者:李春雨
单位:绥化市广播电视局总编辑、副局长
地址:绥化市北五西路
邮编:152000
  
       党的十六届 四中会提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时代命题,而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则是体现和反映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和领导能力的大问题。 根据当前我国舆论环境和特点,作为新闻舆论部门特别是主流媒体,要贯彻好十六届四中全会议精神,提高正确把握舆论引导能力,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如何增强新闻舆论的聚合力、引导力和控制力上。  
       现在看我们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在紧跟中心,服务大局上做得比较积极主动,对上情的下达已经不成问题,领导也是满意的。但在引导水平、引导方法、引导视角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提高舆论的聚合力、引导力、控制力,当前和明年的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适应当前舆论环境的要求,深化新闻改革上,要改革时政新闻,解决好新闻报道虚空化、僵硬化、浅表化的问题,以及时常出现的“事实为宣传服务”的问题。办好民生新闻,解决好选题碎、采访浅、阶段性焦点把握不准、引导不利的问题;深办新闻解析评论性节目,解决节目周期长、时效性差,引导缺乏见的、思想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关系到新闻的公信力和对党的信任度的问题。没有公信力就将失去受众;没有受众就谈不上引导;不客观的舆论就是错误的引导;不深入的舆论就是乏力的引导。而这一切又取决于指导新闻实践的新闻观和对新闻舆论的管理、控制水平。  
      第一,要解决增强舆论聚合力问题。这是主流媒体的重要责任。强调舆论聚合,是因为当前我们国家仍然处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重要关口。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社会利益关系调整带来的利益冲突、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下岗失业、腐败等等社会问题的存在,使社会舆论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化、复杂化、情绪化的问题。这种舆论现象在民间口头和网络上反映得比较突出。舆论多样化不是坏事,但舆论的分散化、情绪化则反映了当前舆论的特点,分散的舆论聚合不起来,也就谈不上引导。做为主流媒体如果对当前这种社会舆论形势关注不够、引导不力的话,那么,就要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产生破坏力。 因此说,把分散的、复杂的、情绪化的社会舆论聚合起来并给予正确的引导显得极其重要。  
         聚合舆论,首要的是要对社会舆情吃准摸清。当前,舆论引导的虚空化问题与对当前社会舆情把握不准有着直接关系。舆情不准,引导就缺乏针对性,就要说空话,说不对味的话,就达不到引导的目的。因此,对一个时期社会舆论的焦点、热点是什么?社会情绪怎么样,对什么赞成,对什么反对?那些问题属于认识不清、疑惑不解的?对那些问题存有抵触或持反对意见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心中有了数,媒体才能给予正确的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当前,我国总的社会舆论趋向健康,对党和政府的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拥护和赞成的,对解决目前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的决心和态度是表示拥护和赞成的。但对于处在社会转型中旧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而新的矛盾和问题又不断出现的形势下,社会舆论也表现出复杂化和情绪化的顷向,在有些地方某些方面表现得还相当激烈。分析这些社会公众的舆论焦点仍然是那些涉及公平、生存、发展的基本社会问题。所有舆论的归宿都将落在这个点上。这就给我们一个舆论聚合、舆论引导的指向。因此,明年我们将把进一步办好民生新闻作为重点,在贴近民情、关注民生、反映民意上做好、做足文章,在贴近中去聚合舆论,在关注中去消解情绪,在反映中去引导舆论。  
       在摸准舆情方面,一个是要建立舆情沟通热线。把《晚间新闻》、《行风热线》、《交通广播》的热线电话,作为舆情反映热线。设专人对社会公众反映的意见、呼声和问题分门别类进行认真登记,从中了解社会舆情的焦点和变化。  
         二是,要建立社会舆情观测员制度。每一名跑社区、跑街巷、跑农村的记者都要注意搜集社会舆情,同时,在社区、农村、机关、学校建立舆情反馈点,每月座谈搜集一次舆情。看看社会各界层和百姓群众口头上的舆论热点是什么?  
        三是要建立舆情定期分析会制度,舆情分析要吸收有关方面的人士参加,提高舆情分析质量和水平,对舆情焦点所涉及的问题做出准确判断,并对此进行核实了解,在弄清情况基础上拟定新闻引导的方案。  
       其次,要搭建舆论沟通聚合的平台。现在人们大都利用网络和手机作为发表意见、发泄情绪的地方。人们只所以选择网络和手机,是因为那里设有屏障,可以任意喧泄,而且不负任何责任。这是舆民狂欢的节日。这上面的舆论呈现放射性的分散状态,网络媒体尤其是商业网站既没有信息把关人、守门员,也没有舆论引导者。因此那里缺乏舆论的聚合和引导,这也是目前网络媒体舆论管理、引导上薄弱环节。目前,我们对这种开放性舆论的聚合还缺少能力,其引导也显得非常乏力。如果对网上舆论缺乏聚合、引导的话,那么就等于放弃了对网上舆论控制权和引导权。整个社会就会出现两种舆论,两种接受舆论的心态,网上舆论虽然有虚假信息或别有用心的舆论,但,当社会出现了足以引起人们关注的事件,网络媒体就真正成了公共舆论的平台,各种各样的舆论都出来了。因此说,在当前网上舆论聚合、引导失序的情况下,如果主流媒体也缺位的话,那将是十分可怕的。这就给主流媒体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如何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建立一个舆论沟通渠道,搭建一个反映意见的平台,把那些分散的、情绪化的舆论,聚合起来并正确的引导开去。这是主流媒体的责任,也可以说是党的执政能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体现。我们于今年5月份以来相继开办了《行风热线》、《晚间新闻》、《交通广播》。我们准备把这些节目办成反映社会公众舆论意见的沟通平台,履行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责任。晚间新闻要突出民生新闻,在贴近民情、关注民生、反映民意上做足文章。行风热线要强化阳光行政和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请政府部门的领导直接与群众沟通对话,切实促进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解决。交通广播要发挥百姓即时热线的作用,同有关部门一道解答好群众关心的问题。通过这些平台的建设使主流的、健康的舆论得到弘扬,使分散的非主流和错误的舆论得到统一和融解。从而,为改革、开放、发展提供有利的舆论环境。  
       再次,要打造主流媒体的公信力。省委领导最近在讲话中指出“要从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高度加强新闻工作,正确引导舆论,提高新闻的公信力,增强对党的信任度。”把新闻公信力提高到对党的信任度的高度来认识,可见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当前,打造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新闻事实为宣传服务”的问题。在我们的一些主流媒体上还存在着为了宣传的需要,随意剪裁新闻事实、随意往新闻事实上贴标签的问题。一个典型、一个新闻事实,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宣传战役里,只不过是换换新闻的政治标签而己,新闻事实成了万能的变型金钢。这样的宣传让人产生对媒体对党和政府工作的质疑。从一定意义上看,新闻传媒是社会变革的载体,社会什么样,传媒的报道也应什么样,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真相,推动社会进步。如果传媒不能真实地反映社会,只能阻碍社会发展,破坏人类自身的完美。 在大众传媒喧嚣的时代,媒体构成社会前进的动力,新闻媒体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不仅欺骗了广大受众和执政者,而且由于歪曲社会种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就将制造 许多经济陷阱和政治误判。正如刘少奇在批评《人民日报》在大跃进时所犯假、大、空的报道错误时指出:有报纸的害处比没有报纸的害处还大。新闻只有遵重和反映客观事实才有力量,任何为了政治和宣传的需要随意剪裁事实,扭曲事实的报道,虽然,一时能起到配合形势的作用,但,最终丧失的是媒体的公信力和对党的信任度。   
      另外,就是片面地理解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新闻宣传中缺少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对全局的把握,两眼只盯着工作上的成绩,回避、淡化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媒体上呈现的都是莺歌燕舞,一派大好的景象,这样的舆论在激励人、鼓舞人上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当这种不客观、不全面、不深入的媒体舆论与群众现实感觉存在着很大的反差的时候。你越是这样宣传,群众的反感情绪就会越大。他们会说你们每天都在报经济增长,项目招商,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就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对这样的问题,如果你不去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触及,就会永远存在民间舆论和媒体舆论两个舆论场,这两个舆论就永远也不会统一。这种片面的舆论,很难让公众产生一种依赖,也会对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产生质疑,对政府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其实,对矛盾和问题分析解剖并不会影响大局,让人们既看到取得的成就,又了解存在的困难、矛盾和问题,恰恰有利于对矛盾、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对大局的维护。因为这些矛盾和问题你不触及,就会越积越多,越积越大,时间久了就会对大局产生某种破坏力。你触及了不仅可以消解社会舆论情绪,而且还可以凝聚起民众与党和政府一道去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会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多一些谅解。因为,舆论传达了党和政府的主张和意愿,这些主张和意愿同群众的意愿是相一致的。现在的问题是,媒体的说服力、解析力还不够强。媒体还缺乏有见的的观点、见解和思想。明年广播电视要在增强对热点、难点问题的解析力、说服力上下功夫。要创造条件把《视点》和《记者观察》节目办成一档真正的新闻评论性节目,要变周播节目为日播节目,精心选题,深入采访和挖掘,增强舆论引导的深度和力度。  
           第二,要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力。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力,要重点在“四个延伸”上下功夫。
        1、舆论引导,要由单纯的事实提供向观点、见识和思想引领的延伸。这种延伸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延伸,而不是要脱离事实的空对空的说教。舆论引导要靠事实,但不是什么问题都可以单纯靠事实说话就能解决问题的,更不是对事实平摆浮搁式的报道就会让人们认清大局和形势的。在报道中要注意对事实的分析与解读,从分析与解读中给社会公众提供认识和了解社会,分析解决问题的引导。尤其是在当前这个社会转型期,各种观点、思想不断裂变,利益关系、价值体系不断裂变的时期尤为重要。有些问题仅靠一些看似正常的表象事实巳经很难解释清楚。比如,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达到了9.8%,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095美元,人民群众整体生活水平进入小康社会,国力日益强大,但为什么还有大量的失业、待业人员?我们身边为什么还有大量的贫困、弱势群体?为什么说进入这样一个阶段,就进入了腐败高发期、经济高风险期、社会问题高危期?我们将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恶化。特别是在人们对某些社会现象和问题处于迷盲状态的时候,或在受某种传统思维和观念的束缚,面对新的事物、新的情况漠然处之,或淘醉在巳有的成就里边,对于潜在的危机和问题缺乏应有的警觉和认识,或在重大政策或部署面前不知所措,缺少行动的自觉的时候,就需要我们扬起鲜明的旗帜,表明媒体的观点,传递正确的思想和主张,给人们一个启示,给舆论一个引导。  
         下一步我们在报道中要注意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对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报道,要洞析本质,抓住要害,不要仅仅满足发现了这些问题,而且要善于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是在报道取得的成就的新闻时,更注意客观、全面,切忌报喜不报忧,在充分地肯定成就的同时,要客观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危机,让人们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不至于在形势一派大好的欢笑声中陷入危机。  
         三是在社会重大变革和重大改革政策出台的时候,媒体要契入社会,契入群众,从社会和公众的角度来审视这种变革和政策所产生的的深远影响以及种种情绪和振荡,认清社会变革和出台这些政策的必然性、必要性,以及为追求长远利益社会和公众所应承担代价的耐受性,厘清利益损、益的界限,并给以入情入理的引导。  
        四是对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和具有重大影响的典型报道,要善于从时代发展的趋势的角度去把握这一经验和典型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所在,防止就事说事的浅表化,造成典型经验的悬虚化和社会影响的微弱化。
  
     2、资讯提供:由"是什么"的信息发布,向"为什么"的新闻解读的延伸。  
       当前,“是什么”的问题,在广播电视的宣传中己经不成问题,无论时效性,还是报道手段的运用,可以说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为什么”信息的提供上。在今天这样一个政治、经济、文化日益走向全球化的社会转型期,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感受到了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涌现,全国人大几乎每个月都要颁布一些新的法规,我们的政府每周都要出台一些新的政策,协调和解决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人们面对每天都在变化的社会,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的问题等待权威的回答,如果媒体只报道发生了什么而对为什么发生,这些发生的事件对百姓生存、发展有着哪些关联和影响避而不谈或谈得不好的话,那么,就谈不上舆论的有力引导,同时也将是媒体的失责。  
        当然,由于受媒体自身知识结构、人才结构的制约,在回答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时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地方媒体回答不了、回答不好这些问题的瓶颈所在。因此,我们要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做一些文章。主要是走开放办台之路,充分挖掘社会资本的潜力,靠社会资本的力量办台,去破解回答不了“为什么”的制约瓶颈。而且我们已经有过这方面的探索。明年,我们将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聘请黑大、哈师大、省委党校、黑龙江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所以及市级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由他们组成门类齐全的智囊团,为我们的节目提供“为什么”的分析和服务。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这也将是各级媒体必须走的路子。  
     3、报道方式,由“宣导”向服务的延伸。重点解决时政新闻宣传站在政府角度进行居高临下的说教式报道的问题。同时,也要解决报道中只注重上情传达于下、不注重下情闻达于上的问题。事实证明,最有价值的新闻,是那些与公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新闻,包括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生活保障、养老、教育等,制定这些与公众利益相关的政策、决定公众命运的是政府。因此,媒体报道政府的声音,正是为了最大多数的公众,是报道主流的声音。现在问题是不在报道什么,关键是怎么去报道,站在哪个角度去报道的问题。因此,从社会公众所密切关注的角度去报道好政府的声音,就会较好地解决两个声音不和谐的问题,这也是下一步新闻改革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通过改革,力求使党和政府的声音与人民群众的声音合谐统一起来。从而达到两个声音汇合成一个旋律,只有这样新闻舆论的引导力才能得到最终体现。   
    明年,我们要重点在强化新闻服务功能上做足文章,这种服务不仅仅是一般的实用资讯的提供,而是那些影响社会公众政治、经济、社会行为选择,涉及公平、生存、发展等等一些基本社会问题的资讯服务和舆论引导上。力求把党和政府在加快发展、深化改革上的意见和举措与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4、议程设置,由政府和媒体垄断向社会公众和百姓的延伸。媒体的议程设置体现着媒体的立场、态度和观念。我们的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所关心、关注的应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都密切关心、关注的问题。要体现议程设置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是带着党和政府的主张与社会公众的议程倾向去选择媒体议程。也就是说要把两个方面的意见同一起来,这种同一性是体现内在统一的问题,而不是相反。不然就会造成引导上的歧见。在当前舆论环境下,要多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去选择媒体的议程,把党和政府的主张体现在民意里,充分地反映群众的声音,通过群众的声音来反映党和政府的政策的有效性、作为的群众性,增强社会公众理解、支持和拥护党和政府在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的认同度。从绥化来看,就是要进一步办好《晚间新闻》、《行风热线》和《交通广播》等民生新闻,让他们成为聚合民意,反映党和政府声音的舆论阵地。  
       第三,要增强新闻舆论的控制力。新闻舆论的控制力在人、在机制。强调新闻舆论的控制力,并不是搞“舆论一律”那一套,控制的目的是适应“提高正确地把握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要求。在控制力上,我们准备做这样几件事:一是关口前移,在选题上把好关;二是在舆论引导方向上把好关。完善编前会制度、重点选题集体策划制度、视听评等制度性建设。三是要加强队伍培训,按照忠于党、忠于人民的要求打造好广播电视的新闻劲旅。明年计划上半年按照深入推进新闻改革和提高新闻舆论聚合力、引导力和控制力等问题分三期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