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父沙滩篇第三集ntr:中美沟通的“第三条管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6:27:49

中美沟通的“第三条管道”

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 吴 旭

            最近,习近平副主席访美的行程已经敲定。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无疑是2月14日中美双方领导人的“情人节”白宫之约。其实,从这次访问时间的考量、斟酌和选择上,无不透露出双方既水乳交融、又爱恨交织的“冤家”关系。

选在西方“情人节”这一天,由中国未来的领导人出现在白宫南草坪,其隐含的 “浪漫”象征意味,即便双方政府不去刻意强调,西方媒体和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们,也肯定不会放过这一揶揄、抨击奥巴马政府向“中方示爱”的极好由头。从时间安排上,为了避免这一层“不必要”的解读和麻烦,中美任何一方都可以找个借口,错开这一敏感的日子。而最终之所以选择这一天,不管是“刻意而为”,还是“顺水人情”,恰恰揭示了中美关系中温情融洽的一面。而习副主席选择二月中旬出访美国,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无奈之举。美国的选战将在3月初开始达到白热化,一旦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确定,奥巴马的任何对华举动和表态,都将被放在美国政治的双重显微镜下观瞧——既以现任美国总统之身,又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体——,奥巴马腾挪的空间将越来越小,必然分身乏术,无法给未来中国的领导人营造出一个亲切友好的氛围。而这,恰恰映照出中美关系中寒冷隔膜的一面。

            因此,习副主席的此次美国之旅,除了正式在美国登场露面,也肩负着消解中美之间“印象的冲突”这个任务。美国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亨廷顿,曾提出过“文明的冲突”这一概念,来解释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错动格局和形态。但我以为,具体到中美之间的问题和隔阂,很多时候用“印象的冲突”来概括,更直白准确。简单来说,美国人误解了中国,而中国又误解了美国人的误解。

先举个简单、但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美国著名的盖洛普民意调查机构,每年都会问美国人一个问题:“在现在世界的主要大国中,谁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也就说,谁是世界经济的老大?给出的选项中,包括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在2011年最近的一次调查中,超过一半(52%)的美国受访者认为,中国才是现在世界经济的“老大”,而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认为自己的国家才是最强。更关键的是,在美国人的印象中,中国超越美国,是一个从2007年就开始的“事实”了。请注意,这不是什么随便的街头访问,而是美国乃至世界上最权威的民意调查机构所得出的具有抽样代表性的数据。

这当然是一个错误的印象;截止2011年底,中国的GDP(约六万亿美元)仍然不到美国的一半(15万亿美元)。根据最乐观的估计,中国总体经济实力超越美国,至少还要等8-10年。但是,在美国社会,统计表上的数据,没有人们头脑中的“现实”,更有政治上的影响力。美国人是根据自己的“印象”投票的,而不是根据半个地球以外的“现实”。中国早已被“黄袍加身”,而我们根本没有察觉,还在拼命强化、推广这一误解。以2011年初在美国时报广场推出的中国国家形象广告为例,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中国的财富与影响。代表中国财富象征的马云、李彦宏,气宇轩昂,插手而立,从上而下俯视着纽约百老汇大街上匆匆走过的美国民众。中国被误解,难道中国人自己没有责任吗?

几周前,在纪念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习副主席特别强调了中美“增进战略互信”的重要性。他提到了两个沟通渠道,一个是“加强两国高层和各层级的接触”,一个是“促进中美社会各界友好交流”。但是,我以为,具体到中美关系,特别是中国如何影响、塑造美国民意的角度上,还需要建立和启动“第三条沟通管道”,即中国最高领导人与西方各类媒体和公众的直接互动。

公众外交的概念和做法,如今已经是深入人心。从“邓小平戴上牛仔帽”的经典画面,到美国副总统拜登挤在北京小面馆里吃面造成的“视觉反差”,领导人“突然”而又“自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直接向目标受众传递着更直接、更亲和、更可信的视觉信号。中美两国领导人之间的闭门会谈、私下接触,当然有利于建立决策层之间的互信和私谊;两国国民之间通过旅游、贸易、学术交流所建立起来的第一印象,当然也是草根互信、文化互动的基础。但是,缺少中国领导人与美国普通民众之间直接交流的“第三沟通管道”,仍是阻碍和制约中国形象改善的“瓶颈”与“短板”。

怎么做呢?在社交媒体大行其道、I-Phone/I-PAD无处不在的“全媒体”时代,公众外交是要讲究技巧和分寸的;这里面的窍门,关键是要做到“突然”和“自然”。如果一切都事先安排好,照章行事,规规矩矩,一板一眼;这样做,虽然避免了差漏,但也降低了“突然”性——而突然性,正是“新闻性”, “关注度”,也意味着信息的最终“渗透率”和“到达率”。邓小平戴上牛仔帽,之所以引起轰动,甚至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恰恰在于其出其不意的突然随性之举。去年拜登抵达北京的当晚,轻装简从,坐在篮球馆的观众席上观看篮球比赛,也是求其“不按牌理出牌”的“突然性”。如果说“突然”还可以刻意设计,要做到“自然”,那只能是“随心所欲,顺其自然”了。“自然”之境界,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更不可强求,因为太少则传递不到,而太过则会失于做作。

以这次习副主席的美国之行为例。其行程虽短,但恰恰赶上美国大学生篮球赛最火爆的时段,整个美国的神经和情绪都正被每天的赛事所左右。我查了一下赛程表,2月13日晚七点,美国副总统拜登的母校——雪城大学队(传统强队之一)将迎战同样排名靠前的另一个强队路易威尔队。这里面,可以作的文章就来了。拜登是个篮球迷,奥巴马更是个身体力行的超级篮球迷,而习近平副主席也是个体育迷——何不找个方便的场合,小范围地来一场正式会面之前的“观摩秀”,一同观看比赛,甚至还可以根据美国习惯,各选自己的主队支持。这种安排,不用邀请记者,也不需要大肆张扬——越是低调,越是尽人皆知。可以肯定,不出几个小时,拜登与习近平一起观看篮球比赛的I-PHONE照片和视频,便会传得网上到处都是——而美联社、《纽约时报》、CNN等传统老牌媒体,也不得不跟在后面使劲作“接力赛”、“滚雪球”。说到与美国媒体的直接互动,还有一个更“自然”而“突然”的主意:一直以来,凡是中国领导人接受美国媒体的采访,不是华莱士主持的CBS“六十分钟”,就是CNN扎卡瑞亚的“全球定位”,仿佛媒体的品牌越大,其传输效果也越好。其实,在现在“全媒体”的时代,事实恰好相反,越是来自草根的星星之火,越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烧成燎原之势。而这里,最“自然”也是最“突然”的举动,莫过于在习副主席预定的爱奥华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两站访问中,安排接受爱奥华大学的学生报纸《爱奥华人日报》和南加大(USC)的学生报纸《特洛伊人日报》的专访。正因为这两份报纸属于“小报”,所以显得“突然”;而正因为它们又都是当地颇有影响的媒体,所以来得“自然”。这里,更不用说这一举动对于改变美国大学生对华认知的潜在影响了。谁都知道,这两次的采访内容,都将随后被美国所有的“主流媒体”转载和报道,而其相应的传播和接收效果只可能会更好。

改变中美之间存在的“印象的落差与冲突”,仅靠双方官方的交流和沟通是远远不够的。第二个沟通管道,即中美民众之间的直接交流和接触,也随着美国方面放宽中国人赴美旅游签证的政策,必将迎来一个新的互动高峰。而第三条沟通管道,即中国领导人与美国媒体和民众的直接交流,也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新一代领导人的出场而发动一轮魅力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