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中的白银盘是指:再论邓小平对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卓越贡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50:01
 江泽民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作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极为关注军队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为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注: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致悼词》(1997年2 月25日)。)。笔者曾撰写《论邓小平对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卓越贡献》一文(刊于1998年第1期《军事历史研究》,因篇幅所限, 此文只论述四个问题,另有四个问题,在本文中加以论述。

   (一)大力倡导培养“四有”革命军人,发扬“五种革命精神”,保持老红军本色,使我军的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加强

    1、大力倡导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革命军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明确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这是一个总的奋斗目标和任务。要实现军队建设总目标,全面提高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水平,关键是要结合新的任务,解决好人的培养与教育问题,把军队办成一个大学校。培养包括革命军人在内的“四有”新人,是邓小平反复强调的重要思想,也是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确立的根本目标。1982年7月4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8 页。 )1985年3月7日,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要求,“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110页。)根据邓小平反复阐明的重要思想, 中央军委《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定》规定,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全军官兵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把他们培育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

    有理想——就是指要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就现阶段而言,我们的理想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种道德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有道德就是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使官兵牢固树立“五爱”的思想观念,养成与革命军人特殊使命相适应的军人道德。

    有文化——这是新时期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对我军官兵素质提出的新要求。邓小平认为,有文化就是要求军官学好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学习现代战争知识,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学习必要的工业农业知识和历史、地理、外语知识;要求士兵学政治,学军事,学技术,还要学习数理化、外语和工农业知识,把官兵培养成为军地合用的人才。

    有纪律——严格的纪律,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完成我军担负的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基本条件。有纪律,就是教育官兵增强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军队的条令、条例,自觉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其它各项纪律。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军人,不是自然而然地成长起来的,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邓小平十分强调要加强“四有”教育,要特别重视人的革命精神的培养。他说:“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页。)“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6页。)邓小平科学地总结了我们党和军队丰富的革命经验,抓住了革命精神传统中最本质的东西,概括为“五种革命精神”,这就是: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不仅我军革命化建设需要发扬这些精神,而且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大大发扬这些精神,要使这些精神成为我国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

    2、必须保持和发扬老红军的优良传统与作风

    在我军的长期发展历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人民军队建设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一整套人民军队建设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这个军队有好传统好作风,现在要发扬这些传统和作风,这是保证实现四个现代化很重要的问题。我军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是我们的传家法宝,继承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与作风,这不仅是我军革命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保持老红军政治本色的需要,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条件下,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以利于全面加强军队的革命化建设和保持老红军政治本色呢?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和邓小平的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长时期内,在全面进行军队革命化建设中,要特别注意经常用带全局性、根本性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教育部队官兵,并在实践中加以发扬光大。

    首先,继承和发扬老红军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头一条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我军优良传统的瑰宝。邓小平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一条主线,成为指导我们一切工作的方针。在实际工作中怎样才能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呢?其一,要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邓小平说:“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不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究竟是否正确或者完全正确,还需要今后的实践来检验。”(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13—114页。 )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其二,要把我们的思想路线搞端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少说空话,多干实事。邓小平强调指出,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开会要开小会,开短会,不开无准备的会,不开空话连篇的会,不发离题万里的议论。其三,要求我们既要注意克服形式主义,也要注意克服官僚主义,从根本上把那种单靠本本过日子的坏风气扭转过来,把那种说空话、说大话、说假话的坏风气扭转过来。

    其次,继承和发扬老红军的优良传统与作风,还要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倡导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最根本的就是两条,一个是实事求是,再一个是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军建设的根本路线。没有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是不可能贯彻到底的。邓小平强调,军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两个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对军队内部而言,就是官兵关系,要坚持官兵一致的原则;对军队外部而言,就是军民关系,要坚持军民团结、军民一致的原则。对军队各级领导干部来讲,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搞特殊,都要永远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

    再次,继承和发扬老红军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尤其需要强调艰苦奋斗,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的侵蚀和影响。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和军队的政治本色,是我们战胜敌人、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取得成功的巨大精神力量。邓小平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7页。)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永远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艰苦奋斗,是我军永远保持自己的政治本色,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

    第四,继承和发扬老红军的优良传统与作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邓小平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注:《邓小平文选》第2 卷,第177 页。)因此,“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否则,我们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还怎么能教育青年,还怎么能领导国家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7页。)所以,继承和发扬老红军的优良传统与作风,要从领导干部开始。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做实事求是的榜样,联系群众的榜样,艰苦奋斗的榜样,把跨世纪的历史重任担当起来。

      (二)提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原则,使我军建设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1、“依法治军”是军队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实现军队建设的法制化,是新时期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总结我军和世界发达国家军队正规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全局和军队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依法治军、通过法制化带动正规化的重要思想,为新时期我军的正规化建设规划了正确的道路。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着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环境下,因为军队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变化,正规化建设必然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涉及军事领域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在这个新的情况下,要理顺一些大的关系,就要十分注意解决制度建设问题,“要讲法制”,坚持依法治军。邓小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已步入了依法治国的阶段。在整个国家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的新形势下,军队建设也必须与之相适应,走依法治军的道路,要使军队建设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首先,坚持依法治军,实现军队建设的法制化,一定要有法可依,要高度重视军事立法工作。军事法规是调整国防军事领域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和,其外在形式主要表现为法、条令、条例、规则、大纲等等。邓小平认为,严之于“法”,治之于“规”,依法治军,首先要抓军事立法,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他在主持军委工作期间,一直把建章立制作为加强军队正规化建设的重点工作,领导全军恢复、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基本做法是:一是恢复过去行之有效的法律和规章。遵照邓小平“必要的规章制度一定要恢复和健全”的指示精神,我军从7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恢复了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到80年代初期,这一工作基本完成。二是根据新情况制定新法规。针对新时期部队管理工作遇到的新问题,按照邓小平提出的“要有适应新情况的一系列制度和解决办法”的指示精神,80年代以后,全国人大和中央军委、解放军三总部,先后制定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营产管理条例》、《预备役部队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刑事诉讼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三是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要立法。1978年邓小平就明确提出,要加快军事立法的步伐,在军队所有领域,都要订出章程。在邓小平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及三总部先后制定颁布了数以百计的军事法规,全军各大单位制定了数以千计的军事规章,从而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分明的军事法规体系。

    其次,要严格落实军事法规,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军队正规化建设的过程,就是贯彻条令条例和其他法规制度,使之变成全体军人自觉行为的过程。邓小平指出,有了章程,那就要老老实实执行。各级领导机关和全体官兵,都要严格按照军事法规办事。如果法律、法规被束之高阁,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即使有了完备的法律也形同虚设。要解决这个贯彻和落实的问题,既要靠教育,又要靠训练。只有通过教育和训练,增强官兵的法制观念,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才能真正做到依法治军,推动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所以,邓小平非常重视军队的法制教育。他认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3页。),对全军指战员都要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战士从入伍起,工作人员从到职起,就要学习和服从各自所必须遵守的纪律”(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0页。)。要把掌握军事技术同增强组织纪律性结合起来,同培养优良作风结合起来,同提高部队的正规化素质结合起来。要使各级领导干部知法、懂法、带头守法和照章执法,坚决反对在执行条令条例和其他法规制度上的随意性,彻底纠正和杜绝“以言代法”、“变通执行”以及搞“土政策”的错误倾向。

      2、治军要严,是我军一条重要的建军原则, 也是新时期军队正规化建设必须始终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

    邓小平强调指出,军队建设越发展,治军越要严格。他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军队正规化建设,关键是要有一个很高的标准,把“严格要求”贯彻到部队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严格制度,严格纪律,严格训练,严格管理。在新时期,特别是在邓小平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期间,为贯彻“治军要严”的原则,他特别强调两个问题:一个是制度问题,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他多次讲:“执行规章制度宁可要求严一些,不严就建立不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1页。 )“制度要建立,要非常严”(注:《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论述选编》八一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页。)。再一个是纪律问题, 要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邓小平多次讲:“我们过去革命,就是靠纪律,而且是自觉的纪律。”(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8页。)“军队非讲纪律不可,纪律松弛是不行的。”(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 第81—82页。)“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也要注意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5页。)。他特别强调指出,对一切无纪律、无政府、违反法制的现象,都必须坚决反对和纠正。否则我们决不能建设社会主义,也决不能实现现代化。纪律是人民军队的命脉,没有纪律,规章制度再好也不可能坚持下来。因此,治军以严,就要突出地强调严格纪律。

    强调严格纪律,最重要的就是要强调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始终保持军令、政令畅通。为达此目的,其一,一定要严格政治纪律。严格的政治纪律,是使军队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重大决策的保证。一切行动听指挥,既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军纪律的核心内容。邓小平说:“遵守纪律的最高标准,是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国家的政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2页。)他反复强调军队要严格政治纪律,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和政策,这是我们战胜强大敌人的保证,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加强我军正规化建设的保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军都要绝对服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与指挥,绝“不允许对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任意散布不信任、不满和反对的意见。”这是我军的最高纪律,也是正规化建设必须达到的最高标准。其二,要严格组织纪律。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党就无法率领广大群众与军队进行胜利的斗争。要加强组织纪律教育,我军所有官兵都要坚决执行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自觉遵守组织纪律,对一切无纪律的现象,必须坚决反对和纠正;对不执行命令的,要执行纪律,有的开除军籍,有的撤职,有的降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严格纪律。

    治军要严,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把纪律和法规的教育、引导作用同约束、惩戒作用统一起来。严格纪律,还必须强调纪律的约束和惩戒作用,对一切无纪律、无政府、违反法制的现象,都必须坚决反对和纠正。邓小平强调,从严执法,从严执纪,首先要做到在纪律、法规面前人人平等。“对于违反党纪的,不管是什么人,都要执行纪律,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分明,伸张正义,打击邪气。”(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7页。)“不管谁犯了法,都要由公安机关依法侦查,司法机关依法办理,任何人都不许干扰法律的实施,任何犯了法的人都不能逍遥法外。”(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2页。)邓小平还明确指出,我们说治军要严,首先对领导班子要严,对高级干部要严。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力、说服力和感召力。

      (三)提出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方针,在现有国力的条件下改善了我军的武器装备

    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军情和当代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强调指出,谋划军队建设全局,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解决现代化的问题。中央军委明确提出:“新时期军队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现代化水平与现代战争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解决这个矛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要求,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关键所在。军队建设必须转到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发展道路上来。”(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学习纲要》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军队现代化建设有四方面内容:一是培养现代化的军事人才;二是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三是科学的编制体制;四是军队后勤的现代化。上述四个方面都很重要,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但是,改善军队的武装装备,使武器装备现代化,则是我军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正因为如此,在新时期,邓小平一直十分关注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的进展情况,明确指出,抓军队,不仅要抓编制,抓战略,而且要抓装备。早在1975年7月, 他就说:“我们抓了编制,接着就抓装备,装备也要抓好。”“军队装备也要有规划。”(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页。)1977 年他又提出:“要提出一个装备战略要求的目标,分清先后缓急。”(注:《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论述选编》八一出版社1993年版,第97页。)要“在现有的国力下加速改进军队的装备。”(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78页。 )1996年12月14日,江泽民指出,要迎接世界军事发展的挑战,要千方百计把我军的武器装备搞上去。(注:《邓小平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研究》(王维章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7页。)为了改善我军的武器装备,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方针和原则,重要的有:

    首先,解决武器装备问题,要从战略着眼,正确规划科研和生产的目标及任务。“要从战略着眼”(注:《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论述选编》八一出版社1993年版,第97页。),从战略上看问题,是邓小平一贯的思想。1977年10月4 日,邓小平指出,军事方面要有一个规划,要从战略着眼,提出对装备的要求是什么,从而指导我们的科研和生产。……一定要从战略上来确定战略要求。没有确定的,要确定,确定了以后就不要动摇。按照战略要求指导科研和生产。(注:《邓小平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研究》(王维章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1978年6月26日,他还说,解决武器问题, 要有一个近期要求,也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研究什么,生产什么,装备什么,都要从战略上进行统一规划。从邓小平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要发展和解决我军的武器装备,必须从战略着眼,订出统一的规划,然后按照规划进行研制、试验和生产。怎样从战略着眼发展我军的武器装备呢?邓小平提出许多重要指导原则:一是要站在世界军事技术革命前沿,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不能老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二是要根据国家可以提供的经济和技术条件,区分轻重缓急,要害的东西要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三是要根据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实际需要,从军事战略的贯彻上解决武器装备的科研和生产的规划问题;四是要根据武器装备的设计、生产和形成战斗力的周期,把科研、生产和装备部队统筹起来。否则,紧要关头要误大事。

    其次,解决武器装备问题,应当量力而行,坚持贯彻少而精的方针。经济条件决定军队建设的规模和质量。邓小平明确指出:要“加速改进军队的装备。但这里有个条件,请大家注意,就是要根据可能。……国防的现代化,只有建立在国家整个工业以及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78页。)江泽民也强调指出, 科技要发展,装备要改善,前提条件就是要把我们的经济建设搞上去。这就是说,我军要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要以我国现有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条件为前提,走一条投资少、效益高,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路子。切不可不顾我国经济的承受能力,盲目发展。在武器装备发展规划中,不仅要列出发展项目,还要计算其研制费、采购费和使用维修费。不然,就可能使武器装备研制定型后,买不起;或买得起却用不起,以致不能形成作战能力。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多次强调指出,提出装备战略要求的目标,要考虑国家经济状况,要贯彻少而精的方针。“武器要更新,方针是少而精。少是数量,精是一代代提高。量不要求大,有吓人的力量。”(注:《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论述选编》八一出版社1993年版,第98页。)宁可少搞一点,也要坚持质量第一。质量问题非常重要,特别是尖端的东西,不讲质量,一个小零件就有可能毁掉全局。“要讲质量第一,特别是重型的东西、高级的东西,特别是空军的东西。”(注:《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论述选编》八一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页。)讲质量,要讲配套, 讲整体质量水平。在总的规划上,关键是要突出重点,精选几项必须办的,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一步一步地来。邓小平的这些指示,为我军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再次,解决武器装备问题,要把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同自己的创造结合起来。邓小平明确指出,在这个问题上,“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1页。 )“更要立足于自己搞科学研究,自己设计出好的飞机、好的海军装备和陆军装备。”江泽民于1995年指出:我们的基点是自力更生。关键性的技术,关键性的武器要下决心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和研究力量,统一组织攻关,力争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9页。)邓小平江泽民的论述,精辟地阐明了我军武器装备要以自行研制与生产为主的思想。为了给自行研制与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就必须大力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应该懂得,我国有12亿多人口,幅员辽阔,军队人数较多,对武器装备的需求量很大,靠从外国买武器装备来实现现代化是不现实的。一则我们没那么多外汇,买不起;二则外国是不会把先进的武器装备卖给我们的。何况买外国的武器装备难免使自己将来受制于人。一旦外国停止供应维修用的零件,或者把我们买的武器装备的性能和弱点告诉敌人,我们就会很被动。此外,靠仿制外国的武器装备的办法来实现我国武器装备现代化也是不行的。因为老是仿制就意味着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爬行,永远处于落后状态。

    第四,提高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要重视解决军工体制问题。70年代末,邓小平就明确指出,现在的国防工业体制是搬的苏联的制度,主要弊端,一是浪费,二是束缚技术发展。因此,根本的问题就是要从搬苏联的那种制度中解放出来。改革军工体制,总的要求是要把国防工业纳入国家整体规划,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原则。1982年1月5日,邓小平同军队领导同志谈话时说:“国防工业有四句话: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其中,以军为主改为军品优先,其他三句不变。”(注:《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论述选编》八一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 )这是一个全局问题。改革军工体制也要同改革装备管理体制联系起来。邓小平指出,装备体制必须高度集中统一。所以,发展国防工业以解决武器装备问题,要从军工体制和装备管理两个方面,正确处理国家建设和军队建设、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装备制造和装备维修的关系,尽可能地把追求军事效益同追求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此外,发展国防科技工业,还要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和管理,做到全国一盘棋。1982年5月,经邓小平批准, 组成国防科工委,加强了对尖端与常规、科研与生产的集中统一领导。

      (四)倡导认真研究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加强了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

      1、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就要认真研究和实行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军事战略方针,作为党和国家总的军事政策,历来都是武装力量建设和运用的基本依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战略方针仍然是积极防御。他多次讲,我们搞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向全球伸手。因此,我们的战略始终是防御性的,二十年后也是战略防御,就是将来现代化了也还是战略防御。当然,我们的战略不只是一个防御,防御中也有进攻,是积极防御。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1977年12月28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说:“经验证明,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战争,敌人就是现在来,我们以现有武器也可以打,最后也可以打胜。”“我们历来的经验,就是用劣势装备打败优势的敌人,因为我们进行的是正义战争,是人民战争。这一点,我们要有充分的信心。”(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77—78页。)邓小平的论述告诉我们, 人民战争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是我们拥有的真正优势和力量所在,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尽管现代战争有许多新的特点,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基本上仍然要立足于“用劣势装备打败优势的敌人”,因此,我们仍然要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首先,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是我们拥有的真正优势和力量所在。人民战争,是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它有两个最基本的属性:一个是战争的正义性,即具有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战争的群众性,即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进行的战争。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博采古今中外人民战争之精华,紧密结合中国革命战争之实际,创造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民战争理论——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正是由于我们掌握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这个强大的理论武器,才战胜了国内外一切强大的敌人,夺取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历史经验证明,即使在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仍然是我们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它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我们拥有的真正优势和力量所在。这是因为:第一,我们坚持的是自卫立场,在维护世界和平和维护国家利益、领土完整以及国家主权这个基点上,正义属于我们,因而能够赢得中国和世界最大多数人的拥护。尽管军事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发达国家特别是超级大国比我们先进,但是技术条件只能影响战争的进程,它不能改变战争的性质。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规律仍然起作用,由于我们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不仅会得到本国人民的积极支持,而且必然会得到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广泛支持,而我们的敌人则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第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革命战争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当代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相反,现代战争的高度机械化和电子化、指挥自动化、智能化,使战争的突然性加大,战争将更加广泛、更加残酷,这更加强了人在战争中的作用。空前复杂的战争机器需要人去研究、制造和使用,需要人去组织、管理和指挥。战争的广泛性和立体性,需要动员更多的人投入战斗,有时甚至要全民动员。战争的空前残酷性,需要参加战争的人们具有更高的觉悟,才能经得起严峻的考验。由于中国块头大,一是地域辽阔,二是人口众多,加之我们战争的正义性质,在这些方面,显然我们占有巨大的优势。敌人要占领我们国家,消灭我们人民,是根本不可能的。第三,中国拥有一支由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预备役部队和广大民兵组合而成的强大武装力量,具有深厚的人民战争潜力和持久作战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基础。在论述了上述巨大优势后,邓小平强调指出,这些优势,绝不是现代化装备所能够替代的。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是任何强大敌人都不敢贸然入侵中国的重要原因。

    其次,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应当适应新的情况,注意同现代条件和现代战争的特点结合起来。在当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有鉴于此,邓小平强调指出:“现在的人民战争与过去不同,装备不同,手段也不同。”“条件不同,人民战争的表现形式也不同。”(注:《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论述选编》八一出版社1993年版,第46页。)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是一场捍卫国家利益并在国家政权统一组织下的人民战争。这种较量,拥有的武器装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将远远超出过去革命战争年代的水平,所要应付的则是一场时间上相对缩短、空间上相对扩大,力度上相对加强、攻击点相对集中、物资耗费量相对增多的现代战争。其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其特点,是战争的科学技术含量大幅度地上升。正因为如此,我国未来反侵略战争,亦即以反对霸权主义侵略为主要目标的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与过去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相比,在作战对象、战争规模、样式、进程以及具体打法等诸多方面,都有许多新的特点,重要的有:一是空中、地面、海洋全面展开的立体战。二是全国军民总动员、各条战线紧密配合的总体战。三是各种武装力量(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相结合、诸军兵种密切协同的合同战。四是反对霸权主义侵略的正义战。正因为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有这许多新的特点,江泽民强调,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要随战争的发展而发展。好的传统要继续坚持,作战形式则要根据新的条件不断创新(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学习纲要》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再次,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需要加强军事科学研究。毛泽东指出:“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注:《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173—174页。)战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指导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也必须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发展。由于现代战争不同于过去的战争,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也不同于过去我们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因此,人民战争的传统经验在现代条件下就不能照搬照套。为了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就必须加强军事科学理论的研究。先进的军事理论,历来是我军建设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战争的重要制胜因素,我们党历来是非常重视军事科学理论研究的。在当代,要发展我国的军事科学,一方面,要继承毛泽东军事思想;另一方面,又要研究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特点和规律。要研究自己,也要研究对手;要研究怎样发挥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威力;要研究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和科学组合问题,也要研究人和武器装备的科学编成问题。

      2、坚持全民办国防的根本方针,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

    当代中国的国防事业,走的是依靠全国人民建设人民国防的道路。中国的特点是国大人多,经济力弱。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依靠人民建设国防是必然的和唯一的正确选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一再强调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建设仍然要沿着毛泽东同志开创的道路前进,仍然要坚持全民办国防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四大以来,江泽民又多次指出,党的各级组织、政府和全国人民要一如既往地关心国防建设事业。社会主义的国防,本质上就是人民的国防。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依靠人民建设国防,都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一个根本原则和方针。要坚持全民办国防的根本方针,必须解决两个带全局性的重要问题:

    其一,需要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在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党的基本路线也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为了保证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武装力量建设走邓小平提出的“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道路,既要保持适当规模的常备军,以应付突发事件;又要建立有效的后备力量动员机制,一旦需要,能够迅速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战。常备军后备力量是构成现代国防的基本要素。常备军是骨干,后备力量是基础,只有常备军而没有后备力量的国防是不完整的国防。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边境线和海防线长、周边情况复杂的大国来说,在常备军减少的情况下,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就具有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的国防后备力量,一个是民兵,再一次是预备役部队。邓小平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以后,对国防后备力量极为重视,他针对新形势下提出人民群众参战能力问题,提出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建立必要的制度,搞好民兵建设。他强调指出:“民兵就是要提到战略地位。现代条件下,老的游击战还是有用的。”(注:《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论述选编》八一出版社1993年版,第45页。)由于现在民兵的武器装备精良,在反侵略战争中必将起更大的作用。在党中央领导下,民兵建设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的方针,调整了组织,加强了政治思想建设和军事训练,使传统的民兵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了旺盛的活力。80年代初期,邓小平又进一步指出,组建预备役部队是个好办法。可以寓兵于民,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1984年颁布的新的《兵役法》重新恢复了预备役制度,规定凡有民兵组织的地方,都将应服兵役的人员纳入民兵组织服预备役。这样,就把民兵制度同预备役制度结合起来了。建立预备役部队,标志着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民兵制度与预备役制度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我国兵员雄厚的优势,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参战能力,开展人民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需要建立有效的国防动员体制。毛泽东说过:“战争指挥员活动的舞台,必须建筑在客观条件的许可之上”(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79页。)。要赢得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除了正确的指挥这个主观条件外,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客观条件,一个条件是国家综合国力要强,应付战争的潜力雄厚;再一个条件,是战争动员要快,能迅速从和平时期转入战争状态,最大限度地把已经具备的战争潜力转化为投入战争的军事力量。建立有效的国防动员体制是现代国防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动员,通常指战争动员,指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做好战争动员工作,对国家、对国防、对军队建设都有着重大的意义。邓小平说过,军队平时的组成要同战时结合。比如说,根据我们这次讨论,制订出动员的方案。如果把动员方案制订好,战时指定哪些地方补充,这就可以减少平时军队兵员数量(注:刘鸿基等著:《邓小平国防建设思想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他还指出, 解决国防动员体制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坚持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原则。贯彻这个原则,必须把战争动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整个国防建设包括军队建设和后备力量建设之中。要在加强动员立法工作、健全动员领导体制的基础上,统筹规划,从武装力量、国民经济、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医疗卫生、城市防空以及全民政治动员等方方面面,逐步建立和健全动员机制,不断提高国防建设的整体效能和水平。一旦战事发生,保证国家可以迅速动员全民族和全社会的力量投入到反侵略战争中去。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联系实际谈邓小平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贡献 论述题:联系实际谈邓小平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贡献 什么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其科学含义包括哪些内容?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哪里 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哲的贡献 谁知道对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军队现代化建设主要指哪几个方面?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是什么? 求政治方面的邓小平对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贡献?? 如何看待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所作出的贡献 邓小平的两大历史贡献是什么 邓小平新时期军事建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我国科学院士谁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对邓小平的评价 1992年的时候邓小平做了什么重大贡献? 邓小平1978年以来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根据目前我国面临的各种危险,应采取什么手段,何种方式予以应对;新时期如何理解国防建设与军队建设协调发展 新时期对党支部新的要求是什么? 对二战的贡献 邓小平爷爷对深圳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仙湖邓爷爷亲手植树前,你会说些什么?10句话以上 抗日战争时期,广大的爱国华侨对祖国的抗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请问南洋华侨的领袖是谁? 我军新时期在军队建设上要求实现哪两个根本保证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