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走椛百合本子:“新读书无用论”侵蚀农村少年学习心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49:07
“新读书无用论”侵蚀农村少年学习心态







http://www.xiaomei.cc 01-09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记者 靳延明



  前言:生态与教育,是怎样一对矛盾关系,我们可以忽视,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被拽入城市化轨道的农村教育,一直走得艰难。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农村教育的困局,让农村少年“不爱读书爱打工”?近日,作者作为校园媒体代表,跟随“外面的世界雅思考试爱心传播”活动团队,来到重庆开县白泉乡百里中学,深入基层,通过与当地老师、家长、学子的交流,回答了心中的些许疑惑。
  农村少年不爱读书爱打工
  辍学一年后重返校园,16岁的雷仁义心情复杂。这个之前在深圳某私人汽修厂做了一年焊工的农村少年,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
  初三开学的一个月之后,原本学习成绩处于中游的他,看着外出打工的村里人都挣了钱,在外面“自由自在地生活”,加之自己“太顽皮”,与三个关系好的同学商量之后,一起辍学了——一年的时间,他早起迟眠,“除了补胎什么都干过”,经常做的焊接工作让他眼睛灼痛,每天止不住地流泪。
  2010年夏末的一天上午,雷仁义难忍眼睛的疼痛却没有得到师傅准假,收工后,他一个人在空旷的停车场大哭了一场,“没有人来安慰,很无助”,回想打工生活没有换来想象中的自由与财富,这个男孩开始后悔“当初辍学的冲动”。
  母亲看出儿子的心思让雷仁义选择重返校园。但与雷同时辍学的其他三人,依然漂泊各地——建筑工地打工、发廊学理发、上技校。现实是,在雷仁义就读的这所身藏于大巴山脉深处的重庆市开县白泉乡百里中学,更多的同龄人会在走入职校或中途辍学,像后者一样出去“闯”,能考上高中进入大学的人,微乎其微。
  “新读书无用论”的蔓延
  令百里中学校长助理王文卿担心的是,近些年,伴随着高昂的大学学费与大学生就业低潮的双重压力,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在这个村庄悄无声息地蔓延,正在挫伤乡亲们支持子女读书考学的积极性——那些没有坚持读书外出打工的,不少已有了不错的收入,那些全力攻孩子上学的家庭,反成了村里的困难户。
  杨勇家就是典型的样本,父母都在外打工,为的是给初中二年级的杨勇和小他四岁的妹妹攒学费。66岁的杨明光和小他一岁的老伴马发横,二老身体都不好,靠卖生姜和辣椒给孙子孙女换点生活费。他家还居住在1977年修的老屋,已破败不堪。“不敢起屋,如果他两考得起,还得送他们一程。”杨明光说。
  百里中学教导主任叶昌友记得一个家庭,男主人每年在煤矿挖煤能换来4~5万多元的收入,但还是住在老屋,不敢盖新房,还得在休息时去跑摩的,补贴家用。因为他的四个子女,相继考上了大中专院校,升入高中,一年至少花费7万元。“因教返贫”是这个农家没能摆脱的厄运。
  相反,“不读书也可以混得好”的说法常常得到佐证,一位校领导谈到,现在“混”得最好的,赚到钱的,反而是哪些当时成绩最差的,“因为他们敢闯”。
  王文卿也发现,10年前出去打工的孩子,尤其是男孩,由于“愿吃苦、沟通能力好”,现在不少已经当上了小老板、企业骨干。
  慢慢地,村民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让孩子出去打工会带来更直接的经济收入,而乡村中学较低,读书的普遍出路还是考不上大学最后去打工。以致家长轻视教育造成学生学习意识淡薄,成绩不理想,进而又导致低的大学入学率,反过来让家长失去信心。如此恶性循环。
  学校教育显得“徒劳”
  教务主任黄燕燕发现,村民打工的选择似乎依循着这样的规律:山上的村民,要到集镇上来,房子买了,欠账了,然后就只有出去打工,挣钱还帐。她的学生深受这种环境影响,不爱学习。
  黄燕燕会尽力去教育,但有时候,“教育是没用的。有用但作用也很小。你想想你在学校一个人给他的教育和回去之后所有周边环境给他的教育,哪个的(影响)大?”
  王文卿形容这种现象是“5+2=0”——学生在学校接受5天的课堂教育,周末回家接受2天周围环境影响,让老师的教育成果归零。在这位31岁的教师眼里,长期的家庭教育缺乏造成学习意识淡薄,以及学生周围环境的消极影响。让学校教育常常显得“徒劳”。
  让叶昌友痛心的是,很多村民对待教育的“意识不够”,学生在学校卖点文具,买些工具书,家长都不会支持。“甚至发的扶贫款,家长拿去打牌喝酒,也不给孩子买书。”
  在这位“坚守”大山12年的教师看来,农村教育面临的种种困境中,诸如硬件设施不完善、师资流动等问题可以通过社会资助,政策倾斜等方式得到转变。但意识问题,是最为迫切也最为棘手的。
  “家长不重视,孩子没意识。”一位任教多年的班主任教师道出了苦水。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无法照顾到他们的学习。就算没有外出务工,有些家长甚至不愿意来开一次家长会。有次一位母亲给他请假说“老师,我就不来开家长会了,我家的猪没人喂。”
  “你的娃娃重要还是你的猪重要!”她还记得自己这样气愤地反驳。但客观现实却又让他不时心软,学生太穷太苦,冷静不下来学习,家里孩子多农活多,也没办法。
  学生没有理想 眼界局限
  记者发现,不仅是“读书无用论”在侵蚀着山区学子的学习心态,山区闭塞的环境与信息,也在限制着孩子们的教学条件与见识眼界,造成学习动力的缺失。
  有一次,当邱建军老师试图把化学元素周期表形容成一个货物规整有序的“超市”,好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理解记忆的时候,被下面“表情茫然”的同学们问住了——“老师,什么是超市?”。
  类似的场景,在这所身处大山深处的中学并不少见。孩子们不明白政治老师讲的“非典”、“禽流感”,不知道“泰坦尼克号”,“贝克汉姆”也是陌生人。记者在三天的走访中粗略统计,全校800多名学生中,70%以上是留守儿童。其中有近60%以上的学生没有出过山,仅有4%的学生去过重庆市区。
  25岁的语文老师李莉观察到,“不是说不想考高中,考大学,有些学生对这些就根本没有概念,何谈憧憬”。不少县城孩子假期可以请家教、上辅导班、获取信息渠道广泛,而农村学生无缘吃这些“偏食小灶”。
  有不少老师还发现,城市与农村的信息资源差距,让老师无法捕捉到最新的考点动向、出题热点,以及考试题目的“城市化”倾向,让这些只能紧紧抱着课本的农村孩子“很吃亏”。
  一个现象值得注意。记者试图去用摄像机收集这所学校孩子们的“理想”。在走访了4个班后发现,孩子们的答案非常局限,集中于做一名老师、医生、军人、老板、画家,或者考上高中、大学。“想环游世界”是最具想象力的回答。
  “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缺乏家庭教育、理想教育。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王文卿坦言这是这所乡村中学面临的教育困境之一。 校媒网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