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卷轴5山洞太黑:辽河平原的民俗与旅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1:43:26
了。
  兴城温泉的水温高达 70 度,水中含有硫磺、钾、钠、钙、镁、铰等十余 种微量元素和某些放射性元素,对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神经衰弱和妇科 疾病等,都有很好疗效。目前,这里有温泉疗养院 30 多所,1 万多张床位, 每年都要接待全国各地的大批疗养人员。
  温泉疗养区所处环境极佳,靠近海边,那里有良好的天然海滨浴场,浅 水沙滩,一年四季游人不断。海岸上,还建有一个规模巨大的“兴海公园”。 园内楼阁亭台,错落有致,各种珍奇花草,万紫千红,参天林木,无边无际。 登上观海亭,置身于四周海水之中,尽情地领略大海风光,倘若夏日到这里 来旅游、疗养,更为惬意。
·渤海明珠菊花岛·
  菊花岛最早叫桃花浦,传说是由于战国时燕太子丹,为逃避秦国迫害, 乘一叶桃花漂到此岛而得名。后来有位叫觉华的和尚在这里得道,又改名为 觉华岛。数百年以后,因岛上菊花很多而易名为菊花岛,并延续至今。菊花 岛位于兴城县城东南 20 余里的蔚蓝的渤海湾里。隔海相望,全岛呈长葫芦 形,两头宽,中间窄。岛的面积不足 40 平方公里,最高处海拔 243 米,山势 南高北低。
菊花岛不仅历史悠久,景色宜人,风光绮丽,而且是明代东北边防重地、
屯积和运送粮草的要塞。岛上名胜古迹很多,著名的有:石佛寺、大悲阁、 九顶石、八宝琉璃井、唐王洞、圣水盆等,还有明末储存粮草的古城址一座。 从海滨渔场码头乘船,一小时就可到达海岛。上岸后,沿着乡道迂曲西 南行,过北山后,在东南山岗上,有一处辽代建筑遗址,可惜不见记载,不 知为何寺院。在岛的南面,山岩因海水侵蚀,形成了一个如鲶鱼嘴状的天然 山洞,有人在其下面支顶了九根古柱,便被称为“九顶石”。坐在洞中,南
望大海,水天一色,无涯无际,波光如鳞,映日生辉,情趣盎然。
  转到岛的东面,这里是古迹最为集中的地方。辽代在岛上所修建的“海 云寺”和“龙宫寺”现已不存。在原龙宫寺的旧址上,明天顺年间修建的大 悲阁也已残缺不全,只有重修大悲阁的碑记仍然完好地保存在这里。
唐王洞和大悲阁都是向东面海。唐王洞是用石块砌成,洞口开在大悲阁
下面海边人工建造的台基上,洞内有宽大的地下通道直通山顶。相传唐大宗 李世民征辽东时,曾在这里驻兵,为了避暑而修了此洞,所以叫“唐王洞”。 其实它原是寺院排泄山水的暗道。不过,这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却为菊花岛 增添了不少风采,经近年来的修整,游人弯腰可入洞玩赏。这一带树木茂密, 浓荫蔽日,幽深清雅,是盛夏消暑的好地方。
  在大悲阁右侧前面平地上,有一眼古井,原为辽代僧人饮用井。它是用 规则的长方形条石砌成。井体呈八棱柱形,又因原来在井台上建有琉璃瓦井 亭,所以叫“八宝琉璃井”。井深 10 米左右,水深 5 米。井虽在海岸边,却 为淡水,井水清凉,沁人心脾。
  岛上的西北角,有一座土围墙的营城,叫营城子,它是明代储存军需粮 草的地方,至今遗址尚存。明天启六年(公元 1626 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军 征宁远失利后,曾派兵攻打该岛。当时明朝守将姚抚民,凿冰为壕,以车为 盾,派重兵在冰上扎营。后金军从凿冰处进攻,明军大败,全军覆没,明军 船只 2000 余艘,粮草 1000 余堆被焚毁。
登上菊花岛顶峰,放眼远眺,岛外水天相连,一片茫茫,海面上不时有

渔帆点点,海鸟群翔。岛内山奇林密,绿树丛中掩映着农家房舍,古迹和烂 漫山花装点着秀丽的河山。置身于这美妙的天光、水色、古迹、幽耕之中, 仿佛处在“仙境”一般。假如你来到兴城,而没有登临菊花岛,那实在是美 中不足的一件憾事。

朱梅墓园


  朱梅墓园,位于绥中县李家乡石碑坊村。它是辽宁省唯一的规模较大、 保存较完整的明代石刻群。
  朱梅,字海峰,明末辽东广宁前屯卫(今绥中县前卫)人。他为人忠厚, 办事精明干练,在明军中初任副将之职。明天启六年,他与袁崇焕一起,抗 击后金军的侵犯,身先士卒,视死如归,终于以少胜多,击退了努尔哈赤的 军事进攻,取得了宁远保卫战的胜利。明天启七年,朱梅又与袁崇焕一起, 击退了皇太极的后金军的进犯,取得了宁锦大捷,保卫了山海关与京师的安 全。
  广宁失守后,军心民心不稳,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况,朱梅出任山 海关总镇。上任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安抚百姓,重修长城,招收降丁, 开展屯田,大大增强了山海关的防务。
  由于朱梅镇守山海关有功,他死后,明廷为表彰他的功绩,在他战斗过 的地方建造了这座墓园,并为他立了一座石碑坊。
  朱梅墓园占地面积很大,前后长达 300 余米。前部有分列左右的一对石 华表,后边是一对石狮子,再后是一座高大的石坊。石坊是四柱三搂式,单 檐庑殿顶,主楼四朵斗拱,侧楼两朵斗拱。主楼最上面刻有“圣旨”二字, 下面额匾刻有“名勒燕然”四字,最下面的刻字为“左柱国恃进光禄大夫赠 太子大保前经理军务镇守蓟辽地方五桂将军印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海峰 朱公成恩坊”,主楼背面刻有四个大字“华表忠熏”。石坊为青色花岗岩建 造,上面雕飞凤、奔龙、鱼、马、羊、鹿等图纹,气势雄伟,结构严谨,雕 饰精美。石坊后面是石制墓园门,园内中间有石铺甬道,两侧是四对石狮、 石羊、石马和石人,造型生动逼真,石刻技艺精良。再前面有石雕龟跌座的 高大龙首碑四通,其后有圆首碑两通。最后就是土筑的朱梅的坟茔,坟茔直
径 5 米多,高达 2 米多。墓前有一个石雕墓表,上面刻有阳文楷书十行,每
行五个字,其文字是“明浩赠左柱国特进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前经理军务镇守 蓟辽等处地方五桂将军印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海峰朱公墓”,字体浑厚 有力。
朱梅墓园地理环境优越,南临渤海,与姜女庙遥遥相望,西面是九门口
长城,有沈山铁路和公路经过,交通方便。

孟姜女遗迹


  关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我国流传极广,各省都有不同的说法, 内容差异很大。其中一种说法:孟姜女是陕西人,婚后不久,丈夫被官府抓 走,送往山海关修长城。一去三年,不见回来。北方冬季寒冷,为了御寒, 孟姜女为丈夫做棉衣送去,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才来到山海关。她四顾茫 茫,哪里去找夫君呢?她四处打听寻找,后来听说丈夫因修筑长城劳累而死, 尸骨被埋在长城下面。孟姜女得此噩耗,如晴天霹雳,放声痛哭,最后将修 在海边的长城哭倒。孟姜女把埋入长城里的丈夫尸骨拣出埋葬后,自己也投 海自尽了。
  后来,在浩瀚无际的大海中出现了姜女坟,它就是位于今绥中县西南万 家乡村家屯村的海中的四块露出水面的黑色礁石。那四块礁石中,高的是墓 前的石碑,低的是坟莹,称为“姜女坟”或“姜女石”。
  由于这几块处在海中的陡峭礁石,平时人迹罕至,所以成了海鸟的乐园。 成群的海燕,从大海上飞来,在这里盘旋栖息,景色独特而优美,被称之为 “姜女坟雁阵”,这就更增加了“姜女坟”的神秘色彩。
  
名吃全羊席和“鞭打绣球”


  兴城的全羊席,别具一格,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它用一只整羊作为全 席的主要原料,采取分档取料,因料施艺来烹制佳肴,总计可做出全席的一 百道菜。这百道菜肴,刀工精细,色、香、味、形各异,造型优美,展示在 人们的面前,就像一幅完美的艺术品。全羊席食之不膻,回味无穷。
  全羊席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是当时宫廷专用宴席之一。后由清末宫廷御 厨李德胜亲自传给高云峰。
  相传,有一次,高云峰当众献艺,上了九十九道菜,众人喷喷称奇,赞 不绝口。高云峰此时兴致勃勃,想再献一菜凑足百道。但是,案上原料已经 用尽,只有羊鞭、羊睾被弃在一旁。他灵机一动,遂用两物烹之,端到席上, 众人齐声问此菜何名?高云峰随口答道:“鞭打绣球。”从此以后,鞭打绣 球便成为全席中不可缺少的一道菜了。
  高云峰不仅技艺高超,而且艺德也非常人所比,他将烹制绝技亲自传给 杨海波,杨海波又与王树槐、周玉林等反复实践研究,对全羊席工艺进行了 修改和补充,最后编纂成书,广为流传。
  
文化之乡朝阳


  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东邻锦州、旱新二市,西接河北省,南与锦西 市交界,北与内蒙接壤。下辖双塔、龙城两个区,北票、凌源两个县级市, 朝阳、建平、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三个县。全市土地总面积为 19707 平 方公里,人口约 318 万,居住着汉、蒙古、满、回、朝鲜等 19 个民族。
  朝阳市地处辽西的山地丘陵地带,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努鲁儿虎山, 东部是松岭山脉,中部为大凌河谷地。全市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 气候,四季分明。
  朝阳市矿产资源丰富,有 70 多种矿产,其中主要有煤、油母页岩、石灰 石等多种非金属矿产和金、银、铝等贵重金属矿产。北票有全市最大的煤矿。 黄金产量居全省第一位。朝阳市的农作物品种较多,其中谷子和棉花的产量 在全省分别居首位和第二位。目前,朝阳市已经建立起了冶金、电力、化工 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朝阳市有着众多的旅游景区和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省级风 景区凤凰山,山深林密,曲径通幽,风光秀丽。朝阳地区的辽塔是东北地区 最早的古塔,在全国也属罕见。北票市的大黑山低温矿泉是疗养休息的理想 场所。凌源市天盛号金代石拱桥,比驰名中外的北京卢沟桥还早建 20 多年。 另外,还有许多文化遗址,如喀左县鸽子洞文化遗址、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 牛河梁女神庙遗迹、古燕长城遗址等。
朝阳市还有许多名产闻名省内外,如喀左县的紫砂制品、八宝酱菜,建
平县的锦龙宫曲酒,朝阳的贡醋,北票市的喇嘛糕等。 朝阳市历史悠久,各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目前,朝阳各族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着
美丽的朝阳。

凤凰山风景区


  凤凰山,在朝阳市东面,原名龙山,清初改称凤凰山。据《承德府志》 记载:风凰山“在县属东南二十里,群峰连亘,周九十余里,山椒一塔,耸 峙诸峰,视之如翠凤昂首张翼形,故名”。
  凤凰山峰高数千尺,树木郁郁葱葱,风景美丽。山中原有古寺,分上、 中、下三处。上寺建在峰顶,旁边有上石洞,名为朝阳洞。下行几里是中寺, 称为云接寺,这里树木茂盛,鸟语花香,是游览观光的佳地。下寺称延寿寺, 属辽代建筑,后清代曾重修。现在三个寺都已寺毁像残碑湮,不见旧貌,仅 中寺西侧的云接寺塔依然耸立,向游人展示着昔日的风采。
  著名的朝阳洞,宽一丈,进深一丈二尺,高一丈二尺。洞中有一石佛卧 于石床之上,是一裸体男子,身长九尺五寸,高二尺五寸,腰围三尺五寸, 头枕石枕,与石座相连,无半点缝隙。相传,在清顺治八年春三月,蒙古四 楞台声带领炮手赵力彬等人,来到山上行围打猎,发现一只白鹿,众人追至 山顶树林中,突然白鹿不见了,却看见了一个石洞,进洞一看,发现了卧佛, 于是大家决定建一庙宇。第二年大功告成,石佛也被装饰一新,因为是一裸 体男子,就用被子盖上了。该洞本无名,因为向阳,便取名朝阳洞。
高耸入云的云接寺塔,原名摩云塔,又叫中峰塔,建于辽代,是四方形
砖塔,风格独具特色。辽宁古塔一般均为六角、八角、十二角,方形塔仅见 于朝阳。云接寺塔高百尺,十三级,实心密檐,塔下为单层须弥座,四面中 间各有一门,两侧的浮雕有莲花、伎乐人、化生童子等,四角有力士像,表 情各异,姿态不同。塔身四面中央各雕有一坐佛,坐于莲花台上,两侧有胁 侍。旁有一方形十三级小塔,它的上面同样也雕有小坐佛,仿佛是大塔的缩 影,饶有风趣。上面有自上而来的飞天,生动逼真。这些浮雕造型优美,工 艺精湛,给人以美的享受。各层塔檐均为素面,迭涩砌成,层层内收。各层 檐角均有挂风铃的吊钩,而且各层中间处也有吊钩,可见当时每层均有八个 风铃,但今已不存。云接寺塔的塔顶已坍倒,顶部杂草丛生,原形无法考究。 该塔以自身独特的建筑风格,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山是朝阳市的著名风景区,一年四季都有大量的游人光顾。

喀左鸽子洞文化遗址


  在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城东北 39 华里紧靠大凌河的西汤山 上,有一个天然溶洞,是一所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因有许多鸽子栖息于洞 内而得名鸽子洞。
  鸽子洞立于悬崖陡壁之上,洞口距大凌河面 35 米,面向东南,洞里光线 充足,可防风遮雨,外散炊烟。主洞面积为 18 平方米。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发 掘,发现有厚达 50 厘米的灰烬层。此外出土了旧石器 300 余件,其中打制石
器 72 件;古代动物化石 30 余种;人类化石 3 件。 出土的旧石器主要是用石英岩制作的,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等。
这些石器打制比较细,刃缘相当规整,类型趋向稳定。研究者从石器的类型 和加工技术上分析,鸽子洞旧石器要比北京猿人石器进步一些,属于旧石器 时代中期遗存物,距今约有 10 多万年的历史。
  从出土的动物化石看,既有食肉动物又有食草动物,主要有达呼尔鼠兔、 硕旱獭、简田鼠、直隶狼、虎、豹、野马、岩羊、鹿等。这些发现,揭示了 喀左地区的地貌变化。虎豹的存在说明当时当地有较大的森林;野马、羊、 鹿的存在说明这里有过肥沃的草原;而岩羊化石的发现说明当时气候要比现 在冷一些。现今鸽子洞附近,草木稀疏,气候干燥严热,显示出与古代迥然 不同的特点。鸽子洞高居悬崖之上,同附近阶地对比看,10 多万年来地势上 升了 30 米左右,当时洞口离大凌河河面仅 5 米左右。
从发掘的哺乳动物的化石中,还可以找到古人用火的痕迹,如被火烧过
的部分羊的牙齿化石。当时,羊是人的主要捕猎对象,因此,可以遥想当年, 古猿人手持木棒,在广阔的大凌河谷追逐羊群和庆祝猎获动物的欢腾场面。 鸽子洞遗址的发掘,为研究我国原始社会的人类活动和辽西地区的古地 理、古气候,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已被联合国科学文化组织列为科研第
四号。

凌源金代石拱桥


  1977 年,凌源县渗津河流域的天盛号乡在地下发现了一座金代石拱桥, 省考古队在 1979 年 10 月发掘,凌源县文化馆在 1980 年复建。此桥造型优美, 结构独特,每年都吸引不少游人前来参观。
  通过桥孔中的一块带铭文的“桥志石”,可以了解到有关这座桥的基本 情况。“桥志石”楷书阴刻,文字清楚。上写:“唯大定十年岁次庚寅五月 辛亥为朔,己卯日龙山县西五十里地狗河川孙家庄刘百通亲笔记。非百通独 立而成,赖二刘同心而建,二刘者刘五、刘海”。
  大定十年,是金世宗完颜雍的年号,为公元 1170 年,距今已 800 多年。 狗河川孙家庄就是现在的渗津河和天盛号乡。初步分析,它原是一座民用交 通桥,数百年前,在一次山洪爆发中,因石桥上游流水改道而被淤没于地下。 这座桥距地表一米以下,是一座五柱头、四栏板单孔石拱桥。桥宽 4.7
米,长 3.8 米,高 3.4 米,桥的南北两端有八字迎水墙。桥拱孔道为 2.9 米 的跨度,上拱为半圆形,下拱是半椭圆形。拱两面圈脸石的每段上面还有直 径为 28 公分的浮雕大莲花一朵,每朵为八瓣,花朵外用 30 个圆珠把莲花圈 在中间。桥面用九十多块折扇形石条砌成,每块石条都用白灰灌浆,稳定性 很强。这种上下拱的砌筑方法,使整个拱自成一体,外侧的圈脸石一道,固 以束腰,全部横断面都可承受压力,形成整体,独立承载。
这座石拱桥设计大方,结构新颖,形式美观,砌拱方法独特,具有很高
的审美价值。

古燕长城遗址


  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阳??以拒胡。” 秦统一六国后,便连接燕、赵、秦三国长城,“起临挑至辽东万余里”。苍 苍莽莽的古燕长城,究竟在辽宁的什么地方呢?60 年代初,经过考古工作者 的深入探查,终于在辽西建平县境内发现了古燕长城遗址。
  古燕长城在这里有三段:西段在紧临老哈河的热水乡小马家湾,隔河与 内蒙古宁城县冷水塘的长城相连;中段在老官乡羊草沟南山;东段在烧锅营 子的唐土沟梁,直到十家子乡的姚家水泉出境。三段一线百余里,婉蜒起伏, 行如奔龙,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为“长龙”,因大部长城是就地取材土筑, 所以又被称为“土龙”。石砌长城保存较完整的一段,在张家村南山至蛤蟆 沟脑北山之间,全长约 10 多里,墙基宽约 2 米至 2.5 米。与文献记载中“长 城无土之处,累石为固”相符合。
  在燕长城沿线上,每间隔一定的距离,还常常发现山中小城,被称为 “障”,有的直接修在长城脚下。如烧锅营子乡霍家地村有一座古城遗址, 当地称为“南城子”。该城南北长 170 米,东西宽 160 米,墙基宽 6 米,存
高 1.5 米。城门在南墙偏西处,门宽 5 米。它是长城外面接筑的小城,长城 本身成了它的南墙,城内至今还有数处高大的夯土台基址,可能是当年置戍 卒的居高了望台。地面上散布着战国时期的绳纹大板瓦、兽纹瓦以及陶器等。 有时在两山之间,平野之上,仍可见到一道长长黑痕,宛如细带,这便
是长城土墙残迹,雨后尤为清晰。
  这道燕长城是由河北省围场起,经内蒙喀喇沁旗,向南转入辽宁省建平 县,再往东经内蒙敖汉旗,复伸入辽宁北票市、阜新县,透迄东去??它属 燕国北长城,距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东段的烧锅营子乡蛤蟆沟脑北山一 处长城遗址,已在 1980 年列为辽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喀左紫砂陶器


  紫砂陶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江苏宜兴紫砂陶器,更是历史久远, 誉满中外。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喀左)紫砂陶器是该行业的 后起之秀,著名的南哨陶瓷厂建于 1937 年,是一个有着 50 多年历史的老厂, 也是喀左县最早的陶瓷厂。
  喀左县的陶器产品,造型新颖,种类繁多,各式产品千姿百态,琳琅满 目。有盆类、壶类、瓶类、茶具、酒具、文具、台灯等。工艺产品有看盘、 壁挂和引人瞩目的惊马、奔马,造型美观,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具有独特 的民族艺术风格。
  喀左紫砂陶器是采用当地一种稀有陶土紫砂(又名南沙)为原料制成的 陶器,色泽红紫,质地细腻坚硬,适于雕刻,易于着色,透气性好,且可塑 性、稳定性俱佳,既不易变形,又不易爆裂。因此,用紫砂制成的花盆有良 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栽培的花木不烂根,不掉叶,能保持土质疏松,花草 树叶茂盛,花色艳丽。使用紫砂茶壶泡出的茶叶,不失原味,色味俱佳,时 间一长,茶垢堆积成“山”,素有“茶山”的美称。用紫砂器皿装粮食,不 易酸腐。紫砂茶具由于热传导慢,不炙手,不易磨损,经常擦拭,表面越加 光泽,黝亮照人,深受茶家的珍爱。
喀左紫砂陶器的装饰工艺水平很高,画面的设计、雕刻、设色都十分讲
究。紫砂陶器的美丽外衣除大量采用传统的刻画工艺外,还运用浮雕、印花、 透雕等工艺手法。近年来又创造了彩釉堆绘方法,精制各种花盆。彩釉堆绘 的方法是把设计好的图景画面,一笔一笔地用彩釉涂点堆绘在陶器花盆外 面,经烧制后发出玻璃光泽,有很强的立体感。盆内有鲜绿的枝叶,娇妍的 花果,盆的外表是堆绘的美丽图景,花盆内外相互衬托,显得格外高雅俏丽。 喀左紫砂陶器既是人们的生活用品,又是美化环境的工艺品,它以高质 量、高工艺畅销全国,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备受国内外顾客的赞誉。早
在 1983 年,喀左紫砂陶器就被国家轻工业部、国家民委评为优质产品。

文坛杰出人物尹湛纳希


  尹湛纳希,汉名宝衡山,字润亭,1837 年生于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 北票市下府乡)一个蒙古贵族家庭,排行第七。他的父亲旺钦巴勒曾任土默 特右旗的协理台吉,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在鸦片战争中,他率本旗武装 在营口附近参加了抗英战争。旺钦巴勒还是一位喜好藏书、致力于历史研究 的学者,他对尹湛纳希及其弟兄们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尹湛纳希聪明好学,幼年从私塾学会了蒙、汉、藏、满四种文字。他曾 游历过内蒙、辽宁等地区和国内其他一些名胜古迹,拜访了许多名士学者, 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他一生留下了数百万字的作品。他写的《一层楼》 和《泣红亭》两部长篇小说,造诣很深,被誉为蒙古文学之源。由他的父亲 开编的《大元盛世青史演义》只写了八回便搁笔,他历时 20 余年,完成了父 亲的遗著。这部描写成吉思汗英雄业绩的长篇历史小说,有着重要的历史价 值和文学成就,开创了蒙古族长篇小说的先河。他还写了不少针泛时弊的杂 文和抒情诗歌,并把《红楼梦》、《中庸》等汉族古典作品译成蒙文本。他 博学多才,对汉蒙的文学、史学、诗歌、绘画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留下的绘 画《雀梅图》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尹湛纳希的后期生活十分清贫,曾寄居锦州,靠典当祖传器物和借贷度
日。由于积劳成疾,于 1892 年 2 月 25 日在锦州去世,享年 55 岁。 尹湛纳希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清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濒临崩溃的前夕。
他的贵族家庭,也走向没落。他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看透了清王朝的黑
暗腐败,从而萌发了改良思想和民主精神。在《一层楼》中,他深刻地揭露 了王公贵族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对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寄予了深切的同 情。尹湛纳希一生未做过官,对鱼肉穷人的官宦深恶痛绝,拒绝同权贵们交 往。他同情穷苦百姓,常常慷慨布施穷人,所以,他的家族和其他贵族中一 些人称他为“疯子”。
尹湛纳希的作品,不仅是蒙古文学的珍品,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宝库
中的一份重要遗产。他在文学创作和理论上的巨大贡献,使他在蒙古作家中 声誉斐然,被誉为蒙古族近代文学史上第一流的小说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已 日益引起国际文学界的注意,现已有了俄文译本,在俄罗斯还出现了专门研 究尹湛纳希的学者。

正月十五撒路灯


  农历正月十五日,朝阳地区的民间庆祝活动“撒路灯”,具有浓郁的地 方特色。
  春节过后,这项活动有专人负责组织筹备,有的人负责组织撒路灯的队 伍,二十人以上五十人以下;有的人组织做灯笼;有的人负责收集棉花子、 谷皮等,与锯木屑、煤油掺和在一起,用纸包成小包装好存放。等到了正月 十四的傍晚,撤路灯这项活动就正式开始了。
  撒路灯,只在晚上举行。举灯笼的人排成两队,以锣鼓为前导,有两人 把随身携带的小纸包点燃,随后沿路按家按户几步放在地上一盏,分布排列。 小纸包燃烧时间较长,又是被沿路放在地面上,所以叫“撒路灯”。遇上有 云彩的夜晚,路灯显得更加明亮,火苗上下跳越,随风左右摇摆,让人感到 神秘和惬意,加上锣鼓声、鞭炮声,更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撒路灯的队伍里,有一人头戴红顶或白顶凉帽,身穿黄马褂,腰系红战 裙,手持蝇甩,俗称“灯官爷子”;还有一人穿彩衣,发戴牛角纂儿,挂耳 坠,手持雕翎扇,俗称“灯官娘子”,此角色多由男子担任。“灯官爷子” 和“灯官娘子”在举灯笼的队伍中间,二者形影不离。还有一人白顶秋帽, 补服长袍,跟随在“灯官爷子”和“灯官娘子”之后,俗称“灯官”,专为 二者服务。这三人是撤路灯队伍中的主角,由言词滑稽、能说会道者担当。 撒路灯的队伍每到一家一户,都会受到热烈欢迎,主人开门列炬,鞭炮 齐鸣。“灯官爷子”要对该家从人到物,用赞美的词语,褒奖一番,获取主 人的欢心,然后在庭院中撤路灯。仪式完毕后,“灯官爷子”下令起程,撒
路灯的队伍又涌向下一户人家。
  撒路灯这项节日活动,有一个传统的约定:只能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 举办三天;而且,一办必须连续举办三年。
  
佛教胜地阜新瑞应寺


  瑞应寺位于阜新县东梁东站西北约 20 华里的图河西岸佛寺村,是一座规 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
瑞应寺,始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 1669 年),至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
1704 年)完工,历经 30 多年。寺庙占地 12 平方公里,坐落在东、西、北三 面群山环抱的小盆地中,南面河水萦回,沃野极目无涯。建筑格局自南向北, 中间依次为山门、天王殿、正殿、昭庙、石塔、后殿;两侧为钟鼓楼、配楼。 从整体上看,中央突出,两侧辅助建筑相对居于次要地位,显得协调有致。 周围僧舍密布,似蜂房水涡,鳞次栉比。
  正殿是瑞应寺内最宏伟的主建筑。建筑形式模仿西藏的布达拉宫,而又 稍有不同。殿阁三层,方形台基每边长 37 米,外侧柱高 10 米,内侧柱高 10 米;二楼是环状形的平台;三楼是一个歇山式的小殿。殿阁重檐高耸,气势 巍峨,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显示出我国佛教建筑的传统风格和特点。
  寺庙中松柏参天,寺周山野石雕佛像不计其数。此庙历经三个世纪,影 响很大,成为东部内蒙古地区的宗教、医学、文化中心,以“东藏”之称而 闻名逻迩。据史书记载,当年瑞应寺盛况空前:暮鼓晨钟,寒暑不缀;凡旗 人上下,罔不顶礼莲座,齐声呼嵩,山谷皆鸣。可见当年这里僧徒众多、香 火旺盛。瑞应寺现在已是一处访古观光的好去处。
  
辽西戏班演戏习俗


  辽西地区各种文艺团体很多,当地戏曲的演出活动,历史上多与节日、 庙会、祭把还愿、生辰吉庆、婚丧嫁娶、庆丰集市、酬神谢降等民俗活动相 伴。戏班多根据不同礼俗和不同信仰禁忌,演出不同剧目。艺人从艺入班, 就要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按照传统俗规,从事一切活动,不得有越轨行 为,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罚。戏班的组班、行艺、经营、联络、管理等,都 有当地和本班的习俗。关于早期戏班演出习俗,今已很难查考,近代的演出 习俗,可以从演出活动中窥视一二。
时令演出习俗。根据适当的时间、事件,来选择相应的戏种、剧 目。庙会戏一般演“封神”、“西游”、“关岳”等连本戏,演出时间
约 3~5 天。如在端午节演《白蛇传》,七月七演《牛郎织女》等。另外还愿 戏、求雨戏、行会戏等等,也都有严格的时令要求。
  演出时的忌讳也很多。演员化妆时,应由扮演丑角的人先开笔化妆。如 遇上“龙虎梦咬牙庙鬼桥神塔”十字,必须用其他字代替,这叫作忌言。演 出时演员要牢记“前台不言更,后台不言梦”的禁忌。搭的戏台子,不要面 向西方,冲西被认为是白虎场,很不吉利。
演出正式开始前,要“打通”,即敲锣打鼓,三通过后才开台演戏。头
通锣鼓是为了通知观众,表明很快就要开戏了。二通是督促演员,没有准备 就绪的演员,手脚要利索些。三通是“吹通”,告之观众与演员,一切都安 排准备妥当了,演出马上开始。戏曲演出结束时,要有二人上台向观众鞠躬 或作揖,此为致谢之举,被称做“金榜”。
演出活动到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日过小年前后,就该停止了,这被称之为
“封箱”。封箱要将演出服装(包括衣、鞋、帽等)装箱封好,在箱子上贴 上“封箱大吉”的字样。从此时起,戏班就开始休息了。春节过后,正月初 一演戏前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叫做“开锣”,表示“开箱大吉”、“财发万 金”。戏班里的人员则要在台后饮“红茶糖水”,并相互赠送礼物,然后才 开始演戏。

辽西西部蒙古族风俗


  辽西西部主要指朝阳市、阜新市等地区。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人民,其 生活习惯和人生礼俗,颇具特色。
·民居·
  蒙古族在游牧时期,主要居住在毡房里,俗称“蒙古包”,它设计简单, 但却合理、实用。到了半农半牧和全农区,房屋建筑已从土房向石头房、海 青房发展,建筑结构日趋完善,形成了定居的村落。
  解放前,房屋建筑上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差别,王公贵族的住房,上房、 厢房都是七间;王爷的近亲、长辈为五间;一般台吉为三间。受封的亲王、 郡王、贝子、贝勒、镇国公、辅国公、图士勒格其(协理)的住房,均为“滚 龙”瓦顶。旗扎萨克任命的梅林、章京、百岱等一般台吉,住房均为“鱼鳞” 瓦。一般平民百姓,即使很富裕,若无官职,也只能建三间正房,间量不足 可以在正房两侧续建耳房。房屋建筑上表现出的严格的等级界限,不能任意 更改,否则,就以“僭越”论处。在房屋的建筑上,非常忌讳偶数问量的房 屋,如认为四六间形式会导致后代不成材,说是“四六不成材”。住房多为 坐北朝南,既防猛烈的西北风,又可使房内采光充足。房间次第以西为大, 习惯上尊西为上,最东的那间做厨房,右起锅台,做饭并暖炕。窗户都是木 制格子大窗,里面用纸糊。
住室在西间,习惯上在南面和西面靠墙处砌炕,俗称“弯子炕”。人口
多的,可在南、西、北三面都砌上炕,俗称“钱褡子炕”。一般是长辈住南 炕,晚辈住北炕。五间房者,东间为子媳住室。平民的三间房南炕西头为尊。 来了客人,让坐或留宿都是在西问南炕,表示尊重。睡觉时要头北足南,枕 头临近炕边,脚抵窗户。
解放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民间仍沿用
传统的设计习惯,以西问为大,东面为小间,南面靠墙处搭炕。现今农村多 为三间或五间正房,结构上也有所变化,多以砖石土木构筑,俗称、海青房”。 近几年来,许多外地的建房形式被引入,如北京平房和“青年平房”等,房 内的设计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
·饮食·
  现今的辽西西部蒙古族,由于生产上农牧结合,以农业为主,饮食习惯 与过去已大不相同。主食以谷物为主,而将牛羊肉和各种蔬菜烹制成各式炒 菜为副食,形成具有地区特点的珍馐美馔有“粘豆包”、“蒙古馅饼”、“牛 犊子汤”、“肉粥”等。
  粘豆包是本地区蒙古族群众非常喜爱的食品。它以黍米面做外皮,放以 豇豆或红小豆为馅,包成球状,上锅蒸熟,趁热沾以荤油、红、白糖等食用。 春节前,蒙古族农户一次要集中蒸制很多粘豆包,做熟放入大盆或大缸中储 存。在正月里,每日蒸热豆包当早餐,一直吃到正月过后。有些人家可吃到 农历二月末。
  蒙古馅饼是蒙古族农牧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独创出来的、具有鲜明民 族特点的食品。它以养麦、小麦、糜子等农作物的面粉为面料,将各种菜、 肉切成细未和好,加入佐料,制成馅。把馅包干面片中再拍成圆饼,放入热 锅中烙制,烙热后,再用油煎熟食用。它以色、香、味、形俱佳,制法精细 而享有盛名。曾有人为蒙古馅饼写下了一首形象而又诙谐的小诗:
  
皮薄如纸可见馅, 香胜乳饼不腻人; 蒙古馅饼独一味, 汉兄食后笑吟吟。
蒙古馅饼现已成为招待宾客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食品。 “牛犊子汤”,也称芝麻汤。当家中所养的母牛生犊时,全家为表示喜
庆和祝愿六畜兴旺而吃芝麻汤,“牛犊子汤”由此而得名。一般做法是将和 成的养麦面擀切成小方块,放入开水中煮熟捞出,再将芝麻酱和水烧成浓汤, 加入面片搅匀食用。
  茶,是蒙古族人喜爱的一种饮品。本地区蒙古族饮用红茶,也称“清饮”, 它不同于牧区蒙古族喝奶茶是为了摄取营养,而是为了助消化、消除疲劳和 暑热等。有些喝早茶习惯的人,每天清晨起床后,不吃饭也要先烧水沏茶。 更多的蒙古族人是饭后喝、来客人喝、晚间喝。本地区蒙古人有“舍茶叶而 不舍茶水”的习俗,即主人已泡好的茶水,不能分给别人喝,以茶待客,必 须重新沏,且盛满茶杯,以示尊敬;饮红茶已是该地区蒙古族人生活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被视为是一种生活享受。
·丧葬·
  蒙古族的葬俗与社会历史发展相适应,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其 葬式曾有过石葬、风葬、深葬、火葬和土葬等。解放后,辽西西部蒙古族对 死者一般多实行土葬。
寿终正寝者逝于炕上,要用白方布遮住面部,过七炷香后,按季节穿上
“寿衣”;晚辈在逝者头前放上供桌,摆好供果,跪地叩头,然后给逝者洗 手净面,将遗体从窗户抬出,殓入木棺。根据亡者家庭经济状况和季节条件, 可停灵三至七天,但大都在当天出殡。蒙古族人有守灵的礼节,但无戴孝的 规矩。治丧期间,死者的家人亲友,不穿艳丽的服装,不向外人请安问好, 也不接受他人的请安问好,不嬉笑打闹。如遇春节,则不贴对联、年画,即 使张贴,也要用蓝色纸张。
在院中停灵时,为年纪大的亡人祭奠的果品,外人可一抢而光,分给儿
童食用,以祈增寿。相反,对中青年死者的供品,则无人索取。有的行善人 家,为老人治丧,还有舍饭的风俗。
出殡时,死者长子承担灵柩辕驾,如无长子,可由次子承担,无子者可
由晚辈男性至亲担任。灵柩运到坟地放入坟穴中,填上稍高于地面。三天后, 再添上圆坟,形成一个较大较高的土坟墓。
  丧葬中还要烧纸钱,祭果品、白酒等物品,以示让亡灵享用。每逢死者 的“五七”、“百日”、“周年”之日亏儿女子孙亲友要去墓前祭把,以示 对先人的哀思。每年清明节要扫墓添坟,以示后继有人。
·祭祀·
  在蒙古族的祭把活动中,最隆重的是祭敖包。敖包也叫作“鄂博”,是 土堆子的意思,即用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土堆。
  祭敖包习俗始于蒙古族信仰佛教之前,由于人们对天地的敬重,逐渐演 变成为祭天祭地的祭祀活动,可是人们又无法找到天地神的偶像,于是便堆 敖包以示象征,从而敖包就成了崇拜物。
  祭敖包的时间,在西部蒙古族各地区有所不同,时间不固定。祭敖包时, 先在敖包上插一树枝或纸旗,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花布条,纸旗上写经文。
  
仪式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和玉祭四种。 血祭是在敖包前,用宰杀的牛、羊进行供奉,以示报答天地神灵赏赐给
人们牛羊。酒祭是把鲜奶、奶油、奶酒洒在敖包上,祈求天地给人以平安和 幸福。火祭是在敖包前燃烧一堆火,将供品投到火中,人们向火堆叩拜,祈 求天地赐予人间欢乐和平。玉祭是古代人们把最心爱的昂贵玉器拿出来当供 品祭敖包,以示虔诚。
  祭敖包有一定的仪式,其中包括大家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走三圈并叩拜 等。礼仪结束后,举行欢宴,大家用供品会餐一顿,高兴之余举行传统的赛 马、射箭、摔跤、歌舞等盛大的那达慕活动。
  
养活孩子捆起来


  东北有给孩子睡悠车的民间风俗。悠车也叫邮车子、腰车子、晃车子等, 其实就是摇篮。悠车的种类较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选择和使用悠车 上,也各有特色。辽西西部民间百姓家,给孩子主要是睡“摇车”。
  摇车最早产生在我国东北狩猎民族中。据《东蒙风俗志》记载,蒙古族、 满族、赫哲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的先民们,当外出狩猎时,就 把用兽皮做成的摇车吊在大树权上,让自己的孩子在里面睡觉,以防止野兽 的侵袭。据公元。1240 年成书的《蒙古秘史》中记载:“贴木真九岁,拙赤 哈撒儿七岁,合赤温额勒赤五岁,贴木格斡惕赤斤三岁,贴木伦女方在摇车 中也。”这里所说的摇车已是进步化了的育儿工具,蒙古等游牧民族走出森 林,来到草原,把原来吊起来的摇车改为左右摇晃的摇车了。
  辽西西部使用的是木制摇车,选料非常讲究,一般选用结籽多的树木为 料,如榆木、松木等。不过,也有人专用柳木做摇车,因为柳与留的音相近, 希望孩子平安长大,留在世上。还有人用雷击木做摇车,据说雷击过的东西, 恶魔不存,这样的摇车可以避邪,孩子能够平安长寿。
  摇车一般用一块整木做成、长约三尺,宽约一尺左右,厚一寸多,正面 较平,背面为“凸”型,这样左右摇晃省力。摇车的顶部上面是半圆柱形的 挡风布,用细木支撑,两端插入木板里。挡风布多为红布,上面挂有古铜钱、 小镜子或其他象征吉祥之物。木板两边钻有四五个木洞,用来穿布带固定孩
子。
  摇车上面要放“炕口袋”,炕口袋起褥子的作用。它的大小与摇车大致 相同,里面装荞麦皮或其他谷物壳等。荞麦皮做的炕口袋吸水性强,透气好, 易保温,方便实用,颇受欢迎。在炕口袋的上面放一块尿布,将婴儿放在上 面,把婴儿的胳膊、腿、膝盖和脚脖子用布带子捆绑起来,即可摇晃婴儿入 睡了。
西部民间还流传着借摇车的风俗。某家有了婴儿,没有摇车使用,往往
向日子过得“红火”或子女双全、孩子长得俊俏人家借播车。有时还会出现 两家婴儿合用一个摇车的现象。”
婴儿在褪褓期一般都睡摇车,长辈们认为:睡摇车的婴儿睡得舒但,有
安全感,长大胆子大;摇车一晃动,苍蝇、蚊虫就会飞开,孩子受罪少。另 外,睡摇车的婴儿,不易出现大后脑勺,更少有“O”型腿。所以,辽西西部 女人常说:“睡摇车的孩子,长大了漂亮,结实!”

五、山青水秀的辽北

人杰地灵数铁岭


  铁岭市位于辽宁北部,东与抚顺市、吉林省相连,西与阜新彰武县、内 蒙古为邻,南与沈阳、抚顺两市毗邻,北与吉林四平市接壤。铁岭市下辖银 州、清河两个区,铁法、开原两个县级市,铁岭、昌图、西丰、康平、法库 五个县。全市总面积 17469 平方公里,人口 359 万多,居住着汉、满、蒙古、 口、朝鲜、锡伯等 31 个民族。
  铁岭市政府所在地银州区历史悠久,是一座著名的古城。汉代属玄葱郡, 唐代为延津郡,辽代称银州,明朝时改称铁岭。铁岭自古以来就是辽北军事、 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人杰地灵,出现了许多名人,如明朝将军李 成梁、续《红楼梦》的作者高鹗、手指画名家高其沛、革命英雄高崇民、车 向忱等。
  铁岭市自然条件优越,东部是林木茂密的山区,中部为肥沃的平原,西 部是宽阔的草原,有“四山一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美誉。铁岭市 既是全国重点产粮区,又是发展畜牧业的好地方。
铁岭市有著名的龙首山风景区,周恩来总理读书的第一所学校——银冈
书院,铁岭八景等。近年来,还开辟了几处乡俗民风旅游点,如长沟沿村旅 游点、牛岗子村旅游点等。

铁岭龙首山今昔


  龙首山位于辽宁省铁岭城东 2 里,山从东南方向蜿蜒而来,绵延 10 余里, 至柴河岸边昂然突起,如巨龙昂首,故称龙首山。
  龙首山是铁岭著名的风景区,每当春夏之交,野蔷薇便绽开了花蕾,满 山遍野一片徘红。到了龙首之秋,夭高气爽,霜林丹红,此时游客猛增,称 为“龙首寻秋”,此为铁岭八景之最。
  在秀丽的龙首山上,还有许多名胜古迹、亭台殿阁。位于龙首之顶的慈 清寺是辽北四大名胜之一。它原名秀峰寺,后改为水潮寺,清代更名为慈清 寺。因寺的正殿供有三清像,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太上老 君,所以又叫三清寺。该寺始建于明弘”治年间,是一座古朴的四合院式建 筑,有正殿、东西配房和醉翁楼。现正殿有佛像,配房为陈列室。1921 年重 修寺庙时,将山门改为小楼,名“醉翁楼”。30 年代,寺庙主持东渡日本取 口大藏经一套,藏于此楼中,故曾改名为藏经阁。楼的建筑很讲究,分上下 两层,耸立于山峰之上,明柱雕栏,古朴典雅。寺院青砖铺地,院后有碑亭 两座,东为半墙亭,西为宿云亭。门前有石狮和碑亭各二。寺院环境幽雅, 周围绿树成荫。
龙首山上还有古塔一座,因建在秀峰寺(今慈清寺)附近而得名秀峰寺
塔。该塔初建于明弘治年间,明万历十九年(公元 1591 年)重修,为密格式 九级实心佛塔,砖石结构,塔身为人面,每面各有浮雕佛像一尊,每面上还 各有一个大字,合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各密檐上下共有七十二个 风铃。山风吹来,塔铃叮当作响。
在秀峰寺塔的北面有陶然亭,南面是滴翠亭。滴翠亭南面是魁星楼,这
座楼原建在铁岭城东南城墙角上,后来城墙塌倒,被移到龙首山。秀峰寺塔 的东面还有一个小石亭,里面放置着石碑一通,记载了重修古塔的经过。另 外,龙首山上还有红墙青松环绕的铁岭烈士陵园和“杏林春晓”的中朝友谊 林。
在龙首山下,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书院,叫“银冈书院”。它是清顺治年
间进士、湖广道御使郝浴建造的,距今已有 300 多年了。郝浴字冰涤,号雪 海,河北定州人,因弹劾当时权倾朝野的吴三桂,于顺治十一年(公元 1654 年)九月被罢官,发配到奉天。1658 年 5 月,他在铁岭南门里建了该书院, 夜这里开始了读书讲学的生活。一直到康熙十四年(公元 1675 年),他才得 以官复原职。郝浴在铁岭生活了近 18 年。
  后来,银冈书院一直是辽海地区的著名学府。光绪二十九年(公元 1903 年)停止科举考试,该书院改为小学堂,两年后又改名为铁岭劝学所,民国 二年(公元 1913 年)又改称教育公所。这期间。曾有许多学者来此讲学,至 今还流传着这样的诗句:“千山翠色落银冈,晨登讲席歌尧舜。”
  清宣统二年(公元 1910 年)春初,12 岁的周恩来随同伯父周贻谦来到 铁岭,进入该书院小学堂读了半年书。时间虽短,却给少年的周恩来留下了 难忘的印象,他亲切地称这里为他的“第二故乡”。1979 年当地政府根据人 民群众的要求,按照原貌,将银冈书院修葺一新,辟为《周恩来总理少年读 书旧址纪念馆》,于同年 9 月 27 日正式开放,该馆设有三个展室:周恩来少 年读书生活片断、读书斋和 1962 年周恩来总理视察铁岭时留下的有关照片及 文物。纪念馆真实地展现了周恩来少年时期刻苦读书,胸怀大志的感人事迹。
  
铁岭李记坛肉

坛肉,原是天津地区的菜肴,是在大炖肉、红烧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918 年,天津人李学新因家境贫寒,生活艰难,逃荒来到铁岭。生活安 顿下来后,他开始小本经营天津风味的炖肉馆。因为是用铁锅炖肉,肉凉后 有铁腥味,食用起来很不可口,故生意惨淡。李学新后来改用坛子炖肉。这 样一来,炖出的肉不但没有了腥味,而且肉的味道也非常独特,深受顾客的 欢迎。一传十,十传百,炖肉馆的名声越传越广,生意也火爆起来,于是李 学新将炖肉馆改名为李记坛肉馆。
  李记坛肉选料讲究,注意刀功,制作精细,有一套独特的制作方法。如 选料只用猪的前槽和腰部,肉要切成六寸见方,制作时先用急火爆炒,拉上 糖色,等到肉块金黄透亮时,再放入各种调料;然后就先用急火,后用慢火, 最后再用微火炖熟等。
  李记坛肉,色泽金黄,味道醇香。肥肉肥而不腻,入口就化;瘦肉瘦而 不柴,酥烂可口。如果再配上大米饭,即经济实惠,又可口喷香。现今,李 记坛肉已成为铁岭地区的名吃之一了。
  
东北煤都抚顺


  抚顺市位于辽北东部,东与吉林接壤,西与沈阳市交界,南与本溪市相 接,北与铁岭市毗邻。下辖新抚、露天、望花、顺城四个区,抚顺、新宾、 清原三个县。全市总面积 10816 平方公里,总人口 222 万。有汉、满、蒙古、 回等 23 个民族。
  抚顺市地势东、北、南三面高,西部低。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 的河流以浑河最有名。
  抚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 7000 多年前,这里的先民们就开始创 造着人类的文明。汉唐等朝代都曾在这里筑城置吏。明代时为防范女真族的 侵扰,在浑河北岸高尔山下修筑抚顺城,“抚绥边疆,顺导夷民”,抚顺由 此得名。17 世纪初,努尔哈赤日渐强大,抚顺地区成为清王朝的勃兴、创业 基地。
  抚顺的近代发展,与煤炭的开采紧紧联系在一起。抚顺煤田东起东洲河, 西至古城子河,全长 18 公里,平均宽 2 公里,最大埋藏深度 1100 米,最厚 煤层纯煤厚度为 130 米,平均 50 米。目前,已探明储量为 14.5 亿吨。抚顺 因煤质优良,有中国“煤都”之称,且以盛产琥珀、煤精闻名于世。
抚顺市除煤炭以外,还有丰富的其他自然资源,目前已发现的金属和非
金属矿产有 30 多种,矿床、矿点 410 处。抚顺市山青水秀,森林资源丰富, 是辽宁省重点林区之一,盛产人参、貂、鹿及中草药、山野菜等。
抚顺市还是一个旅游观光的理想场所,这里有著名的萨尔浒风景区、雷
锋纪念馆、西露天矿、赫图阿拉城、鸦鹘关、永陵等众多景区和景点。

雷锋陵园

雷锋陵园,位于抚顺市望花区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驻地附近,落成于
1964 年,占地 65000 平方米。陵园布局开阔,绿草如茵,松柏苍翠。伟大的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的遗体就安葬在陵园里。陵墓为水泥筑建而成,呈半 球形状。
  雷锋同志于 1940 年 11 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在 万恶的旧社会,雷锋的父母、兄弟惨遭迫害,相继含恨离开了人间,七岁的 小雷锋便成了孤儿。1949 年,湖南解放,1956 年雷锋高小毕业后参加农业生 产,1957 年入团,1958 年来到鞍钢,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曾先后 三次被评为红旗手,十八次被评为标兵。1960 年,雷锋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 民解放军,曾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节约标兵, 同年 11 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2 年被任命为工程兵某部四班班长, 同年被选为抚顺市第四届人大代表。1962 年 8 月 15 日,雷锋同志不幸因公 殉职,年仅 22 岁。
  陵园的正面,矗立着一面大理石石碑,上面镌刻着毛泽东主席发表的光 辉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陵园有侧广场上,屹立着 英姿勃勃的雷锋全身塑像。陵园的右后方建有纪念馆。展出的内容共四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雷锋同志永远不忘阶级苦,无比热爱毛主席的深厚的无产阶 级感情;第二部分,展示雷锋同志认真刻苦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在学习中, 发扬“钉子”精神,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人民的崇高品德;第三部分,集中表 现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第四部分,毛主席的题词发表后,在全国人民中产 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各行各业在学习雷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在纪 念馆的各展室,陈列有雷锋生前读过的毛主席著作、学习笔记、日记、实物、 照片、奖状和图片等。
  
萨尔讲山古战场


  “萨尔符之战”是明清史上的著名战役。古战场位于抚顺市东 70 里的萨 尔浒山,今营盘火车站之南的浑河南岸,竖碑村北。山高约 70 米,西面有萨 尔浒河流过;山下,在大伙房水库未建成之前,有东、西两个萨尔浒村。
  明朝未年,朝政腐败,辽东边事日坏,守边官员多为碌碌庸才。而努尔 哈赤的后金却逐步强大起来。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 1618 年)五月,努尔哈 赤率步骑兵西出攻打抚顺城,明朝守将李永芳投降,后金军取得大胜。为了 巩固军事地位,后金在铁背山上筑界藩城,留兵防守。
  消息传出,明廷震惊,万历皇帝发出讨伐圣旨,但一直到第二年才凑齐 兵力,开赴辽阳。讨伐大军共八万人,分为四路:一路由杜松率领,三万人, 从沈阳出抚顺关沿浑河左岸入苏子河谷,为左翼中路;二路由马林率领一万 五千人,合叶赫部人出开原,入苏子河流域,配合左翼军作战;三路由李如 柏率明军二万五千人,出青河城,由鸦鹘关进军兴京(今新宾)老城,为右 翼中路;四路由刘綖率兵一万人及朝鲜援军一万人,从宽甸出佟家河流域, 直驱赫图阿拉。杨镐坐阵沈阳指挥。这就是所谓“倾天下之力以征伐”。
  努尔哈赤见明军来势凶猛,企图一口吞掉赫图阿拉,便集中八旗兵力(每 旗七千五百人),共六万人,采取了敌从多路来,我从一路去的原则,集中 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他亲自统兵四万五千人,迎战明军主力杜松部,命大 贝勒代善率二旗兵力一万五千人,援救界藩城,公元 1619 年 4 月 14 日,努 尔哈赤利用浓雾作掩护,率兵攻打杜松设在萨尔滁山的明军大营。战斗残酷 激烈,明军死伤惨重,全军溃败,统帅杜松战死,战场上“横尸亘山,血流 成渠,旗帜器械及士卒之死者,蔽浑河而下,追奔逐北二十余里”。接着, 努尔哈赤乘胜北进,攻击马林军于尚间崖。后金以八旗六万得胜之兵,对不 满一万的马林军,占绝对优势。马林军全军覆没,死伤将士不计其数,仅马 林一人幸免脱逃。叶赫部得马林兵败,惊慌而逃。后金两战皆胜后,努尔哈 赤迅速回师援救赫图阿拉,又击败了从宽甸而来的南路明军,杀死了统帅刘 綖。杨镐在沈阳得知三路大军已大败,急忙命令李如柏军由清河堡退回。这 就是有名的“萨尔浒之战”。至此,萨尔浒大战,前后仅五天,以明军惨败 而告终。明将阵亡三百余人,士兵阵亡四万余人。不久,努尔哈赤乘胜进攻,
6 月取开原,7 月屠铁岭,8 月灭叶赫,不到半年的时间,明辽东边属尽失。
  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 1776 年),乾隆皇帝东巡至此,在萨尔浒山建立 了一座《萨尔浒之战书事碑》,亲自手书了碑文,并作一首诗纪念该战役: “铁背山头歼杜松,手麾黄钺振军锋;于今四海无战事,留得艰难缔造踪。” 为其祖先歌功颂德。
  1958 年大伙房水库建成后,萨尔浒古战场沉入巨大的人工湖底,70 年代 未,为了更好地保护石碑,经有关部门批准,将《萨尔浒之战书事碑》迁到 沈阳故宫保存。
  
新宾赫图阿拉老城


  在抚顺以东,新宾县鸦鹘关东 80 余华里处,是辽东富庶之区,这里四周 群山环绕,物产丰富,山水如画,中间是一块盆地,清澈的苏子河水,自东 向西从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流过,这里曾是满族的发祥地——兴京。这里有保 存完好的努尔哈赤祖先的陵墓,有努尔哈赤早年刨建的两个都城——老城与 旧老城。
  赫图阿拉,满语“横冈”的意思。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 1603 年),努 尔哈赤从旧老城移居到这里,后金天聪八年(公元 1634 年)改称兴京,它成 为我国历史上满族走上统治全国政治舞台的摇篮,后人又把它叫做老城。
  赫图阿拉老城有内外两城。外城周长 9 华里,在东西南北共有九个门, 其中南三门、北三门、东二门、西一门。内城周长 5 华里,有南、北、东三 个门。城墙高 9 尺,用上石混合构筑。城的规模非常可观,当时,内城居住 着努尔哈赤的家属和亲族,外城居住着满族八旗兵卒,城门外居住各种工匠, 居民达到 2 万余户。现在,赫图阿拉老城的内城中还有“尊号台”遗址,它 是后金天命元年(公元 1616 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登基称汗的地方。城里 还有一口千军万马饮不于的古井,至今仍为当地群众所使用。井水清凉甘甜, 水量极为丰富,平时水面几乎与井口平,就是大旱之年井水也不会枯竭。城 中还有皇寺遗址、正白旗衙门遗址和满汉文碑刻及铜钟等文物景观。内城与 外城城墙及城门,现在仍可供游人登临观赏。
赫图阿拉老城,以其特有的古都风貌和自然风光,每年都吸引着大量学
者前来探访和游客前来观光。

抚顺名产山野菜


  抚顺境内群山林立,沟壑纵横,土质肥沃,气候湿润,森林植被繁茂, 为野生山野菜的成长,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在全市 906 万亩森林中,生 长着大量的山野菜,为人善食和常食的主要品种有 217 种,其中山野菜 83 种,食用菌 134 种,可利用的蕴藏量达 63670 吨,其中山野菜 48770 吨,食 用菌 14900 吨,真可谓品种齐全,储量丰富。
  山野菜无污染,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是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很高的食 用菜和食品工业原料。它内含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齐全,有些营养成分的含 量大大超过人工栽培的蔬菜品种。如人们喜欢吃的蕨菜,它所含维生素 C 超 过一般蔬菜的 2~8 倍。山野菜的吃法多种多样,可随人们的口味而选择加工 方法。如盐渍的蔽菜,色嫩绿,味鲜美,不老化,不变质,清脆爽口,食用 方便,颇受人们的欢迎。近年来,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从我国进口 了大量的山野菜及其制品,其中就包括抚顺的较多品种。
  野生食用菌是指可供人们食用的大型真菌的总称。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 白质和氨基酸,一般食用菌所含的蛋白质约占其干重的 40%,占鲜品的 4%, 是大白菜、萝卜等常见蔬菜的 3~6 倍。食用菌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 酸,其含量比肉类和乳食品都高,一般每公斤蘑菇的氨基酸含量相当于 2 公 斤瘦肉、3 公斤鸡蛋或 12 公斤牛奶的含量。食用菌中赖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 尤为丰富。野生食用菌的维生素 B1、B2、B12、D、C 等含量较齐全,此外还 含有较丰富的钾、钠、钙、铁、锌等多种矿物质。食用菌还有较高的药用功
能。
  山野菜中的名、特、优、稀品种,具有更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在 国内外市场畅销不衰。目前,抚顺每年采收利用山野菜 9680 吨,仅占藏量的
19.85%;每年采收利用野生食用菌 3840 吨,仅占藏量的 25.77%,开发前
景非常广阔。

煤精、琥珀工艺品


  煤精、琥珀工艺品是抚顺的特产,由于采用的原料稀少,制作工艺精湛, 制成的工艺品美观大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所以深受中外人 士的青睐。
  煤精雕刻始于 1915 年,创始人是赵昆生;琥珀的磨制始于 1922 年,创 始人是煤矿工人王世云等。在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时期,该行业被日商所 垄断,表现的题材绝大部分是”圣贤”、“雅士”像,非常单调。国民党统 治时期,从事煤精、琥珀制作工艺的人受歧视,生意惨淡,生活困苦,工艺 品销路不畅,许多艺人被迫转行从事其他劳动,全抚顺市该行业仅剩二三人。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老艺人在继承和发扬民族艺术优良传统 的同时,不断大胆创新,提高工艺制作水平,利用煤精、琥珀的天然特性, 使工艺品在内容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1958 年共产煤精原料 20 吨,玻珀原料 2400 斤,雕刻煤精作品 8000 件,琥珀工艺品 7500 件,在质量 上和数量上都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在煤精工艺品中,赵昆生的徒弟老艺人刘 东坡雕刻的“鹰”,神形俱备,刀法纯熟;郭义雕刻的“虎”和“雄雌狮子”, 生动逼真,堪称一绝。琥珀工艺品中的项链、领花、袖钮、表坠等装饰品,
光度和色彩富丽,形式美观,精美别致,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水平。
  煤精、琥珀工艺品所用的是独特的天然原材料,因而也就更加珍贵。煤 精是古代森林中富有油质而坚硬的植物,如桦、榆、柞等树木,由于汛水被 冲到低洼之处,经过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年的地壳运动,再经过高温和地下压 力而形成的黑色结晶体。它们夹于煤层之间,大的有百十余斤,小的仅有三、 四斤,是煤中的精华。煤精有光泽又容易雕刻,是煤都抚顺独有的特产。唬 铂的形成与煤精的形成大致相同,它是含有油质的树木,经烈日蒸晒,流出 胶质的树油,经过高压和一定温度的作用,而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结晶体, 呈黄、红:白等颜色,以黄色为最多。有些琥珀里面带有各种昆虫及树叶花 草等,更非常珍贵,内有昆虫的则被视为“宝物”。
  
御寒工具“火盆”


  火盆是我国北方地区民间的一种取暖工具。在严寒的冬季,辽北许多民 间百姓家里,由于室内多靠火炕取暖,温度短时间不能很快升高,家里的老 人和孩子往往抵不住外边的风雪严寒,这时,就将盛上红彤彤“小灰”的火 盆,端到火炕上,满屋顿时生暖。
  火盆一般是用铁器、磁器制成的,也有用泥土自制的,形状如脸盆一样 呈圆形,大小不一。“小灰”是从炕洞或灶坑里铲出的植物燃烧后的炭火, 往往只燃烧了 70%左右,所以余热仍很高。平时“小灰”往往是“豆棵”、 “谷草”、“茬子”等植物的余烬,而在春节前后或正月里,则多用木炭当 “小灰”,保持热度的时间会更长些。
  火盆给辽北的民间百姓家带来了很多的乐趣。每当室外漫天大雪,北风 呼啸时,一家人围绕火盆坐在热炕头上,一边讲故事、纳鞋底、做针线,一 边在火盆里烧烤些小吃,如土豆、黄豆粒、玉米粒,有时还把冻粘豆包拿出 来,放在火盆上烤。这时,大人小孩分享着烧烤出来的小吃,室内飘香,室 外的严寒风雪此时早已彼忘却了。
  火盆也是老人冬日天天不离的东西,老头、老太太点烟对火,都从火盆 里取火种;爱喝酒的,往往饭前把酒壶往火盆里一放,很快酒就热好了。孩 子们的衣服凉了也要上火盆上烤一烤才穿,而当入睡时,凉的被褥也要烤暖 了才成。
家里来了客人,主人往往就喊:“快脱鞋上炕,暖暖脚!来来来,把火
盆往跟前拉拉!”客人或者说:“不冷,不冷!”或者就客随主便了。

主要参考书目

1.《满族风俗考》,杨锡春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年 9 月版。
  2.《盛京皇宫》,铁玉软主编,紫禁城出版社,1987 年版。3.《沈阳史 话》,王鸿宾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年 9 月版。4.《沈阳故宫早期建筑 的考察》,《建筑历史与理论》,1982 年第一辑。
5.《营口名胜古迹遗闻》,丁立身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年
5 月版。
  6.《辽宁风物志》,辽宁人民出版社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年 12 月版。
7.《辽南皮影戏乐》,王信威编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 年 7 月版。
  8.《辽宁特产风味指南》,辽宁人民出版社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年 12 月版。
  9.《辽宁古长城》,马永谦、何溥滢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年 3 月版。
10.《锦州导游》,徐少华等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年 4 月 版。
11.《辽西古镇——兴城》,戴元立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年 5 月版。
12.《清代满族风俗史》,杨英杰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年 9 月版。
  13.《锡伯族》,嵇南、吴克尧著,民族出版社,1990 年 2 月版。14.《满 族风俗志》,王宏刚、富育光编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
社,1991 年 8 月版。

后记


  《辽河平原的民俗与旅游》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一本反映辽宁省各 民族风俗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书,是大型系列丛书《中国民俗旅游丛书》 的辽宁卷。
  本卷由中央民族大学的姚显志同志组织,并与青觉、田宁、苏发祥三人 共同编写。最后由姚显志、青觉二同志承担了全书的统稿工作。
  本书在编辑和出版过程中,承蒙本系列丛书的总编委丘桓兴、徐欧光、 孙之龙、陈有升等四位同志的指教与大力支持;承蒙人民画报社的金耀文、 罗文发、张长江、隋峰茂等为本书提供了图片资料;承蒙沈阳市文化局、群 众艺术馆沈昌吉、马业文等同志的大力协助。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衷心的谢 意!同时,对所参考书的原作者表示衷心的谢意!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错误在所难免,尚请读者不 吝指正。
作者
1995 年 3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