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1里面飞艇兵:中药材大典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21:05:35
防风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 的干燥根。春、秋两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别名:关防风、东防风、旁防风。
药性类别:发散风寒药
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用法与用量:4.5 ~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临床应用:
1.清上防风汤(《沈氏尊生书》)主治面部疮疱等症。防风、栀子各12g,连翘、白芷、桔梗各10g,黄芩、川芎各9g,黄连、薄荷各6g,荆芥、枳壳各13g,甘草3g。以上药物加水共煮,去渣取汁备用。每次加5小匙竹沥水冲服。每日3次。方用荆齐、防风、白芷散风除湿,解表消疮;薄荷、连翘疏散风热,解毒消疮。
2.防风散 (《圣济总录》)主要用于治疗肺脏风毒及过饮造成的疱疱。防风、小荆子、栀子仁、枸杞子、白蒺藜、荠苨各50g,石膏100g,甘草25g。诸药捣罗为未。食后以温水送下,每服8g,每日2次。方中以防风、石膏为主药,可祛风散邪,清泄肺热。
3.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防风9g, 川芎6g, 当归6g, 白芍6g, 大黄6g, 薄荷6g(后下), 麻黄4g, 连翘12g, 芒硝6g, 石膏12g, 黄芩10g, 桔梗12g, 滑石15g, 甘草8g, 荆芥4g, 白术12g, 栀子3g。上药研为粗末,每次9g,加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2次。方中防风疏风解表。
肉苁蓉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本品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的带鳞片的肉质茎。(英)Desertliving Cistanche

别名:大芸、寸芸、苁蓉、查干告亚(蒙语)。
植物形态:多年生寄生草本,高80~100cm。茎肉质肥厚,不分枝。鳞叶黄色,肉质,覆瓦状排列,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穗状花序顶生于花茎;每花下有1苞片,小苞片2,基部与花萼合生;背面被毛,长约为花茎的1倍,花萼5浅裂,有缘毛;花冠管状钟形,黄色,顶端5裂,裂片蓝紫色;雄蕊4。蒴果卵形,褐色。种子极多,细小。花期5~6月。
生于湖边、沙地琐琐林中。寄生于藜科植物琐琐(盐木)Haloxylon ammodendron Bunge的根上。主产内蒙、甘肃、新疆、青海。
采制:多于春季苗未出土或刚出土时采挖,除去花序,切段,晒干。
性状:本品扁圆柱形,稍弯曲,长3~15cm,直径2~8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片,通常鳞片先端已断。体重,质硬,微有柔性,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有淡棕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气微,味甜、微苦。
化学成分:含有微量生物碱、糖类。
性味:性温,味苦、咸。
医药网www.PharmNet.com.cn整理
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芒硝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本品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的碱土地区。将天然产品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析出结晶,通称“皮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与皮硝共煮,取上层液,放冷析出结晶,即芒硝。芒硝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的白色粉末称玄明粉(元明粉)。

【性味归经】咸、苦,奉。归胃、大肠经。
【功效】泻下,软坚,清热。
【应用】
1.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本品咸苦寒,其性降泄,有较强的泻热通便,润下软坚,荡涤胃肠作用。适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谵语发狂等证。常与大黄相须为用,以增强泻下通便、泄热作用,如大承气场、调胃承气汤。近代临床,亦常用于胆石症腹痛便秘者。
2.用于咽痛、口疮、目赤及痈疮肿痛。本品外用有清热消肿作用。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可与硼砂、冰片、朱砂同用,制成散剂外用,加冰硼散,或以芒硝置西瓜中制成的西瓜霜外用,治目赤肿痛,可用芒硝置豆腐上化水或用玄明粉配制眼药水,外用滴眼;治乳痈初起,可用本品化水或细纱布包裹外敷.治肠痈初起,可与大黄、大蒜同用,搞烂外敷,治痔疮肿痛,可单用本品煎汤外洗。
【用法用量】内服,10~15g,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
【备述】
1.《本经》:“除寒热邪气,逐六脏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珍珠囊》:“其用有三:去实热,一也,涤肠中宿垢,二也;破坚积热块,三也。”《药品化义》:“味咸软坚,做能通燥结,性寒降下,故能去火燥。主治时行热狂,六腑邪热,或上焦膈热,或下部便坚。”
医药网www.PharmNet.com.cn整理
2.本品主含结晶硫酸钠,常夹杂微量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钙等。芒硝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钠,为盐类泻药,不易被肠壁吸收,存留肠内成为高渗溶液,阻止肠内水分吸收,使肠内容体积增大,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而排下稀便。
血余炭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人的头发煅成的炭。收集人发,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用。

别名:发髻,乱发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味苦,平。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止血消瘀,补阴利尿。用于血淋,崩漏,喀血,便血,小便不通。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5-9g,研末服,每次1.5-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贮藏:置干燥通风处。
临床应用:
1.血余散(《圣济总录》)治鼻出血不止:乱发灰3g,人中白15g,麝香1.5g。同研匀,每用1小豆许,吹入鼻中。方中血余炭止血,为君药。
2.血余归母汤(《中药临床应用》)治月经过多:血余炭、当归炭各9g,益母草15g,首乌9g,生地18g,大枣5枚。水煎服。方中血余炭止血,为君药。
3.(《沈苏良方》)治久疮不合:乱发、露蜂房、蛇蜕皮各烧灰存性。每味取2g,酒调服。方中血余炭止血消瘀,为君药。
竹叶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禾木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的全草。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生用。
别名:长竹叶、金竹叶、竹叶门冬青、竹叶麦冬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味甘、淡。归心、胃、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赤涩。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9-15g。孕妇忌用。
贮藏:置干燥处。
临床应用:
1.竹叶汤(《外台秘要》)治眼赤:竹叶10g,黄连4枚,青钱20文,大枣(去皮核)20枚,栀子7枚,车前草10g。上6味,以水4升,煮取1升以洗眼,每日6-7遍。忌猪肉。方中竹叶清热除烦,为君药。
2.竹叶石膏汤(《奇效良方》)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呕而渴:竹叶30片,石膏、麦门冬各9g,半夏3g,人参、甘草各4.5g。上为1服,水2钟,生姜3片,粳米1把,煎一钟,不拘时服。方中竹叶清热除烦,利尿,为君药。
3.竹叶汤(《奇效良方》)治诸淋:竹叶、车前子、大枣、乌豆(炒、去壳)、灯心、甘草各4.5g。上为1服,用水2盏,煎至七分,去渣,不拘时温服。方中竹叶清热除烦,利尿,为君药。
全蝎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 的干燥体。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别名:全虫,蝎子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辛,平;有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呙},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用法与用量:3~6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临床应用:
1.破伤风方(《中药临床应用》)治破伤风或小儿高热抽搐,急惊风。全蝎9g,蜈蚣4条,僵蚕6g,川芎9g,当归18g,木瓜24g,防风12g,法半夏9g,炙草6g。水煎,可加猪胆1个,另炖和药服。方中全蝎配伍蜈蚣,治肝风内动,痉挛抽搐,疮疡肿毒及小儿急惊风属风热者。
2.宣风散(《摄生众妙方》)治初生小儿脐风撮口,多啼不乳,口出白沫。全蝎21个,用好酒涂炙为末,麝香1字(另研)。上为细末,用半字,煎汤调服。方中全蝎与诸药配伍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的功效。
3.单味研末吞服,治顽固性偏、正头痛,风湿痹痛及中风口角喎斜。
决明子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 或小决明Cassia tora L.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别名:草决明,马蹄决明,假绿豆,还瞳子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用法与用量:9~15g。

贮藏:置干燥处。
临床应用:
1.决明子丸(《医部全录·目门》)治风热上冲眼目,或因外受风邪疼痛,视物不明。决明子(炒)、细辛、青葙子、蒺藜(炒、去角)、茺蔚子、川芎、独活、羚羊角(磅)、川升麻、防风各15g,元参、枸杞子、黄连各90g,菊花30g。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淡竹叶煎汤送下。方中决明子配伍川芎有治头痛的功效。
2.单味泡服,治习惯性便秘。
3.单味煎服,或研末冲服,治热结便秘及轻者肝热目赤涩痛。
地黄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别名:酒壶花、山烟、山白菜。
药性类别:清热凉血药
性味与归经:鲜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用法与用量:鲜地黄12~30g。生地黄9~15g。
贮藏:鲜地黄埋在砂土中,防冻;生地黄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临床应用:
1.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主治心经火热证。生地黄6g,木通6g,生甘草梢6g。上药为末,每服9g,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方中地黄入心肾经,甘凉而润,清心热而养血养阴,用以为臣。
2.清胃散(《兰室秘藏》)主治胃火牙痛。生地黄6g,当归身6g,牡丹皮9g,黄连6g,升麻9g。上药为末,都作一服,水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方中生地凉血滋阴。
3.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主治阴虚火旺盗汗。当归、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熟地黄各6g,黄芪12g。上药为粗末,每服15g,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前服,小儿减半服之。方中当归、生地、熟地入肝肾而滋阴养血,阴血充则水能制火,为方中君药。
红藤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 Rehd. Et Wils的茎。秋冬二季采收。晒干。切厚片,生用。

别名:血藤、大血藤、大活血、大血通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味苦,平。归肝、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用于肠痈腹痛,跌打损伤,痛经,风湿关节疼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9-15g,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孕妇慎用。
贮藏:置干燥处。
临床应用:
1.红藤煎(《临床经验汇编》)治肠痈:红藤、紫花地丁、乳香、没药、连翘、打黄、延胡索、丹皮、金银花、甘草。水煎服。方中红藤活血通络,败毒散瘀,为君药。
2.红黄蒲朴汤(上海龙华医院验方)治急性阑尾炎:红藤60g,蒲公英30g,生大黄6g,厚朴6g。每日一剂,分2煎服。方中红藤活血通络,败毒散瘀,为君药。
3.(《中药大辞典》)治吐血,筋骨疼痛,铁打损伤:大血藤、小血藤、杜仲、木瓜、五加皮、鸡矢藤根各30g。泡酒服。方中红藤活血通络,败毒散瘀,为君药。
血竭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果实中渗出的树脂;或为龙舌兰科植物柬埔寨龙血树木质中提取的树脂。秋季采果实,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或将树干坎破,使树脂自然流出,凝固而成。打碎研末用。

别名:麒麟血、海蜡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味甘、咸,平。归心包、肝经。
功能与主治:化淤止痛,止血,敛疮,生肌。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伤口久不愈合。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0.3-1g,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撒或入膏药内敷贴。不宜入煎剂,应研末冲服;孕妇忌用。
贮藏:置干燥处。
临床应用:
1.七厘散(《全国中成药处方集》)治铁打损伤,骨断筋折,淤滞作痛,或血流不止,或金刃折伤等症:血竭30g,麝香、冰片各0.36g,乳香、没药、红花各4.5g,朱砂3.6g,儿茶7.2g。上为极细末,收贮瓷瓶,黄蜡封口,用时每服0.21g,冲酒服之,或用烧酒调敷伤处。孕妇慎用。方中血竭化淤止痛,止血,敛疮,生肌,为君药。
2.血竭散(《朱氏集验方》)治痔瘘痛不可忍:真血竭。为细末,用自津唾调涂。方中血竭止血,敛疮,生肌,为君药。
3.血竭散(《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治皮骨破折:血竭120g,大黄36g,自然铜(醋煅)6g。为末,姜汁调涂。方中血竭化淤止痛,止血,敛疮,生肌,为君药。
刘寄奴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藤黄科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晒干。生用。

别名:田基黄、香草、雀舌草、地耳草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味苦、平。归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于黄疸热淋,恶疮,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外用适量。
贮藏:置干燥处。
临床应用:
1.(《江西民间草药》)治毒蛇咬伤:刘寄奴15,天胡妥30,青木香15。水、酒煎服。方中刘寄奴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为君药。
2.(《福建民间草药》)治跌打损伤:刘寄奴15-24g,酌加黄酒或酒、水各半,炖1小时,温服日2次。方中刘寄奴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为君药。
3.(《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小儿惊风,疳积泻:刘寄奴30g。水煎服;疳积泻,加鸡肝煎服。方中刘寄奴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为君药。
当归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别名:干归。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用法与用量:6~12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临床应用:
1.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治血虚发热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舌淡,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黄芪30g,当归6g。水煎,空腹时温服。方中当归养血和营,补虚治本,为臣药。
2.当归四逆汤(《伤寒论》)治血虚而寒凝经脉证。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或沉细者;或寒入经络,腰、股、腿、足疼痛。当归12g,桂枝9g,芍药9g,细辛15g,甘草5g,通草3g,大枣9枚。水煎服。方中苦辛甘温,既可补营血之虚,有可温行血脉之滞,为君药。
3.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治气虚血瘀之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涡斜,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暗淡,苔白,脉缓。黄芪120g,当归尾6g,赤芍5g,地龙3g,川芎3g,红花3g,桃仁3g。水煎服。方中当归尾活血和血,且有化淤不伤血之妙,为臣药。
红花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 的干燥花。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

别名:红蓝花、草红花、刺红花。
药性类别:活血调经药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徵}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用法与用量:3~9g。孕妇慎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临床应用:
1.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主治胸中血瘀证。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生地黄9g,川芎5g,赤芍6g,牛膝9g,桔梗5g,柴胡3g,枳壳6g,甘草3g。水煎服。方中红花活血化瘀。
2.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主治中风半身不遂。黄芪120g,当归尾3g,赤芍5g,地龙3g,川芎3g,红花3g,桃仁3g。水煎服。方中红花活血祛瘀,为佐药。
3.单味煎浓汁内服,治热病胎死腹中,胎衣不下及产后血晕。
附药
番红花 为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番红花(藏红花)的干燥花柱头。产于欧洲及中亚地区,现我国已有生产。味甘性寒。有与红花相似的活血祛瘀、通经作用,而力量较强,又兼有凉血解毒之功,尤其适用于斑疹大热、疹色不红及温热病入血分之证。
刘寄奴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
出自《唐本草》:刘寄奴,生江南,茎似艾蒿,长三、四尺,叶似兰草尖长,子似稗而细,一茎上有数穗,叶互生。
1.《蜀本草》:《图经》云,(刘寄奴)叶似菊,高四、五尺,花白实黄白、作穗,蒿之类也。今出越州,夏收苗,日干之。
2.《本草图经》:刘寄奴草,生江南,今河中府、孟州、汉中亦有之。春生苗,茎似艾蒿,上有四棱,高三、二尺己来,叶青似柳。四月开碎小黄白花,形如瓦松。七月结实似黍而细,一茎上
【拼音名】Liú Jì Nú
【英文名】Diverse Wormwood Herb
【别名】金寄奴、乌藤菜、六月雪、九里光、白花尾、炭包包、千粒米、斑枣子、细白花草、九牛草、苦连婆
【炮制】
1.拣净杂质,去根,用水洗净,稍浸,切段,晒干。
2.《雷公炮炙论》:(刘寄奴)采得后去茎叶,只用实。凡使,先以布拭上薄壳皮令净,拌酒蒸,从已至申出,暴干用之。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归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破瘀通经;止血消肿;消食化积。主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症瘕;跌打损伤;金疮出血;风湿痹痛;便血;尿血;痈疮肿毒;烫伤;食积腹痛;泄泻痢疾
【用法用量】内他:煎汤,5-10 g;消食积单味可用至15-3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捣敷;或感想末掺。
【注意】
气血虚弱,脾虚作泄者忌服。
1.《卫生易简方》:不可过多,令人吐利。
2.《本草经疏》:病人气血虚,脾胃弱,易作泄者勿服。
【附方】1.刘寄奴汤(《圣济总录》),活血通经,养阴清热,主治产后恶露不尽,脐腹XIU痛,状热憎寒,咽干烦渴。2.紫葳散(《沈氏尊生书》),行血通经,主治经水不来,发热腹胀。3.刘寄奴散(《本事方》),止血止痛,主治创伤出血疼痛。
【各家论述】
1.《唐本草》:主破血,下胀。
2.《日华子本草》:治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症结,止霍乱水泻。
3.《开宝本草》:疗金疮,止血为要药;产后余疾,下血、止痛。
4.《本草蒙筌》:消焮肿痈毒,灭汤火热疼。
5.《纲目》:小儿尿血,新者研末服。
6.《本草求原》:治心气痛,疳疮出血。
7.《本草经疏》:刘寄奴草,其味苦,其气温,揉之有香气,故应兼辛。苦能降下,辛温通行,血得热则行,故能主破血下胀。然善走之性,又在血分,故多服则令人痢矣。昔人谓为金疮要药,又治产后余疾、下血止痛者,正以其行血迅速故也。
8.《本草汇》:刘寄奴,入手少阴、足太阴经。通经佐破血之方,散郁辅辛香之剂。按刘寄奴破血之仙剂也,其性善走,专入血分,味苦归心,而温暖之性,又与脾部相宜,故两入。盖心主血,脾裹血,所以专疗血证也。
9.《本草新编》:刘寄奴,下气止心腹急痛,下血消肿,解痈毒,灭汤火热疮,并治金疮。《本草》诸书言其能解产后余疾,则误之甚者也。寄奴性善走,迅入膀胱,专能逐水,凡白浊之症,用数钱同车前、茯苓利水之药服之立时通决,是走而不守可知;产后气血大亏,即有瘀血,岂可用此迅逐之乎?10.《本草求真》:刘寄奴,味苦微温,多能破瘀通经,除症下胀,及止金疮血出,大小便血,汤火伤毒。缘血之在人身,本贵通活,滞而不行,则血益滞而不出,而症瘕胀满愈甚;行而不止,则血亦滞而不收,而使血出益甚,寄奴总为破血之品,故能便滞者破而即通,而通者破而即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