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水乳适合油皮吗:关于中医治法论之五:下法之寒下治法论初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58:02

关于中医治法论之五:下法之寒下治法论初识:

治法,是指治疗大法。它是根据临床病症,在辩证求因的基础上,进行审因论治,而制定出来的。当治法确定后,它就成为指导组方和临床运用的主要原则。在辩证施治过程中,方是从属于法,治法是方剂的根据,故前人有“方从法立,以法统方”的理论。

反之,方剂又是治法的具体体现。如只有治法,而无方药,治法就不能体现出来,也就不能完成辩证论之的全过程。

中医学的治法是丰富多彩的,可扼要概括“八法”。八法的源流,早在《内经》中已有记载。

清代医家程钟龄著《医学心悟》,对八法作了系统论述,书中说:“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尽之。”

由于八法简明扼要,实际概括了中医治法的重点所在,故至今仍为大多数医者所沿用。

八法不能孤立对待,如病情较为复杂,往往不是单用一法所能适应的,常需数种方法结合运用,才能全面照顾。正如《医学心悟》所言:“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因此,临证处方,必须针对具体病情,灵活应用八法,才能提高疗效。

【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泻下大便或积水,使停留于肠胃或体内宿食,燥屎,实热冷积於血,痰结,水饮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方法。《素问。阴阳印象大论》说:“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就是下法的立法依据。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邪正具实之证,均可使用下法。

张子和还把下法推广运用于催生下乳,破经泄气等。但病证有寒热之分,里实证有热结,寒结,燥结,水结的区别,体质有虚实之别,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之不同,具体用药有峻下与缓下的区别。立法用药亦随之不同。泻下剂作用亦不同,病邪或可兼夹,故下法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下及扶正泻下五类之别,以及攻补兼施等,与其它治法的配合运用。

泻下剂是治里实证的方剂。如表证未解,里实未成,不宜用下法之泻下剂;如表证未解,里实已具,当衡量表里轻种,采用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法;如有兼夹证者当配合其它药物治疗。在下法中,除润下剂较为缓和外,其余均较猛烈,故孕妇,产后,月经期,或年老体弱,病后津伤,及亡血者,均应慎用。此外,泻下剂易伤胃气,待下后不宜再服,慎勿过剂。

寒下剂,适用于里热与积滞互结的实证。症见便秘,腹部胀满,或疼痛,甚或潮热,舌苔黄脉实等。本类方剂以攻下积滞,荡涤实热为目的。常用寒下药,如大黄,芒硝等,为主组成方剂。如腑气不通,又常须配伍厚朴,枳实等行气药物,以利于推荡秽物积滞,代表方如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伤寒论方》:生大黄(后下)6-12克,芒硝(冲),厚朴6-12克,枳实6—12克,水煎服。

功能:峻下热结,泻火解毒。

主治和应用:阳明腑实证。症见热盛便秘,腹部胀满,疼痛拒按,按之有硬块,烦躁谵语,舌苔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或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臭秽;或热盛惊厥,狂乱而有肠胃燥实者。

临床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线炎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出现的高热神昏,惊厥等,证属肠胃腑实者。

方义:生大黄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肠胃积滞,为君药;芒硝咸寒泄热,软坚润燥,助大黄泻热通便,为臣药;积滞内阻,每致腑气不通,故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疲除满,并助硝,黄加速排除积滞,共为佐使药。

按语:为寒下之峻剂,以治肠胃腑实重证。本方主证,前人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

痞是指胸腕部的闭塞压重感;满是腕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是肠中枯燥,燥屎干结不下,唇干舌焦;实是肠胃中有燥粪与热邪互结,便秘腹痛拒按。

由于本方能泻热通便,承顺胃气下行,故名“承气”。用治实热积滞,下实燥结,能泻热救阴,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用热结旁流,又属“通因通用之法。

江天成写于中国河南信阳。   E-mail:x889912@sina.cn.   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