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群岛飞行荣耀之战:调查研究的选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41:44

调查研究的选题

作者:胡正南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07-08-15 08:36 | 点击71 次 
    调查研究是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办公室、政研室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办公室、政研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门基本功。搞调查研究,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选题。它跟做报告、写文章一样,事先要确定题目,然后拿稳题目做文章。否则,就会不着边际,做不出好的调查来。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研究光有题目还不够,还要看题目到底选得准不准,角度定得新不新,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究竟大不大。这便是本文所要阐述的调查研究的选题问题。
 
    一、选题是调查研究成功的前提
    所谓选题,就是确定调查研究所要探索的对象。在调查研究实践活动中,选题至关重要。它是调查研究的起点,是调查研究必须跨越的第一步,也是整个调查研究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环节。有人说,选题是调查研究成功的前提,这确是经验之谈。
    第一,选题可以优化调研成果。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求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用以指导和纠正具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调查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这种指导作用,就是调研成果转化后所产生的价值和效用。实践证明,要想转化调研成果,必须先优化调研成果,而精心选题又是优化调研成果的关键。所选的题目对路,切中时弊,“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可以很好地指导实际工作。这样,就达到了调查的预定目的,实现了调研成果的价值和效用。反之,随便抓个题目,既难于客观地反映现实情况,更不能用来指导工作,这样的调查研究只是徒劳一阵,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成果。西方有句格言,“一个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同样,选好一个题目,调查研究也成功了一半。1987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一篇题为《萎缩乎?发展乎?》的调查报告,内容是对农村专业户兴衰作出的一次调查。这个问题带有普遍性。由于作者选题精当,角度新颖,发人深思,使人一看这个题目,就想读这篇文章,不失为调查报告中的一篇典范之作。
    第二,选题可以深化调研课题。调查研究中,往往由于选题不当,出现一些异常情况。比如得不出要领,使人茫然不知所措;打不开思路,使人感到山穷水尽。这样,调查研究的内容贫乏敷浅,无法深入下去。在整理调查报告时,不是杂乱无章,罗列一大堆现象,便是以偏概全,陷入片面性,精心选题则可以克服上述弊端,并能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揭示其深刻的道理。特别是一些对全局有指导意义的问题,注意选题更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分层次挖掘,分步骤深人,形成系列调查。回顾市委政研室这些年来撰写的调查报告中的一些代表作,无一不在选题上下了一番功夫。如实行厂长负责制后,报刊发表了不少或介绍厂长如何当,或介绍党委怎么办的文章。分析这一情况后,领导安排我带调查组到岳阳化工总厂调查。我们的选题是书记和厂长同时怎么办。由于选题深化一步,调查报告很快被中央和省内的几家刊物采用。
    第三,选题可以提高调研工作效率。“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调查研究过程是十分艰巨的劳动过程。要使调查活动进展顺利,少走弯路,克服阻力,避免重复劳动和无效劳动,乃至人力、物力、时间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更要选准调研题目。只有选准题目,能按照选题的要求,确定调查活动的范围,诸如到哪些单位和地方调查,找什么人调查,具体活动怎么开展必在此基础上列出具体调查纲目,安排周密的调查计划,组织精干的调研力量,从数据资料整理,到典型事例收集,才能井然有序,有的放矢地开展调查研究,直到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总之,要想在调查研究上做出成绩来,必须学会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选题能力。
 
    二、选题四原则
    调查研究的选题,在形式上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属于认识范畴,但是它的内容归根结蒂来源于客观存在,是客观实在的反映。而且,所做调查研究,必须回到工作中去指导客观实际。这就要求我们从事调查研究工作的同志尊重客观,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使调查研究的选题具有指导性、开拓性、可行性和时效性,不带任何主观随意性。所渭指导性,就是调查研究的选题必须紧扣现实生活和现实斗争,指导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所谓开拓性,就是选题要服从改革开放的大局,站在改革的前列,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开拓新的认识领域;所谓可行性,就是要根据调查研究的主客观条件来确定选题,要同调研部门的特点和调研队伍的素质状况相适应;所谓时效性,就是抓住时机,抢住火候,摸准时代脉搏,选择能够反映时代特色,具有时代气息的调研课题。
    怎样才能使调查研究的选题具有指导性、开拓性、可行性和时效性呢?我认为需要把握好以下四个具体原则:
    1、为决策提供依据的原则。办公室、政研室的工作人员作为党委的参谋、助手和“外脑”,处在领导科学决策和正确指挥的重要环节上,调查研究必须围绕全党工作的重心,遵循为领导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原则来进行选题,并尽量注意“小超前”。这样,调研成果就能发挥真正的价值和作用,调查研究工作也一定会得到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比如面对国际、国内两个经济大循环的联动,就迫切需要我们对一个县、市乃至全省、全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调查选题时,抓住主线,抓住中心,应决策之需,从实际出发,选出“言当其时,切中时需”的调查题目来。
    2、为实践排忧解难的原则。当前,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摩擦甚多,“政策差”矛盾突出,实践之难迫切要求人们去大胆探索,以期对症下药,找出正确的答案。这是调查研究选题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则。所以,调查研究选题应当围绕改革开放的实践,积极挖掘,解剖改革实践中的疑难并寻求对策,为改革拓宽思路,选出一些“人人心中尚有,个个笔下暂无”的好题目来。
    3、为时论拾遗补缺的原则。就是瞄准一段时间内,被某些现象掩盖,或被人们忽略的重要问题去选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引起大家的关注和争论,以期使人警醒、清醒。瞄准某些能引出新意的老问题去选题,提出“棋高一着”的观点,以期升华人们的认识。瞄准某个正在争论不休的问题去选题,以富有说服力的事实和论点,力排众议,澄清是非,以期消除疑虑,催人奋进。别出心裁地去补时论之缺,选出一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好题目来。
    4、为典型推介经验的原则。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潮流中,新生事物和新闻人物的层出不穷,给调查研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题材。因此,调查研究的选题,要立足总结推介典型经验的原则,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典型,选准角度,生动深刻地总结他们的经验并推而广之,启发人们的觉悟,启迪人们的智慧,选出一些能够润物细无声的好题目来。
    总之,应当从对全局工作最有指导意义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去选题;从领导和群众普遍关心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中去选题;从各个时期带倾向性和关键性的问题中去选题。通过调查,反映时代的最强音,做出更有份量的调查来。
 
    三、选题五法
    调查研究的选题,不仅要遵循基本原则,而且要掌握具体方法,要站在宏观的高度去分析微观的情况,要注意用战略眼光去研究现实的问题。题目确定之后,还要选择调查的角度,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些特别重大的课题,可以抓住它的 特点,把题目分成若干有内在联系的小题目,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开展调查,最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具体有以下几种选题方法:
    1、碰撞法。就是集思广益,进行智慧碰撞。集中群众的智慧,动员全体调研人员围绕中心,围绕领导意图,各抒己见,提供题材,在广泛吸收有益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形成调研课题,这是我在政策研究室工作时惯用的一种选题方法。1987年上半年,政研室领导约请大家拟出了十多个调研课题,在这个基础上,筛选出了如何提高乡镇权威、深化农村改革和搞好厂长负责制三个调研题目。由于选题精当,调查扎实,那次撰写的《乡镇权威不高的状况亟待改变》、《自觉协调党政关系,同心协力办好企业》和《一条深化农村改革的好路子》等三篇调查报告,分别为《红旗》杂志社的《内部参考》,新华社的《内部参考》、《内参选编》,中央书记处的《调查和研究》,农牧渔业部的《农村经济文稿》等多家杂志刊用。
    2、承接法。主要是完成本级领导及上级政研部门交办的调研课题,或者与科研、出版单位横向联系,承包课题。党委领导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大政方针,需要进行设计、论证,办公室、政研室应责无旁贷地按照党委的指导思想去领会、完善其意图,出色地完成调研任务。比如,地市合并之初,市委领导交办了市带县的工作方法探讨课题,办公室领导立即组织力量,进行考察调查,并形成了“一体、互惠、有别”的市领导县的工作思路,得到了市委的充分肯定。1988年市委领导先后提出了“如何实施市级党政分开”、“国际、国内两个经济大循环给农业带来的新机遇”及“全省的经济发展战略思考”等课题。室领导围绕这些课题,组织力量,在市委领导带领下,完成了《实施市级党政分开的几点意见》)和《浅谈地方党委如何实施党政分开》等文件和调查文章。
    3、反思法。即对过来的实践回头看,反省自问,总结经验,完善作法,从扶持新生事物成长出发,提出调研课题。改革开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每迈开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其中既有成功和喜悦,也有挫折和阵痛,需要总结提高,有许多很好的调研课题。1987年,政研室领导安排力量,围绕机构改革和价格双轨制等课题,进行总结调查,写出了《华容县机构改革的反思》和《价格双轨制在农村的实践》等调查报告,这两篇调查报告都被全国发行的刊物登载,后者还被国务院农研中心加编后话刊登特点,把题目分成若干有内在联系的小题目,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开展调查,最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具体有以下几种选题方法:
    1、碰撞法。就是集思广益,进行智慧碰撞。集中群众的智慧,动员全体调研人员围绕中心,围绕领导意图,各抒己见,提供题材,在广泛吸收有益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形成调研课题,这是我在政策研究室工作时惯用的一种选题方法。1987年上半年,政研室领导约请大家拟出了十多个调研课题,在这个基础上,筛选出了如何提高乡镇权威、深化农村改革和搞好厂长负责制三个调研题目。由于选题精当,调查扎实,那次撰写的《乡镇权威不高的状况亟待改变》、《自觉协调党政关系,同心协力办好企业》和《一条深化农村改革的好路子》等三篇调查报告,分别为《红旗》杂志社的《内部参考》,新华社的《内部参考》、《内参选编》,中央书记处的《调查和研究》,农牧渔业部的《农村经济文稿》等多家杂志刊用。
    2、承接法。主要是完成本级领导及上级政研部门交办的调研课题,或者与科研、出版单位横向联系,承包课题。党委领导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大政方针,需要进行设计、论证,办公室、政研室应责无旁贷地按照党委的指导思想去领会、完善其意图,出色地完成调研任务。比如,地市合并之初,市委领导交办了市带县的工作方法探讨课题,办公室领导立即组织力量,进行考察调查,并形成了“一体、互惠、有别”的市领导县的工作思路,得到了市委的充分肯定。1988年市委领导先后提出了“如何实施市级党政分开”、“国际、国内两个经济大循环给农业带来的新机遇”及“全省的经济发展战略思考”等课题。室领导围绕这些课题,组织力量,在市委领导带领下,完成了《实施市级党政分开的几点意见》)和《浅谈地方党委如何实施党政分开》等文件和调查文章。
    3、反思法。即对过来的实践回头看,反省自问,总结经验,完善作法,从扶持新生事物成长出发,提出调研课题。改革开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每迈开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其中既有成功和喜悦,也有挫折和阵痛,需要总结提高,有许多很好的调研课题。1987年,政研室领导安排力量,围绕机构改革和价格双轨制等课题,进行总结调查,写出了《华容县机构改革的反思》和《价格双轨制在农村的实践》等调查报告,这两篇调查报告都被全国发行的刊物登载,后者还被国务院农研中心加编后话刊登在《农村问题论坛》上。
    4、旁通法。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当掌握某个调研题材之后,推知到同类问题中的另一调研课题之后,乃至风马牛不相及的课题,如1988年政研室进行的《完善村级合作经济》的调查,就是由临湘县长源村村级积累的成功经验,联想到加强统一的功能和完善村级合作经济的必要性所产生的调研课题。
    5、沉淀法。即调研人员头脑中储存、积聚的若干零星信息,由于内在的联系,由量变发生质变,通过消化和溶合形成的新课题。如企业由厂长全面负责后,反响强烈,有的厂长不敢用权,有的不敢得奖,有的“想婆婆又怕婆婆”等。面对收集到的各种反映,通过沉淀过滤,我们选定了《承包者的矛盾心理》一题作出调查,调查成果很快为《经济学周报》等三家报刊采用。
  (作者单位:岳阳市委办公室) 在《农村问题论坛》上。
    4、旁通法。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当掌握某个调研题材之后,推知到同类问题中的另一调研课题之后,乃至风马牛不相及的课题,如1988年政研室进行的《完善村级合作经济》的调查,就是由临湘县长源村村级积累的成功经验,联想到加强统一的功能和完善村级合作经济的必要性所产生的调研课题。
    5、沉淀法。即调研人员头脑中储存、积聚的若干零星信息,由于内在的联系,由量变发生质变,通过消化和溶合形成的新课题。如企业由厂长全面负责后,反响强烈,有的厂长不敢用权,有的不敢得奖,有的“想婆婆又怕婆婆”等。面对收集到的各种反映,通过沉淀过滤,我们选定了《承包者的矛盾心理》一题作出调查,调查成果很快为《经济学周报》等三家报刊采用。
  (作者单位:岳阳市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