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魔忍百度云:中国慈善“八大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27:09

南京福利院48天接待数千人爱心造访。记者调查称,201112月至今的48天里,南京福利院的孤儿先后接待或参与了165批次、数千人次参加的社会捐赠或互动。据福利院负责人称,到年底,各类关心孤儿的社会人员扎堆涌向儿童福利院,过多的造访令部分孤儿不适,孩子们此前还疑因此大面积感染了水痘。(119日《扬子晚报》)

当今中国慈善有“八大怪”,且听在下一一道来。

第一怪:只为炒作不为爱

请恕我直言,开头提到的这个新闻中那165批次的社会捐赠和互动,说不定有不少都是一些企业甚至政府单位搞的“公关活动”。他们只是将爱心和孤儿当成了表演和炒作的道具。平时不出现,逢年过节便扎堆来献爱心,然后或请媒体报道,或将摆拍的照片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大肆展示……此类炒作式无聊“爱心”,几乎已经成当今社会慈善事业的“主流”,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比比皆是、触目惊心。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怪:“爱心”也能搞摊派

湖南长沙县强制教师每天捐款1元。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湖南长沙县教师称,每月工资中有几十元被统一收去捐款,参加“一天一元捐”活动,民政局证实了这一情况。当地管理捐款的长沙县慈善会称,2010年政府发文要求企事业单位员工、干部等捐款,目的是帮扶贫困。慈善会会长称,老师觉悟是最高的,不应在乎这点钱。

捐款=扣工资?相信很多中国人都有过“被捐款”的经历——今天这捐款、明天那爱心,一级一级压任务,最后都要落实到人头上。献爱心当然是好事,可“被捐款”的滋味却并不好受,尤其是三天两头“被捐款”谁都受不了。像长沙县这样,“捐款”甚至成了成了工资单上的“固定一项”,就更是让人感叹“被时代”的“无与伦比”。

为什么捐款要直接扣工资呢?原来,是因为“老师觉悟是最高的,不应在乎这点钱”。这叫什么话?老师觉悟高也不能以此来绑架爱心吧?不知道说出这种话来的慈善会长自己的“觉悟”高不高?他一个月收入多少,捐款多少?本该自愿的捐款变成了强制,本该发自内心的爱心变成了摊派。不知情的人往往会被众多的捐款场面深深感动,但又有谁想得到,这其中有多少是强扣的工资撑起的“门面”!

长沙县的这个“土政策”是如何出炉的呢?教育局的工作人员称“是发了文件的,是民政局布置下来的”,布置到教育局,教育局布置到各个学校;民政局工作人员则表示:一般都是县委县政府同意的,我们是要发文,我们要把文送政府办要签文的,上面的领导要同意,才会这样捐的。原来,“被捐款”的背后还是权力的滥用。如此捐款,完全背离了捐款的应有之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捐赠应当是自愿和无偿的,捐赠人有权决定捐赠的数量、用途和方式,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和接受社会监督。”面对确需帮助的人和事,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吝啬爱心,都愿意伸出援手。扣工资捐款,看似简单、快速、有效,其实是对爱心的亵渎,不仅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得不偿失。同时,这种依靠职权搞摊派的做法,无疑是特权意识、霸道作风作祟的结果,不仅不合理,而且不合法。有专家指出:这种克扣工资比摊派更严重,实质上是对合法财产的一种掠夺。“老师觉悟高”也成了“被捐款”的理由,真是没有最荒唐,只有更荒唐。如果慈善领域存在的“被捐款”之类的乱相得不到根治,爱心和慈善事业早晚会因此而被糟蹋得体无完肤。

第三怪:捐款总把记者带

2007830日的《新华日报》上,看到一篇题为《南京玄武区“低调捐助”暖人心》的报道:

玄武区关工委的一名干部,悄悄将1500元助学款送到张某手中。这几天,该区关工委工作人员已用这种“低调”的方式分别为14名困难高中生送去了1500元助学金,为1名困难大学生送去了3000元助学金。玄武区今年开展助学的方式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助学单位和干部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将现金、学习用品赠送给对方,而是悄悄地兑现自己的努力和爱心,受到了受助者的普遍欢迎。张某感激地说,以往接受救助款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就仿佛在向众人展览自己的贫困。现在这种方式细腻周到,非常感谢!

“低调捐助”不仅保护了受助者的尊严,更是体现了捐助者不图名、不图回报的高尚风格,值得赞扬更值得提倡。

可是,看了上边的新闻,笔者却有点疑惑:这真的是“低调捐助”吗?既然“低调”,怎么还有媒体进行报道?如果不是了解内情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报料、并提供数字和相关资料,报道怎么可能这么详尽?同时,从受助者“感激地说”来看,记者连受助者都采访到了。难道说,记者对捐助过程进行了全程跟踪采访?既然想“低调捐助”,哪来的记者呢?

所谓“低调”,是指做了事情却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现在倒好,虽然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捐款,而是改为“悄悄”地进行,可在“悄悄”的同时,却通知了记者,通过媒体制造了更大的“动静”。这算是“低调”吗?这样的所谓“低调”,是不是有点“新闻策划”的意味?这样的所谓“低调”,实在是比一般的“高调”还“高”啊。

政府部门通过新闻媒体把自己的工作宣传出去,从而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形象,本来是很正常的。可如果为了宣传而宣传、“为赋新诗强说愁”,就不合适了。通过媒体宣传“低调”,怎么看都象是笑谈。

其实,类似的“低调”一点都不鲜见。比如个别领导喜欢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可在出发时却总忘不了带一大堆的随从和记者、扛着摄录器材前呼后拥。然后,电视上、报纸上到处都是对领导“务实作风”的报道。唉,那些真正实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谁会搞这些个表面文章啊!

第四怪:欲献爱心不可得  

温州老板林如新坚持施粥65天后被迫停止。他坦言,资金、人手不是问题,天气炎热、卫生条件难以保障是粥棚被迫关闭的原因。义乌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工作人员到施粥摊检查,并口头提出了一些存在问题,“一是施粥人员没有健康证;二是如何保证碗筷的消毒。”浙江省民政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认为,如果施粥摊要继续办下去,“社会团体必须要有业务主管单位才能在民政部门注册”,仅仅这一点就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门槛。

开设粥棚救济穷人,无论哪朝哪代都是值得赞扬的善举。可是,温州善心老板林如新却因开粥棚陷入尴尬境地——不仅受到了相关部门对卫生条件的质疑,还因“社会团体必须要有业务主管单位才能在民政部门注册”这一“死规定”,而难以继续存在。相关部门为何不能在卫生、场地等方面给予善心人士一些指导,而只是限于“质疑”和限制呢?规定很重要,可给予那些穷困的打工者一碗果腹的热粥,似乎更重要吧?

尽管歌里一直在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可当你真的把行善付诸行动的时候,很可能会遭遇跟林如新一样的尴尬。现在当个“善人”有多难,从温州粥棚的遭遇就能体会了。“欲献爱心而不可得”,又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现象。

温州“粥棚困局”的根源,还在于当前慈善体制的不合理。目前,我们国家的慈善事业还是一种“垄断机制”,只有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几家慈善机构得到了政府的特别许可,是捐赠全额免税的慈善组织。慈善事业只好依附于政府,民间的慈善力量因为找不到主管部门挂靠而被排斥在慈善事业之外。实在难以理解,对理应鼓励的爱心,为何非要“垄断”呢?为何还非要设立人为的障碍加以限制呢?这一痼疾不除,中国的慈善事业怎能实现民间化、职业化?又怎能做大、做强,变成真正的社会活动?

美国现在有上百万家免税慈善基金组织。民间慈善组织比官方的垄断性机构更有效,也更有活力,这是被无数实践所证明了的。中国的不少有识之士,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动慈善立法。早在2005年,全国政协委员朱树豪就递交了《关于我国慈善业应全面民间化、职业化的提案》,且此后一直在为之鼓与呼;全国两会期间,杨伟程等32名人大代表又提出了关于制定慈善事业法的议案……也许,国人“欲献爱心而不可得”的尴尬会随着慈善法的出台而得到破解吧。

第五怪:捐款穷人跑得快

自从汶川震灾发生后,关于为灾区捐款献爱心的新闻一直是媒体报道的热点之一,更是广大网民乃至整个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不少富人、明星饱受“冷血”质疑的同时,也有一些倾家荡产“献爱心”的穷人通过媒体报道或网友爆料广为人知。 

当年515日中午,乞讨老汉徐超来到南京一个震灾募捐点,捐出5元钱。下午3点,老人再一次出现将100元塞进了募捐箱;拾荒男子王明胜为灾区捐出七年积蓄180元,留下“我穿得很脏,但我很善良”的字条后离开;广州谭先生举着写有“广州市民抗震救灾售卖楼王”的牌子上街,他称自己要把房子卖了,把钱全部捐给灾区,自己一家租房子住…… 

当年65日的《兰州晨报》又报道了一个新闻:3名老兵变卖家产捐款后赴灾区救灾。3名已经50多岁的老兵或变卖了家里唯一值钱的磨面机,或卖掉家里的800多斤小麦,将钱捐了出来。“我们没有钱了,但我们有力气”,他们随后又赶到灾区参与救灾。把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甚至粮食都变卖了,这些老兵为了救灾可谓是“倾家荡产”。 

为何这么多穷人“倾家荡产”献爱心?我认为有两方面原因:其一,这些穷人有爱心,他们更能体会灾民的困苦,穷人跟穷人的心从来就容易贴近;其二,他们实在太穷了,稍微出点钱就要“倾家荡产”。 

于是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不惜“倾家荡产”帮助别人的都是穷人?为什么某些富人就像铁公鸡、磁仙鹤、玻璃耗子、琉猁猫,不愿拔一毛以利天下,还创造了很多高深的理论来回击社会的质疑?按理说,作为先富起来的群体,他们理应对社会心存感恩并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才对,为何他们的心肠似乎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变得硬了起来?忍不住想,如果那些乞丐和老兵都是亿万富翁该多好,他们肯定会为灾区做更多的事情! 

如果换个角度,就更让人困惑了:为什么那么善良的人,身上却没有几毛钱,甚至要沦落街头为丐?为什么某些心硬如铁的“精英”,却迅速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成了人人景仰的“大人物”?古人老说“善恶报应、如影随形”,显然是迷信糟粕,并不可靠。

当然,人的穷富与善恶,两者之间并无可比性,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时,我也看到,其实很多富人和明星在灾难面前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令人感动。但无论如何,这么多穷人“倾家荡产”献爱心、这么多穷人为了献爱心要“倾家荡产”,都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和反思的现象。 

 

第六怪:献爱心先把自己“害”   

43岁的河北民间爱心人士李振家,走进天津某公园的独立体玻璃房,开始自己为期60天的禁食新挑战。以“扶贫助困献爱心”和禁毒教育为主题的此次奇人绝技艺术展,“我要用挑战极限的毅力感染市民,宣传戒毒,希望更多人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

河北的民间爱心人士,大老远跑到天津去“禁食”,肯定有人会怀疑其背后隐藏的“商业目的”。可是,面对通过60天不吃饭的方式“献爱心”的李振家先生,我实在不忍心说他是“炒作”。即使是炒作,他的炒作也太“苦”了点。

尽管更愿意相信李振家是真的想献爱心,而不是出于炒作之类的其他目的,但笔者对他的做法还是不能认同。献爱心的方式有很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捐款是献爱心,当志愿者无私帮助别人也是献爱心,不一定非得饿自己。

通过“禁食”这种近似“自虐”的方式筹来的钱,困难家庭忍心要吗?如果当事人“禁食”当中出了什么意外,其家庭和亲人又如何承受?“禁食”献爱心,不仅过激,且是对自己和家庭的极度不负责任。

相对于“禁食”者本人而言,为“禁食”者提供赞助和场地的商家,其目的就值得怀疑。对这样明显不正常、很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的行为,商家理应预知到可能出现的后果。从与人为善的角度出发,应该劝阻才对。为何还要为之推波助澜、摇旗呐喊?是不是有借机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的想法?甚至,这样的活动也许本来便是商家精心策划的炒作:反正饿的不是自己,有人卖命何乐而不为呢!

“禁食”献爱心,当事人乃不智也;而其背后的“推手”,岂止不智,甚至可以说是可恶。类似的“傻事”,政府部门是否该出面叫停呢?

第七怪:领导出面很痛快

广州市统战部与市工商联、增城市委市政府等共同主办一场主题晚会,最令人意外的是,在晚会即将结束时,主持人曾志伟邀请市长张广宁亲自上台唱歌来筹款,于是现场出现了张广宁率在场的班子成员一起上台唱歌筹款的一幕。张广宁的这一举动把晚会推向高潮,不仅赢得了现场的满堂喝彩,还筹得了由四家企业共同捐献的善款1200万元。

 

市长亲自参加慈善晚会,还率领班子成员一起上台唱歌筹款,其亲民、爱民的精神令人称道。此举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举筹得善款达1200万元。

不过,看了新闻,笔者除了钦佩市长的务实作风外,也感到市长的“面子”真大。市长出面一唱歌,不光赢得满堂喝彩、把晚会推向高潮,还引发了捐款的高潮,多家企业争相捐钱。如果不是市长,别说是一般群众,即使是各路明星,是否也有如此号召力呢?

当然,笔者知道,那些捐款的企业,并非是完全是看市长的“面子”才捐款的,他们参加慈善晚会的目的,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去献爱心的。笔者的意思是,他们捐款的时机容易让人产生联想:早不捐、晚不捐,为啥非要在市长唱完歌才扎堆捐?要知道,市长唱歌是在晚会即将结束的时候,如果市长不唱歌,晚会就结束了,莫非这个款就不用捐了?同时,笔者也大胆地假设一下:莫非,他们猜到市长和领导们会给大家带来惊喜,所以就特别能沉得住气,坚持到晚会结束时才出手,以营造“高潮”的气氛?

市长亲力亲为的作风令人钦佩,企业积极捐款的的慈善之举也值得赞扬。但捐款只关乎爱心和责任,跟市长的“面子”无关。有关部门在组织活动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把两者硬往一起扭,似乎有点弄巧成拙呢。

第八怪:捐献衣物反被怪

 

四川宜宾15名大学生为贫困山区和灾区群众募集到了280件衣服,他们提着这4大包衣服来到宜宾市红十字会时,却被拒之门外,红十字会称旧衣处理太麻烦,只收新衣服和现金。“红十字会没有让他们去收,他们去收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想怎么处理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学生们满腔热血为灾区群众募集到的衣服,却遭到红十字会拒收,理由竟然是太“麻烦”。老早就听说有的慈善机构最喜欢收钱、拒绝旧衣服,这回还真得到了验证。 

也许,旧衣服处理起来确实麻烦,可红十字会干的就是这么个琐碎的工作啊。跟贫困地区群众受冻比起来,这点麻烦算什么呢?连这点麻烦都不能接受,还算是慈善机构吗,还怎么把“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的宗旨落到实处? 

慈善机构“嫌麻烦”冷的是爱心。愿意献爱心的人,并非谁都有大把大把的钱交给慈善机构,只要大家尽己所能,哪怕是做了一点点小事,这份爱心也值得呵护和尊重。四川震灾发生后,那几位感动中国的义丐,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 

笔者注意到,宜宾市红十字会不仅拒收旧衣服的行为令人不解,其态度和说辞也令人心里不舒服。“红十字会没有让他们去收,他们去收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想怎么处理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这叫什么话!很难相信,如此冰冷、不负责任的话竟然出自慈善机构工作人员之口。这种态度,比不收旧衣的行为更伤害爱心人士的感情。一些参加了募集活动的同学表示,以后再不会做这种“傻事”了。爱心的培育需要过程,但毁掉它也许只需要一句话。 

天冷了,贫困地区还有多少人缺少御寒的衣物?期待某些慈善机构在操心为贫困地区“送温暖”的同时,还要呵护公众的爱心,不要再做出因“嫌麻烦”冷了爱心的傻事。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贫困地区才能得到更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