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妖穿越月歌同人:中国历代少妇趣谈——另类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48:33
                                                           中国历代少妇趣谈——另类篇 

      其实,把她们归为少妇是有据可循的,对她们来说,婚姻并不重要,她们贪恋的是更自由更激烈的爱情更夺目更绚烂的生活,来世,或许她们还会一头扎入这万丈红尘……

 

        1、 师师交际花

        李师师: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妓,她慷慨有快名,号为"飞将军"。她的事迹在笔记野史、小说评话中多有记述。较早的可见张端义《贵耳集》、张邦基《墨庄漫录》、宋代评话《宣和遗事》。宋徽宗在位期间,也常微行出游,由数名内臣导从,乘小轿子前往李师师家。曾与著名文人周邦彦、晁冲之交游。有说后来徽宗把她召人内宫,册封为瀛国夫人或李明妃。而《宋史》里面却没有提到。金兵入侵、汴京沦陷,李师师的下落变得众说纷纭,扑朔迷离。《续资治通鉴》卷九十二说徽宗"与王黼得预宫中秘戏。或侍曲宴,则短袖窄裤,涂抹青红,杂倡优侏儒中,多道市井淫媟谑浪语,"

        清人史梦兰有诗:

        “宋史高标道学名,风流天子却多情;

        安安唐与师师李,尽得承恩入禁城。”

 

        要说明宋徽宗为何会跟李师师勾搭上,首先得从北宋年间的夜生活说起。

        公元1077年,北宋的赋税总收入达七千零七十三万贯。其中工商税占百分之七十,农业税占百分之三十。在一个劲叫嚣城市化的今天,这样的产业结构简直让人羡慕得口角流涎。北宋的汴京和南宋的临安都是超过一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而南宋末期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只有十万人口;加上夜晚汴京大搞灯光工程,宋人夜夜泡吧,纸醉金迷。同时,汴京还是个文化艺术中心,汴京国际艺术节一届接一届地举行,而且,同期还会有大量的外围展。不过那时既不叫798,也不叫创库,而叫瓦舍或勾栏。而皇帝宋徽宗本人,就是当时最有名的画家。其实,他所擅长的还不是工笔花鸟画,而是珠宝设计,可惜他根本就不懂宣传,品牌淹没了。而李师师,就是汴京城里最大最火的矾楼KTV的首席红伶,歌唱家。这两人都是当时文艺界的泰斗,都没打过照面。


第一次,宋徽宗打扮成一个商人来见她,见面礼是内宫藏的"紫茸二匹,霞叠二端,瑟瑟珠二颗,白金二十镒(一镒合二十四两)"。等啊等啊,李师师后半夜才款款地走来,不施脂粉,身着绢素。她一看宋徽宗就没什么好气:长得不赖,样子很乖,胡子失败。李师师随随便便弹了首《平沙落雁》就走掉了。赵佶一见她傲慢的态度,马上就被震住了: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超模啊。妖娆美艳天生性感的尤物哪里都是,可师师非常地瘦非常地搓衣板,眼睛非常细非常长,嘴唇非常厚非常肉,太国际化啦。再加上又有一把天生的好嗓子,为人又傲慢清高,从不给媒体好脸色看,物以稀为贵,师师的身价就是这样给抬上去的。


        赵佶一直在等灵感到来。可是,宫里面的美女们天天都珠围翠绕地在他眼前晃来晃去,让这个珠宝设计师毫无口味。而李师师的一头印地安人一样蓬松的素发却刚好吻合他的设计理念。他屁颠屁颠地回宫了。李师师的经纪人知道这个像傻博士一样的人就是皇上,才大吃一惊。李师师兀自神闲气定,不冷不淡:只羡才华不羡官,咱师师不是那种没见识的人。


        半个月后,赵佶再次光临,送给师师一个礼盒。当李师师看到皇上亲手设计的珠宝的时候,忍不住幸福地呻吟起来。此物不传,我至今想象不出它的样子。它结合珐琅的庄重、银饰的简洁、水晶的璀璨、钻石的炫目。看来,赵佶真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呀。李师师不禁芳心暗许,同意赵佶有空就挖地道过来。


        经纪人马上给珠宝买了保险。保险公司考虑到是皇帝设计的孤品,兹事重大,提的要求是:在室外的时候,不得外露,以妨被抢。于是,李师师每回出门,都戴着帷帽,还用薄纱或轻绡遮住面部。所以,世人都无缘亲见赵佶的杰作,满街的女人倒是纷纷模仿起超级明星李师师的帷帽,认为是来自异邦最摩登的打扮,说是在遮与露之间的微妙平衡。所以,看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知李师师发明的这种新花式多流行了。


        其实,李师师除了跟这个位高权重的设计师相好,还和著名作家晏几道、秦少游、周邦彦,甚至画家张择端都有一腿。特别是周邦彦,作为大晟府乐正,才华相当于窦唯和林夕和张亚东之和。对于一个杰出的Diva来说,李师师与之正是惺惺惜惺惺。一次,周邦彦正与师师叙谈,忽报圣上驾临。周邦彦仓促之间藏身于床底。徽宗温情脉脉地替师师剥橙,徽宗一走,周邦彦从床底下爬出,填词《少年游》一首:"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岂知宋徽宗痊愈后来李师师这里宴饮,李师师一时忘情把这首词唱了出来。宋徽宗问是谁做的,李师师随口说出是周邦彦,话一出口就后悔莫及。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彦也一定在屋内。脸色骤变,派心腹收罗周邦彦平日所写的艳词,作为罪证,说他为人轻薄,不能在朝为官,把他贬出汴京。


        李师师冒风雪为其送行,并将他谱的一首《兰陵王》唱给宋徽宗听。李师师一边唱,一边流泪,特别是唱到“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时,几乎是泣不成声。宋徽宗也觉得太过严厉了,就又把周邦彦招了回来。


        李师师宁当交际花,不当妃子是有道理的--当然有一个能不能的问题,但首先还是愿不愿的问题--进了宫,一辈子就要跟那些三姑六婆勾心斗角,分分钟可能就死无葬身之地;而操老行当,天天可跟风流才子彼此倾慕之人酬唱应和,尊为女神。哪种命运更好?李师师自然有分寸。

 

 

        2、美丽幸福的发明家

        薛涛字洪度,生于大历五年,卒于大和六年(即公元770-832年)。原籍长安,幼随父居成都,岁能诗,十六岁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薛涛集子叫《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惜未流传下来。


        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八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令赋诗侑酒,遂入乐籍。后多任节度使相继镇蜀,她都以歌伎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诗酒往来。中年与诗人元稹交往。晚年居于成都碧鸡坊,宅边遍种菖蒲,建有吟诗楼,人称"女校书"。


        世人但知薛涛是一位名妓,一位女诗人,却不知她还是一个发明家。这是一件很委屈的事情,她发明和改进的薛涛笺,对中国文化进程的影响力,其实大于她的诗篇。因为中国历史不缺名妓,也不缺诗人,惟独缺发明家和技术工人。可惜前者一般都被记载下来流芳百世,而后者,被视为奇技淫巧,连作为交通工具水利工程的发明家诸葛亮夫妇都被忽略了。


        在唐朝,一块砖头砸下来,十个人里会有三个书法家、四个画家、八个诗人--兼的。艺术如此兴盛发达,以致剑南节度使韦皋到任时,就发誓要把真正的汉族文化带到西南边陲,打造一个文化大省,用文采来教化边境的各色人等。首先走进他视线里的就是美女薛涛。


        薛涛是一个官妓,在那些附庸风雅的成都子弟中玩了年余,已经厌了。她走进节度使府,韦皋想考她的诗才,薛涛即席赋诗一首。"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听起来没有柔媚之气,倒有劝谏之意,性感中带着刀光剑影。


        韦皋自然相当满意,薛涛也在节度使府来来往往了五年。据说,因为有薛涛的存在,诗人们每写出一首诗,第一个想给皇帝看,第二个就想给薛涛看。因为皇帝是男性权威的化身,而薛涛是女性品味的代言人。不过,薛涛和韦皋的关系暧昧,某次斗气,韦皋把她下放到松江这种鬼地方。她不该当人家的红颜知己:你知道,这个词很败坏,做情人没什么,做朋友也没什么,何必这样不尴不尬不清不白?薛涛临别时写了首《十离诗》,韦皋到底还是舍不得,很快又把她调回来了。

        薛涛一回来,就出钱把自己从乐籍中赎了出来,搬到了浣花溪边住,开始了她另一项很有前途的职业:造纸。艺术的兴盛,对纸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其中,四川的蜀纸特别是麻纸已闻名天下,造纸技术甚至传入朝鲜、爱猫扑,爱生活、阿拉伯、欧洲。可薛涛不是别人,纸张本身是男性的物什,她却要做一个精致的、细腻的、情调的女人。她把乐山特产的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玉津井的水,制成粉红色的纸张,上有松花纹路,她就专门用来誊写自己的诗作。


        这样,好马配好鞍,好诗配好纸,薛涛笺就流传开了。她让更多的男性诗人为之醉倒,成为时尚和新锐的象征。虽然她还有一些关于笔墨纸砚的发明,来匹配她的诗,但有了薛涛笺其他就不重要了。反正大家记住爱迪生也只是记得他的灯泡,而不是另外的两千多件发明。


        韦皋因镇边有功而受封为南康郡王,离开了成都。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每一位上任必定都要拜访这位成都的女校书,已成官场惯例。当时与薛涛诗文酬唱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但是,薛涛42岁的时候却偏偏爱上了31岁的元稹:他就是那位抛弃莺莺的张生。两人在蜀地共度了一年,拍了一场正宗的拖。当然,这位元稹是天生的情圣,既能让出身名门的小姑娘抱着鸳枕深夜去找他,也能让饱经风月的才女子为之心折;元稹依旧毫发无损地重新踏上他的仕途,再做乘龙婿。这位扫眉才子女校书也看得开,谢他酒朋诗侣,穿上道袍隐居一隅,终身未婚。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就是相爱,相爱而不能长相厮守仅次之,亦属难得。何况,薛涛还有发明流芳千古呢。曾有一种说法是:南华经、相如赋、班固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少陵诗、达摩画、屈子离骚,都是古今绝艺。恻身一流大师之列,薛涛是幸福的。

 

        3、致命制服诱惑

        林四娘:事见《聊斋志异》卷五《林四娘》,王渔洋《池北偶谈》、林西仲《林四娘记》以及陈维松《妇人集》亦有记载。明末祟祯年间的秦淮歌妓,后成为衡王朱常庶的宠妃,平生只参加过一次战争,在战争中香消玉殒,被人们称为"姽婳将军"。《红楼梦》中贾宝玉亦为其作《姽婳词》。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青楼女子多了,什么样的美人都有。

        在别人都涂脂抹粉,雪纺轻纱,不胜娇媚的时候,林四娘偏不,一身短打,青丝高绾,或舞剑、或弄枪,来上一段干净利落的功夫表演,这一手在明末的秦淮歌畔可是绝无仅有。一招鲜,吃遍天,这样一来,林四娘在美人尖里还是冒尖儿,各路子弟慕名前来,红极一时。很多传奇故事说她卖艺不,我呸,何苦压抑自己呢,遇见动心的男人才子异人,总该留下点美好回忆吧。


        其实,这林四娘本出身武官世家,“……练铁沙掌 耍杨家枪硬底子功夫最擅长 还会金钟罩铁步衫 他们女子我习惯 从小就耳濡目染什么刀枪跟棍棒
      我都耍的有模有样 什么兵器最喜欢双截棍柔中带刚 he he ha hi 都使用双节棍 he he ha hi……” 。

        不料在她16岁那年,父亲受牵连而下狱,家破人亡,林四娘无依无靠,最终沦落为青楼歌女。她的姿色和本领把青州的衡王朱常庶吸引过来了。这个衡王好色兼好武,常游幸金陵,召来林四娘侍宴助乐。林四娘舞时矫若惊鸿,婉若游龙,静时娴静轻柔,燕语莺声,衡王不由对她大为倾倒,离开金陵时,就带上了已赎身的林四娘,回到青州王府,她摇身一变成了王妃。


        所以,别听信那些美女指南,尽教你如何媚眼如丝,如何取悦男人。狐狸精都是天生的,否则修炼多少年也就一蜈蚣精,处处是抄的痕迹。还不如发乎天然,结网等好了,该干嘛干嘛,自然会有人撞进你的盘丝洞。


        "丁香结子芙蓉绦,不系明珠系宝刀。"贾宝玉曾给林四娘写过一首诗。从林四娘身上,衡王发现女子习武别有一番风韵,于是将王府中所有的姬妾侍女组织起,由林四娘为统领,勤练枪剑之术,演习攻守战术,组成娘子军。林四娘身披铠甲,腰佩双剑,勤勉督促;女兵们看到自己穿上军装英姿飒爽,俊秀不凡,也热情高涨。


        大抵年青女子都愿意尝试某种新鲜角色,只要能穿漂亮衣服。连朱常庶也喜欢上女兵们的这种制服诱惑,一种全新体验的性感。

        三年后,晋陕一带久旱不雨,民不聊生,流贼王自用攻向山东青州,大败朱常庶,他被贼军围困在一个小山岗上,城内的官吏准备开城降敌。侍妾林四娘将那些官吏们叱责一顿,然后召集了王府中的娘子军,冲出城去。这支威风凛凛的小分队一个个面容姣好,描眉涂唇。贼军开始轻敌,被打得满地找胳膊找腿,但人家毕竟人多势众,娘子军纷纷落马,最后只剩下个林四娘,宁死不接受劝降,杀倒了一大片敌兵,最后终因体力不支,丧身于敌刀之下。


        这位只打过一次仗的姽婳将军,念之依旧令人口齿噙香。

        一般而言,那些得以青史留名的美女们,首先是美貌多情,完全吻合男性对女性的性幻想标准;其次是兼具男人的才华,或吟诗弄赋,或舞枪弄剑,方可与之、结纳。满足第一点的可当娇妻美妾,满足第二点的则可当红颜知己。——当然,如果长得像孙二娘或顾二嫂,那武功再好也没劲。五大三粗的,穿上制服,就是男人了,哪来什么诱惑?

 

        4、 抛弃奢华返璞归真

        董小宛:名白,字青莲,又名宛君。天资巧慧,容貌娟妍,能歌善舞,亦工诗画。为"秦淮八艳"之一,后迁居苏州。1639年,董小宛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冒襄),后嫁与冒为妾。明亡,小宛随冒家逃难,后病逝。著名的如皋"董糖"即由她亲手创制,并编汇有《奁艳》一书传世。冒襄作《影梅庵忆语》,记载小宛始末及其行事,睿艳动人。


        秦淮八艳:李香君、陈圆圆、柳如是、董小宛、寇白门、马守真、顾眉生、卞玉京。

        秦淮八艳,不过是个姿态。又不是广播体操,再风光又有何用?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还不如当个侍奉箕帚的小女人。董小宛就是这么想的。

        说起来,同是秦淮八艳,同是绝色丽人、才情卓绝,同样与名震一时的大名士交往,董小苑的男朋友冒辟疆,好歹比李香君的男朋友侯方域、柳如是的男朋友钱牧斋要有骨气一些。清兵平定全国后,几次都把冒襄列为重点公务员,但他视之如敝履,坚辞不赴。摆明了要以明朝遗民自居,决不仕清,还收养了东林、复社和江南抗清志士的遗孤,哪怕生活潦倒也在所不惜。


        小宛生于南曲青楼之中,琴棋书画莫不知晓,诗词文赋样样精通。十五岁艳帜初张就名冠秦淮。而且脾气大得很,看人很挑。

        后来辗转到苏州半塘,董小宛醉心于山水之间,常受客人之邀,游太湖、登黄山、泛舟西湖。就在董小宛离开秦淮河不久,冒辟疆却慕名到秦淮河去寻访她了。不遇,冒辟疆遂又转往苏州闲游,专程跑到半塘拜访。偏不凑巧,董小宛又已受人之邀游太湖去了。数次不遇,直到最后才得以与她相晤。董小宛早慕复社"四公子"大名,而冒辟疆也意外地看到这个风尘女子纵谈时局,不愧女中丈夫。一见之下,彼此倾慕。


        第二年春天,冒辟疆再到苏州访董小宛,却又听说她陪钱谦益游览西湖去了,他只好悻悻地回去了。又一年,他再访半塘,又与董小宛擦肩而过。失望之余,冒辟疆结识了当地名妓陈圆圆,两人十分投缘,相携游历了苏州,还定下密约。看来,王家卫的《堕落天使》里说得有道理,"有些人一下子就擦出火花,而有一些人,擦得衣服都烂了,也擦不出火花。"等冒辟疆来苏州践约接陈圆圆时,陈圆圆又失约去了京都,这时,他却意外碰见了董小宛。世上所谓缘份,大抵如此。


        这回见面,属于二见倾心。两人怕夜长梦多,要惊心动魄,于是订下终身。其时,冒辟疆因为恃才傲物,连小小的乡试都一再落榜,干脆不干了,归乡隐居。董小宛也是名士真风流,不在乎夫贵妻荣,果断地卷起包裹,当了冒的小妾。


        冒家十分通情达理,顺利地接受了董小宛这位青楼出身的侍妾。正好红袖添香夜读书。可惜,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兵入关南下,江南一带燃起熊熊战火。冒家人没事,却因辗展流离,一穷二白了,过着缺米少柴苦哈哈的日子。多亏董小宛典钗当裙,才勉强维持着全家的生活。冒辟疆却病倒了,卧床不起,董小宛就睡在床榻边,时时刻刻照顾他。冒大病了三次,董就服侍了三次:第一次折腾了五个多月,第二次她在枕边伺候了六十个昼夜;第三次为了服侍冒辟疆,董小宛坐着睡了整整一百天。如此下来,董小宛自己也病倒了,身体极度亏虚,终于辞世。


        一定有人要说:何苦来呢,放着名妓这么有前途的职业不做,偏要嫁给一个又穷又土的痨病鬼作妾?这就涉及到成就感了。做欢场上的沙龙女主人,锦衣玉食,往来无白丁,且艳名远扬,姊妹们都为一时俊彦,这样的生活固然新鲜活泼,到底不长久,而且屈辱;嫁作妻妾,一箪食一豆羹,没什么热度,这样的生活固然平凡庸常,却是有爱情可指望的。在照顾冒辟疆的过程中,婆婆和冒夫人几次要将她替换下来,董小宛都不肯,说:"我能够竭尽全力把公子服侍好了,那就是全家之福。公子能够把病治好了,我纵然得病死了,也是虽死犹生。"


        为爱壮烈牺牲,生得有尊严,死得有价值。阿弥陀佛,这让她心里温暖。

 

 

        5、随波逐流的少妇

        陈圆圆: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本姓邢,名沅,字畹芬。为苏州名妓,善歌舞。初为田畹歌妓,后吴三桂纳为妾。三桂出镇山海关,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曾被俘。三桂降清,清军攻陷北京,仍归三桂,从至云南。


        晚年为女道士,改名寂静,字玉庵。民间传说称吴三桂降清是为了她。

        有没有一首歌能曲尽陈圆圆的心事?那一定不会是吴梅村的《圆圆曲》:"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尽管这个文人想同情陈圆圆,但毕竟男人的视角,看什么都笼着一层家国恨的雾气,看什么都是一个时代的宏大叙事。而女人是不会那么想的。她只为了自己的心。


        许多人见识陈圆圆的美貌是在金庸的小说里。在《碧血剑》中,陈圆圆一出场,"每个人和她眼波一触,都如全身浸在暖洋洋的温水中一般,说不出的舒服受用",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目不转睛地瞪视着陈圆圆,咕噜一声,吞下了一大口馋涎",一伙小将爬的爬,抱的抱,丑态百出。圆圆的美态已如滔滔江水汩汩奔流而出。


        陈圆圆,本名陈沅,是苏州的一名青楼女子,因色艺双绝而芳名远播。她曾嫁过一次人,传说中还曾与大才子冒辟疆相爱。但她的精彩人生之后才开始。陈圆圆本被国舅田弘花了20亿MP购买欲献于崇祯,但志大才疏、出名勤奋的崇祯不愿沾上这个尤物,把陈圆圆退货到田家。后来,在歌舞宴席上,吴三桂被陈圆圆迷得神魂颠倒,答应"大难来时先保护田家",终于抱得美人归。


        如果把被送来卖去的陈圆圆简单看成是受害者,显然是幼稚的。作为一位名妓,陈圆圆对自己的命运是有相当大的决定权的,看看"秦淮八艳"都各与名重一时的才子交往甚至相爱就可以看出来,老鸨在这个时候也只能陪着笑。《海上花》告诉我们,那时的名妓爱谁就谁,发发脾气耍耍小性子,志不同道不合琴棋书画不入品流的靠边站。她们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挣的,早早就在盘算着择木而栖了,底气比大家闺秀还要足。以色事人,既让她们有了对男人更多的可能选择,也让她们对婚姻和归宿更加脆弱更加偏执。


        陈圆圆的故事到这里应该结束了,可是国破家仇在,我想要对这段历史找一个比较真实的说法。我没有要对陈圆圆平反的意思,更不想高估计吴三桂。而这段历史确实难以查证,历史学家门都认为仅《清史稿》能比较真实的记载下来,而要找出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又不得不翻出《明史》。涉及的太多,这篇文章发完了我把相关资料整理一下,保证不让大家失望!

 

 

        6、三国影后

        要在《三国演义》里面评个影后,貂禅是最有资格入选的。因为她美她名气大她跟吕布有绯闻她激流勇退她技压群芳……

        我们把《三国》这个大舞台用《演义》的手法来拍一部90分钟的电影。那么我们可以细数貂禅的出场,她的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对白,我们都列为评分的依据。那么请按PLAY……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这一回貂禅第一次出场,且看:

        镜头一:司徒王允归到府中,寻思今日席间之事,坐不安席。至夜深月明,策杖步入后园,立于荼蘼架侧,仰天垂泪。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允潜步窥之,乃府中歌伎貂蝉也。其女自幼选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允以亲女待之。是夜允听良久,喝曰:“*****将有私情耶?”貂蝉惊跪答曰:“贱妾安敢有私!”允曰:“汝无所私,何夜深于此长叹?”


        蝉曰:“容妾伸肺腑之言。”允曰:“汝勿隐匿,当实告我。”蝉曰:“妾蒙大人恩养,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妾虽粉身碎骨,莫报万一。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长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允以杖击地曰:“谁想汉天下却在汝手中耶!随我到画阁中来。”


        貂禅对自己的养父关切之情毫无慢慢流露出来,把一个哀伤,忧郁,而受喝后惊恐的弱女子鲜活的展现了出来。而对白中更表达出自己坚定的意志。

 

        镜头二:允以杖击地曰:“谁想汉天下却在汝手中耶!随我到画阁中来。”貂蝉跟允到阁中,允尽叱出妇妾,纳貂蝉于坐,叩头便拜。貂蝉惊伏于地曰:“大人何故如此?”允曰:“汝可怜汉天下生灵!”言讫,泪如泉涌。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允跪而言曰:“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汝不能救也。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


        董卓有一义儿,姓吕,名布,骁勇异常。我观二人皆好色之徒,今欲用连环计,先将汝许嫁吕布,后献与董卓;汝于中取便,谍间他父子反颜,令布杀卓,以绝大恶。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皆汝之力也。不知汝意若何?”貂蝉曰:“妾许大人万死不辞,望即献妾与彼。妾自有道理。”允曰:“事若泄漏,我灭门矣。”


        貂蝉曰:“大人勿忧。妾若不报大义,死于万刃之下!”允拜谢。

        这里更把重托之下方寸不乱的刚烈女子用对白表达了出来,注意看显示器,貂禅念最后一句对白的时候一脸坚定。

        镜头三:少顷,二青衣引貂蝉艳妆而出。布惊问何人。允曰:“小女貂蝉也。允蒙将军错爱,不异至亲,故令其与将军相见。”便命貂蝉与吕布把盏。貂蝉送酒与布。两下眉来眼去。允佯醉曰:“孩儿央及将军痛饮几杯。吾一家全靠着将军哩。”布请貂蝉坐,貂蝉假意欲入。允曰:“将军吾之至友,孩儿便坐何妨。”貂蝉便坐于允侧。吕布目不转睛的看。又饮数杯,允指蝉谓布曰:“吾欲将此女送与将军为妾,还肯纳否?”布出席谢曰:“若得如此,布当效犬马之报!”允曰:“早晚选一良辰,送至府中。”布欣喜无限,频以目视貂蝉。貂蝉亦以秋波送情。少顷席散……


        这里貂禅扮演了一个怀春少女的角色,她把怀春少女娇羞矜持对爱情的渴望对英雄的仰慕表达得很到位,甚至有点獠人,真是导演需要的。

        镜头四:允教放下帘栊,笙簧缭绕,簇捧貂蝉舞于帘外。

        有词赞之曰:“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

        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又诗曰: “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

        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

        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

        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

        舞罢,卓命近前。貂蝉转入帘内,深深再拜。卓见貂蝉颜色美丽,便问:“此女何人?”允曰:“歌伎貂蝉也。”卓曰:“能唱否?”允命貂蝉执檀板低讴一曲。正是:“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阳春。


        丁香舌吐衠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

        卓称赏不已。允命貂蝉把盏。卓擎杯问曰:“青春几何?”貂蝉曰:“贱妾年方二八。”卓笑曰:“真神仙中人也!”允起曰:“允欲将此女献上太师,未审肯容纳否?”卓曰:“如此见惠,何以报德?”允曰:“此女得侍太师,其福不浅。”卓再三称谢。允即命备毡车,先将貂蝉送到相府。


        这里貂禅扮演的是一个歌妓,先是跳舞后来又是谈唱,果然是科班出声,妖娆的一句“贱妾年方二八。”就把董卓给迷得个不亦乐乎。

        镜头五:布大怒,潜入卓卧房后窥探。时貂蝉起于窗下梳头,忽见窗外池中照一人影,极长大,头戴束发冠;偷眼视之,正是吕布。貂蝉故蹙双眉,做忧愁不乐之态,复以香罗频拭眼泪。吕布窥视良久,乃出;少顷,又入。卓己坐于中堂,见布来,问曰:“外面无事乎?”布曰:“无事。”侍立卓侧。卓方食,布偷目窃望,见绣帘内一女子往来观觑,微露半面,以目送情。布知是貂蝉,神魂飘荡。


        比较事过境迁,貂禅这里又要做一个受欺负深含幽怨对意中人有隔着不了的女人,看她皱眉,不乐,拭眼,以目送情。硬是把吕布的心勾得扑通扑通乱跳。——我一定要救她出火坑哇!


        镜头六:卓偶染小疾,貂蝉衣不解带,曲意逢迎,卓心意喜。吕布入内问安,正值卓睡。貂蝉于床后探半身望布,以手指心,又以手指董卓,挥泪不止。布心如碎。  


        没有对白只有语言表情眼泪…… 哈哈,搞得吕布心碎。表演水平简直登峰造极啊!

        镜头七:系马府前,提戟入后堂,寻见貂蝉。蝉曰:“汝可去后园中凤仪亭边等我。”布提戟径往,立于亭下曲栏之傍。良久,见貂蝉分花拂柳而来,果然如月宫仙子,——泣谓布曰:“我虽非王司徒亲女,然待之如已出。自见将军,许侍箕帚。妾已生平愿足。谁想太师起不良之心,将妾淫污,妾恨不即死;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今幸得见,妾愿毕矣!此身已污,不得复事英雄;愿死于君前,以明妾志!”言讫,手攀曲栏,望荷花池便跳。吕布慌忙抱住,泣曰:“我知汝心久矣!只恨不能共语!”貂蝉手扯布曰:“妾今生不能与君为妻,愿相期于来世。”布曰:“我今生不能以汝为妻,非英雄也!”蝉曰:“妾度日如年,愿君怜而救之。”布曰:“我今愉空而来,恐老贼见疑,必当速去。”蝉牵其衣曰:“君如此惧怕老贼,妾身无见天日之期矣!”布立住曰:“容我徐图良策。”语罢,提戟欲去。貂蝉曰:“妾在深闺,闻将军之名,如雷灌耳,以为当世一人而已;谁想反受他人之制乎!”言讫,泪下如雨。布羞惭满面,重复倚戟,回身搂抱貂蝉,用好言安慰。两个偎偎倚倚,不忍相离。


        精彩啊,又是哭诉又要跳水,先撒娇再激将……对白,动作都很到位,语气跳水的力度,连吕布要走又扯回来这些动作都拿捏得很有分寸,更是来一顿羞辱,吕布吕布看你还能逃得了我的手掌心。


        【播放】 第九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听贾诩

        镜头一:卓沈吟良久曰:“汝言亦是,我当思之。”儒谢而去。卓入后堂,唤貂蝉问曰:“汝何与吕布私通耶?”蝉泣曰:“妾在后园看花,吕布突至。妾方惊避,布曰:‘我乃太师之子,何必相避?’提戟赶妾至凤仪亭。妾见其心不良,恐为所逼,欲投荷池自尽,却被这厮抱住。正在生死之间,得太师来,救了性命。”董卓曰:“我今将汝赐与吕布,何如?”貂蝉大惊,哭曰:“妾身已事贵人,今忽欲下赐家奴,妾宁死不辱!”遂掣壁间宝剑欲自刎。卓慌夺剑拥抱曰:“吾戏汝!”貂蝉倒于卓怀,掩面大哭曰:“此必李儒之计也!儒与布交厚,故设此计;故不顾惜太师体面与贱妾性命。妾当生噬其肉!”卓曰:“吾安忍舍汝耶?”蝉曰:“虽蒙太师怜爱,但恐此处不宜久居,必被吕布所害。”卓曰:“吾明日和你归郿坞去,同受快乐,慎勿忧疑。”蝉方收泪拜谢。


        董卓问罪,貂禅立马“泣”了起来,来一顿颠倒黑白。听到要赐给吕布,马上“大惊,哭曰……”看见没,貂禅一入戏,反应都巨正确,导演都不曾NG接着又要寻死,“倒于卓怀,掩面大哭曰……”
      ,啊哈哈,董卓老奸巨猾,一样臣服在貂禅的演技下,怕了吧。

        镜头二:董卓即日下令还郿坞,百官俱拜送。貂蝉在车上,遥见吕布于稠

      人之内,眼望车中。貂蝉虚掩其面,如痛哭之状。

      貂禅在给吕布下猛药呢,唉,真难为她了。

        后来董卓翘了,吕布呢,他“至郿坞,先取了貂蝉。皇甫嵩命将坞中所藏良家子女,尽行释放。
      ”貂禅在吕布面前的表演可谓丝丝入扣啊,不然吕布不会急得跑去先取了貂禅。 

 

        后面已经不重要,这八个镜头足以奠定貂禅影后的地位。

        妲己只要迷惑纣王,

        西施只要缠住夫差,

        杨玉环只要哄哄唐明皇。

        这些都是小菜啊,女人天生就有。看人家小貂多厉害,周旋于夫子之间,顶住王允的压力,李儒的计谋,干净利落的完成了任务。还一不小心搞了个影后的凤冠带。

        

 

 

        7、烟花从良记

        一个时代,要判断哪一个阶层最得势,只需看我们最美的美女都嫁些什么人。现在,看看章子怡妹妹、巩俐姐姐、青霞阿姨,甚至那个不惜腆着脸提前叫人家"老公"的李湘,她们的审美取向,就可得而知。现在是新兴工商业主和国际买办及他们的第二代唱响主角的时候啦。


        莘瑶琴,事见《醒世恒言》第三卷《卖油郎独占花魁》。南宋年间杭州的花魁娘子美娘,原名莘瑶琴,被卖入妓院,不久就被称为"花魁"。卖油的小厮秦重偶遇美娘,爱慕之,遂用了一年的时间积攒了十来两银子求得与美娘一见。

        美娘见其心诚,几经波折后,自赎出户,嫁给了秦重。学者多认为这反映了明代市民阶层的兴起。

        杜十娘,见《今古奇观》、《情史》及《警世通言》,明清各有《百宝箱》传奇。江南名妓,艳绝一方,才艺出众,聪明绝顶。

        很多人想要她,她掂量来掂量去,挑了一富家子李甲。李甲在她身上花光了钱,杜十娘为了考验他,又让他想办法凑钱给自己赎身,李甲一天忙到晚还凑不够首期。


        本来这种人就算好也很有限了,杜十娘看他老实,抖一抖被子,银子就哗啦啦往下掉。

        杜十娘用自己的私房钱赎身后还是跟着这个没用的家伙走了,急着赶着去结婚。

        可惜才刚出门李甲经不住三言两语,就把杜十娘3000wMP卖给了孙富。十娘冷冷一笑,把百宝箱拿出来:她的个人存款何止1亿MP银子?李甲这才知道后悔了,可杜十娘心已死,抱着百宝箱沉入了水底,留下了一个后人口齿留香的传奇。


        而在中国漫长的两千年里,美女们的价值取向,却无一例外是书生、书生、还是书生。老大嫁作商人妇,基本上是妓女们最伤感的命运之一。即使在明代,要绝代佳人下嫁一个小手工业者,哪怕只是一个妓女,也是难!难!难!不在于钱的多少,而在于社会地位的低下。

        《醒世恒言》里的《卖油郎独占花魁》,故事写南宋年间,杭州有个花魁娘子美娘,她原名莘瑶琴,长到十四岁时已经美艳异常。一个名叫秦重的卖油郎,走街串巷卖油,看到她从寺中出来,艳若桃李,顿时为之倾心。


        秦重知道凭自己的身份是没法再见到这位绝色美女,但他从此辛勤工作,一分一钱地积攒银子,一年以后终于攒到了十来两银子,去找花魁娘子,扑了十几次空,仍不死心。鸨母终于被他感动,有一次让秦重在房中等她。莘瑶琴晚上回来时,已经喝醉了,一进屋就和衣而卧。秦重在她身边坐了一夜,为她盖被,倒茶,服侍。


        莘瑶琴从未见过如此诚恳老实的男子,于是芳心暗许,并给了他二十两银子。

        秦重后来继承了油店。莘瑶琴被吴八公子羞辱,恰逢秦重又救了她。于是,她心折了,拿出了多年的积蓄,让秦重为她赎了身。二人成婚之时,都恰好与多年失散的父母相认,皆大欢喜。


        真的欢喜吗?卖油郎当然,但莘瑶琴未必。人人都在为这段爱情故事唱赞歌,我看她是无可奈何计。且看莘瑶琴被人强暴之后,那位老鸨怎么说:"既已如此,还不如痛痛快快地接客,多赚点钱,找个人从良才是真。"

        "我儿,耐心听我分说。如何叫做真从良?你贪我爱,割舍不下,一个愿讨,一个愿嫁。怎么叫做假从良?有子弟爱着小娘,小娘却不爱那子弟,勉强进门,心中不顺,一年半载,依旧放他出来接客。


        如何叫做苦从良?一入侯门,如海之深,半妾半婢,忍死度日。

        如何叫做乐从良?大娘子乐善,过门生育之后,就有主母之分。

        如何叫做趁好的从良?盛名之下,求之者众,任我拣择个十分满意的嫁。

        如何叫做没奈何的从良?原无从良之意,或因官司逼迫,或因强势欺瞒,或因债负太多,不论好歹,得嫁便嫁。

        如何叫做了从良?风波历尽,两下志同道合,收绳卷索,白头到老。

        如何叫做不了的从良?一般你贪我爱,却是一时之兴,没有个长算,苦守不过,依旧出来重操旧业……"

        而莘瑶琴,早先放出话来,不是那些有名有姓有来历的,不见。可日日待见那些王孙公子,也不过尔尔;除了偶尔吟诗弄月,照样是人品猥琐。莘瑶琴嫁给卖油郎,就是亲手熄灭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而自觉地选择了一种平庸的安全感。她只好把几千两的嫁妆,都倒贴给了这个只有三两银子的穷光蛋。阿拉不是一定要对它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件事都公平的。


        而另一边呢,说实话,杜十娘不笨,处处留个心眼,处处有计较,也没有软弱、愚昧等中国传统女性常见的恶习,要怪,只能怪她自己命不好。我不认为是她品味低,名妓虽风光,遇人不淑是正常的。杜十娘想靠自己的聪明与能力去缔造幸福的愿望不可避免地落空了。这种悲惨,和欧里庇德斯笔下的美狄亚有得一拼:美丽、聪明、勇敢、大气都占全了,可她们的运气太背了。只不过,美狄亚毕竟是鬼妹,敢杀他一片白茫茫。算她狠。


        "在一切有理智、有灵性的生物当中,我们算作是最不幸的。"这样的话在美狄亚嘴里说出来,字字都是血啊。

 

        8、小说里面的经典爱情

        崔莺莺:事见元·王实甫《西厢记》。故事源出于中唐元稹写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北宋赵令峙改写为鼓子词,金董解元改名为《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编写成杂剧剧本,成为千古名剧。故事描写书生张珙在蒲东普救寺遇见相国的女儿崔莺莺,两人互相爱慕,通过侍女红娘从中撮合,私自结合。《西厢记》从古到今各剧种改编演出延续不断。

        杜丽娘:事见明·汤显祖《牡丹亭》。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冲破约束私出游园,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柳生在园内拾得杜丽娘殉葬的自画像,和画中人的阴灵幽会,后来柳生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成夫妇,一家团圆。《牡丹亭》至今仍在盛演不衰,而且在国际艺坛上享有盛誉。


        和西方传统的小说那种针针到肉的人物写实功夫比起来,中国古典戏文里惯用大写意的泼墨手法,主角多是面目模糊,常常是两个人在第一章就看对眼,以后男主角在每一幕中都又和别人看对眼,最后所有被他看对眼的人都成为他的老婆,像张爱玲说的:"用不着负心,一个一个娶将过去就行了。"女主角也不招人待见,像李千金、张倩女,动不动就要私奔,搁今天也是一值得敬畏的前卫奔放女,怎么也看不出来是知书识礼的大家闺秀。也有一些个性鲜明的女人,不过,赵五娘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迹近于神、宰相女儿牛小姐贤良淑德且理性得全无心肝、窦娥虽薄有姿色但满腔阶级仇恨离现实太远……


        事实上,中国蔚为大观的古典戏曲里冒着人气、与女人贴心的其实就剩崔莺莺与杜丽娘等屈指可数的几位了。《西厢记》与《牡丹亭》一直被列为闺阁中的禁书。林黛玉就是看了《西厢记》的"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牡丹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而思春的,而才女冯小青也在看了《牡丹亭》之后写下"人间自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17岁就病死了。看来,这两部基本上等同于少女求爱的教科书了。


        《西厢记》本质上也不过是一落难书生遇见相国千金的老套故事,但王实甫的版本实在是精彩。张生对美娇娘崔莺莺一见钟情,崔莺莺却装疯卖傻,把个张生急得活来。幸好还有一个红娘,一步一步地点拨她,调教她。最后,张生中了状元,两人也终成眷属。和其他戏文不同,这段感情最大的障碍不是老太太,而是来自崔莺莺。


        现实中,感情上出现问题,通常不是因为不了解对方,而是因为不了解自己。爱得再深,谁敢说自己从未迟疑过、从未动摇过?看到她在礼教和内心渴望的分岔口上焦虑不安,首鼠两端,进一步退三步,就像镜子一样照着我们自己:软弱,不彻底。


        犹豫和摇摆中,我们会错过什么?等着等着,都成了色未衰、心先老、爱无能之辈。

        崔莺莺运气不错,碰上张生这样的"傻角儿"。

        而《牡丹亭》也就是那个最压抑年代的一场春梦。戏曲根据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记》改编,太守女儿杜丽娘有一天私自去游园,在梦中和书生柳梦梅一番云雨。醒来以后,一病不起、怀春而死。而柳梦梅拾得丽娘的自画写真,和画中人的阴灵幽会,并掘坟让丽娘起死回生了,两人结为夫妻。当然,后来柳梦梅也中状元了,皆大欢喜。


        和崔莺莺比起来,杜丽娘显然稳重得多。她不能出闺门注定不可能遇见可相亲相爱的人,只有在梦中寻。爱情带来火一样的煎熬耗尽了她的生命。不过杜丽娘的死更像是"向死而生"的策略,她和阎罗王讨价还价,做个自由的女鬼找爱人,曲线救国,总算和柳梦梅结为夫妻,活得滋滋润润的。杜丽娘超越于同龄女子之处,在于她清楚自己要什么,而且争取了,得到了。


        崔莺莺是现实中人,所以可亲;杜丽娘是理想中人,所以可爱。崔莺莺的爱情是半推半就的古典方式,却以两人的同居作为性格的现代走向;杜丽娘的爱情以现代的*****为开端,但最后却谨慎地借用了传统提亲的外壳作为包裹。不管是在文学史上还是爱情史上,两人都交相辉映。这样两位女子,不一定能感动男人,但一定能打动女人。只是,佳人难再得,对照着她们,我们只有一颗粗糙的心,惟有自怨、自嗟、自怜、自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