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无月郁cos妆面:艾灸治疗集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4:28:14
艾灸治疗集锦
  • 赞(3)赞(3)

妇科疾病 
1、痛经 
取三阴交配关元或中极穴为主,酌配命门、肾俞、太溪、足三里、次髎穴等。 
注意事项 
2、胎位不正 
治疗方法 
解松腰带,坐在靠背椅上或仰卧床上,暴露两侧至阴穴。 
注意事项 
操作时段松解腰带,取坐或卧位。 
胎位纠正的成功率以妊娠7个月者最高,8个月以上者次之,经产妇较初产生妇效果更好。 
3不孕症 
治疗方法 
取三阴交、关元、足三里、子宫、神阙。患者月经干净后开始施灸至下次月经来潮时止。 
注意事项 
妇检属先天性生理缺陷所致不孕者,非本法所能奏效。 
4、子宫脱垂 
治疗方法 
取百会、气海、提托。 
注意事项 
避免超重劳动和长期蹲站劳动,认真做好四期卫生,积极治疗慢性咳嗽和便秘等疾患。 
5、外阴白色病变 
治疗方法 
局部取会阴穴和白变粗糙或萎缩重处,远端取关元、曲骨、三阴交、肾俞、腰阳关穴。 
注意事项 
阴部皮肤较薄,防止局部皮肤起泡和灼伤。 
6、缺乳症 
治症方法 
取膻中、乳根,取双侧隐白穴。 
注意事项 
灸治乳少效果较好,但在治疗同时,应增进营养,可多食猪肺,鲫鱼汤等食品。 
7、崩漏 
治疗方法 
取断丝穴、隐白穴。 
注意事项 
发取关元、子宫、三阴交、次髎为主穴,止血加百会、隐白。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血色鲜红或绛红,质稠,口渴欲饮,少腹疼痛拒按,舌质红,苔薄,脉弦数,属实热型者加血海、太冲;出血量多,血质淡红,质稀薄,面色黄白,神疲乏力,头晕,脘腹胀满,怕冷,舌质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虚弱属脾虚型者加足三里;出血持续不断或突然大出血,血色暗红或呈褐色,质稀腰困,耳鸣,形寒肢冷,小便频,舌质淡红少苔,双尺脉应指较弱,属肾虚型者加腰阳关。 
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摄,忌烟酒、辛辣等刺激物,防止过度劳累,绝经期妇女,如反复多次出血,应作详细妇科检查,警惕肿瘤的发生。 
8、产生尿潴留 
治疗方法 
取神阙穴,并在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穴施行温和灸。 
注意事项 
尿潴留中医又名“癃闭”同,多因难产或产程过关,故以温补肾阳,疏调气机,使任督脉气通畅而小便自解。 
9、妊娠恶阻 
治疗方法 
取中脘、中三里、内关、公孙为主穴。伴呕吐清涎,神疲思睡,舌淡苔白,肪缓滑无力属脾胃虚弱者,加温灸上脘;如伴呕吐苦水或酸水,口苦,胸胁胀痛,嗳气叹息,苔微黄,脉弦滑属脾胃不和者加灸太冲;伴呕吐痰涎,胸闷纳呆,口淡,苔白腻,脉象滑属痰阻滞者,加灸丰隆。 
注意事项 
妊娠早期,胞胎未固,灸治时一次取穴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胎儿。 
病者宜保持安静,注意休息,忌恣信生冷油腻之品,宜少食多餐。调养胃气。 
若仅是恶心、腰酸、择食或晨间偶有呕吐痰涎则是妊娠早期常的有反应,勿须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可自行恢复。 
对严重伴有酸中毒及肝肾功能损害者,应配合其他治疗措施。 
10、闭经 
治疗方法 
发归来、关元、中脘、气海、三阴交为主穴。们胸胁长满,小腹胀痛属血滞经闭者,加太冲、丰隆、合谷、地机;伴头晕肢软,纳差,心悸失眼,腹无胀痛属血枯经闭者加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 
注意事项 
对已婚的闭经患者应与早孕作鉴别。 
治疗期间,饭菜要温热,营养要均衡,禁食生冷、辛辣、酸涩之品,禁洗冷水澡。 
11、产后恶露不净 
治疗方法 
取双侧隐白穴,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注意事项 
产后应注意精神调摄,不可暴怒忧思,忌食生,避免过劳和房室。 
如伴有后子宫内膜炎等生殖系感染者可酌用抗生素。注意分娩中有无胎盘胎膜残留,必要时可作诊断性刮宫。 
12、盆腔炎 
治疗方法 
取关元、子宫、足三里穴。 
注意事项 
盆腔炎有急慢性之分,对急性期伴有高热者,在施行灸治的同时,应配合使用足量的抗生素治疗。 
治疗期间应节制房事,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忌烟酒、辛辣等刺激物。 
13、带下病 
治疗方法 
取双侧隐白穴 
带下色白或淡黄,无臭味,质粘稠,连绵不断,面色萎黄,纳少便溏,精神疲倦,四肢倦怠,舌淡苔白腻,脉缓而弱,属脾虚型者,取气海、带脉、白环俞、三阴交、足三里;带下色白量多,质清稀,连绵不断,小腹发凉,腰腹酸痛,小便频数而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迟,属肾虚型者,穴取关元、带脉、次髎、肾俞;如带下状如米泔或黄绿如脓或挟有血液,量多而臭,阴中瘙痒,口苦咽干,小腹胀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属湿热型者,则穴取带脉、中极、阴陵泉、下髎、行间。 
注意事项 
如是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感染者,可配用相关敏感的抗生素。 
用灸法治疗带下病虽有一定疗效,但能引起带下的疾病很多,应查明原因,明确诊断,再给予治疗。如病人年龄在40岁以上,带下赤黄,应排除癌症可能。平时应嘱患者节制房事,注意休息,适当增加营养,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第三章,儿科疾病 
1、惊风 
治疗方法 
慢惊风 
取神阙穴 
急惊风 
灸上星、陶道穴。 
注意事项 
患儿皮肤娇嫩,灸时不宜过长,慢惊风除可悬灸神阙穴外,还可选取大椎、脾俞、命门、关元、气海、百会、足三晨等穴交替使用。 
饮食方面应禁食油腻厚味,以素食流质为主。夏季可饮西瓜汁、番茄汁、甘蔗汁;冬季多吃鲜橘水、苹果泥;痰多可给白萝卜或茡荠汁。 
2、百日咳 
治疗方法 
取大椎、肺俞穴。 
注意事项 
四缝穴、八邪穴也可。 
百日咳流行期间,可每日用生大蒜汁和糖水口服1至2次,连服5至7天。对幼小患儿阵咳时要抱起,轻拍背部不要抱紧,以防窒息。 
3、小儿哮喘 
治疗方法 
取神阙、天突、肺俞和膻中、定喘两组穴位,选大椎穴。 
注意事项 
取穴频率较高的几个穴位为:定喘、肺俞、天突、大椎、神阙、膻中、气海、足三里。 
4、疳积 
治疗方法 
灸鸡内金、苍术、肉果、香附、胡黄连、砂仁、神曲、麦芽。内关穴上,穴取双侧。 
注意事项 
针刺四缝穴或捏脊疗法在本症的治疗上也有较好疗效。 
小儿喂养,要掌握先稀(菜汤、米汤)后干(奶糕、蛋黄),先素(菜泥、豆制品)后晕(鱼、肉末),先少后多的原则。 
5、小儿泄泻 
冶疗方法 
中脘、下脘、神阙、天枢、足三里。 
注意事项 
小儿皮肤稚嫩,又不易配合,应防止烫伤。 
6、小儿厌食症 
治疗方法 
取穴身柱、中脘,配合背部捏脊,晚上临睡前捏1次。 
注意事项 
禁止饭前吃零食和糖果。 
患病后发现食欲不振,应及时检果原因,采取对应治疗。 
7、痄腮 
治疗方法 
取双耳角孙穴(一侧腮肿灸患侧,双侧腮肿灸两侧) 
注意事项 
8、小儿疝气 
治疗方法 
灸患侧大敦、独阴及气海穴,热疝不宜用灸法。狐疝、关元分型不明显、仅存在睾丸、阴囊肿大者,可仅直接灸患侧大敦、独阴穴。一般用于年龄较大患儿。 
注意事项 
热证慎用法。 
无论何种疝气,均不宜作剧烈运动。 
狐疝如小肠坠入阴囊不能回收,甚至发生嵌顿,以及睾丸积水久久不能吸收的病例,应采用手术治疗。 
9、小儿遗尿 
治疗方法 
每天临睡前在关元穴、三阴交穴灸 
注意事项 
纸尿裤的使用不宜超过1周岁 
10、鹅口疮 
治疗方法 
取神门、涌泉穴。 
注意事项
第四章、外伤科疾病 
1、疔疮 
治疗方法 
取肺俞、灵台、委中为穴,生于颜面部者加合谷,发于手臂部者加曲池,背部者加肩井,下肢部加足临泣。 
注意事项 
初起患者切勿挤压及过早切开排脓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灸法较适用于疔疮初起,肿硬未溃或已溃不敛者,如已成脓同,应及早切开排脓,伴有高热者,应酌情使用抗生素。 
饮食宜清淡,忌食烟酒、辛辣、肥厚之品。 
如发生败血症(疔疮走黄),症情凶险,必须及时抢救。 
2、疖肿 
治疗方法 
放置于疖肿上灸 
注意事项 
3、急性肠梗阻 
治疗方法 
取神阙穴 
注意事项 
本疗法只适用于单纯性机械肠梗阻和动力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有腹膜刺激征)应采取手术治疗 
4、疝气 
治疗方法 
主穴取大敦、三角灸,属寒疝者配取关元、神阙、湿热疝加取膈俞、三焦俞、狐疝加足三里、提托。 
5、慢性前列腺炎 
治疗方法 
灸会阴穴、伴腰骶困者加灸肾俞、次髎、;伴少腹不利者加灸关元、三阴交;下午灸治,灸后嘱患者注意休息,不饮茶、不食物以养气血。 
注间事项 
避免过度劳累,戒除手淫,节制房事,忌长时间骑车,忌食辛辣、烟酒等刺激物。 
6、褥疮 
治疗方法 
对准褥疮处灸,灸后疮面覆盖有一薄层黄色油状保护膜,不须擦去,可保护疮面。 
注意事项。 
7、痔疮 
治疗方法 
灸八髎穴 
注意事项 
对痔疮伴有出血的病人,应常规进行肛门指检及乙状结肠镜检果,以排除直肠癌、直肠自息肉、直肠炎等疾病。平时少食辛辣刺激物,治疗期间忌饮酒,防过劳,避免潮湿及用力负重,保持大例通畅,以减少痔疮了作。 
8、急性胆囊炎及胆石症 
治疗方法 
取神阙穴。 
注意事项 
饮食清淡这,忌食油腻辛辣等刺激物。 
如在灸治过程中,患者症状体征不断加重而不缓解,甚至出现休克征象,应采取紧急治疗措施。 
9、急性乳腺炎 
治疗方法 
取膻中穴,再用右手拇指尖作分筋样推压拨动患者天宗穴。 
注意事项 
只适用于乳痈初期未成脓者,如经非手术治疗后,患者仍高热不退,局部皮肤紧张,压痛明显并伴有波动感,则须手术切开排脓治疗。 
10、阑尾炎 
治疗方法 
取天枢(右)、阑尾穴(双)、曲池(双)、阿是穴(右下腹麦氏点)为主,便溏者加阴陵泉(双),恶心者加内关(双) 
注意事项 
本疗法只适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轻型化脓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等。对重型的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等伴有高热这、肌卫者,则宜采用综合疗法或手术治疗。 
11、肱骨外上髁炎 
治疗方法 
肱骨外上髁之痛点处。 
注意事项 
患者要适当减轻活动度。 
12、肩周炎 
治疗方法 
穴取肩髃、曲池、合谷、巨肯、肩髎、上巨虚。 
手太阳经 
取肩髃、臑俞、天宗、秉风、肩外俞、养老。 
手太阴经 
取穴肩 、中府、天府、尺泽、太渊、合谷 
阳 脉 
穴取肩 、风池、阳陵泉、申脉、后溪 
注意事项 
较单纯的灸治疗阿是穴效果更佳。,积极配合功能锻练取效果迅速。 
13、软组织损伤 
治疗方法 
痛处 
注意事项 
灸适宜于治疗陈伤,对新伤及局部红肿痛症状明显者不适宜。 
14、狭窄性腱鞘炎 
治疗方法 
取阿是穴、外关;桡骨茎突腱鞘炎取阳溪、列缺、合谷。 
注意事项 
狭窄性腱鞘炎,中医属“筋 ”范畴,由劳损经筋,气血动行不畅所致,局部取穴阳溪、列缺、合谷、阿是穴、外关。 
15、脊柱退行性病变 
治疗方法 
阿是穴,腰痛者加肾俞,颈椎肥大者加大椎及阿是穴。 
注意事项

中医认为,肚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也是经络的总中枢神经,因此肚脐跟身体的健康与否也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扣了肚脐眼之后肚子疼的原因。
  现在面对各种压力和环境的变化,很多人都在想着如何保健,如何延年益寿,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奇闻奇事的长生不老养生法,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个“灸脐”不老法。“灸脐”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利于延年益寿,只要方法得当,即是一种不错的养生方法。

  “脐”是什么?神阙司人体诸经百脉
  以现代医学的观点看,“脐”只是初生儿脐带脱落后遗留下的一个瘢痕组织。但中医认为,脐中是一个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阙”。此穴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阙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气血和畅的功能,收到祛邪治病之功效。

  “灸脐”的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延年益寿
  实验研究证明,通过药熨、艾灸等刺激,有助于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活动,尤其是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能起到扶正祛并益寿延年之作用。
  在灸脐时也应该注意,脐部有损伤、炎症者及孕妇禁用,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否则易烫伤。

  常用艾灸脐两法
  (1)艾炷直接灸
  做法: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
  功效: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2)神阙隔姜灸
  做法:把姜片上穿刺数孔,覆盖于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
  功效: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

  对于人来说,肚脐算是人的黄金分割点了,在用“黄金律”来测量人体时,从肚脐到脚的长度,与肚脐到头顶长度的比值,恰好等于0.618。而且0.168在养生中也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此“黄金分割点”应该是调整人体功能的最佳点。
  除了“艾脐”来保养肚脐之外,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注意对肚脐的保养,不要随意的扣肚脐,平时洗完澡也要注意擦干肚脐里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