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发烧功放机排名:读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十二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50:35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十二集)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十二面从第一行,「乙,三根普被,圣凡齐收」,我们来看这一段,教起因缘第二段。

「夫众生根器千差万别,世尊故说八万四千法门广应群机」。一开端告诉我们,佛说法不离二谛真谛佛亲证的境界俗谛十法界众生根性不相同。所以真谛就是一佛乘,俗谛那就有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也不是定数,是形容其多,无量无边的法门,应世间各种不同的根机。「《华严》圆教专接上上根人」,这是《华严》这部经讲真的多,应众生机的有,不是没有,虽然应机说法,依旧是回归到自性,所以它教学的对象是上上根人。我们也知道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见性之后第一部所讲的经,是在定中讲的,所以小乘人不承认,小乘人只承认四阿含。这是在鹿野苑讲的定中没人看见。定中给谁讲的?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是听众,也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初住以上,十住菩萨、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给这四十一个位次,这些都是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世尊跟诸佛如来提出的报告。就如同唐朝时候,六祖惠能大师开悟之后向五祖忍和尚提出报告,他的报告很简单,只有五句话,释迦牟尼佛这个报告很详细,境界完全平等,没有高下。

释迦开悟的境界跟六祖开悟的境界是一样的,开悟之后真的广应群{

印光大师《嘉言录续编》“一、赞净土超胜”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生、佛、凡、圣、各所同具。生、
则全体迷背,虽有若无。佛、则彻悟彻证,亲得受用。又复兴大慈悲,
以己所悟所证者,指示一切众生,以期悉皆彻悟彻证而后已。但以众生
迷背已久,虽闻种种对治法门,由惑业深厚,福慧浅薄故,颇难即生得
其成效。既即生难得成效,则再一受生,多半迷失,以致久经长劫,轮
回生死,莫由出离也。如来愍之,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法门,俾彼
一切若凡若圣,上中下根,同仗弥陀大悲愿力,同于现生,出此娑婆,
生彼极乐.}

机{,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释迦在印度,那个地方的根性是佛的根性,所以应以佛身而得度,释迦牟尼佛现佛身;能大师在中国,中国在那个时候说法的对象是比丘,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里头说的,无论现什么身是平等的,他是真佛不是假佛。这个接引对象是上上根人,不是上上根人没有分。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的,惠能大师一生当中度多少人四十三个人。也就是说,在他的会下,四十三个大彻大悟,跟他的境界平等。这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六祖之前没有这个盛况,六祖之后再也看不到这个盛况。往后释迦牟尼佛的法运还有九千年,这末法时期有没有?没有了。往年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从今之后,禅宗里面大彻大悟没有了,这个根性的人没有了,密宗里三密相应、即身成佛也没有了,只有念佛往生,亲近阿弥陀佛,这也是属于一种得度。这个法门三根普被,圣凡齐收,只有这一门。而这一门一直到佛法在这个世间消灭,也就是说,世尊的法运一万二千年,到终了,这个法门都有效。换句话说,从今之后只有这一门我们能够得度,除这一门之外真难,真不容易!

在华严会上,「智慧如舍利弗,神通如目犍连,于佛声闻弟子中均称第一」。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连是神通第一,「但在华严会上,如盲如聋,况是下于此者,故云下根绝分」。像这两个人,智慧、神通都第一,可是在华严会上,他们听不懂,他们也看不见。凡是参加华严法会的,我们在这个经里面看到,除了菩萨之外,有没有声闻?有,也有缘觉,还有天神,甚至于我们世间许许多多神众都参加了。这是六道凡夫,他们为什么能参加?这里面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说明这个地方是凡圣同居土,许许多多的凡夫,实际上他们是法身大士应化在六道,他不是真的凡夫。树神、山神、河神、地神,地神就是土地神,他们也在华严会上,那是什么?这些神全是法身大士,法身菩萨,上上根人,他到那里示现的。由此可知,众生愈是有苦难,我们这个世间里面诸佛菩萨来的人也愈多,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如果没有这么多佛菩萨在我们这个人间,大地早就沉下去了,我们托他们的福,他们在暗中帮助我们,我们不知道。如果我们能够回心向善,能够依教奉行,不但自己得度,也能帮助这个地球,也能帮助这个社会化解灾难;不能完全化解,把这个灾难减轻,时间缩短,肯定能收到效果。我们深入经藏之后,你就把这个事情看清楚、看明白了。念老在此地告诉我们,要是不如目犍连、舍利弗的,当然与这个法门绝分。

至于小始诸教,乃接权小之机」,,这是《华严》五教{止观法门有五
   一法有我无门(小乘教)    二生即无生门(大乘始教) .五常之教。指(1)父义 (2)母慈 (3)兄友 (4)弟恭 (5)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五伦之教。《书·舜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孟子》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也。”《书·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左氏·桓六》:“脩其五教。”《左氏·文十八》:“舜臣尧,云云。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国语·郑语》:“能和五教,以保百姓者也。”《管子·兵法》:“五教不乱。”《史记·五帝纪》:“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中华民族自古尊师重教,并将这一传统视为社会文明进步之基。教师不仅是授业的经师,更要做传道的人师,其道德操守、行为举止,向来受到严格的约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师道尊严”。社会重视教育,尊重教师,首先是由于教师德高身正,严于自律,所以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修身养德,致知力行,方能做好教育工作,赢得社会尊重。这个简单的道理,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作深入的思考。

  最早的师德标准

  古之学者必有师。上古时代,很早就出现了教师这一职业。但那时的教师是什么样,其风范若何,由于无文献记载,后人已很难稽考。

  传说尧帝和舜帝在位的时候,曾经任命契这个人作“司徒”。“司徒”这个称谓,后来演变为一种官职,推其本义,就是管理和教育学生的意思,也就是现在的教师。尧舜为什么要任命一个“司徒”呢?因为当时“百姓不亲,五品不逊”---社会风气不正、天下大乱,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所以要找个人出来管一管,怎么管?当时的说法是---“敬敷五教”。

  “敬敷五教”在中国教育史和文化史上是一个很重要、很值得研讨的命题。首先,这里面提出了实施教育的目的,即“五教”。“五教”是针对五种主要的社会人际关系来实施教育。古人认为,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是构成社会最重要的五种人际关系,称为“五伦”。“五伦”是自然而然的,既是人的天性,又是自然的规律

  顺应着人的天性可以建构起社会伦理基础,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可以建立起社会道德标准,这既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文明社会的开端、和谐社会的基础。后来孟子又进一步将“五教”表述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使之成为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亦成为数千年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中国教育的源头活水是做人教育,而非知识传授。古代圣贤相信,只有教育学生学会理解和处理好这五种社会人际关系,学会做人,才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个人人生幸福、家庭美满、事业成功,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故敬敷五教在宽又曰:善诱人.今也不令而责之豫,不明而责之喻,未及令人,先怀怒意,挺诟恣加,即罪矣而不详其故.是两相仇,两相苦也.为上人者,切宜戒之.人的智慧来自于精神振奋,而精神振奋又来自于心情的喜悦.所以喜欢责备别人的人,与其发怒气,还不如给予教诲,而与其教诲别人还不如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别人.以宽让温和的太度,原谅别人能力上的不足.容忍别人无知,理解别人所不愿意做的事情.针对每一件小事而进行必要的讲解,随时随地进行开导与规劝对方一定会被你的真心诚意所打动(至诚感通)自然也会喜欢自己所干的事情,感激你的宽厚于是便会怨恨自己过去,人非草木熟能无情,只要能够改正,时间久了,自然就会有所长进.所以<<尚书>>提出施行五教重在宽厚,<<论语>>孔子对弟子能够做到循循善诱如今社会许多人没有下达命令给别人,就要求别人预先有所行动,自己表达不清楚,却要求别人弄明白,还没有指派别人就先发怒,随意指责别人怪罪别人却不清楚别人犯了什么错误,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双方积怨越来越深,彼此受到很大的伤害.特别那些居处尊位的人应该尽量避免发生类似的错误.}

  其次,“敬”、“敷”两字也值得回味。“敬”是对教育者职业态度的要求,“圣贤进德修业,不离一敬”。“敬”的反义词是“肆”,就是随意、放任、不负责任的意思,就是无法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敷”是传播、流布的意思,教师要传经布道,不仅自己懂得做人的道理,还要有以天下为己任{范仲淹与佛教的渊源

先生幼孤家贫,即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他曾遇到一位相士,问道:“你看我以后能做宰相吗?”相士说:“小小年纪,口气不小。”范仲淹又说:“那你看我能否做医生?”相士...

范仲淹与佛教的渊源
王继浩

  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以其高尚的道德和伟大的人格,光耀千古,永为后世敬仰。他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浩然正气,千百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他的名篇《岳阳楼记》和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被后人千古传诵。
  范仲淹先生(989—1052年),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卒谥文正,追封楚国公。先生幼孤家贫,即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他曾遇到一位相士,问道:“你看我以后能做宰相吗?”相士说:“小小年纪,口气不小。”范仲淹又说:“那你看我能否做医生?”相士惊讶地说:“怎么相差那么大?”范仲淹回答说:“唯有良相与良医可以救人。”相士赞叹道:“君仁心如此,真宰相也!”先生年少时在山东长白山礼泉寺勤苦读书,每日煮粥两升,冷却后切为四块,撒上盐和菜末,早晚各食两块,以此果腹。后来,先生游学于河南应天府书院,“五年之中未曾解衣就枕,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仲淹不苦也。” 范仲淹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取进士,从此步入仕途,逐步实现他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人们对先生一生的事迹颇为熟悉,而对他与佛教的渊源可能不甚了解。
  范仲淹先生自始崇信佛法,与佛教颇有渊源。起初,先生在礼泉寺读书时,偶然间发现寺中地窖内藏有金子,先生虽然家贫,却不动声色,覆之不取。等到后来贵显时,才对僧人言及此事,取金修寺。先生之高尚品格,犹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此时已自与众不同。
  先生事亲至孝,母亲去世后,请僧人诵经,孝心感应观世音菩萨助念。藉菩萨之力,母亲得以超升天界。
  范仲淹先生一生莅任所到之地,必造寺度僧,兴崇三宝。晚年时曾舍宅为寺,名为天平寺,并延请浮山法远禅师住持。先生留心佛典,诵《金刚经》“辄有冥契”。值得一提的是,据《角虎集》记载,先生“常修净业,以养圣胎” 庆历初年,先生奉命宣抚河东,于旅途间,得故经一卷,名曰《十六阿罗汉因果识见颂》。内容乃是诸阿罗汉诵佛所说善恶因果,识心达本之法(因者,因缘;果者,果报;识者,诸自本心;见者,见其本性)。先生阅读过后,法喜充满,特作序赞叹,流通于世。先生在序文中写道:
  “余尝览释教大藏经,究诸善之理。见诸佛菩萨,施广大慈悲力,启利益方便门。大自天地山河,细及昆虫草木,种种善谕,开悟迷途。奈何业结障蔽深高,著恶昧善者多,见性识心者少。故佛佛留训,祖祖垂言,以济群生,以成大愿。”足见先生是深知佛家真谛的。他的两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生还说过“以万灵为心,以万物为体”、“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先生“不以己欲为欲,而以众心为心”、“爱持众同,乐与人共”,这些可以说都是菩萨境界,深获佛法之益。先生善写诗文,从他的名篇《岳阳楼记》可见一斑。从他的诗文来看,颇有与佛法相通之处。而且他已经开始从佛法中汲取营养,壮大儒学。
  范仲淹先生一如历代士大夫一样,喜与佛门高僧大德交游。先生曾问道于琅玡慧觉禅师,且有偈赠予禅师:“连朝共话释疑团,岂谓浮生半日闲。直欲与师闲到老,尽取识性入玄关。”宋仁宗景祐四年,范仲淹出守鄱阳,仰慕古禅师道风,多次拜访问道。古禅师曾寄偈相勉:“丈夫各负冲天气,莫认虚名污自身。撒手直须千圣外,纤尘不尽眼中翳。”先生还与圆悟禅师相善,并且勉其参方行脚。圆悟禅师在先生的劝勉下,遍参诸方,卒成大器。
  先生还曾屡次为文表赞佛门高德。仁宗皇祐元年,天竺山日观庵善升禅师入寂,先生为其撰写塔记,表彰德行。浮山法远禅师,曾住持天平寺,入寂后,先生为其撰写碑铭。在碑铭中,先生赞道:
  “呜呼远公,释子之雄。禅林甘泽,法海真龙。寿龄有限,慧命无穷。寒岩脊骨,千载清风。”
  先生曾与起居舍人尹洙为莫逆之交,尹洙【拼音】:[Yǐn] [zhū]

生平经历

  尹洙天圣二年(1024)登进士第,授绛州正平县主簿,历任河南府户曹参军等职。后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时值范仲淹因指责丞相而贬饶州,尹洙上疏自言与仲淹义兼师友,当同获罪,于是被贬为崇信军节度掌书记,监郢州酒税。陕西用兵,尹洙被起用为经略判官,累迁至右司谏,知渭州,兼领泾原路经略公事。为其部吏诬讼,贬监均州酒税。

著作

  尹洙一生喜谈兵事,所著《叙燕》、《息戍》、《兵制》都是谈兵并讲西夏形势的。其中有历史经验,也有现实经验,并非空谈。他又精于史学,欧阳修曾与他商议修《五代史记》。今集中尚存《五代春秋》两卷。   尹洙继柳开、穆修之后,提倡古文,反对浮靡的文风。他的《息戍》、《悯忠》、《辨诬》、《退说》、《志古堂记》、《浮图秘演诗集序》、《论朋党疏》等篇,都写得简古有序。传说欧阳修学习古文,曾受尹洙的影响(《邵氏闻见录》卷十五)。尹洙论文,尊崇孟子、韩愈。他说为文章当"务求古之道"。不过,他虽尊韩愈,却不甚排斥佛老。在《送李侍禁序》中说李君"乐于佛氏之说","非取其所谓报施因果,乐其博爱而已"。他认为佛氏的"博爱"是和孟子的"仁义"相近的。他对那"浮图其服而儒其心"的秘演,也是赞许的。   所著《河南先生文集》有《四部丛刊》影春岑阁钞本。

著作思想

  尹洙论文,尊崇孟子、韩愈;他说,为文章,当“务求古之道”。欧阳修谓“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是是非非,务尽其道理,不苟止而妄随”,范仲淹亦称“其文谨严,辞约而理精”。然尹洙所作多章奏记序,一般质朴无文,成就不高。尹洙虽尊崇韩愈,却不排斥佛老,在《送李侍禁序》中说李君“乐于佛氏之说”,“非取其所谓报施因果,乐其博爱而已”。著有《河南先生文集》、《五代春秋》二卷等传世。

尹洙的故事一则

  范仲淹曾替人写墓志铭,当他写毕封好刚要发送时,忽然想到:“这篇铭记不能不给尹洙(字   师鲁)看看。”第二天,他把墓志铭交给尹洙过目,尹洙看后说:“你写的文章已经很出名,后代人会以你的文章为典范,因此不可不谨慎啊。现在你把转运使写作都刺史,知州写成太守(汉代官名),虽然是属于清雅古隽的说法,但现在却没有这些官职名称,后代必然会产生疑惑,这正是引起庸俗文人所争论不休的原因呵。”   希文(范仲淹字)听了,颇有感叹地说:“幸亏请你看了,否则,我几   乎要失误啊。”
 临终之日,先以书信与先生告别,先生速来看望,恸哭不已。尹洙忽然又睁开眼说道:“已与公别,何用复来?且死生常理,希文岂不晓乎?”说完后端坐而逝。
  先生得到众多良师益友警醒与提携,道业日进,深得佛法实益。纵观范仲淹先生的一生,确实始终是立身行道,真正践履了儒家“兼济天下”和佛家“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令人钦佩不已。先生为官则勤政爱民、奖掖人才,居乡则自奉俭约、乐善好施。修水利、举人才、置义田、兴义学、济贫困,先生一生的善行义举,不胜枚举。
  庆历年间,范仲淹先生为革除弊政、为民造福,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十项改革措施,即为著名的“庆历新政”。在整顿吏治时,对于调查属实的赃官与庸官,先生毫不留情一笔勾掉。富弼对他说:“一笔勾之甚易,但恐一家哭矣!”先生正色回答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先生到哪里做官,必会把福气带到哪里。先生在泰州任西溪盐仓监时,力排众议,主持修建了一道海防,后人称之为“范公堤”。堤防修成后,万民感激先生的恩德,以至于当地许多百姓都改姓了“范”。后来,范仲淹先生出守苏州时,正赶上苏州发大水,他一到任,就组织民众疏通五条河渠,引太湖水入海,又大修水利。
  为了实现赡养宗族的心愿,先生在家乡兴置义田。“于苏州吴、长两县置田十余顷,其所得租米,自远祖以下诸房计其口数供给衣食及婚嫁丧葬之用,谓之义庄。”先生自幼虽未得到族人的帮助,却以宽广胸怀而自觉自愿,先生曾说:“若独享富贵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入家庙乎?”范氏后人继承了兴办义庄的传统,到清朝时,义庄已达八千亩。
  有一次,先生在苏州购得一处叫“南园”的地方,已盖好房子,准备入住。一位风水先生说居于此地“必踵出公卿”。先生说:“吾家有其贵,孰若天下之士咸受教育于此,贵将无已焉。”于是舍宅为义学,即是后来的苏州府学。果然,府学也真是人才辈出,仅北宋一代,就为国家培养了486 名进士。
  范仲淹先生虽身居高位,俸禄丰厚,居家却极为节俭惜福,一如贫士。“食不重肉,衣不重裘,妻子衣食仅能自充”。先生家中从来不留余财,所有的钱财,一概拿出去布施穷困。以至于先生去世时,居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先生之慈悲喜舍,一至于此!我们对先生的崇敬之心,非言语所能表达。
  范仲淹先生于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逝世,享年63 岁。据《角虎集》记载,临终之日,先生对家人说到:“吾昨夜梦池中莲花皆作金色,即当随师西去矣。”由此可知,先生已蒙阿弥陀佛导师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先生去世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民间各地都建立祠堂,画像供奉。上至官员,下至百姓,无不如丧考妣,悲泣哀号。
  《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范仲淹先生的无量功德,也结出了累累硕果。先生的四个儿子,都官高爵显。特别是次子范纯仁,更是做到了宰相之位,且有乃父遗风。千百年来,范仲淹先生的后人,昌盛无比,贤良辈出。自北宋自清末,范家共出了七十二位宰相!
  范仲淹先生于国家、社会、宗族,乃至于佛之正法,均遗泽甚深。同为北宋名臣的韩琦称赞他“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哲”。范文正公的嘉言懿行和高风亮节,将永垂后世,万古流芳。 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并序                                                                                                                                                
  

  余甞[ 古同“尝”]。览释教大藏经。究诸善之理。见诸佛菩萨施广大慈悲力。启利益方便门。大自天地山河。细及昆虫草木。种种善谕开悟迷徒。奈何业结障蔽深高著恶昧善者多。见性识心者少。故佛佛留训。祖祖垂言。以济羣生。以成大愿。

    所以随函类众。圣之诠总为大藏。凡四百八十函。计五千四十八卷录而记之。俾无流堕,余庆历初任知政事时。西虏[lu}背惠侵扰。边遇劳师困民以殄[tiǎn
尽,绝:殄灭。殄歼。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通“腆”。。}
凶丑。圣人爱民恤士。命余宣抚河东沿边居民将士。涂中寓宿保德氷谷之传舍。偶於堂檐(yan)罅(xia)间得故经一卷名曰因果识见颂。其字皆古隷书。乃藏经所未录而世所希闻者也。余颇异之启轴而观。乃十六国大阿罗汉为摩拏(na同“拿”)。罗多等诵佛说因果识见悟本成佛大法之颂也。
    一尊七颂总一百一十二颂。皆直指死生之源深陈心性之法。开定慧真明之宗。除烦恼障毒之苦。济生戒杀诱善祛邪。正渐法序四等功德。说顿教陈不二法门。分顿渐虽殊合利。钝无异使羣魔三恶不起於心。万法诸缘同皈於善余一句。一叹一颂一悟以至卷终胸臆豁然。顿觉世缘大有所悟傥(tang同“倘1”) 非世尊以六通万行。圆明惠鉴之圣则无以至此。方知尘世之中有无边圣法。大藏之内有遗落宝文。谨於府州承天寺命僧归依别录藏之。厥后示诸讲说高僧通证耆达皆未见闻。莫不钦信。后於戊子岁有江陵老僧惠 zhé 同“哲”,。见访因话此颂。诸圣秘密世所希闻。喆传之於武陵僧普焕处宝之三十余年未逢别本。余因求副本正其舛驳以示善知故直序其事以纪其因。
                                                                                                                                                                                                      时戊子仲春高平范仲淹序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景祐元年(1034),范仲淹任苏州知州。在主政苏州时,范仲淹曾与同僚章岷游览过重元寺,并作诗《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阁》,诗曰:

  僧阁倚寒竹,幽襟聊一开,

  清风曾未足,明月可重来。

  晚意烟乖草,秋姿露滴苔,

  佳賔何以伫,云瑟与霞杯。

  他还将自己发现的未收录于当时刊印的大藏经的《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交给了承天寺人藏于寺内。

  就文学史而言,范仲淹以一文一词名于世,文乃《岳阳楼记》,词乃《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此一文一词足以流传千古而不朽,而其诗,却远不如其文其词为人所赞颂。范仲淹向来无诗家之名,当然一者宋诗整体不如宋词强势,不独范仲淹,即便苏轼、辛弃疾、李清照亦不以诗人之名传世;二者范仲淹能够配谥“文正”,其实也不因其章句华丽或是文理创新,其价值完全在一“正”字,《岳阳楼记》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世不朽,凭借的是立意之高、立心之正,范公配谥“文正”,恰如其分,实不虚也。

                                                                                                                                                                                                                                                                                                                                                                                                                                                           

十六罗汉,主要依据唐玄奘翻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他们是:一宾度啰跋罗惰阇、二迦诺迦伐蹉、三迦诺迦跋厘堕阇、四苏频陀、五诺距罗、六跋陀罗、七迦理迦、八伐阇罗弗多罗、九戍博迦、十半托迦、十一啰怙罗、十二那伽犀那、十三因揭陀、十四伐那婆斯、十五阿氏多、十六注荼半托迦。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据经典说,他们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盘,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此外,另有十八罗汉之说。此系于十六罗汉加上二位尊者。关于所加的二尊有多种说法,兹不一一列举。

  十六大阿罗汉因果识见颂

  天竺沙门阇那多迦译

  尔时十六国大阿罗汉于毗子祁音乐树下听佛说因果识见悟本成佛大法罢??之后欢喜而回心性顿了咸证佛果时诸大阿罗汉悉会于崛陀山中积宝台上有比丘僧摩拏罗多等一百五十人闻是诸罗汉听佛说因果识见悟本成佛大法已回乃集于台下围绕恭敬?恳作礼而白诸大罗汉我等累劫修行专持戒定未曾见佛得闻正法我等闻诸圣众听佛说因果识见悟本成佛大法而回伏愿诸圣大慈哀愍为我等传说令得正果尔时诺矩罗尊者言汝等初入圣流未离生死虽有善果而皆执着以至未悟见佛艰难吾等见因果识见成佛大法已各省悟证果菩提时摩拏罗多复白诸尊者何名因果识见尊者言因者因缘果者果报识者识自本心见者见其本性若因缘有善果报有福则自识其本心见其本性使万法不生当得成佛摩拏罗多复白尊者因缘果报善恶轻重惟愿宣说尊者言汝等谛听为汝说之夫人发善言者不如发善心发善心者不如行善事所以者何发善言者于福有因发善心者于福有基行善事者于福有报是故发恶言者轻于发恶心发恶心者轻于行恶事所以者何发恶言者于罪有因发恶心者于罪有基行恶事者于罪有报是以果报相对有若影响有若权衡而不差毫厘摩拏罗多等闻尊者所说齐心?敬再三启告愿闻大法度脱未悟尊者言以是因缘得至于此时十六大阿罗汉各各会念为摩拏罗多等传因果识见悟本成佛大法而各课七颂共一百一十二颂。                                                                                  

   天竺沙门 闍那多迦译

     尔时十六国大阿罗汉。於毗子祁音乐树下听佛说因果识见悟本成佛大法。罢[敲-高+(林/月)]之后。懽喜而回。心性顿了。咸证佛果。时诸大阿罗汉悉会於崛陀山中积宝台上有比丘僧摩拏罗多等一百五十人。闻是诸罗汉听佛说因果识见悟本成佛大法已。回乃集於台下围遶恭敬虔恳作礼。而白诸大罗汉我等累劫修行。专持戒定未曾见佛得闻正法。我等闻诸圣听佛说因果识见悟本成佛大法而回伏。愿诸圣大慈哀愍。为我等传说。令得正果。尔时诺矩罗尊者言。汝等初入圣流。未离生死。虽有善果。而皆执著。以至未悟。见佛艰难。吾等见因果识。见成佛大法已。各省悟证果菩提。时摩拏罗多复白诸尊者。何名因果。识见尊者言。因者因缘果者。果报识者。识自本心。见者见其本性。若因缘有善。果报有福。则自识其本心。见其本性。使万法不生。当得成佛。摩拏罗多复白尊者。因缘果报善恶轻重。惟愿宣说。尊者言。汝等谛听。为汝说之。夫人发善言者。不如发善心。发善心者。不如行善事。所以者何。发善言者。於福有因。发善心者於福有基。行善事者於福有报。是故发恶言者。轻於发恶心。发恶心者轻於行恶事。所以者何。发恶言者。於罪有因。发恶心者於罪有基。行恶事者於罪有报。是以果报相对。有若影响。有若权衡而不差毫厘。摩拏罗多等闻尊者所说。齐心虔敬。再三启告。愿闻大法。度脱未悟。尊者言。以是因缘得至於此。时十六大阿罗汉各各会念。为摩拏罗多等传因果识见悟本成佛大法。而各课七颂共一百一十二颂。
                                                                                                                                                       余尝览释教大藏经究诸善之理见诸佛菩萨施广大慈悲力启利益方便门大自天地山河细及昆虫草木种种善谕开悟迷徒奈何业结障蔽深高着恶昧善者多见性识心者少故佛佛留训祖祖垂言以济群生以成大愿所以随函类众圣之诠总为大藏凡四百八十函计五千四十八卷录而记之俾无流堕余庆历初任知政事时西虏背惠侵扰边遇劳师困民以殄凶丑圣人爱民?士命余宣抚河东沿边居民将士涂中寓宿保德冰谷之传舍偶于堂檐罅间得故经一卷名曰因果识见颂其字皆古隶书乃藏经所未录而世所希闻者也余颇异之启轴而观乃十六国大阿罗汉为摩拏罗多等诵佛说因果识见悟本成佛大法之颂也一尊七颂总一百一十二颂皆直指死生之源深陈心性之法开定慧真明之宗除烦恼障毒之苦济生戒杀诱善袪邪正渐法序四等功德说顿教陈不二法门分顿渐虽殊合利钝无异使群魔三恶不起于心万法诸缘同皈于善余一句一叹一颂一悟以至卷终胸臆豁然顿觉世缘大有所悟傥非世尊以六通万行圆明惠鉴之圣则无以至此方知尘世之中有无边圣法大藏之内有遗落宝文谨于府州承天寺命僧归依别录藏之厥后示诸讲说高僧通证耆达皆未见闻莫不钦信后于戊子岁有江陵老僧惠喆见访因话此颂诸圣秘密世所希闻喆传之于武陵僧普焕处宝之三十余年未逢别本余因求副本正其舛驳以示善知故直序其事以纪其因。

  时戊子仲春高平范仲淹序

  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据经典说,他们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古代译品中如北凉道泰译的《入大乘论》说:

  尊者宾头卢、尊者罗睺罗,如是等十六人诸大声闻散在诸渚……守护佛法。

  但是未列举出十六罗汉一一的名字。

  此外,西晋竺法护译(一云失译)《弥勒下生经》云:

  所谓大迦叶比丘、军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上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槃,须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槃。

  东晋失译《舍利弗问经》也说:

  我去世后摩诃迦叶、宾头卢、君徒般叹、罗睺罗四大比丘住不泥洹,流通我法。

  隋智顗《法华经文句》卷二即根据此说云:“佛敕四大罗汉不得灭度,待我法灭尽。由是住持于今,未得入无余涅槃。”而唐湛然《法华文句记》解释此文却云:”准《宝云经》第七,佛记十六罗汉令持佛法,至后佛出方得入灭。彼经一一皆列住处、人名、众数等。故诸圣者皆于佛前各各誓言:我等以神力故弘护是经,不般涅槃。宾头卢、罗云在十六数,却不云迦叶。”今勘本《宝云经》有两译,一是梁代曼陀罗仙译,一是梁代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译,都无此文。只是僧伽婆罗译本卷七末没有一般经典惯例的“信受奉行”的文句,或者现本的经文有所缺失,这就难以考定了。

  现在所有的十六罗汉的典据是依唐玄奘译《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难提密多罗,此云庆友,是佛灭后八百年时师子国(即今斯里兰卡)人。《法住记》中说:第一尊者宾度罗跋啰惰阇(Pindolabharadvaja),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第二尊者迦诺迦伐蹉(Kanakavatsa),与自眷属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方迦湿弥罗国;第三尊者迦诺迦跋厘惰阇(Kanaka-bharadvaja),与自眷属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东胜身洲;第四尊者苏频陀(Suvinda)

  按照这样的标准,尧舜最终选用契作了司徒,承担起育人的重任。契是商代的祖先,曾经协助大禹治水,表现出了很高的才能。但作为教师,仅有高人一筹的才能是不够的。关于契,《列女传》称“契之性聪明而仁,能育其教,卒致其名”。可见契的成就主要不是因为他治理过水灾,而在于他“能育其教”---在教育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因而为当时和后世的人们所纪念。契的秉性是“聪明而仁”,“聪明”是天赋,是见识;“仁”是爱心,是品格。二者兼具,故能担负起育人的责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或者叫做“德才兼备”。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去做教师。契这个人,恐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为后世树立起来的第一个师表风范,他身上体现出的“聪明而仁”的秉性,也可视为我国最早的教师职业道德标准。

  春秋战国时期,又是一个天下扰攘、充满纷争的年代,于是有百家诸子并起,为乱世开太平药方。诸子其实都是职业教师,私人讲学,坐而论道,各有一班学生相追随。诸子虽然不是别人任命出来的教师,但也应是循循善诱、谙通育人之道的教育家,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生徒前来追随呢?是故在他们的著作中,也保存下来许多有关教育和教师的论述,虽吉光片羽,却弥足珍贵,其中很多经典的词语,被直接引用到后世制定的师德规范中。

  孔子是被尊崇为“万古师表”的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授业。”(《孔子世家》)孔子退居家中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他大概没想过到处去张贴招生广告,结果还是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大批学子向他问学。对此,可用孔子自己的话作一解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是知行合一{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知指知识、知觉、认识;行指行为、行动。在中国古代,知行关系问题主要涉及道德认识与道德践履,但也有一般认识论的意义。关于知行关系的讨论涉及认识的来源,求知的途径、方法,验证知识的标准等问题。知与行并提始见于《左传》和《尚书》。先秦诸子中孔子认为有“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和“困而学之者”。他既重见闻,又重思索,并主张知行结合,学以致用、言行一致;墨子把认识的来源归结为“闻之见之”,主张“口言之,身必行之”;孟子主张人有“良知”、“良能”,认为人的道德认识是先天的;老子持“不行而知”的观点,主张“不出户,知天下”;庄子则根本否定人们认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主张“齐是非”,“辩无胜”。荀子明确提出“不闻不若闻知,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达到了先秦哲学对知行关系认识的最高成就。两汉时,知行关系的讨论以董 仲 舒和王充为代表,前者主张人“不学而自知”;后者认为“学之乃知,不问不知”。隋唐时,佛教哲学以其特有的方式讨论了知行问题,有重知轻行、知行并重、知行合一等不同主张。宋元明清时期,知行问题成为思想界争论的一个重点问题。程朱学派主张知先行后,强调知的作用;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否定了知与行的界限;王夫之认为行先知后,行可兼知,主张行优于知、行高于知} 知:思想追求;行:生活方式

我常和朋友说我欣赏一个人做人做事都能做到知行合一。如果把“知行合一”解释成自己所知道的和所做的是吻合的,或者解释成自己知道的道理都会去付诸行动,那么我觉得还没有完全领悟这四个字的要点。所谓吻合,这个词语比喻的很形象,譬如男女接吻,嘴唇与嘴唇的那种结合状态就叫吻合,因为嘴唇是柔软的,而如果是两个硬物则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吻合,多少都会有缝隙。虽然吻合,但并不是一体,只是暂时接触密切而已,因此算不上是合一。另外,如果是知道了,再去行动,这里面就有先后的问题,也不能算是合一。真正的合一,是两者一体化,不可分,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一个人能做到这样,实在是难得的修养。
中国的老祖宗用字真是用得相当精辟,一个合字包涵了无穷的意思,想找一个别的字来把它替代掉都没有可能。用一个合字,是为了告诉我们,知与行是本来就不可分的,本来就是一体的。知道的道理,如果不付出行动,那么“知”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说“知”的当下,已经有“行”的意思。“行”如果没有正“知”正见来引导,那么“行”会盲目,“行”也包括了“知”的意思。年轻人做学问,不要把知行合一想得太容易,如果没有足够的才学和人生经验,知行合一就是空谈。这有佛家讲的“法法圆融”的境界在里面。《大乘百法明门论》中例举了一百种法,即有心法又有色法,法法圆融就好比是心物合一,永远跳出二元对立的观念,进入绝对的平等。中国儒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表现在生活中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也体现了平等的精神。所以我发现,讲某个中国传统的道德理念,必然会牵涉出其它的观念,它们都有连带关系,所以很难讲。中国文化好比是一锅粉丝,你用筷子夹住放进碗里,发现这根粉丝格外的长,怎么夹仿佛都有似的,最后迫不得已只好弄断,否则一锅都会被钳进碗里,别人还吃什么。知行合一这个境界很高,但并非高不可攀,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暂且求其次,先把知与行吻合,把知道的都做到,然后再一步步向上走。
《论语》是高中必学的,但哪个高中都是挑几个句子来教,学生很难知道《论语》全貌,课后也没有去一览究竟的意识。课本上的那几句,很多老师也是一知半解,把字面意思解释给学生听就完事了。学生只把《论语》当成文言文,哪里知道这里面有做人做事的大学问。宋朝赵普辅佐开国元君赵匡胤,曾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天下可治,可见其中的每一句话都有无量的意思,如果轻易放过去,那就和没读一样。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把做学问的道理说尽了。其中,学就是求知,时习就是“行”,这就是知行合一。学什么呢?老师只和学生解释是学知识,把“学而时习之”的意思说成学了知识后要时常去复习,真是误解了孔子的本意。这个“学”字,是指的学问,做学问就是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只要能提高自身修养的统统都是学。。。然而老师们把这句话都拿去搞应试教育了,学生们哪里谈得上不亦说乎,明明是“不亦苦乎”,“不亦悲乎”了。别说知行合一,如今很多人知和行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更有甚者把“知”和“行”统统抛弃,什么都不知,什么都不行,这不是学生的悲哀,是教育的悲哀。教育教出了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又不懂得反省,以为自己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看非洲的黑人,都觉得黑人不好看,但黑人自己不这样觉得。赣三中有个女的对我说他们班有个男的可以背下整部论语,我不以为然,说他要是能把一句《论语》在生活中贯彻落实都了不起。这是知太多,行太少的典型。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才,有才的人不一定有学问。真正的大学问,就是大智若愚,看起来好像很愚笨,其实心里什么都懂,这是真懂。而不懂装懂的人实在是数也数不清,曾经我以为我对某某事物的确懂了,但后来发现,要对某某东西完全懂几乎是不可能的,懂与不懂也是相对的,绝对的懂在道家叫悟道,儒家叫成圣成贤,佛家就叫成佛叫大彻大悟。不懂装懂是对做学问的最大阻碍。我之所以在这儿提倡知行合一,是希望大家都能确立一个学习目标,而不是把人生漫无目的的白白荒废,到老一无所得。儒释道三家的精神在知行合一的境界中都有体现,除非达到知行合一,那才是真懂,否则只能老老实实的谦虚求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天一天向着知行合一的境界靠拢。我以此自勉,也望大家共勉。

 

  知行,人的思想追求与其生活方式。}。的,他的教育主张来源于他的教育实践,“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如果教师不能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又怎么能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呢?孔子教导学生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自己也是这么去做的。对此,孔子的学生子贡评价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在他的学生眼中,“仁且智”是孔夫子身上体现出来的鲜明特点,也是孔子被后人看作圣人的主要原因,这与前面谈到的契的“聪明而仁”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可不可以说---“仁且智”,是古代中国对于教育者人格境界和师表风范的最高追求?

  朱熹手订《白鹿洞教条》

  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刚刚出任南康军(今江西九江星子县)郡守不久的大教育家朱熹,决定在庐山东麓的白鹿洞创办书院。在这里,他亲手制订了著名的《白鹿洞教条》: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立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序,亦有五焉,具列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具列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值得特别纪念的一件大事。由于朱熹的提倡和努力,白鹿洞书院不但在其后数百年间弦歌不辍,发展成为“天下书院之首”,“代表了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胡适),并开启了近千年来古代书院的教育传统。朱熹手订的这则《白鹿洞教条》,更是被历代教育家作为师德信条而奉持不渝。例如明代大学者、教育家王阳明就曾说过:“夫为学之方,白鹿之规尽矣”。}

  二君子教人之五种方法。《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小学绀珠·性理类·君子五教》:“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三事理圆融门(大乘终教)   四语观双绝门(大乘顿教)
   五华严三昧门(一乘圆教)} 佛教语:华严宗判教为五,即(1)小教 (2)始教 (3)终教 (4)顿教 (5)圆教。佛教华严宗之判教:1唯就出世间教而判定者(创于杜顺成于贤首)。小乘教。但说我空,不说法空,如四《阿含》等。始教。为始入大乘者而设。空始教相始教二门:空始教明一切皆空,相始教明万法唯识终教。发挥真如平等之理,说一切众生皆得成佛。顿教。不立修行之阶位,理性顿彻,解行顿成故名顿。圆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性相圆融,事理无碍,故名圆。见《华严经疏》。2统世间教与出世间教而判定者(圭峰所立)。}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即1之相始教),四、大乘破相教(及1之空始教),五、一乘显性教(合1之终、顿、圆教而立此名,无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唯为一佛乘,故曰一乘)。见《华严原任论》。

小,就好像办学校一样,小学教是中学,实在小是小乘,始教是大乘的开始终教是大乘的圆满。这里面层次也很多,菩萨五十一个阶级,终是大乘之终,最高层的,上面那是特别的根性,不是普通根性,顿根圆根。讲小始终,这是一般的,我们讲上中下乘,三乘,所以小始诸教乃接权小之机。对于上根则有教浅机深之失,亦不应机」,它跟上根比,小、始这个教太浅,这上上根人的根器,确实他的根深,他的心大、量大,所以也不应机。这是说《华严》。「唯本经之持名念佛法门,圣凡齐收,利钝悉被」。这就是《无量寿经》跟《华严经》做个比较,《无量寿经》用的是持名念佛的方法,容易!

《华严经》修什么修止观。我们在这之前曾经学过《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它里面是怎么修法?五止六观,不是小始诸教能接受的。换句话说,那是上上根人学的,学《华严》才得受用,不是这样根性的人,学《华严经》只是学文字,不得受用。学《华严经》真得受用,念佛求生净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在凡圣土,也不是在有余土,直接生实报庄严土,不一样。持名念佛这个方法,圣人,文殊、普贤是圣人,观音、势至是圣人,大圣;凡夫,老太婆、老阿公、不认识字的,他能信,他真干,临命终时也能往生,圣凡齐收,利根是上上根,钝根是中下根,这个法门都适合。所以末法九千年,一切众生得度就靠这部经,就靠这个法门,真正死心塌地修这个法门,没有一个不成就的,善导大师讲的「万修万人去」。

「彻上」,这是举例子说,上面,「则如普贤文殊」,这是华严会上二大菩萨。我们这个背景是华严三圣,当中是毘卢遮那如来,这边就是文殊、普贤菩萨。学佛的同学都知道,文殊是菩萨之中智慧第一普贤菩萨是菩萨当中修行第一,一个是解门第一,一个是行门第一。普贤菩萨用现在的话来讲,真干,干得真彻底、真圆满,所以谈到修行,一切菩萨首推普贤,没有不赞叹的。他们两位「尚发愿求生极乐」,此地把他发愿的偈子说出来,在《四十华严》第三十九卷,「普贤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安乐剎就是西方净土。文殊偈子意思完全相同,文殊菩萨偈子说五个字,「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剎」。我在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我接受净土法门,死心塌地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就是看到这两首偈。

那是很早,早年我讲《华严经》,一时想到文殊、普贤修什么法门?善财童子修什么法门?这才去查经查到了这个,才晓得文殊、普贤念佛求生净土。善财是文殊的得意门生,文殊菩萨的传法弟子,怎么会跟老师两样,不可能的事情。仔细再去看五十三参,五十三参那个时候已经讲了一半,囫囵吞枣讲下去,人家要问我善财童子学什么我答不出,我想到他好像是门门都学,大通家,广学多闻,其实不然。回过头来我仔细一看,善财童子修持名念佛求生净土,跟他老师一样。他在老师会下,我们现在讲毕业,什么叫毕业?得根本智,这叫毕业。根本智是什么?就是禅宗里面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时候他的地位是《华严经》圆教初住菩萨,他证到这个位次上。老师说:行了,你不要在我这里住了,出去参学。也就是说,他在文殊会上把两桩事情做到了,四弘誓愿的前两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大菩提心,他发了,这是大乘,大菩提心他发了;「烦恼无尽誓愿断」,他断掉了,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烦恼断了,这两条做圆满了。圆满之后怎么办?第三愿,「法门无量誓愿学」,五十三参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 白云守端禅师对弟子们说∶「释迦老子有四弘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而我也有四弘誓愿∶「那就是,饥来要吃饭,寒到即添衣,困时伸脚睡,热处爱风吹。」

他自己学什么法门?他自己学净土。这个讯息从哪来的?你看他五十三参,第一个善知识是初住菩萨,他自己没有证得初住,他就不能参初住。老师给他介绍的,你去参吉祥云比丘,你向他去请教。吉祥云比丘修般舟三昧,叫佛立三昧,这在净土修行里面也是第一殊胜。这个法门修学一期九十天,九十天不能睡觉,不能坐着,只可以站着,只可以走动,所以叫佛立三昧,专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一期是九十天,身体不好不行,年岁大了没办法修这个法门,总得年轻有这个体力。相当不容易!他亲近吉祥云比丘,吉祥云比丘给他开示,跟他讲二十一种念佛法门。二十一不是数字,是圆满,大圆满,密宗里头说的,所以《华严经》显密统统都有,显密宗教统统都在里面。这二十一种念佛法门展开,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无量法门,哪个法门不是念佛?门门都是。《华严经》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才知道念佛法门的殊胜。你看一开端就给你说这个。中国、印度都有这么一个概念,叫先入为主,头一个学念佛法门。我们再看最后一个,第五十三,第五十三位善知识是普贤菩萨,那就说得更明显,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看看善财,一头一尾始终就是一门,一门深入。为什么要去参学?参学是成就后得智。为什么?你得要行菩萨道,你要广度众生,众生根性千差万别,你什么法门都得知道,你不能不知道,你才能度一切众生。所以参学是为了接引不同根性众生的,不是为自己,自己就一句阿弥陀佛,就明心见性,已经成佛了。表演给我们看的。

所以我在早年讲学当中就常常劝勉同学们,四弘誓愿我们在这个世间只学前头两愿,后面两愿我们做不到。我们只学前面两个,后面两个到极乐世界再圆满,广学多闻到极乐世界去,没到极乐世界去,我一门深入,我靠这一门稳稳当当的取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之后再广学多闻。现在不要搞,现在要搞广学多闻,你就耽误自己,你要分心,你的精神、精力、时间不够用;第二个是你分心了,你精神意志不能集中,换句话说,你一门都学不好,那就可惜了。不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自己决定有成就,到极乐世界再广学多闻,稳稳当当,这个方法好。学莲池大师,他有两句话很了不起,「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我不搞,让别人去搞;「八万四千门,也让给别人行饶予他人行{,我们今天生在这个世界,我们没有一丝毫怨恨,我们非常欢喜。欢喜什么?欢喜的,对求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意念加强了,这个世界不值得我们留恋,我们要全心全力放下万缘。像经上告诉我们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就到极乐世界去了。灾难多,好,好在哪里?让我们不能不到极乐世界、不能不选极乐世界,这在佛法讲是逆增上缘。到了极乐世界,那边是顺增上缘,极乐世界是法性身、是法性土,法性是永远没有变化;不像我们这个世界有变化,人有生老病死是变化。极乐世界人都是无量寿,无量寿他永远年轻,他不衰老,永远年轻,他不变,极乐世界人是化生的。他没有胎生的,胎生、卵生、湿生没有,全部是化生的,这我们在经上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一心一意要取极乐世界。我是受现前这些灾难的启示,本来还想把《华严经》讲完,现在想不讲了,我专讲《无量寿经》,专念阿弥陀佛,我这《无量寿经》一遍一遍的讲下去,讲到我往生为止。晚年一部经、一句佛号,多简单!莲池大师说得好,「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你们谁想学我都送给你,你去学去。我不学了,我来不及了,不学了,我只学《无量寿经》,只念阿弥陀佛,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我的目标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底下「一色纯白」,这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色纯白,这段是说须弥山,讲到我们地球上的雪山、大雪山,它表法的意思。

: 净空法师:「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你们谁想学我都送给你,你去学去。我不学了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开示】“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予他人行。”大藏经所诠者,不过戒定慧而已,念佛即是戒定慧,何必随文逐字,阅此藏经,光阴迅速,命不坚久,愿诸人以净业为急务。莲池大师晚年一部阿弥陀经,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八万四千行让于他人行。我专搞这一样,一点都不杂,这叫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我看经也就看这一部,看这一部注解。目的是什么。大家相信我,你就相信无量寿经汇集本,相信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我学了一辈子最后选定这一个,我相信我一点不怀疑,我相信依照这部经典修行,决定往生。如果我讲自己没有做,别人不相信啦。当年,方东美先生把佛经介绍给我,他是哲学家,那个时侯完全是用哲学的角度来看佛法。告诉我佛经哲学是世界上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仔细观察,他是不是天天在学?他要不是天天学啊,我对他的话就不相信啊,结果真的天天学。我们相识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看到他哪一天不读经。天天读。他势力很广,他没有学净土,他不念佛,他搞佛经哲学,他真搞不是假搞,不但自己天天读,而且晚年从我认识以后,他在学校教的课程几乎他是佛经。我们也感到很惊讶啦。他在台大开的大乘佛学,魏晋,隋唐佛学,晚年在辅仁大学开华严佛学,统统讲佛学,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们相信,他自己真干。到晚年他境界提升了,超越哲学境界,真学佛了。佛法里面所讲的理论,伦理,道德,老师都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在处世待人接物,真得受用啊。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自己得到啦,这话不是假的。我们才真能接受,真能相信。老师教学生,他没有做到,学生会怀疑,这个怀疑是正常现象。世出世法啦,一个道理呀。教别人自己不真干,那都靠不住。自己真干,别人看到了就相信了。所以因见谛理,断见思烦恼,因見諦理,斷見思惑,永離三界之生,是云正性離生。《自性没有六道轮回,没有十法界,连实报庄严土也没有,实报土是无始无明习气变现出来的。无始无明习气断干净了,实报土就没有了。剩下常寂光是真的,常寂光就是真如就是自性。所以在净宗来说,修行终极的目标回归常寂光,回归自性,那叫大圆满,常寂光虽然什么没有,但自己不缺,妙极了。一切众生有感,佛有应,感应道交。应的时侯,就像普门品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当说什么法,法就流露出来了,没有通过起心动念,妙极了,那是自性圆满流露,自性里头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是如来究竟果位。。《萬善同歸集》云:「齊登解脫之門。咸闡離生之道。」是我们净土宗第六代祖师,传说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这个里面他说,「齊登解脫之門。咸闡離生之道。」净土法门,修净土的人,大家一起到西方极乐世界,不但六道生死解脱了,十法界也解脱了。极乐世界,不再娑婆}

【净宗九祖藕益大师开示】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


禅诗欣赏
  本自深山卧白云,偶然来此寄闲身。莫来问我禅兼道,我是吃饭屙屎人。  


禅诗说明
「禅」的最高境界无非就是和生活打成一片,这看起来简单,却是最不容易达到的。我们的身心有它的韵律节奏,必须藉由食衣住行来滋养、满足它然而,一般人很少静下心聆听自己身体、心灵的话语,於是乎,往往分不清楚甚麽是「需要」?甚麽是「欲望」?这时候,身心是随著外界的既定价值观起舞的,看似融入整体社会、人群,却是丧失了可贵的主体性!释尊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句话体现出「真我」的自在洒脱,迥异於众人凝视下的「假我」;活出真我的人,才可能在寻常日用间真正品尝食衣住行的况味。




我们自己只走一条路,一生当中就一条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死心塌地执持名号求生净土,就对了,就成功了,何必找这么多麻烦。把心定下来,把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统统放下。要知道这些东西是障道的,不但障碍你证果,障碍你开悟,也障碍你往生。这些东西不放下,你的亏可吃大了,这是我们学佛要想在一生成就,你决定要知道。要学文殊、学普贤,你看这样的菩萨,文殊菩萨是七尊佛的老师,学生都成佛了。地藏菩萨他老人家那些学生成佛的是不计其数,我们在忉利天宫法会上看到,十方来的那些诸佛都是他的学生。这是给我们的信心。

「又如本经云」,这是最后一品,《无量寿经》最后这一段经文里面说,「佛告弥勒,于此世界」,这个世界是娑婆世界,不是地球,是娑婆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这是讲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现前这个教区。地球上没这些人,我们现在地球上居民才六十七亿,不到七十亿,六十七亿。你看七百二十亿菩萨,这是娑婆世界,也就是讲的六道十法界,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区。在这个教区,在释迦牟尼佛法运这个阶段里面,将来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七百二十亿。我们在不在其中?就得看自己,自己真信切愿,这一生就成功,不要等来生,就在这一生当中成就。菩萨供佛成就善根,我们要学,世尊这个教诲我们可不能疏忽。学净土的同学,用什么供养诸佛?这个诸佛是指什么人?《华严经》上世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过去佛,已经成佛的人,那个数字没法子计算;现在佛,十方世界的诸佛,一个世界有一尊佛,这个世界无量无边无尽无数,我们在《华严经》里看看「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讲得很多,讲得很清楚,现在佛;未来佛呢?未来佛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将来都要成佛,蜎飞蠕动,苍蝇、蚂蚁都会成佛的,不能轻视。牠很聪明,牠有灵性,学佛的人要把牠们(都尊重牠)看成菩萨,跟我们非常合作。我们在最近这十几年当中跟小动物沟通,跟牠们交流,我们共存共荣,互不伤害,真正可以做到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这就是供养。

供养里面,最重要的是依教修行供养,我们真正修,给牠做榜样,牠看到、牠也听到,牠懂得,我们在修,牠跟着我们一起修。连蜎飞蠕动这些小动物都不例外,都有灵知,用我们的话来说,都有受想行识,要好好的去看待牠。我们称牠菩萨,称牠蚂蚁菩萨,蚂蚁很欢喜,牠说这个人很尊重我们,称我们是菩萨。牠懂得,不是不懂。我们在这个地方工作,牠在这里扰乱我们,我们请牠离开,不要妨害我们工作,牠就走了,很听话。蚂蚁统统走了,还有二、三只,怎么这二、三只跑来跑去,在佛案上跑,牠也不走?晚上有一个小法师作了个梦,蚂蚁来告诉他,牠说牠们在巡察,看看还有没有没走的,牠说有任务的,好像有四只蚂蚁牠们来巡察,所以我们不能错怪牠。以后我们就知道,统统都走光了,还有几只,是巡察的。所以小动物通灵性,不但动物,植物也不例外,树木花草,我们的菜园种了很多菜,都通,都通人情。

所以这七百二十亿菩萨范围很广,就是与佛有缘,善根深厚。这个善根深厚从哪里来的?就是广修供养。普贤菩萨教导我们,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除业障,你把这四个科目做好,认真去做,这就是成就善根,植众德本。礼节很重要,不能疏忽,对人有礼貌,人家欢喜,别人对我有礼貌,我也很欢喜,所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头一个是礼敬诸佛,从内心生起恭敬心,最重要对什么?对未来佛,就是对一切众生要有恭敬心,不能轻视,你轻慢就错了。不尊重他是小事,损害自己的德行,自己的性德不能现前,这产生障碍。这是傲慢、狂妄、自大,这是把自己的性德、把自己的善根障碍住了。所以佛头一个教给我们这桩事情。儒也是如此,你看《礼记》,一翻开第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跟礼敬诸佛是一个意思。天主教的《玫瑰经》是他们的早晚课诵,我讲过,我的光盘在天主教流通,第一段就讲谦卑,圣母玛利亚的谦卑。耶稣的妈妈对一切人谦卑恭敬,她做了个很好的榜样,她那个榜样就是佛法讲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我们应当要向她学习。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隐恶扬善,别人有好的事情我们要赞扬、要赞叹,别人做的有过失,绝口不提,决定不能把它放在心上,这叫修行,这叫学佛。为什么?我们学佛到底学什么?净土修什么?经题上把我们修学的纲领都说出来了,修清净心,经题上「清净平等觉」,这就是净宗修学的总纲领。我们常常要把别人过失放在心上,自己的心变成别人的垃圾桶,你怎么能得清净!你要是得到清净心,清净心是事一心不乱,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同居土,生方便有余土,品位大幅度的上升。你要是懂得这个道理,明了这个事实真相,还会把别人的不是放在自己心里吗?吃大亏了,这就铸成大错。常常念着别人过失,纵然你能往生,你是在凡圣同居土,品位不高。

所以净宗同学,我们明白了,我们认识了,决定不干这个傻事。人人都懂得隐恶扬善,那个作恶的人他有良知,他会想到「我作恶,别人都原谅,都不说我;我做一点好事,他都赞扬」,慢慢就把他良心唤醒,他就会改过自新,你就帮一个人回头是岸。诸佛菩萨的用心我们细心去观察,渐渐就明白了,要向佛学习。其实许许多多做错事情的人,我们看到,我们用什么心态去对待他?如果用佛的心态,我们的境界就提升。所以他行善、行恶全是我们的善知识,都能帮助我们提升。儒家讲「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三个是什么人?自己是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两个都是我的老师善人我见到,想想他的善行我有没有,没有,向他学习,要有,很好,要保持住。那个作恶的人也是我的老师,我看到,想一想我有没有这个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嘉勉。那个作恶的人比作善的人对我们还有利益,为什么?在修忏悔的时候,诸位晓得,找不到自己的过失,好像自己没有缺点,看别人全是缺点,看自己一个都找不到。

你怎样能发现自己缺点?看到别人的缺点,回光返照我有没有,找出来了。那是自己的大恩人,那是自己的真善知识,他帮助你改过自新,你能不感恩他吗?你还能说他不是,那就忘恩负义;感激他,知恩报恩,自己修学的功德常常给他回向。不是他,怎么能提升?不是他,怎么知道自己还有过失?所以六祖在《坛经》上讲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没有过,都是像唱戏一样,他唱反面的,他来提醒我的,哪里是他真的过失。我们把他当菩萨看待,他没有过失,他那个作为是帮助我,让我发现自己过失。我们用这种心态,这就是菩萨心,就是菩提心。忘失菩提心,纵然修一切善法,祖师大德讲,那都叫魔,他不是佛,佛决定不能够离开菩提心的。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就是不要忘记时时刻刻植众德本。

「彻下,则《观经》中,五逆十恶,临终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国」。这个事情是真的,《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所记载是古人的,我们如果稍稍留意,现在有,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早年我在美国华府,华盛顿DC有个华侨,中国人,周广大。这个人不是五逆十恶,这个人是好人、善人,但是他一生不相信宗教,哪个宗教都不信,人心地善良,很厚道。得了癌症,在临命终时,医院里放弃治疗,让家人把他带回家去。这个时候家人到处去求神拜佛,看有没有奇迹出现,叫临时抱佛脚,找到我们这个佛教会。那个时候华府有佛教会,就叫华府佛教会,成立没有多久,是几个修净土的同学成立这么一个会,请我做会长,我跟黄念祖老居士认识就在这个地方。我们有几个同修去帮助他助念,看他那个样子真的是没法子,就劝导他,跟他讲人生苦,何必留恋,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把极乐世界讲给他听,介绍给他听。这人有善根,这个善根是过去世的善根,他一生没有遇到善缘,这个时候才遇到,他一听就欢喜、就接受。告诉他的家人,不要再给他到处去寻找治疗的方法,不需要,全家人都帮助他念佛求往生。这个念头一转,他那个病很痛的,痛苦就没有了,就不痛了,欢欢喜喜跟大家念佛,三天就走了。真的,经上讲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没错,念了三天三夜他就走了。走的时候瑞相好,全身柔软,火化的时候有舍利。这是一个不信仰宗教的,临终遇到善友,他成功了。纵然是造五逆罪、十恶,能不能救?能救。四十八愿里后头有一句,他要不相信就没有救,造五逆十恶,临命终时他有坚定的信心、愿心,还是有救。就是蕅益大师所说的,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的条件是有没有信愿,真有信愿,决定得生,品位高下那是你念佛功夫的浅深,这个很有道理。念到清净心,我们就用经题上的话说,念到清净心是方便有余土念到平等觉是实报庄严土平等觉是理一心不乱清净心是事一心不乱,我们要向这个目标去努力。平等是什么?分别心没有了,真的觉悟了分别心没有,再一提升就入不二法门,性相不二、理事不二、生佛不二(众生跟佛),这个人往生生实报土,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可见这个法门无比的殊胜。

底下说,「可见本经乃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之阿伽陀药,能愈万病」。阿伽陀是印度话,像我们中国人讲的万应丹,这个药什么病都治,决定有好处没有坏处。这就是说这部经什么样的根机都行,上上根像文殊、普贤,下下根是造五逆十恶,只要你能信,你肯发愿,决定得生,这个不可思议。临命终时能信、能愿,我想那也不是偶然,因为一个人他有宿世因缘,他有过去世,这一生没有缘遇到,过去生中肯定学过佛,肯定修过这个法门,所以临命终时遇到有善友给他提醒,他阿赖耶的种子立刻起现行,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们今天帮助那些不相信的人下种子,怎么帮助不相信的人下种子?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手上拿着念珠,口里念着阿弥陀佛,那就是给众生下种子。你在马路上走,一路走一路念佛,旁边的人有意无意听到、看到,阿赖耶识都种了种子,跟净土宗就结了缘。这个种子叫金刚种子,永远不坏,来生后世遇到缘它会起现行,它起作用。所以说出家人,出家人再不好,说老实话,他就是破戒,他的功德都比你大,为什么?他穿那个衣服这个形象,一走到外面人家一看到,佛的印象就种下去了,你没有这个能力。这还得了!你说他一生当中给多少人种善根,应当尊敬,道理在此地。我早年在学校教书,在大学教过几年书,教过五年,我就告诉同学,那时候同学好像在学校里觉得学佛别人说他迷信,难为情,偷偷的学。我就告诉他,你要正大光明的学,你要普度众生,手上戴念珠、戴手珠,不会有人笑你。人家纵然笑你,「你看那个同学迷信」,虽然说你迷信,他那个佛的种子也种下去了,这是好事不是坏事。在学校里面念的书本,书本上统统写个名字,我说你不要写自己名字,你就写阿弥陀佛,人家一看这个书,一念阿弥陀佛,你看看,这不就又度了一个人吗?很多同学真的用我这个方法,以后慢慢就形成风气。所以善巧方便广度有情,这里头大道理、大因缘我们如果懂得,我们会对出家人、会对念佛的人起恭敬心,他们的表相也就是表法,功德无比殊胜。

末后,「故本经云: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他用这句话来做这一段的总结。遇到这部经,值就是遇到,遇到这部经,你看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这个随意的意思非常之广,就是我们佛门里所说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随意所愿就是有求必应。你求什么得什么,求极乐世界你得极乐世界,求见阿弥陀佛你就能见阿弥陀佛,求成佛得成佛,求成菩萨你得菩萨。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亦复如是,那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你有所求都能求得到,没有求不到的。但是你一定要觉悟,不脱离六道,你永远不能离苦,六道太苦了!人天是善道,善道都这么苦,何况恶道。你要细细观察,现在的畜生苦不苦?特别是家里面养的。现在你要投畜生道,变成一只猪,变成一只鸡,变成一只鸭,你看看现在那个猪、鸡、鸭,甚至于牛,专门做牛肉的牛,你看牠的生活状况,从出生就关在笼子里,笼子里养大的,一个笼子装很多,牠转身都转不过。牠在没有被杀之前过这种日子,终身监禁,到被杀的时候,你说牠是什么心情?牠有没有怨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跟畜生没有两样,牠有怨恨,牠有不平。怨恨,牠的肉就有毒,就带很多的病源。所以现在吃肉为什么那么多的病,我们中国古人所说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是真理。现在不但肉不能吃,那是毒,现在素食也变成有毒,蔬菜有化肥、农药。

这个人世间太苦了,不要再留恋人世间,早一天往生就是早一天解脱,留恋这个世间是错误的。我们念佛,佛还没有来接引我们,说明我们的业报没消掉,业障没消掉。业障要是消掉之后,业障靠谁来消?靠自己,谁都帮不上忙。怎么消?我有寿命,我命里还有福报,不要了,统统舍掉,障碍就没有了,佛就来接引你。如果你发大乘心,我统统舍掉,现在还有这个身体在,利用这个身体多帮助一些苦难众生,劝导他们、帮助他们,多带一些人往生,好事情,佛菩萨没有一个不赞成的。生死自在,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一点罣碍都没有,这更好!我们看到这个世间人太可怜了,尤其灾难这么多。我们知道有灾难,从哪里知道的?从佛经典上,佛在经典上常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真理。这世界上的人想什么?「二0一二」那个电影片全球联播,播了之后人人都在想灾难,没灾难,灾难也来了,想来的!所以我看了这部电影,我说这是天意,它有两个作用,一个教人提高警觉,断恶修善,再不造罪,这是帮助自己、成就自己;另外一个,生恐惧心,天天念灾难,没灾难念来了,一切法从心想生。我看了那个电影跟很多同学说,这是天意,大概现在人造的这些罪业没法子治,法律也治不了,国家也治不了,总统、皇上也治不了,那怎么办?只有老天爷来。老天爷来治的话,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灾害,确实很可怕。

那要问:能不能化解灾难?在佛法上讲,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回心向善。佛教给我们两句话,这是佛门的口头禅,「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灾难就化解。你要是真干,它真有效!从什么地方见效?从自己,自己有灾难、有病苦,如果你依照这个方法去修,你的病苦就好了,你个人的业障就消了;业障消了,身体健康就恢复。所谓是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这都是佛经上常说的,相貌随着你的念头在转变,身体健康也如是,你心地是善念,健康长寿,如果心里是净念,那就更是健康长寿。心行都善,我居住这个环境不会有灾难。纵然这个地方造作恶业的人很多,可是有一部分人在修善,这个地方纵有灾难,它也轻,不严重。古德曾经说过,一百个人当中有一个人修善,那九十九个人都沾光,百分之ㄧ。这话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

我们再看底下一段,「上明本经,广应群机,而其恩德尤深于我侪凡夫」,这个侪用现在的话是等,就是我们同辈分的。前面是讲应机,这一段讲功德。「当今末法,众生福慧浅薄,垢障深重,唯赖此方便法门。但凭信愿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极乐,径登不退」,我们就看到此地,这是一小段。这说到我们现前。黄念祖是当代的人,往生还不久。早年我每一年至少到北京去一、二次,不是为别的,专门去看他。他走了之后,我还去看过一次,看他的女儿,看他的学生。这就是讲的我们现代,现代人真的福薄慧浅,没智慧也没有福报;从反面来讲,我们的烦恼习气深重。垢是讲染污,障是讲业障,我们所造作的不善就是业障。为什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我们对于善恶的标准不知道,总以为自己做的都是对的,不知道自己的过恶。所以我们细心去观察就了解,不要去看别人,看自己。

早年,我在年轻的时候讲经,常常提到我们的早课,早课的目的是什么?提醒自己,我今天一天不要把佛陀的教诲忘掉,常常提高警觉,依教奉行,这是你真做早课。我们曾经把古人编的课诵本,古人编的里面咒语太多,咒语现在不了解意思,那就收不到效果。所以我们重新选定经文给我们净宗同学,净宗同学有个《朝暮课诵本》,那个本子是我编的。早晨念的经文是《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早课的时候想一想,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愿我有没有发,跟自己对照对照,希望把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本愿,那我们的心愿跟阿弥陀佛就相同。晚课我们选的经文是三十二到三十七品,这一段经文讲什么?教我们持戒、反省、改过自新、忏悔,用这个来做晚课。晚课真的要反省、检点、要改过,这个课诵对我们才有利益。都是采取《无量寿经》,这是方便法。专修的,早课念《无量寿经》,晚课也念《无量寿经》,专修!我们一般没有这么多时间,就节录《无量寿经》重要的经文,朝暮提醒自己,目的无非是消业障,远离烦恼习气,我们学佛的功夫才能够得力。这个经文你要是记不住,你要是不能理解,你怎么修法!

化解现前的灾难,现前灾难很重,全世界哪个人不造业。造的是什么业?十善业道一展开你就晓得,全犯了,真的叫五逆十恶。十恶是什么?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婪、瞋恚、愚痴。你说现在这个世间谁不造,小孩都造!小孩怎么会造?小孩跟电视学,天天看电视,电视教他。上学了,在中国我不知道,在外国,小学一年级就用计算机,计算机里面信息很多,他什么都学会了。这还得了,造十恶!造十恶就有五逆的行为出现,杀父亲、杀母亲、杀老师,杀阿罗汉就等于是杀老师。这是我们现前社会,愈想愈可怕,愈看愈可怕。我们这一代还能维持眼前的现状,二十年之后怎么办?谁有能力维持社会秩序?没人了。我们老祖宗常说,到人治不了,父母治不了儿女,法律治不了人民的时候,上天就来管。上天管的时候那就是灾难,许许多多的灾难统统都出现。所以拯救这个世界,说实实在在的话,就是《无量寿经》,在大乘佛法里头这最有效!这个法门真的是方便法门,「但凭信愿持名」,这三个条件,真信,丝毫怀疑都没有,真愿往生,持名就是念佛,真干,这一句阿弥陀佛二六时中不间断。

前几天东北刘素云居士到我这里来,在这边做报告,讲了十几个小时。那个人什么?那个人真干!她五十九岁的时候得到重病,北方人知道,红斑狼疮。得这个病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得这个病就是要走的,中西医都没法子救,她有好多朋友得这个病都走了。她得这个病,她就是信愿持名,对阿弥陀佛、对极乐世界一丝毫怀疑都没有,生死看得很淡,一心一意就是要求生净土。医生告诉她,也讲老实话,他说:妳这个病没有指望,妳心理上要有准备,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她笑嘻嘻的,我要死那就是阿弥陀佛来接我,我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是我的老家,我一点恐怖也没有。她的病好了,医生感觉到奇怪,怎么好的?她说念佛好的,一天到晚就是一部《无量寿经》,全是阿弥陀佛。她还听经,听《无量寿经》,听光盘,很用功,她报告上说她每天听一片。那是我早年讲的,一片是一个小时,每天听十个小时,就是这一片她听十遍,听得很熟。念《无量寿经》、听《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病好了。医生相信她的话,她有个最大的长处是我们一般人做不到的,她一生没打过妄语,人非常忠厚老实,不会骗人,句句都跟你讲实话。今年六十六岁。因为我看到那个访问的光盘是二00三年五月四号录的,半个小时,电视台访问的,所以我想这么多年了,这人还在不在?我让我们香港的同学去打听,这个人在,还把电话号码找到了,我就跟她通了个电话。那个时候我在台湾治牙齿,我听到这么一个信息。通了电话,她很紧张,也很惊讶。我说怎么样,身体怎么样?好,一年比一年好。我就邀请她到香港来,见了面,真的好了,你看看。在我们这边讲了十几个小时,讲完之后,向小莉请到深圳,在深圳很辛苦,每天讲差不多六个小时,还要解答别人问题,一天讲八个小时,讲两天,要回去了。「信愿持名」,就这四个字,她的病没有了,活得那么健康、那么幸福。我在讲经提到几次,她现在变成名人了,好多地方请她去讲演。她是个非常内向的人,我告诉她:妳现在不能独善其身,妳现在要兼善天下,妳要到处去弘法,要去帮助别人。她也很难得,佛菩萨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这四个字重要!这四个字我们掌握到,我们这一生的问题解决了,决定得生净土。

便能功超累劫」,这话都是真的。要是不修这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无论哪个法门你要修行,修到出离十法界要多少时间?要好多劫你才能够出得了十法界。你超越六道,你证阿罗汉果,阿罗汉再修行出离十法界,不是容易事情,佛法里常讲的无量劫。可是用净土法门,净土叫横超。八万四千法门,它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向上提升,叫竖出;净土法门不用这个方法,在人道之间他就直接到极乐世界,叫横超。「往生极乐,径登不退」,这个径是快速、快捷方式,你就证得不退转,这是经文上都这么说的。《无量寿经》,阿弥陀佛自己说的,第六品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就这句话。阿惟越致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是不退转。这个不退转里面包括三种不退转,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这三种不退转都证得,是什么果位?在一般讲起来,圆教初住,别教初地;也就是说,这个人已经超越十法界,他已经往生诸佛实报庄严土,他才证这三种不退。阿罗汉只证一个位不退,菩萨证到行不退,念不退还做不到,那都是没有出十法界;证得念不退,超越十法界,真的成佛了。

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这种烦恼习气一品都没断,全靠信愿持名,就靠这个,靠佛力加持我们自己只要把信愿持名这四个字做到,佛力加持我们,我们就能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换句话,烦恼习气是带去的,叫带业往生。修其它的法门是不可能,你出不了六道轮回,修这个法门很幸运,不但出六道,还出十法界,你说这多难得,真叫功超累劫。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证三不退;证三不退上头还加一个字,圆证三不退,那可不简单。圆是圆满,圆满证得三不退,那是什么人?《华严经》上圆教七地以上的菩萨。证三不退,初住就证得,加个圆字就到七地。没人相信,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我们能相信,凭什么相信?是凭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不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怎么可能。凡夫,实在讲不是你证得,你的智慧、你的道行、你的神通、你的福报跟七地菩萨平等,是阿弥陀佛的福报,到那里去享他的福,不是自己的福,享他的福。自己要证得七地,在极乐世界自己修行证得七地,那就是自己的福报,自己没有证得这个级别的话,是享受阿弥陀佛的福报。这就相信了,就没有疑问。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恩德多大!所以这些话我们应当相信,这是佛祖的诚谛之言在理上讲,佛在经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

念念不舍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是第一法门,比《华严》还殊胜。我在讲这个经的时候,才真正知道彭际清居士说这是中本《华严》,《华严经》太长,我也不想讲了。我那时候发愿一生专讲这部经,一遍一遍讲,讲了十遍。以后又讲《华严经》,这个缘是新加坡居士林李木源林长启请的,他代表黄念祖老居士,代表韩馆长,因为他们过去启请过,我没有发心。到新加坡谈到这些事情,他非常热心,具足威仪来启请,很隆重、很庄严的,我就答应他。这也是我们非常感念过去华藏图书馆的韩馆长,她在病危的时候,往生前两天一再请求,希望把《华严经》留一套光盘给后人做参考。她病重,我安慰她就答应了,我说好,等妳病好,我们就重新再开讲,是这么个缘分。这部经确实是《华严》纲要,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今天中午马来西亚几个同修特地到香港来访问,谈一个问题,「落实宗教经典教学,拯救地球危机」。宗教团结还不够。每一个宗教经典都是好的,你展开来看,里面都是讲的伦理、道德、因果。每一个宗教都要真正注意、重视落实讲经教学,感化人心,劝导大家回头是岸,这个世界有救!所谓是境随心转,人人都能向善,人人都能放下错误、放下恶念、放下恶行,这世界真有救。我们就谈这些问题,这个问题具体如何落实。

底下说,「若无如是微妙法门,凡夫何能度此生死业海,而登彼岸」。在这末法往后九千年除这个法门之外,没有任何一个法门能成就,为什么?每个法门都得断烦恼你见思烦恼能断吗?不说别的,思惑不算,单单讲见惑,你能断吗?见惑断了,在小乘才证初果,大乘《华严经》上初信位的菩萨,换句话说,你才入门见惑是什么?细说八十八品略说,佛把它归纳为五大类第一个是身见,第二个是边见第三个是见取见第四个戒取见,第五个邪见这五大类,你能不能把它断掉?真正断掉,《金刚经》上那四句话你就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刚刚做到。我们问问,我自己能不能做到?做不到,真难!无始劫以来就执着这个身是我。现在佛告诉你,身不是我,你不必为身去操心,为身操心叫造孽。身不是我,身是什么?身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样,衣服不是我,衣服是我所有的,身体是我所有的。所以你一定要知道,我不生不灭,我是永远不会死的,身体有生灭,像衣服一样,衣服穿坏了换一件,我们这个身体用了几十年不好使了,换一个,很自在、很欢喜,换个新衣服。可是换衣服的时候,那与你的业力有关系,你一生心善、行善,愈换愈好;如果你心行不善,愈换愈差,这一生是个人的身,来生换成畜生身,换成饿鬼身,愈换愈差。可是不管换的那个是什么身,身都不是自己,这个事情要懂。一般世俗谚语讲,什么是自己?灵魂是自己,灵魂没有生死,它会到六道里头去找身体,去找一个身体。找个身体也不是随自己的意思,随自己的意思,咱们都找天身多好,去享天福,找身体是受业力的支配。还是一切法从心想生,你的心善,你找到的全是善的;你心不善,那你所找的都不善,由此可知,善心善念多重要。

今天我们外面的环境都是引诱我们起贪瞋痴慢,贪瞋痴慢是最不好的心念,如果真正懂得因果报应,你就能够克制自己。因果理论里面讲「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是你的,你一定会得到,命里没有,用什么样的手段都得不到,那你何苦造恶,不值得!财怎么发的?你命里有,无论你做什么生意都发财。命里没有,你想尽什么方法都发不了财,你拿枪去抢人也发不了财,你刚刚抢到就被警察抓去了。不是你的,你何必!胡小林明白这个道理了,以前用不正当手段去经营生意,错了!现在那个错误全改过来,老老实实,照样赚钱,每年营业额都上升。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用不善的手段能赚得的,不是的,不善手段得来的还是你自己命里有的,你命里没有,什么手段你都得不到。所以我们想想,日本人侵略中国,想占领中国,它没有这个福报,中国不是它的,打了八年还投降了,不是的!满清政府在关外,它到中国来统治二百六十年,它得有这个命,这块土地是它的;不是它的,用战争、用占领都不行。真的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用战争的手段夺得来的还是自己命里有的,但是战争的手段是非常不好的手段,你杀了多少人,伤害多少人民的财产,这是极大的恶,都有报应,你的福享完之后你得要报。皇上不好当,到亡国之后,这些皇上都要去还债,都要去偿命,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所以人真正把事实真相搞清楚,那个妄念统统息掉什么好还是念佛好,还是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好!他干这个事情,不干别的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回到顶
本篇文章摘自轻松学佛法(www.qsxff.org)       原文链接:http://www.qsxff.org/Html/?7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