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载烧功放管的原因:中华远古文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8:39:37
历史不能为道德规范,用以垂训。
他的作用在于述往事,思来者。


上古的中华民族是以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夏族为中心,专和其他种族而成。以后的两千多年,以夏族为中心,在不断吸收同化其他种族。

先秦上古时期,多自称为夏族或华族;秦汉以后,改称为汉族。
人言中华五千年,乃是指黄帝的时代(前2600年)至今,约取一个整数。而中国人也从黄帝与另一个炎帝各取一字,称为炎黄子孙。
从上古传下来的三大文化因素:汉字、行政制度、文化思想。
上古史可分为三个时代:神话时代、传疑时代、信史时代。
神话时代:盘古、三皇(女娲、伏羲、神农、燧人)注:因三皇说法不一,故列出四位。
传疑时代:五帝(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黄帝的原名叫公孙轩辕
信史时代:商殷 以甲骨文发现为证 约为公元前1751年(商汤建国)距清亡(前1911年)共有3662年的历史。



夏朝虽然没有实物作证,但太史公所作史记却明有夏一朝,故封建王朝皆以夏朝为开始。封建者,封土建国也。
夏:启--少康-----桀 前2176年--前2056年---前1751年 历四百余年
商:汤--武丁----纣 前1751----------------前1111年 历640余年
周:西周 姬发--幽王 前1111年------------前771年
东周 平王(春秋)-----战国----亡君赧王 前771年----前403年----前221年






见很多人对古时的诸侯国有疑问,在这里做一下说明。
商初神州之地约有3000诸侯国,相当于部落。到周初时已合并为1000余国,然后经过(武王、周公)两次大封建仅剩有71国。
所谓“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具五十三人”。到春秋时,各国混战,才形成战国初的七雄,此时小国多已被兼并。

记一则古时的歌谚,供大家了解。
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
筑室于滋。



禹:治黄河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农业的奠基人。
禹贡九州:雍、冀、豫、兖、青、徐、扬、荆、梁。是为古九州。
禹铸九鼎。



伊尹:天之生人,是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我自信是个先知先觉的人,我不来唤醒社会,谁又来唤醒社会呢?
调味与当政
放逐太甲,以臣放君
连相四主
垯彼殷武,奋伐荆楚

西伯姬昌:泽及枯骨
做灵台与民同乐
周境走路之人互相让道,种田人彼此让地,男女有别,长幼有序。
渭水得太公望感奋而喜。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以服侍殷,周之德可谓至德也矣。


周公旦:一亩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管仲:富国强兵之道,必须从训练民众与整饬政治秩序入手,建立人民对go-vern-ment的信仰。提出最早,最具体的民本思想。
法制,经济与礼教三者相辅的民本之策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尊王攘夷
继亡存绝,为邢城夷仪,为卫城楚邱
助周平王子带之乱,周襄王不胜感激,对管仲嘉勉备至,待以上卿之礼。管仲惶恐辞谢,再拜辞让,受下卿之礼而还。
子曰:如其人,如其仁。
微管仲,吾其披发右衽矣!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少与鲍叔牙交笃,鲍叔牙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牙,鲍叔牙终善遇之。及管仲囚,鲍叔牙又进管仲于桓公。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牙贾,分财力,多自与,鲍叔牙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尝为鲍叔牙谋事而更穷困,鲍叔牙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有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困受辱,鲍叔牙不以我为五尺,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子产:公孙侨 治郑从经济生产与民事法制入手
史称,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恤,序井有伍,大人之患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
百姓初不堪其苦,歌曰:取我衣冠而赭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
三年后,郑国生产增加,社会安定,百姓歌颂道: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又田畴,子产殖之,子产死之,谁其嗣之。
在列强环峙之中,郑国竟复兴起来,不卑不亢的恢复了国家的独立与尊严。
郑定公八年去世,消息传到了鲁国,孔子流泪道:古之遗爱也。
子曰: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春秋晚叶,王室消沉,诸侯纷争,封建秩序解体,社会思想激荡之时,路过出现了孔子。
他是商殷王室的后裔,宋公室正考夫之后,叔梁纥与颜氏女之子。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家境困难,完全靠寡母抚养长大。 从小与众不同,陈设俎豆,做礼拜。为生计作了很多基层工作,胜任愉快,学识丰富。二十四岁,母亲去世,冷清的独立奋斗,直到三十岁左右,名望很高,已有相当的地位。故他说,吾三十而立。
鲁乱,流亡于齐,由那乐声的悠扬,联想到虞舜时代那尽善尽美的政治,不禁悠然神往,为三月不知肉味,叹道:“没想到音乐会这样动人。”返鲁,任中督宰(五十一岁),建立了许多优良的制度,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使中督成了一个模范区,许多附近的诸侯都派人来参观学习。后又升任司空,司寇。
不满鲁国当政者,周游列国。做到了许多困难。流传下来许多名言。
比如,治国 人口繁庶----民生经济----教育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我岂侉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如果我们的理想本身不健全,那就是我们的羞耻。
-----------------健全而别人不履行,那就是他们的羞耻。
十三年后,返鲁(八十六岁),教书并做春秋。
泰山其崩乎,梁木其摧乎,哲人其萎乎。享年七十八岁。 死时叹曰:天下无道很久了,谁能宗奉我?
他一生为真理服务,化有限之物质生命为无限之精神生命。太史公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而他的一些声音至今还为我们所信奉。
朝闻道,夕死可矣。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在这人世间有人类存在的一天,孔子是永远不朽的。






春秋战国之学术思想大奔放:
墨:兼爱,非攻。物质生活维持一个最低限度的生活标准。统一观念。
老子:吾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为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庄子:乘道德而浮游于海。
总之,老子与庄子都是绝顶聪明之人,其思想也是由那个悲惨动乱的时代所激荡出的。




久远的年代,只言片语的耳闻,使得上古之传说,看似那么遥远。然而慢慢读来,仿佛又历历在目,形象又逼真。先民生活的场景,血液中流淌的缘故残存的记忆,使几千年后的我们,唏嘘不已。
尝听说,人活于世,乃是赎罪。作为一个业已成年的不快乐的学生,也对这种说法相信了几分。出身于偏僻之所,而家事艰难,生性驽钝,少遭不幸,而又接触种种新事物,新观念,遭此冲击,惶恐而手足无措,更不知该何处于世。更值生出社会变革之阶段,旧观念解体,而新观念尚未形成之际。慨生存之不易,创业之艰难。不仅遥思发生在此地生活在此地的先民的生活,无数波澜壮阔的故事,美丽动人的传说,进而向探求他们生活之场景,观成败衰亡之缘由,人生之生活态度,比较不同的人生境遇,了解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之事例,故读史,以解今日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