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逆变器排行:怎样才能够「少做多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21:53:15
有两位才能相当的同事,在同一个办公室上班。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假定他们都是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七点下班。
比尔干起活来没个停,一整天坐在办公桌前,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当中还要开几个会,他的中饭甚至都要端到办公桌上吃,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相反,尼克是每90分钟密集地工作一阵子,然后休息15分钟,再回来工作。中午12点15分的时候,他花45分钟出去吃个中饭,或者到附近的健身房锻炼一会儿。下午3点,他闭上眼睛就着办公桌打个盹,有时候,这会变成一个15或20分钟的小觉。最后,在下午4点半和5点之间,尼克会出去溜达个一刻钟。
比尔每天工作10个小时,一开始工作效率达到80%,他根据自己的直觉来安排工作节奏而不会逼迫自己,因为他知道这一天还长着呐。
到下午1点的时候,比尔觉得有点累了,他的工作效率下降到60%,他实在提不起劲了。在下午4点到7点之间,他的工作效率约为40%。
这就是不可阻挡的递减定律,比尔在10个小时的工作中平均效率为60%,也就是说,他有效地完成6个小时的工作量。
尼克也是工作10个小时,他觉得用上90%的劲头没问题,因为一会儿就可以休息一下了。半天干下来,他的节奏稍稍有点放慢,不过,吃饭或者锻炼以后,加上午后的小憩,他在最后三小时里始终能够保持70%的工作效率。
尼克在一天10小时的工作中,休息了2个小时,所以实际工作时间只有8小时,而他平均以80%的效率工作,所以他完成了接近6个半小时的工作量,比比尔还多出半小时。
因为尼克在工作的时候比比尔更为专注和警醒,所以他犯的错更少,而且,当他下班回家时,还有更多的精力留给家庭。
所以,决定我们所创造的价值的,并不只是花在办公桌前的时间,而是我们带入工作时间的能量。人类的身体本来就是在能量的消耗和补充之间有节奏地交替着,这让我们能够保持最佳状态。无论是身体上、心智上、情绪上、甚至精神上,要想保持一个稳定的能量池,都需要间歇地加以补充。
按照尼克的方法来工作,你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有更好的质量,更有可持续性。
创造一个真正重视密集工作和能量补充之间平衡关系的工作环境,你从员工那里得到的将不仅仅是更高的工作效率,而且还有更强的参与感和满足感。
增加休息和能量补充能优化绩效的例子不胜枚举。
NASA和联邦航空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联手对长时间飞行的飞行员做过一个研究。一组飞行员有机会在飞行期间休息40分钟,实际睡眠时间为26分钟,休息之后,他们反应时间的中间值提高了16%。
未能休息的那组飞行员也在同样的时点接受检测,结果发现反应时间迟缓了34%,而且,在最后30分钟的飞行中,这组飞行员经历了22次2-10秒的小睡(micro sleep),而前一组一次都没有。
再看一个例子。绩效专家安德斯·埃里克松(Anders Ericcson)对柏林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手们做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最优秀的小提琴手每次练习都不会超过90分钟,然后都会休息一下。他们几乎从来不会练习超过四个半小时,他们本能地明白递减定律的道理。
而且,顶尖的小提琴手平均每晚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每天下午还午休20-30分钟。一周下来,他们比美国人平均多睡了16个小时。
在我三、四十岁的时候,我写了3本书。我每天从上午7点坐到晚上7点,努力集中注意力,每本书都至少花了我一年时间。近来我写作的时候,在日程上也采取了和那些杰出的小提琴手相仿的安排,三段90分钟的集中写作,恢复性的休息穿插其间。
结果,那两本书都只花了我六个月的时间,比我最初的三本书都少花了一半时间。当我在工作的时候,那是全力以赴的工作,当我在补充能量的时候,也都是实实在在的,无论是找点吃的,冥想,或者出门跑个步。
压力不是工作场所的敌人,事实上,它是扩展我们能力的唯一途径。只要想一想举重运动,你的肌肉受到压力,然后恢复,如此反复你才能逐渐积累膂力。我们真正的敌人是缺少间歇性的能量补充。
作者:托尼.施瓦茨(Tony Schwar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