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雾乃亚影音先锋:中国文化的水性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48:11

中国文化的水性智慧 

 吴中胜

        老子谈“道”,玄妙之极,恍惚窈冥,无形无声,超越时间也超越空间,曰微,曰希,曰夷,似乎“道”是无法认识无从把握的。既如此,老子是怎样来言说“道”的呢?意大利著名学者维柯说得好:人类心灵有个特点,“人对辽远的未知的事物,都根据已熟悉的近在手边的事物去进行判断”。有意思的是,老子就是这样,他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用了人们日常习见的“水”来比譬:“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人们可以从再平常不过的“水”中领悟道的本质,体会道的特性,这样,本来难于把握的“道”虽不可言传也大致不难意会了。为什么水最接近道呢?老子进一步说了水的以下特征:“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里几乎概括了中国文化智慧的基本特点。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待人处世,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像水一样善处下位,心地宽广,与人相亲,待人诚信,办事要有条有理、要有才能,处世要待机而动、与物无争。“上善若水”典型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言说方式和思维方式。从平平常常的“水”中,先民们体悟出了无限深奥的生存智慧。可以说,中国文化的智慧富于水性水质,是水的智慧。这一水性水质渗透在中国军事智慧、政治智慧、处世智慧及文化艺术智慧等各个方面。

一、中国的军事智慧:兵道像水

        最能体现中国人的军事智慧的莫过于《孙子兵法》了。《孙子兵法》十三篇,其中有丰富的军事智慧,如“知己知彼”、“避实就虚”、“速战速胜”、“灵活机动”等。“兵者,诡道也。”(《计篇》)战争瞬息万变,其中的规律千变万化。怎么样才能把其中的道理说清楚说明白呢?孙武的办法是“以水喻兵”,他从“水形”得到了启悟。其《虚实篇》说:“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形避实而就虚。水固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另《形篇》谓:“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势篇》曰:“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也都是“以水喻兵”。孙武从日常习见之“水”体悟出兵道。水无形,兵也无形;水多变,水也多变;水走低,兵就虚;水积势,兵也要气势;水不竭,兵则贵奇……把“兵形”和“水形”作了相似性对比,视“兵形”如“水形”。以水喻兵,把复杂抽象的军事理论形象生动地表述出来了。“兵形象水”说显出中国军事智慧的灵性水气。

二、中国的政治智慧:载舟与覆舟

        中国的政治智慧博大深广,有“民贵君轻”的仁政,有“马上得天下,马上治天下”的酷政,有“事必躬亲”的“有为而治”,有顺其自然的无为而治……立场不一,政见各异。这些都是政治家们在实践中得出的政治智慧,时代不同,处境有别,都自有其合理处,我们不想妄加厚薄。我们认为,政治的关键处是调控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利害关系。怎么正确理解这种治与被治的关系呢?唐太宗李世民可谓一言道破天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视百姓为水,视统治者为舟。这是从“水”中得出的政治智慧,却是多么高明的政治智慧。水表面软弱,但如蓄势而发则成洪水滔天,势不可挡。所以治者与被治者、水与舟之间应宽严有度,轻重适宜。多少统治者视百姓为鱼肉,无情盘剥,待到山河日下百姓奋起之日则悔之晚矣。“载舟与覆舟”透出中国政治智慧的灵动水质。

三、中国人的处世智慧:清淡智者

        中国人处世哲学可谓深矣,但细细想来,许多的道理也是从“水”中悟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启示人们要珍惜宝贵的似水年华;“读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告诫学子们要不断努力才能不断进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劝说书生们要勤奋刻苦方成正果;“君子之交淡如水。”说出一种交朋结友的优良传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道出中国人知恩感恩的恒久美德;“水性杨花”道出人们对不贞女性的鄙视;“小桥流水”道出对故乡温情的无限向往;“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显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形而上认识;“抽刀断水水更流”则显出一种人生的无可奈何;“智者乐水”更道出中国人的生命智慧与“水”之间相亲相切的因缘……生命如水,人生似水,中国人从一滴水见出一个世界,悟出一段人生。水给中国人许多生存智慧的启示,中国人的最佳活法便是向水学习。中国人的处世智慧,是一种水灵灵的智慧,鲜活而灵动。

四、中国人的文艺智慧:文心好水

        文学艺术和山水之间本无瓜葛,但在文艺家们看来,文学艺术和山水虽异质而同妙,所以中国文论中有许多以山水喻文的言说,尤其以水喻文的言说更多。刘勰《文心雕龙》原文章之道有“山川焕绮”“泉石激韵”(《原道》第一),析情采关系有“水性虚而沦漪结”(《情采》第三十一),论诗人养气有“水停以鉴”(《养气》第四十二)。韩愈《答李翊书》以“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申说“气”与“言”之关系。中国文论中更有清水芙蓉、行云流水、“韩海柳泉欧澜苏潮”的美称。又如中国古代的许多文论范畴、概念如“淡”、“清”、“深”、“洁”、“浅”、“涩”、“浑成”、“温润”、“浏亮”、“波澜”、“渊永”、“流动”等等术语,都是一种把文学艺术拟水化的暗喻,可以丝毫不夸张地说,关于水的基本术语,大致都可以在文学艺术批评术语中找到。以水喻文,反映了古代作家对自然美的追求,对行云流水、天地运化之妙境的向往,反映了文学艺术家们把自己的生命活动与山川自然、天地万物之运行相呼应相沟通的思想。一代文豪苏轼对水之道与文之道有深刻的体悟和生动的表达,其《答谢民师书》和《文说》中,水之不择地而出且随物赋形,因其自然性的充分展示而近于道,故以自然之道为本体的文则必然以水之自然性来标举艺术风格。苏轼对水之道与文之道的体悟以及他的文学成就,为“以水喻文”作了最好的注解。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中国文论家看来,山水之德与文艺之道相近相通,有某种奇妙的“神似”。正如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所言:“文心与水机,一种而异形。”(《文漪堂记》卷二)文与水,形虽异而心机同。

        庄子说,水之性“天德之象也”(《庄子?刻意》)。一叶知秋,一滴知水,道家从“水”中悟出了天地运化、万物流转的规律和本质。从水中,中国人也悟出了军事政治、处世行文的诸多智慧。从某种意义来说,中国的文化智慧富于水的灵动和鲜活,是一种灵气十足的水的智慧。水性柔,善于与万物处;蓄势则刚,见出一种精神和品质。水性智慧是一种刚柔相济、动静有常的智慧。因其柔,中国人善于、乐于与人和谐相处,中国民族善于、乐于与世界各民族和谐相处;因其刚,中国人有铮铮铁骨,有鲜明的独立人格,中华民族能够独立自主,有独特的民族品格。所以,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水性智慧,对于今天我们既要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又要保持人格独立、民族品格有特别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