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野真知子无码下载:看完这篇你就是识别中药的高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19:12

看完这篇你就是识别中药的高手
古方养生堂 收录于2011-01-30
鉴别中药即鉴定中药品种的真伪优劣,以保证中药的质量。
一、来源鉴别
来源鉴别是应用植(动)物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正 、确的学名,以保证在应用中品种准确无误。
中药材大部分来源于植物,通过中药材的植物形态的观察( 也可借助于放大镜和解剖镜)结合核对植物标本(已鉴定出品种的标准样品)及植物学文献来确定中药材的植物学名。
二、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是通过对药材的外形、大小、表面、颜色、质地、断面以及气味等 进行综合观察,判断药材的真伪。传统的鉴别方法主要是应用性状鉴别的方 法。长期以来老药工、老药农在实践中总结、积累了很多鉴别中药材外观的宝 贵经验,至今还在沿用。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简便易行,形象生动,重点突出, 切合实际。为杜绝假药扰乱药品市场做了很大贡献。
传统经验鉴别主要有以下手段:
1.眼看
眼看就是用人体的光学感受器———眼,看药材的形状、大小、表面、颜色断面等,从而判定药材真伪优劣等的方法。
形状:每种中药材的外形一般是固定的,如圆柱形、纺缍形等。如贝母中炉贝母为圆锥形,平贝母为扁球形;真天麻为长椭圆形,伪天麻为圆锥形;防风的根茎像“蚯蚓头”,海马的外形为“马头,蛇身”,应注意掌握特点,识别外形,干品可用水泡,使之发开,摊平观察。
大小:中药材的大小,如长短、粗细、厚薄等均有一定规格,如果不符合规格,可认真辨别;测时应以量多的样品为准,如枸杞有大有小,党参有长有短,粗细不均。
表面:中药材的表面各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光滑度、根痕、皮孔、粗糙度,以及鳞片、毛等,这是识别药材真假的标准之一。如真天麻表面有潜伏芽排列而成的多轮横对纹,伪品马铃薯和紫茉莉根则无。
颜色:中药材的颜色通常是固定的,色泽变化一般不大。如红花为红色,青黛为深蓝,紫草为紫色,黄连为黄色等,如果色泽发生变化,可能是伪劣药材或是质量不好的药材,不可选用。
断面:在鉴别皮、木、藤、枝及根茎药材时,可用折断后观察断面的方法。如厚朴、秦皮、沉香、苏木等,看其断面有无粉性,响声如何,色泽、质地、纤维度,从此予以区别。
用刀横切平面,可看断面的木心,皮木之间的比例,有无油性等。如黄花,断面有菊花心,防已有车轮纹等。
2.手摸
手摸即用手的感觉去感受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粘性或粉性等质地特征。如松泡、粉性、柴性等。如通草松泡,山药显粉性等,应注意识别。
3.鼻闻
即用鼻子闻某些药材有特殊的香气和臭气,这是因为药材中含有挥发性物质的原因。有的药材可揉碎再闻;或用开水烫一下再闻,有的需点燃一下闻烟的香气。这些药材的特殊气味,常常成为药材鉴别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沉香、乳香、樟木、山药等均有特殊香气,但又有不同之处,可帮助识别。
4.口尝
口尝可以从药材的味道识别其真假伪劣。通过味觉感受到酸、甜、苦、辣、咸等味道,来分辨区别。如乌梅、木瓜、山楂以味发酸为好;黄连、黄柏等越苦、越好,党参、甘草、枸杞以味甜为好。
口尝时,要注意具有强烈刺激性和有毒的药材,尝时应取少许,尝后可立即吐出漱口,并嚼点甘草,以免中毒。
5.水试
水试就是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的各种变化作为鉴别依据,来识别药材的真伪。如红花用水泡后,水变金黄色而花不褪色;苏木投入热水中呈淡红色等,这是因为药材中含有的化学成分所致。
6.火试
一些中药材含有树脂类,用火烧之后可产生特殊的气味、色泽、烟雾,发出响声等现象,由此可以识别真假伪劣。
如麝香在火试时,有崩跳而起泡现象;沉香燃后边缘起油泡而香气浓烈,伪品则无此现象等。
三、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是借助光学显微镜来观察中药的组织结构、细胞形状以及细胞内含物的特征来鉴别中药的真伪。
四、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是通过化学分析或仪器分析的方法利用中药的某些特定的化学 性质来进行的鉴定方法。
对中药进行真伪鉴别,一般要根据所鉴别的对象确定具体的鉴别方法,大 多数情况需要综合这几种手段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五、中药炮制品的质量与优劣识别方法
中药炮制品的质量与优劣识别有以下几个要点。
(1)净度检查
中药炮制品中应无泥砂、虫屎、非药用部位或其他异物
(2)虫蛀、发霉、腐烂检查
中药炮制品不应有虫蛀品、发霉品、腐烂品。
(3)气味检查
中药炮制品的气味与临床疗效有密切关系,如酒炙品应有酒香味,醋炙品应有醋香味,炒焦品应具焦香气味等。各种炮制品均具有特定的气味,气味变淡薄或消失者,不能久贮或再用。
(4)色泽检查
各种炮制品均具有固有的色泽。若炮制品受热、受潮、见光或存放时间太长,均能破坏原有色泽,外观改变,这也是炮制品内在质量变化的标志;应根据情况及时使用或进行处理。
(5)含水量检查
一般动、植物药材的炮制品,其含水量在8%--12%。控制含水量,可防其发霉变质,又可确保处方用量的准确性。
(6)中药饮片类型及规格检查
中药饮片的类型很多,主要有片、丝、段、节、块等;药材的质地、形态及炮制加工等的要求不同,其规格标准又不一样,现分以下几种情况介绍:
1.质地坚硬、致密的药材切制的饮片类型及规格:如质地坚硬致密的木通、白芍、乌药等应切制成片型片,其厚应是1--2MM,不属于此片型及规格应视为不符合要求。
2.质地松泡、粉性大的药材切制的饮片类型及规格:如山药、茯苓、甘草、沙参等,应切制成片型片,其片厚应在2--4MM,不属于此片型及规格应视为不符合要求。
3.体形细长、质地松泡的药材切制的饮片类型及规格:如白茅根、荆芥、麻黄、益母草等应切制成节、段型饮片,节、段长应为10--15MM,不属此片型及规格者,应视为不符合要求。
4.皮类及宽大的叶类药材切制的饮片类型及规格:如陈皮、黄柏、荷叶、枇杷叶等,应切制成丝片,宽2--3MM的细丝片或宽5--10MM的宽丝片。凡不属此片型及规格者均属不符合要求。
(7)中药炒制品的识别
中药经炒制后发生了形态、颜色、气味变化;根据药物、临床要求的不同及火候标准要求的不同,药物经炒制后可从以下诸方面去识别其优劣:
1.小种子(小果实)类药物多采用清炒、炒黄法炮制:如白芥子、苏子、莱菔子、葶苈子等,经炒制后,其色变黄或加深,具香气味,形体鼓起或炸裂有声。
2.种仁类药物经炒制的识别:如莲子、薏苡仁、芡实等。莲子肉炒后表面色泽加深,内面深黄色,表面略有焦斑且具香气。薏苡仁炒后呈黄色,不炸裂,具香气,略带焦斑。
3.药物炒焦的识别:药物炒焦主要观察药物表面的颜色,是否焦褐色或焦黄色,有无焦香气味。如山楂炒焦后,外面呈焦褐色,内面为焦黄色;麦芽炒焦,谷芽炒焦,神曲炒焦,均看是否呈焦黄色,具不具焦香气味来判断。
4.土炒药物的识别:药物用土炒后,其表面挂满一层细土粉,呈土色,并透出土香气味。如白术、山药经土炒后即如此。
(8)中药炭药的识别
中药炭药主要用于止血,制炭药炭一是炒炭,二是煅炭。
1.炒制的炭药:一般为外焦黑、内焦黄或黑褐色,其味为微苦涩、苦酸。如草类的荆芥炭,外为黑褐色,味涩,香气减弱。叶类的侧柏炭,外为焦褐色,内为焦黄色,具光泽,有焦香气,味苦涩。根类的地榆炭,外为焦黑色,内为焦褐色,味苦涩。皮类的牡丹皮炭,呈黑褐色,味涩。
2.煅制的炭药:煅制炭一般具三个特点:色黑具光泽,质轻松易碎,气味较 炒炭浓厚;如煅制的灯心炭,呈黑褐色,具光泽,质轻易碎。血余炭呈乌黑色而光亮,质轻松呈蜂窝状,捻之易碎,具臭气味苦。再如荷叶炭呈焦褐色,苦涩, 一般味更浓。
(9)炙制中药的识别
炙制是指药物加入定量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根据辅料的不同,其识别要点如下:
1.酒炙药物的识别:药物经酒炙制后,一般颜色较生药加深,且具酒香气,如酒炙黄连、酒炙大黄、酒炙当归等均如此。
2.醋炙药物的识别:药物经醋炙制后,一般颜色加深且具醋气,如醋炙延胡索、醋制香附、醋柴胡等均如此。
3.盐炙药物的识别:药物经盐水炙制后,颜色稍加深,偶有焦斑,略具咸味。如盐炙知母,其色加深呈老黄色,偶见焦斑,味微咸;盐炙车前子,色加深呈黑褐色,味微咸;盐炙杜仲,色为焦黑色,胶丝减少易断,略有咸味。
4.蜜炙药物的识别:药物经蜜炙制后,颜色加深,略带粘性,味转甜,而具 蜜香气。如蜜炙甘草,色加深呈老黄色( 又称金黄色),稍具粘性,味甜具香 气;蜜炙黄芪,色呈深黄色,略具粘性,味甜;蜜炙枇杷叶,色为棕黄色,略具粘 性,味甜,具蜜香气。
(10)蒸制中药的识别
药物经蒸制后,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应根据药物与加工变化程度的不同来识别炮制品是否符合要求。如黄芩经蒸制后,利于加工成饮片供调配 制剂使用。为确定处理是否恰当,可取少许饮片放入冷水中浸泡。若冷水变成绿色,说明黄芩甙水解,饮片不符合要求。又如蒸制熟地黄,熟地黄的标准是乌黑色而具光泽(亮),质地应滋润柔软,味甘甜而气香,不符此标准,则视为不合格。蒸制黄精,应是外表黑色,内为深褐色,质地柔软而味微甜。若口尝麻舌,服用刺激咽喉者为不合格。
(11)煮制中药的识别
中药运用煮制加工处理,主要为降低毒副作用,改变药物性能,以利内服。如川乌、草乌,白附子之类,毒性剧烈,生药只外用,不供内服,故采取煮制;如煮制川乌,是为使毒剧成分的乌头碱,在长时期加水加热处理过程中水解成毒性很微小(弱)的乌头胺而达到解毒;判断是否达到炮制标准,观其色,应外为黑褐色,内为灰黑色,味淡而不麻舌。识别草乌的炮制标准与方法,基本同川乌,包外黑而内黄黑色,味淡而不麻舌。
(12)水飞药物的识别
药物采用水飞,是为了利于外用与内服;药物经水飞法处理后,是否符合水飞的质量标准,可用手捻、口尝、溶解方法加以确定。如水飞的朱砂、雄黄 滑石粉、炉甘石粉等,手捻有细腻感,口尝对舌无粗糙物的刺激感,加水溶解,搅拌成悬浮液,放置久久不下沉澄清者为合格。
六、口尝法鉴别部分药材的真假
(1)红茜草:将较粗的根折断,对口吸之有明显的透气感为真品;如无透气感,为伪品,或是蓬子菜根。
(2)人参:口尝有香气,味微苦而回甜,系人参正品;口尝无人参味而有麻舌感,系伪品商陆;口尝有明显的豆腥气系伪品野豇豆根。无人参气味,而且麻舌系伪品紫茉莉根;口尝有胡萝卜气味,为伪品胡萝卜,无人参气味,嚼之有粘滑感系伪品栌兰根,口尝麻舌,不具有人参气味,为伪品华山参。
(3)川贝母:正品口尝用牙咬试质较疏松,味微苦,咬之软硬,其味比川贝苦,系混淆品奉节贝母;口尝苦味浓,有的微咸,为混淆品车贝母,牙咬之质坚硬,味淡,系伪品一轮贝母;牙咬质硬,口尝味苦而麻,有毒,系伪品山慈菇。
(4)当归:口尝气清香而浓郁,味甜微带苦辛;如果口尝有当归之香气,但较淡弱,味微甜而麻舌,系伪品欧当归;气味极淡弱,系伪品甘肃伪当归。
(5)射干:口尝味苦辛,具有射干之特有气味;栽培品苦辛味淡弱,其为正品;口尝气微弱,味甘略苦,系伪品白射干,蝴蝶花的根茎。
(6)党参:口尝味甜,有党参香气,嚼之无渣者为正品,而嚼之松泡甜味淡,嚼之质硬味微甜,系混淆的甘孜党参;嚼之质软、味甜,具有胡萝卜气味,不可药用,系伪品迷果芹。
(7)紫菀:口尝气微味甜为正品,如有特殊香气味辛辣,系混淆品马蹄紫菀。
(8)防风:口尝有甘味,嗅之有败油气味为正品,无防风之败油气味,微甘,为伪品雅葱。
(9)天麻:口尝嚼之有特异的香气久留于口内,味甘,无任何药材的气味与其相似为正品,气微、味淡,有麻舌刺激感,系伪品紫茉莉根;气微、味淡,系伪品大丽菊根或马铃薯;味淡,口尝有粘性感,系伪品蕉芋;气微,有麻舌感,系伪品商陆的根。
(10)银柴胡:气微,口尝味甜为正品;气微,口尝味麻舌,唾液起泡沫,系混淆品丝石竹。
(11)山奈:香气特异,口尝辛辣,为正品;气香,味辛辣而苦,系有毒的伪云南山奈。
(12)橘梗:口尝味微甜而后微苦为正品;口尝麻舌,唾液起泡沫,系伪品丝石竹;
(13)黄芪:口尝嚼之味甜,有豆腥气,纤维较少,为正品;如有特异香气,系伪品苦马豆根;有香五加皮香气感,系伪品草木樨根;味淡,无豆腥气,系伪品圆叶锦葵根;嚼之纤维性强,无黄花之甜味,系伪品锦鸡儿根;嚼之发柴,无味为棉花根。
(14)大黄:口尝气清香,味苦而微涩,为正品,如气浊,口尝有恶心不适感,为山大黄。
(15)山豆根:气微,口尝味极苦,为正品;如有特异香气,系伪品寻骨风 根。
(16)川牛膝:气微,口尝味甜为正品;气微,味苦而麻,为苦麻牛膝。
(17)巴戟天:气微,口尝味甜微涩为正品;嚼之松泡,味淡系伪品羊角膝;嚼之坚硬,味淡系伪品虎刺。
(18)麦冬:气清香,嚼之发粘,味甜微苦有木心,肥大者质佳,为上等正品;而嚼之质硬,味淡,不粘,无麦冬之香气,系伪品淡竹叶根。
(19)三七:气微,味微苦而后甜为正品;有明显的姜香气,味微苦而辛,系用莪术伪制。
(20)高丽参:有较淡的特异香气,味甜微苦为正品;不具有高丽参的特有香气,且参味比高丽参淡,系用红参仿制;不具高丽参的气味,口尝有麻舌感,系商陆根蒸后压制而成。
(21)砂仁:气芳香而浓烈,有樟脑气,味辛凉,微苦为正品;有不同于砂仁的芳香气,无樟脑气,辛凉感淡弱且涩,系伪品建砂仁;口尝味淡,不具备砂仁的香气,系伪品海南土砂仁;不具砂仁气味,系伪品贵州土砂仁。
(22)乌梅:口尝皮肉较软,味极酸,有特异的烟熏味为正品;咬之皮落而硬,味酸涩,不具乌梅之气味,系伪品山李子;咬之皮落而硬,酸味极淡,无烟熏味,系伪品山桃;咬之皮薄而硬,酸味较淡,无烟熏味,系伪品山杏。
(23)石莲子:口尝子叶味甜为正品;子叶发苦,系伪品苦石莲子。
(24)小茴香:香气浓,尝之味甜为正品;微香,味淡,系混淆品莳罗子。
(25)大茴香:香气浓郁,尝之味甜为正品;具特异的芳香气,久尝麻舌,系伪品莽草。
(26)枸杞:气微,味甜微酸,肉厚种籽少为正品;气微,甜味淡而苦涩,为大枸杞,质量差,不多用。
(27)西洋参:有洋参特有的芳香气,味微甘,苦,洋参味浓为正品;微有白芷香气,味微辛,系用小白芷仿制。
(28)国产西洋参:香气微,口尝洋参味淡弱为正品;气香,但与参的味道不同,口尝味苦,系用白人参仿制。
(29)肉桂:气香,尝之味甜,辣,无渣为正品;有樟脑气味,嚼之渣多,味不甜而微辛,系香料桂皮,不可人药。
(30)沉香:气芳香,味苦,木纤维少,树脂多为正品;气微、味淡,嚼之为木纤维,为沉香白木。
(31)厚朴:气芳香,味辛,味苦为正品;不具厚朴的芳香气,有的气腥,有的具姜香气,有的只苦不辛,为假货。
(32)檀香:气清香,微有辛辣感为正品;不具清香气,味淡,系伪品或边材。
(33)牛黄: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有芳香清凉感,味苦而后甜的为正品;取一小块置舌尖上,溶化之后有粘糊感,无牛黄之清香气,味苦而不甜,系伪品。
(34)麝香:牙咬尝之香气浓烈且迅速穿入牙缝,将香仁舐至舌尖即慢慢溶化,无残渣,无臊味,微苦,微辣为正品;香气淡,香仁在舌尖部分不溶化并有粘糊感,为伪品。
(35)熊胆:取熊胆少许置舌尖上,味极苦而有串喉感,味虽苦而回甜,溶化快,嚼之不粘牙为正品;气微腥,无清凉串喉感,味苦,系伪品。
(36)燕窝:口嚼感到爽口,且有鲷鱼味为正品;嚼时口感有皮肚味,为伪品。
(37)茯苓:气微,咬之较硬,有粘牙感为正品;微有面粉气,咬之即松碎,无粘牙感,系用淀粉伪制品。
(38)佛手片:气香,味微甜而微苦为正品;气微,味甜,系伪品。
(39)厚朴花:气香,口尝有厚朴之气味,为正品;气微,不具厚朴之气味,嚼之有木渣感,为伪品。
七、水试法鉴别部分药材的真假
(1)天仙子:水湿不变形,为正品;遇水迅速膨胀,粘性大似蛙卵,干后粘连成块状,坚硬为伪品。
(2)沉香:置水中沉水者质量好,半沉者尚可;漂浮者质次或不可人药;水洗色泽即无,为白木染色,为假品,不可人药。
(3)麝香:放水中,长时不溶为真品,放水中短时即溶且浑浊,为掺假伪麝香。
(4)蛤蟆油:水浸泡后膨胀呈絮状,30度常温下存放48小时即腐败变味,为正品;水泡膨胀呈螺旋形鸡肠状,30度常温下存放?2小时不腐败变质,为伪品。
(5)青黛:将少许青黛放入水中浮水者少为质量好,下沉者含有杂质;而下沉者人药不佳。
(6)熊胆:取一小粒,放人盛满清水的杯中,可见杯中熊胆盘旋下沉,并溶成一条黄线;静放24小时观察,如全部溶解放出黄色色素分布在杯底为真品;静置24小时,全部被染成黄色,或有不溶絮状物为伪品。
(7)牛黄:取牛黄一小块,放烧杯清水中不溶解、不脱色,不染水,不浑浊为真品;置水中迅速溶解、破碎、染水、浑浊,系伪品牛黄。
(8)犀角:开水烫浸有角质的清香气为真品;开水烫浸有角质臭气,系水牛角。
(9)广角:开水浸烫有角质腥气为正品;开水浸烫臭气尤甚,系黄牛角。
(10)高丽参:浸泡不碎为真品;浸泡参体即松散成块及碎渣为压制而成的伪品。
(11)西红花:水浸后观察呈喇叭状为真品;水浸后搓成糊状为淀粉伪制品,水浸后不呈喇叭状而呈条状或丝状,为黄花果伪制品。
(12)苏木:加水煮沸,水染色成淡红棕色,取出苏木仍为黄红色为真品;加水煮沸,水染成粉红色,取出木材已脱色,为用别的木材染成的伪品。
(13)蒲黄:置水中浮于水面为真品;置于水面迅速下沉,为加入滑石粉、 玉米面、泥沙等杂质的伪劣品。
(14)秦皮:将少许放人杯中,用开水浸烫后,取液体对光观察,有碧蓝色荧光为真品;置开水中浸烫,对光观察液体无碧蓝色荧光,为别的树皮伪品。
(15)金钱蛇:用水浸软之后,观察蛇头与蛇尾齐全,连为一体为真品;浸软之后,如蛇头可拔出,蛇尾粗短,为伪品。
(16)菟丝子:开水浸泡有粘性为真品;水洗有泥沙,系用沙粒滚粘细土而 成,为伪品。
(17)蟾酥:沾水迅速泛出乳白色液状物,为真品;沾水后泛出乳白色液状物,液状物泛出慢而少,为假货。
八、火试法鉴别部分药材的真假
(1)海金沙:点燃即发出轻微的爆鸣声及明亮的火焰为真品;点燃后残留物多,为加入的细沙土,为伪品。
(2)血竭:燃烧时有呛鼻气味,取少许粉末放白纸上,用火从底部烤之,即溶化成血红色透明体,为正品;烤后为淡红色或砖红色,为掺假品;烤后对光照视边沿有油痕,燃时冒黑烟有松香气,为松香和染料伪制而成,不得人药。
(3)沉香:点燃时,边沿处有多量的油质渗出,呈泡状,香气浓郁,为真品;燃时无油渗出,朽木气呛鼻,为低劣品,不可入药;燃时有污油气,为污油浸过的白木;燃时冒黑烟有油渗出,微有香气,但与沉香之香不同,为越南进口的伪沉香;燃时冒黑烟有油性,香气为降香,实为降香的边材制成,不可入药。
(4)麝香:将少许置锡箔纸上,用火由底部烤之,有崩裂跳动现象;后起泡溶化膨胀似珠,香气浓郁,无火焰或火星出现,为纯品;而放锡箔纸上,只有火星或火焰出现,蹦跳不明显,起泡少的,为掺假伪品。
(5)珍珠:将珍珠置炽热的坩埚中,少时即发出爆裂声响’ 破碎后同心层纹明显,为真品;烧时可发出爆裂声,即便破碎也无层纹;烧时有烧焦的塑料气味,为塑料制作的伪珍珠。
(6)青黛:将青黛置炽热的坩埚中,有紫红色的烟雾,燃尽残渣少,为上品;燃时烟雾少,燃尽残渣多为伪品;如无红色烟雾,为假货。
(7)五不留:在坩埚内炒之爆白花为正品;如不爆白花为四籽豌豆。
(8)檀香:燃试有香气,香气留存长为正品;燃时无芳香气,烟呛鼻,为边材或假货。

常见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法
水试法鉴别中药材,主要是根据中药材经过水浸泡后产生各种特殊的变化,如颜色改变、产生泡沫、粘性、滑腻、膨胀及其它现象等等,用以确定中药材的真伪优劣。此乃笔者十几年药检工作的经验总结,现介绍如下:
1.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2.番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浸泡于水中后,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水面应有油状物漂浮,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用棒搅动,不易碎断,否则是伪品。
3.秦皮:少许浸入水中,因其含有荧光物质七叶树甙和七叶树素,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蓝色荧光。
4.香加皮:水或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与含杠柳总甙有关),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黄绿色荧光(4-甲氧基水杨酸反应)。而五加皮无此反应。
5.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液体,加酸(或醋)液体变为黄色,加碱(或石灰水)液体又变红色。
6.姜黄:用热水或乙醇浸泡,呈鲜艳的橙黄色透明液体,加碱(或苏打水)液体变桃红色。
7.熊胆:其粉末投入水杯中,可逐渐溶解而盘旋,有黄线下垂至杯底且不扩散。
8.小通草:水泡后手摸有粘滑感;干品嚼之亦有粘滑感。
9.南天仙子(水蓑衣):水浸时,毛膨胀竖立,蓬松散开,粘性甚大,味淡而粘舌。而天仙子(茄科)无粘性,且味苦。
10.葶苈子、车前子:加水浸泡后,种子粘滑且体积膨大。
11.胖大海:热水浸泡后,体积膨大至原来的数十倍且呈絮状团。
12.竹黄:天然竹黄沾到唾液后产生极强的吸舌力,而人工竹黄吸力较小且色泽多为纯一白色。天然竹黄水浸液对酚酞指示剂不显碱性,而人工竹黄显碱性反应,呈紫红色。
13.乳香:加水研磨后成白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4.没药:与水研磨形成黄棕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5.青黛:取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
16.儿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杆沾之,使轻微着色,待火柴杆干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加热后,杆上发生深红色,以此检查儿茶素。
17.芦荟:芦荟的1∶100水溶液2ml,加等量饱和溴水,即有四溴芦荟混合甙的黄色沉淀生成。
18.牛黄:取少许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俗称“挂甲”;入口则芳香清凉,味先苦而后微甜,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人工牛黄亦能“挂甲”,但入口后无清凉感,气微清香而略腥。
19.石膏:取粉末2g,于140℃烘20分钟,加水1.5ml搅拌,放置5分钟,呈粘稠固体。因石膏加热失去一部分结晶水而成熟石膏,与水相遇,复变为生石膏而具有粘性。别的矿石则无此特性。
20.银柴胡:正品水浸液无泡沫反应;而伪品山银柴胡水浸液有较强的泡沫反应。
21.板蓝根:板蓝根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二者的鉴别点在于,菘蓝根的水煎液可显蓝色荧光;马蓝根的水煎液则无蓝色荧光反应。
22.远志:取粉末0.5g,加热水10ml,用强力振摇1分钟,即生成持续性泡沫,并在10分钟内不消失,以此检查皂甙。
23.白芷:取粉末0.5g,加水3ml,振摇后滤过,取滤液2滴,点于滤纸上,置紫外灯光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24.柴胡:取粉末0.25g放入试管内,加蒸馏水5ml,冷浸20分钟后,滤过,取滤液强力振摇5分钟,有持久性泡沫产生,以此检查皂甙。
25.重楼:因含甾体皂甙,其水浸液振摇后产生很多泡沫并且经久不散;而拳参含没食子酸而无皂甙之泡沫反应。
26.天麻:隔水蒸后有臊臭味(马尿味)者为真品,且野生者较家种品味浓。另取天麻粉末1g,加水10ml,浸渍4小时随时振摇,滤过,滤液加碘试液2~4滴,呈紫红色或酒红色反应。
27.阿胶、龟胶、鹿角胶:取少许胶类药材用热开水溶化后,其溶液透明,有甜香味,无沉淀,无异味,无浮油星。否则即有假。
28.山药、茯苓、三七、贝母、虫草、鹿茸:此类药材用粮食粉末伪造者较多,用热水浸泡后,粮食铸制者会溶化,正品不溶化。


中药学口诀全文
',1)">
中药学口诀全文
冯 剑 岳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6 )

上篇 中药基础知识
1、中药学发展概况
中医中药历万年,百草针石神农传;先秦二礼1和诸经2,文字记载三千年;
两汉晋唐《本草》3多,举国研教4宋金元,更有明朝李时珍,清代著作确可观,
当代《汇编》《大辞典》,《中华本草》更全面;
秦地自古无闲草,人人种了能挣钱;努力学习中医药,保护瑰宝重于天。
2、中草药种植
中药种植有方法,掌握科学是方向;喜阴喜阳是本性,耐旱喜湿不一样;
喜阴喜阳是本性,耐旱喜湿不一样;优良品种把家当,再看地势和土壤;
翻耕整耙地要细,氮磷钾农5好营养;药材要选当地有,产品地道好生长;
繁殖方法一串串,管理措施多样样;种子育苗速度快,乱撒不如种行行;
分株压条也能繁,插枝插叶有商量;水肥修剪病虫害,杂草多了地要荒;
药材绝对无公害,低毒农药用来防;各种特点记得清,啥时种植心里亮;
按照标准搞生产,规模种植销路畅。
3、中药采收
采收同样讲季节,冬春收根熟收果;全草宜在花前采,早打尖尖6产量多;
用花要按品种来,全开菊花与红花;确保疗效收未开,金银月季土槐花;
根皮收获在冬春,树皮要在初夏刮;动物入药也讲时,捕虫秋季与春夏;
秋季初春桑螵蛸,蝉蜕最多秋交夏;蛇蜕皮在五六月,鹿茸春季未角化;
麝香要在八月取,冬季驴皮顶呱呱!矿物入药随你采,不论季节只管挖。
遵循古法质量好,勤快门户早发家。
4、中药存放加工
中药加工也有规,按章进行再入方;除去杂质和泥土,阴干烘干按样样;
日晒之法最简便,长短粗细按等放,防虫防鼠防霉变,防潮通风莫见光;
芳香油多防挥发,双层薄膜来包装。
5、经营销售
价格循环7三两年,市场规律细端详,高出低进多种植8,不随大流是内行,
掌握科学会经营,多快好省奔小康。
6、中药炮制 :
中药炮制有方法,酒醋蜜汁水为辅;稻麦土石皆可用,水火修制有技术;
液体固体辅料全,保证疗效去毒副;发芽发酵制曲霜,生熟怪味都可除。
7、中药药性 :
中药讲性又讲味,四气寒凉兼温热;五味辛甘酸苦咸,升降沉浮要掌握;
诸药归经有讲究,五脏六腑莫弄错;毒性剂量要弄清,望闻问切细选择。
8、中药配伍:
中药配伍更讲究,内服外用煎散丸;寒凉病症用温热,辩证施治才全面;
男女老幼各不同,须使畏杀恶和反;饭前饭后及妊娠,应用之法说不完。
下 篇 中药功能分类歌
1、解表药
解表之药重发散,味辛对症寒热痛;表邪风寒与风热,不宜久煎莫久用;
虚症要慎免伤元,温初毒解热也清; 能利水肿止咳喘,个别止痛又透疹。
1.1 辛温解表药
辛温解表散风寒,性味辛温能发散;外感恶寒兼疼痛,浮紧薄白及诸汗。
麻黄细辛和桂枝,荆芥防风与白芷;紫苏生姜和藁本,葱白羌活苍耳子;
胡荽香薷西河柳,通鼻开窍须辛荑。
1.2 辛凉解表药
辛凉解表去风热,热重寒轻口咽渴;头痛目赤苔黄薄,脉相浮数和干咳。
葛根柴胡和升麻,蝉蜕菊花与桑叶;牛旁子与蔓荆子,浮萍豆豉与薄荷;
后有木贼闹自在,古用豆卷清湿热。
2、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药多样,泻燥解毒凉血退;食少便溏要慎用,寒凉易损脾和胃。
2.1 清热泻火药
泻火用于气分热,各类脏腑是实证;高热烦汗脉大洪,身体虚损要扶正;
石膏知母夏枯草,天花9芦根与栀子;谷精草上密蒙花,熊胆能对青葙子;
明目便茶夜明砂,竹叶不胜决明子。
2.2 清热燥湿药
清热燥湿药苦寒,痢痰痔瘘和泄泻;黄胆尿赤耳流脓,淋涩带黄下焦热。
黄莲黄芩与黄柏,龙胆功劳和苦参;白鲜皮内唐松草,胡黄10秦皮也能成。
2.3 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药寒凉,毒虫咬伤与癌症;
温病发热咽肿痛,毒痢疮止莫过用。
2.3.1 温热病用药
温热金银和连翘,大青叶下板蓝根;
青黛绿豆穿心莲,熊胆律草四季青;
清热解毒山慈菇,后面不少在其中11。
2.3.2 主治咽肿痛药
治咽山豆根射干,马勃酸浆金果榄;
橄榄木律大青叶,能否配准任你选。
2.3.3 清热痢药
热毒泻痢白头翁,秦皮鸭胆马齿苋。
2.3.4 热毒疮疡药
热毒疮疡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
重楼白花蛇舌草,白蔹败酱草红藤;
慈菇漏芦千里光,半枝金荞用方中。
2.4 清热凉血药
血分有热凉血药,神昏妄行夜难眠;吐衄便血热入营,滋阴甘苦和咸寒。
凉血生地与玄参,赤芍紫草与牡丹;牛角牛黄地骨皮,丝瓜络也是古传。
2.5 清退虚热药
虚热骨蒸主伤阴,五心烦热脉数细;肝肾阴虚内火旺,热病后期与盗遗。
舌红苔少用此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与胡黄莲,小儿积疳要配齐。
3、泻下药
通利方便泻下药,排积水滞显功效。
3.1 攻下药
攻下之药多苦寒,大黄芦荟玄明粉;
芒硝较猛玄明缓,番泻叶子在当中。
3.2 润下药
润下火麻郁李仁,杏桃核桃柏子仁;
决明蜂蜜瓜蒌仁,当归苏子和桑椹;
锁阳苁蓉生首乌,津枯便结热伤阴。
3.3 峻下逐水药
峻下逐水药性猛,一般人员受不了;药到剧泻除水肿,排积痰饮又利尿。
有毒易损伤正气,虚弱有孕莫乱吃。甘遂大戟和芫花,商陆巴豆牵牛子。
4、祛风湿药
除却风寒与湿邪,祛风湿药解痹痛;
湿痹痉麻和不遂,腰肢痿弱都对症。
4.1 祛风湿散寒药
祛风散寒辛苦温,独活川乌雷公藤;
蕲蛇木瓜威灵仙,蚕砂松节寻骨风;
伸筋草绕海风藤,老鹳草见路路通。
4.2 祛风湿清热药
祛风清热多苦寒,热痹关节红肿痛;
花蛇苍耳乌梢蛇,秦艽防己络石藤;
豨莶桑枝海桐皮,虎骨豹骨穿山龙。
4.3 祛风强筋骨
祛风强筋药多温,壮骨治软补肾肝;
兼利水道五加皮,桑寄狗脊千年健。
5、芳香化湿药
芳香化湿主运脾,辛香温燥怕虚火;
油多挥发莫久煎,入方后下才没错;
广藿佩兰与苍术,厚砂12豆蔻和草果。
6、利水渗湿药
渗湿利水药甘淡,通利水肿和尿淋;
退湿退黄有功效,痰饮泻运不适症;
耗伤津液又亏阴,肾虚之重莫轻用。
6.1 利水消肿药
利水消肿便不利,泄泻痰饮适应症;泽泻葫芦大腹皮,蝼蛄荠菜薏苡仁。
赤小豆和玉米须,利水渗湿数茯苓;冬瓜皮可消水肿,猪苓归肾膀胱经。
6.2 利尿通淋药
利尿通淋药寒凉,入主膀胱和肾经;尤清下焦湿和热,小便短赤四种淋。
车前子和车前草,瞿麦匾蓄和木通;滑石防己与通草,海金沙入利尿灵;
石韦萆薢地肤子,夜惊不眠配灯心。
6.3 利湿退黄药
利湿退黄茵陈蒿,虎杖之外金钱草;
除湿退黄解毒肿,金钱能管疮蛇咬。
7、温里药
温里之药能祛寒,辛热温肾可回阳;里寒脏寒阳虚症,腹冷吐泻肾阳亡;
畏寒肢冷面色白,食欲不振肢体胀;脉微欲绝便清长,热伤虚孕慎入方。
附子肉桂小茴香,吴茱高良13和干姜;胡椒花椒和荜茇,荜澄茄外是丁香。
8、行气药
行气之药在理气,作用过强是破气;辛香苦温散泄窜,温行疏畅透气机;
温燥伤阴怕气虚,轻煎孕身忌破气。陈皮橘红及青皮,木檀沉香14俱枳实;
乌药香附川楝子,佛手香橼核荔枝15;甘松刀豆与薤白,玫瑰花儿弄柿蒂。
9、消食药
消食之药化滞积,消导甘平脾胃经;
运弱积滞配行气,虚寒湿阻香温中;
山楂神曲谷麦芽,莱菔子、根16鸡内金。
10、驱虫药
驱虫之药多有毒,脾胃大肠可消积;杀虫除疳化萎黄,痒饥脐痛都根治;
使君槟榔苦楝皮,鹤芽雷丸南瓜子;贯众大蒜石榴根,还有鹤虱榧树子。
11、止血药
止血之药有多样,凉血化瘀温敛散;
寒温散敛性不同,症对出血与紫癜。
11.1 凉血止血药
凉血止血大小蓟17,地榆槐花白茅根;
热咳痰多加侧柏18,安胎解毒苎麻根。
11.2 化瘀止血药
化瘀止血跌打伤,三七茜草与蒲黄;
行气活血常相配,没少花蕊石降香。
11.3 收敛止血药
收敛止血味多涩,初出瘀显慎用之;
虚损外伤效果好,藕节仙鹤与白及;
棕榈炭和血余炭,紫珠外加刺猬皮。
11.4 温经止血药
温经止血数艾叶,群众也用灶心土;肝脾二经性温热,脾不统血冲不固19;
常配益健暖肾宫,虚热妄行出血禁;灶土又叫伏龙肝,焦黄大红褐细软。
12、活血化瘀药
活血祛瘀归心肝,辛苦善走能通行;
行血散瘀通经络,利痹消肿又止痛;
动血耗血月事多,出而不瘀孕忌慎。
12.1 活血止痛药
活血止痛多辛散,行气有益滞瘀症;
川芎没药延胡索,姜黄乳香和郁金。
食醋三棱五灵脂,消痛莪术与丹参。
12.2 活血调经药
活血调经主妇科,祛瘀有功损跌痛;
红花泽兰益母草,牛膝王不留丹参;
月季花赛凌霄花,桃仁不如鸡血藤。
12.3 活血疗伤药
活血疗伤消肿痛,生肌止血续筋骨;
然铜土鳖马钱子,血竭苏木骨碎补;
跌打金疮和瘀闭,不离皇家刘寄奴。
12.4 破血消癥药
破血消癥性猛烈,癥瘕积聚要用它;
莪术三棱和水蛭,斑蝥虻虫穿山甲;
干漆皂刺瓦楞子,马鞭草没狼毒大。
13、止咳化痰平喘药
祛消痰症化痰药,止咳平喘又一类;
喘痰昏癫眩肢麻,中惊歪斜瘿不遂;
麻疹初起咳勿止,清宣肺气是主意。
13.1 温化寒痰药
寒痰之药多温燥,热燥咯血病慎用;
白附半夏白芥子,白前皂荚天南星;
降逆止呕旋覆花,宣散痰脓用桔梗。
13.2 清化热痰药
清化热痰药寒凉,寒痰湿痰常不用;竹茹瓜蒌天竺黄,川贝前胡与桔梗;
海哈壳与黄药子,昆布海藻和瓦楞;海浮石和胖大海,青礞石也入方中。
13.3 止咳平喘药
寒热虚实诸咳喘,临床用药各不同;
紫菀百部紫苏子,桑皮杷叶苦杏仁;
白果马铃20洋金花,葶苈子前是款冬。
14、安神药
安神定志是类药,心肝二脏关系紧;
惊悸忘眠神不宁,梦多癫狂能对症;
矿石久煎碎在先,毒入散丸勿久用。
14.1 重镇安神药
镇在惊吓心火盛,肝阳上亢心不宁;平肝潜阳重安神,心悸失眠火扰心;
朱砂龙骨和磁石,琥珀通化可镇静;牡蛎珍珠及黑铅,过去常用紫石英。
14.2 养心安神药
种仁甘润能滋养,心肾不交夜多梦;
酸枣柏子合欢皮,远志茯神夜交藤。
15、平肝药
平肝潜阳息风药,均入肝经性不同;阴虚血亏忌温燥,寒凉不治虚和惊。
肝火亢炎热生风,痰阻血虚易神昏。
15.1 平肝潜阳药
平肝潜阳珍珠母,牡蛎罗布石决明;
赭石蒺藜紫贝齿,兼有清热安心神。
15.2 息风止痉药
息风止痉治血虚,羊角牛黄和钩藤;
天麻全蝎热地龙,僵蚕疮蛇用蜈蚣。
16、开窍药
开窍之药多芳香,易于挥发入散丸;
樟脑菖蒲苏合香,麝香蟾酥和冰片;
辛香走穿只救急,治表久服会伤元。
17、补虚药
虚症气血与阴阳,补虚药分四大类;
没有虚弱勿滥用,损伤正元莫后悔。
17.1 补气药
气虚少言易胀泻,少气易汗喘怕动;补气人参白扁豆,黄芪党参太子参;
白术山药加大枣,饴糖蜂蜜西洋参;甘草乌鸡绞股蓝,古人也有用黄精。
17.2 补阳药
阳虚畏寒肢易冷,腰膝酸软精神萎;性淡宫冷常不孕,尿频易泄少精髓;
补阳鹿茸巴戟天,仙茅淫羊21海狗肾;锁阳补骨22菟丝子,续断沙菀益智仁;
蛤蚧芦巴紫河车,虫草起石核桃仁;还有杜仲强筋骨,安胎固经在方中。
17.3 补血药
血虚唇甲浅23耳鸣,失眠健忘少淡经24;
当归熟地与白芍,阿胶首乌龙眼行。
17.4 补阴药
阴虚潮热涩昏花,膝软便结和干咳;
慎用寒凉痰湿症,脾虚腹胀和溏泄。
17.4.1 肺胃阴虚药
肺胃阴虚用沙参,石斛玉竹天门冬;
百合麦冬与黄精,太虚也用西洋参。
17.4.2 肝肾阴虚药
肝肾阴虚枸杞子,鳖甲龟甲女桢子;
桑椹芝麻25墨旱莲,阴虚白发入方子。
18、收涩药
收涩之药能固本,久咳泻滑带尿频;
自汗盗汗兼虚喘,收涩治标不治本。
18.1 固表止汗
固表止汗属肺经,阴虚内热伤了津;
脾肺气虚表不顾,浮小麦和麻黄根;
五味五倍山茱萸,实症汗出不宜用。
18.2 敛肺涩肠
敛肺涩肠药味酸,肺肾虚痢泻咳止;
罂栗壳和赤石脂,石榴皮与五倍子;
乌梅诃子禹余粮,肉豆蔻与五味子。
18.3 固精涩带缩尿药
固精缩尿又止带,湿热遗尿不宜用;
山萸莲子和芡实,海桑二螵26和金樱;
滑遗昏痿覆盆子,温补肝肾脾治本。
19、涌吐药
涌吐排除痰食毒,作用强烈易伤元;
老弱小儿孕咳痨,禁忌救助要记全;
常山藜芦和胆矾,也用瓜蒂和食盐。
20、外用药
外用解毒又疗疮,攻毒杀虫能止痒;
拔毒化腐又生肌,痈疽脓出可顺畅;
多数大毒细分别,内服外贴严存放。
20.1 杀虫解毒除湿止痒药
疗毒杀虫蛇咬伤,又能燥湿止痒痒;白矾蛇床与雄黄,大风子外用硫磺;
大蒜土荆皮蜂房,去毒内服说细详;轻粉樟脑与水银,亦有蟾蜍来帮忙。
20.2 拔毒化腐生肌药
化腐生肌有大毒,拔毒升药与砒霜;轻粉铅丹炉甘石,硼砂斑蝥和砒石;
松脂蜘蛛木鳖子,儿茶血竭蓖麻子;麻油硇砂番木鳖,常用石灰拌鼠子。
以上中药四百多,分类之后就好记,编者药王同乡人,住在神农西秦地,
同志研读见错误,欢迎指出不生气。
作者简介:冯剑岳(1963--),男,陕西扶风县人, “全国农村科普先进个人”荣誉获得者。主要从事经济植物遗传育种、中药学和药用植物生态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注 解 :
1、《周礼》、《礼记》。
2、《诗经》、《山海经》、《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十一脉灸经》。
3、《神农本草经》、《本草集注》、《新修本草》、《本草拾遗》、《食疗本草》。
4、宋朝时朝廷大办医学教育,讲授《素问》、《难经》等著作,宋金元开设医官局、尚药局等机构。举国研究医学著作很多。
5、氮肥、磷肥、钾肥、农家肥。
6、全草类药材早打尖,促使分蘖,产量高。
7、中药材价格高低循环变化。
8、价高时采挖出售,价低时收购,此时多数人放弃种植,内行扩大种植,2—3年后价格升高时采挖,正好卖个好价钱。
9、天花粉。
10、胡黄莲。
11、指2.3.2、2.3.3、2.3.4中许多药亦有2.3.1的工效。
12、厚朴、砂仁。
13、吴茱萸、高良姜。
14、木香、檀香、沉香。
15、荔枝核。
16、莱菔子、莱菔根。
17、大蓟、小蓟。
18、侧柏叶。
19、冲脉不固。
20、马兜铃。
21、淫羊藿。
22、补骨脂。
23、口唇、指甲色浅淡。
24、月经少、淡。
25、黑芝麻。
26、海螵蛸、桑螵蛸。

民间药性赋
中医瑰宝苑  民间药性赋
山野居士
民间草药药性赋
(-)寒类药性赋
考其诸药,此类最寒。
天门冬止嗽而清肺肝之火。灯心草清心而止小便之淋。
黄竹根疗黄疸。鱼腥草清暑热。
白槿花治伤咳而除肺痈。薄荷叶清暑气亦可治咳。
坑珠根快膈,健脾,又能除湿消毒。
干葛根止渴,散寒,叶消无名肿毒。
称管柴快膈,理头晕又解三焦火。毛茶根止渴,利水肿,而破淤血滞。
黄荆条除热去脾寒而疗泄泻。瓠丝草去风,退肺热亦治天吊。
欲清火,敛肺而除咳,须用桑白皮。要去胀,止泻以开膈,必资田括根。
菊花心消肿毒而治咳嗽,溪边祥泻脾火可消肿毒。
白杜子除胀,小便能利。金银花止泻,飞扬可疗。
金线芦退寒,治小儿之惊。猪母香祛风,除外热之肿。
甜茶根清肝火,止吐血,性同扁柏叶之效。
苏叶子利水肿,祛疳疟,无异花苋草之功
也闻知苦荠花健胃,止泻,用叶以塞鼻衄。生毛草消胀,除热,取藤以治惊风。
满天星利大小便,以定惊风之热。观音柴通大小肠,而清无根之火。
白扁竹去疳,杀虫,又利小便。光面草降泻,消肿,亦去疳积。
阑机心清火,烧灰冲酒可治血崩。芒柴根化肺痰,捣叶调汤能疗崩漏。
利大小便,用乎荜解。祛痰去惊,宜乎蠊蜊。
尝闻土茯健苓脾胃,疮疥能除。绿竹心,清心脾惊风可定。
夜合草治秃气,除热而化痰滞。
白半脚消虚肿,利水而通乳窍。
桃寄奴疗吐泻,兼润口渴。山黄连去心火,并医疥疮。
治蛇头之毒,兼乎齿痛,当用苦参根和茶叶根。
除溃疡之痛,并疗瘰疬,宜使夏枯草与鸡吟花。
解脾热,安胎气,除吐秽,使用竹茹。清心火,治吐血,疗伤寒,要取茅根。
金线草镇惊风,催胎,用以酒。扁蓄草去疳积,杀虫,调以糖。
枝子根清肺热而去黄疸,梨柴根解心火而医痢疾。
枇杷叶治逆气以安胎。山半夏治喉痛而化痰。
马蒙根清心去胸膈之痰,用皮藤解毒去疳积之痛。
乃香椒治心痛而截湿疟,老鼠屎除惊风而解信毒。
顺气藤治气急,兼除肺火与肋痛。淡竹叶解虚烦,并退皮热与口干。
芦竹根治咽痛又利血淋,剥皮藤治惊风更疗骨风。
满山百理伤咳,止吐血,可以顺气。天竹根清心火,解诸毒,尤疏风热。
鸡肠草消肿毒,能破淤血。芭蕉头润舌干,可下胞胎;
旧棕灰治吐血,功同破蒲扇;石芥菜防产风,无异黄大嫂。
刺菠茶祛风寒而止咳血,灯台草清肺火而固血崩。
黄柏柴清心热,以除三焦火。长老子平肝风,用疗外疮之毒。
水枧子治肺痈而解骨蒸。蚌蛤草催胎产而开交骨。
蝉退壳去惊风且治目翳,鸡骨柴治伤寒又防产风。
羊蹄菜敷肿毒可消而除疥疮之痒;白茄根治乳痛可止兼洗阴户之肿。
谷精草除目翳,亦可疗白浊。金锁匙治疥疮,更可医蛇伤。
虎耳草疗产后之风。米碎兰止衄鼻之火。
木犀树治腹痛而止泻泄,车前子能明目而利小便。
栝楼根除毒,止渴,且疗咳痰。大禾箭补气,益血,而通心窍。
桕树皮止腹痛,开降气郁。乌抛茶泻肝火,消退眼肿。
治烫伤宜用六月雪。止牙血当使蛇菠。
治小儿口中白点,取乎屏风蕊。疗婴孩口生马牙,用于杉树菰。
乃小青除心火而治口疮与咳伤。京岩草退肝热而疗头疮与惊风。
光桐根以通便,水雍菜除信毒。
冬瓜皮清心火,其子润肺。厚藤根治肋痛,其子顺气。
止吐血用金墨,治泻痢使苦朱。
疗疥疮利水胀,用以蕉叶。退皮热,治痢疾,使以仙草。
车屎帝降泻,可使妇女下胎。酸醋草除热,可定小儿惊风。
从知螺丕草泻肺,开音,而治伤咳。白扁豆清心,止咳而疗逆气。
山乌豆根除胀,健脾,而能补血。白鸡冠花镇惊,止带,可疗痔疮。
穿山甲治冷瘼与唇肿。燕子泥镇小儿之惊风。
黄沙藤祛风而去痧。苦马菜止痛而消肿。
金茶匙散风痰而消惊热之烦。蚯蚓屎滋舌燥,有显耳脓之效。
山生地润肺,滋肾,而治干咳。蕉根叶消肿,治疮,能疗猪瘟。
此百十六种药性之寒而取治焉。
(二) 热类药性赋
药有温热,识宜忝详。
欲温中暖胃用筚拨。要发散风寒使老姜。
一撮针止咳可散寒。山查根行血能止泻。
铁钥匙最解表而驱寒。石楠藤治腰痛亦能发汗。
马屎条去脾胀,疗黄疸,治冷何难。牛舌草消湿疟,治骨疼,健脾尤效。
红髻子止咳嗽,治膨胀以暖血。石步落敛肺阴,医咳嗽于伤寒。
牛膝根利水,行血,理脚气,以助筋骨。
京桔子利水,散寒,消膨胀,兼疗黄疸。
欲发散,去肺风,用以苏叶。要下气,除胁痛,使以苏子。
小樟子驱表寒,并去气痛。凉伞子解寒毒,亦除喉肿。
治僵尸之伤寒,虚资铁甲柴与硬药根。除疳积之泻痢,必用白杨梅与白艾仔。
乌猴柿治疳积之痢,川山龙祛心痛之寒。
柑桔子益脾,能疗肢节之痛。虎头蕉下胎,有破淤血之功。
山靛根去风寒,除咳而利水,且止风痛。
吴茱萸温丹田,止痛而化痰,兼治胀满。
过墙风疗内伤,用酒能除小便之肿。抱子柴开胸膈,用叶可解内部之伤。
紫浮萍发表汗,且治腹痛。肉抛皮利小便,而去水肿。
荆芥去风,加根以治热淋。大甲和肝,并叶可除胁痛。
大叶婆治硬尸之伤寒,能滋血以减痛。乌芹菜婆妇人之淤血,可祛风以调气。
石菖蒲开心窍,解气郁而化痰。羊带铃治肺痈,化脓血而疗骨痛。
治黄疸,医背痈,莫如黄菠茶根。疗身痛,除骨楚,可用黄花仔草。
退虚肿,而攻风利水,全取山南京苋。消盅胀,而破血下胎,独用两头根草。
乌蕨草治两肋及腰膝之痛。梅子兆疗血淋并产后之风。
虾瘼子化风痰应冲家酿之酒。朴地钟止咳嗽须加鸭母之肉。
山柴胡疏肝疗脾肿而去寒热。绿毒草利水除虚胀而疗产风。
山膏药清暑气,涩精,而治头痛。剑刀草治吐血,消肿,解毒而疗血淋。
假死柴除内伤,其叶可医头目眩。胡瓜根治疟疾,其子能疗胁肋痛。
矮脚茶治疥疮,有止咳嗽之功。五色草疗乳疮,能治血崩之效。
红花儿和血散气而除寒。竹蓖草除痛止泻兼温中。
土灶鸡化痰诞,祛风寒,又能下气。威灵仙除脾冷,治心痛,更能利水。
椿树根利风湿,能杀虫,血崩所需。一枝花除咳嗽,能暖血,产妇可用。
栽田菠温脾,能去淤以生新。乌药子疏肝,能顺气而止泻。
要去伤用天辣根。治骨痛使红骨子。
驱骨节之风痛,山荔枝根先而金猫头次之。
攻闭经之淤血,参三七根缓而漆柴根较速。
月月红调月经之先后。阑班根治骨节之疼痛。
乳汁草除寒有接骨之能。针冬花治咳起脾极之效。
瑞仙根治咳,利水肿而腰痛可用。
地杨梅下胎,止伤痛而目翳堪疗。
毛桃根治手指之肿毒,夜下珠疗小产之血崩。
斑鸠菠能发汗以退热,鸡肫皮可消食以健胃。
天地吉配烧酒,以治胁痛。胡椒草除心痛,又疗目翳。
治跌伤,消骨肿,资以赤括。治腹痛,消暑气,用乎香薷。
治心疼,化冷痰,当以香儿油。扶腰软,止心痛,宜以老虎刺。
樟柴片去风,除肿而治心疼。鬼灯笼去毒,医疮而祛风热。
狗脚迹退水肿,能除目翳。棕树根下死胎,可医白浊。
猪母藤治痢殊验。仁和菜降气如神。
鞑苎根除疟疾。桃树叶治头痛。
染旦草能祛寒,有生血之效。香葱根通心窍,有补肾之功。
马鞭草破血,下胎而疗心腹之痛。过山兆消风,顺气而除脾极之疟。
花椒根治心痛,去湿,能消水肿。
此九十五种药性之热而点识之。
(三) 温类药性赋
品药性温,此录存焉。
山人参补气而健脾;金樱子益肾而固精。
半盐碱除肺风,能止咳而化痰。野菊花生新血,除痛以去风。
金石榴散风寒,健脾而止泻。骨碎补疗折伤,滋肾而除痛。
利缺草散寒而止泻。溪笼葱去黄而补肾。
黄花金龟去瘀生新,止咳堪嘉。羊不食草调血补肾,通窍尤良。
野木槿治肺痈,破淤,且医吐脓之病。山蜈蚣疗班蛇,除风,能破产后之淤。
去脾寒用乎地罗汉,疗虚泻宜使地茄根。
欲安胎,利关节,须乎艾梗。疗肋痛,止吐泻,用乎柿蒂。
红曲子根疗蛇头之毒。过路蜈蚣治水湿之泻。
野席草去湿,健脾,能治黄疸。赤曲子消胀,止泻,可医水肿。
椿芽根除冷疟,用涩遗精。告化碗除郁气,以除腹痛。
尉斗草治水泻要调酒。山茄根除风泻要用根。
铁线藤除胁痛,疗疝,而黄疸能医。松树菰去隔日之疟,而吐血能止。
鸡脚迹祛风止痢,可疗血崩。馒头子治牙关闭,能消咽肿。
山香附散气郁而补血。铁马鞭治痢止痛而发表。
疗伤咳润肺用大头,定惊风破淤使钩藤。
除骨蒸,补肾何首乌有准。治头风,安胎野苎麻无疑。
紫金藤治腹痛止泻而痢疾堪疗。糖蜂藤逐风滋肾而脱肛可治。
蓖麻子能下不活之胎及胎衣不下。铁牛贯能解痰痈之急并内伤咳嗽。
山黄精补肾而安神。瓜子金除咳而益肾。
疗乳肿之毒,用乎蒲公英。消喉中之哦,当使乌不采。
若乎柿树兆祛寒,能除肢节之肿痛。四贴金驱毒,亦治闭滞之血痞。
山荞麦散寒,除外肿之毒。珍珠宝治风,消盅胀之形。
千人扯能提大肠之脱。铁梧桐能消脾极之患。
鸭雄草补脾虚而消疳积。木解根养肺阴而益脾胃。
欲除咳利水,当以山岩珠。治产后寒淤,用以沙糖子。
除腹痛去淤血,益母草如神。破淤血消风热,禾杀子甚验。
猎扎衣治横产而下胞衣。香橼根消脾极而除痞气。
山蓼草消腹胀。五爪龙治血崩。
旧桔皮化咳痰,定风柴止腰痛。
标柴根可治产后之寒热。槟枫柴能疗病后之膝痛。
老鸦草治血淋而疗脱肛。杉木芯利水湿而治白带。
锅盖炭研末,能治心痛。水柳花捣敷可医飞疡。
此六十六种温药之性随症详审,施治可也。
(四) 平类药性赋
药有平和,医家当忆。
茱利子健脾而疗崩漏。牛乳根滋肾而止咳嗽。
屏枫树平肝肺之火。趋眉草止水湿之泻。
豆荚子去疳积,而镇小儿之惊。老鸦半治寒热而疗悲脊之痈毒。
桃仁破血宽肠,亦治头痛。百合清肺除咳,能疗脱肛。
山砂仁去胀温胃,兼能安胎。山甘草清热解毒,更可和药。
泻肝火,去目翳,宜用木贼。宽胸膈,消胀气,可使青皮。
风草子清热解毒,而治小儿惊风。薏米根健脾化痰,能疗肺痈脓血。
此十四味平和之药择而用之。
综上青草诸药,共为二百九十一种,均系前人流传,性有寒热温平,端赖后人审慎择用可耳。
民间百草药性赋
寒性药赋
医始歧黄,药从百草,虽各家之备载非成赋而难明,诸药赋性,首类为寒。
观音竹行血清金,佛甲草解毒退肿。
六月霜止痉定惊,还治肺热咳血。
五路白解毒化湿,更疗流火痛风。
铁凉伞鹅尾珠利咽平肝,金甘精鹤舌草利尿泻肺。
润肺去痰兮有石莲花,而定喘还有盆鱼草。
平肝活络兮有蓬莱竹,而清血则用佛桑花。
有刺拦路虎解毒杀菌,倒挂仙人掌消肿定痛。
闻之昙花平木清金,律草健胃益气。
冬瓜苦瓜能利水而解烦渴,紫参苦参会清血而用驱虫。
海通偏中之宜,扁蓄通淋之力
白布沙清金而止咳血,黄天竺泻木又会舒筋。
贯众清肠胃止崩带又化骨鲠,
漏芦平肝肺祛风湿兼通乳痈。
降魔杵散气避温,仙人掌消肿去淤。
又有凤尾草对咳血有功,鸡冠花止痛痢多效。
菠菱菜根通肠胃而解酒毒,水芙蓉花清肺肝且消毒肿。
鸡舌草虾瘼草解毒通淋,虎耳草猕猴桃凉肾清暑。
野青仔清凉,杨柳根行水。
入肝胆化瘀结多用白毛藤,通三焦利风湿更以紫竹菜。
水浮莲消肿排脓,白茶花凉胃止血。
安海豆爿草止呕血更治晕眩,
四川金钱草止咯血又医咳嗽。
还有仙钻草强心,人竹草平木。
黄花草解毒杀虫,白毛串更能消肿。
肖山虎通经散结,水仙花只用消痈。
疗只治癣有野萝菔,清暑疏风用风不动。
山豆仔宁嗽治热痢可能,上己菜明目利诸淋尤善。
野苎疗丹毒,梓根治热淋。
又如双龙须活血利水,七姐妹行气排脓。
白花刺刺蓉通利关节,白花风不动活血舒筋。
芭蕉根解热毒兼清胃火,螺丕草疗水肿更治创伤。
白石薯除疔疮痈疖,龙舌草清咽喉积疳。
鲜地榆止敛,鲜地骨清凉,山黄花清解,土黄柏泻热。
玉詹花解诸毒又下骨鲠之能,复老草消风肿兼除黄疸之效。
芦笋根泻肺热喘促,白藓皮除风湿痹麻。
是以马齿苋润肠胃,狗尾草泄膀胱热。
盆莲散瘀,黄毒去痰。
天芥菜解毒,天门冬滋肾。
西瓜皮,黄瓜皮,凉肺胃又疗黄疸;
白茅根,鲜芦根,清肝肺并止呕逆。
蒉草头化痰利尿,丝瓜根解毒透疮。
土梅花生津止渴,解暑除烦,而土银花解毒。
白桦菜除风祛痹,消毒截疟,而白竹菜利湿。
又如桑树根逐风,豆爿草化痰。
溪柳健身,麻柳固涩,白薇滋养,白前降痰。
犁头草疗疔疮之结毒,苦刺根清湿热以通淋。
消瘿瘤须七层宝塔,除翳泪用天青地白。
白薯莨散结还治鸠疽之毒,蛇不见降火,又疗惊风之症。
叶下珠疗夜盲而小儿羊痫亦治,
楮实子壮筋骨而大众盅毒也医。
再有荸荠解渴化痰,石花益精明目。
山枝子根泻三焦,白木槿花凉肺胃。
败酱草破淤排脓,望江南键胃祛毒。
天泡草入胆降心,五爪龙削痈凉血。
此一百一十种药性之寒者也。
热性药赋
再有热药,亦当审记。
马蹄金快胸消瘿,鸡姆眼行气活血。
火焰去腐杀虫又疗顽癣,青椒健脾祛冷也治寒疝。
野枇杷消肿胀破疵瑕,金石榴涩肠胃止痢泄。
生姜散寒止呕,大蒜止痢灭菌。
小茴香消痞散寒,大枫子祛风燥湿。
山鸡椒下气消食外疗顽痒之能,
弥陀花定喘止痛原为麻醉之用。
闻之椒栗利腰膝,木瓜通骨络。
山附子内服通络去风,水竹逃外用杀虫止痒。
禅杖用铁打更疗穿掌,狼毒敷顽癣还治蛇疔。
蓖麻草通窍又能破积,番椒根温中亦可杀虫。
红花通经消肿,紫燕散寒驱风。
木天蓼破疵积风痨不治,除虫菊杀虫虱大毒须防。
又有祛风散寒须用铁凉伞,舒筋活血原以金锁匙。
牛插鼻消水肿更疗鼓胀,羊仔耳通经络又祛风邪。
米果叶头暖胃止痛,荔枝根理疝定痛。
桔树根健胃化痰行滞,韭菜头活血散淤壮阳。
地胡椒宣窍活血,红番苋定痛调经。
绿心川山七医血淤肿瘤,八卦拦路虎治流注疥癣。
还是吊兰花解毒消痈,穿骨草除痰祛湿。
醉罗汉能通经续骨,溪瓢羹会推陈出新。
虎头蕉通痹,布娘蒿杀虫。
柚树叶宣风消脓去胀,通莲根消痞散结破暇。
野茱蓉治痈疽蛇伤可用,银茶匙止血痛折创不佳。
鸟不踏透骨追风,千人拔消肿化气。
又如烟草顺气,野菊杀虫。
解蛇蝎蜈蚣诸毒有苍蝇草,毒虾蝌河豚之类用地棉根。
香橼根化气定喘,野苋菜解毒散疸。
红根草内服用治流风,野芹菜外敷可疗眼病。
桉树叶外治臁疮,金橘根内舒气郁。
软接骨草疗伤后咳痛,野猴柿根治经乱徵疝。
醉鱼草逐饮化痰并嘴鱼类。
止血草生新化腐又止血伤。
此六十二种药性之热者也。 温性药赋
药性属温,大家应识。
广角祛风,罗勒消肿。
直百部治咳杀菌,土南星敷痈攻毒。
鹿蹄草内强筋骨,龙舌兰外理溃疡。
洋桃杵疗恶疮徵盅,枫果根肿毒痈瑕。
桧花能避邪气,杉木会祛贼风。
乌桕叶利水而解蛇伤,杨梅根调气还疗癌膈。
又若戈革草益气强筋木棉花降痰消肿。
鱼腥草内治感冒风寒,牛屎花外用湿毒疮疥。
白鱼柯疏风活血,金打蛇去淤生新。
八楞桔内消积滞,夹竹桃外理肿痛。
腊梅花解暑外治灼伤,木蝴蝶活血还敷跌伤。
瓜子金根祛风活血,白玉兰花健胃醒脾。
还有外理创伤之苦树,内强腰膝之胡桃。
石菖蒲宣窍,金钱蒲逐痰。
土荆芥疏风,土紫苏解表。
凤仙花通经还治骨鲠,鸭脚掌除痰又解蛇伤。
黄芪仔舒筋,溪菊花调血。
臭牡丹散瘀,野白芨生肌。
野芋散结,天芋生新,均为外用。
巡夏化痰,土夏降逆,皆做内医。
夫石楠祛湿强筋,苦马解毒通乳。
早稻头补虚消导,麒麟尾辟痰生新。
土木香行气叶可生肌,山泽漆通乳外疗掌毒。
菊花土三七有行瘀定痛之功。黄花玉如意会消瑕利隔之功。
稀签草,南蛇藤同利关节,一用解毒,一则定痛。
鲜泽兰,黑山姜均通经络,一用灭菌,一会止痛。
白根草能祛风镇咳,独脚莲会散结排脓。
又若拳头草活络,入骨丹和血。
白土牛膝活血通经,南五味子生津敛气。
通六脉强腰膝狗脊之功,利四肢除风湿猴姜之力。
山枇杷行气养营,山葡萄祛风益卫。
蛇床子祛湿特疗阴痒,羊踯躅除风更治痹顽。
喉咙草宣肺降气,定经草补血温经。
红萱渗湿,槐木术竦风。
黄花龟外用解毒,穿山龙内疗舒郁。
鸡屎藤利关节又治阴疽。橄榄根活筋骨兼治哦症。
金樱根止带固精,珍珠菊散徵活血。
此七十四种药性之温者也。
平性药赋
还有平性,总须尽悉。
万年青催生利咽,千里红定痫平肝。
凤凰藤活血,蝙蝠葛止通。
六角仙解毒止痛,七星剑消肿排脓。
单双叶石枣入肝而双益精单滋养。
金银线钓虾谟而金追毒,银止疼。
玉米须涩精,金菠菠益气。
三把莲平肝熄风,千金藤舒筋和血。
千斤坠行气破血,七叶金解毒祛风。
又有雁来红宣风,马贻艮利湿。
榆树叶疗淋病肿毒,野麻草治痢疾痔疮。
白蔹泻火,虹霓剑清肺;红通渗湿,仙人鞭平肝。
檀香线利湿祛风,牡丹花除烦泻火。
金侧柏定痉,铁角莲消疝。
紫金牛消炎化瘀,土石斛除湿养阴。
如若治萎痹有土牛膝,疗淋浊用红石莲。
苦郎树治肿止痒,含羞草防疹避疫。
旧瓠壳之功能消水肿,山棕草之性可镇热咳。
泊壁下疏风化湿,铺地锦催乳通经。
刀豆壳利肠胃而呃逆,油麻槁消肿满而除喘促。
龙须草活血,龙舌草利咽。
犬脚骨解毒,鸡胶藤平胃。
还是欧缬草治痈疽风痹,土葛藤疗饥热肠风。
紫花血见愁疏风活血,耳叶牛皮消行气化痰。
肝风草平肝,肺形草宣肺。
胭脂仙人掌消肿定痛,寄生七星剑利水化痰。
月桔能化痰理气,瓦松可止血敛疮。
丝瓜根通络,茄根活血,
地桥利水,杜桥催生。
还有白蓼草解肌,黑泥根清血。
白枣治眼中多泪,胡麻疗孩辈头疮。
委陵菜能化气疏肝,紫萎根会扶肝强胃
忽布平肺肝之热,问荆止吐衄诸血。
土木加杀疳虫,蒲公英疗乳病。
紫云英止血定痛,茯苓菜利水清热。
又如萎竹根活血,野猴蔗定喘。
仙球健胃,寒莓益精。
健脾快胃之蚕豆,清热利湿之野梅。
向日葵花渗湿又会催生,
水涨菊根理疝还能散结。
红叶活血,白通安神。
野薄荷发表驱风,土甘草和中镇咳。
透骨草行血,布田花消炎。
杜瓜根治结,紫珠草疗伤。
又如利咽解毒芥兰菜,宽肠除盅芋头柄。
箩卜干止痢,篦梳剑排脓。
杜鹃花解毒,澎蜞菊治疔。
小叶下红活血利水,白石榴花治痢杀疣。
金钗斛清金,独脚莲降火。
石橄榄驱风,土茯苓利湿。
白天竹平肝,白两金清肺。
白水鸡花凉血,小金钱莲化痰。
又有水烛草止疮血,龙牙草敛咯血。
玫瑰花和肝血,地耳草消淤血。
过路蜈蚣疗齿蛇,而治创伤。
潭兰石斛医肺痿,而治掌毒。
大叶下红医乳炎,又治疔疮。
白石榴根除风湿又利关节。
云英叶散结消瘿,香线草清热渗湿。
此一百一十二种药性之平者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