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atlab求泰勒级数:让我们开始干吧!——谈中国普通家庭的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16:29

信心

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是一次长跑,是造物给每一个父母安排的漫长的修行。孩子从呀呀学语到大学毕业,时间的跨度超过二十年。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坚持做一件事情,必须要有坚强的信心。当孩子的成长出现一些突发性问题的时候,没有坚强的信心,是完不成的。假设孩子的父母只有高中文化,怎么找到坚强的信心,带领自己穿越这漫长的旅程呢?

        幸运的是信心不是来自于父母本人的学历和周围的环境,信心来自于造物。父母们静下心来想想,造物有没有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得一无是处?这个孩子是不是与生俱来地没有生长的能力?是不是不能轻松地学会任何一样东西?请回忆一下这个孩子在三岁之前的表现,有没有透露过点点灵气?仔细回忆一下,就发现造物对于大多数父母都是公平的,送来的绝大部分孩子有自我成长能力,在他们人生的最初都是充满了灵气和锐气。这种力量是任何老师和学校所不能代替的,父母要做的只是帮助孩子保持这些东西,并将这股力量引导到适合的地方。

        在孩子开始竞争升学的那时,家长们就开始接受错误的信息,认为必须进一个好的小学、中学、大学,才能成材。这种信息反复被强化,已被奉为圭皋。这种观点其实是犯了两个错误:其一,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外界条件;其二,把学习的过程完全线性化。但是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者本人的热望和决心。此外,学习者的特性是在不断变化的。刚上路的时候,需要引导一下。引导到某个节点,他具备了自我教育的能力,能够主动地整合外界的资源为我所用。这个境界,理论上而言,每一个正常人都可以达到。在这一点上,造物并没有特别地优待那些家境好的、父母学识高的孩子。他一视同仁。因此,我们每一个普通家庭的父母,都应时时相信,造物虽没有格外优待你的孩子,也没有歧视你的孩子。

在我完成了我的所有学院派的教育之后,跟我父母谈过我不该在学院里待这样久。我父母用一种无奈的口吻问我:“你的这些年,总是有收获的吧!总不是白读吧!”我说:“的确,没有白读。”我父母一阵惊喜,问道:“说说你的收获!没有白读我们就心安了。”我说了一番话,当时让我父母不能接受,但是现在我母亲已经完全理解了我的意思。我说;“我一路的收获就是‘破除迷信’。在我小的时候,你们给了我很多迷信。你们说一个人要进好的大学才能有出息,你们说名校里的老师怎么怎么神通广大,经那些名师点拨的人是如何如何厉害。你们说没有在名校里遇到名师,学习就会没有头绪。你们给了我一堆迷信,然后让我用二十年的时光来破除它。”

我细细地反省自己成长的历程,只有一个力量是决定性力量,那就是求知欲。这个欲望在我学龄前就很强,但是在我父母认可的某些“名师”的教导下,却逐渐弱化。每次当我处于比较悠闲的时光,没有人再来安排我做这、做那的时候,我的求知欲就像干木耳放在了水里,立即膨胀起来。这个感觉也不是我独有的,我的一些比较有想法的同学和学生都有过类似的感觉。那么求知欲最初是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造物。

因此,每一个父母,如果是有宗教信仰的,请相信神,他会眷顾每一个孩子。对于包括我在内的不信仰某一个人格神的家长,要相信自然的力量,相信我们传给孩子的基因,里面已经包含了学习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家长在自己有信心之后,要把这种信心以正确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在孩子的成长遇到阻碍的时候,把精力集中在解决问题方面,而不是抱怨老天没有给你一个好孩子。在孩子不自信的时候,把自己坚定的信心展示给孩子看,以自己的信心带动孩子的信心。

举一个例子,我们家里的人经常拿我的孩子跟我小时候比较。从早慧这一点而言,她是比不过我的。从经常被考量的语言和计算这两点天赋来看,我强的地方,她没有我强;我弱的地方,她比我更弱。我的孩子听多了家里人以前对她的评论,某一次突然跟我说:“妈妈,我不如你。”我就蹲下来问她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她说:“爸爸说的。”我告诉她:“你没有必要跟妈妈比。要比的话,妈妈也有很多地方不如你,比如妈妈小时候很挑食,妈妈小时候走路都喘气,别提跟你比赛跑步了。妈妈有你真高兴。妈妈那个时候跟老天爷说想要一个小孩,老天爷问我要什么样子的。我就告诉了他。老天爷说:‘好的,满足你。’然后你来到妈妈身边,妈妈一看呀,真是高兴得不得了。”她好奇地问:“你跟老天爷说你想要什么样子的孩子?”我说;“我想要一个吃饭特别香的、特别有力气的、喜欢运动的、喜欢听故事的、喜欢帮助别人的、喜欢把数学当做玩的,调皮但是讲道理的孩子。”我说的这些特点跟我女儿不完全相同,但都有点沾边的,因此对她有好的心理暗示。随后我再问她:“你觉得爸爸本领大不大?”我女儿说:“大!”我就故做神秘状告诉她:“告诉你一个秘密哦。你爸爸象你这么大的时候,话说得没你清楚,还不会数数!”她很惊讶,又觉得好笑。然后我继续说:“胖子,你看你爸爸小时候那个样子,仍然找到了他擅长的本领,仍然把工作做得出色,让妈妈都佩服。那么你也一定能够找到你特别厉害的本领,让妈妈大吃一惊。”我女儿被我几次糊弄之后,对自己有着无限的信心,快乐地接受自己,坚信她会长出一种比我们都强的本领。虽然现在还没有,但是一定会实现。

这种展现信心的功课,不需要父母有多高的文化就可以做。只要机会来了就做,尤其是孩子不自信的时候,挑出他身上的闪光点来进行良性的心理暗示。把他身上的优点认认真真地说出来,给自己信心,给孩子信心。家庭教育的一个基本功就是不断地进行心理暗示,告诉孩子他有他自己的特色,他有属于他的那一份天赋。这样,当孩子日后受到不恰当的评价的时候,他的心理不会受到重创。如果父母一开始就自认自己水平低,遇到一些教育过程中的磕磕绊绊,就开始抱怨孩子不够聪明。时间长了,这种坏的心理暗示会导致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进行外部归因,不会反省自己,自然也就放弃了成长的努力。“信心”二字,看起来很虚,不是什么切实的学习方法。但是它至关重要。一切具体的方法,一切好的环境,能够发生作用的先决条件就是“信心”。迷惘的时候,多想想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而不是怀疑上苍不公平,给了你一个不够好的孩子,或者说抱怨生在今日之中国(其实生在今日之中国是幸运还是不幸还需时间检验呢!)。唯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准。

那么有了信心之后,我们自己怎么把相信的东西一点点地实现呢?这就牵涉到另外一个论题:决心。如果说信心是对造物而言,那么决心就是对自己而言。信心是破除迷信,决心是发下宏愿。

决心

关于决心,我想先说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一段古文,不知现在的语文课本有没有收录。我先把它贴出来: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这个故事,我小时候是熟背的,当时当做一个寓言故事来背,并不觉的现实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事情。出乎我的意料的是这种类似的事情还真有,居然发生在我的祖父身上。祖父去世很早,对于他的一生,我知之甚少。在父亲去世之前,在病床边,我跟父亲开玩笑说:“我象你,犟得很。你又象哪一个?”父亲说:“这个大概是祖传的。”于是他跟我讲了一下祖父的一件事情,让我惊讶得合不拢嘴。我的祖父在五岁的时候在家门口玩,被人拐走了。拐走之后,卖到离家大约二百多里路的地方。那个人家想要男孩,对他不错。在他八岁的时候,他知道自己不是这家人家亲养的。他开始打听他从哪里来的,但是人们不告诉他。花了一段时间,他大概知道自己来的地方和方位,于是他伺机准备出走。几次出走不成功,养父母家里人对他看得很紧。终于在他十一岁的时候,他出走成功了。但是他不知道自己父母的名字,也不知道自己的家到底在哪个村落,只是知道大概的方位。从出走,到最终找到家,他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两年多的时间,他乞讨,帮人家干活,风餐露宿。因为不知道自己家具体的地方,他走了很多冤枉路,有的时候围着一座山转圈,甚至在离家不远的村落盘亘了半年之久。但是他最终找到了家,连妈妈都不再认识他,靠胎记才相认。

        我听了这个故事,惊叹不已。一个少年,没有考虑是否有路费、是否最终能找到父母,只是凭借着要回家的决心,自己居然没饿死,竟然还把这件事情做成了。相比起我祖父做成的这件事,我所做成的事情太不值得一提了。

        那么回到我们做父母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来,我们做一个好父母的决心来自于哪里?也就是那个念想来自于哪里?我的孩子曾经问过我:“妈妈,你为什么总是想到我?”我的回答就是:“因为我是你妈妈。”如果有人问我要把孩子教育好的决心来自于哪里,我的回答就是:“因为你是妈妈(爸爸),因为你对孩子的爱,还有就是我们生在这个时代。”

        我们自己生养了孩子,如果我们没有决心教育好他,还能指望谁?对于老师而言,教育是一份工作。对于父母而言,教育则是天命。工作总会有结束,天命将追随一生。我们在对老师不满的时候,自问一下我做得怎么样?我是不是有着坚强的决心要做好这件事?这个孩子,教育不好,对于一个家庭是终身的拖累;对于整个社会,又多了一个没长好的孩子。无论是从小家来看,还是从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来看,我们要有决心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此外,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目前的社会,大部分家庭不必为温饱操心、不必为活命操心,在想做教育的时候可以专心去做。我们这个时代,还遇到了互联网的普及、出版业的大发展,在想做的时候,有条件去做。那么还有什么借口让我们下不了做成这样一件事的决心?

        当我们有了做好父母的决心,我们应当把这个决心贯穿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展现给孩子看。我的孩子晕车,我一直想减轻她的心理负担。这对于我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看到别人吐就会觉得不舒服,其次让我给孩子洗脏东西对于我的心理也是一次绝大的考验。但是孩子先天已经这样了,妈妈再没有决心怎么行?一次我带她和朋友们出去玩,在回程的路上她吐的时候我没来得及用塑料袋接住。孩子哭得厉害,一方面觉得不舒服,另一方面她也怕脏。我把她的外衣都脱下来用一个袋子装起来,用我的外套裹住她。把她抱回家,给她洗完澡之后,我问她还愿意出去玩嘛。我的女儿说了:“不想去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了句让我很感动的话:“给你添麻烦。”我抱住她,告诉她:“妈妈一点都不觉得麻烦,弄脏衣服有什么了不起,妈妈能把它变干净!”那天阿姨放假,我自己动手,洗完了拿给我女儿看,问她干不干净。我女儿说干净。第二天晒过之后,拿给女儿闻闻晒过的衣服香味。她的心情好了很多,我告诉她:“妈妈不怕麻烦,有妈妈在,什么都不用担心。我们一起努力,你一定会很快地变得不再晕车!”这种事情做了几次,有的时候虽然我妈妈或者阿姨想帮我洗孩子的脏衣服,我不肯。我要做给我女儿看,妈妈有决心帮助她,这点小事没问题!后来,我女儿虽然晕车,但是不怕坐车,吐归吐,玩归玩,没有害怕坐车这一说。她的活动区域也在不断地拓展,终于可以坐车离开上海市区了。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肯定能搞定,还有什么比晕车还难搞定的东西嘛?”当然,这个世界上比晕车还难搞定的东西肯定不少。只是在她这个年龄段,克服害怕晕车的心理已经是一个大的挑战。这样一个挑战一个挑战地去做,她最终会自己去克服比晕车更可怕的事情。

        有一个我比较欣赏的妈妈,她儿子上学之前一直放养,学前教育除了读点故事,其他基本是空白。上小学时,她儿子写字也写不过人家,但最要命的是对数学胆怯。我问她是怎么扭转局面的。她笑呵呵地说:“你觉得我这个人一般怎么解决问题?”我跟她是老朋友,当然了解:“你总是对着问题说:‘没问题!’,最后就真的没问题。”“对啊,我就跟我儿子说:‘没问题!妈妈觉得这不是什么难事,我们肯定能学好数学!’”她工作非常繁忙,但是她决定了就开始做。儿子的每张试卷她都看一看,每一道错题,她都和儿子一起探讨一番。有的时候,她忙完工作已经下半夜了,她仍然把儿子的试卷拿出来看一下。儿子每一点进展,她就跟儿子强化克服畏惧心理的决心:“看!我们下决心做,就是能做得好!”二年级的时候,她儿子爱上了数学,学校里的考试已经能自己全部搞定了,还多了一个口头禅:没问题!

        在孩子的成长中,遇到了困难,我们自己先不能怯场,要镇静,要有必胜的决心,才对得起孩子对我们的信赖。这个决心,也不需要多有文化,只要有对孩子足够的爱和责任,我们就会有决心。我们的决心会逐步地传递给孩子,让他们在童年期就逐渐体验到决心的威力。当他们遇到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时候,他们已经长出了自己的决心。

善心(责任心)

这个内容比较多,要分步写。先帖出来这么多。


那么培养孩子的善心和学习有关系嘛?不仅仅是有关系,而且是太有关系了。一个孩子,最终是要离开父母的,拥有自己的世界。他要从外界吸取养料,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那么外界环境是否友好就非常关键。作为父母,不可能预见到孩子日后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同学,更不可能把握会遇到什么样的领导、同事或是下级。父母能做的,就是让孩子从小培养善行,不要养成唯我独尊的习性。不懂得关心、体谅他人,最终将会为自己日后的成长埋下不可预计的困难。

        有的朋友会说我的孩子很好,心地很善良,还需要怎么培养呢?孩子心地善良,我绝对相信,但是家长应当引导孩子以善行的方式把自己的善心传递出来,感染他周围的人。孩子表现出来的善行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如果有人为的造作,让旁人看到了其中的虚伪,那是弄巧成拙。孩子什么时候能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善行,不是家长可以精确设计的,家长只能把握好一些原则。

        关于这个问题我花了点时间去想,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责任心、礼貌待人、分享和换位思考。具体的手段就是差遣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及父母的以身作则。

        责任心的确立我是在孩子两周岁不到的时候就开始做。我没有看到哪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可以自然而然地、持久地流露出善行,可以换位思考、体谅他人。此外,我一向主张孩子要自学,要主动地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养料,如果她从小认为她是没有责任的,她怎么能够在后续的成长中意识到学习是她自己的责任?缺乏责任心这块基石,后续的教育是无法展开的,自我教育将成为空谈。

        当时我还在上班,让我父母去执行我的想法。这些想法包括:去绿地里玩,让小朋友自己背包,包里面哪怕放一块尿布,一根汗巾,都要让她自己背;孩子在外面用纸巾擦手,擦完了让孩子自己扔到垃圾筒里去;吃饭掉在桌面的米粒,鼓励孩子自己捡起来放在空碗里;我们下班回家,鼓励女儿为我们拿拖鞋等等。我父母当时很不能理解我的做法,觉得我在作弄小家伙。但是我仍然坚持让他们这样做。其实小家伙没觉得这是“受差遣”,她干得乐此不疲,连家里阿姨来她都会冲到门口去拿拖鞋。来我们家做事的阿姨没有一个不喜欢她。她能完成这些工作,对她是一个非常好的激励,因为她会得到人们真诚的而非客套的夸奖。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父母夸奖孩子,孩子无动于衷;旁人的一句夸奖,孩子却非常看重。因此,我们要做一些工作,培养孩子的善行,让其他人来给孩子鼓励,这就是环境的教育。

        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责任心的培养。孩子能走的话,又不是生病,就少抱、少坐小推车;孩子能握勺子了,就要逐步培养她自己吃饭。这样一步一步地培养,孩子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她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将会激发她进一步去成长。现在已经品尝到责任心培养的好处。现在跟孩子说:“胖子,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她就会自己去做。老师布置的一些作业,她都是自己去完成,而且还记得挺牢。放学后在外面玩完回来就做,不需要我们去说。此外,她认的几个字,自己每天拿出来复习,也是主动的。因为她知道这是她的事,不是我的事。我们现在经常有这样的对话:“胖子,需要帮助嘛?”胖子说:“不用,谢谢, all by myself!”我再叮咛一句:“需要帮助的时候来叫我。”“好的,妈妈,你做你自己的事情去。”

        除了让孩子自理,还让孩子体验各种劳动。我女儿两岁多的时候,看着阿姨拖地板,很好奇。她有一次摆弄拖把,阿姨告诉她:“这是简单的事情,你不要做,你学你妈妈,做难的事情。”我跟阿姨说:“不要,我就是从小劳动教育太少,上中学了仍旧不懂事。”我就给她一个拖把,让她去摆弄。家里还划出一块地方,让她拖。当时我只是顺水推舟地让她有个劳动的体验,并没有想那么多。但是这件事在孩子四岁的时候结出了让我欣喜的果实。一次她发高烧,我又有急事不能回家。我爱人从单位里冲回来带着她去医院,家里阿姨跟着。从医院回来之后,孩子晕车,在小区门口就下车了。我爱人接着去上班,阿姨看她走不动,就背她。她伏在阿姨的背上说:“对不起,本来应该我自己走的。我今天实在是走不动,给你添麻烦了。”阿姨好感动,就说:“不麻烦,不麻烦,阿姨喜欢背你。”我女儿说:“是麻烦你了,你每天都很辛苦。”阿姨连忙说:“不辛苦、不辛苦。”我女儿继续说:“辛苦的,我拖过地,还拖不干净。你每天拖地烧饭,很辛苦的。我病好了,不会让你背的。”我回到家,阿姨激动得眼泪都在眼眶里,一连声地跟我夸孩子懂事,体贴人,还夸我真会教。其实哪里有什么奥秘,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加一点劳动体验,孩子就会生发出来善行和善语。我听到阿姨陈述的孩子的体贴,也感到很欣慰。我知道孩子这样发展下去,她离开我懂得体谅他人,就会交到真心的朋友,就会从她所处的环境中得到好的帮助或者指点。我不用担心她出言不逊,刺激他人,给自己埋下祸根。

        不要小看体谅他人这件事,一个善行能激起更多的善行。孩子纯真的体贴,很容易感动成人。今年夏天,胖子练轮滑。她看到老师教得尽心尽力,衣服湿透,就提醒我去多买一瓶水。当她把那瓶水拿给老师的时候,老师很感动,说:“我带水了,谢谢你!”这个小小的关心,激发了老师的热情。老师喜欢她,就拉着她的手一起滑,给她表演花式,激发了她学习欲望。她学习欲望加强了,练得勤。过了一个多月,老师来跟我说:“你孩子悟性高,她来练习不算课时。”其实哪里悟性高?不过是师生情感交流顺畅,互相激励,良性循环,外加一点点坚持,就进步快了。
言语是人的第二张脸,对于孩子礼貌的培养,我和她爸爸是高度一致。孩子很内向,让她干点活也许没问题,让她开口问候他人,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和她爸爸约好了,不论自己原来性格如何,为了这个孩子,我们必须先教育自己。在遇到面熟的人,不论关系远近,一律先打招呼,笑脸相迎。不论人家什么反应,我们都坚持这样做。坚持做了之后,即使是一开始不愿搭理我们的人,都跟我们热络起来。我们俩这样一直做榜样,到了胖子三周岁可以说一个“好”字的时候,带她出门跟她有言在先,碰到他人,一定要问“好”。胖子答应了,但是有时她不肯做,她不做,我就不走。那个等着她问“好”的人都走了,我还不走,一定要她开口说:“好。”慢慢地,小朋友就养成了开口问好的习惯。此外,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她会在外面的环境中吸收一些不好的言语。对于这个我们都很敏感,一听到她口气不够礼貌,我们就要跟她探讨一下她说这个话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目的正当,那么怎么说才好听。孩子很犟的,学到一些挑衅的话语,又觉得自己很酷,听不进。我们就找时机,把她的话用在她身上。这种时候,孩子就会楞住,我们就开始问她:“喜欢我们这么说嘛?听得舒服嘛?”孩子体验过不好听的话对人的刺激,就自己愿意去改正。

        也是在孩子两岁多的时候,我开始了分享的教育。分享这件事是我到大学才学会的。在家里,最好的东西总是我吃。到了大学,妈妈叮嘱过我不要吃独食,有水果零食要分享。但是我一开始做得不好。饼干糖果好分,水果就没那么好分,酸奶也不那么好分。苹果和酸奶是我钟爱的食物,经常去买。但是买回来的,如果分的话,隔壁寝室的女孩一起来吃,一个人一个苹果是不够的,一人一瓶酸奶我也是拎不动的。因为从小到大我永远是吃整个一个苹果,以我的智商居然想不到苹果可以切开来吃。直到寝室里其他女孩分水果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苹果是可以分的。寝室里有个女孩,平时花钱比较省。她买一些水果回来,还没我买得多,但是她有办法分。她拿洗净的饭盆,把苹果、橘子和香蕉切开,然后招呼大家来吃“水果拼盘”。水果不多,但是每个人可以吃到一小片苹果、几瓣橘子和一小段香蕉,大家都很开心。我当时看到她这样做,真是赞叹她的智慧,相形之下我做的就太差了。还有一次,我和同学去远足,回到校门口又累又渴。同学摸摸口袋,只有五毛钱,只够买一瓶酸奶。她说要我喝,我说要她喝,这么推来推去。售货员看了好笑,说你们两个小姑娘不要推了,我给你们两根吸管,分着喝。我又晕了,原来酸奶也可以分的。在这种事情上,我一直做得很笨拙,因为从小没有好好培养,父母总是把最好的给我。

        这种待人接物的初级问题不能让我传给女儿,好习惯要传承,坏习惯可不能代代相传。胖子爱吃巧克力,有时我会给她一两个。那个时候我喜欢逗胖子玩,我把糖藏在沙发垫子的缝里、或者某个墙角,让胖子去找。胖子经常找得满头大汗还锲而不舍,好不容易找到了,兴高采烈。找到之后,我厚着脸皮问胖子,可不可以分一半给妈妈吃。胖子一开始是迟疑的,首先,糖不多;其次,好不容易得到的。我就那么眼巴巴地看着她,她最终分给我一半。我父母看了说:“你搞得跟小家伙一样!一块糖还要让她分。”我说:“我爱吃那个糖嘛?爱吃我就自己去拿,何必问她要?我只是希望她不要象我,她要从小学会分享。”等她学会分给我糖之后,我再引导她分给她爸、外公外婆和阿姨。习惯成自然,她在玩耍和享用食物的时候,会关照到其他小朋友。分享的习惯能让她交到很多好朋友,让她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兼顾其他人的情绪。看到有些家长对孩子领导才能的培养比较看重,在我看来,除了口才、能力,分享也是培养领导才能的基本功。一个成功的领导一定不是吃独食的,而应当是精通分享之道。分享也是化敌为友的一个途径。

        那么分享和学习文化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一个孩子会分享,他就能有很多朋友。这些朋友会丰富他的眼界。光靠父母去一点一点地拓展孩子的眼界,那效率太低了。父母只能给孩子一个根基,其他的,要孩子自己从他人身上学习。

        有了前面这些工作的铺垫,换位思考的培养就很简单了。因为在前期的工作中,可以问一下别人出言不逊的时候的感受,别的孩子独霸玩具不肯分享时的感受。孩子体验过这种感受之后,不但能够改正自己的行为,还养成了换位思考的习惯。也就是说,做父母的在孩子受伤害的时候,提醒他“勿施于人”,就可以慢慢地培养出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

        当把孩子这些底子打好了,他会为自己营造一个比较友好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他会感受到爱和被爱。即使有一些不友好的人,也不容易造成实质性伤害。就像古话所说:福虽未至,祸已远离。此外,孩子的情绪也比较平稳,这对于学习也很重要。如果一个孩子的情绪波动大,怎么能靠自我克制去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呢?就算能做,也是要花大力气的吧。

善与环境

一个孩子,他的善心一旦传递出来,他就在影响周围的环境,他就在营造适合自己成长的环境。一个父母再能干,老是处心积虑地给孩子设计环境,这个活太苦了。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做一做,但是要根据她的成长设计一二十年不同的环境,这是很难的。但是一个孩子要想迸发出自己的潜能,要有环境的激发。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就是设置好恰当的环境,让孩子自己成长。我既然信她这一套,就得想办法给孩子制造环境。但是我还是发现自己不能胜任,直到我看到善行的威力。

举一个例子,偶有一次我女儿问我她外婆的生日。我也记不住,就含糊地说在深秋。前一阵子降温,我对胖子说要多穿衣服,因为到深秋了。胖子马上说外婆的生日要到了。她去数了数她的钱,要给外婆买样的东西。我吃惊又感动,长这么大,我都很含糊我妈妈的生日。于是问她有多少钱,她说有70元。我说:“这样,妈妈觉得你能想到外婆,真的让人感动。妈妈不要说象你这么大,就是现在也没有你做得好。妈妈向你学习,你出70,妈妈再赞助70,这样你去给外婆买一样东西。”一天,在谭木匠店里,胖子看中了一柄木梳,要买给外婆。那柄梳子需要168元钱。我说:“胖子,你爱外婆,这很好。妈妈已经赞助了和你一样多的钱,仍旧不够。换样东西买吧。”胖子不肯走,就是要那柄梳子,随后,她很有气概地说:“妈妈,我可不可以问你借30元钱?我卖你画还钱。”我答应了。我们这番对话,让营业员很感动,她特地拿了丝带在盒子上打了一个漂亮的结。我能感觉到那个营业员很喜欢我的孩子。她转悠一圈,再说:“小朋友,你送你外婆礼物,是不是需要一张贺卡呀?阿姨给你找张卡。”我女儿喜出望外。临出门之前,售货员还追出来说;“小朋友,你好棒!阿姨再送你一个小玩具。”那一个很小很小的布娃娃,但我女儿爱不释手。营业员这些举动,对我女儿是莫大的肯定和教育,是对她善行的最佳奖赏。

这还没有完,我妈妈拿到那柄梳子,感动得要命。老太太自然要去念叨,结果被胖子舅妈听去了。她舅妈对自己的孩子看得很重,放在手上抱着不肯松的。她大概也觉得我们胖子虽然调皮捣蛋,但是是有爱心的。一次她舅妈跟她说:“胖子,你喜欢妹妹嘛?”胖子说:“喜欢。”她舅妈说:“那你带妹妹玩好不好?”胖子欣然同意,开始有模有样当起小保姆来了。她舅妈又跟她提条件,说:“胖子,妹妹有点喜欢听故事了,你给她读个故事怎么样?”胖子自己扫盲工作才开了个头,给妹妹读书岂不是有些为难?胖子有办法,让我给她把她妹妹那些极其简单的书给她指读一遍,她把生字记住了就去读给表妹听。我在一边真是笑歪了嘴,我一直恨她不肯指读,这下她求着我指读了。有了这项保姆工作,胖子认字劲头大增,也了却我的顾虑。我相信她照顾妹妹这件事能更好地培育她的责任心,这种工作给予的教育是父母说教不能代替的。

善行也许不能立即带来可以预期的东西,但是善行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带来惊喜。这种善行创造出的环境,胜过父母处心积虑的教育。当孩子自己可以营造(其实用营造这个词不合适,因为在做的时候并没有其他的期望)环境的时候,他们的提升是飞速的。培养孩子的善吧,培养他们爱他人、体谅他人、尽自己能力去帮助他人,最终,他们的付出的爱心也会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一个不是特别依靠专职老师的环境。那时,他周围喜爱他的人、鼓励他的人、指点他的人、指出他错误的人、以及对他委以责任的人,都是他的老师,都在不自觉地做同样一个工作:完善这个孩子。当人们厌恶一个人的时候,往往连他的错误都不愿指出,别提激励和指点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不仅仅是讲君主,对于普通人也是适用的。

恒心(意志力)

这次讲讲恒心。我们都知道做成一件事,或者说学会一样技能,需要恒心。强大的恒
心能弥补智力上的不足。关于恒心的培养,我们国家传统教育中,恒心培养的良好方式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我们听到的是“头悬梁、锥刺股”的做法,是“读书读得口生疮,写字写得手长老茧。”父母们鼓励我们用自我克制的方法去培养恒心。在恒心的培养中,自我克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仅仅有自我克制,或者说片面放大自我克制的作用,那是太苦太累了,支撑孩子走不了多久。在《论语》中,夫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恒心的培养,兴趣爱好和自我克制如同两条腿,同时培养,才能走得远,长出恒心。

        在孩子学一样东西的时候,我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下手,培养她的恒心。

        首先,用这样东西学成之后的美妙结果来感染孩子、引诱孩子。譬如,在开始学习乐器之前,多给孩子听经典音乐。不断地听,给孩子磨耳朵。在开始学习绘画之前,多带他观察自然,多看画册。如果想学游泳,就让他多看游泳比赛。那么有的朋友会问:“数学怎么感染孩子呢?”回答是在生活中感染孩子。数学的美,很抽象,又很具体。当孩子体验到逆运算那种守恒的美、三角形的三只角之和永远等于180度这种美妙、发现圆周到圆心永远等距等等,孩子慢慢地会提出问题。当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就表明他在思考问题,当孩子思考问题的时候,就说明他开始喜欢这门学问。我的孩子自从在书橱里发现了我的制图大三角尺,对上面的量角器发生兴趣。

        其次,带孩子接触已经能运用某门知识的人,用真实的演示感染孩子。比如,带孩子去看哥哥姐姐的弹琴、去看父母的游泳、去看老师的作画、去观摩父母演示一个他能有点懂又不完全懂的数学游戏。这些实际的演示,会给孩子直观的感觉,让他产生出想学的欲望。

        第三,当孩子开始提出来想学某样东西的时候,千万不要立即满足。我一直在用这个方法,效果非常好。我的借口很多,比如:妈妈没空、妈妈没钱、妈妈不会教、妈妈先学学看、你太小学不了、书商不能立即到货等等。选择什么样的借口要看情况,如果孩子本身欲望不是很强烈,就不能用“你太小学不了”,而是用“妈妈努力挣点钱,要花点时间”。等孩子反复提及想学的欲望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学习。如果孩子没有继续提及要学习,那么他的欲望还不强烈,还要丰富前面两条做法,直到他反复提及。

        第四,当孩子又蹦又跳,没事就哼哼唧唧提要学某样东西的时候,跟他谈条件。把学习中的困难和所需要的恒心都要跟他讲明。他一提要学,就告诉他学好不容易,并问他有没有想法要去学好。如果孩子表态了,那么应当跟他约法三章,一旦开始,不可以轻易放弃。我看到有些家长带孩子多处体验,一开始报了一大堆兴趣班,但是很快就逐步放弃。我不是很赞同这种做法。因为一旦放弃,孩子就失去了一个体验成功的机会。成功的美好感觉是培养自我克制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有成功的体验,一方面对自己更加自信;另一方面明白险滩过后是坦途。

        第五,让孩子开始学东西了,那么家长心里要有数。学习有其自有的规律,孩子站在门外看热闹,喜欢上了,这个热情大部分孩子持续不了太久。能够持续下去的是那种对这门学问有比较强的敏感性的孩子,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聪明的、入门快的孩子。但是作为父母要心里有数,入门慢,不代表没有天赋,他只是在入门这个阶段需要借一点外力。在孩子学习某样东西的时候,家长时刻准备着孩子会提出来太难了、不想学了。这个时候家长要有恒心去坚持,不能轻易放弃。放弃次数多了,孩子就学会了放弃,这对他的成长没有好处。家长不放弃的情况下,可以和老师沟通寻求帮助或者共同和孩子一起学,也可以用孩子自己讲过的要坚持下去的话来激励孩子。这个阶段需要一点时间,要倾听孩子感受,但自己不能动摇。倾听之后要给孩子鼓劲,课后多练习,找出问题所在,一步步地解决。

        第六,经历了上述的阶段之后,会突然有一天孩子觉得轻松一点了。这个时候表明他上了一个台阶了,但还没有站稳。这个时候要注意,最好不要再陪孩子一起学了,而是让他回头看看来路,了解坚持之后会有一个进展。这个时候要多鼓励孩子在这个台阶上站稳,激发他发挥自己的力量,多练习,多总结。

        第七,等孩子在这个台阶上站稳之后,要同层面拓展,不要急于再上一个台阶。把这个层面的东西多方巩固之后,下一个台阶,多鼓励孩子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我们在中学的时候都学过巴甫洛夫的一篇文章,里面给年轻人的忠告是: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再循序渐进。我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体会不到为什么这位老科学家对于“循序渐进”这么看重。通过对于自身的学习过程的反省,感到这句话真是金玉良言。因为只有在一个层面上站稳并进行足够的拓展之后,后续的再上台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而不需要专职老师的陪伴。也只有这样,孩子在自学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量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在成就感的支持下进行主动地自我克制,也就是主动地有恒心。我在小学、中学版看到很多家长互相交流读物,我在这种交流中也获益匪浅。但是我看到一个不太好的现象是:有些家长看到同龄或者低龄的孩子看得读物比自己孩子的深,就感到着急,要去抓进度。这是很不好的。一个层面的读物,要进行广泛拓展之后,孩子自我上台阶的保障性增强。孩子能够自我上台阶,他的兴趣、信心和恒心就会被加强。所以,千万要记得根据孩子自身的理解力和学习能力控制进度,不要盲目攀比。有的孩子在初级读物上进展慢,但是只要这个层面功课做得足够深,到高级读物说不定进展会有个飞跃。

        最后,做个小结。恒心不是孤立的品质,它需要其他品质和客观条件同步跟上,才能够长结实。学一样东西,一开始需要感染,随后有一个艰难时期需要坚持(这是家长需要做的工作),入门之后需要拓展。这样上一两个台阶,孩子的主动学习的信心和恒心就能同步成长。后续的学习中,孩子的心理上对整个学习的过程、对于艰难期的估计、对于成就感的体会都会变得具体,这种具体的感觉能支撑他们逐步逐步不依赖父母的坚持和老师的督促,就可以完全主动地完成下一个上台阶的工作。

        这个培养工作最好是在小学完成。因为这个过程中牵涉到一点学问的粗浅知识。小学的功课,入门阶段,高中毕业的父母都可以协助一下。等到了中学,父母再想培养恒心、在孩子入门阶段坚持一下,很难了。一方面所需要的知识比较难了;另一方面,孩子的性格发育到了关口,让他在想放弃的时候坚持一下不那么容易了。青春期之后恒心的培养,可能更多地集中在孩子的心理启发上。孩子顿悟了,那也是另外一番境界。

一定程度上放下功名心

关于功名心,人人皆有。一个人对你说他没有功名心,你不要相信。他这么上杆子表白就体现了功名心,他只是想要的到“淡泊名利”的好名声。对于功名心,我们没有必要回避。好胜、争强,是人的天性,嫉妒也是人的天性。这些东西控制在一定程度内,都无大碍。社会中的竞争,运用得好的话,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只是我们看到目前的环境中,孩子体验竞争压力的年龄越来越小,小到他们还来不及了解什么是竞争,更不了解什么是好的竞争,就已经被灌输了什么都要争第一的概念。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如果在这样的思路的指导下,孩子无论是从心态还是从学习本身,都会受损。如果把精力过多地放在争第一的方面,那么当有一天不再考试了,他是不是会变得很茫然?这个现象在大学里体现的非常明显。有一部分孩子一路考上来,到了毕业设计,每个同学干得都不一样,那么怎么比呢?一脸茫然,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到了工作岗位,更没有硬性的东西来统一衡量,怎么比呢?分数没得比,比钱嘛?那不是找不痛快嘛?陈光标捐50亿被拿到电视上公开讨论,仍旧被别人称作“区区50个亿而已”,那么要老百姓去比的话,大家活得都没意思了。

        正是因为在大学里,看到了每一届都有一些智力优秀的孩子,被过度的竞争伤害了心灵,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从而妨碍了自己能够达到的高度,才使我下决心把放下功名心作为教育的重点,从小抓起,也使我有想法把这一点提出来跟大家交流。

        那么完全放下竞争嘛?不可能的,做不到的。所以在这里我只是提出来“一定程度上放下功名心”。那么放到哪个程度,这是需要讨论的。

        我们做父母的把功名心放到不影响孩子了解什么有益的竞争的程度就可以了。当一个孩子在言语上容不下别的孩子好的时候,就体现了他已经被过度竞争困扰了。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就要放下自己的功名心,不能再鼓励孩子一定要超过他容不下的那个孩子。而是跟孩子探讨怎样才是正确的处事方式,启发他们了解什么是良性的竞争。

        有一次,我的孩子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起哄,说:“某某某,你有什么了不起,谁谁谁跳得比你还远”。对于这类言语,我一直是很敏感的。在我自己读书的时候,在某个年龄段,经常被其他同学这么说,我的心灵曾经受过困扰。这是不好的苗头。回到家,我问她为什么跟着起哄?她说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当然知道在她这个年龄,是不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我去直接跟她分析这么说话有什么坏处是没有用的。她说不知道之后我没有深究。

某一天,她画一幅画给我,看了之后我说;“有什么了不起的?某某比你画得好多了!”她当然觉得不舒服,但是她有性格的,她再画一幅,问我有没有某某画得好?我看了之后说:“还是没有。”她越发委屈,坚持画,一定要我承认她画的是最好的。但是她的情绪不稳了,开始摔笔,开始用力过猛,老是戳破纸、打翻卷笔刀。最后,她哭了,说:“妈妈,没意思,我不想画了!”她受到了情绪的困扰,这时我开始引导她,问她的心理感受。

我说;“宝宝,你喜欢画画嘛?”
她生气地说:“不喜欢!”
“可是你每天吃完晚饭,宁肯画画也不要看电视,你能说你不爱画画嘛?”
“我现在就是不喜欢!”
我没有说话,她过了一会儿说:“妈妈,你喜欢某某,对吗?”
“你觉得呢?”
“我觉得你更喜欢她,比喜欢我还喜欢!”
“你喜欢妈妈这么说嘛?”
“不喜欢!”
“对了,想知道妈妈心里的看法嘛?”
“想。”
“你是爱画画的,但是当妈妈说你不如某某的时候,你就不开心了。你不开心不是因为画画,而是因为妈妈说你不如某某。当你不开心的时候,即使你想画好,你能画得有进步嘛?”
“不能。”
“对了,当你不开心的时候,当你特别想做得比别人强的时候,你反而不能专心做这件事了。”
“那我怎么办呢?”
“没有什么怎么办,忘掉某某,就像妈妈从来没有提起过她。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胖子很疑惑地说;“你不是说某某比我画得好嘛?怎么让我去忘掉她?”
“是呀,你不是那天说过谁谁谁比某某某跳得更远嘛?我只是想让你感受一下这样说话不好听。你现在忘不掉,就随它去,没关系。”
“那么说话是不好听,我以后不说了。”
“那你还画嘛?”
“不想了。”
“没关系,什么时候想画的时候就去做。”

        又过了两日,胖子又开始趴在桌子上画鲸鱼。她一天画好之后跟我说:“妈妈,你看我画的鲸鱼!”
“哦,好看哦,紫色的鲸鱼,灰色的大海!你今天怎么画得这么好?”
“嘿嘿,不知道。”
“你开心嘛?”
“开心。”
“你画这幅鲸鱼的时候想到某某了嘛?”
“没有。”
“明白妈妈说的话了嘛?忘掉某某,忘掉妈妈说的不好听的话,开心地去做一件事,就能做好,还不会生气。”
可是胖子还是有点顾虑:“妈妈,是不是我开心画的还没有某某好?”
“你是不是觉得妈妈那样说你,你有一点点讨厌某某?”
“嗯,我怕你更喜欢她。”
“那么妈妈说这话的时候,某某对你做了不好的事情了嘛?”
“没有。”
“对的,她没有让你不开心,可是你就是不开心了。所以,不好听的话,不但会伤一个小朋友的心,还会引起两个小朋友之间互相不喜欢。但其实他们之间什么不开心的事情都没有发生。”
“嗯,可是我画的没有某某好。”
“想知道妈妈的真实感受嘛?”
“想。”
“妈妈觉得你和某某都画得很好,因为你们都是用心去画。你们画得风格不同,因为你们是两个不同的孩子。某某是她妈妈独特的宝贝,而你,是我独特的宝贝,谁都不能代替谁。就像茶花和腊梅,茶花鲜艳、腊梅香,都很独特。妈妈看到你刚开始喜欢乱涂乱画的时候,心里很开心。妈妈在想:‘我的宝宝这么喜欢画画,就算妈妈不在身边,她也会快乐!她这么快乐,一定会经常画。经常画,就会画得好。’果然,你就经常画,我们来看两幅图。这一幅是你春天画的,这一幅是你现在画的,你觉得哪个好?”
“现在画的好!”
“看,妈妈没说错吧,经常画,就能画好。在画的过程中,不但长本领还很快乐,这就足够了。至于某某是不是比你画得好,你自己怎么认为呢?”
“她画大象比我好。我还不会画大象。”
“没关系,如果你特别想画大象,你就去看某某画,跟她学。”
“那某某会跟我学画什么呢?”
“不知道。不过肯定有她想跟你学的地方,我猜没准她会喜欢上你画的鸟窝。妈妈第一次看到你画的鸟窝,以为是一块巧克力饼干,鸟窝里两只蓝色的鸟,妈妈还以为是饼干上的蓝莓。你画得可真有意思!想来一块巧克力嘛?不过没有蓝莓酱了。”

         就这样,我们用巧克力结束了谈话,胖子继续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她的涂鸦事业,并学会了跟某某交流涂鸦作品。类似的谈话还有一些,但宗旨都是引导孩子把情绪和精力集中在事情本身上面,并学会用眼睛去发现美。我和她爸爸为了鼓励孩子自己去做事情,经常在她做得不好的时候说:“宝宝做得很棒了!因为宝宝是自己完成的,不是爸爸妈妈教的。”这种话对于孩子的自信的培养是很好的,但是要防止它的负面效应。一天胖子回家说在学校里比赛个什么东西,她很棒。我就说;“其他小朋友也有做得棒的吧!”她说还有一个小男孩也很棒,但是这个小家伙加了一句:“我都是自己弄的,他可不一定哦。”我听出了这话里面的自负,我不希望自信心的培养会遮住她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好。我就问她:“不管是不是他自己弄的,就算他是跟他爸爸妈妈学的,能学到很好的本领也不错啊。你觉得他是不是做得真棒?”“是的。”“哪些地方棒?”胖子想了一下,说了几点。我说;“觉得他棒,你可以跟他学啊。”我再问:“你喜欢你周围都是没本领的小朋友,还是都有本领的小朋友?”“喜欢有本领的小朋友。”“是啊,小朋友的本领大,你就可以看到很多稀奇的本领,这多有意思!跟有本领的小朋友在一起,你能学到爸爸妈妈教不出,你自己想不到的本领。最后,你们都会越来越有本领。”

        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也经常提醒自己放下功名心,这是一个漫长的修炼的过程。在我的内心,以我自身的成长环境,条件反射式就会想知道我的孩子在学校里是不是够好,有个什么比赛能到第几名。但是我知道功名心能够保证孩子在短期内取得成功,不能保证孩子具有自发的、长远的动力。因此,我经常提醒自己放下、再放下,经常提醒自己回忆那些本该有更广阔的人生但被功名心阻碍了的孩子。只要孩子回来说她们进行了什么比赛,我会按捺住自己的功名心,问:“你觉得还有谁做得棒?哪个小朋友让你想跟他学习的?你想学习他们的哪些方面?学会了你开心嘛?”我决不会说:“你要做得更棒,你要努力,一定要超过某某某。”这种向谁学习的话说多了,慢慢地心态也会更加平和。自己不容易有紧张、焦虑情绪,传导给孩子。孩子在这种言语的启发下,不会被功名心蒙住眼睛。当孩子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那么他的周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他随时随地都是在学,自己发现,自己学。我相信功夫的力量,相信主动学习的力量。这种力量即使让孩子一时不能璀璨夺目,但是一定会推送他达到他能达到的高度,并收获一路的风景,美化他的人生。

        这是极其重要的的功课,也是不需要多高的文化知识就可以去做的。这就是在为孩子推开门,给他们一个广阔的眼界。后面,将谈一点指点孩子的技巧。

怎样利用身边的资源

最后谈谈怎么利用身边的资源。

        这一段写的更多的是我个人的经验,个人的色彩比较浓,姑且言之,姑且读之。我们一般会这样想,认为选书,必须要这个专业的人来指导。这个想法,是有一定道理,但是不是所有时候都是这样,从其他渠道也可以得到好的指导。

        我有个朋友,他的阅读面非常广,见解也很深刻。他年龄也比我大很多,我认为他那样年龄的人,应当很有家学渊源,才能有那样的见识。但是他并非出生于书香门第。一次我很好奇,问他是在谁的指导下读书的。他说他妈妈指导他读书。我想那么这位老太太多半是大家小姐了,修养一定是出众的。他说他妈妈并没有多少文化,只是做过图书馆管理员,做做书本的登记。这让我很吃惊。他说他妈妈是一个有心人,哪些书经常被借出、常来借书的是哪些人等等,她都很清楚。有些爱书的人,还书也会迟,都是些有学问的先生。知识分子脸皮薄,她也就放放人家,顺便问这些人为什么晚了还,这本书很好看嘛?人家就会跟她讲讲。就这样,老太太对于书本鉴别的水平就自学成才了,她对于一些经典的读本都有记录。然后,她把这些书分门别类,给儿子看。
        听了这段经历,我深表赞同。在我读书的时候,我的导师的书大多是我去买的。我买回来的书,从版本到结构,他都觉得十分地妥帖。他很奇怪我为什么比涉足这个领域好几年的师兄们都容易找到好书。其实也没有什么奥秘。我经常跟书店的营业员聊天。很多人小瞧营业员,其实一些大书店的干得有年头的营业员(或者主管),对于书的鉴别,是有他人不能及的地方。首先他们对于哪些书卖得快、哪些版本受欢迎、哪些书版次多、哪些印数多等等,是非常了解的;其次,他们当中也是某些领域的爱好者,个人鉴赏能力很不错的。

        我的一个同学,他为了他的儿子,迷信上了我。要我陪他去选书。那段时间我很忙,告诉他可以去问营业员。他不信任营业员的,他把车开到我家楼下,非要我去。我跟他打赌,告诉他把我拖去也是没有新意的,营业员不比我差的。到了书店,我跟他谈了几本书名之后,让他再去问营业员,看看营业员说的跟我说的像不像。果然,营业员体现的专业水平让他大吃一惊。所以,留心一点的话,大家可以在身边找到能帮助自己的人。

        除了营业员,网络的交流也是很好的信息来源。网上的信息,作为交流是很好的,作为标杆来攀比是很不好的。网上的信息,觉得不错,先记下来,然后再去书店、图书馆去考证。一本书,象一个人,是有着多侧面的。网上的评价,每个人说的都是他自己感触最深的侧面。而每个人看一本书的目的是不同的,每个人阅读的层面也是不同的,因此别人觉得好的书,需要进一步考证,以确定是否适合自己。如果现在不适合自己,那么未来什么时候是否有可能适合自己,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

        一些别人提过的书,记下来之后,可以去书店看看,跟营业员谈谈,还可以去图书馆看看。上图的图书馆管理员,有些老太太,是很有眼光的。当然,要常去,她们觉得面熟了才肯多说两句。上图也有网站,可以在网上查一查相关信息,看看馆藏是否丰富。一般而言,经典的读本,版次是很全的。如果不幸你要的这本书经常被借出,不要感伤,应当欣喜——吾道不孤。那么这本书应当是值得注意的。

        无论是借到书,还是打算买的书,审视它的内容的时候,目录非常重要。目录是一本书的结构。看目录就是看这本书的结构,论述的侧面是否足够多、情节是否足够跌宕、索引是否严谨等等。看目录的同时,还要看看作者的序或者跋。写过书,才知道写书时的心情。一个作者,如果不是为了混钱,写作的态度都是恳切认真的。作者在序或者跋中谈到的写作的动机,是至关重要的。每本书的内容,都有着作者的深刻烙印。他的写作动机,可以帮助读者合理地揣测内容编排的原因以及他不想说出来的话。一本好书的价值,不仅在于作者告诉你什么,也在于作者没有说出的,但是阅读中可以激发出来的思路。

        对于善于下大结论的书,我一般都是远观一番。轻率的书如同轻率的人,提供的信息也许还有点价值,它的结论的价值就堪虞了。即使是和我一样的结论,我也是敬而远之的。因为结论一致,但对于结论的推导过程,有云泥之判。

        好的书,如同好的老师。好的老师,也是好的书。我碰到的好老师,有两类。一类是鼓励型的,一看就是很诚恳的、有耐心的、爱学生的老师。另一类,则有点怪的,说话不多,但是善语倾听。一旦说话,都不是好听的话,但是句句命中要害。这种老师,其实是了解学生的,是非常难得的。不过这里说一点,这种老师说出的话直指人心,但是并不人身攻击。那种浅薄的,以严格为名而行伤害他人之行的老师,不属此列。如果碰到能准确地说出你的不足的老师,那是一种人生的幸运,因为他了解你。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好的老师,都如同好的医生,一定是善于倾听和观察的。我一次上课走神(一百多人的大课),他下了课跟我开玩笑,说我的脑子今天缺勤。这个老师属于那种非常有热情的、不轻易批评人的。他含笑的眼睛让我感到他对于我的缺点了如指掌,他只是不说,只是等我自己反省。

        同样,喜欢下大结论的、不善于倾听的老师,不必在意他们的评价。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域。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懂教育,但是对于老师的评判,都可以用一些常识来判断。教育这么复杂,一个不肯听你谈论自己问题的人,一个不能站在你的角度来体会你的境况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好老师?

        最后谈一点学习班的问题。我是反对不论青红皂白轻易上一大堆学习班的。但是学习班还是有它的价值。我反对的是在不恰当的时间上不恰当的班。有些孩子去上学习班,仅仅是为了缓解家长内心的焦虑。学习班在什么情况下上比较好呢,个人的意见是当孩子显露了一点兴趣之后,滞后一点让孩子去上比较好。要让孩子内心已经做好了准备,充满了渴望,这个时候选择兴趣班比较好。各位上学习班的经验比我要丰富得多。我是不赞成轻易上学习班,同样也不赞成轻易退掉学习班。因为初步的兴趣变成一种自发的爱好,是需要时间的。既然当初花心思选了,那么至少要尝试一段时间再说。随便放弃不是好习惯。

        另外,看到一些家长上学习班和退学习班的唯一标准是孩子开不开心。孩子的情绪当然是考虑的一个方面,但是如果作为唯一的因素,就太片面了。入门的时候要开心,但是开心不等于入门。不开心也不等于后面一直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要具体孩子具体分析。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学习班,能够做到让孩子在家里自发地去回忆、练习的地步,那么就是适合孩子的,钱和时间都是值得的。如果做不到的话,就应该分析是什么原因,找老师好好沟通,做一些外围的工作,帮助孩子达到这个境界。努力一段时间,仍旧达不到,再慎重打算。

        读一本好书、遇到一个好老师、选一个好的学习班,这都是蛮令人高兴的事情。找到适合自己的人,并能进行系统性的交流和学习,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要注意,人都是有局限性的。一个老师教长了、一个班学长了、一个作者的书读多了,要换,不要太早被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