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宫澪和村雨令音:痴迷健康食品其实是一种病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02:16

日日心情靓 好过食补品

大洋新闻 时间: 2012-01-22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翁淑贤 翁淑贤

 翁淑贤  天天吃保健品还不如天天保持好心情。(Gettyimages供图)

  小编小记

  谈健康之1

  编者按:

  我们不是医生,但却几乎天天去医院“上班”;我们不是病人,但却最擅长倾听病人的困惑和苦衷。我们,是《广州日报》健康版的一群“热血青年”——我们“热衷”搜集各类最前沿的医疗资讯,我们“热爱”传播健康的生活理念,我们“热心”为读者的寻医问药牵线搭桥……

  这个龙年春节,就让我们这群“热血青年”带着自己多年来从事医疗健康新闻报道积累的经验和感悟来给您拜年吧!

  个人简介:

  翁淑贤,参加采编工作16年,现为广州日报政文新闻中心记者,从事医疗健康新闻报道4年。

  健康感悟

  4年前开始跑医疗线,我开始观察各种养生现象——从“排毒教父”、“红薯王子”林光常到大力提倡牛筋汤的“刘太医”,再到将绿豆吹得几乎能“包治百病”的张悟本,看着身边的“养生迷”一阵子吃红薯,过一阵子又改喝牛筋汤、绿豆汤……

  各种“折腾”过后才发现被“忽悠”,愤愤然之后又开始新的“折腾”,甚至因此致病。在某种程度上,这类“养生迷”其实已经折腾出了“健康焦虑症”,是故更易“伤神失形”。对于他们,我很想劝一句:放松身心,顺应自然,不要太折腾。

  ●研究显示,痴迷健康食品其实是一种病态

  ●再好的保健品,别人吃了有效未必就适合你

  ●心境平和,顺其自然,比天天吃补品还有益于健康

  近年来,各种养生保健书籍汗牛充栋,销路极好,粉丝极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热衷甚至痴迷于养生,乃至陷入“健康焦虑症”?这或许与近年来陆续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担忧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一点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已经步入小康的都市人已不再只满足于简单的温饱,而更看重健康。另一方面,都市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受亚健康问题困扰的人群不在少数,他们对养生保健的需要也很迫切。

  而这种种需求,在一些投机分子眼里简直就是“财路”。近年来,看到养生“钱途”的各种“养生大师”陆续“登场”,从“排毒教父”、“红薯王子”林光常到大力提倡牛筋汤的“刘太医”,再到将绿豆吹得几乎能“包治百病”的张悟本,引得一批批“养生迷”一阵子吃红薯,过一阵子又改喝牛筋汤、绿豆汤,各种“折腾”过后才发现被“忽悠”。4年来我就曾不断听到被误导甚至受骗伤身的亲友、读者的各种遭遇。

  新春来临,在祝各位读者安康之际,重温几年来采访过的多位专家对养生的见解,结合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我愿将点滴感悟与各位分享。

  文/记者翁淑贤

  身边故事

  什么“健康”吃什么 体检照样不合格

  64岁的瑞姨退休多年了,前些年忙着帮女儿带孩子,现在孙子逐渐长大,她每天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基本都用来看各种养生书刊、节目。

  其实,瑞姨自从更年期以来她一直注重保养。只是近几年她对养生投入的关注更多——她早上看央视《健康早班车》,傍晚看北京卫视的《养生堂》,晚上有空还接着看《中华医药》。不但看,她还经常到处听讲座,拿着人家发的传单和宣传册回家认真研究,并跟老友交流各种心得,然后整理出来照着做,还督促家人跟着做——前几年流行补钙,她便盯着家人天天吃钙片;后来流行排毒防癌,她便改吃红薯;接着看了张悟本的节目,买了他那本《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销售书,又经常喝起绿豆汤吃起茄子。反正她是听说什么有益于健康就吃什么。

  无独有偶,瑞姨的女儿也很痴迷养生。38岁的她事业有成,虽然收入丰厚,但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常因完不成工作或表现不够出色而焦虑不安睡不好觉。她咨询医生,得知自己属“亚健康人群”。为了保住健康,她每个月都会花不少钱买各种能滋补身子、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和补品“犒劳”自己。反正不差钱,什么虫草、燕窝,各种膳食补充剂,人家说什么好她就买什么。

  但去年年底体检,瑞姨的各项指标还是不尽如人意,出现贫血、骨质疏松,疑有冠心病。而她女儿因查出乳房有肿块,中医师认为她肝气郁结,而西医医生则建议她尽快做手术切除并活检鉴别良恶。母女俩都困惑:难道自己一直吃的各种健康食品和能提高免疫力的补品没起到作用?

  即便如此,瑞姨对“养生事业”的“探索”仍一刻未停。最近她又迷上了“理疗”,每天风雨无阻地去理疗点做“免费护理”,回家不停地喝水“排毒”。在推销员“指导”下,她陆续购买了上万元的保健品和“保养”仪器,据说都是用来疏通血管、清除体内毒素的。而她的女儿工作仍很累,医生劝她好好休假调整身体,但她仍身不由己地继续加班,并到处打听“吃什么能解肝气郁结,消除乳房肿块”?

  误区浅析

  迷信健康食品是一种病

  近年来陆续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担忧,这虽可以理解,但过度迷信各种“健康食品”和保健品,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病”。

  记得两三年前采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岱翰教授时,他曾经提及国外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了一种新病症——健康食物痴迷综合征,并指出这种病症已使38% 的人没病得病、有病加重。国内有无相关调查我并不清楚,但我身边确实有不少像瑞姨母女一样的亲友,由于过度迷信各种养生保健书或节目里介绍的“好东西”,反而因偏食导致贫血或加重其他病症,结果更伤身。

  其实,中国人正常合理的营养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形,底部是粮食,中部配搭一定比例的蔬果、肉类,金字塔的顶部才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些东西通过摄入膳食补充剂只能暂时“救急”,要摆脱亚健康状态,还需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入手,尽量保持饮食多样化,从食物中摄取各种营养才更安全、更经济。

  别人的补药

  也许是你的“毒药”

  “养生迷”经常会交流各自的心得,经常听人说吃了什么东西“很有效”,就互相推荐“你也试试看”。这听起来是满怀好意,但正如俗话所说的,“是药三分毒”,“别人的补药也许是你的‘毒药’”。比如参类本是不错的补品,但滥用在阴虚火旺或是有原发疾病的人身上往往适得其反。

  而各种良莠不齐的养生书籍的热销,在普及常识的同时,一些似是而非甚至荒谬的养生理论也不胫而走。但普通读者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难辨真假,一听说某种模式好,容易生搬硬套,却不懂得根据个体情况有选择地运用。

  比如,像每天常锻炼、吃多种不同颜色的健康食物、饭后散步都有益身体健康,但这类养生经对那些每天脚步匆匆、忙得像陀螺的都市白领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虽然很正确,但难以派得上用场。所以,如何从各种看起来头头是道的养生书籍和节目中“内化”出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养生经”,还得靠每个人自己摸索。

  心情好比吃啥都强

  一提到“养生保健”,不少人对养生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吃什么喝什么对身体有好处”的层面。这当然也重要,但除了好吃好喝以“调形”之外,调养好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健康也同样重要。

  瑞姨的女儿对事业有追求,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但如何平衡身心健康与事业之间的关系,却是一大考验。她经常加班,吃各种补品或许有助于“调形”,但怕完不成工作或表现不够出色而产生的焦虑不安,这种失调却未必是进补能挽得回的。其实,调养好心神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也是根本所在。

  “撇开心神的调养,单靠饮食营养、药物滋补和其他锻炼是难以达到长久健康的目的。”现在我想起当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专家罗颂平谈她的养生体会时所说的这段话,觉得深有所得。

  其实,生活在俗世社会,有进取心、有适当的欲望本非坏事,但目标是否已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毕竟“多欲伤身”,非药补食补力所能及。对于这种人,“调神”比“调形”或许更迫切。所以,及早反省,适当卸下精神包袱,少做些不切实、易虚耗精神的事比吃什么喝什么大补之物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