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粉还原的使用方法:王晓岭、臧云飞、刘斌《当兵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23:40

王晓岭、臧云飞、刘斌《当兵的人》

(2010-12-13 08:18:31)转载 标签:

杂谈

    国家一级演员、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团长、军旅歌唱家刘斌的成名作是他参与作曲并演唱的歌曲《当兵的人》。如今这首歌不仅家喻户晓,而且成为我国新时期的优秀队列歌曲。

    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到敌人后方去》赶走了日本鬼子,打倒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建国以后,部队战士一直高唱《我是一个兵》、《打靶归来》,朝气蓬勃,英姿枫爽。那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军旅歌曲应该是什么样呢?是《血染的风采》?是《说句心里话》?很长一段时间,刘斌一直思索这个问题,渴望创作出一首能真正反映军人形象、军人气质的歌。

    1987年,刘斌随部队到老山前线参战4个月。这4个月使他真正了解了军队,了解了战士。10年之后的1997年,刘斌重返老山,拍一首反映战士扫雷的MTV。中间有两个小时的休息,刘斌驱车40分钟来到马里坡烈士陵园。面对昔日人山人海、炮声隆隆的战场,面对眼前默默矗立着的999座烈士丰碑,刘斌眼前浮现出战士们可爱的形象:青春、无畏、奉献……如今长眠在这空旷寂寥的陵园里,再也不能回到他们可爱的故乡,再也不能见到他们望穿秋水的亲生的爹娘……刘斌顿时在内心涌出一种渴望:唱!歌唱这些最可爱的人!刘斌闭上眼睛,耳边响起《当兵的人》的旋律。刘斌不想惊动他们,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唱道: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爹娘/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年华/都是热血儿郎/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足迹都留给山高水长……都在渴望辉煌/都在赢得荣光/一样的风采在共和国的旗帜上飞扬……他仿佛感到九泉之下战友们在聆听,仿佛看到了他们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仿佛听到了他们经久不息的掌声……刘斌抬起头: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红红的土地……那一刻,刘斌才真正地知道:《当兵的人》对他将永远都是新歌,并将终身伴随着他。

    l994年,战友歌舞团在首都体育馆举办一场“七彩沙盘”大型文艺晚会。刘斌和王晓岭、臧云飞一起琢磨,为晚会创作一首主题歌,他们一致决定,把刘斌久蕴在心底的这首歌拿出来再加工,把它处理成一首激昂慷慨的军旅歌曲。结果一举成功,这首歌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刘斌的名字也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

    1995年,这首歌荣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的第四届文艺大奖和90年代战士最喜爱的军旅歌曲特别奖、1995年全军优秀队列歌曲奖;1996年《当兵的人》获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第一届《军神杯》军旅歌曲大奖赛专业组作品作曲、演唱金奖;1997年又荣获90年代观众喜爱的电视歌曲作曲奖。

    《当兵的人》这首歌曲调高亢、热情洋溢、催人奋进。它鼓舞着无数将士警惕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哨所、蓝天海防,鼓舞着天安门的卫士们值好班、站好岗。就是唱着这首歌,在1998年的抗洪抢险中,战士们用身体和沙袋,一次次堵住决口,战胜了百年不遇的洪水,用生命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

     最使他难忘的是1999年10月1日,全国人民热烈庆祝建国50周年。上午10时,走过72年历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将士在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上千人组成的军乐队演奏的《当兵的人》的乐曲声中,神采奕奕地健步走下天安门城楼,登上红旗牌检阅车,开始了世纪大阅兵。这是举世瞩目的时刻,刘斌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军人家庭走出来的军人,作为《当兵的人》的曲创者和演唱者,心情无比激动和自豪。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祖国颂"大型文艺晚会上,刘斌唱的恰恰还是《当兵的人》。他把对祖国、对人民、对军队的一腔热血和儿女情怀都融化进歌声里;以他军人的气质,饱满的情感,嘹亮的歌喉,唱出了广大官兵的光辉形象:头枕着边关的明月,身披着雨雪风霜,为了国家安宁,紧握手中枪……感情真挚、音色华丽,气势磅礴,感动得听众热泪盈眶、心潮滚滚,唱得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演出结束时,党和国家领导人走上舞台接见全体演职人员,祝贺他们的演出成功。当时的江泽民主席握着刘斌的手说:"你这首《当兵的人》把我们部队的精神,把我们军人的气魄全都唱出来了。"

    《长征组歌》——新的长征

    200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和中国移动联合举办《长征组歌》重走长征路的巡演活动。全体演出人员于7月29日从北京出发,9月6日回到北京,历时43天,行程35200余里,先后途径九省市区的48个地市县,演出大场21场,小场17场,50余万老区人民直接观看演出,近六千余万人民通过媒体渠道观看和了解演出情况。

      这是一次新的长征,“战友”在实践中锻炼了队伍,取得了在酷热之下如何用长征精神鼓舞自己,完成演出任务,如何在大雨干扰下顺利地完成演出任务。他们因精神感动观众而受到尊重。

    作为整个演出的副总指挥刘斌把整个演出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攻坚阶段。第二:固守阶段。第三:稳定阶段。第四:总攻阶段。全体人员统一意志,明确目标,用长征精神完成好这次重走长征路的活动。什么是长征精神?刘斌的理解是:现实当中求生存,生存当中求发展,发展当中求辉煌。

    今天的长征比起当年的长征条件要好多了,但仍然充满了艰难险阻。瑞金首场演出场地的地表温度近摄氏47、48度,,合唱队员和乐队演奏员在高温下身穿厚厚的、带衬里的红军服,有3位同志在演出过程中昏倒;队伍到达于都、兴国的时候,正值雨季,暴雨“袭击”,交响乐队头顶暴雨纹丝不动,坚持演奏,台下的观众感动了,瞬间涌上舞台,打开数百把雨伞,伞连着伞,临时搭成了一个“雨棚”,守护演员演奏。合唱队不怕雨淋,拒绝打伞,乐队指挥面对眼前的一片“伞的交响”,泪水、雨水交加,更加激情地挥舞着指挥棒。而乐队在看不到指挥的情况下,保持着节奏与合唱的和谐。此情此景观众无不被感动,人们激情地挥舞着手中的国旗,场上场下歌如潮伞如海,出现了《长征组歌》有史以来最令人难忘的场景。

     刘斌和战友们按照长征精神重走长征路的“战役”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刘斌认为,艺术家要得到观众的认同,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获得:第一,用你的精神感动观众,从而获得广大观众的赞赏,就好比我们在地表温度近47、8度的状况下出色地完成了演出任务,我们在大雨中激昂地奏响着《长征组歌》。我们的艺术水平展现的也许不是一流,但我们的精神是一流的,所以令观众认可我们是艺术家。第二,我们的演唱和演奏除精神外是否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在固守阶段,特别是广西桂林的演出是我们活动演出中遇到的条件较好的、体育馆里带空调的演出环境,所以,我们要保持攻坚阶段的精神,也就是生存期的精神,同时要追求和发扬艺术的最高境界,无论从节奏,音准,以及对《长征组歌》作品的理解,都将统一意志的高水平的去完成艺术性的表现。实践证明,“战友”努力了,做到了。9月6日在延安的最后一场演出,所有的演职人员都流下了胜利的泪水,大家欢呼着,高喊着:我们胜利了!”  

    “战友”的第八任团长

    走进位于北京八大处的战友文工团驻地,新的排练场、新的办公楼、新的剧场、新的马路,连路灯都是新的,一切在悄悄地变化。旁人经过,耳目一新,赞叹之余也不免诧异:这要花多少钱呵?!“战友”的一副团长告诉我,团里没花多少钱,花的是刘斌团长的心血。

    办公楼装修,仅地板一项要花一百多万。刘斌知道后,带着几个演员,到一个名牌地板厂去慰问演出,结果以远低于批发价的价格,买回地板,仅此一项为团里省了几十万;舞蹈队排练场和门前的落地窗玻璃北京没有,刘斌和分管建设的副团长利用过年的时候来到山东某玻璃厂,用自己的“面子”得到了赞助;就连驻地的地砖、路灯也是刘斌找多年的老朋友“要”来的。为了团里的基础建设,刘斌又放弃了多少有偿演出,而一头扑在工地上,十天半月地不离开团里一步。

    2006年11 月28 日,刘斌被任命为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团长,是建团七十年来的第八任团长。走上领导岗位的刘斌,头脑十分清醒,他说:“战友”是个有着光荣历史的艺术团体,组织上把我放在这个位置上是对我的最大信任。我要把“战友”的接力棒接好,再创新的辉煌。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刘斌为“战友”立下了四个效益目标:政治效益、使命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他认为,一个部队文艺团体,首先要把政治效益放在第一位,那就是不折不扣地紧跟时代的步伐,宣传党和军队的思想;其次要百分百地完成军队赋予的使命,全心全意地为部队服务,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第三是要走在社会的前面,用主旋律引导社会的前进;第四是要自食其力,用自己的资源为全体成员、为整个团队创造财富,逐步减轻国家的负担。

    人们发现,当了团长的刘斌明显的有“三多三少”:在团里的时间多了,在家的时间少了;为部队演出多了,有偿演出少了;业务会议多了,社会交谊少了。他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他宿舍的灯,没有一天是在凌晨一点前关闭的。为了团里的一个电视连续剧,他和编剧彻夜倾谈,烟灰缸里的烟头堆成了山,直到第二天天亮还丝毫没有睡意。为了团里的一个京剧的上马,他和导演谈总体的艺术构思,和编剧谈剧情的修改,和演员谈主要角色的塑造。团里的宿舍改造要经费,不善饮酒的刘斌请来营房部门、规划部门的有关领导,亲自招待,把自己灌醉,直到经费落实。

   “战友”在变化,“战友”在前进,“战友”在飞跃。

    王晓岭,词作家、一级编剧。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全军高级职称评委。  主要歌曲作词有:《当兵的人》、《让我们舞起来》、《阳光路上》、《风雨兼程》、《祖国赞美诗》、《军中姐妹》、《夜色阑珊》、《 深圳情》等。   曾获解放军文艺奖多种奖励,三次荣立二等功。

    臧云飞,著名音乐制作人,军旅作曲家,编曲配器大师,北京军区臧云飞政治部战友歌舞团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代表作品《一二三四歌》、《当兵的人》、《珠穆朗玛》等。山西省太原人,1969年入伍,1979年起在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从事音乐创作,创作的多首歌被多位名家唱响。

    我是你的朋友、战友、兄弟臧云飞,一九五二年出生在山西省太原市。

  少年的我,偶然和哥哥一起去太原市少年宫,第一次见到三角钢琴,一下子就被深深地迷住了。哥哥见状就恳请少年宫的常青老师收下我这个一点都不懂音乐的学生。常青老师又听了我弹奏的钢琴“小曲”后,哈哈大笑,说我有“勇气 ”。就这样我做了一名乐器组的插班生,由此步入了音乐这座神圣而又陌生的殿堂。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已被山西省歌舞团请去为独唱、合唱的演出伴奏了。

  数年后,在那么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解放军某部的一辆三轮摩托把刚刚当上工人、满身油污的我拉到了军营。瘦弱的我终于穿上了又肥又大的军装,无数次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出操、站岗、列队,都认真刻苦;农场劳动从插秧到收割,从挖渠到喂猪,都一丝不苟。最难忘的是同尖刀连队一起背着步枪、手榴弹、米袋、子弹袋、小铁锹步行几个几公里,两只脚的血泡早已数不清了,却没有当人面说过一个苦字。连队的生活把一个文弱的学生锻炼成一个真正的军人。以后,我又从连队演唱组、营师宣传队到军区宣传队,一步步走着当兵的路、音乐的路。

    军区宣传队越办越大。刚提干的我,手风琴、钢琴、作曲、配器、指挥全包了。我利用一切空余时间疯狂地学习,几大本和声作曲配器方面的书被翻得破旧不堪,并且把刚刚学来的东西马上应用到工作上。总政歌舞团从广播中听到我用手风琴和乐队演奏的《保卫黄河》后,下了调令,于是我荣幸地担当了几十天总政歌舞团的伴奏演员。可终于没有顶住宣传队几位领导的软磨硬吓,我又回到了山西,回到了业余。不久我光荣地入了党,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但是,业余宣传队终于因没有编制而解散了。这时,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一张调令,使我背着背包又踏进了专业文艺团体的大门。一间小小的琴房,两个木凳支一张床板,从此在北京安家落户了。

    我到北京后,为各种歌曲乐曲写过的配器,总谱摞在一起有好几人高。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走过。有的朋友问我:你从来都不知道累吗?说实话是很累。可当我看到我正式发表的第一首歌、韦唯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边舞边歌的《一二三四五六七》时;当我的老战友阎维文热情高歌《一二三四歌》(获第三届解放军文艺奖)时;当刘斌在首体高唱《当兵的人》(获第四届解放军文艺奖)时;当国庆45周年节日的天安门广场十万人欢歌《三百六十五个祝福》时;当彭丽媛在抗洪大堤上高唱《我的士兵兄弟》,在西藏布达拉宫前高歌《珠穆朗玛》(获国务院文化部文华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时;当宋祖英和战士们一起演唱《东西南北兵》(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时;当刘小娜载歌载舞《士兵小唱》(获全军创作一等奖)时;当张薇薇、张丽丽迈着正步和女战士们一起唱着《军中姐妹》在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向我们走来时;当一个个女兵连队高唱《女兵》(获军歌大赛金奖)从我们身边走过时;当《驻香港部队之歌》《驻澳门部队之歌》在香港和澳门上空回响时;当我和战友们一起高唱“军人道德组歌”中的《听党指挥歌》《爱军习武歌》时……,我又不觉得累了,因为还有更多的事要做。

  解放军这个火热的熔炉锻炼了我。解放军这个大学校培养了我。要让我把走过的路重走一遍,可能没有这个勇气了,可我为自己走着的这条“当兵的路,音乐的路”替我母亲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