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由乃cosplay服装:聊斋志异【白话译文】(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36:44

聊斋志异【白话译文】(六)

(2011-05-10 16:29:51) 转载标签:

传统文化

分类: 文化巡礼

            

 夜叉国

     交州徐姓[1],泛海为贾。忽被大风吹去。开眼至一处,深山苍莽[2]。冀有居人,遂缆船而登,负糗腊焉[3]。
     方入,见两崖皆洞口,密如蜂房;内隐有人声。至洞外,伫足一窥,中有夜叉二[4],牙森列戟[5],目闪双灯,爪劈生鹿而食。惊散魂魄,急欲奔下,则夜叉已顾见之,辍食执入。二物相语[6],如鸟兽鸣,争裂徐衣,似欲。徐大惧,取橐中糗[7],并牛脯进之[8]。分啖甚美。复翻徐橐,徐摇手以示其无。夜叉怒,又执之。徐哀之曰:“释我。我舟中有釜甑[9],可烹饪。”夜叉不解其语,仍怒。徐再与手语[10],夜叉似微解。从至舟,取具入洞[11],束薪燃火,煮其残鹿,熟而献之。二物之喜。夜以巨石杜门[12],似恐徐遁。徐曲体遥卧[13],深惧不免[14]。天明,二物出,又杜之。少顷,携一鹿来付徐。徐剥革,于深洞处流水,汲煮数釜。俄有数夜叉至,群集吞讫,共指釜,似嫌其小。过三四日,一夜叉负一大釜来,似人所常用者。于是群夜叉各致狼麋[15]。既熟,呼徐同。居数日,夜叉渐与徐熟,出亦不施禁锢,聚处如家人。徐渐能察声知意,辄效其音,为夜叉语。夜叉益悦,携一雌来妻徐。徐初畏惧,莫敢伸;雌自开其股就徐,徐乃与交。雌大欢悦。每留肉饵徐,若琴瑟之好[16]。
     一日,诸夜叉早起,项下各挂明珠一串[17],更番出门[18],若伺贵客状。命徐多煮肉。徐以问雌,雌云:“此天寿节[19]。”雌出,谓众夜叉曰:“徐郎无骨突子[20]。”众各摘其五,并付雌。雌又自解十枚,共得五十之数,以野苎为绳[21],穿挂徐项。徐视之,一珠可直百十金。俄顷俱出。徐煮肉毕,雌来邀去,云:“接天王。”至一大洞,广阔数亩。中有石,滑平如几;四围俱有石坐;上一坐蒙一豹革,余皆以鹿。夜叉二三十辈,列坐满中。少顷,大风扬尘,张皇都出。见一巨物来,亦类夜叉状,竟奔入洞,踞坐鹗顾[22]。群随入,东西列立,悉仰其首,以双臂作十字交。大夜叉按头点视,问:“卧眉山众[23],尽于此乎?”群哄应之。顾徐曰:“此何来?”雌以“婿”对。众又赞其烹调。即有二三夜叉,奔取熟肉陈几上。大夜叉掬尽饱,极赞嘉美[24],且责常供。又顾徐云:“骨突子何短?”众曰:“初来未备。”物于项上摘取珠串,脱十枚付之,俱大如指顶,圆如弹丸。雌急接,代徐穿佳。徐亦交臂作夜叉语谢之。物乃去,蹑风而行,其疾如飞。众始享其余食而散。
     居四年余,雌忽产,一胎而生二雄一雌,皆人形,不类其母。众夜叉皆喜其子,辄共拊弄。一日,皆出攫食,惟徐独坐。忽别洞来一雌,欲与徐私,徐不肯。夜叉怒,扑徐踏地上。徐妻自外至,暴怒相搏,断其耳。少顷,其二亦归,解释令去。自此雌每守徐,动息不相离。又三年,子女俱能行步。徐辄教以人言,渐能语,调啾之中[25],有人气焉[26]。虽童也,而奔山如履坦途;依依有父子意[27]。一日,雌与一子一女出,半日不归。而北风大作。徐恻然念故乡,携子至海岸,见故舟犹存,谋与同归。子欲告母,徐止之。父子登舟,一昼夜达交。至家,妻已醮。出珠二枚,售金盈兆[28],家颇丰。子取名彪。十四五岁,能举百钧[29],粗莽好斗。交帅见而奇之[30],以为千总[31]。值边乱,所向有功,十八为副将[32]。
     时一商泛海,亦遭风飘至卧眉。方登岸,见一少年,视之而惊。知为中国人,便问居里。商以告。少年曳入幽谷一小石洞,洞外皆丛棘;且嘱勿出。
去移时,挟鹿肉来啖商。自言:“父亦交人。”商问之,而知为徐,商在客中尝识之。因曰:“我故人也。今其子为副将。”少年不解何名。商曰:“此中国之官名。”又问:“何以为官?”曰:“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33]:此名为官。”少年甚歆动[34]。商曰:“既尊君在交[35],何久淹此?”少年以情告。商劝南旋[36]。曰:“余亦常作是念。但母非中国人,言貌殊异;且同类觉之,必见残害:用是辗转[37]。”乃出曰:“待北风起,我来送汝行。烦于父兄处,寄一耗问[38]。”商伏洞中几半年。时自棘中外窥,见山中辄有夜叉往还;大惧,不敢少动。一日,北风策策[39],少年忽至,引与急窜。嘱曰:“所言勿忘却。”商应之。又以肉置几上,商乃归。
     敬抵交[40],达副总府,备述所见。彪闻而悲,欲往寻之。父虑海涛妖薮[41],险恶难犯[42],力阻之。彪抚膺痛哭,父不能止。乃告交帅,携两兵至海内。逆风阻舟,摆簸海中者半月。四望无涯,咫尺迷闷,无从辨其南北。忽而涌波接汉[43],乘舟倾覆。彪落海中,逐浪浮沉[44]。久之,被一物曳去;至一处,竟有舍宇。彪视之,一物如夜叉状。彪乃作夜叉语。夜叉惊讯之,彪乃告以所往。夜叉喜曰:“卧眉,我故里也。唐突可罪[45]!君离故道已八千里[46]。此去为毒龙国,向卧眉非路。”乃觅舟来送彪[47]。夜叉在水中推行如矢,瞬息千里,过一宵,已达北岸。见一少年,临流瞻望。彪知山无人类,疑是弟;近之,果弟。因执手哭。既而问母及妹,并云健安。彪欲偕往,弟止之,仓忙便去。回谢夜叉,则已去。未几,母妹俱至,见彪俱哭。彪告其意。母曰:“恐去为人所凌。”彪曰:“儿在中国甚荣贵,人不敢欺。”归计已决,苦逆风难渡。母子方徊徨间[48],忽见布帆南动,其声瑟瑟[49]。彪喜曰:“天助吾也!”相继登舟,波如箭激[50];三日抵岸。见者皆奔。彪向三人脱分袍裤。抵家,母夜叉见翁怒骂[51],恨其不谋。徐谢过不遑[52]。家人拜见家主母,无不战栗。彪劝母学作华言,衣锦,厌粱肉,乃大欣慰。
     母女皆男儿装,类满制[53]。数月稍辨语言,弟妹亦渐白皙。弟曰豹,妹曰夜儿,俱强有力。彪耻不知书,教弟读。豹最慧,经史一过辄了[54]。又不欲操儒业[55];仍使挽强弩,驰怒马[56]。登武进士第[57]。聘阿游击女[58]。夜儿以异种,无与为婚。会标下袁守备失偶[59],强妻之。夜儿开百石弓[60],百余步射小鸟,无虚落。袁每征,辄与妻俱。历任同知将军[61],奇勋半出于闺门。豹三十四岁挂印[62]。母尝从之南征,每临巨敌,辄擐甲执锐[63],为子接应,见者莫不辟易[64]。诏封男爵[65]。豹代母疏辞[66],封夫人。
     异史氏曰:“夜叉夫人,亦所罕闻,然细思之而不罕也: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67]。”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交州:古地名,汉武帝元封五年设置十三州部之一,辖五岭以南,今广东、广西以至印支半岛一部地区。
     [2]苍莽:苍翠深远的样子。苏辙《黄楼赋》:“山川开阖,苍莽千里。”
     [3]糗腊(xī析):干粮和干肉。糗是用炒熟的米麦捣成的细粉。腊是晒干的肉。
     [4]夜叉:梵语音译,或译“药叉”;印度神话中一种半神的小神灵,具
有“能啖”、“捷疾”的属性。佛教中列为天龙八部之一。在文学作品中,有的写其为恶魔,有的不认为他是恶魔,本篇即属后一类认识。
     [5]牙森列戟:牙齿森然加密排长戟。形容牙齿密长尖利,露出唇外。森,繁密貌。牙,前齿。
     [6]二物:指二夜叉。
     [7]糗:干粮。义同糗,常连用。
     [8]牛脯:干牛肉。“腊”的一种。[9]釜甑:煮饭的锅和蒸笼。甑,古代瓦制煮器,相当于后代以竹木制作的蒸笼。
     [10]手语:作手势语。用双手比画示意,以交流思想。
     [11]具:指釜甑等炊具。
     [12]杜门:把门堵上。杜,堵塞。
     [13]曲体:即屈体。
     [14]不免:不免被吃掉。
     [15]各致狼麋:各自送来些狼和麋鹿之类猎物。致,送。麋,麋鹿。[16]若琴瑟之好:象夫妻那样和好。《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后因以琴瑟喻夫妇。
     [17]明珠:夜明珠,一种名贵珍珠,传说夜间放光。
     [18]更番:轮班。
     [19]天寿节:此指夜叉王的生日。封建帝王以天寿称自己诞辰,取义于《尚书·君》:“天寿平格,保有殷。”
     [20]骨突子:指夜叉们佩戴的珠串。骨突子,圆形杖头,即朝廷仪仗中的金瓜。珍珠圆形与之相似,所以夜叉们称之为骨突子。[21]野苎(zhù住):野生的苎麻。
     [22]踞坐鹗顾:叉开两腿坐着,用雀鹰般的目光左右顾视。踞坐,坐时两腿伸直、叉开,是一种傲慢尊大的坐态。鹗,雀鹰,一种猛禽,目光锐利凶狠、停落时经常转睛顾盼。
     [23]卧眉山众:据后文,即卧眉国的公民。卧眉国是夜叉国之一。[24]嘉美: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喜美”。即佳美。[25]啁啾(zhōu jiū周揪):鸟鸣声。这里形容小儿学语。[26]有人气:育人类语言的味道。气,气息。
     [27]依依:依恋亲近的样子。
     [28]盈兆:极言其多。兆,古代以十万为亿,十亿为兆。一兆是一百万,也就是一千贯。
     [29]百钧:极言其重。钧是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30]交帅:交州的军事首脑。明清时代提督以下管辖一方的驻军长官是总兵,帅即指此。
     [31]千总:武官名,明嘉靖间置。明代后期职权日轻,至清为武职下级,位次于守备。[32]副将:清代从二品武官,即副总兵,亦即下文所你的“副总”。隶属于总兵,统理一协(相当于旅)军务,又称协镇。
     [33]侧目视,侧足立:形容因畏惧而不敢正视,不敢对面站立。[34]甚歆动:很羡慕,很动心。
     [35]尊君:犹言今尊。敬称别人的父亲。
     [36]南旋:南归交州。旋,还、归。
     [37]用是辗转:因此反复未定。
     [38]耗问:音讯,消息。

     [39]策策;风吹枯叶声。韩愈《秋怀诗》之一:“窗前两好树,众叶光。秋风一披拂,策策鸣不已。”
     [40]敬:特意,专诚。方言词,今曰“敬心”。
     [41]妖薮:各类怪异之物聚集的地方。
     [42]难犯:难以靠近。
     [43]汉:据二十四卷抄本改,底本作“漠”。
     [44]逐:据二十四卷抄本改,底本作“遂”。
     [45]唐突:冒犯。
     [46]故道:原来的航道。
     [47]送彪: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送徐”。
     [48]徊徨:徘徊忧思貌。《广弘明集》梁武帝(萧衍)《孝思赋》:“晨孤立而萦结,夕独处而徊徨。”
     [49]瑟瑟:风声。《文选》刘桢《赠从弟》诗之二:“亭享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50]波如箭激:逆波急驶,如离弦之箭。
     [51]翁:指徐贾。
     [52]谢过不遑:道歉不迭。谓急忙连声道歉。
     [53]类满制:很像满族服制。制,规制,款式。
     [54]经史一过辄了:经书、史书学过一遍就能通晓。了,了然,通晓。
     [55]操儒业:指读书习文以求进取。
     [56]怒马:犹言烈马,暴劣难驭的马。
     [57]登武进士第:考中武进士。科举时代取士分文武两科。唐宋以来,武科之制,规条节目虽不如文科之详明,然文武两途,历代相沿,分道并进,自明至清,行之不废。[58]游击:武官名。清代绿营兵设游击,职位次于参将,属下级武官。
     [59]标下:犹言麾下。标,清代军制,督抚等管辖的绿营兵,称标,一标三营。守备:清代绿营统兵官,位在都司之下,称营守备,统一营之兵。
     [60]开百石弓:一钧三十斤,四钧为一石。开百石弓,是夸张的说法。
     [61]同知将军:谓以都督同知挂副将军印,实即副总兵。明制,各省、各镇副总兵系由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充任,遇大战事,则挂副将军印,统兵出战,事毕纳还。故称副总兵为同知将军。卷四《棋鬼》篇又称“督同将军”。
     [62]挂印:指挂印将军。明制,各省各镇的镇守总兵,遇大战事,则挂诸号将军印,统兵出战,战毕纳还。清代多挂提督衔。
     [63]擐 (guān关)甲执锐;穿甲胄,拿武器。擐,穿。《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锐,兵器。
     [64]辟易:通避,逃躲。《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正义:“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
     [65]男爵:封建社会女子例无封爵,此谓酬功视同男子,而以爵秩封之;盖特例也。
     [66]疏 (shù述)辞:谓上疏辞爵。
     [67]“家家“句:谐语,意思是每家男人都守着个厉害老婆。悍妻泼妇俗称母夜叉。

    交州有个姓徐的人,常年漂洋过海做生意。有一次,他的船在海中行驶时,忽然被一阵狂风卷走了。等他睁开眼睛一看,自己已到了一个非常陌生的深山密林里。这是什么地方?有人在这里生活吗?他希望这里有人居住,因为这样他就可以找到朋友,可以求得别人的帮助。于是,他用缆绳把船系牢,背着剩下的一点干粮以及一些日用品上了岸。
    他蹒跚着进了山。刚进山,便看见两边悬崖上有许多洞口,它们远望像蜂窝一样,而且,洞里隐隐约约有人的声音。他怀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往山上走。到了一个洞口,他站在洞外向里偷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洞里有两个夜叉,他们的牙齿像刀戟,眼睛好像灯笼。他们正用手爪撕鹿肉吃。见此情景,徐吓得魂不附体,慌忙往山下跑。但为时已晚,因为夜叉已经发现了他,并轻而易举地把他抓进洞里。徐听这两个夜叉说话,就像听鸟兽的叫声,一点儿也听不懂。两个夜叉抢着撕破他的衣服,看起来是要把他当食物吃掉。徐吓得浑身颤抖,但脑子还算清醒,他迅速拿出袋中的干粮和牛肉脯,递给他们吃。想不到,两个夜叉吃得津律有味。吃完那些东西,他们又来翻徐的袋子,徐摇摇手,表示早已没有了。夜叉很生气,又把徐抓住。徐哀求说:"放开我,放开我吧。我的船上有锅灶,可以烹煮东西吃。"但夜叉根本听不懂他的话,仍然发怒。徐又给他们打手势,夜叉好像明白了他的意思,便跟着他一起到船上,把炊具拿进洞穴。有了炊具,徐又是找柴薪,又是烧火。他将夜叉没有吃完的鹿肉放进锅里煮,煮熟以后送给夜叉吃。夜叉从来没有吃过熟食,第一次吃煮熟了的食物,感觉味道不错,显出高兴的样子。徐暂时逃脱了死亡的威胁,心情也比刚见到夜叉时好多了。
    到了傍晚,夜叉用大石头把洞门堵住,徐猜测他们的用意是防止他逃跑。还带着恐惧感的徐,只好瑟缩着身子在远离夜叉的地方打盹。天亮后,夜叉要出洞门觅食。他们出门后又拿石头把洞门堵死了。但过了不多时,他们带回一只鹿给徐,徐剥掉鹿皮,在洞的深处取来清水,把鹿肉分成几份煮了。这时,又来了几个夜叉,他们一起把煮熟的鹿肉吃得精光。有个夜叉用手指指锅,似乎是说这玩意儿太小了。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一个夜叉背来一口大锅,看样子,那口锅是人常用的。于是,夜叉们有的弄来狼,有的弄来獐,有的弄来鹿,他们自己会煮这些动物的肉,煮熟后,喊徐一起吃。
    在洞穴里住了几天,徐和夜叉们渐渐熟悉起来。夜叉们出洞时也不再堵洞门了。慢慢地,他和他们像一家人一样聚在一起。徐对他们发出的声音所表达的意思也多少明白了些,他学他们的发音,说夜叉语。夜叉好像更喜欢徐,他们带来一个母夜叉给徐作妻子。徐开始很害怕,后来竟相处得很好。母夜叉对徐很照顾,每次出去时都留些肉给徐吃。
    忽然有一天,夜叉们起得很早。他们的颈上都挂着一串明珠,轮流出门,好像在等待贵客的来临。夜叉们吩咐徐多煮些肉。徐问母夜叉是怎么回事,她说:"今天是天寿节啊。"她出去对别的夜叉说:"徐郎没有骨突子。"于是,夜叉们各自摘下五颗,交给母夜叉,母夜叉自己解下十颗,共成五十颗,以野麻作绳子,穿起来挂在徐的颈上。经商半辈子的徐一看,这些珠子一颗就要值一百几十两银子,绝对是宝物。
    一会儿,夜叉们都出了洞穴,徐煮完肉,母夜叉进洞叫他也出去迎接天王。徐跟母夜叉来到一个有几亩宽的大洞穴,看见洞穴中间有块石头光滑得像桌子一样,四周围有石墩,主席之位是用豹皮包裹的,其余的都是鹿皮包裹的。二三十位夜叉,依次排列入座。一会儿,突然刮起大风,夜叉们慌忙出洞迎接,来者是庞然大物,模样跟夜叉差不多。他进洞后,坐在主席位置上,环视四周。夜叉们也都跟着进了洞,分成东西两排。他们全仰着头,双手交叉成十字。大夜叉清点了一下夜叉数,问道:"卧眉山的全在这儿吗?"
    夜叉们哄闹着答应了。大夜叉看看徐,发现他不是夜叉,便问:"这个人是从哪里来的?"夜叉们将徐来洞穴的经历讲了一遍,并称赞他善于烹调。这时,便有两三个夜叉,跑去拿来熟肉放在桌几上。大夜叉用手抓着吃了个饱,他称赞熟肉味道香美,并叫以后经常供给他。他看徐的骨突子短,便从自己的颈上取下珠串,解下十颗给他。大夜叉给的珠子有手指头那么大,而且非常圆。徐用夜叉语表示感谢。大夜叉这才离去。
    徐在山洞里同夜叉们一起生活了四年多。这时,母夜叉已替他生下两男一女。这三个孩子都跟正常人长得一模一样,一点也不像是母夜叉生的。夜叉们都很喜欢这些孩子,常来跟孩子们戏耍。
    时光飞逝。转眼间又过去三年。徐的几个孩子都会走路了。徐教他们说人话,他们咿咿呀呀,慢慢学会了一些。这些孩子虽然都还小,但走山路像走平地一样,一点也不吃力。他们跟徐感情很深。
    有一天,母夜叉带着一子一女外出,半天没有回来。徐思念故乡心切,便带着儿子到海岸边,发现他的那条船还在,他就和儿子商量一同返回故乡去。儿子要去告诉母亲,被徐阻拦了。于是,父子俩乘船离开了这片深山密林。不久就重新返回交州。徐回到家里,才知道妻子以为他已葬身大海,便改嫁他人了。徐就和儿子生活在一起。他拿出两颗珍珠,卖了很多钱,他们用这些钱添置家产和什物,家里的生活很富裕。徐给儿子取名为彪。徐彪长到十四五岁时,能举几千斤重的东西,力大过人。交州军师认为他是个奇人,便让他做了千总。不久,徐彪因为出征有功,十八岁就被提拔为副将。
    大约在这个时候,有个商人过海时也遇到大风,他的船也被吹到卧眉山。这个商人登岸时,发现岸边有一个少年。那少年看见他大吃一惊。少年忙问商人从哪里来,商人说自己是中国人。问籍贯在哪里,商人说在交州。于是,少年把他拉到幽谷的一个小石洞中,叮嘱他不要外出。商人一看,洞外满是荆棘,更不见有人烟。他正在纳闷,那少年已返回洞穴,并带来一些鹿肉给他吃。少年说:"我父亲也是交州人。"商人这才知道这少年原是徐某的儿子。商人在外地见过徐,便对少年说:"你父亲是我的老朋友,现在他的一个儿子已做了副将。"少年不懂什么是副将,商人解释说:"这是中国的官员。"少年又问:"什么是官?"商人只好又解释一番:"出门时有车马,住的是好房子,在上面喊一声,下面就有上百个人呼应,别人见到他,只敢侧目而看,侧身而立,这样的人就叫官。"听商人这么一说,少年羡慕不已。
    商人对他说:"既然你父亲在交州,你怎么还老是留在这里不走?"少年便把夜叉国的情况讲给商人听。少年有些无奈地说:"我也常常想找父亲去,但母亲不是中国人,言语相貌都不相同。更何况要是被这里的同伴发觉,必死无疑。因此,我有些犹豫不决。"少年出洞时,对商人说:"等刮北风时,我为你送行。请你到我父亲和哥哥那里,把我的情况告诉他们。"
    商人藏在洞穴里快一年了,少年一直在关照他,所以他没有受到伤害。他常常在荆棘丛中向外探望,见山中常有夜叉来往,特别害怕,只好呆在洞里不敢外出。直到有一天,北风呼啸,那少年很快赶来了,他带着商人跑向海边,路上一再叮嘱:"我的话你可别忘了。"商人答应了。
    商人经过一番颠沛,总算又回到中国。到了交州以后,他立刻去找徐彪副将。商人将自己这半年的所见所闻全部告诉了徐家父子。徐彪听了以后非常悲伤,要去寻找母亲和弟弟。但父亲不赞成,父亲担心出海会有各种凶险,容易出事故。徐彪捶胸顿足,痛哭不已。父亲劝阻不住,便报告了交州军帅。军师让徐彪带两名士兵一同航行。
    徐彪的船也不顺利,在海上颠簸了半个月,还没上岸。更糟糕的是,他们迷失了方向,无法分辨东南西北。忽然,海浪滔天,船被掀翻,徐彪和两名士兵一同掉进大海。他随波沉浮,过了好长时间,他感觉像是被什么动物拉去,到了一个有房屋的地方。定眼一看,旁边站着一个夜叉模样的动物。
    徐彪说起夜叉语。那夜叉一惊,忙问徐彪要去什么地方,徐彪说要去卧眉山。夜叉高兴地说:"卧眉是我的故乡,冒犯你了。你偏离航道已有八千里之远。这是去毒龙国的,不是去卧眉的航道。"于是,夜叉找来船送徐彪去卧眉山。夜叉在水中推船,船如飞箭一样迅速前行,转眼之间已走千里。一个晚上就到达卧眉北岸。只见一个少年在水边观望。徐彪知道山中没有人类,怀疑是弟弟。走近一看,果真是弟弟。两人相见,握手大哭。徐彪想带弟弟一起回家,弟弟却跑去接母亲和妹妹。母亲见到徐彪也高兴得哭起来。她听儿子说要接她去交州,担心以后被人欺凌,但徐彪说:"我在中国是有地位的人,别人不敢欺凌我们的。"于是,母夜叉和三个孩子一起前往中国。在海上航行三天后,终于到达交州海岸。岸上的人见到母夜叉长得怪模怪样,都吓得跑走了。
    母夜叉见到徐某时,说了不少怨气话。她恨徐某当年离开卧眉时不事先同她商量。徐某连忙谢罪。家里的仆人拜见主母时,都吓得战战兢兢的。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徐彪劝母亲学汉语,学汉人穿衣吃饭。结果,母女俩都穿上了女子衣服。几个月后,他们能说一些简单的汉语。徐彪的弟弟妹妹也渐渐白净起来。他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弟弟叫徐豹,妹妹叫徐夜儿。徐彪后悔自己没有读过书,就请人教弟弟读书。徐豹很聪明,经史子集读一遍就懂了。后来,他考中武进士。夜儿能拉强弓,只是因种类不同,无人向她求婚。后来,她嫁给了徐彪的下属袁守备。

     小髻

     长山居民某[1],暇居,辄有短客来[2],久与板谈[3]。素不识其生平,颇注疑念。客曰:“三数日将使徙居,与君比邻矣。”过四五日,又曰:“今已同里,旦晚可以承教。”问:“乔居何所[4]?”亦不详告,但以手北指。自是,日辄一来。时向人假器具;或吝不与,则自失之。群疑其狐。村北有古冢,陷不可测,意必居此。共操兵杖往。伏听之,久无少异。一更向尽,闻穴中戢戢然[5],似数十百人作耳语。众寂不动。俄而尺许小人,连而出[6],至不可数。众噪起,并击之。杖杖皆火,瞬息四散。惟遗一小髻,如胡桃壳然,纱饰而金线。嗅之,骚臭不可言。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长山:县名,明清时属山东济南府。
     [2]短客:矮客人。
     [3]扳 (pān攀)谈:谓主动找人闲谈。
     [4]乔居:迁居。《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乔谓乔迁,迁居的美称。
     [5]戢戢 (jíjí及及):低语声;犹言唧唧哝哝、嘁嘁喳喳。[6]连(lóu娄);络绎不绝。见《说文》段注。

    长山县有位居民,闲居之时,常有一位矮个客人来访,长时间地攀谈。这位居民和矮客素昧平生,不知他到底是什么人,因而颇为怀疑。矮客说:“过上三四天,我就要搬家,和你做邻居了。”过了四五天,又说:“如今已和你做了邻居,早晚可以来聆听你的教诲了。”居民问矮客:“你乔迁到了何处?”矮客也不详细说明,只用手往北一指。从此,这矮客差不多每天来一趟。有时向人借器具,有人舍不得借给他,这东西就自行丢失。大家疑心这矮客是狐狸。村北有一座古坟,塌下一个洞,深不可测,估计狐狸会住在这里。于是,村民拿着武器农具来到古坟旁,趴在地上探听动静,过了好久,也没什么异常的声音。一更天快要过去时,听到古坟洞穴中切切有声,好像有几十上百人作耳语。众人都屏息不动。忽见有一尺多高小人,从洞里络绎不绝地出来?不可胜数。众人呼喊而起,击打小人。手中的件件武器都起了火,小人也顷刻之间散尽。只落在地上一个小小的发醫,像核桃那么大,有纱作的饰物,金线捆扎。一闻,则十分骚臭。

     西僧

     两僧自西域来[1],一赴五台[2],一卓锡泰山[3]。其服色言貌[4],俱与中国殊异。自言:“历火焰山[5],山重重,气熏腾若炉灶。凡行必于雨后,心凝目注[6],轻迹步履之[7];误蹴山石,则飞焰腾灼焉。又经流沙河,河中有水晶山,峭壁插天际,四面莹澈,似无所隔。又有隘,可容单车;二龙交角对口把守之。过者先拜龙;龙许过,则口角自开。龙色白,鳞鬣皆如晶然[8]。”僧言:“途中历十八寒暑矣。离西土者十有二人,至中国仅存其二。西土传中国名山四[9]:一泰山,一华山[10],一五台,一落伽也[11]。相传山上遍地皆黄金,观音[12],文殊犹生[13]。能至其处,则身便是佛,长生不死。”听其所言状,亦犹世人之慕西土也[14]。倘有西游人[15],与东渡者中途相值[16],各述所有,当必相视失笑,两免跋涉矣。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西域:玉门关以酋、巴尔喀什湖以东广大地区,古称西域。
     [2]五台:山名。在今山西五台、繁峙县境,山有东南西北中五峰,故称五台,又名清凉山。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为文殊师利菩萨显灵说法道场,自隋唐以来香火极盛。
     [3]卓锡:谓僧人投宿;又称挂锡。卓,悬挂。锡,锡杖。泰山:又称“岱山”、“岱宗”,为五岳中的东岳。主峰在山东泰安县境。
     [4]服色:指服装的款式。[5]火焰山:及下文“流沙河”,皆吴承恩《西游记》中西土地名。但关于火山、弱水的记载,则见于古籍甚早,是火焰山、流沙河的渊源。[6]心凝目注:思想集中,目力专注。
     [7]轻迹步履:轻步通过。意思是不能乘车马,脚步也不能放重。[8]鬣(liè列):颈颔上的毛须及脊尾上的短鳍。
     [9]西土:即上文“西域”。
     [10]华山:五岳中的西岳。在陕西华阴县境,以奇险著称。[11]落伽:山名,即普陀洛伽山,又名普陀山。在浙江普陀县,为舟山群岛之一。相传为观音菩萨显灵说法道场,故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12]观音:佛教菩萨名,即观世音。因唐讳太宗名,故去“世”字。佛教把他描写为大慈大悲的菩萨,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解救,故名。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另三为文殊、普贤、地藏)。自唐以后,中国寺院中的观音塑像常作女相。
     [13]文殊:佛教菩萨名,即文殊师利。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专司智慧。塑像多骑狮子,表示智慧威猛。[14]西土:这里指佛国。即净土宗所悦的“西方净土”、“西方极乐世界”。
     [15]西游人:指向西土礼佛求经的僧人。
     [16]东渡者:指西土东来的僧人。

    有西方和尚从西域来到中原,一个到了五台出,一个住在泰山。在泰山的这位西方和尚,服装、相貌、言语,都和中国不同。他说:“来中国路上,路过火焰山,热气熏腾,如同在炉灶之中。走路一定要在雨后,小心翼翼,目光专注,蹑手蹑脚,一不小心,误碰到山石,腾的一下就蹿起火舌。又经过流沙河,河中有座水晶山,陡峭的山峰直插云端。这山四面晶莹透明,隔山看物,毫无阻隔。又有险关,狭窄只容一辆车走过,有两只龙角对角口对口地把守着。过往行人先向龙行礼,龙允许经过时,龙角龙口自然分开。这龙是白色的,龙麟和龙须都如水晶一般。”这西方和尚还说:“在旅途上经过了18年了,离开西方时是12人,到达中国的仅剩下两人。西方传说中国有4大名山:泰山、华山、五台山,落伽山。相传山上遍地都是黄金,观音、文殊两位菩萨还活着。如能到四大名山,就立地成佛,长生不老。”听他的这番话,西方人羡慕东土,就和中国人羡慕西方是一样的。如果有去西方的和从西方来的人在中途相遇,各讲自己的见闻,必定会相对不由自主地笑起来,折回本土,免除跋涉之苦了。

     老饕

     邢德,泽州人[1],绿林之杰也[2]。能挽强弩[3],发连矢,称一时绝技。而生平落拓,不利营谋[4],出门辄亏其资。两京大贾[5],往往喜与邢俱,途中恃以无恐。会冬初,有二三估客,薄假以资[6],邀同贩鬻[7];邢复自罄其囊[8],将并居货[9]。有友善卜,因诣之。友占曰:“此爻为‘悔’[10],所操之业,即不母而子亦有损焉[11]。”邢不乐,欲中止,而诸客强速之行。至都,果符所占。腊将半[12],匹马出都门。自念新岁无资,倍益快闷。
     时晨雾[13],暂趋临路店,解装觅饮。见一颁白叟[14],共两少年,酌北牖下。一僮侍,黄发蓬蓬然[15]。邢于南座,对叟休止[16]。僮行觞,误翻具[17],污叟衣。少年怒,立摘其耳[18]。捧巾持,代叟揩拭。既见僮手拇俱有铁箭[19],厚半寸;每一,约重二两余。食已,叟命少年,于革囊中探出镪物[20],堆累几上,称秤握算[21],可饮数杯时,始缄裹完好。少年于枥中牵一黑跛骡来[22],扶叟乘之;僮亦跨羸马相从[23],出门去。两少年各腰弓矢,捉马俱出。邢窥多金,穷睛旁睨[24],馋焰若炙[25]。辍饮,急尾之。视叟与僮犹款段于前[26],乃下道斜驰出叟前[27],紧关弓[28],怒相向。叟俯脱左足靴,微笑云:“而不识得老饕也[29]?”邢满引一矢去。叟仰卧鞍上,伸其足,开两指如箝[30],夹矢住。笑曰:“技但止此,何须而翁手敌[31]?”邢怒,出其绝技,一矢刚发,后矢继至。叟手掇一,似未防其连珠[32];后矢直贯其口[33],踣然而堕[34],矢僵眠。僮亦下。邢喜,谓其已毙,近临之。叟吐矢跃起,鼓掌曰:“初会面,何便作此恶剧?”邢大惊,马亦骇逸[35]。以此知叟异[36],不敢复返。
     走三四十里,值方面纲纪[37],囊物赴都;要取之[38],略可千金,意气始得扬[39]。方疾骛间[40],闻后有蹄声;回首,则僮易跛骡来,驶若飞。叱曰:“男子勿行!猎取之货[41],宜少瓜分[42]。”邢曰:“汝识‘连珠箭邢某’否?”僮云:“适已承教矣。”邢以僮貌不扬,又无弓矢,易之。一发三矢,连不断[43],如群隼飞翔[44]。僮殊不忙迫,手接二,口衔一。笑曰:“如此技艺,辱寞煞人[45]!乃翁偬遽[46],未暇寻得弓来;此物亦无用处,请即掷还。”遂于指上脱铁,穿矢其中,以手力掷,呜呜风鸣。邢急拨以弓;弦适触铁,铿然断绝,弓亦绽裂。邢惊绝。未及觑避,矢过贯耳,不觉翻坠。僮下骑,便将搜括。邢以弓卧挞之。僮夺弓去。拗折为
     两;又折为四,抛置之。已,乃一手握邢两臂,一足踏邢两股;臂若缚,股若压,极力不能少动。腰中束带双叠,可骈三指许[47];僮以一手捏之,随手断如灰烬。取金已,乃超乘[48],作一举手,致声“孟浪”[49],霍然径去[50]。
     邢归,卒为善士[51]。每向人述往事不讳。此与刘东山事盖仿佛焉[52]。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泽州:州名,隋置。唐代迭有废置。宋至清初相沿,雍正时升为府,辖今山西省晋东南地区西部一带,故治在晋城县。
     [2]绿(lù碌)林之杰,犹言绿林好汉。绿林,地名,位于湖北当阳县东北。西汉末年,王匡、王凤等于此聚众起事,反抗王莽,称“绿林军”。后代以绿林泛指聚集山林间反抗官府的集团,统治阶级则把它作为强盗的代

     [3]强弩:指一种强力的连弩;是一种用机栝发射的弓,可数矢连发,力强及远,超过普通的弓。连矢:连发之矢,即下文“连珠箭”,为连弩所发。[4]不利营谋:不利于经商谋利。
     [5]两京:南京和北京。
     [6]薄假以资:借给邢少量资本。
     [7]贩鬻:贩卖。
     [8]自罄其囊:拿出自己所有的钱。罄,尽。囊,钱袋。
     [9]居货:购进货物,以待贩运。
     [10]此爻为“悔”:所占卦的爻辞有“悔”。《周易》占卜吉凶有专门术语;“悔”为术语之一,义为凶、咎,乃不吉之占。
     [11]所操之业,即不母而子,亦有损焉,意谓邢某此行贩鬻,必然蚀本、亏损。经商以本生息,本曰“母”,息曰“子”。
     [12]腊:旧历十二月。
     [13]雾:此从青柯亭本,底本作“露”。
     [14]颁白叟:须发参白的老人。《孟子·梁惠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注:“颁者,班也。头半白班班者也。”[15]蓬蓬:散乱的样子。
     [16]对叟休止:面向老者坐下。
     [17]具:盘中菜肴。,盘。
     [18]摘:揪,提。
     [19]箭:扳指,古名决、抉或;一般用骨、象牙制作,戴在拇指上,是射箭时拉弓的用具。
     [20]探出镪(qiǎng抢)物:掏出财物。镪,通,本指钱贯(穿钱绳),借指银钱。
     [21]握算:握筹而算;拿算盘计数。
     [22]枥:牲口槽。
     [23]羸马:瘦马。
     [24]穷睛旁睨:用穷极之人的眼神从旁偷觑。
     [25]馋焰若炙:馋羡的目光像要冒出火来。炙,燃火。
     [26]款段:马行迟缓从容的样子。
     [27]下道斜驰:离开大路,抄取捷径。
     [28]紧关(wān弯)弓:带住马,拉开弓。紧,拉紧马勒,使马停步。关弓,弯弓。[29]而:尔。老饕(tāo滔):大约是此叟的江湖绰号,意为老财迷或老馋鬼。苏轼有《老饕赋》:“盖聚物之夭美,以养我之老饕。”后因称贪馋者为老饕。
     [30]箝:通“钳”。
     [31]而翁:你老子;老饕自称。手敌:亲手对付。
     [32]连珠:连珠箭,即“连矢”,连弩所射出的箭。
     [33]贯:穿入,射进。
     [34]踣 (bó薄)然:跌倒的样子。堕:从跛骡上跌落下来。[35]骇逸:马受惊狂奔。
     [36]异:本领高强;不寻常。
     [37]方面纲纪:地方大员的仆人。方面,主持一方军政事务的官员;明清称总督、巡抚为方面官、方面大员。纲纪,即纪纲之仆,指奴仆总管,
可用作奴仆美称。
     [38]要取:拦路劫取。
     [39]扬:扬厉,振作。
     [40]疾骛 (wù务):乘马疾驰。
     [41]猎取:夺取。
     [42]瓜分:剖分。
     [43]连 (lóu娄):接连不断的样子。
     [44]隼 (sǔn损):即鹗,又名雀鹰,一种鹞属猛禽。
     [45]辱寞煞人:犹言羞死人。辱寞,又写作辱没。
     [46]偬遽:匆忙,仓猝。
     [47]骈三指许:大约三指并拢那么宽。骈,并。
     [48]超乘:本称跃身上车 (车乘);这里指黄发僮跳上骡背(乘骑)。
     [49]孟浪:犹言卤莽、莽撞:是故作道歉的嘲讽语。
     [50]霍然:疾速的样子。
     [51]善士:谓循礼守法,安分作人。
     [52]刘东山:宋幼清《九别集》卷二《刘东山》:刘东山,明嘉靖时三辅捉盗人,自号连珠箭,认为无人可敌。一日途中遇一黄衫毡笠少年,携弓重二十。东山惶惧。少年劫东山车资以去。东山自此隐居卖酒。三年后,黄衫少年复至酒店,酬其千金。其事又见《初刻拍案惊奇·刘东山技顺城门》篇,二书年代大致同时。

    有个叫邢德的人,是条绿林好汉。他的箭术很高强,远近闻名。但是,好箭术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气。他出门做生意的时候,常常碰上倒霉事,结果赚不到钱,反而赔了本。正因为如此,所以他的一生都穷困潦倒。不过,他的朋友不少,尤其是南北两京的商人为仰仗他的箭术,都愿意跟他一起出门。
    有一年初冬,有几个客商主动借给邢德一些本钱,拉他一起做新的买卖。那时候的人相信迷信。在进货之前,邢德便去找会卜卦的一个朋友卜卦。那个朋友对他说,这次买卖即使不亏本,也绝对赚不了多少钱。邢德听了这话,心中闷闷不乐。因为他自己并没有多少本钱,要是这次再亏本,他连借来的钱都还不起。因此,他想退出来,不做这趟生意。但是,那几个借钱给他的客商死活拉上他,并且,很匆忙地出发了。到达都城后,他的买卖做得极不顺心。腊月中旬,邢德独自一人骑马出了城门。想到没赚着钱过年,他的心情好不郁闷。见路边有家客店,他便解下行装喝起酒来。这时,在客店餐厅的北窗下,有个白发老人与两个少年正在饮酒,桌边站着一个头发蓬乱的童子。他们吃完酒菜后,老人叫少年从袋里拿出银子,堆在桌上。交完酒菜钱后,他们就要离开客店。少年从马槽里牵出一只骡子,扶老人骑好,童子则跨上一匹瘦马跟随。待这一老一少走出几丈远,两少年才各自带着弓箭,策马追去。邢德见他们有那么多银子,眼里几乎要冒出火光来。他也扔下碗筷,悄悄尾随他们而去。原来,老人和童子走得并不快,邢德穿近路不一会儿就跑到他们前面。他勒住马,忽然拉开弓对准老人,只见老人却不紧不慢地弯下身子去脱左脚上的靴子,他微笑着对邢德说:"你不认识老饕吗?"邢德也顾不上同他说话,拉满弓一箭射去,但这老人好像没看见一样沉稳,他仰卧马鞍上,伸出脚,张开两个脚趾就将邢德射来的箭紧紧夹住了。他带着嘲笑的口吻对邢德说:"就你这点本事,哪里用得着你爷爷动手?"邢德被激得涨红了脸,他施展出自己的绝技,一箭连着一箭向老人射去。老人用手抓住一枝箭,好像没有预防他的第二枝连珠箭,呼地从骡背上摔下来,嘴里衔着箭僵卧在地。跟随他的童子也下了马。邢德高兴坏了,他以为老人已被他射伤。不料,他刚走到老人旁边,老人竟一口吐出箭,跃身而起,指着邢德说:"初次见面,你为什么这样无礼?"邢德着实吃了一惊,他的马也受到惊吓,一阵乱跑。邢德这才明白老人是个奇人,他连头也不敢回,灰溜溜地逃走了。
    邢德拍马走了三四十里,遇到一支官府押送金银财宝的队伍。他仗着自己的武艺,截走了一千多两银子。他正有些得意时,忽然听见身后有马蹄声。回头一看,原来是童子换骑了老人的那头跛骡追来了。童子边追边喊:"你不要走,快把抢来的东西分一半给我。"邢德说:"你认识我'连珠箭'邢某吗?"童子不以为然地回答:"刚才已领教过了。"邢德见童子其貌不扬,身上又没有弓箭,以为好对付。他一连射了三枝箭,却都被童子接住了。童子笑着说:"这点本事羞死人了。我来的匆忙,没有带弓来,你的这些箭我拿着也没什么用,就把它们还给你吧。"说着,就从手指上脱下铁环,穿在箭上,然后用力一掷,只听得呜呜风响。邢德急忙用弓一挡,不料,弓弦正好碰上铁环,当的一声断了,弓身也随之破裂。这一来,邢德吓晕了,童子掷过来的箭迅即穿耳而过,邢德扑嗵一声跌下马。童子跟着下马要来搜查,邢德躺在地上用弓击打,童子夺过弓,一折两半,再一折成四段,丢弃一边。接着,童子用手和脚将邢德压在地上,邢德几乎动弹不得。他那条厚实的腰带,早被童子用手捏得粉碎。制服了邢德,童子取走了大部分银子,跳上跛骡,说声"鲁莽了",一摆手就跑得远远的了。从这件事以后,邢德不再有恃无恐了。他变得待人和善起来。因为他懂得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连城

     乔生,晋宁人[1]。少负才名。年二十余,犹淹蹇[2]。为人有肝胆[3]。与顾生善;顾卒,时恤其妻子。邑宰以文相契重[4];宰终于任,家口淹滞不能归[5],生破产扶柩,往返二千余里。以故士林益重之[6],而家由此益替[7]。史孝廉有女,字连城,工刺绣,知书。父娇保之[8]。出所刺“倦绣图”,征少年题咏[9],意在择婿。生献诗云:“慵鬟高髻绿婆娑[10],早向兰窗绣碧荷;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蛾。”又赞挑绣之工云[11]:“绣线挑来似写生[12],幅中花鸟自天成[13];当年织锦非长技,幸把回文感圣明[14]。”女得诗喜,对父称赏。父贫之。女逢人辄称道;又遣媪矫父命[15],赠金以助灯火[16]。生叹曰:“连城我知己也!”倾怀结想,如饥思。
     无何,女许字于鹾贾之子王化成[17],生始绝望;然梦魂中犹佩戴之[18]。未几,女病瘵[19],沉痼不起[20]。有西域头陀[21],自谓能疗;但须男子膺肉一钱,捣合药屑。史使人诣王家告婿。婿笑曰:“痴老翁,欲我剜心头肉也[22]!”使返。史乃言于人曰:“有能割肉者妻之。”生闻而住,自出白刃,膺授僧[23]。血濡袍裤,僧敷药始止。合药三丸。三日服尽,疾若失。史将践其言[24],先告王。王怒,欲讼官。史乃设筵招生,以千金列几上,曰:“重负大德,请以相报。”因具白背盟之由。生怫然曰[25]:“仆所以不爱膺肉者,聊以报知己耳,岂货肉哉!”拂袖而归。女闻之,意良不忍,托媪慰谕之。且云:“以彼才华,当不久落[26]。天下何患无佳人?我梦不祥,三年必死,不必与人争此泉下物也[27]。”生告媪曰:“‘士为知己者死’[28],不以色也。诚恐连城未必真知我:不谐何害[29]?”媪代女郎矢诚自剖[30]。生曰:“果尔,相逢时,当为我一笑,死无憾!”媪既去,逾数日,生偶出,遇女自叔氏归,睨之。女秋波转顾,启齿嫣然[31]。生大喜曰:“连城真知我者!”会王氏来议吉期[32],女前症又作,数月寻死。生往临吊[33],一痛而绝。史舁送其家。
     生自知已死,亦无所戚。出村去,犹冀一见连城。遥望南北一道,行人连续如蚁[34],因亦混身杂迹其中。俄顷,入一廨署,值顾生,惊问:“君何得来?”即把手将送令归。生太息,言:“心事殊未了。”顾曰:“仆在此典牍[35],颇得委任。倘可效力,不惜也。”生问连城。顾即导生旋转多所,见连城与一白衣女郎,泪睫惨黛[36],藉坐廊隅[37]。见生至,骤起似喜,略问所来。生曰:“卿死,仆何敢生!”连城泣曰:“如此负义人,尚不吐弃之,身殉何为?然已不能许君令生,愿矢来世耳。”生告顾曰:“有事君自去,仆乐死不愿生矣。但烦稽连城托生何里,行与俱去耳[38]。”顾诺而去。白衣女郎问生何人,连城为缅述之。女郎闻之,若不胜悲。连城告生曰:“此妾同姓,小字宾娘,长沙史太守女[39]。一路同来,遂相怜爱。”生视之,意态怜人。方欲研问,而顾已反,向生贺曰:“我为君平章已确[40],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两人各喜。方将拜别,宾娘大哭曰:“姊去,我安归?乞垂怜救,妾为姊捧耳[41]。”连城凄然,无所为计,转谋生。生又哀顾。顾难之,峻辞以为不可。生固强之。乃曰:“试妄为之[42]。”去食顷而返,摇手曰:“何如!诚万分不能为力矣!”宾娘闻之,宛转娇啼,惟依连域肘下,恐其即去。惨怛无术[43],相对默默;而睹其愁颜戚容[44],使人肺腑酸柔[45]。顾生愤然曰:“请携宾娘去。脱有愆尤[46],小生拚身受之!”宾娘乃喜,从生出。生忧其道远无侣。宾娘曰:“妾从君去,不愿
归也。”生曰:“卿大痴矣。不归,何以得活也?他日至湖南,勿复走避[47],为幸多矣。”适有两媪摄牒赴长沙[48],生属之[49],宾娘泣别而去。
     途中,连城行蹇缓,里余辄一息;凡十余息,始见里门。连城曰:“重生后,惧有反覆。请索妾骸骨来,妾以君家主,当无悔也。”生然之。偕归生家。女惕惕若不能步[50],生伫待之。女曰:“妾至此,四肢摇摇,似无所主。志恐不遂,尚宜审谋;不然,生后何能自由?”相将入侧厢中。默定少时[51],连城笑曰:“君憎妾耶?”生惊问其故。赧然曰:“恐事不谐,重负君矣。请先以鬼报也。”生喜,极尽欢恋。因徘徊不敢遽生,寄厢中者三日。连城曰:“谚有之:‘丑妇终须见姑嫜。’戚戚于此,终非久计。”乃促生入。才至灵寝[52],豁然顿苏。家人惊异,进以汤水。生乃使人要史来[53],请得连城之尸,自言能活之。史喜,从其言。方舁入室,视之已醒。告父曰:“儿已委身乔郎矣[54],更无归理。如有变动,但仍一死!”史归,遣婢往役给奉。王闻,具词申理。官受赂,判归王。生愤懑欲死,亦无之奈何[55]。连城至王家,忿不饮食,惟乞速死。室无人,则带悬梁上。越日,益惫,殆将奄逝。王惧,送归史。史复舁归生。王知之,亦无如何,遂安焉。连城起,每念宾娘,欲遣信住侦之[56],以道远而艰于往。一日,家人进曰:“门有车马。”夫妇出视,则宾娘已至庭中矣。相见悲喜。太守亲诣送女,生延入。太守曰:“小女子赖君复生,誓不他适,今从其志。”生叩谢如礼。孝廉亦至,叙宗好焉[57]。生名年,字大年。异史氏曰:“一笑之知,许之以身,世人或议其痴;彼田横五百人[58],岂尽愚哉!此知希之贵[59],贤豪所以感结而不能自已也。顾茫茫海内,遂使锦绣才人[60],仅倾心于蛾眉之一笑也,亦可慨矣!”
     正文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异史氏曰”据二十四卷抄本补
     【注释】
     [1]晋宁:州县名。唐置晋宁县,元为晋宁州,明清因之。州治在今云南省晋宁县。
     [2]淹蹇:滞留困顿,谓科举不得志。
     [3]有肝胆:忠义诚信,勇于为人尽力。
     [4]契重:投合,尊重。
     [5]淹滞:困阻,久留。
     [6]士休:读书人中间。“之”字据二十四卷抄本补。
     [7]替:衰败。
     [8]娇保:娇养。保,养育,抚养。
     [9]征:征集。题咏:题诗赞咏。
     [10]“慵鬟”四句:此诗即图题咏,大意谓:闺中少女早起即于窗前刺绣。先绣绿荷。待绣到荷底鸳鸯时,不禁怅然神驰,不知不觉停下针线,伤神地皱拢双眉。因绣久困倦,那髻鬟边的秀发也不免有些披拂散乱。慵鬟,困倦时的发鬟。婆娑,飘拂不整貌,兰窗,兰闺之窗,少女卧室的窗户。魂欲断,谓魂驰神往。暗停,默默停下。
     [11]挑绣:挑花和刺绣;绣花时的两道工艺。
     [12]写生:指画家对实物的描摹。
     [13]天成:天然生成。

     [14]“当年织锦”二句:意思是,与连城刺绣之美相比,当年苏蕙把回文图诗织在锦缎上也算不得技巧高明,她不过侥幸取得女皇武则天的赏识罢了。据《晋书·列女·窦滔妻传》:普窦滔妻苏蕙,字若兰,善属文。滔仕前秦苻坚为秦州刺史,被徒流沙。苏氏在家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寄。诗长八百四十一字,可宛转循环以读,词甚凄惋。唐武则天为作《璇巩图诗序》,称其“五彩相宣,莹心晖目”。
     [15]矫:假托。
     [16]助灯火:资助乔生读书费用。
     [17]许字:许婚。鹾(cuó矬)贾:盐商。《礼记·曲礼》:“盐曰咸鹾。”[18]佩戴:佩恩戴德;意思是感念不忘。
     [19]瘵 (zhài债):痨病,即肺病。
     [20]沉痼:病势积久难医。
     [21]西域: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西城”。头陀:梵文音泽,泛指一切僧众;此特指行脚乞食僧人。
     [22]心头肉:习喻关系性命之物。唐聂夷中 《咏田家》诗:“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此指“膺肉”。
     [23](kuí奎):割。
     [24]践其言:履行自己的诺言。指以女妻乔生。
     [25]怫 (fú符)然:生气的样子。
     [26]落:沉沦。
     [27]泉下物:指死人。谓己不久将死。
     [28]土为知已者死:《汉书·司马迁传》报任安书:“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
     [29]不谐:不能成事;指不能结为夫妻。何害:何妨。
     [30]矢诚自剖:发誓自明心迹。
     [31]嫣 (yān胭)然:形容美笑。
     [32]吉期:好日子;指完婚日期。
     [33]临吊:哭吊。哭死者叫临,慰问其亲属叫吊。
     [34]连续: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连绪”。
     [35]典牍:主管文书案卷。
     [36]泪睫惨黛:犹言愁眉泪眼。惨,悲伤。黛,眉。
     [37]藉坐廊隅:在廊下一角,席地而坐。
     [38]行:将。
     [39]太守:知府、知州的古称。明清于长沙置府。
     [40]平章已确:商办已妥。平章,商量处理。
     [41]捧:犹言奉中栉、侍盥沐;意为居妾媵之位,给役侍奉。,佩巾,古代妇女用以擦拭不洁。《礼记·内则》规定:“少事长,贱事贵”都有“盥卒授巾”的礼节。
     [42]试妄为之:试办一下看看。妄,姑妄。表示下循规章和没有把握。
     [43]惨怛 (dá答):忧伤,悲痛。
     [44]愁颜: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愁艳”。
     [45]肺腑酸柔:犹言心酸肠软。
     [46]脱有愆尤:假若有罪责、过失。
     [47]走避: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去避”。

     [48]摄牒:携带公文。指出公差。
     [49]生属之:乔生把携带宾娘的事嘱托两媪。属,同“嘱”,意谓嘱托。据二十四卷抄本补,底本无“之”字。
     [50]惕惕:忧惧貌。
     [51]嘿定:沉默定息。嘿,同默。
     [52]灵寝:灵床,即停尸床。
     [53]要:邀。
     [54]委身:托身,许身。
     [55]无之奈何: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无“何”字。
     [56]信:古称使者为“信”。往侦: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参”。
     [57]叙宗好:叙同宗之族谊。孝廉与太守同姓史。
     [58]“彼田横五百人”二句:此为作者以田横部下五百人忠于田横,赞扬乔生“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田横,秦末齐人。拒项羽,复齐地,自立为齐王。刘邦称帝后,田横率五百士逃往海岛。刘邦怕他作乱,下诏强迫他入洛阳,并答应把他封王封侯。田横行至距洛阳三十里的尸乡,因耻于向刘邦称臣,与从者皆自杀。岛上五百人闻讯后也全部自杀。事见《史记·田儋列传》等。
     [59]“此知希之贵”二句:意谓正因知己难求,所以贤豪之士对知遇之德感结于心。知希之贵,语本《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而有变化。韩愈《祭田横墓文》说:“事有旷百世而相感者,余不知其何心;非今世之所稀,孰为使余欷而不可禁!”“贤豪感结”,盖隐指此类感慨。
     [60]锦绣才人:才学富艳、诗文精美的读书人。此指乔生。柳宗无 《乞巧文》:“骈四俪六,锦心绣口。”

    乔生是云南晋宁人,少年时就才华出众。可是到了20多岁,还是碌碌无为。乔生为人很讲义气,和朋友交往能够肝胆相照。他和顾生交情很好,顾生死后,常常周济顾生的寡妻和儿女。晋宁县的县令也很器重乔生的文才,待他情谊深厚。县令死在任所,因为家贫,遗属没有盘费返回故乡。乔生就变卖了家产护送县令的灵柩和遗属回乡,往返两千多里。因为这件事,读书人更加尊敬他,可是他的家业也越来越衰败了。
    当地有位姓史的举人,生了个女儿名叫连城。连城精于刺绣,又懂得诗书。史举人非常钟爱这个娇贵的女儿。把她刺绣的《倦绣图》挂出采,征求青年人题诗,目的是从中选个有才学的女婿。乔生就献诗一首道:“慵鬟高髻绿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蛾。”
    又写了一首诗,赞扬姑娘刺绣技艺的高超:“绣线挑来似写生,幅中花鸟自天成;当年织锦非长技,幸把回文感圣明。”
    连城得到诗后非常高兴,极力对父亲赞美写诗人的才情。史举人嫌乔生太穷了。可是连城不但逢人称赞乔生,而且假传父命派仆妇向乔生赠送银子,帮助他读书。乔生十分感动地说:“连城姑娘真是我的知音啊!”因此,乔生一往情深,如饥似渴地思慕连城。不久,连城同一个盐商的儿子王化成订了婚,乔生才不再存什么希望。然而梦魂萦绕,无时不在惦念着连城姑娘。又过了一些时候,连城患了痨病。一病不起。有个西域来的和尚,自称可以治好连城的病,但需用男子胸前的肉一钱,捣碎了配药。史举人派人到王家去找女婿王化成。王化成笑道:“傻老头还想剜我的心头肉哩!”派去的人只好回来向史举人报告。史举人于是宣布:“谁能割肉,就把连城许配给谁为妻!”乔生听了后就到了史家,掏出刀来在胸脯上割了块肉交给西域和尚。鲜血马上染红了衣衫,和尚给他上了药才止住血。和尚用乔生的肉制成了3丸药,连城连服了3天,病就好丁。史举人准备履行自己的诺言把连城嫁给乔生,先告诉了王化成一声。王化成大怒,要告到官府。史举人就设酒筵招待乔生,桌上摆好一千两白银,对乔生说:“承受了您这样的大恩人德,请允许我以此来报答您吧。”接着说明了自己违背诺言的原因。乔生一听愤怒地说:“我所以不吝惜自己的心头之肉,只不过是为了报答知已,难道是为了卖肉吗?”说完拂袖而去。连城听说了十分过意不去,派一个老太婆去安慰乔生,并且给他传话道:“以您的才华,不会长久埋没。天下哪里没有佳人?我做了一个不祥的梦,3年内一定要死,请不必和人家争我这个在数难逃的死鬼了。”乔生告诉那个老太婆:“俗话说‘土为知已者死’,我并不仅仅为了姑娘的美貌。我担心的就是连城姑娘并不真的了解我。如果她真正能了解我,即使不能结为夫妻又何妨?”老太婆就替连城剖白了一片赤诚。乔生说;“如果真是那样,相逢时,请姑娘对我笑一笑,我就死而无憾了。”
    老太婆去后几天,乔生偶然外出,遇见连城从叔叔家归来,就定睛看着她。连城秋波一闪,看着他嫣然一笑,乔生极其高兴地对自己说;“连城姑娘真是我的心心相印的知音呀!”等到王家来商议婚期时,连城的旧病复发,过了几个月就死了。乔生前去吊唁,也因悲伤过度而死。史举人派人把他抬回家去。
    乔生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也没有什么难过的,就走出村去,希望能再见一见连城。远远看见一条南北大道,行人如同蚂蚁一样络绎不绝,乔生也混在人群之中。过了一会,进入一座公堂,正好遇到早就死去的老友顾生。顾生惊讶地问他:“你怎么也来了?”说着就拉着他的手想送他回去。乔生叹了口气道:“还有件心事没有了结。”顾生说:“我在阴间掌管文书案卷,很受上司信任。如果有能为你效劳的地方,我一定在所不辞。”乔生就问连城在哪儿。顾生领着他兜了几个圈子,才看见连城正和一个白衣女郎在一起,满面愁容,坐在房檐下的角落里。连城看见乔生来了,猛然站起身,很高兴地问他怎么来的。乔生说:“小姐死了,小生怎么敢继续活在世上?”连城哭着说:“像我这样负义的人,你还不嫌弃,为我而死有什么意思?可恨今生再也不能和你结为夫妻,发誓等待来生吧。”乔生对顾生说:“你事情忙就走吧。我以死为乐,不愿重生了。但是要麻烦你给查一查连城托生在什么地方,我要和她一块去。”顾生答应了他的请求就离去了。白衣女郎问连城,乔生是什么人?连城给她讲述了原委。女郎听了,无限悲伤。连城对乔生说:“这是我的同姓姐妹,小名叫宾娘,本是长沙史太守的女儿,一路同来,相处十分亲密。”乔生一看这位女郎,姿容也十分可爱。他正想问一问女郎的情况,顾生回来了,向乔生祝贺道:“我把事情给您办得妥妥当当的了。马上就让小娘子跟着您还魂阳世,你看好不好?”两个人都很高兴,正要和顾生辞别,宾娘大哭道:“姐姐走了,我到哪里去?求姐姐可怜可怜,救我出去,我甘心情愿伺候姐姐。”连城非常伤心,又没有什么办法,便让乔生帮忙,乔生只好再央求顾生。顾生很为难,极力推辞,说一点办法也没有。乔生非让顾生帮忙不可,顾生才说:“只好乍着胆子去试一试。”顾生去了有一顿饭的工夫返回来,摇摇手说:“你看怎样,确实是不行嘛。我是一点法子也没有了。”宾娘听了,又伤心欲绝地痛哭起来,恋恋不舍地拉住连城的胳膊,惟恐她离去。两人凄然相对,默默无言。看看两个姑娘的愁容,真让人心酸欲醉。顾生把心一横说:“请你把宾娘带去吧。如果有什么罪责,我豁出来一个人承担!”宾娘这才乐了,跟着乔生出来。乔生担心宾娘路途遥远,又没个伴侣。宾娘说:“我要跟你去,不想回家了。”乔生说:“你可太傻了。不回家,怎么能够复活呀?回家吧,等以后我到了湖南,不躲着我走,我就心满意足了。”正好有两个仆妇要往长沙去送一件公文,和宾娘同路。乔生叮咛宾娘多多保重,才流泪分手。
    回家的路上,连城走得缓慢无力,走上一二里路就要停下休息一阵。一共休息了十几次,才看见了乔生的家门。连城说:“重生以后,怕再有反复;请你把我的尸骨取来,我就在你家还阳,他们就无法反悔了;”乔生以为这样做很好,两人就一块回到了乔生家。连城战战兢兢,像是迈不动步的样子,乔生只好停步等她。连城说:“我到了这里,浑身哆嗦,心神不定,就怕我们的心愿难以实现,还得好好合计合计。不然,重生以后,怎么能由得我们作主呢?”两人拉着手来到乔生家厢房里,默默相对了一会儿,连城笑着说:“你讨厌我吗?”乔生很惊奇地间她为什么说这话,连城羞臊地说:“我就怕不能如愿以偿,再次辜负了你,让我先以鬼的身份报答你吧。”乔生非常高兴,就和连城同床共枕。极其欢治。乔生贪恋欢乐,拖延着不敢马上重生,在厢房中偷偷寄住了3天,连城说,“俗活说‘丑媳妇早晚得见公婆’,胆战心惊地藏在这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催乔生快到上房去。乔生刚刚走到上房自己的灵床前,早已死去的乔生的尸体忽然苏醒过来。家里人都很惊异,喂了他一些汤水。乔生让人去把史举人请来,请求把连城的尸体送来,说自己能让连城复活。史举人很高兴,就把连城的尸体送了过来,刚抬到乔生屋内,连城已经醒过来了。连城告诉父亲说:“我已经委身给乔郎了,再也没有回家之理。如果还有什么变故,我只有再一次死去!”史举人回到家里,派了丫环到乔生家去侍奉连城。王化成听说连城复活了,又编造了状词告到官府。赃官受了王化成的贿赂,把连城判给了王化成,乔生悲愤欲死。也无可奈何。连城被迫嫁到王家,气愤得不吃不喝,只求速死?屋里没人,就把衣带挂在梁上要自尽。过了一天,连城的身体更加疲弱,已经奄奄一息了。王化成害怕了,把连城送回娘家,史举人又把连城送到乔生家去。王化成听说后再也没有什么办法,也就作罢了。连城恢复健康后,常常想念宾娘,想差人捎封信去问候她。可是因为路途太远,一直没有人去。有一天,仆役进来说:“门口不知从哪儿来了些车马。”乔生夫妻二人出外一看,宾娘已经来到院中了。三人相见,悲喜交集。宾娘的父亲史太守亲自护送女儿来到,乔生急忙把他迎到家中。史太守说;“我的小女儿靠您才得重生。发誓不嫁别人,今天我也只好按她的心愿办了。”乔生听罢向史太守行了叩拜岳丈的大礼。这时史举人也来了,两位老先生又共叙了同宗之谊。
    乔生名年,宇大年。
    异史氏说:“因为一抹笑容的相知之恩,竟然以生命相许,世人也许以为这样做太傻了。那么,为尊严和信而死的田横及其五百名部下,难道都是傻瓜吗?正因为知音稀少而且珍贵,贤人豪侠之士才为知已真情感动不能控制自己。看尽茫茫世界,知音难遇,才使得有锦绣才华的才子,仅仅倾心于美人的真挚笑容。真是可悲啊!”

     霍生

     文登霍生[1],与严生少相狎,长相谑也。口给交御[52],惟恐不工。霍有邻妪,曾与严妻导产。偶与霍妇语,言其私处有赘疣[3]。妇以告霍。霍与同党者谋,窥严将至,故窃语云:“某妻与我最呢。”众不信。霍因捏造端末[4],且云:“如不信,其阴侧有双疣。”严止窗外,听之既悉,不入径去。至家,苦掠其妻;妻不伏,益残。妻不堪虐,自经死。霍始大悔,然亦不敢向严而白其诬矣[5]。
     严妻既死,其鬼夜哭,举家不得宁蔫。无何,严暴卒,鬼乃不哭。霍妇梦女子披发大叫曰:“我死得良苦,汝夫妻何得欢乐耶!”既醒而病,数日寻卒。霍亦梦女子指数诟骂,以掌批其吻。惊而寐,觉唇际隐痛,之高起,三日而成双疣,遂为痼疾[6]。不敢大言笑;启吻太骤,则痛不可忍。
     异史氏曰:“死能为厉[7],其气冤也。私病加于唇吻[8],神而近于戏矣。”
     邑王氏,与同窗某狎。其妻归宁[9],王知其驴善惊,先伏丛莽中,伺妇至,暴出;驴惊妇堕,惟一僮从,不能扶妇乘。王乃殷勤抱控甚至[10],妇亦不识谁何。王扬扬以此得意[11],谓僮逐驴去,因得私其妇于莽中[12],述裤履甚悉[13]。某闻,大惭而去。少间,自窗隙中见某一手握刃,一手捉妻来,意甚怒恶。大惧,逾垣而逃。某从之,追二三里地不及,始返。王尽力极奔,肺叶开张,以是得吼疾[14],数年不愈焉。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 1]文登:县名。请代属登州府,今属山东省烟台市。
     [ 2]口络交御:谓玩笑斗嘴。口给,口齿敏捷。交御,互相应答。《论语·公冶长》:“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集注》:“御,当也,犹应答也。给,辩也。”
     [3]赘疣:肉瘤刺瘊之类。 《庄子·大宗师》:“附赘悬疣。”
     [ 4]端末:犹言首尾、始末,指事情原委、过程。
     [5]白其诬:承认自己对严生的欺骗或对严妻的诬蔑。诬,欺骗诬蔑之言。
     [6]痼疾:久治不愈的病。
     [7]厉:厉鬼,即恶鬼。
     [8]私病:生在阴处的病。
     [9]归宁:回娘家省亲。宁,问安。
     [10]抱控:抱其人,控其驴;扶某妻乘坐。
     [11]扬扬:得意的样子。
     [12]私:奸污。
     [13](nì匿)履:贴身的衣、和鞋子。《说文》:“,日日所常衣。”即近身衣。

    文登县的霍生和严生从年少时就十分亲呢,经常开玩笑。互相之间,嘴对嘴地喂食,拥抱在一起入眠,仍怕亲密得还不够。霍生有位邻居老妇,曾为严生的妻子接产,偶然和霍生的妻子谈起,说严妻的外阴处有两个赘疣。霍妻又告诉了霍生。霍生和同伙们设下圈套,等严生快要来到面前时,故意对他们窃窃私语道:“严某的妻子和我最亲密,”众人故意表示不信。霍生就捏造事实!编得有根有梢;并且说:“你们如果不信,我可以告诉你们,她外阴两侧有一对赘疣(瘊子)。”严生正好走到窗外,停下来听到非常详细,因而没有入门,直接回家去了。到了家,残酷地殴打妻子?妻子不服,他就打得更惨。他妻子不能忍受这样的虐待、上吊而死。此时,霍生才大为痛悔,然而也不敢向严生说明真情,为严妻辩诬。妻死后,其鬼魂夜夜啼哭,全家不得安宁。不久,严生暴死,那鬼魂也就不哭了。霍生的妻子梦见一个女子披头散发大喊大叫;“我死得好苦啊!你们夫妻俩为什么还这么欢乐!”霍妻梦醒后就生了病,几天后死去。霍生也梦见一个女人指着他辱骂,用手掌扇他的嘴巴。惊醒之后,觉得嘴唇部分隐隐作痛,用手一摸已高高肿起,3天后成了两个赘疣,成了治不好的病,平常不敢张大嘴说话或发笑。嘴张得太大了,就疼痛难忍。
    异史氏说:“这妇人死后成为厉鬼,说明她的冤屈太甚,自己私处有赘疣而把它转加到作恶者的嘴上,既神奇而又有点戏耍之意。
    我们县王某与同学某是腻友。同学某的妻子回娘家,王某知道她骑的驴容易受惊,就预先埋伏在草丛之中,等妇人来到,猛然出现,驴受惊狂奔,妇人坠落在地,只剩下一个跟随的童子,不能扶她再骑这驴了。王某于是殷勤地帮她上驴,半搂半扶,抱得很紧,妇也不知他是什么人。王某占了点便宜,洋洋得意,对别人说,当童子去追驴的时候,他已经在草丛中和妇人云雨一番了。并把妇人的衣裤,鞋袜颜色形状说得非常详细。妇人的丈夫某生听到这事,十分羞惭地躲开了。不多时,就见某生一手握刀,一手抓着妻子而来,样子十分愤怒凶恶,王生吓坏了,跳墙头而逃,某生就追他,追了二三里地没有追上,才返回去。王某拼命快跑。肺叶都张开了,因而得了哮喘病,几年都没治好。

     汪士秀

     汪士秀,庐州人[1]。刚勇有力,能举石舂[2]。父子善蹴鞠[3]。父四十余,过钱塘没焉[4]。积八九年,汪以故诣湖南,夜泊洞庭[5]。时望月东升[6]。澄江如练[7]。方眺瞩间,忽有五人自湖中出,携大席,平铺水面,略可半亩。纷陈酒馔,馔器磨触作响,然声温厚,不类陶瓦[8]。已而三人践席坐,二人侍饮。坐者一衣黄,二衣白;头上巾皆皂色,峨峨然下连肩背[9],制绝奇古[10],而月色微茫[11],不甚可晰。侍者俱褐衣;其一似童,其一似史也。但闻黄衣人曰:“今夜月色大佳,足供快饮。”白衣者曰:“此夕风景,大似广利王宴梨花岛时[12]。”三人互劝,引竟浮白[13]。但语略小,即不可闻,舟入隐伏,不敢动息[14]。
     汪细审侍者,叟酷类父;而听其言,又非父声。二漏将残,忽一人曰:“趁此明月,宜一击为乐。”即见僮没水中[15],取一圆出[16],大可盈抱,中如水银满贮,表里通明。坐者尽起。黄衣人呼叟共蹴之。蹴起丈余,光摇摇射人眼。俄而然远起[17],飞堕舟中。汪技痒[18],极力踏去,觉异常轻。踏猛似破,腾寻丈[19];中有漏光,下射如虹;然疾落[20],又如经天之彗[21],直投水中,作沸泡声而灭[22]。席中共怒曰:“何物生人,败我清兴!”叟笑曰:“不恶不恶,此吾家流星拐也[23]。”白衣人嗔其语戏[24],怒曰:“都方厌恼,老奴何得作欢?便同小乌皮捉得狂子来[25];不然,胫股当有椎吃也[26]!”汪计无所逃,即亦不畏,捉刀立舟中。

     倏见僮叟操兵来。汪注视,真其父也,疾呼:“阿翁!儿在此。”叟大骇,相顾凄断[27]。僮即反身去。叟曰:“儿急作匿。不然,都死矣!”言未已,三人忽已登舟。面皆漆黑,睛大于榴,攫叟出。汪力与夺,摇舟断缆。汪以刀截其臂落,黄衣者乃逃。一白衣人奔汪;汪剁其颅,堕水有声;哄然俱没。方谋夜渡,旋见巨喙出水面,深若井。四面湖水奔注,砰砰作响。俄一喷涌,则浪接星斗,万舟簸荡。湖人大恐。舟上有石鼓二[28],皆重百斤。汪举一以投,激水雷鸣,浪渐消;又投其一,风波悉平。
     汪疑父为鬼。叟曰:“我固未尝死也。溺江者十九人,皆为妖物所食;我以蹋圆得全。物得罪于钱塘君[29],故移避洞庭耳。三人鱼精,所蹴鱼胞也[30]。”父子聚喜,中夜击棹而去。天明,见舟中有鱼翅[31],径四五尺许,乃悟是夜间所断臂也。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庐州:明清府名,洽所在今安徽合肥市。
     [2]石舂:捣米的石臼。
     [3]蹴鞠:类似今之踢球。本是古代军中习武之戏,流衍为一种娱乐性活动。鞠,古代一种用革制作的。
     [4]钱塘:钱塘江,浙江之下游,经杭州南,入东海。没,谓落水溺死。
     [5]洞庭: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
     [6]望月:夏历每月十五日的月亮。
     [7]澄江如练:明净的江水好象平铺的白绢。语本谢《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澄江静如练”句。
     [8]陶瓦:即陶器。此以着釉者为陶,不着者为瓦。

     [9]峨峨然:高貌。
     [10]制绝奇古:样式非常稀奇古怪。
     [11]微茫:隐约,模胡。
     [12]广利王:南海神的封号。唐天宝十载正月,册封南海神为广利王,见韩愈《南海神庙碑》及樊汝霖、孙汝听《注》。梨花岛:疑指海南岛。因岛上有梨山(即五指山,旧名黎母山),故为拟此名。其地在南海中,属广利王治内。
     [13]引竞俘白:谓干杯之后,争着为对方斟酒。引,举杯饮尽。浮白,此据青本,底本作“浮浅”。浮白,用大杯罚酒,此指为对方斟酒。[14]动:动弹和呼吸。
     [15]没:此从青本,底本作“汲”。没,谓潜水。
     [16]圆:即。
     [17]:同訇(hōng轰),大声。
     [18]技痒:极欲自显技艺。
     [19]寻丈:一丈左右。寻,八尺。
     [20]蚩:象声词,通写作“嗤”。
     [21]彗:彗星,即流垦,又名扫帚星。
     [22]滚滚作沸泡声:在水面翻滚,发出沸水中气泡冒出的声音。[23]流星拐:蹴鞠的一种花样,具体未详。旧本何垠注:“流星拐,蹴鞠采名也。如腾起左脚,即以右脚从后蹴鞠始起也。”
     [24]戏:戏侮,开玩笑。
     [25]小乌皮:指“其一似童”的侍者,他大约是条小黑鱼(乌皮鱼)变成的。
     [26]椎 (chuí垂):棒槌。
     [27]凄断:凄绝,极度伤心。
     [28]石鼓:当指石制鼓状坐具,即石墩。
     [29]钱塘君:钱塘江神。唐人李朝威的小说 《柳毅》谓钱塘江神龙为钱塘君。
     [30]鱼胞:疑指鱼脬 (pāo泡)。鱼体内贮存空气用以调节升沉和平衡的器官。
     [31]鱼翅:鱼鳍。

    汪士秀是安徽庐州人,刚勇有力。能举起几百斤的石臼来。他和父亲二人都善于踢球。他父亲40多岁时,过钱塘江遇难沉到水里了。八九年后,汪士秀有事去湖南;夜晚停船在洞庭湖边。当时一轮皓月东升,清澈的江水如同一条白绸子。他正在眺望湖面,忽然间五个人从湖里跳出来,携着一张大席,平铺到水面上,大约有半亩地大小。他们在席上摆上酒菜,杯盘碰撞作响,但是声音很浑厚,不像瓷瓦器具。摆好之后,3人席地而坐,两个人在旁边侍奉。坐着的人一个穿黄衣,两个穿白衣,头上都扎着黑头巾,高高地耸在头顶,下边连着肩背,样子非常奇特古朴。月色微茫,不十分清晰,两个侍奉的人都穿褐色衣服,其中一个像小孩,另一个像老头。就听穿黄衣服的人说:“今夜月色极好,足以让我们痛饮一场。”穿白衣服的人说:“今夜风光,很像是南海广利正在梨花岛摆宴时的情景。”3个人互相劝酒,举杯竞相痛饮。但语声略小了一些,听不请讲些什么。船工们伏在船中隐藏起来,不敢动弹。汪士秀细看那位侍酒的老头,非常像他的父亲;听讲话,又不像父亲的声音。
    二更将尽时分,大席上忽然有一个人说:“趁此明月,应该踢球为乐才好。”于是看见伺酒的小孩从水里取出一个圆球样的东西,有一抱那么大,中间好像盛满了水银,里外通亮,坐着饮酒的人都站了起来。穿黄衣服的人喊老头一块踢这个大亮球。他们一踢就是一丈多高,大球亮光闪闪,光彩夺目。忽然呼的一声飞起来,远远落入船中。汪士秀只觉脚尖发痒情不自禁,极力用脚踏了一下子。就觉得这个人球异常轻软。他用力太猛,好像把球踏破了,球跳起一丈米高;从球中漏出光线来,射到下面如同彩虹,哧的一声飞快落下!又像划过天空的彗星一样,直入水中;水里像开锅一样咕嘟咕嘟响着,冒起一些水泡,然后就消失了。此时,席上的人一起大怒道:“哪儿来的生人?败了我们的清兴!”老头却笑道:“真不赖,真不赖!这是我们家的流星拐踢法呀!”白衣人对老头这句玩笑话很生气,怒道:“大家正在生气,老东西怎能这么高兴?你就和乌皮小于一块把这个狂徒抓来。不然的话,你大腿上有锥子吃!”汪士秀算计逃不脱了,也就不害怕了,幸把刀立在船上。忽然看见老头和小孩操着兵器上来丁。汪士秀定睛一看,真是他的父亲,急忙喊道:“阿爸,儿在这里。”老头大惊失色,四目相对,十分凄伤。小孩马上转身返回。老头说:“儿呀你快藏起来,不然都得死呀!”话还没说完,那3个人猛然登上船束。这3个人面孔漆黑、眼睛像石榴那么大?他们把老头抢了出去,汪士秀拼命和他们争夺父亲,船一摇,缆绳断了。汪士秀用刀把黄衣人的一条胳膊砍下来。黄衣人才逃走,又有一个白衣人奔着汪士秀杀来。汪士秀剁下他的脑袋,脑袋落在水里,咕冬一声。汪士秀正想趁夜晚渡过湖面。忽然又看见一个大嘴伸出水面,像个大井一样深;四面湖水向里面奔流,砰砰作响。大嘴猛然喷起水来,波浪滔天,直接星斗,所有的船都颠簸摇荡起来,船上的人都十分恐惧。正好船上有两个石鼓,都有上百斤重。汪士秀举起一个石鼓来向大嘴投去,石鼓落水声音如同雷鸣一般。此时浪渐渐消了,又投一个石鼓,就风平浪静了。汪士秀怀疑他父亲是鬼,老头说;“我本来没有死呀。溺死江中的19个人都被妖物吞食,只有我因为会踢球得免于死。怪物们得罪了钱塘江神,所以又迁到洞庭湖来。那3个是鱼精,所踢的是鱼脬。”父子二人重聚,非常高兴,半夜划船离开了那个地方。天明后,见船中有个鱼翅,有四五尺粗细,这才想到原来是夜间所砍断的鱼精的胳膊。

     商三官

     故诸葛城[1],有商士禹者,士人也。以醉谑忤邑豪[2]。豪嗾家奴乱捶之。舁归而死。禹二子,长曰臣,次曰礼。一女曰三官。三官年十六,出阁有期[3],以父故不果。两兄出讼,终岁不得结。婿家遣人参母[4],请从权毕姻事[5]。母将许之。女进曰:“焉有父尸未寒而行吉礼者[6]?彼独无父母乎?”婿家闻之,惭而止。无何,两兄讼不得直,负屈归。举家悲愤。兄弟谋留父尸,张再讼之本[7]。三官曰:“人被杀而不理,时事可知矣。天将为汝兄弟专生一阎罗包老耶[8]?骨骸暴露,于心何忍矣。”二兄服其言,乃葬父。葬已,三官夜遁,不知所住。母惭作,惟恐婿家知,不敢告族党,但嘱二子冥冥侦察之[9]。几半年,杳不可寻。
     会豪诞辰,招优为戏[10]。优人孙淳,携二弟子往执役。其一王成,姿容平等[11],而音词清彻,群赞赏焉。其一李玉,貌韶秀如好女[12]。呼令歌,辞以不稔[13];强之,所度曲半杂儿女俚谣[14],合座为之鼓掌。孙大惭,白主人:“此子从学未久,只解行觞耳[15]。幸勿罪责。”即命行酒。玉往来给奉,善觑主人意向。豪悦之。酒阑人散,留与同寝。玉代豪拂榻解履,殷勤周至。醉语狎之,但有展笑[16]。豪惑益甚,尽遣诸仆去,独留玉。玉伺诸仆去,阖扉下楗焉[17]。诸仆就别室饮。移时,闻厅事中格格有声[18]。一仆往觇之,见室内冥黑,寂不闻声。行将旋踵[19],忽有响声甚厉,如悬重物而断其索。亟问之,并无应者。呼众排阖入[20],则主人身首两断;玉自经死,绳绝堕地上[21],梁间颈际,残绠俨然。众大骇,传告内闼[22],群集莫解。众移玉尸于庭,觉其袜履虚若无足;解之,则素舄如钩[23],盖女子也。益骇。呼孙淳诘之。淳骇极,不知所对。但云:“玉月前投作弟子,愿从寿主人,实不知从来。”以其服凶[24],疑是商家刺客。暂以二人逻守之。女貌如生:抚之,肢体温。二人窃谋淫之。一人抱尸转侧,方将缓其结束[25],忽脑如物击,口血暴注,顷刻已死。其一大惊,告众。众敬若神明焉。且以告郡。郡官问臣及礼,并言:“不知。但妹亡去,已半载矣。”俾往验视,果三官。官奇之,判二兄领葬,敕豪家勿仇[26]。
     异史氏曰:“家有女豫让而不知[27],则兄之为丈夫者可知矣。然三官之为人,即萧萧易水[28],亦将羞而不流;况碌碌与世浮沉者耶[29]!愿天下闺中人,买丝绣之[30],其功德当不减于奉壮缪也[31]。”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故诸葛城:据作者写同一故事的俚曲《寒森曲》,谓是“山东济南府新泰县诸葛村”。然此称“故”诸葛城,疑指山东诸城县旧治。诸城原为春秋时鲁国诸邑,夏商时葛伯始居于此,其后裔支分,因称诸葛。[2]醉谑:醉后戏言。
     [3]出阁:原指公主出嫁;后通指女子出嫁。
     [4]参母:拜见三官之母。
     [5]从权:根据非常情况,变通行事。旧时父丧未满三年,子女不能成婚。婿家欲提前毕姻事,故曰“从权”。
     [6]吉礼:指婚礼。者:据二十四卷抄本补。

     [7]张再讼之本:作为再次向宫府申诉的凭托。预为将来行事作准备,叫“张本”。
     [8]阎罗包老:指宋代包拯。包拯,字希仁,宋合肥人。官至枢密副
     使。知开封府时,严明廉正,时谚有云:“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意谓包拯像阎王那样铁面无私。见《宋史》列传七十五。
     [9]冥冥:暗地里。
     [10]优:优伶,即下文“优人”;旧时对乐舞、百戏从业艺人的通称。
     [11]平等:平常,一般。
     [12]韶秀:美好秀丽。好女:美女。
     [13]稔:熟悉。
     [14]所度曲:这里指所唱曲。创制曲词或按谱歌曲,通称度曲。俚谣:民间的通俗歌谣。
     [15]行觞:即“行酒”,为客人依次斟酒。
     [16]展笑:微笑;展颜为笑。
     [17]楗:门闩。
     [18]厅事:正厅。古代官员办公听讼的正房叫听事;后来私家堂屋也称听事,通常写作“厅事”。
     [19]旋踵:回步,转身。
     [20]排阖:打开关闭的房门。
     [21]堕: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随”。
     [22]内闼:内宅,指内眷。
     [23]素舄:服丧者所穿白鞋。
     [24]服凶:指穿有白鞋之类丧服。
     [25]缓其结束:解开她衣服上的带结。
     [26]敕:训诫。
     [27]女豫让:女刺客,指商三官。豫让,战国普人,事智伯。智伯被赵襄子联合韩、魏所灭,豫让“漆身为厉,吞炭为哑”,自毁形貌为智伯报仇。未果,遂伏剑自杀。见《史记·刺客列传》。
     [28]萧萧易水:战国末,荆轲为燕太子丹行刺秦王。临行,太子丹祖送易水上,荆轲因作歌示志,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及击秦王不中,被杀。见《战国策·燕策》、《史记·刺客列传》。此云“易水羞而不流”,是说荆轲与商三宫相较,也将自愧不如。
     [29]碌碌与世浮沉者:指庸懦无为之辈。碌碌,平庸无能。与世浮沉,指随波逐流、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
     [30]买丝绣之:意谓绣制商三官之像,供奉起来,以示敬仰。[31]壮缪(móu牟):即关羽;蜀汉后主景耀三年追封为壮缪侯。封建时代称关羽为“关圣”,立祠祀奉,颂其忠烈;明清两代尤盛。

    从前在诸葛城有个名叫商士禹的读书人。他因为喝醉酒说了几句笑话,得罪了县城里一个劣绅,这个劣绅就指使家奴把他痛打了一顿,抬回家就死了。商士禹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商臣,二的叫商礼,还有个女儿叫商三官,才16岁。三官出嫁的日子已经择妥,因为父亲去世,耽搁了下来。三官的两个哥哥去告状,打了一年官司没有结果。三官的未婚夫家派人来找三官的母亲,打算先把三官的亲事办了再说,三官母亲准备应允。三官上前对母亲说:“父亲尸骨未寒,作女儿的哪有举行婚礼的道理呀?难道他家就没有父母吗?”三宫的未婚夫家听了三官的这番话很是惭愧,就取消了原来的打算。不久,三官的两个哥哥的官司打输了,含冤回到家里,全家人都非常悲愤。兄弟俩打算把父亲的尸骨留下,以便下次打官司时作为凭证。三官说:“人被杀害而没人管,这个世道也可想而知了!老天爷能给你哥俩专门生出个阎罗包公来吗?总让父亲的棺木遗骨暴露在外。做儿女的于心何忍呢?”两个哥哥听信了三官的话,于是把父亲埋葬了。
    葬罢父亲,三官在一个夜晚离家出走,不知到哪里去了。三官母亲心里很惭愧不安,就怕女婿家知道了这事,因而不敢告诉亲戚和宗族,只是嘱咐两个儿子偷偷去查访三官的下落。过了差不多半年的光景,还是杳无音讯。就在此时,那个害死三官父亲的劣绅庆寿,要招些戏子唱戏,戏子孙淳就带着两个徒弟前往劣绅家献艺。他的一个弟子叫王成,姿容平常,可是唱起来字正腔圆,非常动人。另一弟子叫李玉,小伙子长得挺秀气,简直像个漂亮姑娘,可是让他唱时,却推托说戏文不熟,非叫他唱不可时,他唱的戏里却夹杂了不少儿女情歌、民间小调,满座的人都鼓掌喝倒彩。孙淳为徒弟的丢丑非常羞愧。对主人说:“这个年轻人学戏时间不长?只学会了敬酒的应酬礼节,希望不要怪罪他。”于是就让李玉给客人敬酒,只见他来来往往地举杯劝盏,很会看主人的眼色行事。劣绅很喜欢他,席终人敞后,就把他留下和自己一块睡觉。李玉为这个劣绅扫床铺被,解衣脱鞋,侍候得十分殷勤用到。劣绅醉醺醺地说些脏话和他胡闹,李玉只是吃吃的笑。劣绅越看越爱,更加六神无主了。他把众仆人都打发走了,唯独把李玉留下来。李玉看仆人们都走了,就关上房门,上了门闩。
    仆人们到了另外一个房间去饮酒作乐。过了一会,就听见主人的屋里格格作响,一个仆人过去看看动静,只见屋内一片漆黑,并没有一点声息。这个仆人正要往回走,忽然听见一声爆响,就像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绷断一样,他急忙发问,可是没有人应声。唤来众人把门砸开,点上灯一看,主人人头落地?李玉上吊身死,绳子绷断,尸体坠落在地上,梁上和李玉的脖子上还挂着断了的绳子。大家都非常惊恐,把凶信传告到主人家的里院。家里人都聚拢到出事的地方,准也猜不透是怎么回事。人们把李玉的尸首抬到院子里去时,觉得他的鞋袜里空荡荡的,好像没有脚一样,把鞋袜脱下来一看,却是一双穿白孝鞋的三寸金莲,原来是个女子,大家更为惊奇了。把孙淳找来盘问时,孙淳特别惊诧,不知怎样答对,只是说:“李玉一个月前投奔来当我的弟子,愿意和我一块为主人庆寿,她的来历我确实不知道。”因为她穿着孝服,大家都怀疑她是商士禹家来的刺客,就临时派两个人看守她的尸体。这两个人一看李玉的容颜,像活人一样,摸一摸肢体,又温乎又柔软,就打算偷偷的奸尸。一个人抱住李玉的尸体给她转身,正想解开她的衣带,忽然脑袋像被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哗哗大口吐血,立刻死了。另一个人吓坏了,连忙跑开去告诉众人。众人对李玉敬如神明。第二天,劣绅家的人把这种情况报告到州衙。州官把商臣、商礼找来询问。他们两个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我妹妹三官出走离家已经半年了。”让他们去一看,果然是三官。州官对三官的举动很敬佩,判决让他的两个哥哥把妹妹的遗体领回去,并劝诫劣绅家的人不要报复。
    异史氏说:“家中有豪侠豫让这样的刚烈女子而却不知道,那么她的哥哥这样的男子汉之懦弱可想而知了。看三官的作为,即是潇潇易水也将因羞愧而不流,何况那些碌碌无为随波逐流的庸人!愿天下的闺中妇女都能买来丝线绣出三官的英雄事迹,这种功德不比供奉神位差呀!”

     于江

     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夜俟母寝,潜持铁槌去[1],眠父所,冀报父优。少间,一狼来,逡巡嗅之[2]。江不动。无何,摇尾扫其额,又渐俯首舐其股[3]。江迄不动。既而欢跃直前,将其领[4]。江急以锤击狼脑,立毙。起置草中。少间,又一狼来,如前状。又毙之[5]。以至中夜,杳无至者。忽小睡,梦父曰:“杀二物,足泄我恨。然首杀我者[6],其鼻白;此都非是。”江醒,坚卧以伺之。既明,无所复得。欲曳狼归,恐惊母,遂投诸眢井而归[7]。至夜复往,亦无至者。如此三四夜。忽一狼来,啮其足[8],曳之以行。行数步,棘刺肉,石伤肤。江若死者。浪乃置之地上,意将腹。江骤起锤之,仆;又连锤之,毙。细视之,真白鼻也。大喜,负之以归,始告母。母泣从去,探眢井,得二狼焉。
     异史氏曰:“农家者流,乃有此英物耶[9]?义烈发于血诚[10],非直勇也[11],智亦异焉。”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槌:同“锤”。
     [2]逡巡:迟疑徘徊。
     [3]舐 (shì市):舔。
     [4]其领:咬于江的脖子。
     [5]又毙之:据二十四卷抄本,底本无“之”字。[6]首杀:领头杀害。
     [7]眢 (yuān渊)井:枯井。 《左传·宣公十二年》:“目于眢井而拯之。”注:“废井也。”
     [8]啮(niè聂):啃。
     [9]英物:杰出的人才。
     [10]发于血诚;出于父子天性。血,血缘。诚,本心。
     [11]直:只,仅。

    有个农民名叫丁江。他父亲夜宿田问,被狼吃了,当时于江年仅16岁,得到父亲遗下的鞋子,悲愤欲绝。夜晚趁他母亲睡着了,于江偷偷地拿个大铁锤出去,躺到父亲睡觉的地方,希望能为父亲报仇。不一会儿,来了一只狼,在于江周围转来转去,嗅来嗅去,于江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郎又用尾巴扫于江的额头,又渐渐低头舔于江的大腿,于江仍然一动不动。接着狼又高兴地跳到于江面前,刚要下口咬于江的脖子,于江猛然用铁锤狠砸狼头,狼立刻毙命。于江把狼放到草里面。
    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只狼,和刚才那只狼的动作一摸一样,于江把它也杀了,到了半夜再也没有狼的踪影,于江忽然打了个盹,梦见他父亲对他说:“你杀了两只狼,已足以为我泄恨,但首先咬死我的狼,是个白鼻狼,这两只都不是。”于江醒了后,就坚持趴在那里等候那只白鼻狼。一直到天亮,于江再也没有什么收获,便想把狼拽回家去,又恐怕吓着母亲,就把狼投到一个枯井里才回家。第二天夜晚,于江又去等候白鼻狼,还是没有等来,如此过了三四夜。最后一天晚上,忽然有一只狼来咬住他的脚,拽着他走。拽了儿步以后,荆棘刺破他的肉,石块磨伤了他的皮,于江像死了一样一动不动,狼才把他放在地上,想要咬破他的肚子,于江猛然跳起来用铁锤砸它,狼倒在地上,又连砸几下,狼被砸死了。仔细一看,果然是那只白鼻狼,于江大喜,把狼背回家去,这才把真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哭着跟他到了枯井前,于江下去果然又捉上两只死狼来。
    异史氏说:“一般的农家,能有这样的英雄人物吗?其侠义刚烈发自热血和忠心,非但勇敢非凡,其智慧也高出一般人。”

     小二

     滕邑赵旺[1],夫妻奉佛,不茹荤血,乡中有“善人”之目[2]。家称小有[3]。一女小二,绝慧美,赵珍爱之。年六岁,使与兄长春,并从师读,凡五年而熟五经焉,同窗丁生,字紫陌,长于女三岁,文采风流,颇相倾爱。私以意告母,求婚赵氏。赵期以女字大家[4],故弗许。未几,赵惑于白莲教[5];徐鸿儒既反[6],一家俱陷为贼。小二知书善解,凡纸兵豆马之术[7],一见辄精。小女子师事徐者六人,惟二称最,因得尽传其术。赵以女故,大得委任。
     时丁年十八,游滕泮矣[8],而不肯论婚,意不忘小二也。潜亡去,投徐麾下[9]。女见之喜,优礼逾于常格。女以徐高足,主军务;昼夜出入,父母不得[10]。丁每宵见,尝斥绝诸役,辄至三漏。丁私告曰,“小生此来,卿知区区之意否[11]?”女云:“不知。”丁曰:“我非妄意攀龙[12],所以故,实为卿耳。左道无济,止取灭亡。卿慧人,不念此乎?能从我亡,则寸心诚不负矣。”女怃然为间[13],豁然梦觉[14],曰:“背亲而行,不义,请告。”二人入陈利害,赵不悟,曰:“我师神人,岂有舛错[15]?”女知不可谏,乃易髫而髻[16]。出二纸鸢[17],与丁各跨其一;鸢肃肃展翼[18],似鹣鹣之鸟[19],比翼而飞。质明[20],抵莱芜界[21]。女以指拈鸢项,忽即敛堕。遂收鸢。更以双卫,驰至山阴里,托为避乱者,僦屋而居[22]。
     二人草草出[23],啬于装[24],薪储不给[25]。丁甚忧之。假粟比舍[26],莫肯贷以升斗。女无愁容,但质簪珥[27]。闭门静对,猜灯谜[28],忆亡书[29],以是角低昂;负者,骈二指击腕臂焉。西邻翁姓,绿林之雄也。一日,猎归[30]。女曰:“‘富以其邻’[31],我何忧?暂假千金,其与我乎!”丁以为难。女曰:“我将使彼乐输也[3 2]。”乃剪纸作判官状[33],置地下,覆以鸡笼。然后握丁登榻,煮藏酒,检《周礼》为觞政[34]:任言是某册第几叶[35],第几人,即共翻阅。其人得食旁、水旁、酉旁者饮,得酒部者倍之[36]。既而女适得“酒人[37]”,丁以巨觥引满促[38]。女乃祝曰:“若借得金来,君当得饮部。”丁翻卷,得“鳖人[39]”。女大笑曰:“事已谐矣!”滴沥授爵[40]。丁不服。女曰:“君是水族,宜作鳖饮[41]。”方喧竞所,闻笼中戛戛。女起曰:“至矣。”启笼验视,则布襄中有巨金,充溢。丁不胜愕喜。后翁家媪抱儿来戏,窃言:“主人初归,篝灯夜坐。地忽暴裂,深不可底。一判宫自内出。言:‘我地府司隶也[42]。太山帝君会诸冥曹[43],造暴客恶[44],须银灯千架,架计重十两;施百架,则消灭罪愆。’主人骇惧,焚香叩祷,奉以千金。判官荏苒而入[45],地亦遂合。”夫妻听其言,故啧啧诧异之[46]。而从此渐购牛马,蓄厮婢,白营宅第。
     里无赖子窥其富,纠诸不逞[47],逾垣劫丁。丁夫妇始自梦中醒,则编菅照[48],寇集满屋。二人执丁;又一人探手女怀。女袒而起,乾指而呵曰[49]:“止,止!”盗十三人,皆吐舌呆立,痴若木偶。女始着裤下榻,呼集家人,一一反接其臂[50],逼令供吐明悉。乃责之曰:“远方人埋头涧谷[51],冀得相扶持;何不仁至此!缓急人所时有[52],窘急者不妨明告,我岂积殖自封者哉[53]?豺狼之行,本合尽诛;但吾所不忍,姑释去,再犯不宥!”诸盗叩谢而去。居无何,鸿儒就擒,赵夫妇妻子俱被夷诛。生赍金往赎长春之幼子以归。儿时三岁,养为己出,使从姓丁,名之承祧。于是里中人渐知为白莲教戚裔[54]。适蝗害稼,女以纸鸢数
百翼放田中,蝗远避,不入其陇,以是得无恙。里人共嫉之,群首于官[55],以为鸿儒余党,官瞰其富[56],肉视之[57],收丁。丁以重赂啖令,始得免。女曰:“货殖之来巴苟[58],固宜有散亡。然蛇蝎之乡[59],不可久居。”因贱售其业而去之,止于益都之西鄙[60]。
     女为人灵巧,善居积,经纪过于男子。常开琉璃厂[61],每进工人而指点之[62],一切棋灯,其奇式幻采,诸肆莫能及,以故直昂得速售。居数年,财益称雄。而女督课婢仆严[63],食指数百无冗口[64]。暇辄与丁烹茗着棋,或观书史为乐。钱谷出入,以及婢仆业,凡五日一课;女自持筹,丁为之点籍唱名数焉[65]。勤者赏赉有差,惰者鞭挞罚膝立[66]。是日,给假不夜作,夫妻设肴酒,呼婢辈度俚曲为笑[67]。女明察如神,人无敢欺。而赏辄浮于其劳,故事易办。村中二百余家,凡贫者俱量给资本,乡以此无游情。值大旱,女令村人设坛于野,乘舆野出,禹步作法[68],甘霖倾注,五里内悉获足。人益神之。女出未尝障面[69],村人皆见之。或少年群居,私议其美;及觌面逢之[70],俱肃肃无敢仰视者[71]。每秋日,村中童子不能耕作者,授以钱,使采荼蓟[72],几二十年,积满楼屋。人窃非笑之。会山左大饥[73],人相食;女乃出菜,杂粟赡饥者,近村赖以全活,无逃亡焉。
     异史氏曰:“二所为,殆天授,非人力也[74]。然非一言之悟,骈死已久[75]。由是观之,世抱非常之才,而误入匪僻以死者[76],当亦不少。焉知同学六人[77],遂无其人乎?使人恨不遇丁生耳[78]。”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注释】
     [1]滕邑:滕县,明清时属山东兖州府。
     [2]有“善人”之目:有“善人”的名声。目,称。
     [3]小有:小有资产;小康。
     [4]字:论婚。
     [5]白莲教:流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民间宗教,起源于佛教净土宗一派的白莲宗。元明接受其他宗教影响,由崇奉弥勒佛转而奉无生老母为创世主:称白莲教。元代后期至明清,屡遭严禁,而教派林立,流传很广,常被用来发动农民起义。如元末刘福通、徐寿辉领导的红巾起义,明末徐鸿儒起义,都是由白莲教发动的。
     [6]徐鸿儒:山东巨野人,明代后期农民起义领袖。天启二年,联合景州于宏志,曹州张世佩,艾山刘永明等起义,攻下巨野、邹县、滕县等地,切断漕河粮道。后遭镇压,被俘牺牲。
     [7]纸兵豆马:剪纸为兵,撒豆成马。旧小说和民间故事中常讲到这类法术。
     [8]游滕泮:为滕县县学生员。明清在家塾读书的学童经过学政考选,进入府、州、县各级官学读书,称”游泮”,也就是成了生员或秀才。泮,泮宫,周代的地方官学。
     [9]麾 (huī徽)下:将旗之下;犹言军中。
     [10]:同“间”,参预。
     [11]区区之意:犹言愚意、私衷。区区,自称的谦词。
     [12]攀龙:意谓投奔徐鸿儒军,参加造反,希图成功后博取富贵。语见《汉书·叙传》等。
     [13]怃(wǔ午)然为间:茫然自失,停顿不语。怃然,怅惘失志的样子。
间,间歇,停顿。
     [14]豁然梦觉:豁然领悟,如梦初醒。
     [15]舛 (chuǎn喘)错:谬误,差错。
     [16]易髫(tiáo条)而髻:把少女的披发挽成妇人发髻。表示已经出嫁。髫,童年男女披垂的头发。
     [17]纸鸢:有时作为风筝的通称,此特指鹞鹰形状的纸鸟。鸢,鹞鹰,又名鹞子。
     [18]肃肃:风声。[19]鹣鹣(jiān  ājin兼兼):即鹣鸟、比翼鸟。《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20]质明:天色刚亮。质,正。
     [21]莱芜:县名。在滕县东北,相距四百余里。
     [22]僦屋:赁房。
     [23]草草:仓卒,匆匆。
     [24]啬于装:指带的东西不多。啬,俭薄。装,行装。
     [25]薪储不给:犹言生活日用不足。薪储,柴米之类生活储备。不给,不足。
     [26]假栗比舍:向邻居借粮。此从青本;比,底本作北。
     [27]质簪珥:典当发簪、耳坠之类首饰。质,抵押。
     [28]灯谜:把谜语贴在花灯上,供人猜测,叫灯谜。
     [29]亡书:此指读过而今已失落或不在手边的书籍。亡,遗失。[30]猎归:这里指劫掠财物归来。
     [31]“富以其邻”:意谓因邻人而致富。《易·小畜》九五爻辞:“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32]乐输:自愿拿出。输,捐输。
     [33]判官:佛教传说阎罗王属下有十八判官,分管十八地狱。民间传说判宫是替阎王及其他神管理文案的官员。
     [34]检《周礼》为觞政:意谓翻阅《周礼》的字句,据以定罚酒之数。《周礼》,书名,原名《周官》,封建时代列为经书。觞政,犹言酒令。[35]任言:随便说出。
     [36]“其人”二句:意谓翻得《周礼》以“食”、“水”、“西”为偏旁之字者,罚饮酒;翻得“酒”部之文者,加倍罚饮。按,《周礼》有关部分,集中记载了负责周王朝饮食祀享的官吏奴仆及各类饮食的名称,所以符合上述情况的文字不少,较易检得。
     [37]“酒人”:《周礼》篇名。《周礼·天官·酒人》:“酒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供奉之。”
     [38]巨觥(gōng工):大酒杯。引满:斟满酒杯。促:催对方干杯。[39]“鳖人”:《周礼·天官》篇名。
     [40]滴沥:此从青本,底本作滴洒。形容倾壶斟酒。
     [41]鳖饮:宋石曼卿狂纵,每与客痛饮,以藁束身,引首出饮,饮毕复就束,谓之鳖饮。见沈括《梦溪笔谈·人事》。此句系由“鳖人”而及“鳖饮”故实。按“鳖人”非属食旁、水旁、酉旁及酒部之文,故小二罚丁酒而“丁不服”。
     [42]司隶:古代负责督捕盗贼之事的官吏。
     [43]太山帝君:泰山神,即东岳天齐大帝,传说是阴司众神的领袖。[44]
暴客:指强盗之类犯有暴行的人。恶篆:罪行簿。底本误为“恶绿”,此从二十四卷抄本。
     [45]荏苒:舒缓,从容。
     [46]啧啧(zē zē则则):惊叹声。
     [47]不逞:不逞之徒,即为非作歹的人。
     [48]编菅(jiān间):本指用茅草编的草苫。见《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或取一编菅焉”注。此犹“束茅”,即火把。
     [49]戟指:用食指、中指指点,其形如戟,行法术时的手势。
     [50]反接其臂:双臂交叉绑在背后。
     [51]埋头:犹言隐居。
     [52]缓急:复词偏义,意为窘困、急需。
     [53]积殖自封:积财自富。殖,孳生利息。封,富厚。
     [54]戚裔:亲属和后代。
     [55]群首 (shòu受)于官:结伙向官府告发。首,告发罪行。
     [56]瞰(kàn看):俯视。这里是垂意、窥知的意思。
     [57]肉视之:视丁生夫妇如俎上鱼肉。
     [58]苟:苟且,不正当。
     [59]蛇蝎:喻人情险恶。
     [60]益都:县名,属山东省。在莱芜县东北,明清属青州。西鄙,犹言西乡。
     [61]琉璃厂:烧制琉璃器皿的工厂。琉璃,用粘土、长石、石青等为原料而烧制的器皿,如琉璃砖、瓦等。
     [62]进:传唤。
     [63]督课:监督考查。课,考课。
     [64]食指数百无冗口:几十个人吃饭,却无闭人。食揩,借指人口。一人十指,为一口。冗 (rǒng茸),多馀、闲散。
     [65]点籍唱名数:检查帐本和登记簿,报出收支以及仆婢作业的名称和数量。点,按验。
     [66]罚膝立:犹言罚跪。
     [67]度俚曲:唱地方俗曲。
     [68]禹步:巫师、道士作法时的一种步法,一足后拖,如跛足状。据传禹治洪水时因患“偏枯之病”以致如此行步,而为后世俗巫听效法。详《尸子·广泽》、扬捱《法言·重黎》晋李轨注。
     [69]障面:旧时青年妇女外出常以黑纱遮面。
     [70]觌 (dī滴)面:对面相见。
     [71]肃肃:恭敬貌。 《诗·大雅·思齐》:“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传 “肃肃,敬也。”
     [72]荼蓟:两种荒年代食的野菜。荼,即苦菜。蓟,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大蓟、小蓟两种。
     [73]山左:旧称山东省为山左,因在太行山之左,故云。
     [74]殆天授,非人力:意思是,小二一生不平凡的经历和作为是天赋使然,非后天学习可致。《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语:“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75]骈死:与白莲教中同伙,一起被杀。韩愈 《杂说》四曾说,千里马
如果不得其遇,也会“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
     [76]误人匪僻:底本无“入”字,参二十四卷抄本校补。谓误与邪僻之人为伍,误入歧途。匪僻,邪僻。
     [77]同学六人:指上文“小女子师事徐者六人”。
     [78]不遇丁生:此从青柯亭刻本,底本作“不为丁生”。

    滕县的赵旺,夫妻二人都信佛,不吃荤腥,乡亲们都称他们为“善人”,是个小康人家。赵旺有个女儿叫小二,极其聪明美貌。赵旺夫妻都十分钟爱她。小二6岁时,和哥哥长春一块跟塾师读书,用了5年工夫把《五经》读得烂熟。同窗有个丁生,名叫紫陌,比小二大3岁,风流俊俏,文才出众,和小二互相爱慕,很有感情。丁生把自己的心情告诉了母亲,母亲替他向赵旺求婚。赵旺想把女儿许配给大户人家,所以没有答应。
    过了不久,赵旺被诱惑加入了白莲教。白莲教首领徐鸿儒造反后,赵旺一家人都跟随了他。小二识文断字,又很聪明,对于白莲教里剪纸为马、撒豆成兵的法术,一学就会,而且精通。有6个女孩拜徐鸿儒为师,只有小二学的最好,把徐鸿儒的法术全都学到了手。赵旺也因为小二的缘故很受徐的信用,委以重任。当时丁生年方18岁,已入县学读书,但不肯谈娶妻的事,心中仍然忘不了小二,终于偷跑了,投到徐鸿儒帐下。小二见了非常高兴,对丁生的款待十分热诚,礼遇超出一般。小二因为是徐鸿儒的高足弟子,受命主持军务,没日没夜地奔忙,父母也很少和她见面。丁生常在夜间和小二见面,总是把兵丁都打发走,一谈便谈到三更时分。有一次问小二:“我这次到这里来,你知道我的意思吗?”小二说:“不知道。”丁生说:“我并不是到白莲教里来追求富贵,我来这里,实在是为了你呀。白莲教本是左道旁门,到头来只能自取灭亡,小姐是聪明人,难道想不到这一点吗?你如能跟我逃走,我这颗心是永远不会辜负你的。”小二失神地沉吟了一会,忽然如梦方醒地说:“背着父母偷着走掉,这是不义的,我们去告别一下吧。”两人进屋向赵旺讲明了利害关系,赵旺仍不悔悟,说:“我师像神人一样,难道还会出什么差错吗?”小二知道父亲无法劝说,就下定了决心,把姑娘头改梳成妇人的发髻并剪了两个纸鹞鹰,和丁生每人跨上一只。鹞鹰刷地展开两翅,像比翼鸟一样,双双飞去。黎明时分,二人来到莱芜县境。小二用手指一捻鹞鹰的脖子,鹞鹰就收了翅膀,落在地上。小二收起,又拿出两只纸驴来,二人骑上来到山阴里,自称是逃避祸乱来到这里,租了间屋子住下。
    两个人慌慌张张地出来,衣被短缺,柴米也非常困难。丁生很发愁,向邻居去借点粮食,没有人肯借给一升半升。小二一点也不发愁,只是把自己的金簪、耳环都典当了。夫妻俩把门一关,猜一猜灯谜,背一背过去读过的书,并且以此比赛高低,赢了的就并上两个手指头在输家的手腕上敲一下,算是罚。小二家西邻姓翁,是个绿林好汉。有一天二人出外打猎归来,小二说:“咱们有个阔气的邻居,还怕什么?我想暂借他一千两银子,他能借给我吧?”丁生认为不大可能。小二说:“我能让他高高兴兴把钱送来。”于是,她就用纸剪了一个判官,放到地上,盖上一只鸡笼,然后拉着丁生上床,烫上一壶酒,并且翻出一部周礼来行酒令。随便说第几册、第几页,第几行,两人一翻,谁要在这行得到有食字旁、三点水,酉字旁的字,就罚喝酒;若得到和酒有关的字,加倍多喝。小二恰好翻得了个“酒人”,丁生拿一只大杯子斟满,催促小二快喝:小二喝完就祷告道:“如果能把钱借来,你该得个‘饮’字部的字。”丁生一翻,得到个“鳖人”。小二大笑道,“事情办成了!”说着就倒满洒递给丁生。丁生不服,小二说:“你是‘鳖人’,是水族,应该像鳖饮水那样饮酒才对。”两人正在饮酒行令,忽然听见鸡笼子里嘎嘎作响。小二起身道:“来了!”打开鸡笼一看,里面有只口袋,口袋里装满了大元宝。丁生又高兴又惊讶。后来那位富邻居家的奶妈抱着小孩来玩,偷偷地说;“我家主人刚刚回到家,点上灯坐着,屋地忽然裂开,大缝子深不见底,有一个判官从里边出来,说:‘我是地府里的司隶。地府的太山帝君,召集阴曹官员,编制了一本坏蛋罪行录,需要1000架银灯,每架重10两。谁要捐出一百架银灯,就把他的罪孽给勾销。’我家主人非常害怕,点上香火,磕头祷告,献了1000两银子,那判官慢慢腾腾又回到地底下去,地缝接着也合上了。”夫妻二人听了故意装作吃惊的样子,啧啧称怪。从此后,丁生和小二逐渐买了牛马、田地,雇了仆役丫鬟,建造了房舍。村里几个无赖看到他们家这么富,就勾结一些坏人,半夜跳墙而入要抢劫。丁生和小二刚从梦中惊醒,点灯一瞧,只见满屋都是强盗毒有两个强盗把丁生抓住,还有一个伸于向小二胸前乱摸。小二没顾得穿衣服,起身指着强盗们喝道;“停!停!”13个强盗都伸着舌头呆呆立定,一动不动,像木偶一样。小二这才穿上衣裤下床,招呼家人,把13个强盗一个一个反绑起来,逼着他们招出了这次抢劫的内情。小二听了训斥他们道:“我们是远方来的客人,到你们这山沟里来谋生,本指望得到你们的扶持,怎么能不讲仁义到这种地步?有点急用,钱不凑手,这是大家常碰到的事,若真是穷急了,不妨明说,我是那种只顾发财,一毛不拔的人吗?按你们这种抢劫的豺狼行为!本该都给宰了。可是我不忍心这么干。先放你们回家,再犯就不客气了。”盗贼们磕头拜谢走了。
    又过了不久,徐鸿儒被俘获,赵旺一家都被诛杀。丁生花钱把妻舅长春的小儿子赎了回来。孩子当时才3岁,让他改姓丁,名叫承祧,像亲儿子一样看待。于是衬里人慢慢知道丁家原来是白莲教徒的亲属。正在这时遇到了蝗灾,小二剪了几百只纸鹞鹰放在田中,蝗虫吓得远远的,不敢进小二家的田垄,一点也没有受害。村里的人都很嫉妒,就告到官府去,说丁家是徐鸿儒余党。官府看见丁家有钱,把丁家视作一块肥肉,于是把丁生抓了去。丁生向县令送了厚礼贿赂,才免了这场灾难。小二说:“我们的钱来得不是正道,散失点倒也是应该的。但是,这个蛇蝎之乡,不可久住。”因此夫妻二人把家产低价卖出,离开了山阴里,迁到益都的西部去住。
    小二为人非常灵巧,善于经营,比男人还精明。曾经开过玻璃厂,凡招收来的工人,小二都给他们些指点,所做出的棋和灯,式样新颖、巧妙,其他工场都赶不上,所以能以高价迅速出售。过了几年,财富大增,在当地称雄。小二管理、督促工人和仆役很严,手下几百人没有一个吃闲饭的。有空时常和丁生品茶下棋,或者阅读经史作为娱乐。凡钱粮收支以及工人仆役的工作情况,每5天检查一次。小二自己拿算盘。丁生帮她看账数数。勤勉的仆役马上给予赏赐,懒惰的就鞭打罚跪。检查工作这天,放一晚上的假,不上夜班。夫妻二人摆上酒茶,把丫环仆役们喊来,唱些民间小曲取乐。小二明察秋毫,像神一样灵验,没有人敢欺骗她。而她对手下人的赏赐也正和他们的功劳相称,所以事情都办得很妥善。村里的二百多户人家,穷苦的都酌量给些资本谋生,所以乡里没有游手好闲的人。
    这一年正巧赶上了大旱,小二让村里人在野外设置祭坛,她坐轿子晚间到祭坛那里作法求雨,于是大降喜雨,方圆五里内都下得足足的。因此,人们更把小二当成神明一样敬重。小二外出时,从不用面纱遮挡,村里人都常常见到她。有些青年聚在一起,私下议论小二的美貌,但是迎面相逢时,又都大气不出,不敢正眼看她。每到秋天,村里的儿童不能做活的,小二都给他们些钱,让他们去采些野菜;20年间,积满了好几间房屋。有些人偷偷笑话她干这蠢事。赶上山东遇到大饥荒,人吃人,小二就拿出野菜来,掺上些粮谷赈济饥民,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得以活命,没有逃荒的。
    异史氏说:“小二的作为,本是上天的恩赐,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然而,若不是丁生一句话的点拨使之觉悟,恐怕早就身首两处了。由此看来世上怀有非常出色的才能而误入歧途致死的人,一定也不少啊。怎么能知道小二等六个同学中,没有才华出众的人呢?只恨她们没有遇到丁生啊!”

     庚娘

     金大用,中州旧家子也[1]。聘尤太守女[2],字庚娘,丽而贤。逑好甚敦[3]。以流寇之乱[4],家人离[5]。金携家南窜。途遇少年,亦偕妻以逃者,自言广陵王十八[6],愿为前驱[7]。金喜,行止与俱。至河上,女隐告金曰:“勿与少年同舟。彼屡顾我,目动而色变[8],中叵测也[9]。”金诺之。王殷勤觅巨舟,代金运装,劬劳臻至[10]。金不忍却。又念其携有少妇,应亦无他。妇与庚娘同居,意度亦颇温婉。王坐舡头上[11],与橹人倾语,似甚熟识戚好。未几,日落,水程迢递[12],漫漫不辨南北[13]。金四顾幽险,颇涉疑怪。顷之,皎月初升,见弥望皆芦苇[14]。既泊,王邀金父子出户一豁[15],乃乘间挤金入水[16]。金有老父,见之欲号。舟人以篙筑之[17],亦溺。生母闻声出窥,又筑溺之。王始喊救。母出时,庚娘在后,已微窥之[18]。既闻一家尽溺,即亦不惊,但哭曰:“翁姑俱没,我安适归[19]!”主入劝:“娘子勿忧,请从我至金陵。家中田庐,颇足赡给,保无虞也[20]。”女收涕曰:“得如此,愿亦足矣。”王大悦,给奉良殷。既暮,曳女求欢。女托体[21],王乃就妇宿,初更既尽,夫妇喧竞[22],不知何由。但闻妇曰:“若所为[23],雷霆恐碎汝颅矣!”王乃挝妇[24]。妇呼云:“便死休!诚不愿为杀人贼妇!”王吼怒,妇出。便闻骨董一声[25],遂哗言妇溺矣。
     未几,抵金陵,导庚娘至家,登堂见媪。媪讶非故妇。王言:“妇堕水死,新娶此耳。”归房,又欲犯。庚娘笑曰:“三十许男子,尚未经人道耶[26]?市儿初合卺,亦须一杯薄浆酒;汝家沃饶[27],当即不难。清醒相对,是何体段[28]?”王喜,具酒对酌。庚娘执爵,劝酬殷恳。王渐醉,辞不饮。庚娘引巨碗,强媚劝之。王不忍拒,又饮之。于是酣醉,裸脱促寝。庚娘撤器烛,托言溲溺;出房,以刀入,暗中以手索王项,王犹捉臂作昵声。庚娘力切之,不死,号而起;又挥之,始殪[29]。媪仿佛有闻,趋向之,女亦杀之。王弟十九觉焉。庚娘知不免,急自刎;刀钝铁不
可入[30],启户而奔。十九逐之,已投池中矣;呼告居人,救之已死,色丽如生。共验王尸,见窗上一函,开视,则女备述其冤状。群以为烈,谋敛资作殡[31]。天明,集视者数千人;见其容,皆朝拜之。终日间,得金百,于是葬诸南郊。好事者为之珠冠袍服,瘗藏丰满焉[32]。
     初,金生之溺也,浮片板上,得不死。将晓,至淮上,为小舟所救。舟盖富民尹翁专设以拯溺者。金既苏,诣翁申谢。翁优厚之,留教其子。金以不知亲耗,将往探访,故不决。俄白:“捞得死臾及媪。”金疑是父母[33],奔验果然。翁代营棺木。生方哀恸,又白:“拯一溺妇,自言金生其夫。”生挥涕惊出[34],女子已至,殊非庚娘,乃十八妇也。向金大哭,请勿相弃。金曰:“我方寸已乱[35],何暇谋人?”妇益悲。尹审其故,喜为天报,劝金纳妇。金以居丧为辞[36],“且将复仇,惧细弱作累[37]。”妇曰:“如君言,脱庚娘犹在,将以报仇居丧去之耶?”翁以其言善,请暂代收养,金乃许之。卜葬翁媪,妇哭泣[38],如丧翁姑。既葬,金怀刃托钵,将赴广陵[39]。妇止之曰:“妾唐氏,祖居金陵,与豺子同乡,前言广陵者,诈也。且江湖水寇,半伊同党;仇不能复,只取祸耳。”金徘徊不知所谋。忽传女子诛仇事,洋溢河渠,姓名甚悉[40]。金闻之一快,然益悲。辞妇曰:“幸不污辱。家有烈妇如此,何忍负心再娶?”妇以业有成说[41],不肯中离,愿自居于媵妾。会有副将军袁公[42],与尹有旧,适将西发,过尹;见生,
大相知爱,请为记室[43]。无何,流寇犯顺[44],袁有大勋[45];金以参机务[46],叙劳[47],授游击以归[48]。夫妇始成合卺之礼。居数日,携妇诣金陵,将以展庚娘之墓[49]。暂过镇江,欲登金山[50]。漾舟中流,一艇过,中有一妪及少妇,怪少妇颇类庚娘。舟疾过,妇自窗中窥金,神情益肖。惊疑不敢追问,急呼曰:“看群鸭儿飞上天耶[51]!”少妇闻之,亦呼云:“馋儿欲吃猫子腥耶[52]!”盖当年闺中之隐谑也[53]。金大惊,反掉近之,真庚娘。青衣扶过舟[54],相抱哀哭,伤感行旅。唐氏以嫡礼见庚娘[55]。庚娘惊问,金始备述其由。庚娘执手曰:“同舟一话,心常不忘,不图吴越一家矣[56]。蒙代葬翁姑,所当首谢,何以此礼相向?”乃以齿序,唐少庚娘一岁,妹之。
     先是,庚娘既葬,自不知历几春秋。忽一人呼曰:“庚娘,汝夫不死,尚当重圆。”遂如梦醒。之,四面皆壁,始悟身死已葬。只觉闷闷,亦无所苦。有恶少窥其葬具丰美,发冢破棺,方将搜括,见庚娘犹活,相共骇惧。庚娘恐其害己,哀之曰:“幸汝辈来,使我得睹天日,头上簪珥,悉将去。愿鬻我为尼,更可少得直。我亦不泄也。”盗稽首曰:“娘子贞烈,神人共钦。小人辈不过贫乏无计,作此不仁。但无漏言,幸矣,何敢鬻作尼!”庚娘曰:“此我自乐之。”又一盗曰:“镇江耿夫人,寡而无子,若见娘子,必大喜。”庚娘谢之。自拔珠饰,悉付盗。盗不敢受;固与之,乃共拜受。遂载去,至耿夫人家,托言舡风所迷[57]。耿夫人,巨家,寡媪自度[58]。见庚娘大喜,以为已出[59]。适母子自金山归也。庚娘缅述其故[60]。金乃登舟拜母,母款之若婿。邀至家,留数日始归。后往来不绝焉。
     异史氏曰:“大变当前,淫者生之,贞者死焉。生者裂人眦[61],死者雪人涕耳[62]。至如谈笑不惊,手刃优雠,千古烈丈夫中,岂多匹俦哉[63]!谁谓女子,遂不可比踪彦云也[64]?”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中州:指河南省。河南省为古豫州地,地处九州中央,故称中州。[2]太守:明清对知州、知府的俗称。
     [3]逑好甚敦:夫妻感情很深。《诗·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逑,匹偶。敦,笃厚。
     [4]流寇之乱:指明末李自成义军由陕人豫。时间约在崇祯前期至中期。
     [5]离 (tì惕):亦作“离逖”。谓远离故土。《书·多方》:“我则致天之罚,离巡尔士。”
     [6]广陵:江苏扬州旧称广陵郡,明清为扬州府,府洽在今扬州市。[7]前驱:领路,向导。
     [8]目动而色变:眼睛贼溜溜的,神色不正常。
     [9]中叵(pǒ坡上声)测:谓内心阴险。叵,不可。
     [10]劬 (qú渠)劳:勤劳,劳苦。臻至:周到。
     [11]舡 (xiāng箱):船。
     [12]水程迢递:水路遥远。意思是看不到可以停泊的处所。迢递,远貌。
     [13]漫漫:旷远无际的样子,形容水面广阔。
     [14]弥望:犹言极望,满眼。
     [15]一豁:犹言一豁心目;谓望远散心。
     [16]乘间:乘隙,趁机。

     [17]筑:,撞击。
     [18]微:悄悄,隐约。
     [19]我安适归,我到哪里归宿?
     [20]无虞:不用发愁。虞,忧虑。
     [21]体 (bàn半):正值月经期内。《说文》:“,妇人污也。从女,半声。”[23]若:汝,你。
     [24]挝 (zhuā抓):打。
     [25]骨董:同“咕咯”,此言落水声。
     [26]人道:指男女交合之事。见《诗·大雅·生民》笺、疏。[27]沃饶:殷富。
     [28]体段:体统。
     [29]殪 (yì义):死。
     [30]钝 (jué决):刃不锋利叫钝,刃卷缺叫。
     [31]作殡:治丧。
     [32]瘗藏 (zàng葬);陪葬物品。
     [33]金疑是父母: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无“母”字。[34]挥涕:擦干眼泪。
     [35]方寸已乱:心绪已乱。方寸,心。样本卷《鲁公女》注。[36]居丧:服丧。父母死,子女服丧三年。
     [37]细弱:妇孺家小。
     [38](cuīdié崔迭):丧服之一种,俗称披麻带孝,服三年丧者用之。,披于胸前的麻布条。,结在头上或腰间的麻布带。[39]赴:据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越”。
     [40]姓名甚悉:姓什么叫什么都传说得详细明白。悉,周详。[41]业有成说:已经把夫妻关系说定。
     [42]副将军:副总兵。详本卷《夜叉国》注。
     [43]记室:官名,东汉置,掌章表书记文檄,元后废。这里借指副将属下同一职掌的幕僚。
     [44]犯顺:以逆犯顺,指作乱造反。
     [45]大勋:大功。《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古者人臣,功有五等,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
     [46]参机务:指参赞军务。机务,军事机密。
     [47]叙劳:按劳绩除授升赏。此言得官。
     [48]游击:武官名。详 《夜叉国》注。
     [49]展墓:扫墓。展,省视。
     [50]金山:山名。在镇江西北。旧在长江中,后积沙成陆,遂与南岸相连。古有多名,唐时裴头陀于江边获金,故改名金山。
     [51]群鸭儿飞上天:据下文,这是“当年闺中隐谑”。其意未详。北朝乐府《紫骝马歌辞》云,”烧火烧野田,野鸭飞上天,童男娶寡妇,壮女笑杀人。”此隐谑或有取于此,就世乱漂泊和“娶寡妇”言,似具有谶语意味。又,鸭栖丛芦,决起直上,则此隐谑颇有狎亵意味。
     [52]馋儿欲吃猫子腥书:馋狗想吃猫吃剩的鱼了吧?喻贪馋,渴望。今喻人嘴馋有“馋狗舔猫碗”的俗谚,或与此略近。(Wō窝),犬。腥,生鱼。
     [53]闺中隐谑:闺房内夫妻开玩笑的隐语。隐,隐语,不直述本意而借
他辞暗示。《文心雕龙·谐隐》:“,隐也。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
     [54]青衣:侍女。
     [55]以嫡礼见庚娘:用见正妻之礼,拜见庚娘。
     [56]吴越一家:敌对双方成为一家人。吴、越,春秋时诸侯国名,两国数世敌对交战,故后世称敌对的双方为吴越。
     [57]舡风所迷:意思是乘船遇风迷路,故而投奔。
     [58]寡媪自度:老寡妇一人,独自过活。
     [59]以为己出:把庚娘当作亲生女儿。
     [60]缅述:追述。
     [61]裂人:把人恨得眼眶瞪裂;意谓极度痛愤。,目眶。
     [62]雪人涕:使人挥泪悲伤。雪,擦、拭。
     [63]匹俦:匹敌,并列。
     [64]比踪彦云:意思是女子亦可同英烈男子并驾齐驱。《世说新语·贤媛》:三国魏“王公渊娶诸葛诞女。入室,言语始交,王谓新妇曰:‘新妇神色卑下,殊不似公休。’妇曰: ‘大丈夫不能仿佛彦云,而令妇人比踪英杰。’”女父诸葛诞字公休。王公渊之父王,字彦云,曹魏末,以反对司马氏专权被杀。比踪,并驾,行事相类。

    金大用是河南高门大户人家的子弟,娶了尤太守家的女儿庚娘为妻。庚娘美丽又贤淑,夫妻感情非常融洽亲密。因为遭逢流寇作乱,一家人沦落异乡,金大用带着家眷往南奔逃。在途中他遇到一个青年人,也是带着妻子出外逃避战乱的,自己说是扬州人,叫王十八,愿意为金大用带路。金大用很高兴,就和王十八结伴而行。到了河边,庚娘偷偷对金大用说:“不要和这个王十八坐一条船,他常常偷看我,眼珠子乱转,神色也不对,谁知道他安的什么心肠?”金大用答应按庚娘的意思办,可是王十八殷勤备至,又雇来一条大船,帮助金大用搬运东西,非常辛苦。金大用不忍推却,又想王十八也带着个年轻妻子,恐怕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王十八的妻子和庚娘同居一舱室,态度也十分温顺和婉。王十八坐在船头和船工们闲谈,好像都是他的亲戚朋友一样熟悉。
    过了不久,太阳落山,船越走越远,水面迷迷茫茫,分不清南北。金大用四面一看,阴森险怪,很有些惊疑。又过了一会,皎洁的明月升起,这才看清远近都是芦苇。船停泊下来以后,王十八邀请金大用和他父亲到船舱外观景散心,乘机将金大用挤落水中,正巧被金父看见,刚要呼喊,又被船工一篙打落水中。金大用的母亲闻声出来察看动静,也被打落水。直到这时候,王十八才呼喊救人。当金母出来察看时,庚娘在后边已经暗中看得清清楚楚。当她听到一家人都落水惨死时,却并不惊慌,只是哭道:“公婆都死了,我去依靠谁呀?”王十八进舱解劝道:“娘子不要担心,请你跟我到金陵去吧。我家有房舍田产,相当富足,可保娘子衣食无忧。”庚娘止住眼泪说;“要能这样,我也就心满意足了。”王十八大喜,供给庚娘衣食器用非常殷勤周到。到了晚间,王十八强拉着庚娘求欢,庚娘推托说正在经期,王十八只好到妻子那里过夜。
    一更刚过。就所见王十八夫妻二人争吵起来。只听得王妻说:“你干这种事,就不怕雷劈碎你的脑袋呀!”王十八急了,狠狠打起妻子来。王妻大喊道;“死了更好,我再也不愿当杀人贼的老婆了!”王十八勃然大怒,把妻子扯出来,忽听扑通一声,接着,王十八就喊叫说他妻子落水淹死了。几天后,船到金陵,王十八领庚娘到家,登堂拜见他母亲。王母很惊讶,为什么不是原来的儿媳了?王十八说:“原来的妻子落水淹死了,这位是新娶的妻子。”回到房中,王十八又想奸污庚娘。庚娘笑道,“你一个30来岁的男人,难道没有和女人同过房吗?市井穷汉到了新婚之夜,还得饮一杯水酒,你家这么富足,自然不难办到。两人清醒相对,有什么意思?”王十八非常高兴,置酒和庚娘共饮,庚娘举杯,殷勤恳切地劝酒。王十八渐渐醉了,推辞说不能再饮了。庚娘又端了一大碗酒,连强灌带撒娇地劝王十八喝下去,王十八不忍拒绝,又喝了下去,终于醉成一滩烂泥。他自己脱光了衣服,催促庚娘快睡。庚娘撤去杯盘,吹熄了灯烛,假装去上厕所,拿了把刀进来,暗中摸索王十八的脖子,王十八还抓住庚娘的手臂“心肝宝贝”的乱口。庚娘冲王十八的脖子,使劲切了下去。一刀没切死,王十八喊叫着跳了起来,庚娘又给了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王母仿佛听到动静,跑过来问庚娘,庚娘把王母也给杀了。工十八的弟弟王十九也发觉出了事,庚娘知道不免一死,急忙举刀自刎,因为刀太钝刺不进去,打开门就跑。王十九拼命赶来时,庚娘已经投到池中了。王十九急忙喊醒家人?把庚娘从池中救起时,见她虽已死了,可是容色仍然艳丽如生生。在大家给王十八验尸的时候,看见窗台上有一封信,打开一看,原来是庚娘叙述她一家人被王十八害死经过的控诉书。众人都认为她是烈女,核计捐集钱财为她殡葬。天亮以后,来观看庚娘遗体的有儿千人。大家看到庚娘的遗容,都向她叩拜致敬。一天的工夫,募得白银百两,人们把庚娘安葬在南郊。有些热心的人为庚娘戴上珍珠凤冠,穿上贵妇的霞帔,殉葬的器物也十分丰富。
    原来,当金大用落水时,因为抓住一块木板,得以免于一死。天快亮的时候,金大用漂浮到淮河上,被一只小船救起。这只小船是当地的一个姓尹的富户专为捞救溺水的人而设置的。金大用苏醒后,到尹翁那里致谢。尹翁待金大用情意深厚,挽留他教自己儿子功课。金大用因为不知道亲人的音信,想去寻访,所以没有答应尹翁的要求。不久,有人向尹翁禀报:“捞得一个淹死的老头和一个老太婆”金大用怀疑是自己的父母,跑去一看果然是。尹翁代金大用置办了棺木,金大用正在伤心痛哭,又有人来禀报:“又捞着了一个落水的妇人,自称金大用是她的丈夫。”金大用流着泪惊奇地出来一看,却不是庚娘,而是王十八的妻子。王十八的妻子向金大用大哭,请求不要嫌弃她。金大用说:“我的心乱极了,哪有心思娶妻呀?”王妻听金大用这么说就更加悲伤了。尹翁得知这件事后,高兴地说,这是老天的报应,劝金火用把王妻收留下来。金大用以居丧为借口推辞王妻,并且说将要去复仇,恐怕有家口的拖累。王妻说:“按照您的道理,如果庚娘还在人间,您能以报仇,居丧为借口把她赶走码?”尹翁看这个女子讲得言辞恳切,要求合理,表示要暂时替金大用把她收留下来,金大用答应了。
    金大用安葬父母时,王妻披麻戴孝,号啕火哭,像死了自己的公婆一样悲伤。安葬之后,金大用怀揣一把尖刀,端着一只行乞的钵盂,要到扬州去寻找仇人。王妻劝阻他道:“我娘家姓唐,世代居住在金陵,和那个豺狼王十八同乡。王十八所说的家住扬州是骗人的话,而且江湖上的水贼,多半是他的同党,就是你去了金陵,也报不了仇,反而只能取祸呀。”金大用听了正庄犹豫不决,忽然听人传说,有位女子诛杀仇人的事,江河两岸都传遍了,而且姓名确凿,正是庚娘。金大用听了先是一喜,又是一悲,对唐氏说:“庚娘幸而没有受辱失身。我有这样节烈的妻子,怎么能负心再娶呢。”唐氏认为金大用收留她为妻的事本来已经说定了,甘心当个妾,也不离开。
    当时有位副将军袁公,和尹翁是老朋友,将要往西去的时候,到尹翁家来看望,见到了金大用,很喜欢他,就聘请他担任军中的书记官。不久,流寇前来进犯,袁公立了大功,金大用因为参预军机要事,论功行赏,被授于游击的职务,返回尹翁处,和唐氏举行了婚礼。过了几天,金大用带着新夫人唐氏到金陵去,将要为庚娘扫墓。二人路过镇江时,想登金山游览,在江中泛舟,忽然有一条小船驶过,船上有一位老太婆和一位少妇。少妇的样子很像庚娘。小船飞快地掠过,那少妇从窗子往外看着金火用,那神情更像庚娘。金大用十分惊疑又不敢追问,急忙喊道:“看一群水鸭子飞上天了!”少妇听了也喊道:“馋狗要吃小猫的腥食了!”这原来是只有金大用和庚娘才知道的开玩笑的暗语。金火用大惊,拨转船头,驶近一看,真是庚娘。丫鬟把庚娘扶过船来,二人抱头痛哭,那些过往游人也都深受感动。唐氏以姬妾拜见正妻的礼节拜见了庚娘。庚娘问是怎么回事,金大用从头叙述了原委,庚娘拉着唐氏的乎说:“我们同舱住时谈的些话,使我久久难忘,没想到我们竞成了一家人,承蒙你代为殡葬了公婆,我本应该先谢谢你,你怎么能以这样重的礼节对待我呀?”于是二人以年龄大小论了姐妹,唐氏比庚娘小一岁,是妹妹。原来庚娘葬后,自己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忽听得有人喊道:“庚娘,你丈夫没有死,还可以团圆。”这时?就像大梦初醒,一摸,四下都是墙壁,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被埋葬了。她只觉得有些闷得慌,别的还没有什么痛苦。村里有几个流氓恶少,看到庚娘殉葬的物品丰富精美,就掘坟开棺。正要下手盗窃,见庚娘还活着,几个人都吓坏了,庚娘怕他们害自己,就哀求道:“多亏你们几个到这里来,使我能重见天日?我戴的余簪、耳环,你们都拿去吧。我想让你们把我卖到寺庙里去当尼姑,还可以多少得些钱,我绝对不会泄露秘密。”盗墓贼磕头说道;“娘子贞淑节烈,无论是神是人都钦佩你,我们几个小人不过是穷得没有办法,才干这种不仁不义的勾当。只要您不把我们千的事说出去,就是万幸了。又怎么敢把您卖作尼姑呢?”又一个贼说:“镇江有位耿失人,寡居,又没有子女,若见到娘子,一定会非常喜欢。”庚娘对他们表示了谢意,拔下头上的首饰,全都交给了几个盗贼。盗贼们不敢要,庚娘非给不可,几个人才拜谢接受了。他们把庚娘送得耿夫人家,说庚娘因为船被风吹得迷失了方向,被他们救起。耿夫人本是富贵人家的一个寡妇,上了年纪?见到庚娘非常高兴。把她当作亲生女儿看待。刚才是母女二人从金山游览归来。庚娘向耿夫人叙述了事情的经过。金大用就到耿夫人船上来拜见岳母,耿夫人像款待女婿一样款待了他,并邀他到家住了几天才走。从此后,耿、金两家始终来往不断。
    异史氏说:“大灾大难当前之时,失节受辱者能活下来,坚贞不屈者死去。活着的受到人们的白眼,死了的能引起人们的哭泣。而像庚娘这样谈笑自如毫不惊慌亲手杀死仇敌的,即使是须眉男子,历史上也很少能与她相比的呀!谁说女子不能追踪英雄的榜样,做出壮烈的事业啊!”

     宫梦弼

     柳芳华,保定人[1]。财雄一乡[2],慷慨好客,座上常百人。急人之急,千金不靳[3]。宾友假贷常不还[4]。惟一客宫梦弼,陕人,生平无所乞请。每至,辄经岁。词旨清洒[5],柳与寝处时最多。柳子名和,时总角[6],叔之[7]。宫亦喜与和戏。每和自塾归,辄与发贴地砖[8],埋石子,伪作埋金为笑。屋五架,掘藏几遍。众笑其行稚[9],而和独悦爱之,尤较诸客呢[10]。后十余年,家渐虚,不能供多客之求,于是客惭稀;然十数人彻宵谈[11],犹是常也。年既暮[12],日益落,尚割亩得直[13],以备鸡黍[14]。和亦挥霍,学父结小友,柳不之禁。无何,柳病卒,至无以冶凶具[15]。宫乃自出囊金,为柳经纪[16]。和益德之[17]。事无大小,悉委宫叔。宫时自外入,必袖瓦砾,至室则抛掷暗陬[ 18],更不解其何意。和每对宫忧贫。官曰:“子不知作苦之难[19]。无论无金;即授汝千金,可立尽也。男子患不自立,何患贫?”一日,辞欲归。和泣嘱速返,宫诺之,遂去。和贫不自给,典质渐空[20]。日望宫至,以为经理[21],而宫灭迹匿影,去如黄鹤矣[22]。
     先是,柳生时,为和论亲于无极黄氏[23],素封也[24]。后闻柳贫,阴有悔心。柳卒,讣告之[ 5],即亦不吊;犹以道远曲原之[26]。和服除[27],母遣自诣岳所,定婚期,冀黄怜顾。比至,黄闻其衣履穿敝[28],斥门者不纳[29]。寄语云[30]:“归谋百金,可复来;不然,请自此绝。”和闻言痛哭。对门刘媪,怜而进之食,赠
     钱三百[31],慰令归,母亦哀愤无策。因念旧客负欠者十常八九,俾诣富贵者求助焉[32]。和曰:“昔之交我者,为我财耳。使儿驷马高车,假千金,亦即匪难。如此景象,谁犹念曩恩、忆故好耶?且父与人金资,曾无契保[33],责负亦难凭也[34]。”母固强之。和从教,凡二十余日,不能致一文;惟优人李四,旧受恩恤,闻其事[35],义赠一金。母子痛哭,自此绝望矣。
     黄女年已及笄,闻父绝和,窃不直之[36]。黄欲女别适。女泣曰:“柳郎非生而贫者也。使富倍他日,岂仇我者所能夺乎?今贫而弃之,不仁!”黄不悦,曲谕百端[37]。女终不摇。翁妪并怒,旦夕唾骂之,女亦安焉。无何,夜遭寇劫,黄夫妇炮烙几死[38],家中席卷一空。荏苒三载[39],家益零替。有西贾闻女美[40],愿以五十金致聘。黄利而许之,将强夺其志。女察知其谋,毁装涂面,乘夜遁去。丐食于途,阅两月,始达保定,访和居址,宜造其家。母以为乞人妇,故咄之。女呜咽自陈。母把手泣曰:“儿何形骸至此耶!”女又惨然而告以故。母子俱哭。便为盥沐,颜色光泽,眉目焕映。母子俱喜。然家三口,日仅一。母泣曰:“吾母子固应尔;所怜者,负吾贤妇!”女笑慰之曰:“新妇在乞人中,稔其况味,今日视之,觉有天堂地狱之别。”母为解颐[41]。
     女一日入闲舍中,见断草丛丛,无隙地;渐入内室,尘埃积中,暗陬有物堆积,蹴之迕足[42],拾视皆朱提[ 3]。惊走告和。和同往验视,则宫往日所抛瓦砾,尽为白金[44]。因念儿时常与瘗石室中,得毋皆金?而故第已典于东家[45]。急赎归。断砖残缺,所藏石子俨然露焉,颇觉失望;及发他砖,则灿灿皆白镪也。顷刻间,数巨万矣[46]。由是赎田产,市奴仆,门庭华好过昔日。因自奋曰:“若不自立,负我宫叔!”刻志下帷[47],三年中乡选。乃躬赍白金[48],住酬刘媪。鲜衣射目;仆十余辈,皆骑怒马如龙。
媪仅一屋,和便坐榻上。人哗马腾,充溢里巷。黄翁自女失亡,西贾逼退聘财,业已耗去殆半,售居宅,始得偿。以故困窘如和曩日。闻旧婿耀[49],闭户自伤而已。媪沽酒备馔款和,因述女贤,且惜女遁。问和:“娶否?”和曰:“娶矣。”食已,强媪往视新妇,载与俱归。至家,女华妆出,群婢簇拥若仙。相见大骇,遂叙往旧,殷问父母起居。居数日,款洽优厚[50],制好衣,上下一新,始送今返。
     媪诣黄许,报女耗[51],兼致存问[52]。夫妇大惊。媪劝往投女,黄有难色。既而冻馁难堪,不得已如保定。既到门,见闳峻丽[53],阍人怒目张,终日不得通[54]。一妇人出,黄温色卑词[55],告以姓氏,求暗达女知。少间,妇出,导入耳舍[56],曰:“娘子极欲一觐[57];然恐郎君知,尚候隙也。翁几时来此?得毋饥否?”黄因诉所苦。妇人以酒一盛、馔二簋[58],出置黄前。又赠五金,曰:“郎君宴房中,娘子恐不得来。明旦,宜早去,勿为郎闻。”黄诺之。早起趣装[59],则管钥未启,止于门中,坐囊以待[60]。忽哗主人出。黄将敛避[61],和已睹之,怪问谁何,家人悉无以应。和怒曰:“是必奸宄[62],可执赴有司。”众应声,出短绠,绷系树间。黄惭惧不知置词。未几,昨夕妇出,跪曰:“是某舅氏[63]。以前夕来晚,故未告主人。”和命释缚。妇送出门,曰:“忘嘱门者,遂致参差[64]。娘子言:相思时,可使老夫人伪为卖花者,同刘媪来。”黄诺,归述于妪。妪念女若渴,以告刘媪,媪果与俱至和家。凡启十余关,始达女所。女着帔顶髻[65],珠翠绮纨,散香气扑人;嘤咛一声[66],大小婢媪,奔入满侧。移金椅床[67],置双夹膝[68]。慧婢茗[69];各以隐语道寒暄[70],相视泪荧。至晚,除室安二媪;褥温,并昔年富时所未经。居三五日,女义殷渥。媪辄引空处,泣白前非。女曰:“我子母有何过不忘[71]?但郎忿不解,妨他闻也。”每和至,便走匿。一日,方促膝[72],和遽入,见之,怒诟曰:“何物村妪[73],敢引身与娘子接
     坐!宜撮鬓毛令尽!”刘媪急进曰:“此老身瓜葛[74],王嫂卖花者。幸勿罪责。”和乃上手谢过[75]。即坐曰:“姥来数日,我大忙,未得展叙[76]。黄家老畜产尚在否[77]?”笑云:“都佳。但是贫不可过。官人大富贵,何不一念翁婿情也?”和击桌曰:“曩年非姥怜,赐一瓯粥,更何得旋乡土!令欲得而寝处之[78],何念焉!”言至忿际,辄顿足起骂。女恚曰:“彼即不仁,是我父母。我迢迢远来,手皴瘃[79],足趾皆穿,亦自谓无负郎君。何乃对子骂父,使人难堪?”和始敛怒,起身去。
     黄妪愧丧无色,辞欲归。女以二十金私付之。既归,旷绝音问,女深以为念。和乃遣人招之。夫妻至,惭怍无以自容。和谢曰:“旧岁辱临,又不明告,遂是开罪良多。”黄但唯唯。和为更易衣履。留月余,黄心终不自安,数告归。和遗白金百两[80],曰:“西贾五十金,我令倍之。”黄汗颜受之[81]。和以舆马送还,暮岁称小丰焉[82]。
     异史氏曰:”雍门泣后[83],珠履杳然,令人愤气杜门,不欲复交一客。然良朋葬骨,化石成金,不可谓非慷慨好客之报也。闺中人坐享高奉[84],俨然如嫔嫱[85],非贞异如黄卿[86],孰克当此而无愧者乎[87]?造物之不妄降福泽也如是。”
     乡有富者,居积取盈[88],搜算入骨[89]。窖镪数百,惟恐人知,故衣败絮、啖糠秕以示贫[90]。亲友偶来,亦曾无作鸡黍之事。或言其家不贫,便目作怒[91],其仇如不共戴天[92]。暮年,日餐榆屑一升[93],臂上皮摺
垂一寸长,而所窖终不肯发。后渐羸[94]。濒死,两子环问之,犹未遽告;迨觉果危急,欲告子,子至,已舌蹇不能声[95],惟爬抓心头,呵呵而已。死后,子孙不能具棺木,遂藁葬焉。呜呼!若窖金而以为富,财大帑数千万[96],何不可指为我有哉?愚已!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保定:明清府名,治所在今河北省保定市。
     [2]雄:称雄,数第一。
     [3]靳:吝惜。
     [ 4]假贷:借贷。常: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尝”。[5]词旨:词意,指言谈意趣。清洒:清雅、洒脱,谓不落俗套。[6]总角:指儿童时代。古代男女十五岁前于头顶两旁束发为两结,称总角。角,小髻。
     [7]叔之:称宫为叔父。
     [8]发贴地砖:揭开房内铺地的砖。
     [9]行稚:作事带孩子气。
     [10]昵:亲热。
     [11]谈:设宴聚谈。曹操 《短歌行》:“契阔谈,心念旧恩。”[12]年既暮:到了晚年。
     [13]割亩得直:卖田得钱。直,通“值”。
     [14]备鸡黍:筹措好饭菜;谓殷勤待客。《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15]凶具:指棺材。
     [16]经纪:经营料理。《三国志·魏志·朱建平传》:“初,颍川许攸、锺繇相与亲善,攸早亡,子幼,繇经纪其门户。”
     [17]德之:感激他。
     [18]暗陬:室内暗角。陬,隅,角落。
     [19]作苦:作业劳苦。
     [20]典质:典当。
     [21]经理:义同经纪。
     [22]去如黄鹤:谓一去不回。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
     [23]无极:县名。明清属直隶正定府,即今河北省无极县。[24]素封:富户,财主。
     [25]讣 (fù赴):讣文,报丧书。
     [26]曲原之:曲意原谅他。
     [27]服除:服丧期满。旧制:父母死,子女穿孝服三年,称服丧。期
     满脱去丧服,称除服、满服。
     [28]衣履穿敝:衣敝履穿,谓衣服破损,鞋子磨穿。
     [29]斥门者不纳:令守门人不让进门。斥,严词告诫。
     [30]寄语:传话,转告。
     [31]三百:三百文铜钱。
     [32]俾诣富贵者求助焉: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无“诣”字。[33]曾无契保:从来没有立借契、找保人。曾,从来、一向。[34]责负:讨债。责,谓索求、讨取。负,负欠、债务。
     [35]闻其事:此从青本,底本无“事”字。

     [36]窃不直之:内心认为父亲无理。直,合理。
     [37]曲谕:婉言劝说。
     [38]炮烙:本是殷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详《李伯言》注。这里指寇盗所用的烧灼之刑。
     [39]荏苒:形容时间推移、渐进。晋张华 《励志诗》:“日与月与,荏苒代谢。”
     [40]西贾 (gǔ古):西路商人。
     [41]解颐:露出笑容。
     [42]迕足:碰脚,碍脚。
     [43]朱提(shí时):据《汉书·食货志》及《地理志》,朱提本山名,在今云南昭通县境,山出佳银,名朱提银,其值较他银为重。后遂以朱提为佳银的代称。
     [44]白金:白银。下文“白镪”,义同。
     [45]故第: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故地”。东家:东邻。[46]巨万:万万。形容极大数目。《史记·司马相如传》:“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索隐:“巨万犹万万也。”[47]刻志:刻苦励志。下帷:放下书室帘幕;指专心苦读。[48]躬赍(jī基):亲自携带。
     [49]耀:光彩显赫。
     [50]款洽:犹款接;指款待和赠予。款,款待。洽,濡;指赙赠。[51]耗:音耗,消息。
     [52]存问:问候,慰问。
     [53]闳(hàn óngb汗宏)峻丽,宅门高大华美。闳,里门,即临街之院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高其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据青柯亭刻本,底本作“门”。
     [54]通:通禀主人。
     [55]温色卑词:面色温和,措辞谦卑。
     [56]耳舍:正屋 (堂屋)两旁的小屋,加人面之两耳,通称耳房。[57]觐:拜会。相见的敬辞。
     [58]酒一盛(chéng成),馔二簋(guǐ轨):犹言酒一壶,饭菜两盘。形容接待俭薄。盛和簋是古代容器的名称,这里指盛饭菜的器皿。[59]趣(cù促)装:促装。趣,通“促”。
     [60](fù付)囊:盛衣物的包裹。
     [61]敛避:抽身躲避。敛,敛迹。
     [62]奸(guǐ轨):歹徒。《国语·晋语》:“乱在内为宄,在外为奸。”
     [63]舅氏:舅父。某:仆妇自称。
     [64]参差 (cěn ī):差池,闪失。c
     [65]着帔(pèi佩)顶髻:身着彩帔,头挽高髻。帔,豪门富室的便服,绣有团花,女帔长仅及膝。着帔挽髻,表示已婚富贵之家,就黄母眼中看来,与在家时妆扮迥然不同。
     [66]嘤咛:娇语声;指细声吩咐。
     [67]金椅床:饰金的躺椅。椅床,又名椅榻,现在叫躺椅。《新五代史·景延广传》:“延广所进器物:鞍马,茶床、椅榻,皆裹金银,饰以龙凤。”[68]置双夹膝,躺椅两侧各放一小型竹具。夹膝,旧时置于床席间用以放置手足的竹制取凉用具。其形制不一,有竹夹膝、竹夫人、竹姬、竹奴等称呼。

     [69](yuè月)茗:泡茶,沏茶。
     [70]“各以隐语”句:此时母女未公开相认,所以在奴婢面前各以隐语问候。
     [71]子母:犹言母女。子,可兼指男女。
     [72]促膝:膝盖靠近;指接坐交谈。
     [73]何物村妪:什么村老婆子。何物,什么东西。轻鄙人的话。[74]瓜葛:疏亲。蔡邕《独断》下:“四姓小侯,诸侯冢妇,凡与先帝先后有瓜葛者……皆会。”瓜和葛都是蔓生植物,彼此牵连,故有此喻。[75]上手谢过:拱手道歉。上手,卒于“上其手”、“下其手”(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本是拱手郑重介绍尊贵客人的手势,这里即作抱拳致歉的手势。
     [76]展叙:会见叙谈。展,省 (xǐng)视。
     [77]畜产:犹言畜生。
     [78]寝处之:剥其皮而坐卧之。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干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79]手皴瘃 (cūn úzh村逐):两手皴裂,生了冻疮。皮肤受冻而皱裂皴,冻疮叫瘃。
     [80]遗 (Wèi位):赠予。
     [81]汗颜:脸上出汗!形容羞惭。
     [82]小丰:犹“小康”。
     [83]“雍门泣后”四句:意谓富贵之家,衰败以后,昔日受优待的门客往往背恩远去,这种情况令人气愤伤心,宁可闭门索居,不再交友接客。雍门,雍门周,战国齐人,善鼓琴。刘向《说苑·善说》谓雍门周尝以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也,能令文(孟尝君名田文)悲乎?”雍门周引琴而鼓,于是孟尝君“涕泣增哀”,对他说:“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珠履,代指受优待的门客;底本作“朱履”,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
     [84]高奉:优裕的供养。
     [85]嫔嫱(pín  ángqi贫墙):嫔和嫱,古代宫廷中的女宫。[86]贞异:坚贞卓绝。黄卿,指黄女。卿,昵称。
     [87]孰克:谁能。
     [88]居积取盈:囤积财货,乘时取利。盈,利息。
     [89]搜算:搜刮、算计。入骨:极言其刻薄。
     [90]故:故意。
     [91](chēn琛)目:瞪眼。
     [92]不共戴天: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无“共”字。不与仇人并存于世间。 《礼记·曲礼》:“父之优,弗与共戴天。”
     [93]榆屑:榆皮轧成的碎末。
     [94]羸 (wāng ěi汪垒):瘦弱。l
     [95]舌蹇:舌头僵滞,难以动转。蹇,蹇涩,僵木。
     [96]大帑 (tǎng淌):储藏金帛的国库。

    从前有个叫柳芳华的人,他的家产相当富有,是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柳芳华为人慷慨大方,好结交宾朋。因此,他的家里常常聚集着上百号客人。他不仅爱交朋友,而且总是乐于帮助别人。每当朋友有难向他借钱时,他从不拒绝,有些人借了钱不还他也不去索要。柳芳华的许多宾朋都向他借过钱,只有一个叫宫梦弼的陕西客人从未向他乞求过什么。柳宫两人交情很深,宫每次到柳家一住就是一年。柳芳华的儿子柳和,那时还梳着两个小牛角辫,他管宫梦弼叫叔叔。每天放学回来,宫梦弼便同他一起玩耍、做游戏。他们把地砖揭起来,然后往地下埋石子。这些石子在他们眼里就是金子,因此,埋石子也就成了埋金子。这种埋金子的游戏他们老玩不够,到后来,他们把五栋房子几乎都埋遍了。不少客人都笑宫梦弼行为幼稚,宫却不以为然,柳和对他则比对其他客人亲热得多。后来,柳家渐渐衰落,再也不能满足众多客人的要求。于是,柳家的宾客也就渐渐稀少,最后只剩下十几个人。柳芳华一辈子重情义,他晚年时,家境更加衰败,他硬是卖田卖地来招待客人。这时,柳和也长大了,他受父亲的影响,花钱大方,把朋友看作亲兄弟。
    不久,柳芳华病逝了,柳和没钱办丧事,宫梦弼便拿出自己的钱为柳家料理后事。柳和对他很感激,便将家里的事托付给他管理。宫梦弼每次从外面回来都要带回一些瓦片,把它们放在房子的黑旮旯里。这些瓦片有什么用?柳和不明白,别人也都不明白。有一天,柳和对宫梦弼诉苦,说家里太穷,什么事也做不了。宫劝导说:"你不知道过苦日子的艰难,不要说现在没钱,就是给你一千两白银,你也能马上花光。男子汉怕什么穷?不能自立才是最可怕的。"过了不久,宫要回自己的家。柳和希望他早点回来,宫答应了。宫走了以后,柳和不会持家,家里穷得饭都吃不饱,原来的家当差不多卖光了。柳和天天盼着宫梦弼回来,但宫却销声匿迹,不知去向。
    当初,柳和出生时,柳家家业兴旺,称富一方。柳家和邻县一个大户人家黄家订下亲事。后来,黄家听说柳家变穷了,便有二心。柳芳华去世时,黄家不来吊丧。柳和服丧期满后,母亲叫他去黄家商量婚期,希望黄家能给予同情和照顾。但柳和赶到黄家时,黄家竟将他拒之门外,并让守门人转告他:"回去筹备百两银子再来,不然,从此断绝来往。"柳和一听这话伤心得痛哭起来。黄家对门的一个刘老太婆可怜他,留他吃了饭,还送给他几个钱,叫他赶紧回家。柳和的母亲听说黄家翻脸不认人,又悲又气。想来想去,她只好叫儿子到一些富贵人家求助,因为柳家过去都接济过他们,他们欠柳家的钱柳家根本没去要过。但柳和说:"过去他们和我们柳家交往是因为柳家有钱,如果我现在坐着高车大马去,借一千两银子也不难,但现在我们衣衫褴褛,人家根本瞧不起。谁还想起过去柳家对他们的恩惠,想起过去的那份情谊呢?况且父亲给人钱财,从来没有立过契约或找个保人,现在连讨债的凭证也没有啊。"在母亲的强求下,柳和只好出门求助,但二十多天都没借到一文钱,后来只有一个演戏的门客送来一两银子。想到世态这般炎凉,柳和母子都深深地绝望了。
    话说黄家姑娘这时已长大成人。她听说父亲因为柳家变贫穷而拒绝柳和求婚,心中十分不满。黄家要把她嫁给别人,她哭着对家人说:"柳郎不是生下来就穷的,假如现在他家里比过去还要富,那我们家会把我许给别人吗?只是由于贫穷而抛弃柳郎,这不仁义!"父亲再三规劝,她始终不变心。她的父母见女儿这般执拗,都很生气,早也骂晚也骂。但姑娘不予理睬,她深信自己的态度是对的。不料,过了不久,黄家遭盗贼抢劫,黄氏夫妇差一点被盗贼杀害,家中的财物被洗劫一空。黄氏夫妇只得过起清贫生活,但他们是多么怀念从前的富裕生活啊。
    一晃三年过去了,黄家的贫困状况一点儿也没改变。有个西方商人听说黄家姑娘长得很漂亮,愿意拿出五十两银子作聘礼,要娶黄姑娘为妻。她的父母为贪这些钱就一口答应了。黄姑娘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气愤。她悄悄换了一身衣服,把脸涂成黑灰色,当夜逃出了家门。
    一个姑娘家逃出家门,无依无靠,只好沿途乞讨。就这样,黄姑娘整整走了两个多月,才找到柳和家。柳母从未见过她,所以当她满身尘土、穿着脏兮兮的衣衫走进柳家时,柳和的母亲把她当成乞丐,姑娘哭哭啼啼说出了事情的经过,柳母听了以后很感动,与姑娘抱头痛哭一场。柳母亲自为姑娘准备热水,姑娘经过梳洗之后,变得肌肤白嫩,光彩照人。柳和母子非常高兴。过了些日子,柳母为柳和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从此,一家三口相依为命,日子过得虽清贫却充满着幸福。由于家里穷,他们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柳母流着眼泪说:"我和柳和本该如此,可怜的是,苦了我的好儿媳。"黄姑娘笑着安慰婆婆:"儿媳出门乞讨时,什么苦都吃过了。现在我们的日子虽然也很清苦,但比起乞讨要强百倍、千倍,我觉得很幸福。"柳母听了以后,为有这样一个好儿媳高兴,一家人虽苦犹甜,连周围的人都很羡慕。有一天,黄姑娘到一间空房子里去,见院里长满了荒草,走进室内,见里面落满了尘埃。在一个暗角里,她发现有一大堆东西,用脚一踢,感觉那些东西很硬,拣起来擦去灰尘一看,竟是银子。她大吃一惊,赶忙跑去告诉柳和。柳和也觉得诧异,他们把黑旮旯里的东西全搬出来,它们都是货真价实的银锭。柳和这才想起,这些银子原来不过是宫梦弼叔叔当年在这里作客时从外面拣回来的瓦片。没料到,当年的瓦片而今变成了银子!柳和还记起,小时候,宫叔叔常跟他一起玩耍埋金子的游戏,难道当年埋的那些石头瓦片如今都成了银子?想到这里,柳和不由得心急起来。原来,因为家贫,他家的房子已典给别人了。他和妻子商量怎么办,妻子说赶紧把房子赎回来。于是,柳和夫妇连夜找到那人家,用一些银子把房子赎了回来。进房屋一看,柳和很失望,他家过去的地砖而今大多都已残破,当年埋的石子有不少就露在外面,看来奇迹是不会发生了。可是,当柳和揭开地砖,掏出地下的石子时,柳和还是惊呆了:银子,闪闪发光的银子!就这样,一夜之间,柳和成了百万富翁。他们赎回田产,装饰住房,买奴仆。柳和立志发愤,刻苦读书,他说:"我要是不能自立,对不起宫叔叔!"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柳和终于考中了举人。柳和没有忘记当年帮助过他的刘老太婆。于是,他带上银两,亲自去答谢。柳举人穿戴整齐,光彩夺目,他的十几个奴仆也都骑着高头大马。一行人来到刘老太婆家,让刘老太婆吃了一惊。她只有一间房子,柳和就坐在床沿上同她说话。外面人喊马叫,满巷子都听得到,对面的黄家也听得清清楚楚。
    黄氏夫妇自从女儿出走以后,家境一天不如一天。西方商人的彩礼他们早已花掉,只好卖房子还债。这时,他们穷得和当年的柳和一样。听说原来的女婿富了,他们不好意思见面,只得闭门叹息。刘老太婆叫人买了酒菜款待柳和,她一个劲地称赞黄家姑娘的贤德,只是不知道她逃到什么地方去了。刘老太婆问柳和成家了没有,柳和说成家了。吃完饭,柳和邀请刘老太婆去他家作客。刘老太婆同柳和一道乘车回家,黄姑娘被一群丫鬟簇拥着出来见客,刘老太婆开始都没认出来,当她得悉柳和的妻子正是黄姑娘时,又惊又喜。刘老太婆住了几天后才返回家。她回去后赶紧到黄家报信,告诉他们黄姑娘的消息,并说黄姑娘很关心父母的情况。黄氏夫妇又惊喜又惭愧,想去看女儿,又担心遭柳和冷遇。他们没想到自己会落到这等地步,悔不该当初以物取人,以致今天不得不咽下悔恨的苦水。

     鸲鹆

     王汾滨言:其乡有养八哥者[1],教以语言,甚狎[2],出游必与之俱,相将数年矣。一日,将过绛州[3],而资斧已罄,其人愁苦无策。鸟云:“何不售我?送我王邸[4],当得善价,不愁归路无资也。”其人云:“我安忍。”鸟言:“不妨。主人得价疾行,待我城西二十里大树下。”其人从之。携至城,相问答,观者渐众。有中贵见之[5],闻诸王。王召入,欲买之。其人曰:“小人相依为命,不愿卖。”王问鸟:“汝愿住否?”言:“愿住。”王喜。鸟又言:“给价十金,勿多予。”王益喜,立畀十金[6]。其人故作懊恨状而去。王与鸟言,应对便捷。呼肉啖之。食已,鸟曰:“臣要浴。”王命金盆贮水,开笼令浴。浴已,飞檐间,梳翎抖羽,尚与王喋喋不休。顷之,羽燥,翩跹而起[7],操晋声曰:“臣去呀!”顾盼已失所在。王及内侍,仰面咨嗟。急觅其人,则已渺矣,后有往秦中者[8],见其人携鸟在西安市上。毕载积先生记[9]。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八哥:也称“鸟”、“八八儿”,为鸲鹆(qúyù 渠玉)的别名。形似乌鸦,能学人说话。
     [2]狎习:习熟。
     [3]绛州:明代州名,治所在今山西省新绛县。
     [4]王邸:疑指设于绛州之明代灵丘工府。据《明史·诸王世表》二:明太祖十三子朱桂(封代王)之六子朱荣顺,于永乐二十二(1424)年封灵丘王,天顺五年(1454)别城干绛州,下传五王,至隆庆间因罪除国。
     [5]中贵:指灵丘王府宦官。
     [6]畀 (bì毕):给予。
     [7]翩跹:轻举貌。
      [8]秦中:今陕西省地区。
     [9]毕载积:毕际有,字载积,号存吾,淄川西铺人。明户部尚书毕自严子。清顺治二年(乙酉,1645)拔贡生,十三年任山西稷山知县,十八年升江南通州知州。康熙三年(1664)以误罢归。毕氏是作者友人,乾隆《淄川县志》六《续循良》有传。

    从前,有个人喜欢养八哥,他对待八哥像对待小孩一样,不仅细心照料,还耐心地教八哥说话。他养的八哥很听话,学讲话学得也很快。到后来,这位养八哥的先生每次出门游玩都带着八哥,他和八哥像一对知心朋友那么亲热。一晃几年光阴过去了。有一天,这位养八哥的先生将路过绛州。这地方离他的家很远,而他的路费早已用完了,住不了店也吃不上饭,先生十分焦急,可是又没有什么办法可想。这时,八哥对他说:"你何不把我卖掉?你要是把我送到王府,一定可以卖个好价钱,这样,不就解决问题了吗?"可是,养八哥的先生说:"我怎么能忍心把你卖掉呢?"八哥却说:"没有关系。你拿到钱以后赶紧离开,到城西二十里外的大树底下等我。"在八哥的鼓励下,养八哥的先生果真把八哥带进城里,找到一个人多的场所,在那里表演人鸟对话。听见人和八哥相互问答,而且流畅自如,前来观看的人越来越多。当时有个太监也在场,他见此情景后,连忙回府报告了王爷。王爷听说人鸟对话,觉得很新鲜。他叫人把养八哥的先生召进府,说是想买他的八哥。养八哥的先生说:"王爷有所不知,我和这八哥相依为命,实在不愿意卖。"王爷见他执意不肯卖,便问八哥:"你愿意住在我这里吗?"八哥答道:"愿意。"八哥又接着说:"给他十两银子,不要多给。"王爷很高兴,马上叫人拿出十两银子给养八哥的先生。养八哥的先生显出极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的神情,闷闷不乐地离开了王府。
    王爷得到八哥,心情十分愉快。他手捧着鸟笼,跟八哥说话。伶俐的八哥讲了一些让王爷高兴的恭维话,这下王爷更乐了,连忙叫人拿肉来喂它。八哥吃完肉以后,喊叫说:"我要洗澡。"王爷命令用金盆装水,打开鸟笼让八哥洗澡。八哥洗完澡后,梳理羽毛,抖动翅膀,还和王爷说个没完。王爷一直沉浸在喜悦之中。一会儿,八哥的羽毛干了,它突然飞起,用山西口音说了声:"我走了!"转眼之间就飞离了王府。王爷和他的侍臣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一个个仰面叹息。王爷急忙叫人去找养八哥的先生,可是,他早就不在王府,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刘海石

     刘海石,蒲台人[1],避乱于滨州[2]。时十四岁,与滨州生刘沧客同函丈[3],因相善,订为昆季[4],无何,海石失怙恃[5],奉丧而归[6],音问遂阙。沧客家颇裕。年四十,生二子:长子吉,十七岁,为邑名士;次子亦慧。沧客又内邑中倪氏女[7],大嬖之[8]。后半年,长子患脑痛卒,夫妻大惨。无几何,妻病又卒;逾数月,长媳又死;而婢仆之丧亡,且相继也:沧客哀悼,殆不能堪。
     一日,方坐愁间,忽阍人通海石至。沧客喜,急出门迎以入。  方欲展寒温[9],海石忽惊曰:“兄有灭门之祸,不知耶?”沧客愕然,莫解所以。海石曰:“久失闻问,窃疑近况未必佳也。”沧客法然[10],因以状对。海石欷。既而笑曰:“灾殃未艾[11],余初为兄吊也[12]。然幸而遇仆,请为兄贺。”沧客曰:“久不晤,岂近精‘越人术’耶[13]?”海石曰:“是非所长。阳宅风鉴[14],颇能习之。”沧客喜,便求相宅。
     海石入宅,内外遍观之。已而请睹诸眷口;沧客从其教,使子媳婢妾,俱见于堂。沧客一一指示。至倪,海石仰天而视,大笑不已。众方惊疑,但见倪女战无色,身暴缩,短仅二尺余。海石以界方击其首[15],作石缶声[16]。海石揪其发,检脑后,见白发数茎,欲拔之。女缩项跪啼,言即去,但求勿拔。海石怒曰:“汝凶心尚未死耶?”就项后拔去之。女随手而变,黑色如狸[17]。众大骇。海石掇纳袖中,顾子妇曰:“媳受毒已深,背上当有异,请验之。”妇羞,不肯袒示。刘子固强之,见背上白毛,长四指许。海石以针挑出,曰:“此毛已老,七日即不可救。”又视刘子,亦有毛,才二指[18]。曰:“似此可月余死耳。”沧客以及婢仆,并刺之。曰:“仆适不来,一门无噍类矣[19]。”问:“此何物?”曰:“亦狐属。吸人神气以为灵[20],最利人死。”沧客曰:“久不见君,何能神异如此!无乃仙乎?”笑曰:“特从师习小技耳,何遽云仙。”问其师,答云:“山石道人。适此物,我不能死之,将归献俘于师[21]。”
     言已,告别。觉袖中空空,骇曰:“忘之矣!尾末有大毛未去,今已遁去。”众俱骇然。海石曰:“领毛已尽,不能化人,止能化兽,遁当不远。”于是入室而相其猫,出门而嗾其犬,皆曰无之。启圈笑曰[22]:“在此矣。”沧客视之,多一豕。闻海石笑,遂伏,不敢少动。提耳捉出,视尾上白毛一茎,硬如针。方将检拔,而豕转侧哀鸣,不听拔。海石曰:“汝造孽既多,拔一毛犹不肯耶?”执而拔之,随手复化为狸。
     纳袖欲出。沧客苦留,乃为一饭。问后会,曰:“此难预定。我师立愿弘,常使我等邀世上,拔救众生,未必无再见时。”及别后,细思其名,始悟曰:“海石殆仙矣!‘山石’合一‘岩’字,盖吕仙讳也[23]。”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蒲台:县名。清优属山东武定府。今并入博兴县。
     [2]滨州:州名。清代属山东武定府。故治在今山东省滨州市。
     [3]同函丈:指同塾读书。函丈,谓学塾中师、生座位相距一丈。《礼记·曲礼》:“席间函丈。”注:“函犹容也,讲问宜相对容丈,足以指画也。”

     [4]订为昆季:结拜为异姓兄弟。昆季,兄弟之间长为昆,幼为季。[5]失怙恃:父母双亡。《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怙恃本义为凭恃,后遂作为父母的代称。
     [6]奉丧:护送灵榇。
     [7]内:纳;指纳之为妾。
     [8]嬖 (bì壁):宠爱。
     [9]展寒温:叙寒喧、致问候的意思。展,叙。
     [10]泫 (xuàn绚)然:泪流的样子。
     [11]未艾:未尽,未停。
     [12]吊:哀悼抚慰人之凶丧灾难。
     [13]越人术:医术。战国扁鹊,原名秦越人,又名卢医,是我国古代名医,因以越人术为医术的代称。
     [14]阳宅风鉴:我国古代星相方技的一个分支,为人家住宅看风水和给人相面。
     [15]界方:即界尺。文具名。画直线或压纸的尺子,用硬木、玉石或铜制作。
     [16]石缶:一种石制盛器。或如盆、或如缸,大小不一。
     [17]狸 (lí离):兽名。身肥短,似狐而小,俗称野狸。
     [18]裁:才。
     [19]无噍(jiào叫)类:无生口,无活人。《汉书·高帝纪》:“(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噍类,所过无不残灭。”注:“无复有活而噍食者也。青州俗呼无孑遗者为无噍类。”噍,咀嚼。
     [20]神气:指人体元气。
     [21]献俘:旧时战胜,押送俘虏献于朝廷或主帅,称献俘。这里指呈献所获。
     [22]圈(juàn卷):猪圈。
     [23]吕仙:吕岩,字洞宾;以字行。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唐末道士。传说生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六十四岁进士及第。后游长安,遇锺离权,因得道。世以为神仙,通称吕祖。

    刘海石是蒲台人,因躲避战乱到了滨州,14岁时,和滨州生员刘沧客是同,非常要好,结拜为兄弟。不久,刘海石父母双亡,奔丧而去,两人于是断绝了消息。
    刘沧客家很富裕,到了40岁时,长子刘吉已11岁,是城中的名士,次子也很聪明。这一年,他娶城里倪家姑娘为妾,十分宠爱。过了半年,长子刘吉患脑病而死,夫妻万分悲伤。过了不久,沧客的妻子死了。过了几个月,大儿媳妇又死了,接着是仆人丫鬟一个个死去。沧客悼念死者,哀伤万分,难以承受。
    有一天,沧客正在愁闷闲坐,看门的忽然来通报,说刘海石来了。沧客大喜,急忙出门把他迎了进来。正叙一叙寒暖别情,海石忽然吃惊地说:“老兄有灭门之祸,难道不知道吗?”沧客很感惊愕,不知怎么回事。海石道:“好久没通音信,我怀疑老兄近况不大好啊!”沧客凄然泪下,把家里的惨状说了。海石也伤心落泪下,接着又关起门来道:“你的灾祸还没有完。我为你表示悼念吊唁。然而你幸而遇到了我,请允许我为老兄祝贺。”沧客道:“好久不见,莫非你近来精通医术了吗?”海百道:“医学非我所长,阴阳风水,倒是颇为熟悉。”沧客很高兴,求海石为他相看一下房宅风水。
    海石在沧客房宅,里甲外外看了个遍。接着要求看看全家眷属。沧客听从他的安排,把儿子、儿媳、妾妇、婢女等都召到客厅。一个一个指给海石。指到倪氏时,海石仰天大笑不已。众人正惊疑之际,但见倪氏面无人色,浑身颤栗、身子猛然缩短,才2尺多。海石用钢戒尺打她的脑袋,发出敲打罐盆的声音。海石揪住她的头发,检查其后脑勺,见有几根白发,想拔下来,倪氏缩着脖子跪地啼哭,说马上就离开,恳求不要拔。海石怒道:“你害人凶心还没有死吗?”说着就把她后脑勺上白发拔去,倪氏随即变作一个动物,黑色,像只狸猫,众人大惊。
    海石把这黑狸猫收到衣袖之中,看了看沧客的儿媳道:“你儿媳受毒已经很深,脊背上该上有异常变化,请让我检验一下。”儿媳害羞,不肯脱下衣裳,沧客儿子强迫她脱了下来,见背上长了白毛,长约4指,海石用针挑出,说“这毛已经老了,过7天就不好救治了。”又检查沧客的儿子,背上也有毛,才2指长,说,“像这样长的毛,还可以拖一个多月才死。”沧客及婢女仆人都有毛,海石一一用针挑了出来、说道:“如果我不来,你家满门就没有一个能活下来的人了。”
    沧客问:“这是个什么东西?”海石道:“也是狐狸一类的东西,吸取人的精神气血养自己灵魂,这种干法最让人速死。”沧客道,“久不见君,怎么能如此神异?你是不是一位仙人啊!”海石笑道:“不过是跟师傅学了点小技,怎能马上成仙呢!”沧客问他的师傅是何人,海石答道:“是山石道人。逮着这个怪物我不能杀死它,要回去献给师傅。”说罢,就告辞了。忽然觉得袖中空空,大惊道:“让它跑了!尾巴尖上有很大毛没有拔掉,此时这东西已经无影无踪了。”众人都十分惊惧,海石道:“颈上的毛已经拔光,不能再变成人形!只能变作兽,逃跑也是不会太远的。”于是,又回到屋里查看猫,出门检查狗,都没发现异常之物。打开猪圈时,海石笑道:“在这儿呢。”沧客一检查,多了一头猪。这猪听见海石笑声,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海石提着耳朵把它抓出来。看见尾巴上有根白毛,坚硬如针。正要拔出。这猪乱扭哀叫,不让拔毛。海石道:“你造了这么多孽,拨你一根毛还不肯吗?”于是抓住硬毛拔了出来。猪随手变作了狸猫,收在袖筒中要出门。沧客苦苦相留,才在一起吃了顿饭。沧客问何时再见,海石道;“这事很难预定。我师傅立下宏愿,常常派我等邀游世上,搭救众生,未必没有再见的机会。”海石别后,沧客细想他的名字,猛然醒悟道,“海石大概是位仙人吧?‘山石’二宇合成一个‘岩’字,原来仙人吕洞宾就叫吕岩啊!”

     谕鬼

     青州石尚书茂华为诸生时[1],部门外有大渊[2],不雨亦不
     涸。邑中获大寇数十名[3],刑于渊上。鬼聚为祟,经过者辄被曳入。一日,有某甲正遭困厄,忽闻群鬼惶窜曰:“石尚书至矣!”未几,公至,甲以状告。公以垩灰题壁示云[4]:“石某为禁约事:照得厥念无良,致婴雷霆之怒;所谋不轨,遂遭钺之诛[5]。只宜返罔两之心,争相忏悔;庶几洗髑髅之血,脱此沉沦[6]。尔乃生已极刑,死犹聚恶。跳踉而至,披发成群;踯躅以前,搏膺作厉[7]。黄泥塞耳,辄逞鬼子之凶;白昼为妖,几断行人之路!彼丘陵三尺外,管辖由人[8];岂乾坤两大中[9],凶顽任尔?谕后各宜潜踪,勿犹怙恶[10]。无定河边之骨,静待轮回;金闺梦里之魂,还践乡土[11]。如蹈前愆,必贻后悔!”自此鬼患遂绝,渊亦寻干。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石尚书茂华:石茂华,字居采,青州益都(今山东省益都县)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4)进士,历官至三边总督、兵部尚书,擢掌南京都察院。卒赐祭葬,赐太子少保,谥恭襄。传载《青州府志》十六《事功》。[2]郡门:指青州城门。大渊:大水塘。
     [3]邑:此指益都县。
     [4]垩灰:石灰粉。
     [5]“照得厥念无良”四句:意谓群鬼心地不良,图谋不轨,引起天怒人怨,所以被杀。照得,犹言察知,旧时官府文告用语。婴,遭。雷霆之怒,喻官府盛怒。不轨,不轨于法,不守法度。钺之诛,指砍头腰斩之类死刑。钺,刑戮之具。
     [6]“只宜返罔两之心”四句:意谓只应当去掉害人之心,忏悔赎罪,或能早日超生。返,回转、改变。罔两之心,鬼蜮害人之心。洗髑髅之血,谓洗雪被杀的罪恶。髑髅(dú      ólu独娄),死人的头骨。沉沦,指地下为鬼。
     [7]“跳踉(liáng良)而至”四句:意谓众鬼结伙作恶。跳踉,跳跃。踯躅(zhízhú直烛):踏步,徘徊。搏膺,拍着胸膛。以上皆形容群鬼作祟时的动作。厉,恶鬼。《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
     [8]丘陵:坟堆。三尺,三尺土,指坟土厚度。句谓鬼只合呆在坟里,其外则为阳世,由人间之官吏法律管辖。
     [9]乾坤两大中:犹言天地之间,指人间。《周易》以乾为天、坤为地。两大,谓天地二者并大。
     [10]怙 (hù户)恶:坚持作恶。
     [11]“无定河边”四句:晓谕鬼魂还乡,静待投生。唐陈陶《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轮回,指转世投生。

    青州的石茂华尚书当年做秀才时,城门外有一个人水坑,即使不下雨也不干涸。青州曾抓获了几十名大盗,在水坑边处死。死者的冤魂聚在一起,经过水边的人常被鬼拽进大坑。有一天,有位某甲在水边正遭到鬼魂纠缠处境危急,忽听群鬼惊慌乱窜喊道:“石尚书来了!”不一会儿,石公来到水边,某甲把刚才的情况向石公说了,石公用石灰在一堵墙壁上题下告示道:
    “石某为禁约之事告示如下,确因你们丧尽天良,以致触犯上天的雷霆之怒,胡作非为,因而遭到刀砍斧剁的惩罚。你们只应该收回虎狼鬼魅之心,争相忏悔罪行,才能洗净枯骨上的血污,脱离地狱深渊。可你们活着时受到极刑,死后仍在地狱一起作恶,成群蹦跳而来,披头散发,晃来晃占,捶啕叫闹。黄泥塞耳,露出恶鬼凶相,白昼为妖。截断行人道路。你们三尺坟头之外,是由人世管辖,而乾坤天地之间,怎能容你们逞凶?经我告示之后应该都销声匿迹,不要继续作恶。你们这些死鬼的白骨,老实实等待转世吧,妻子梦里的亡魂,将来还能再踏上故乡土地。如果再干害人的勾当,咎由自取,不要后悔!”
    从此,鬼魂就没有了,大水坑也就干了。

    泥鬼

    余乡唐太史济武[1],数岁时,有表亲某,相携戏寺中。太史童年磊落[2],胆即最豪。见庑中泥鬼[3],睁琉璃眼,甚光而巨;爱之,阴以指抉取[4],怀之而归。既抵家,某暴病,不语移
     时[5]。忽起,厉声曰:“何故掘我睛!”噪叫不休。众莫之知,太史始言所作。家人乃祝曰:“童子无知,戏伤尊目,行奉还也[6]。”乃大言曰:“如此,我便当去。”言讫,仆地遂绝。良久而;问其所言,茫不自觉。乃送晴仍安鬼眶中。
    异史氏曰:“登堂索睛,土偶何其灵也。顾太史抉晴,而何以迁怒于同游?盖以玉堂之贵[7],而且至性觥觥[8],观其上书北阙,拂袖南山[9],神且惮之,而况鬼乎?”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唐太史济武:唐梦赉,字济武,别字豹岩。淄川人。幼从父曰俞习古文。顺治五年举人,六年进士,授庶吉士。八年,授翰林院检讨。九年罢归,年未三十岁。晚年卜筑淄城东南之豹山。著有《志壑堂集》三十二卷。见《淄川县志》。太史,三代为史官、历官之长。明清时史职多以翰林任之,故称翰林为太史。
     [2]磊落:洒脱不拘。
     [3]庑(wǔ午):堂屋周围的走廊,或两旁的廊屋。庙中正殿供尊神,走廊和廊屋塑众神及鬼卒。
     [4]抉 (jué决)取:挖取。[5]移时:底本作“时移”,“移”字侧出,当系误乙。此据铸本正之。[6]行:即将。
     [7]玉堂之贵:指唐梦赉曾为翰林院官员。玉堂,宋代以后翰林院的代称,因宋太宗曾手书“玉堂之署”四字匾额悬于翰林院而得名。[8]觥觥(gōng  gōng公公):刚直貌。《后汉书·郭宪传》:“帝令两郎扶下殿,宪亦不拜。帝曰:‘常闻关东觥觥郭子横,竟不虚也。’”[9]上书北阙,拂袖南山: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诗:“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此借以说明唐梦赉是因上书论政而辞官归隐。顺治八年,唐为翰林院检讨。顺治命翰林院译述南宋道士伪作的《文昌帝君阴文》,唐上疏切谏,以为:“曲说不典,无裨大化;请移此以辑圣贤经世大训。”疏留中不下。九年,唐乃请急归葬。旋以纠弹某给事,忤当道意,遂罢归。拂袖,谓决计辞归。

    我家乡的唐济武翰林几岁的时候,曾和一位表亲一起在一座寺庙中玩耍。唐翰林童年时就豪爽胆大?见庙中的一座泥鬼是玻璃眼珠,又大又亮,非常喜爱,就偷偷地用手指头抠下来,带回家去。刚到家,那位表亲就得了急病。先是一声不响。过了一会忽然起身厉声道;“为什么抠我的眼睛!”呼喊不休。众人不知所措,唐翰林就把自己抠鬼眼珠的事说了,于是,家里人祷告道:“小孩子无知,玩耍时误伤了你老的眼睛,马上就还给您。”听了这话,那表亲大声说道:“要是这样,我就走了。”说完,倒在地上昏死过去,过了好久才苏醒过来,问他刚才的话是怎么回事,他茫然不知。接着,把泥鬼的眼珠送回眼眶。
    异史氏说:“登堂入室来索取眼珠,这泥像怎么这么灵啊!看见唐翰林抠眼珠为什么迁怒于一块来玩的亲戚?原来是因为唐翰林身份十分尊贵,而且性情刚直不阿,看他为主持正义向皇帝上书的勇气,毅然拂袖辞官归隐南山的节操,神都怕他,何况鬼乎?”

    梦别

    王春季先生之祖[1],与先叔诅玉田公交最善[2]。一夜,梦公至其家,黯然相语。问:“何来?”曰:“仆将长往[3],故与君别耳。”问:“何之?”曰:“远矣。”遂出。送至谷中,见石壁有裂罅[4],便拱手作别,以背向罅,逡巡倒行而入;呼之不应,因而惊寤。及明,以告太公敬一[5],且使备具[6],曰:“玉田公捐舍矣[7]!”太公请先探之,信,而后之。不听,竟以素服往[8]。至门,则提挂矣[9]。呜呼!古人于友,其死生相信如此;丧舆待巨卿而行[10],岂妄哉!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王春李先生:李宪,字王春(县志作玉春),山东淄川人,作者挚友李尧臣(字希梅)之父。明崇祯九年(1636年)举人,清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任浙江孝丰县(令属安吉县)知县,卒于官。有著作多种,未刊。传见乾隆《淄川县志》六《续文学》。其诅,名字事迹未详。
     [2]先叔祖玉田公:蒲生汶,字澄甫,作者叔祖。明万历十三年(1585)举人,二十年(1592)进士。官直隶省玉田县知县。见《淄川县志》。
     [3]长往:出远门,暗喻永逝。
     [4]裂罅 (xià下):裂缝。罅,缝隙。
     [5]太公敬一:李思豫,字敬一,李宪的父亲。传见《淄川县志》六《续义厚》。
     [6]具:丧用品。
     [7]捐舍:捐弃宅舍;去世的讳称。《战国策·赵策》:“奉阳君妒,大王不得任事,……今奉阳君捐馆舍,大王乃今然后得与士民相亲。”鲍彪注:“礼,妇人死曰捐馆舍,盖亦通称。”
     [8]素服:丧穿的白衣。
     [9]提:门。丧家门口所挂的缘有垂幅的纸。
     [10]丧舆待巨卿而行:《后汉书·独行·范式传》: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张死后,范式梦其来告丧期,并嘱临葬。范乃素车白马千里往。范未至,柩至扩而不肯进;范至,叩棺致唁,“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如期成葬。

    王季春先生的祖父和我的故去的叔祖玉田公是好朋友。一天夜晚,王的祖父梦见玉田公到他家,神色黯然。问他:“为何而来?”玉田公答道:“我将远去他方,所以来和你告别。”问他:“你要到哪里去?”玉田公答道:“很远很远。”说完就走了。送玉田公到山谷中,见石壁上有一道大裂缝,玉田公便拱手和王的祖父告别,背对着裂缝,慢慢倒行进入裂缝,喊他也喊不应,因而惊醒。
    到了天明,王的祖父把这个梦告诉了太公敬一,并让他准备吊丧的物品,说:“玉田公已在家中病故了!”太公先让人去打听一下消息,得到确信后再去吊丧不迟。王的祖父不听,竞穿着素白衣服前往。到了玉田公门前已挂上了丧事旌幡。呜呼!古人对于朋友,对于其生死也是这样相信的,后汉书载张劭的丧车等不到范巨卿不开动的故事,难道是假的吗?

     犬灯

     韩光禄大千之仆[1],夜宿厦间[2],见楼上有灯,如明星。未几,荧荧飘落,及地化为犬。睨之,转舍后去。急起,潜尾之[3],入园中,化为女子。心知其狐,还卧故所。俄,女子自后来,仆阳寐以观其变[4]。女俯而撼之。仆伪作醒状,问其为谁。女不答。仆曰:“楼上灯光,非子也耶?”女曰:“既知之,何问焉?”遂共宿止。昼别宵会,以为常。
     主人知之,使二人夹仆卧;二人既醒,则身卧床下,亦不知堕自何时。主人益怒,谓仆曰:“来时,当捉之来;不然,则有鞭楚!”仆不敢言,诺而退。因念:捉之难;不捉,惧罪。展转无策。忽忆女子一小红衫,密着其体,未肯暂脱,必其要害,执此可以胁之[5]。夜分[6],女至,问:“主人嘱汝捉我乎?”曰:“良有之[7]。但我两人情好,何肯此为?”及寝,阴掬其衫[8]。女急啼,力脱而去。从此遂绝。
     后仆自他方归,遥见女子坐道周[9];至前,则举袖障面。仆下骑,呼曰:“何作此态?”女乃起,握手曰:“我谓子已忘旧好矣。既恋恋有故人意[10],情尚可原。前事出于主命,亦不汝怪也。但缘分已尽,今设小酌,请人为别。”时秋初,高粱正茂。女携与俱入,则中有巨第。系马而入,厅堂中酒肴已列。甫坐[11],群婢行炙[12]。日将暮,仆有事,欲覆主命,遂别。既出,则依然田陇耳。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韩光禄大千:韩茂椿,字大千,淄川人。父源,明代任通政使司右通政使。茂椿岁贡生,以恩荫授光禄寺署丞,补太仆寺主簿。传见《淄川县志》五《恩荫》。
     [2]厦,房廊。按,作者家乡一带,无前墙的房屋称厦屋,又叫敞屋或敞棚,多供储放柴草杂物及安置碾磨之用。
     [3]潜尾之:偷偷跟随其后。
     [4]阳寐:假装入睡。阳,通“佯”。
     [5]胁:要胁,胁迫。
     [6]夜分:夜间,半夜。
     [7]良有之:确有此事。
     [8]掬:这里是双手剥取的意思。
     [9]道周:路旁。
     [10]恋恋有故人意:有旧交相爱不忘的情意。借用范睢语。见本卷《阿霞》篇“绨袍之义”注。
     [11]甫坐:刚刚坐定。
     [12]行炙:谓斟酒布菜。

    光禄寺署丞韩大千有位仆人,夜晚住在一座楼房底层,见楼上有灯光,如明星一般,不一会,这灯光亮闪闪地飘落下来,落到地上化作一只狗,这仆人看了它一眼,它就跑到房后去了。仆人急忙起来,偷偷尾随它,到了后园之中,又化为一个女子。仆人心想,这是一只狐狸,又回到屋睡下。又过了一会,女子从后园过来,仆人装睡以观察她的动静。女子缩在仆人身上摇晃他,仆人假作刚刚惊醒的样子,问她是什么人,女子不回答。仆人问:“楼上的灯光,是不是你呀?”女子说:“既然知道,还问什么?”于是,二人一起上床过夜,以后总是白天离去,晚上欢会,习以为常了。
    主人韩大千知道了这事,另派两个仆人夹着这位仆人睡觉。这二人一觉醒来,则已躺在床下,也不知何时坠落下来的。主人因而更为愤怒,对这仆人说:“这女子再来时,你就把她捉来,不然的话,我拿鞭子抽你!”仆人不敢辩解,答应了退出。他反复琢磨;捉这女子很难,不捉呢,怕因此获罪挨打。正辗转反侧,无计可施时,忽然想起来这女子有一件小红布衫,贴肉穿着,从没有脱过,这必然是她的要害之物,拿到红布衫就可以胁迫她。
    到了夜间,那女子来了,问仆人:“你主人让你捉我吗?”仆人说:“是有这么回事,但找们二人如此欢好,我怎么肯干呢?”到了睡觉时,仆人偷偷扯女子的红布衫,女子急声哭叫,用力挣脱而去,从此,就不再来了。
    后来,这仆人从外地归来,远远地望见女子坐在道旁,仆人走到她面前,她就用袖子把脸遮住。仆人下马,大声问她:“为什么作这样的姿态?”女子于是起身,握住仆人的手说:“我以为你已忘记旧时相好的,如今你既恋恋不舍有点相好情意,你过去的事也尚可原谅。那事出于主人的命令,我也不怪你了。但二人缘分已尽,今天设几样酒菜,请进屋和你告别。”这时正当初秋时分,高粱正茂盛,女子拉着仆人的手进入高粱地,原来其中有一座大房院。仆人把马系好,进到宅中,厅堂里已经摆好酒宴。刚刚坐下,丫鬟们为他烫酒敬酒。到了日暮时分,仆人因有事,要去向主人禀告,于是向女子告别,他出门之后,房宅消失,仍是一片高粱地。

     番僧

     释体空言[1]:“在青州,见二番僧,像貌奇古[2];耳缀双环,被黄布,须发鬈如[3]。自言从西域来[4]。闻太守重佛,谒之。太守遣二隶[5],送诣丛林[6]。和尚灵辔,不甚礼之。执事者见其人异[7],私款之,止宿焉。或问: ‘西域多异人,罗汉得无有奇术否[8]?’其一冁然笑[9],出手于袖,掌中托小塔,高裁盈尺,玲珑可爱。壁上最高处,有小龛[10],僧掷塔其中,矗然端立,无少偏倚。视塔上有舍利放光[11],照耀一室。少间,以手招之,仍落掌中。其一僧乃袒臂,伸左肱,长可六七尺,而右肱缩无有矣[12];转伸右肱,亦如左状。”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释体空:体空和尚。释:释子,和尚的通称。体空是他的法名。
     [2]奇古:奇特、古怪。
     [3]鬈 (quán拳)如:卷曲貌。如,助词,相当于“然”。
     [4]西域:见本卷《西僧》注。
     [5]太守:此指青州知府。
     [6]丛林:指寺院。意为众僧和合共住一处,如树木之丛集为林,故名。《大智度论》三:“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僧聚处得名 ‘丛林’。”
     [7]执事者:协助长老管理寺内僧众及生活供应诸务的僧人。
     [8]罗汉:即阿罗汉。佛弟子类名,地位低于菩萨。这里是对番僧的敬称。得无,莫非。[9]冁(chǎn产)然:笑貌。《庄子·达生》:“桓公冁然而笑。”[10]小龛(kān堪):供奉佛像的小阁。
     [11]舍利:即舍利子。相传释伽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据说能放异彩;后来也指德行较高的和尚死后烧剩的骨头。[12]肱(gōng弓):从肘到腕的部分;通指臂膀。

    有位体空和尚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青州看见两个和尚,相貌奇特古怪,耳朵上挂着两个环,身披黄布,须发巷曲。他们说是从西域来,听说青州太守重视佛教,就前来拜见。太守派了两个衙役,把他们送到一座寺庙里去。寺庙的灵辔和尚,待他们不甚礼貌。庙中的管杂务的和尚见他们长得奇异,偷偷给以款待,并且留他们住宿。有人问这两个和尚:‘西域多奇异之人,罗汉莫不是也有什么奇术吧?’其中一个和尚微微笑了一笑,把手从袖子里伸出来,手掌托出一小宝塔,高约一尺,玲珑可爱。
    墙壁最高处,有一个小龛,这和尚把宝塔掷进其中。不偏不斜,小宝塔端端正正矗立在小龛内。塔上育舍利子放光,照得满室生辉。不一会,用于一指,小宝塔又飞落掌中。另一个和尚的绝技是袒露臂膀,伸长左臂,长达六七尺,而右臂缩到没有的地步;反过来伸长右臂,也和左臂一样。”

     狐妾

     莱芜刘洞九[1],官汾州[2]。独坐署中,闻亭外笑语渐近。入室,则四女子:一四十许,一可三十,一二十四五已来,末后一垂髫者。并立几前,相视而笑。刘固知官署多狐,置不顾。少间,垂髫者出一红巾,戏抛面上。刘拾掷窗间,仍不顾。四女一笑而去。一日,年长者来,谓刘曰:“舍妹与君有缘,愿无弃葑菲[3]。”刘漫应之[4]。女遂去。俄偕一婢,拥垂髫儿来,俾与刘并肩坐。曰:“一对好凤侣[5],今夜谐花烛。勉事刘郎,我去矣。”刘谛视,光艳无俦[6],遂与燕好[7]。诘其行踪,女曰:“妾固非人,而实人也。妾,前官之女,蛊于狐[8],奄忽以死,窆园内[9]。众狐以术生我,遂飘然若狐。”刘因以手探尻际[10]。女觉之,笑曰:“君将无谓狐有尾耶?”转身云:“请试扪之。”自此,遂留不去。每行坐,与小婢俱。家人俱尊以小君礼[11]。婢媪参谒,赏赉甚丰。
     值刘寿辰,宾客烦多,共三十余筵,须庖人甚众;先期牒拘[12],仅一二到者。刘不胜恚。女知之,便言:“勿忧。庖人既不足用,不如并其来者遣之。妾固短于才,然三十席亦不难办。”刘喜,命以鱼肉姜桂,悉移内署[13]。家中人但闻刀砧声,繁碎不绝。门内设一几,行炙者置其上;转视,则肴俎已满。托去复来,十余人络绎于道,取之不竭。末后,行炙人来索汤饼[14]。内言曰:“主人未尝预嘱,咄嗟何以办[15]?”既而曰:“无已[16],其假之。”少顷,呼取汤饼。视之,三十余碗,蒸腾几上[17]。客既去,乃谓刘曰:“可出金资,偿某家汤饼。”刘使人将直去。则其家失汤饼,方共惊异;使至,疑始解。一夕,夜酌,偶思山东苦[18]。女请取之。遂出门去,移时返曰:“门外一[19],可供数日饮。”刘视之,果得酒,真家中瓮头春也。
     越数日,夫人遣二仆如汾。途中一仆曰:“闻狐夫人犒赏优厚,此去得赏金,可买一裘。”女在署已知之,向刘曰:“家中人将至。可恨伧奴无礼[20],必报之。”明日,仆甫入城,头大痛,至署,抱首号呼。共拟进医药。刘笑曰:“勿须疗,时至当自瘥。”众疑其获罪小君。仆自思:初来未解装,罪何由得?无所告诉,漫膝行而哀之。帘中语曰:“尔谓夫人,则亦已耳[21],何谓 ‘狐’也?”仆乃悟,叩不已。又曰:“既欲得裘,何得复无礼?”已而曰:“汝愈矣。”言已,仆病若失。仆拜欲出,忽自帘中掷一裹出,曰:“此一羔羊裘也,可将去。”仆解视,得五金。刘问家中消息,仆言:都无事,惟夜失藏酒一。稽其时日,即取酒夜也。群惮其神,呼之“圣仙”。刘为绘小像。
     时张道一为提学使[22],闻其异,以桑梓谊诣刘[23],欲乞一面。女拒之。刘示以像,张强携而去。归悬座右,朝夕祝之云:“以卿丽质,何之不可?乃托身于之老[24]!下官殊不恶于洞九,何不一惠顾?”女在署,忽谓刘曰:“张公无礼,当小惩之。”一日,张方祝,似有人以界方击额,崩然甚痛。大惧,反卷[25]。刘诘之,使隐其故而诡对之。刘笑曰:“主人额上得毋痛否?”使不能欺,以实告。
     无何,婿亓生来,请觐之。女固辞。亓请之坚。刘曰:“婿非他人,何拒之深?”女曰:“婿相见,必当有以赠之。渠望我奢,自度不能满其志,故适不欲见耳。既固请之,乃许以十日见。”及期,亓入,隔帘揖之,少致存问。仪容隐约,不敢审谛;既退,数步之外,辄回眸注盼。但闻女言曰:
“阿婿回首矣!”言已,大笑,烈烈如鸣[26]。亓闻之,胫股皆软,摇摇然若丧魂魄。既出,坐移时,始稍定。乃曰:“适闻笑声,如听霹雳,竟不觉身为己有。”少顷,婢以女命,赠元二十金。亓受之,谓婢曰:“圣仙日与丈人居[27],宁不知我素性挥霍,不惯使小钱耶?”女闻之曰:“我固知其然。囊底适罄;向结伴至汴梁[28],其城为河伯占据[29],库藏皆没水中[30],入水各得些须,何能饱无餍之求?且我纵能厚,彼福薄亦不能任。”
     女凡事能先知,遇有疑难,与议,无不剖[31]。一日,并坐,忽仰天大惊曰:“大劫将至[32],为之奈何!”刘惊问家口,曰:“余悉无恙,独二公子可虑。此处不久将为战场,君当求差远去,庶免于难。”刘从之,乞于上官,得解饷云贵间[33]。道里辽远,闻者之[34],而女独贺。无何,姜叛[35],汾州没为贼窟[36]。刘仲子自山东来[37],适遭其变,遂被害。城陷,官僚皆罹于难[38],惟刘以公出得免[39]。盗平,刘始归。寻以大案罢误[40],贫至饔飨不给[41];而当道者又多所需索,因而窘忧欲死[42]。女曰:“勿忧,床下三千金,可资用度。”刘大喜,问:“窃之何处?”曰:“天下无主之物,取之不尽,何庸窃乎。”刘借谋得脱归[43],女从之。后数年忽去,纸裹数事留赠[44],中有丧家挂门之小,长二寸许,群以为不祥。刘寻卒。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莱芜:今山东省莱芜县。清代属泰安府。
     [2]汾州:明清府名。治所在今山西汾阳县。
     [3]无弃葑菲:意谓不要因舍妹寒贱而舍弃其一德之长。葑菲借指
     其妹,本《诗·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葑,蔓菁。菲,萝卜。下体,指葑、菲的块根。采葑菲之叶而不用其块根,比喻男子重貌而不重德。[4]漫应:信口答应。漫,信口,姑且。
     [5]凤侣:凤凰。喻夫妻。本《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6]无俦:无双,无与伦比。
     [7]燕好:夫妻和好。常指新婚之好,取《诗·邶风·谷风》:“燕尔新婚,如兄如弟”之义。
     [8]蛊(gǔ古):传说中的害人之虫,吞之入腹能使人昏狂失志。这里作迷惑、毒害解。
     [9]窆 (biǎn贬):埋葬。
     [10]尻 (kǎo考):脊椎末端之尾骨。
     [11]小君:诸侯夫人之称,也称“少君”,见《礼记·曲礼》。本句是说仆人们以夫人之礼对待狐妾。
     [12]先期牒拘:事前发文征调。牒,这里指传票。拘,调集,征调。[13]内署:官府内院。指刘的内宅。
     [14]汤饼:汤面。
     [15]咄嗟何以办:怎能一声吩咐就可以齐备呢?咄嗟,使令声。[16]无已:不得已。
     [17]蒸腾:热气蒸腾。
     [18]山东苦:即下文“瓮头春”酒。大约是一种泛微绿色略带苦味的家
酿甜酒。
     [19]罂(yīng英):一种小口大腹的酒坛。
     [20]伧 (chēng称)奴:下贱奴才。伧,鄙贱。
     [21]则亦已耳:也就罢了。
     [22]张道一:其名又见卷四《胡四相公》篇,称“道一先生为西川(或作州)学使”,二篇所言当为一人。吕湛恩注尝疑此人即莱芜张四教,“道一或其别号”。虽未言所据,而吕氏之疑当非无因。按据有关记载,莱芜张四教,字芹,顺治三年丙戌科进士,顺治六年至九年任山西提学使,擢陕西榆林道参议,以迕当政罢归。王士《居易录》尝载得诸传闻之佚事一则,略谓:张以部郎居京时,尝纳一婢甚丽,自称东御艾氏女。后携之赴山西提学任,途经一驿,见雉起草间,感之而孕。到官后生一子即殁。殁前自画小像一帧留箱奁中。自是每夜必托梦于张,而预告其休咎。张悬像别室,食必亲荐。一日误以羹污其上,夜梦妾怒诘之,天明则画已失去。异日,张以故谒巡抚,见屏风画美人绝肖其妾,因屡目之;巡抚因问。张述其故,巡抚乃掇赠之以归。归后复见梦如昔矣。妾尝谓张不利宦途,稍迁即宜为退休计;及秩满迁榆林道参议,遂罢归,果如妾言。渔洋此一记述颇可佐证吕氏疑似之说,亦可从中略见聊斋故事移花接木改造传闻之某类特点,故附赘如上。总之,小说家言本不必尽合于事实,况皆得诸传闻,客有异辞,固不可执此以议彼者也。
     [23]以桑梓谊:以同乡的身份。《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桑树和梓树,古人常种于宅旁,以供养生送死。后遂以之作为故乡的代称。
     [24](sān āns三三)之老:谓白发下垂的老人。辛弃疾《行香子·云道中》:“岸轻乌,白发。”
     [25]反卷:归还画有狐妾像的画卷。
     [26]烈烈:形容声音激越。
     [27]丈人:岳父。古时称“舅”或“外舅”。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尔雅》:妻之父为外舅,母为外姑。今无此称,皆曰丈人、丈母。”
     [28]汴梁:今河南开封市。明清为开封府,汴梁是它的旧称。
     [29]河伯:传说中的黄河神。《竹书纪年》等多数古籍认为姓冯,名夷。又名冰夷、冯迟。顾炎武谓河伯因国居河上而命名为伯,见《日知录》二五“河伯”。
     [30]库藏 (zàng葬):仓库所储之物。
     [31]剖:谓分辨明悉。
     [32]大劫:大难。劫,由佛教所说“劫灾”而来,比喻难以逃脱、不可避免的灾难。
     [33]解 (jiè 戒)饷云贵间:押送军用粮饷到云南、贵州一带。饷,军粮,也可泛指军队俸给。
     [34]吊:哀怜,慰劝。
     [35]姜:明末大同总兵官,一六四四年,李自成义军入云中,以城迎降。同年六月,复杀义军首领柯天相等,以城降清。一六四八年,姜又连结义军余部抗清,北起大同,南至蒲州,陷山西州县多所,清廷派多路重兵镇压,至次年八月始被剿平。事详王士《香祖笔记》四、《清史稿·世祖本纪》。
     [36]汾州没为贼窟:据《世祖本纪》,姜部陷汾州在一六四八年四月。
九月收复。
     [37]仲子:次子,即上文的“二公子”。
     [38]官僚:汾州长吏及其下属。
     [39]公出:因公外出。
     [40]罢误:又叫“诖误”、“误”。官吏因他人他事牵连而受贬黜责罚。
     [41]饔飨 (yōngūns雍孙)不给:犹言三餐不继。古人每日两餐,早餐叫饔,晚餐叫飧。不给,供应不上。
     [42]窘忧:困窘忧愁。
     [43]借谋得脱归:谓借助于狐女的谋划得以脱身还乡。
     [44]数事:几件东西,犹言“数物”。

    山东莱芜县的刘洞九,在汾州做知州。有一天独自坐在州衙中,听到院外有笑语声慢慢接近。接着,有4个女子走进屋来。一个40来岁,一个30来岁,一个二十四、五,还有一个是尚挽着散髻的少女。几个人站住桌前,互相看着、笑着。刘本来知道官衙院里狐仙很多,没有答理她们。不一会,梳散髻的少女拿出一方红纱巾,调皮地扔到刘的脸上,刘扯下来扔到窗台上,还是不理她。4个女子笑了一阵走了。又有一天,那位40来岁的女子又来对刘说;“舍妹和你有缘分,希望你不要厌弃我们小家姑娘。”刘随随便便答应了,女子才离去。不一会,年长的女子和一个丫鬟扶着梳敞髻的少女来了,并让少女和刘并肩坐下,说道:“一对美好伴侣,今夜洞房花烛。你好好侍奉刘郎,我走了。”刘仔细看看少女,光艳照人,没人能比得了,就和她同欢。刘问她的来历,少女说:“我不是人,而实际上又是人。我本是前任知州的女儿,被狐狸迷住了,死后就埋在院内。狐仙们用法术又让我复生,所以我又飘飘忽忽像狐仙一样了。”刘听了就往少女臀部摸去。少女发觉了,笑道:“你大概是以为狐狸都有尾巴吧?”说完转过身来说:“请你摸摸有没有尾巴?”,从此后,少女就留在这里了。少女起居坐卧都有那个小丫鬟陪着。刘的家人都把她当作小夫人看待。丫鬟婆了们给她请安问候时,给的赏赐都很丰厚。
    有一天,正值刘的寿辰。宾客很多,酒席要摆30多桌,需要厨师很多。早下了文书去传厨师们按时到来,可是只有一两个来的。刘非常生气,狐夫人听说后,就说:“别发愁。厨师既然不够用,不如把来的这一两个也打发回去。我固然没有什么能耐,可是30多桌酒席还是不难置办的。”刘很高兴,就让把鱼肉和葱姜作料都搬到内宅里去,家里的人只听得切菜剁肉的刀砧声一直不断。在门里放一张桌子,上菜的人把托盘放上去,转眼之间,菜肴已经装得满满的。托走后再来,又满了,十几个人上菜,络绎不绝,取之不竭。最后,上菜的人来取汤饼,只听门里说:“主人并没预先嘱咐做汤饼,呼吸之间就要做好,怎么能呢?”接着又说:“没办法,去借一点吧。”不大一会,就喊来取汤饼。一看,30几碗汤饼,腾腾冒着热气,摆在桌上。客人走后,狐夫人对刘说:“可以拿出些钱来,偿还某某家的汤饼。”刘让人把钱进去时,那家人正巧刚刚丢了不少汤饼,在那里纳闷呢,送钱的人去了,疑团才解开。
    一天晚上,刘正在饮酒,忽然想起山东苦醁酒,狐夫人说,请让我取去吧。于是出门去了。过了一会返回说:“门外有一坛酒,够好几天喝的了。”刘出去一看,果然是自己老家里的名酒瓮头春。过了几天,刘的夫人派遣两个仆人到汾州来,半路上一个仆人说:“听随老爷的狐夫人犒赏手下人很优厚,这回得了赏钱,可以买件皮袄。”狐夫人在州衙中已经知道了,对刘说:“家里来人快到了,可恨贱奴才无礼,一定得收拾他一下。”第二天,那个胡说的仆人刚刚进城,头猛然大疼起来,到了州衙,抱着头乱叫,大家正想法给他吃药,刘笑道:“不用治,到时候自然会好。”大家怀疑他得罪了这里的小夫人?这个仆役想:我刚来到这里,行装还没解下来,罪从何来?他觉得没有什么可求宽恕的,只好跪在帘外膝行哀求。只听帘中说道:“你称我夫人,也就罢了,为什么还加个狐    字?”仆人此时才明白过来,磕头求饶不已。帘中又说:“既想得个皮袄,怎么还能这样无礼?”过了一会又说:“你已经好了!”夫人说罢,仆人的头疼病也顿时好了。正要拜谢出来,帘中忽然又抛出一个小包来,说:“这是一件羔羊皮袄,你可拿去。”仆人解开一看,里面有五两银子。刘问家里的消息一仆人说,家里什么事也没有,只是有天夜间丢失了一坛好酒,一查对时间,正是狐夫人出外取酒的那天晚上。众人都很怕夫人的神威,称她为“圣仙”,刘为她画了一幅小像。
    当时张道一,官拜提学使,听到狐夫人的奇事,就以和刘是同乡为名去拜访,想和孤夫人见一面。狐夫人拒绝见面。刘把画像给他看看,张道一硬把像带走了。回去后,张把狐夫人的画像悬挂在座旁,早晚祷告道:“以娘子的花容玉貌,到谁那儿占不好?为什么托身给一个胡子拉茬的老头?下官我哪一点也不比划洞九差,为什么不光顾我一回?”狐夫人在州衙忽然对刘说:“张公无理,我要稍稍惩罚他一下。”一天,张道一正在祷告,好像有人用铜戒尺打了他额头一下子,嗡的一声,头疼欲裂,因而非常恐惧,把狐夫人画像送了回去。当刘问张的仆人这件事时,张的仆人没敢说实话,胡乱答了几句,刘笑着说:“你家主人额头上没疼吗?”仆人一看骗不了,就把实话说了。
    不久,刘的女婿其生来访,请求见见新岳母,狐夫人坚决不见。其生求见之心更切,刘说:“女婿不是外人,为什么这样拒绝?”狐夫人说:“女婿相见,一定要给他些赠品。他对我的奢望过高,我自己思量也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所以就不想和他见面了。”其生还是坚决请求见面,孤夫人就许他10天以后相见。到了约定的日期,其生来到狐夫人门前,隔着门帘向她作揖致敬。因为隔着门帘,狐夫人的容貌隐隐约约看不清楚,其生也不敢定睛细看,离去时,还总是回头看。这时,就听见狐夫人说道:“阿婿回头了!”说罢,大笑一声,这一笑就像夜猫子一样森然可怕,其生听了,两腿酥软、心神不定,如丧魂失魄一般。从狐夫人那里出来,坐了一会,才稍稍定下心来。于是说:“刚才听到笑声,就像听列晴天霹雳,觉得自己的身子已不属于我一样。”过了一会,来了个丫鬟,受狐夫人之命,赠其生20两银子,其生接受了,对丫鬟说:“圣仙平时和我岳父在一起,难道不知道我素来挥霍成性,不惯于使用小钱吗?”狐夫人听到这话后说:“我早就知道他这个毛病,不巧家里没钱了。前些时和别人结伴到汴梁去了趟,城市已为河神占据,一片汪洋。金库也都淹没在水中,我们入水中各得了不多的银钱,怎么能满足这种无厌的欲求?而且我纵然能厚厚地赠送他金钱,怕他福气薄,也承受不起。”
    狐夫人凡事都能事先知道。遇有疑难事,和她商议后,没有解决不了的。有一天她正和刘一块坐着,忽然仰面朝天,大惊失色道:”大难将要临头,我们怎么办呢?”刘惊奇地问家里人是否平安,孤夫人说:“别人都没事,只有二公子叫人担心。这个地方不久就要变为战场,你应当请求到远处去出差,可以避免这场大祸。”刘听从了她的话,向上官请求?被委派押运银饷到云南、贵州去。从汾州到云、贵,路途十分遥远,听说的人都来表示同情和安慰,只有狐夫人为刘祝贺。不久,大同总兵姜壤叛变,汾州失陷,成为叛兵的巢穴。刘的次子从山东来,正好碰上战乱,被叛兵杀害。汾州城被攻破时,官僚都被杀,只有刘洞九因为远去云贵得以幸免。叛兵平定后,刘才从云贵归来。接着因为有桩重要案子没有办好被贬,家里穷到吃了上顿没下顿,而官府又多方勒索,因而刘穷闲忧愁得要死。狐夫人说:“不用发愁,床下有三千两银子,可以拿出来用。”刘大喜,问她:“这是从哪偷来的?”狐夫人说:“天下没有主的东西,取之不尽,哪里用得着偷呀?”刘找个机会离开了汾州回到山东老家,弧大人也跟他回去了。过了几年,狐夫人忽然离去,用纸包上几件东西留下。其中有丧家挂在门上的小幡,长约二寸多,众人以为是不祥之兆,不久,刘包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