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琪小雅阿力交换夫妻:我们恰需要那把小锤:《肖申克的救赎》 / 老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38:11

我们恰需要那把小锤:《肖申克的救赎》 / 老孙

2008-06-10 18:59 | 阅读(2468) | 标签: 好书好电影, 自由, 影评

一个蒙受不白之冤在黑狱中度过19年时光的银行家,用一把小小的鹤嘴锄,在监狱厚重的石壁上凿出了一个洞,在漆黑的雨夜奔向了自由。这是一个美国梦,典型的美国梦。尽管只是梦,却也是美好的,因为,它说出了人类对自由的渴望,道出了人性为摆脱黑暗实现救赎的执著与奋斗。

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赎》时,只为他传奇的故事吸引,在看了多遍后,感受更多的是人们在体制化中表现出的无奈与忍受,以及为冲破体制化牢笼显露的力量与执著。这种执著令人动容。

影片有几个小故事给我印象很深,一是老托马斯。这位老人度过了50年牢狱生活,在他重获自由后,面对自由,竟显得无所适从,他说,他没有办法适应这个自由的社会,他小时候只看过一次汽车,而现在到处都是汽车。自由给了他的是希望,这一点是无须置疑的,然而,正是这样的希望带给他的却仅仅只是担忧和惶恐不安的生活。每次在半夜里做着恶梦醒来却还必须是想一想之后才能明白自己身在何处。这样的生活也许反而不如他在监狱里来得自由和安心。这是对自由的反讽,也是个人在适应体制化生活后,面对自由暴露出的惊慌与无奈。而这种惊慌与无奈,竟与上世纪80年代初,大量中国移民、留学生进入美国等发达国家后,暴露出的情绪那样的相似。

还记得当时有留学生这样说:“美国很自由,自由得让我不知干什么好,连管我们的人都没有了。”那个时代的中国恰处于从高度体制化生活中挣脱开来的时期。那时的中国,一切都在严格的计划下运行着,甚至连吃饭、穿衣、迁徙、出行、结婚、生孩子这样极个人化的生活,也许要在严格的计划命令下才能进行。在这种高度体制化的生活中,我们选择了沉默与忍耐。中国人到国外,一下子没有人“管”了,经济生活一下子从极度短缺过渡到极度丰富,政治生活从习惯于接受被人安排过渡到可以自由安排,这反倒令我们无所适从。这恰似,长期在高原生活的人们,一旦离开高原,便会出现“醉氧”反应。与老托马斯一样,在经历多年的管制后,我们也逐渐适应了接收压迫,结果却丧失了自我,使自己成为体制化机器上的一个小小的零件。

二是瑞德(摩根·弗里曼饰)。在肖申克监狱中,他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生活得游刃有余的犯人,利用狱警的贪婪,瑞德可以通过与他们分享好处的手段,搞到监狱中缺乏的任何东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即在高度体制化高大严整的外衣下,包含着无数的漏洞,这些漏洞恰是在体制化唯权力是从的特点中滋生出来的。

再回到80年代,那时,中国正处于短缺经济的阴影中,一切商品都要靠计划指令分配,可以说,谁拥有分配的权力谁就拥有财富。改革开放后,市场正处于缓慢的恢复期,建设却需要更多的物资来充实,在这种背景下,单靠计划指令完全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于是,拥有生产资料分配权的人们立即成为在短缺经济下唯一的受益者。“倒卖批文”,一个已经被国人淡忘的名词,在那时,这种行为却造就了第一批“富起来的人”。在肖申克监狱,瑞德正是利用了短缺与需求的矛盾,利用狱警们的权力,为自己在体制的夹缝中求得了生存。

三是典狱长。在肖申克监狱,他是最高行政长官,对于犯人们他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在监狱中没有人能够对他进行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典狱长开始利用精通会计和理财的安迪(蒂姆·罗宾斯饰)为他个人敛财。

在体制化下,权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转化为财富,这令醉心于权力的人们感到无比兴奋,因为,当理想与主义的大旗在瞬间垮塌之后,可追求的就剩下财富了。“官倒”由此滋生,腐败因而盛行。可以说,权力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而维护这温床的恰是其背后无所不在的体制。这些年,国家反腐的力度不断加大,而腐败并没有因此减少,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怂恿官员们腐败的力量除了不受监督的权力,还有什么呢?胡建学在接受审判时说:“当官当到我这个级别,就没有什么能监督我了!”这种心理与肖申克监狱至高无上的典狱长何其相似。体制化生活恰是导致这种心理的原因。而体制化与腐败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耐人寻味。一方面,体制本身需要集中的权力才得以运行;另一方面,集中的权力在不受监督的背景下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形成了腐败,开始侵蚀体制本身。

四是安迪(蒂姆·罗宾斯饰)。这个风华正茂的银行家不仅目睹了妻子与情人幽会的场景,还因妻子被杀遭了官司进入黑狱,度过了19年时光,在他身上,无时不刻不在体现出一种对争取自由的执著精神,从他的第一次为了所有参加户外劳动的狱友们争取一瓶冰冻的啤酒,从他利用自己的特长获得了狱警的信任之后用监狱的广播室给所有的人们播放意大利音乐,从他每周一封信去为整个监狱争取几本图书馆退化的旧书,从他把一间破烂的小房间改造成一个硕大的图书馆,从他开始帮助一些刑期较短的囚犯们学习并获得学历以便他们出狱后的改造……所有的这一切不仅给我们带来一种对救赎的感知,也表明了他对冲破体制化牢笼的期盼。这期盼正始于那把小小的鹤嘴锄,因为就是这把鹤嘴锄最终成就了自由。

实际上,我们正处于在一种体制化生活中,在这里权力便是一切,自由只是奢望,容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面对体制,我们显得极其弱小,在无力反抗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接受,自接受的那一刻起,我们选择了逆来顺受,在还没有试图改变现状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放弃。但这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需要自由和希望,正如安迪所说:“要么忙着生存;要么忙着死去”,在这里,我们更需要一种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忙着争取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鹤嘴锄,拿起它,一下一下地将禁锢我们思想的坚壁凿出一个孔洞,就可以拥有争取自由的希望。每个人都将这坚壁凿出孔洞,我们就会拥有一片亮光,借着这亮光,我们就可以逐渐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自由和希望的空气。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75d4a79fe5d7f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