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程万惠超市左家塘:苏州石公山初夏之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52:56

老同事一行九人相约,五月十日西山石公山见面,算是初夏之游吧!

    石公山位于太湖之中西山岛东南端,仅高50米,东西长约二百多米,南北三百多米。山不在高,有水则灵,三面环水,山衬水映,美景天成。据传山下太湖边有两块奇石,形如一对老翁和老妪,称为石公、石婆,故而名为石公山。令人惋惜的是,那一对石公、石婆被毁于“文革”。

    登石公山,可隐约可见西南湖面天目山余脉,巍峨起伏,构成了一幅岛中有岛,湖中有湖、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景象。清朝文人沈盼曾说:“太湖七十二峰,名者八九。包山之胜数十,石公最著名。”平常日,游人不多,倒是个脱离喧嚣的世外桃源。

    俗语道:“太湖圣景在西山,西山圣景在石公”。提起西山石公山苏州人谁人不知,何人不晓。但领导认为“西山 ”不吉利,与夕阳西下相连,如与仕途联想,岂不倒霉!当然官面堂皇的理由是:“西山”之名不利于招商引资,于是更名“金庭”。一个金字当头,那当然势如破竹,万事如愿了!

    到西山现在方便多了,太湖大桥一连,公交车直抵石公山。六时许离家,换乘一辆车就行,也许赶早不如赶巧,八时一刻就早早到达。因约好九点碰头,我就先进园了。十多年不见,名胜依然如故。

 

                                              大 

 

    进门后顺右手边小道而行,拾级而上穿过那粗狂豪放的花岗石的“桔香亭”,虽不在桔花开时节,人在石亭中依然可以闻到飘来的桔花香味,清香扑鼻;心想秋末冬初再来,定能看到万绿丛中一点点“洞庭红”的风景。

                                            古朴的桔香亭

 

    穿亭而过地势渐高,烟波浩瀚的太湖迎面扑来,碧波万顷,波光粼粼,近岛远山,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只见两条快艇飞驰而过。

 

                                         你  追  我  

 

    前行就到“归云洞”,据介绍古时有奇石垂挂洞口,如彩云方归而得名。该洞为石灰岩溶洞,形似一座天然的佛龛,高近两丈宽丈余,可容纳二三十人。洞中原有明代的“送子观音”石像,造型生动,风格古朴,表情传神,衣带服装得体自如,岛民敬之为神。后毁于“文革”。现在的佛像为1983年重新雕刻的,尽管神态自如,典型的“送子观音”,因为洞高有限,体态有点比例失调。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曰:“归云洞口云千叠,明月湾头月一轮”。洞口左壁有西山人秦敏树的《石公八咏》,洞外有徐刚的楷书“读圣贤书,行仁义事,存忠孝心”。明代万历进士沈琼不甘落后,对归云洞一份写照:“朝随白云飞,暮共白云宿。千峰回斜阳,顷刻变紫绿。松顶奏笙竽,石根喧琴筑。欲知动生静,此心即虚谷。”

 

 

                                           归  云 

 

    洞前御墨亭的中间有“敬佛”碑,是光绪年间依真临摩而刻,也有说是顺治皇帝的御笔“敬佛”,说法不一。亭呈方型,体态轻盈美观,碑高两米,其“敬佛”真迹原藏于宝山寺藏经楼。“文革”时遭毁。现存之碑为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重篆。顺小路走过圆门,来到印月廊。这里是幸存的唯一的古迹。当时只是一条廊而已,也没什么匾额说明,因此保存到今天完好无损。隔花窗而望,就是归云洞前的御墨亭。
                                             隔窗相望御墨亭

 

    沿山道可登“断山亭”,亭内有 “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名联,乃明代王鏊写之。而清代张鹏冲诗曰:“古登盘幽曲,孤亭豃渺茫;旁空无四壁,乘月饮湖光”。站在亭中,遥望太湖,近山远水,波光粼粼,游艇飞驰,尽收眼底,醉目怡神。再往上走,来到了“来鹤亭”。杭州的孤山有个“放鹤亭”,而我们这里有个“来鹤亭”。相传宋代时,苏东坡在孤山“放鹤亭”里放出的仙鹤来到太湖的石公山,感觉到太湖之大胜过西湖,加之劳累,就在这里栖息夙夜,故名“来鹤亭”。

 

                                             断 山 亭


     在“印月廊”可见到太湖边的“烟雨山房”,临水而建。联想到唐代诗人王昌龄的“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的诗句,如在清明时节雨纷纷,太湖边上留行人,烟雨茫茫山隐约,虚无缥缈意无尽,定可领略到山水朦胧之美啊。
                                           烟 雨 山 房

    印月廊边是“浮玉北堂”。因为石公山整体是一座石灰岩的山,状如浮在水面上的一块玉,而北堂原为士大夫家主妇居留之处,这里是释家接待女施主的地方。现在开了“碧螺春”茶室。

                     

                                          浮 玉 北 堂

    走过一个小山坡,就看到谢孝思所书的“一线天”,一线天原名“剑楼”,又名“风弄穿云洞”。听说原来的一线天早已经被当年开山时轰掉,而现在的是在另一处相似之处开发出来的。只见天公巨斧劈岩而成壁立矗峭而成,高四丈,宽窄不一的十多米的石弄两壁青苍,石隙成缝,狭小仅容一人上下的一线天,较天平山的一线天还狭窄且陡峭。

 

                                           一  线 

 

    沿着“五十三参,参参见佛”之意的五十三石阶,登上山顶。想起明人沈伯英《一线天》曾呤:“须臾盘折出木杪,如晦而卧日方晓。人生休歌引路难,历尽崎岖见坦道。”联云亭就在眼前,入亭小憩,一眼望去,湖光山色举目入画。

 

 

                                             联 云 亭

 

    下山看到几棵松朴树和一簇翠竹生长在悬崖峭壁下,中间有个不大不深的石洞,就是“夕光洞”。夕光洞高约4米左右,面积6平方米有余。洞口朝南,来到洞里,抬头一望,有两根石柱倒挂而下,形似宝塔; 称为“倒悬塔”。再往上看,顶部有两条裂隙,其中一条裂隙呈东西方向,每当太阳西下时,夕阳的余晖射到那洞里,可以说浮光掠影,气象万千,变幻无穷。明人沈琼《夕光洞口观落日》诗曰:“天光射水水射天,万象摇动群峰前。日车似避水伯怒,欲落不落空中悬。金波百道流血鲜,上下两镜断欲连。转瞬两镜成一镜,阳乌轩翥金雅联。云霞红紫态万千,瞑色忽销苍苍烟。黯惨休嗟景不延,回头月出东山巅。”石公山的落日之美,给人以不饮自醉的感觉。洞口“夕光洞”三字为清代乾隆年间书的。而那悬崖峭壁就是称为“联云障”,在其下面的石壁上,有个赫然醒目的大字“寿”,乃明代王鏊写的,历经数百年后,风侵雨蚀和分化,有点模糊不清。

    顺山间小道漫步,只见一块高30多米巨石直上山顶。上有不规则的天然石蹬,状如梯子,石壁上赫然雕刻了“云梯”两个大字,由明朝严徵书写。清末林屋散人秦敏树《云梯》诗云:“山梯若苔迹,直上浮云端。青天亦可阶,独立愁高寒。”据说当年海灯法师一跃而上,而一般的人,确难徒手爬上去。

 

                                              云 

 

    云梯旁的“览曦亭”,是中国四大赏月之地,听说农历九月十三的傍晚,夕阳西坠,残阳如血,满湖洒金;月出东方,皓洁如玉,霞光万道,将将一片片银辉洒向水面,满湖铺金镶银,展现出日月东西双照的奇观胜景。“览曦亭”是赏此奇景的最佳处,又称“石公山醉月”,“石公秋月”。

    沿小路前行,到了山的东面,豁然开朗,心旷神怡。因为那里有一大块灰色的,可以坐上几千人的大理石板。因古时常有文人雅士在此吟诗赏月,故称之“明月坡”。据地质学家考证:该石板偏北倾斜,坡度5度,较平缓。表面光滑如磨。板基由上晚石碳世纪船山组灰岩级成。岩石年龄距今约3亿年左右。石板上还有几厘米厚的一层砖红色的角砾岩。角砾岩成分以石英质类岩石为主,粒度大小悬殊不等。大者八九厘米,小者毫米之下,圆度中等。据此现象推断,“明月坡”可能是层间滑动的产物。

 

                                              明  月 

 

    经过明月坡,来到一片树林,“石公寺”就藏在树林丛中。石公寺建于明代之前,曾为寺、也为庵,清代时香火旺盛。1956年少林寺高僧来此云游,被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石公山所吸引,在寺里当了主持,直至1967年文革中,被迫离开石公山。

 

                                          石  公 

 

    时间在湖光山色中流逝,饥肠满肚才发现己到午后一时许,匆匆走过荷花池,赶快出园寻觅饭店充饥。

 

                                            荷花池中空空也

 

    出园找到一家农家乐,在空调的小包厢里,九人点了九菜一汤,其中当然有太湖三白,仅花了200元,太便宜了!

    回到苏州热浪滚滚,晚上一看天气预报,最高温度己超35度,原来己到今年高温日,幸好去石公山避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