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气鞍座 迅猛龙: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一书部分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9:59:04
1, 客体关系理论中的八位理论家的名字
梅兰妮.克莱因 (Melanie Klein)   费尔贝恩(Fairbairn)
温尼科特 (Winnicott)         马格丽特. S.马勒(Margaret S.Mahler)
伊迪丝 .雅各布森 (Edith Jacobson) 奥托 . 康伯格  (Otto Kernberg)     海因兹.科胡特  (Heinz Kohut)   斯蒂芬.米切尔 (Stephen Mitchell)
2, 简单解释下列概念
客体——客体关系中的客体是精神分析中的一个技术名词,很少用于非人化的东西, 比较多的是指向一些所渴望的人。 客体与主体相关,情感和感情是有客体的。
客体表象——是指人怎样有或拥有一个客体,就是说人怎样在内心呈现一个客体
自体——最广义的含义是与客体的周围世界相对照的主体。自体是我们人最基本的经验,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人的主要的组织,包括了自我在内的所有心理构成
自体表象——是自体的心理表达,是在孩子的环境中与客体或重要人物的关系的体验
真自体和假自体——温尼科特提出的心理学概念。 真自体指在环境适应婴儿的过程中,婴儿的冲动被母亲满足和确定,婴儿通过区分我(和自己的真实需要相关)与非我(和自己的真实需要不相关)的外部环境,而建立起具有“我与非我”相区内部自体,被称为真实自体。
相反,假自体是指在环境适应婴儿的过程中,婴儿的冲动不能母亲觉察、满足和确定,婴儿不能区分自己的真实需要而被动地顺从母亲,建立起没有 “我与非我的”的界限的自体就称为虚假自体。
足够好的母亲——温尼科特的概念,用来描述为使婴儿获得好的生活的开端,而提供充分满足的母亲的作用。 她强调母亲适应婴儿和婴儿的需要
共生——精神分析学家马勒从生物学借用来的术语,比喻性地用于婴儿和母亲无区别地在一起的内心体验。在原始认认知与情绪水平上,婴儿有一种与母亲融合的体验以及与母亲统一的意象
反映性移情——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概念,是自恋移情的一种。反映性移情所动员的是夸大性自体。就是说患者所复活或再现的是一个早期发展阶段,儿童通过把完美无缺集中到夸大性自体和把不完美安置给外界,来把持一部分原发自恋。
理想化移情——科胡特自体心理学概念,是被理想化的双亲意想。患者复活和再现了这样一个阶段 :儿童试图通过将完美无缺指派到一个古老的客体上——被理想化的双亲意象,以及努力维持与这个客体的合并,来维持一种普遍自恋性的完美感
投射性认同——克莱因提出的概念,指婴儿通过想象的方式去防御,强制自己的内部世界进入外部世界,然后再内化去连接这个客体。婴儿通过外化解除一些内部焦虑和内部危险,从而在外部世界缓解它们。
3,简述
1)分裂性防御机制
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都给予关注的几个防御机制之一。 它包括正常的发展也包括防御的过程。 它源于没有成熟的将不相容的体验融为一体的能力, 婴儿有强烈的对立情感,但只能保持一种。这个结果使婴儿同一时刻只能单一面对母亲好的或坏的一面,从而形成部分客体表象。 远离了母亲“好的”和“坏的”那些冲突情感。
2)过度性客体的内容和意义
温尼科特对客体关系理论的最著名的贡献之一,是定义了过度客体这个概念,它是在主观客体和真实客体之间所体验到的中间领域。它缓冲了外部世界对婴儿的刺激。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来访者对外界现实的不清晰认识也是一种过度现象。
3)原始母亲的全神贯注的内容与意义
温尼科特的心理学用语,这个词表达了母亲对婴儿的领会。 母亲的全神灌注,是紧随着她的孩子的需要,首先就象她自己的一部分需要一样。这种全神灌注滋润了婴儿的全能感,使婴儿不仅有身体本能的满足也有情绪的联合,开始相信现实世界中人能幻想一些事情,最后远离全能感建立自信和自尊,并与真实的世界相联系。
4)马勒的心理发育三个阶段和四个亚阶段
不同于经典的发展理论, 马勒把心理诞生看成一个过程,通过这一个过程,一个婴儿成为一个与母亲分离并且 有个性的个体。这一阶段分为三个阶段 :正常的孤独性、正常的共生、分离与个体化 其中底三个阶段分为四个亚阶段 :分化与躯体意象、实践、和解、情感客体恒定与个体化。 马勒认为较早的共生期未完成的危机和残渣以及分离并成为个体的过程,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整个的人际关系。
4,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课题关系理论的内涵
客体关系理论不同于经典内驱力理论,它重视关系而不是里比多,不论是克莱因、费尔贝恩、科胡特还是其他理论家都是把关系放在在首位,内部关系的整合是治疗的终点, 只是不同理论家对关系的理解有差异。 内部客体世界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是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 有好的客体表象和坏的客体表象之分,也有好的自体表象和坏的自体表象之分。表象的形成是通过投射、内射、投射性认同能心理机制完成的。 客体关系理论强调母婴早期关系的重要性,早期母亲的抚育能否适应和确认婴儿的真实需要,滋润婴儿的全能感在心理发育上起决定性作用。 分裂的防御机智在课体关系理论中站重要地位。当母亲不能适应婴儿的需要而滋润婴儿的全能感时,婴儿不能把母亲好的和坏的一面整合到一个客体身上, 而只能和客体的一面(好的或坏的)打交道,客体或者完全好或者完全坏,或一时间如天使,一时间如恶魔,内部世界是一种分裂状态。按客体关系理论来理解来访者和进行治疗时,咨询师的接纳态度和投情卷入非常重要,以补偿患早期爱的赤子。
5,简述梅兰妮.克莱因 、 温尼科特、 马格丽特. S.马勒、 、 奥托 . 康伯格、 海因兹.科胡特  、 斯蒂芬.米切尔 的理论要点
克莱因——保留了本能的基础,强调投射认同重要性、描述了两个发育状态 :PS和D状态,从部分客体到整个客体是发育线
温尼科特——提出很多重要观点 :足够好的母亲、原始母性的全神贯注、真自体和假自体、过度性客体
马勒——把许多描述自体浮现的研究者的观点组合起来 ,基于观察法提出正常的孤独性、正常的共生、分离与个体化的发育三阶段理论
康伯格——把自体表象、客体表象以及连接二者的感觉作为心理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些客体关系单位的内化导致自我的形成。对边缘障碍理解和治疗有独特贡献
科胡特——集中于自恋的研究、提出自恋发育线,心理问题是结构的获得性缺失。自体、自体客体、反映性移情、理想化移情是重要概念。
米切尔——试图建立一种整合的关系模式,但保留对经典模式的临床经验的重视。对性、幼稚性、自恋进行了深入研究。
6,精神分析治疗初始访谈的基本框架
王超对于克莱茵理论的总结
梅兰妮。克莱茵
直接贡献
1,把本能放在一个客体关系的背景中,本能由客体来定向,内驱力天生就是朝向客体的。开始强调内部客体的发展,使对内部客体的发展的强调替代了对于内驱力的强调成为现代精神分析的核心。锁定了一个关系的框架, 让以后的研究者在关系的框架内研究问题。也可以说克莱茵是是现代精神分析的奠基人。
2,克莱因最先把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锁定俄底普斯前的一段时间,这个发展观也是现代精神分析的一个基石。
3,提出了投射性认同的心理机制,成为心理治疗中最具操作性和治疗意义的概念之一
4,提出部分客体的概念。实际上是进一步把口欲和肛欲期的力比多发展放到了关系的客体的框架中来讨论, 用整体来定义部分。并且和她的发展理论联系起来。 正常的发展就是从和只有单一特征部分客体连接发展到和有多特征整个的客体连接,使扭曲的关系减少,获得自信和对于外部世界的领悟。 从而走向健康。
5,常独特的临床手法。大胆引入游戏治疗,来探讨儿童的内部心灵世界,也是一个创举。
6,对心灵主观性的强调把人们对心理问题的原因的理解引向内部。
7,提出了以后许多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理论家所发展的理论的最初的概念。 比如 “万能者”。“内部客体” 为以后的理论家提供思路。后来科胡特将课题分成主次, 就进一步是对客体关系理论的一种 “完型”。 也是客题关系理论的延伸。
间接贡献
1, 最终会导致把人当成目的而不是实现本能的工具。 使精神分析在伦理学上更站得住脚。
2,注重关系而不是内驱力, 可能将会颠覆弗罗依德的快乐原则。快乐原则的内涵将从内驱力的释放导致的快乐改成内部客体关系的和谐导致的快乐。 这就和东方文化相接近, 东方文化的快乐是由内部心灵和谐安宁导致的 “定乐”为基调的。
3,克莱因对心灵的主观性的强调, 使她的理论更接近东方文化。“投射”这样一个心理机制在她的心理学中不断被强调, 就是一个证明。
临床经验 : 主要来自有问题的儿童, 着不同于佛罗依德同神经病人工作,费而贝恩同精神分裂症病人工作, 康伯格同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工作。对儿童的客体关系的前语言的和内部世界的理解, 代表了他的早期成就。因此,我们以下谈到的克莱因的概念,莱因关于心理发展和心理结构的主张都是都是用来描述婴儿的状态的,或者是有以对婴儿的描述来理解这样的概念和理论。
克莱因的概念
1,   本能  它和弗罗依德分享了了死亡本能的概念。 但没有着重强调性 。她具有选择性。克莱因在强调本能的时候,强调这种死亡本能是存在与自体依附于客体当中的。也就是本能是在课题关系的框架内工作的。她举了一个例子:在婴儿无助的想象中,客体变的不能控制和过于强大。 死亡本能对内的表现为恐惧死亡和被迫害。对外有破坏和施虐的冲动。
2,   幻想   和本能紧密相关。 幻想是婴儿的心理生活。 重要特点就是婴儿无法区分现实世界和它自己的幻想生活。因此,幻想生活对于婴儿就是真实的。这种幻想的主观的真实性为基础,婴儿由死亡本能所引起的焦虑、恐惧就变成真实的,内部的混乱世界也是真实的。这种内部的混乱状态如果没有得到后天的良性的外部客体的整和和加工, 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3,   客体  幻想是细胞壁  本能是细胞液  客体是细胞核 (这里主要是指外部客体)   这里客体包括部分部分客体  婴儿有一种本能的与部分客体相联系的倾向,这造成了他的不现实的关系。
4,   心理机制  有了本能、幻想、客体这些基本要素,外部客体和婴儿内部世界相互作用,使婴儿产生各种感觉。为了处理这些感觉供养和保护自己,婴儿采用各种心理机制。
投射———把自己的变成他人的 (有利于推卸责任 别人的问题)
内射———把外部的变成内部的  (有利于适应环境,生存下来, 因为内射的坏客体可能是他生存的 依靠)
分裂———就是两极化  处理对象是自体和客体  要么好 要么坏 (见书)  让不成熟的心理不要去负责处理复杂的情感,以至于负担太重而发疯。
投射的认同———目的是为了缓解内部焦虑和内部危险。他强制自己的内部世界进入外部,把内部的危险从内不分离出来送到另外一个客体上,然后连续地尝试和它保持连接而控制它。发生认同以后再内化这个客体。
5, 客体关系的内部世界   有了以上的心理机制, 就为婴儿创造自己客体关系的内部世界准备了条件。婴儿运用投射和内射面对满足和挫折的循环 ,在内部客体和外部客体之间 ,内部本能和环境之间引起了紧密的关系。 内射建立了一个内部世界, 婴儿在再强制自己的内部世界进入外部世界,然后在内化这个世界。本质上婴儿创造了他或她自己的世界。
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的内部世界强调内部客体比较多的反映本我而不是外部世界。虽然本我的驱力是在客体关系框架内的。但混乱和恐怖是来自于婴儿内部的而不是父母的影响。外部世界的重要性在于限制投射,修正情感。 这里我们再次看到了她对于心理世界主观性的强调。
自我和超我
克莱因的是在经典理论基础上工作的。所以她的内部客体沿袭了经典理论的概念如自我和超我。 但在对于这样的内部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功能上的理解有根本的不同。
客体关系从出生起就存在了。
所摄取的第一个客体-----乳房和自我与超我发展密切相关。
一、自我的形成
自我是通过内射好客体形成的  好的乳房是一个焦点,母亲好的方面(爱、哺育、关照)也进入婴儿的内部世界,并且变成自我认同的特征,这些被内射的客体,变成进一步心理发展的组织者,并不断地被其他客体修正。
婴儿将死亡本能和生本能(力比多),投射向外部客体---乳房(使婴儿既有受挫感又有满足感的乳房),再内化想象的客体,因此,婴儿创造了一个自我和客体的混合物,这一混合物就是发展自我的核心。
在自我发展的早期阶段,婴儿的内部世界是客体和自我的无秩序想象,没有内聚力的世界和部分客体。
婴儿在第一年从部分客体转移到整个客体,从零散的自我到比较有凝聚力的自我。随着不断成熟,感知现实的能力不断提高,婴儿逐步克服自己是万能者的错觉,投射和内射机制减少,而更准确的知觉增加。
二、超我的形成:同样是投射和内射的结果:
婴儿自己的贪婪被转移到对乳房的贪婪的想象上,变成一种超我的需要。
超我是幼儿的贪婪投射到需要---阻挠坏的乳房---的结果,坏的乳房变成被内化了的破坏性客体。分裂机制分开这种内化混合物。被内化的迫害者或道德观念是出现在外部的,而不是部分的自体或部分的我。
被内化的畜生和恶人(儿童在自己内部创造的对父母的不真实的幻想),与婴儿的贪婪和恐惧混合在一起,变成了超我----撕咬和吞没的被内化的客体。儿童会以一种具体的方式体验这些混合性的客体,好象他们是活着的、正在伤害或迫害他们的人。
但超我不能确切地表达真实的父母,只能通过婴儿在自己的内部,通过自己的感觉、幻想去修正、调整和改变。
克莱茵的研究认为,超我非常早的就出现了。比弗洛伊德的假设要早。
其他 : 两个发育阶段 、治疗 :  略。。。。。。
汪文红对于《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一书概论部分的总结
《精神分析“圣经”》
第一章     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讲义
前言:
刚刚接触这本书的时候,读第一章,感觉它对整本书起到一个导读的作用。是你大致明白本书的脉络,但由于对精神分析了解不深,难免在头脑中产生混乱。
当学完整本书后,再来读这一章,感觉它又是对整本书的一个很好的总结。它会帮助你将书中内容形成链条,逐渐清晰。虽然难免还会有疑惑,但这正可以留待今后重读此书时慢慢消化。总之这时一本值得多读几遍的好书。
第一部分: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对传统精神分析的继承与发展
继承:
我们可以将精神分析比作一棵大树,弗洛伊德确定了大树的主杆及主要结构。而其后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将传统精神分析理论的某一部分加以特别的关注及细化,不断创造出新的概念,形成不同的现代精神分析流派。可以说树还是那棵树,但经过这些理论家的贡献,使枝叶更加茂盛,树冠更加丰盈。
发展:
1.            传统精神分析注重人格结构的结合。认为在结构中存在一种动力,即内驱力;存在一种能量,即力比多。能量的分布应该是均衡的,动力的释放应该是有时机的。但有时由于结构的不均衡,导致本我内驱力不能释放,而进入潜意识,造成压抑。因而弗洛伊德注重潜意识的表面化。
2.            客体关系理论。传统精神理论也总是研究关系问题,但客体关系理论家间关系问题放大、细化,加以特别关注。特别关注关系问题和过去关系对人格的建构与形成所产生的影响,着重研究早期关系在心灵上的残留,如何影响现在的客体关系。本书提出的客体关系理论家有:克莱因、费尔贝恩、温尼科特、马勒、雅各布森、康伯格。
3.            自体心理学。科胡特从传统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出发形成了完整的自体概念。进而研究了自联的形成与发展,探索早期关系是怎样影响自体及自体结构。从而形成了自体心理学。
第二部分: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的一些主要概念
弗洛伊德之后的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家们发展了许多新的概念,即便是继承来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上也大多有所变动。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妨将这些主要概念分为两个链条,每一链条中的概念都互相关联,彼此衔接。
第一链条:客体——客体表象——部分客体与整体个体——分裂机制
客体是对个体来讲有特别意义的人或事物。客体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但我们的内心并不总能真实完整地认识客体,我们会在内心对客体进行加工,这就引出了客体表象概念。客体表象显示人是怎样在内心体验和呈现一个客体的,这个呈现并不完全是客体本身,而是通过在客体关系互动过程中,由不同发展阶段决定了我们对客体呈现的真实度。这个过程正是从部分客体到整体个体的发展阶段。在生命的初期,我们通过分裂机制,认识客体的部分特性,好的或者是坏的。随着内部结构的逐渐成熟和完整,我们对客体的人士进行了整合,形成整体客体。
第二链条:自体——自体表象——内部结构——投射、内化、认同
1.                自体是于客体及周边世界相对照的整个主体,包括内部结构、躯体感受在内的与外部客体相区别开的一种客观存在。
2.                自体表象。我们所看到的婴儿从出生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客体,然而在婴儿内心种子体表现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无自体到自客混合,再到明确的自体表象出现。自体表象的形成通常有情感能量注入其中,它取决于客体关系,并与投射、内化、认同等心理机制相连。这就不难理解,我们眼中一个美丽的女孩,却不断地去整容,因为在她内心有一个不美丽的自体表象。
第三部分: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对传统精神分析发展与改变的核心问题:
客体性质与重心
心理结构
发展阶段
冲突与治疗
弗洛伊德
内驱力力先于客体,决定关系的质量
本我——自我——超我
从生物学的角度,集中于日益出现在身体区域的本能能量
冲突存在于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寻找潜意识原因
克莱茵
保留内驱力的位置,对人际环境给予极大关注
继承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但对本我强调较少
从关系的角度看待结构的变化和质量,从而划分发展阶段
利用移情再现早期客体关系,寻找固着点,进行修通
费尔贝恩
完全脱离内驱力模型,发展了自我概念
将超我看作是自我的一部分称作抗力必多自我
雅各布森
既整合了客体关系,又不牺牲本能内驱力
继承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但把他们安放在客体关系中
康伯格
把客体关系的单元看成为心理结构中自我的组成材料
温尼科特
不承认本我,认为自我从出生就存在了
马勒
共生——分离——个体化
科胡特
发展了客体中的自恋性投注,从自体关系的角度看待客体
对结构的关注集中在紧密结合的自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