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上色的工具有哪些:心商提升术:修炼心能与洞察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23:01

心商是大树之根,一棵树能否长成参天大树并且基业常青,取决于树的根基是否牢固;同样,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能走多远、能否成功,则取决于其心商的高低。
心商决定心态,心态决定命运,心商改变命运,心商呵护人生。世上有多少人,曾从智、情、财、逆四商中受益,取得各自成功又有多少人,因承受着生活的各种压力,郁郁寡欢,因不堪重压而患心理障碍,甚至走上不归路,演绎一幕幕人间悲剧,这个问题就需要由“心商”来解释,所以提高心商将从根本上提高心理素质,改善心理状态。你将有个全新的自我,应对欲如全球化这个多变的世界。
心商是根,智商是干,情商是叶,逆商是枝,财商是果。所以心商是基础,是母体,是成功之根。赵中川的“心商”理论已经引起学术理论界的关注。
人的信念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信念潜能的金矿。
一切财富与成功皆源于健康的心态。心商是一种思维模式,你怎样想就会怎样做,你做的就是你想的;心商是一种心态,而心态只有两种:要么积极,要么消极。
心商的概念——即维护心理健康、调适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能力,用健康的心商来战胜并不健康的世界。心理健康的标准为: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包含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评价和情绪体验及热爱生活、正视现实、人格完整等。
对潜能的强烈信念是世上最强的力量之一,不论情况多恶劣,障碍多难克服,你的信念都会告诉你,其中必有解决之道。作为一个希望有所成就的年轻人,你所能做的就是激发自身强烈的信念,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就能迎来成功的那一天。
希望是催促人们前进的动力,也是生命存在的最主要的激发因素: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抱有希望,生命便不会枯竭。
人要真正实现自我很难,自我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挑战,实际上贯穿着人的一生。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该更加注重思想、精神、意识和心理的作用。
洞察力是一种明察秋毫、见微知著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个人的可贵素质。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以超人的智慧、严谨的思维,在道德、精神和行为准则上指导千万读者,给你安慰,给你鼓舞,使你从中吸取力量,从而改变你的生活,开创崭新的人生。

心商之给自己增加心的力量
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心能呢?
首先,你应该设定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目的。设定目标时应该注意以下五个要领:
可能达成的
具有挑战性
长远结合、大小结合
要有时限
对自己、家人和社会有益
设定目标后,要到达成目标的原动力,找到欲望和动机。
很多人不能成功的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他们没有目标,所以没有动力去行动,因为他们心能很低。还有一部分人,在达成目标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便自暴自弃,抱怒他人,借口不断;他们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去修正,总是希望会有贵人相助,所以他们总会把时间放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中;当等待的时间越来越长,就会变得心烦意乱、心能降低。
同时要说明的是,目标设定好并朝之努力奋斗的过程中,你也不能一直处于一种高压之下,纵然你有目标,也要懂得让自己适当的放松。在工作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偶尔的放松与享受,是为了有更好的状态去工作。郊游、爬山、野炊抑或唱唱KTV、到酒吧消遣一下,都不失为心灵休闲的好方法。休闲的方式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设定,但是一定记住任何的休闲都应有度。
找准目标、寻找方法、努力创造、适当休闲;给自己一个健康的心灵,才能创造一个健康、幸福的人生。
也许我们要练习的,是洞察力,而不是观察力。其实这两个力,都是不需要“教”的。是经验和知识蓄积到一定时候,必然形成的兴趣聚焦。蓄积得社会经验越多,聚焦能力就越强。
具有这种能力的人能举一反三,一见树木便知森林,见一片落叶就知秋天来临。这种能力来自于对某种事物的全面、深入地了解。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某种事物有全面地、透彻的了解,他对这种事物就会不具有洞察力。因此,要想培养孩子在某种事物上的洞察力,还必须先让他深入地了解这种事物。
创新思维的核心是洞察力和想象力。 如何培育创新思维?提倡独立思考,要富有幻想,好奇求知。
影响心商的因素
包括思维、心态、性格等方面,它们对心商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包含心理健康、心理压力调适。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的居住环境已趋向恶化,竞争异常激烈,世界充满了变数,生存压力越来越大。21世纪人类进入了抑郁时代,反映了人类面临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因此保持心理健康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维护心理健康,调适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才能用我们健康的心商来战胜并不健康的世界。
综合心理素质的基本结构
人的全部认识活动可分解为知、情、意三种相对独立的心理活动,人的综合心理素质也相应地分解为三种相对独立的心理素质:认知素质(或智力素质)、情感素质和意志素质,它们分别用以反映人对于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实践关系的认识能力。
1、认知素质(或智力素质)。认知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人对于事实关系的主观反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和推理等)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程度,它包括对事物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的能力,对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归纳等方面的思维能力。
2、情感素质。情感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人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感情、欲望、情绪和价值观等)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程度,它包括对价值的情感反映、情感记忆、情感应变、情感敏锐以及情感的理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等。
3、意志素质。意志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人对于实践关系的主观反映(设想、计划、方案、措施、毅力等)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程度,它包括意志的果断性、自觉性、自制性、坚韧性等,具体体现为形成创造性设想、准确性判断、果断性决策、周密性计划、灵活性方案、有效性措施、坚定性行为等方面的能力。
提高心理商数,保持积极心态,克服消极心态,战胜抑郁,是每个人一生的大事,贯穿生命的全过程。
1、明白你所要的和实现目标的资源。
2、用行动使每天的生活成为你实现目标的铺路石,积小胜为大胜。
3、经常与心灵对话,深思默想,及时清除心灵污垢,增强乐观态度,学会暗示技巧。
4、养成精益求精的好习惯,选择好目标,集中思想掘一口井,克服懒散、逃避、观望、犹豫、抑郁等坏习惯。
5、心胸开阔,提升视野,以相同或更多的价值回报给你带来好处的人。“报酬增加律”最后还会给你带来好处,甚至是意想不同的收获。
6、善于学习,向自己学,向他人学,向社会学,向历史学,向书本学,从中滋养和提升你的心商。
7、树立正确的观念,改变陈旧的想法,通过学习技能,调整欲望水平,使你的生活计划更加切实可行。
8、培养自信自尊,强身健体,适时娱乐,与新老朋友经常沟通。当问题想不通时,可借助心理医生或心理指导书来缓解、疏通。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在智力商数以外,只存在一个生命科学参照元素:情绪商数(即情商EQ),情绪商数往往比智力商数更为重要,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婚姻、事业及人际关系的成败。事实上,除了“智商”和“情商”外,还存在第三个相对独立的生命科学参照元素,这就是“意商”,它既不同于智商,也不同于情商。
什么是心商?即维持心理健康,调适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能力。它包含心理健康、心理压力调适。可以这么说,心商的高低,直接决定人生过程的苦乐,主宰人生命运的成败。
所谓“心能”,就是指心的能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这一概念:
①每一种心理活动,以及任何要应对、解决的对象,都必须耗费你的心能。这是心能第一定律,是最重要也最容易忽视的心理定律。
②对你所面对的任何外在事物而言,其本身都没有心理能量,心理能量是你自己赋予的。你的态度、反应方式、看待问题的角度,决定了你赋予心能的程度。一句话,你是心能的“发动机”。
③你能控制心能的品质,并决定其投向。即能够决定这种心能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对成功人士而言,他总能够让那些看来消极的外在因素,在自己的心灵中产生尽可能少的消极心能;在某些有价值的事上,给予尽可能大的积极心能。
④你能控制心能的强弱。不少事件都是带有消极性和破坏性的。对此会有两种态度:一是事件消极而当事人赋予的心能也消极,其结果自然是加倍的消极;一是化消极事件为积极心能,其结果是通过积极心能对消极事件的化解,创造积极结局。成功者总是选择后面一种。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年轻时很穷,曾到一个庄园主家里当家庭教师,与庄园主的大儿子相爱,两人准备结婚。但是,庄园主极力阻止,认为她与自己家的钱财地位不相匹配,而这位庄园主的大儿子最后也屈从于父母。于是居里夫人的初恋就此结束了。
失去这位初恋情人,她真是心如刀绞。但是,她没有在打击面前沉沦,而是毅然离开了这个家庭,动身去巴黎求学。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女科学家。
人们后来评价说:假如居里夫人没有失恋,假如她在失恋的打击下没有振作奋起,她就不会有后来这样大的成就,当然也不会与居里先生美满结合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心强→志强→力强
心弱→志弱→力弱
凡成功者都具有强大的心能,如观念、情感、意志、态度、习惯等;相反,凡失败者则表现出心能不足。
当一个人心能非常强的时候,他做事的信心往往会增加,志向和目的也非常明确,所以能发挥出无穷的力量,这样的人往往容易成功;而心能比较弱的人,对志向目标不明确,凡事喜欢找借口、抱怨,此类人做事的时候往往不容易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所以心能弱的人总是容易和成功擦肩而过。
如何度量心商?
心商是可以度量的,你的心商是高还是中抑或是低,方法就你处理日常问题或生存趋势的自如程度。这里提供现代心理学的论述,从五个层次来区分与提开。
第一、惊恐,当遇到问题,认为自己无能而产生恐慌心理,把精力浪费在漫无目的有害无益的生活漩涡中,失去控制。
第二、迟钝,惊恐发展的结果就是迟钝,束手无策、束手就擒,消极等待,自怨自艾,丧失方向感,单调乏味,沮丧无趣。上述两种均为低心商的表现。
第三、奋勉,奋斗勤勉,努力行动,这是从低心商向高心商跨越的重要一步,人们经常享受奋勉的过程,而结果还有待于时间的证实。
第四、适应,适合调节、调整到现状,合乎社会规范和人们预期。这是一种传统的成功,这离高心商已不远了。
第五、贯通,这是心商的高峰,意味着个体最终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能安然处置。
人们应该努力克服惊恐、迟钝状态,通过奋勉,向适应乃至贯通境界进发,用高心商享有自如的人生。
心商提高有术
提高心理商数,保持积极心态,克服消极心态,战胜抑郁,是我们每个个体一生的大事,贯穿生命全过程。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心商呢?
第一、明白你所要的和实现目标的资源,全力以赴。
第二、用行动使每天的生活成为你实现目标的铺路石,积小胜为大胜。
第三、经常与心灵对话,深思默想,及时清除心理污垢,增强乐观态度,学会暗示技巧。
第四、养成精益求精的好习惯,选择好了,集中思想掘一口井,克服懒散、逃避、观望、犹豫、抑郁等坏习惯。
第五、心胸开阔,提升视野,以相同或更多的价值回报给你好处的人。
第六、善于学习,向自己学,向他人学,向社会学,向历史学,向书本学,从中滋养和提升你的心商,
第七、树立正确的观念,改善陈旧的想法,通过学习技能,调整欲望水平,使生活切实可行。
第八、培养自信自尊,强身健体,适时娱乐,与新老朋友常沟通。当问题再想不通,借助心理医生或心理指导书缓解疏通。
心商定义
心理学指出,人的智力素质可采用“智商”参量来描述,其大小取决于人的智力年龄与其实际年龄的比值。同理,人的情感素质可采用“情商”参量来描述,其大小取决于人的情感年龄与其实际年龄的比值;人的意志素质可采用“意商”参量来描述,其大小取决于人的意志年龄与其实际年龄的比值;人的综合心理素质可采用“心商”参量来描述,其大小取决于人的综合心理年龄与其实际年龄的比值。其中,心商可用智商、情商与意商的加权平均值来确定,其加权数主要取决于事实关系、价值关系与实践关系分别在人的生活和工作中所占据的比重。
人的左右脑分工不同。研究表明,人的左脑是理解语言的中枢,主要完成语言、分析、逻辑、代数的思考、认识和行为。右脑负责可视的、综合的、几何的、绘画的思考行为。像观赏绘画、欣赏音乐、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览全局等这些都是右脑的功能。而且,右脑的信息储存量大得惊人,如果说左脑的信息存储量是1M硬盘,右脑就相当于1000G硬盘!
洞察力是指深入事物或问题的能力,从字面上看来洞察是指对于山洞的观察,山洞除了洞口的地方可以被阳光照射外其他地方越深入就越是黑暗,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都可以有观察能力了。
其实洞察力其实更多的是参杂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可以说洞察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商业社会要想谋求发展,必须要有极强的发现新兴事物、发现现有事物发展方向的个人能力,否则只能跟在别人之后,很难有大的发展!!!
洞察力,就是你观察事物的能力。能从见到的事物中,先知先觉,觉察到问题的所在洞察力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心灵对事物本质的穿透力、感受力、洞察事物的能力,简单地说,洞察力是人们对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通俗地讲,洞察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洞察力就是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就这层意义而言,洞察力就是“开心眼”,就是学会用心理学的原理和视角来归纳总结人的行为表现。 洞察力是指深入事物或问题的能力,洞察力其实更多的是参杂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可以说洞察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洞察力是理性的创造性功能,产生出理论与方法来检验理性;虽然洞察力是理性的第一且最首要的功能,但是它决不是决定性和可靠的功能。或许可以说在理性与启示的张力之间,我们看到了一种调和两者力量,将启示带来的混沌的意识流用理性梳理整齐,从而建构理论的大厦。一方面它可以使理性言语,另一方面,它没有稳固的基础,单独存在时缺乏真理的气度。
洞察力有先天和后天之分,而且能力的结构和水平也因人而异、因时因环境而异,先天的东西可遇不可求,而后天能力的培植则事在人为。

怎么让自己的洞察力敏锐点
多动脑很重要,比如在生活中看见某种现象,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喜欢推究想象的前因后果是一种爱好,也是提高和检验生活洞察力的好方法,用不间断的思考来丰富自己,加深自己的生活阅历是其一;多读书,尤其文学作品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哲学思想方面的等等。文学作品是只是生活的反映,读书就是在增加自己的生活阅历。而读哲学著作能让你的思想变得深刻富于辩证。此其二;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投身于生活实际,有意识的增加实践的机会也是一条途径,此其三。可以多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著作,也对你有帮助。还有,要多反思生活,反思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成功在何处,失败又是为什么?今后该如何努力,怎样做的更好?这些都能让你提高洞察力。不妨多上网,多看新闻,多读历史,多写一些东西,都对你有帮助的!
什么是洞察力
简单地说,洞察力是人们对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通俗地讲,洞察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而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讲,洞察力就是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就这层意义而言,洞察力就是“开心眼”,就是学会用心理学的原理和视角来归纳总结人的行为表现。
洞察力是理性的创造性功能,产生出理论与方法来检验理性;虽然洞察力是理性的第一且最首要的功能,但是它决不是决定性和可靠的功能。或许可以说在理性与启示的张力之间,我们看到了一种调和两者力量,将启示带来的混沌的意识流用理性梳理整齐,从而建构理论的大厦。一方面它可以使理性言语,另一方面,它没有稳固的基础,单独存在时缺乏真理的气度。
洞察力——“悟”的学问
对科学有很好的感觉,也就是很有直觉和洞察力。
这些能力是不能靠上一门课或读一些书获得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在实践和浓厚的创新气氛中自己“悟”出来。世界上的一流大学大都是研究型大学,它们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学校里营造出浓厚的研究气氛,来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成长。特别是这些学校都有许多学术大师,学生有机会与大师直接交流。这些交流容易产生火花,让学生领悟对科学的直觉和洞察力。
注意力——决定思维的深度
创新能力必须具备的一个要素是勤奋工作和集中注意力。“刻苦”这种素质在中国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也有很多典故。现在,对自然科学来讲,用“刻苦”这个词不是很贴切,因为如果你有好奇心和兴趣,从事的专业研究是你感兴趣的就无苦可言,只有乐趣。一旦有了乐趣,你可以把你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上面,这样自然就很勤奋。
勤奋是一个人有创造性地工作的前提,不勤奋的人什么事也做不好。勤奋必须以能集中注意力为前提。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决定着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一个人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既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和社会原因。学校有责任,不仅应该让学生具备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而且应该营造出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环境。
洞察他人的洞察术
没有人喜欢被责备
没有人喜欢被强迫去做事情
人人都希望是“世界的中心”
人人都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
人人都喜欢获得赞美
人人都希望被人了解
洞察人之术的运用
批评只会使双方两败俱伤
劝人做事的最佳方式——让他人自愿去做
给他一个以他为中心的世界
一切从尊重他人开始
批评要以称赞和欣赏为开端
时间洞察力
1、何谓时间洞察力
英文中的 time perspective 或 temporal perspective 曾被翻译为“时间透视”、“时间展望”、“时间向往”或“时间观”,这些译名缺乏心理学的意味且令人费解,我觉得应译为时间洞察力为妥。所谓时间洞察力就是指个体对于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或行动倾向)的一种人格特质。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它具有不变性、无存贮性和无替代性。但人类心理时间不同于物质时间。人们对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或行动倾向)的能力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人们对时间的理解、认知是不同的。鲁迅说:“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全集》第 5 卷第 249 页)“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全集》第第 6 卷第 78 页)居里夫人说:“我以为人们在每一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 ‘ 我已经作了我能作的事 ,人们只能要求我们如此,而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点快乐”(《居里夫人传》第 250 页)。而英国作家巴特勒( Samuel Butler )把时间称为“真正独一无二的炼狱”( the only ture purgatory ),美国诗人爱默生则说,时间是“最有效的毒药”( the surest poison )。对时间的理解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对于下列一些时间隐喻的赞同度,学生更倾向于时间就是知识;工人更倾向于时间就是钢铁;农民更倾向于时间就是粮食;军人更倾向于时间就是胜利;商人更倾向于时间就是金钱……。这些也表明人们对时间的情感体验是不同的。时间洞察力包含对时间的认知、理解、动机和情绪已为许多心理学家所认同 [1-4] 。
时间洞察力除了包含对时间的认知和情绪体验之外,还包含对时间的行动或行动倾向。珍惜时间的人在行动上会注重时间的管理。夸美纽斯说:“时间应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大教学论》第 18 页)列宁说:“历史不会饶恕那些拖延时刻的革命者,他们本来在今天可以获得胜利(而且一定能在今天胜利),却要拖到明天去,冒着丧失许多、丧失一切的危险。”(《列宁全集》第 26 卷,第 215 页)有人曾等对英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意大利、中国台湾和美国六个国家和地区中的最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做过调查,比较了这些城市里银行时钟的准确度、行人的步行速度和购置邮票所需的时间,结果发现,由于文化及对时间认知的不同,他们的生活节奏也不同:日本城市的银行时钟最准确、行人走路最快、邮局职员办事效率最高,美国城市在这三项调查中排位第三,印度尼西亚城市时钟最不准确,行人走路最慢,意大利城市的邮局职员办事效率最低 [5] 。
时间洞察力既是个体的一种能力特质( ability trait )也是一种动力特质( dynamic trait )。说它是一种能力特质,因为人们对时间的感知、记忆推理,对时间价值的理解,对当前时机的把握,对时间的管理,对未来的决策等,都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具有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我们对 5 至 8 岁儿童时间知觉的研究中发现,有的儿童不论对哪一种时距( 3 秒、 5 秒、 15 秒、 30 秒)的再现绝大多数均作提前反应;而另一些儿童恰好相反,无论对哪一种时距绝大多数均作错后反应 [11] 。在成人中时间洞察力在能力上的差异则屡见不鲜。说时间洞察力是一种动力特质,因为人们对时间的价值观、对个人未来的理想和追求、对时间的情操(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事业心……)、对自我的监控等,都存在着动机上的差异,具有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正因为时间洞察力具有能力和动力性质,因而它会深刻地影响着个人的生活质量。
2、时间洞察力的结构
可以从多种不同的维度对时间洞察力的结构进行分析。下面仅从两个维度对时间洞察力的结构进行分析。
时间总是从无限的“过去”,经“现在”,向着无限的“未来”。“过去”、“未来”的中间经“现在”使时间成为无始无终连续实体。对时间的洞察力离不开对过去-现在-将来的认知、情感和行动或行动倾向。因此,时间洞察力可分为过去时间洞察力、现在时间洞察力和未来时间洞察力。但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洞察力是不同的。国外的不少研究对时间洞察力的测量大多包含人们对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测量。例如 Agarwal的时间洞察力模型包含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总的心理表征 [4] 。白井利明的时间洞察力模型包含过去是否接受,现在是否充实,未来是否有希望   。杉山成的时间洞察力模型包含是否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满以及对过去的取向性和未来的取向性构成 [7] 。Zimbardo和Boyd的时间洞察力模型也包含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维度 。
在个体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所涉及的事件、情境和计划都具有时间信息,并对个体的情感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个体之所以能记忆这些内容或期待它们的出现是因为它们对个体的情感或动机具有意义。而中性的或不具重要意义的事件是不可能包含在个体的时间洞察力之中的。由于个体对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具有正面或负面情绪,因而它具有激发、调整和维持个体行动的作用。例如,对自己的未来持正面或乐观的情绪,就会激发个体去追求所期望的目标,有助于目标的达成。这就是说,在过去时间洞察力、现在时间洞察力与未来时间洞察力三个维度中均包含有认知、情感和行动或行动倾向成分;而这三个维度所包含的认知、情感及行动或行动倾向的具体内容则可能是不同的。例如过去和现在时间洞察力包含行动成分,而未来时间洞察力则包含目标和行动倾向成分。
人们在过去、现在所经历的时间事件多,对未来所希望的时间事件也很多。有些时间事件可能是情境性的,属于状态时间洞察力( state time perspective),而另一些时间事件可能是相对持久的,属于特质时间洞察力(trait time perspective);后者是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属于时间维度上的人格差异 [8] 。人格特质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许多研究表明,一旦进入成年期后,人格特质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尽管生活情境可能变化,但人格特质分数的五分之三的变异在整个成年期的生命中是稳定的。大约在21岁至31岁期间,人格已具有了其最终的充分发展的形式 [9] 特质时间洞察力有其形成过程,可以推论,在成年期之后,个人的这种人格特质的充分发展形式已经形成了。
3、时间洞察力与人生
时间洞察力与个人的发展前途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时间洞察力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无论年轻者或年老者,无论贫穷者或富贵者,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人人都能得到相同的时间;但由于人们对于过去逝去的时间、对于现在,对于未来的时间洞察力的不同,它可以使贫穷者成为百万富翁,也可以使富贵者成为贫穷潦倒的人。时间洞察力是决定一个人的事业与人生成功的关键。
能否有效地总结自己过去的经验与教训,是时间洞察力的一种表现。高时间洞察力者决不会陷入因失败而哀号并丧失信心,而是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乐观地去寻求加以挽救的办法。对于过去,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常在于成功者能以高时间洞察力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益,并在今后的生活中以不同的方式去进行再尝试。
能否抓住当前时机,是时间洞察力的另一种表现。高时间洞察力者正视现在,善于创造时机,及时把握时机,不因循、不观望、不退缩、不犹豫,该出手时就出手。对于现在,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常在于成功者能及时把握稍纵即逝的时机,眼明手快,而不是坐待或因循拖延。
能否确定个人未来的目标并按计划有效地加以实现,也是时间洞察力的一种表现。生活是一个宏伟的竞技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观察周围的人们,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人的未来目标都订得不够高,显得平庸,而成功者为自己未来制定的目标则是既实际却又有相当野心的。对于未来,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常在于成功者敢于追求卓越超群的未来目标,采取具体措施,踏踏实实地从现在做起,以自己的努力来创造未来;而不是安于现状的宿命态度和及时享乐的无所作为。
人们都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尝试去做某些事情,例如,“做出更大的业绩”;“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知识”; “做一个有钱的人”;“希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学会社会技能,扩大关系网”;“做一名志愿者从事社会服务”……,总之追求事业成功,人生幸福。而人生成功的关键乃在于其时间洞察力。
4、展望
虽然我国古时已有“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周《知北游》)“壮而怠则失时”(管仲《管子·形势》)。但真正对时间洞察力进行心理学研究的却始于 1985年代。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信息化程度和知识经济成分的提高,社会对创新人才与创业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而时间洞察力乃是创新人才与创业人才的一种基本特质。从祖国现代化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来看,开展对时间洞察力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了。
对时间洞察力的研究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虽然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人不仅是无限时间中的有限存在物,而且是能够意识到其自身的有限性,意识到时间价值,并能控制自己的时间,从而使自己在有限的生存时间里去实现更多、更高的目的。这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格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在以往的人格心理学文献中很少见有这方面的研究报告。研究时间维度上的人格差异,研究人们在时间洞察力上的共性与差异性,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人格的实质。
非凡洞察力
洞察力就是用敏锐的眼光准确地观察复杂多变的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使我们能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观察形式、认识困难、把握机遇。经济学家卡斯纳说:“以深刻而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时机,是管理者精神的本质。”具有非凡洞察力的管理者善于发现他人未曾注意的问题,能够抢得先机,最先发现新颖的、潜在的、更具价值的目标。
具有敏锐洞察力的管理者能够住转瞬即逝的机会,能够避免小问题诱发大危机,而缺乏洞察力的管理者则会因为瞬间的粗心大意导致失败。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脱颖而出的企业,背后必有一位洞察力非凡的管理者。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总是机会与问题并存,保险企业的管理者要使自己的团队抢得市场先机,就必须具备见微知著的洞察力。本期智库,我们请太平洋人寿云南分公司总经理姚向东、渤海保险广西分公司总经理牛洪强、合众人寿广西分公司总经理吴德昌来谈谈管理者的洞察力。
落叶知秋弦动别曲《保险文化》:古语道:“弦动别曲,落叶知秋”,通过某一迹象便能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您认为什么是管理者的洞察力?它有着怎样的重要性?
管理者应该在三方面保持洞察力。一种是外部机会洞察,远见卓识的管理者能在激烈竞争的红海中找到蓝海,能在客户的抱怨声中看到努力的方向,能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中找到机会。
第二种洞察是自我觉察,善于评估自身的实际能力。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才能有效发挥自己的长处,回避自己的短处。一个人的自我认知、他人及公众对他的认知偏差会非常大。管理者应该多方面的洞察审视自己,一个管理者首先要了解自己,探索和发挥自己的潜能。
第三是对员工需求的洞察。简单地运用奖惩制度并不能管理好员工,强制、机械地控制员工的行为,压制员工的需求,只可能暂时回避和掩盖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良性的角度解决问题。管理者要对员工的成长要素、个性特点、价值取向、性格优势等因素洞察和了解,充分认识和理解个体差异性,并在尊重的基础上,因势利导,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对企业的认同,实施积极的领导。
动机心理之洞察力
洞察力在心理学上作为观察力、注意力来研究。人们在这里之所以称为洞察力是强调在实际生活中的观察注意力,经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具有很强洞察力的人,会对外界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掌握最可靠、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更好地实现谈判目标。
尽洞察力在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中是这样重要,而且专家再三强调敏锐的洞察力是谈判者必不可少的。但是许多人却缺乏商战中应有的警惕性。特别是一些中高层管理人员。原因在于,他们太过于在意他们自己的想法,而无法支倾听别人说什么。他们过于沉缅于自己的思考中,顾不上或注意不到别人做的事情。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地影响了谈判的效率,影响了谈判者臆测的准确性。
在多数的商业场合或贸易谈判中,谈判对手是不会轻易让你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甚至一些表面现象与实际正相反。这就需要运用你的洞察力,观察注意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偶尔流露出来的真实自我和真正信息,更清楚地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
敏锐的洞察力并非意味着过于匆忙地下结论和对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作过敏的反应,更不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而是通过对对方言行举止的观察,分析和探询他内心世界的真实意图,以确定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比如,会谈的一方到另一方拜访,如果对方沏茶倒水招待你,并认真归拢桌上物品,坐正姿势,下意识地身体前倾,双方并拢,认真地望着你,那么,这表明他准备认真与你交谈,而对方靠在椅子上,全身放松,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那么,你最好不要打算谈什么实质问题。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下如此,有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对方是你的老朋友、知交,那么也可能出现上述状态却并不影响你与他谈些重要内容。但要指出,几乎任何有效的观察,是除了你看到、听到的以外,还要对整个情况作一个全盘思考和推敲。
有助于锻炼人们洞察力的一点就是积极倾听。因为你在讲话时,很少注意到别人的表情,更无暇顾及对方内心在想什么。而当你倾听时,就可以仔细地、专注地听他讲的同时,猜测他的内心世界,发现他的真正用意或言外之意。

把观察力变成洞察力
5个方法练习洞察力和观察力。
俄国教育家冈察洛夫说:“观察和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
观察力与注意力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所以观察力的练习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
你是不是经常对眼前的事物视而不见?你是不是经常走在街上,却对交通信号灯的排列回想不起来?你是不是对一个人非常感兴趣,但想向别人介绍时却说不出来或写不出来?你写作文是不是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短短结束?那是因为没有养成观察事物的好习惯。经常进行观察力的练习可以帮助你改善你的注意力、记忆力、学习能力。
一、静视——一目了然
1、在你的房间里或屋外找一样东西,比如表、自来水笔、台灯、一张椅子或一棵花草,距离约60厘米,平视前方,自然眨眼,集中注意力注视这一件物体。默数60~90下,即1~15分钟,在默数的同时,要专心致志地仔细观察。闭上眼睛,努力在脑海中勾勒出该物体的形象,应尽可能地加以详细描述,最好用文字将其特征描述出来。然后重复细看一遍,如果有错,加以补充。
2、你在训练熟练后,逐渐转到更复杂的物体上,观察周围事物的特征,然后闭眼回想。重复几次,直到每个细节都看到。可以观察地平线、衣服的颜色、植物的形状、人们的姿势和动作、天空阴云的形状和颜色等。观察的要点是,不断改变目光的焦点,尽可能多地记住完整物体不同部分的特征,记得越多越好。在每一分析练习之后,闭上眼睛,用心灵的眼睛全面地观察,然后睁开眼睛,对照实物,校正你心灵的印象,然后再闭再睁,直到完全相同为止。还可以在某一环境中关注一种形状或颜色,试着在周围其他地方找到它。
3、建议你然后再去观察名画。必须把白己的描述与原物加以对照,力求做到描写精微、细致。在用名画作练习时,应通过形象思维激发自己的感情,由感受产生兴致,由兴致上升到心情。
这样,不仅可以改善观察力、注意力,而且可以提高记忆力和创造力。因为在你制作新的心中的形象的过程中,你吸收使用了大量清晰的视觉信息,并且把它储藏在你的大脑中。
二、行视——边走边看
以中等速度穿过你的房间、教室、办公室,或者绕着房间走一圈,迅速留意尽可能多的物体。回想,把你所看到的尽可能详细地说出来,最好写出来,然后对照补充。
在日常生活中,眼睛像闪电一样看。可以在眨眼的功夫,即01~04秒之间,去看眼前的物品,然后回想其种类和位置;看马路上疾驶的汽车牌号,然后回想其字母、号码;看一张陌生的面孔,然后回想其特征;看路边的树、楼,然后回想其棵数、层数;看广告牌,然后回想其画面和文字。所谓“心明眼亮”,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锻炼视觉的灵敏度,锻炼视觉和大脑在瞬间强烈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你从内到外更加聪慧。
三、抛视——天女散花
取25块到30块大小适中的彩色圆球,或积木、跳棋子,其中红色、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的各占三分之一。将它们完全混合在一起,放在盆里。用两手迅速抓起两把,然后放手,让它们同时从手中滚落到沙发上,或床上、桌面上、地上。当它们全部落下后,迅速看一眼这些落下的物体,然后转过身去,将每种颜色的数目凭记忆而不是猜测写下来。检查是否正确。
重复这一练习10天,在第10天看看你的进步。
四、速视——疏而不漏
取50张7厘米见方的纸片,每一张纸片上面都写上一个汉字或字母,字迹应清晰、工整,将有字的一面朝下。也可用扑克牌。取出10张,闭着眼使它们面朝上,尽量分散放在桌面上。现在睁眼,用极短的时间仔细看它们一眼。然后转过身,凭着你的记忆把所看到的字写下来。紧接着,用另10张纸片重复这一练习。每天这样练习三次,重复10天。在第10天注意一下你取得了多大进步。
五、统视——尽收眼底
睁大你的眼睛,但不要过分以至于让你觉得不适。注意力完全集中,注视正前方,观察你视野中的所有物体,但眼珠不可以有一点的转动。坚持10秒钟后,回想所看到的东西,凭借你的记忆,将所能想起来的物体的名字写下来,不要凭借你已有的信息和猜测来作记录。重复10 天,每天变换观察的位置和视野。在第10天看看你的进步。
数秒数的过程一般会比所设想的慢。你可以在练习前先调整一下你数数的速度。一边数一边看着手表的秒针走动,1秒数1下,在1分钟结束的时候刚好数出“60”,也可以1秒数2~3下。
洞察力-成功领导者必备的素质
---- 什么样的领导者可谓成功?领导能否"制造"?能否"克隆"?  科学家们一直在试图解开现象之后的本质。从20世纪初的领导特质论、行为理论、权变理论及其后来衍生的各种领导模型,这种努力始终在继续。北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班的马洪波先生尝试从洞察力、影响力、学习能力三方面概括总结一位成功领导者必 备的基本素质,本刊特分三次刊登,希望给您以启迪。
---- 领导,管理学上的定义是"影响和推动一个群体或多个群体  的人们朝某个方向和目标努力的过程"。 领导行为的核心在于影 响和推动,其特征在于能够担负目标使命并使其他成员贯彻实施。
领导与管理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预测和把握方向,其中包括发现  并提出理念,倡导并形成行动,观察并解决冲突,调整并防止偏  颇。高度的洞察力是保证其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
---- 1、洞察发展,转化目标
---- 领导者能否为组织决策、 设计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发展目  标和战略规划,直接关系到组织群体的发展绩效。
---- 著名学者豪斯1977年列出魅力型领导的三个特点:(1)明确  目标和对目标价值的认识;(2)对目标的实现有不可动摇的信念;  (3)能够向下属转达这些目标的内容和实现目标的信心。瓦伦·
本灵斯研究了90位美国最杰出和成功的领导者, 发现有4种共有  的能力:令人折服的远见和目标意识;能清晰表达这一目标,使  下属明确理解;对这一目标的追求表现出一致性和全身心的投入;  了解自己的实力并以此作为资本。可见,目标对于领导的重要。
成功的领导者能够广泛听取、吸收信息意见,审时度势,从时间、  战略和全局上考虑和分析问题,抓住时机,确立目标。同时,力  图将目标明确化、愿景化,使下属真正理解并建立信心,持久投  入,成为组织的信仰和价值观。
---- 在组织目标的确立过程中,领导者的洞察力起了关键作用。  观察业界的发展方向,发现竞争突破点,树立独树一帜的组织风  格,确立产品的发展方向和服务范围,每一项改革和创新都意味  着对领导者洞察力的检验。高瞻远瞩是我们对成功领导远见的赞  许,也是对其敏锐洞察力的认可。
---- 许多成功的领导人正是在洞察市场变化, 研究其发展规律  基础上,准确把握目标和发展方向,从而引领市场潮流并抢先占  据有利地位,使组织立于不败。
---- 领导者个人确立了组织目标对于组织发展是远远不够的,  更重要的工作是建立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信仰。只有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真心投入或遵从的群体目标,才能产生群体行动,并激发起更大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从而使目标产生激励作用。成 功的领导者关注成员的个人目标,洞察其深层次基础,运用充分  的倾听、征询、尊重、说服及个人魅力等等能力和技巧,从而将  个人目标转化为群体目标。
---- 著名学者彼得·圣吉用"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 来描  述群体目标,指出共同愿景是群体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  象,它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群体全面的活动,从而  改变组织成员与组织的关系,成为强大的驱动力。他还特别强调,  共同愿景一般来源于领导者的个人愿景,使个人愿景上升为群体  的共同愿景体现了高超的领导艺术。
---- 2、洞察人性,激励成员
---- 美国第一银行的执行总裁认为:"我的角色是首要的人事主  管,即能让恰当的人做恰当的事。"安德鲁· 卡耐基在其墓碑上  刻下"长瞑于此的逝者曾将更优秀的员工吸引到其服务之中, 而  不仅仅是其个人本身。"美国女童子军组织的格言是:"以目标为  集中点,以价值观为基础,以员工们为驱动力。" 日本京都陶瓷  的创立人稻森胜夫也认为:"不论是研究发展、公司管理, 或企  业的任何方面,活力的来源是人。而每个人有自己的意愿、心  智和思考方式。如果员工未被充分激励去挑战成长目标,当然不  会成就组织的成长、生产力的提升和产业技术的发展。"的确,  真正的领导是用各种方式把不同背景和才能的人聚集到一起,并  为其提供公平的、合理的机会,使他们贡献他们的最佳表现,实  现个人目标,发挥个人潜能的同时为组织创造价值。
---- 事实上,即将进入21世纪的组织, 需比以往更加重视尊重  个人的需求和发展。正如美国 号低弑O展 司总裁欧白恩所言:  "我们寻求建立的组织类型中, 人的自我发展与财务的成功是同  等重要的。"美国民意测验专家杨克洛维其也认为:"现代的工作  观已由工具性的转为较注重精神层面。在工具性的观点下,工作  是产生收入的工具,传统的组织也是支持大家朝工具性的观点发  展。"但现代组织的领导者, 需要更多地关注组织成员精神的需  求,并对其成长要素、个性特点、价值取向、性格优势等因素洞  察和了解,充分认识和理解个体差异性,并在尊重的基础上,因  势利导,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激发工作热情和对组织的认同,实  施积极的领导。强制、机械地控制人的行为,压制人的需求,只  可能暂时回避和掩盖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良性的角度解决问题。
----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 领导行为本身就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  双方面的互动,被领导者的态度和行为同样对领导效果和领导者  本身产生影响。优秀的领导者在创造目标和价值的同时,也担负  创造公正、公平和支持环境的任务,通过聆听成员意见,响应需  求,帮助完成目标,促进行为结果;被领导者则充分利用其主观  能动性和思考能力。组织成员的思考力已经成为很大一部分组织  资源,对此忽视或压制,只会导致领导行为的失效。
---- 3、洞察变化,利导冲突
---- 组织内部和外部存在着多重关系结构,并且相互作用, 构  成组织系统。这一系统是随时可能变化的,从稳定到不稳定,从  不稳定到稳定,各种变化冲突都是难免的。作为领导者既可能是  冲突、变革的直接参与者,也可能是协调员、调停人。
---- 不管身处何处,成功的领导者应具有对环境的敏感性, 随  时关注冲突发生的可能,洞察其内在及潜在原因,预测可能发生  的结果,控制和减少不良冲突的产生、激化,解决冲突所暴露的  问题;同时,力图掌握冲突可能带来的组织不均衡,并利用冲突  所激发的创造力,强化正面作用,降低负面损失。
---- 组织发生危机时,各种冲突可能激化, 此时领导者引导和  操作变革的方法和手段更能显示领导者的洞察力和驾御水平。优  秀的领导者能够临危不乱,重新强化目标,调整战略,确立新的  发展规划和方案,并随时掌握变化和冲突,使变革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