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胡子船长召唤符:翻译、引用外国媒体对华报道须实事求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4:05:32
翻译、引用外国媒体对华报道须实事求是
作者:沈月明 来源:北方网 
长期以来,我国民众缺乏直接接触外国媒体的机会。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中国人的外语听、读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进入中国的外语媒体有限。与此同时,国内对外媒的编译力量和覆盖范围仍显不足。
  但随着网络普及、民众外语能力提升,以及国内地方媒体、网络媒体积极引入外媒报道,国人与海外媒体报道的接触率越来越高,这不仅开拓了视野,汲取了很多新信息新知识,也能看到自己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
  不过,笔者两年多来驻美采访期间,发现国内在编译外电方面,仍然存在实用主义地随意拔高或贬抑原文意思、选材偏狭、来源芜杂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受众片面理解外国媒体对华报道的实际状况,也不利于引导政府和公众树立正确、理性的国际观,以及自信、独立的公民精神。以下试对这些问题略作分析。
  一、编译外媒报道存在“拔高”现象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除了原有的《参考消息》外,出现了一些主要刊载外电稿的报纸,其他大多数报刊也常摘发编译稿,使国内读者有更多机会阅读题材多样的外电报道。及至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有驻外实力的大媒体基本都推出了专门的海外报道纸质媒体。与此同时,网络媒体和网络论坛、博客陆续兴起,使外国媒体报道在国内的传播迅速发展。从80年代后期到现在的20年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迅猛发展的时期,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升,国际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相应也涌现了大量惊叹中国发展、中国民生改善的外媒报道。
  这些翻译报道客观上增加了中国受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盛赞中国”的报道大多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媒体或外国游客。这些年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客观报道有所增加,但大多为正负两面兼顾的平衡报道。可以说,西方社会从来没有放弃批评、怀疑甚至嘲弄中国的基调。但此类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在国内媒体上极少有反映。
  以外电对西藏的报道为例,多年来国内媒体主要刊载外国记者对西藏的正面印象,突显西藏的发展和进步,但对达赖集团在西方频繁活动,并以其虚伪面目受到广泛欢迎的报道相当少。至于外媒质疑中国对西藏主权、攻击西藏民族宗教政策的歪曲报道,更是鲜有反映。
  如《西藏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印报记者七年后再访西藏》(刊于2007年7月)这样的报道成为国人印象中外国媒体有关西藏报道的主流。及至今年3·14西藏骚乱事件发生,西方媒体一边倒地歪曲报道中国镇压和平示威,指责中国压迫宗教自由,继而鼓动、欢呼在伦敦、巴黎等城市发生的暴力干扰奥运圣火传递行径,最终引发海内外中国人的强烈谴责和抗议。
  其时中国民众对西方媒体“大变脸”倍感困惑和愤怒,对达赖在西方如此“受欢迎”也难以接受。事实是,这是西方媒体一贯的基调,他们攻击中国西藏政策,以“人权”名义反对中国举办奥运会的声音从未停息过。但由于国内媒体上此类外电报道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众心理的巨大落差,而其后掀起的怒潮又成为西方攻击中国推行“民族主义”的借口。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深切关注。除了对惨重灾情的描述,外国媒体对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快速反应,对中国领导人亲临救灾现场,对中国民众在灾难中表现出的团结精神和人性光芒作了许多客观报道。尤其对中国罕见地开放外国记者到灾区不受阻碍地采访相当肯定。但国内媒体和网络在介绍外国媒体对中国抗震救灾的报道时,大量摘录外国媒体报道中的肯定和赞赏部分,大量引用海外华文媒体的评论和综述。
  诸如《外媒:废墟上站起大写的中国人》、《外媒:中国反应令人钦佩》、《外媒盛赞中国汶川救援:中华民族是摧不垮的民族》、《外媒高度评价中国说明了什么》等报道,一度在我们的主流媒体和网络上俯拾即是。现在如以“外媒高度评价地震”、“外媒盛赞地震”、“外电赞扬地震”为关键词检索,约可得20万个相关网页。这种“盛况”给国内读者以一种印象,以为海外对中国抗震救灾行动是一片惊叹和赞赏。殊不知,这是一个错觉,至少是片面的印象。
  事实上,从我们的抗震救灾一开始,西方媒体就没有改变他们对华报道的基本态度。我们能看到的“赞赏”部分,那也是任何人无法回避的事实。而稍后,由于成都居民小区帐篷事件、灾区校舍“豆腐渣”问题等情况的浮现,西方媒体的报道便逐渐从同情和现场记录,转向分析、解释问题,进而抨击中国的社会制度和腐败现象。
  5月28日,绵竹市委书记蒋国华跪在上访的死难学生家长面前的照片,被纽约时报刊登在头版头条,强烈显示西方媒体在西藏骚乱和奥运圣火传递事件中表现的对华不友好态度并没有实质性改变。而面对西方对四川地震报道“态度骤变”,国人再次显得惊讶和匪夷所思。6月初,一篇标题为《西方媒体悄悄变调,对华报道不再“客气”》的报道,无奈承认了这一本来就存在的事实。
  二、剖析改变外媒报道原意的几种手法
  对外国媒体报道的片面裁剪和“拔高”现象早就存在,但在此次震灾报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深入观察这些“外媒盛赞”报道,大致可发现以下几种操作手法。
  1.断章取义
  仅截取文中的一部分而不及其余,这种报道为数最多。如《路透社:地震洗礼激发中国“80”后一代的爱国热情》一稿,原文中提到中国年轻人对政府曾经的不信任,以及他们对赈灾腐败的担心和对“豆腐渣”教学楼的愤怒。但经编辑后,这些内容都没有了。纽约时报《中国没有携起的手,投入地震救援》,原文所说的是中国长期被忽视或禁锢的民间团体,此次纷纷涌现并投入抗震救灾。但经过删节,原本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内容没有了,标题变成:《纽约时报:地震救灾释放出中国民间巨大力量》。
  2.拔高标题
  这种类型也相当普遍。如刊发于华盛顿邮报的《灾难怎样催生中国的自信》一稿,到了国内媒体和网站上,标题变成《中国不需要再向世界说明什么了》。今日美国报6月2日的文章《中国人开始在废墟上重建生活》,经过国内的编辑,标题变成了《地震过后中国努力向前看》,一下增添昂扬色彩。一篇标题为《纽约时报:中国以空前透明之举抗击大地震》的报道,原文标题则是《强震肆虐中国,死亡数以千计》。
  3.“掐尖”拼合
  这类报道往往综合数篇外电稿,但仅选取其中的“正面部分”,然后冠以一个“出挑”的标题。如《外媒盛赞中国汶川救援:中华民族是摧不垮的民族》一稿,选取了西班牙、德国、新加坡多家外文和华文媒体,统一到一个很多在原稿中本没有表达的主题之下。《外国媒体高度赞扬中国抗震救灾》一稿,编辑选取近10篇外电中肯定中国政府反应迅速、百姓奋勇救灾的段落,综合成一篇“表扬稿”。然而外国媒体对华报道也会“平衡”,有正有负,所以光对他们的报道“掐尖”,并不能展现原作全貌。
  4.全身整容
  一些报道在处理外电稿时,不惜施以改头换面、移花接木之术,到最后与原文意旨大相径庭。例如在国内各媒体和网络广泛刊登的《路透社:中国领导人简直不是凡人》一稿,实际出处为路透中文网,作者为该网专栏作者顾蔚。据悉,顾蔚毕业于上海,后赴美留学。原文标题是:《“温爷爷”改善中国形象,但偏见犹深》,实实在在是一篇中国人写的中文评论。但几轻转载,最后变成这样了:《外媒:中国体现大国自信,中国领导人简直不是凡人》。至此,原文“焕然一新”了。
  5.凭空附会
  有些编辑在改编时,甚至杜撰原文本不存在的句子。如《美彭博社:世界赞叹中国制度优势帮助抗灾》一稿。原文含有四川地震是“天谴”的论调,对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历史到现在一一加以否定或质疑。但经过编辑的“妙手”改编,变成中文后与原意南辕北辙。其中一句“中国对四川地震危机的处理凸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纯属杜撰。
  6.模糊“华媒”
  海外华文媒体长期被当作理想的“外媒盛赞”报道的源泉,在此次地震报道中体现得相当突出。《外媒:天下最好的老百姓在中国来世还要做中国人》,此“外媒”实为美国面向大陆华人华侨的中文报纸《侨报》。《外媒:这一次,中国形象完全改变》,此稿出处为世界著名华文报纸《世界日报》。以大陆人和中国移民为主要读者群的新加坡《联合早报》,其地震报道被引用的频率极高。
  三、对外媒的贬抑性报道同样值得重视
  除了常见的对外媒中国报道的正面拔高和粉饰现象,国内媒体和网络对西方媒体报道及西方人言论有时采用贬抑的方法,有意或无意地片面翻译和引用,造成国内受众对原文报道的事物或发表言论者产生强烈负面印象。这种走向负面极端的方式,也值得国内媒体同行警惕。
  对莎朗·斯通言论的报道即是一例。5月22日香港媒体在戛纳电影节采访莎朗·斯通时,此人竟发表四川地震是“报应”的言论,随即引发国内媒体和网络的谴责浪潮。国内媒体不约而同地报道“莎朗·斯通竟称地震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四川大地震是中国没有善待达赖的报应”。毫无疑问,莎朗·斯通的言论十分恶劣,其本人也再三道歉。但如果认真观察其原话,也许国人的愤怒可略有减轻。其一,莎朗的原话并非指地震“有趣”,而是指她的思想转变过程“有趣”。其二,她谈的是一个观念转变过程。她说初时曾想地震是不是一场报应,后来有藏人希望她参与赈灾,她被感动得哭了,然后领悟到要谦逊地为他人服务,哪怕是对自己不好的人。并称这对她是一个很大的教训。如果客观转达她的原意,读者应不至于觉得她毫无理智且极端邪恶。事实上,斯通原话的视频和原文很快在网络上出现,但国内媒体在报道中大都没有采用。不仅如此,国内媒体在引用外媒对她言论的报道时,倾向于“邀请”外媒一起斥骂莎朗·斯通。其中一篇报道为《国外媒体:莎朗·斯通是个白痴》,引用了多家外国媒体的报道。
  从文中可知,除一个影评网站的某评论员称斯通是一个白痴外,其他正规媒体仅报道莎朗·斯通后悔了、道歉了等事实。
  同样以报道特大自然灾害为例。国内媒体对美国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灾害的报道,无论是编译、引用美国媒体的报道,还是记者编辑的述评,基调相当负面,很少客观描述和评论。
  其实,就政府层面而言,中国军队在此次地震灾难中表现比美军好得多,中国国家领导人也在第一时刻亲临灾区;但如果从民间的层面,美国民众对卡特里娜飓风灾害的关心和援助并不亚于中国人在四川地震中的表现。但国内媒体对此甚少提及。以下为当年部分国内媒体对飓风灾难的典型报道:
  《一家十八口死在橱柜中》
  《妇女被强奸后遭割喉》
  《尸体遍地,抢劫如潮》
  《大便膝盖高,老鼠以人肉为食》《新奥尔良在暴行中绝望》
  《飓风扯下美国的遮羞布》
  《飓风卡特里娜教训“文明冲突论”》
  面对这样的报道,如果美国媒体也很想做一些灾难后的“外媒盛赞”报道的话,恐怕再巧手的编辑也难以如愿了。
  四、西方媒体对中国报道的真实状况
  在2006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向外界公布了一份有关国际传播和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材料。该材料分析了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报》2005年涉华报道的内容和倾向。按照这份报告,美国那3家主流媒体2005年关于中国的报道共有243篇,其中客观报道占报道总数的1/4左右,偏见报道约占1/3,平衡报道的比重是40%。从中可以看到西方一些媒体涉华报道中的基本倾向。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做了一个类似的课题,他们选取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1995年、2000年、2005年的中国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认为,将西方的涉华报道分为客观、平衡、偏见更为准确,而分为正面、负面、中性的说法过于简单化。
  而按照笔者在美两年多的感受,平衡报道确实是西方媒体对中国报道的主体。大量报道的模式就是在肯定中国的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不放弃批评中国人权、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政治和社会两个领域,偏见报道和负面报道更占到大多数。而这种状况同样适用于当前的抗震救灾报道。但略有不同的是,外媒在此次四川地震报道中,客观和平衡报道占了绝大多数。但所谓的“正面”报道,少之又少,大多可归于平衡报道。
  观照外媒报道四川大地震的常态,不妨看一组雅虎新闻网在地震过后10天,即5月22日的英文报道。以下为当日前10条新闻搜索结果(去除中国英文媒体和华人媒体报道):
  法新社:达赖称地震显示中国正变得更加开放
  美联社:中国地震超过5.5万人死亡,专家监视洪水威胁
  美联社:中国感谢外国捐助
  Pzone网:Nidec公司宣布为中国地震捐款
  WHAS电视台:(路易斯威尔)社区组织为中国地震灾民募款
  美国公共电台:中国在救灾中加入心理辅导项目
  肯塔基邮报:大辛辛那提地区发起为中国震灾筹款活动
  新美国传媒:在救灾善款问题上中国红十字会遭到质疑
  美国广播公司:中国请求为无家可归者提供避难所
  公众利益服务网:世界宣明会期望捐赠中国灾民1400万美元
  以上大致可以看出西方媒体(仅包括英语媒体)对中国地震报道的基本面貌。大部分以客观报道为主,追踪抗震救灾进展,适当展开基调平衡的评论。虽没有对中国刻意偏见报道,但也谈不上对中国抗震救灾有多少褒扬之处。如果说前期有较多报道注意到中国政府的反应速度、民众的团结和爱心,后期对民政部门和校舍倒塌的质疑报道,中和了曾经相对正面的态度。
  五、如何准确、有效利用外国媒体报道
  新中国成立后,媒体开始向公众翻译和介绍外电报道的历史并不长,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不奇怪。但随着时代的演进,翻译并传播海外媒体报道必将走上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平民化的道路。如何引导和规范编译海外媒体报道,特别是对华报道,使其有利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仍是一个探索中的命题。以下观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坚持客观准确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这一条不仅是任何一个新闻学院教给学生的基本新闻准则,同样也是我国新闻单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因此,如果我们要翻译或引用外国媒体报道,必须忠实于报道的原意。编辑在选用时有删节的权利,但不可断章取义,随意改变原文的核心意思。在综合外媒报道时,在同一主题下,被选取的外媒报道其核心观点或事实应保持一致,不可为设定主题服务而舍本逐末。在刊载发布翻译报道时,标题应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若为适应国内受众习惯,也应仅作适当修改,不能刻意拔高或贬抑原文的事实和观点。
  2.做到“正”“反”兼顾
  舆论监督是全世界新闻媒体的共同使命。
  我们在选用外国媒体对他们自己国家或世界事务的监督批评报道时,也要反映国际媒体对中国存在问题的监督和批评。近年来,我国新闻宣传事业越来越强调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事实也证明,媒体批评的声音正促进国家不断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海外媒体对中国这个崛起中的大国的批评声音始终存在,这其中有很多是偏颇的报道,但也有相当多合理的部分。例如对中国环境污染、产品质量缺陷、群众道德素养问题等方面的客观报道,我们应适当虚心引入和传播,提醒民众和政府不断改进。
  3.加强经济科技文化报道
  当前中国正全力推进经济建设,科教兴国是中国既定的发展道路。在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际上各种工业、商业、科技领域的新现象、新事件、新人物、新产品、新创意层出不穷,在海外或掌握外语能力的新闻工作者应花极大精力加以翻译和介绍,其意义十分重大。媒体也应注意介绍海外文化娱乐领域的先进成果,介绍健康有益的运动、休闲方式,不断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宣传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4.注意甄别海外媒体属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体的形态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表达也纷纷呈现于公众面前。面对纷繁多样的外语报道和言论,媒体在翻译和报道时,必须加以认真甄别和说明。
  就美国传统媒体而言,职业记者的报道与专栏作者或电视评论员、电台主持人的言论性质有所不同。随着博客的兴起,越来越多传统媒体电子版大量采用特约作者的博客或普通人的博客内容置于版面醒目位置。另外新兴的网络媒体也大量采用博客、论坛帖子作为信息来源,需要小心加以区别。因为西方国家的个人表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与专业媒体本身的立场有很大不同。
  至于海外华文媒体与真正外国外语媒体的不同,区分相对容易,关键在于编译人员提高自觉性,不刻意模糊华文媒体和外国媒体的界限,在引用时予以说明。(作者:沈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