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菊花的花期是多久:加强情报应用 化解税收风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40:55

加强情报应用   化解税收风险
——X市金属船舶制造行业情报应用案例

 

随着我国船舶工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和江苏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X市造船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已成长为该市工业经济发展最具增长潜力的板块。

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反映的信息来看,X市沿江船舶制造如火如荼,产值指标形势喜人。而从企业申报情况分析来看,2009年,该市船舶企业税收同比下降,生产情况与税收收入呈现反向变动。

该市国税局把信息情报的应用,有机地融入到税源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对金属船舶制造行业开展了相应的风险识别和应对,努力化解税收征管风险。

 

一、情报来源

 

(一)从供电部门获取船舶企业生产用电量信息

正常情况下,企业的用电量与生产量是正比关系,企业用电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完工量。

(二)从公路内河货物运输发票税控系统导出扣税信息

造船企业生产周期长、库存材料多,可能造成进销倒挂,长期无税可缴。为此,基于船舶企业以销定产、原辅材料和运输费用关联度较高的特点,他们从运输发票税控系统导出船舶企业认证抵扣的运输发票信息,据此分析企业原辅材料的购进量,判断企业生产动态。

(三)从海事、船检等部门获取船舶出厂和检验信息

通过获取出厂船舶的日期、吨位和数量等重要原始数据,准确掌握各企业出厂船舶的各项登记资料和涉税信息,并与企业申报数据进行审核对比,查找企业疑点信息。

(四)从税源管理部门获取外来经营报备和代开发票信息

船舶生产企业往往将船舶加工业务分项、分段承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这些外包企业应到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登记备案或持相关的手续到税务机关申请代开专用发票。为此,该局从登记备案和代开发票信息中获取船舶生产企业加工业务量。

(五)从公安、劳动等部门获取暂住人口登记和用工备案信息

造船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大型造船企业为了加快造船进度,往往都有几个或几十个外包工程队,他们不属于企业员工,而属于流动暂住人口。因此这部分暂住人口的增减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反映出企业生产能力的变化。

(六)从新闻媒体、政务信息等渠道搜集企业涉税信息

充分利用社会公共、公开信息,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税源专业化管理。

二、案头分析

目前,X市拥有造船企业25家,船台103个,总占地3950亩,占用长江岸线28公里,年生产能力300余万吨。2009年,全市船舶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2602.77万元,同比增长73.14%,入库增值税3204.33万元,同比下降20.6 %,增值税还原税负仅为1.3%,低于全省平均指标;利润总额23355.84万元,同比下降15.93 %,入库所得税4506.42万元, 同比下降13.3%。所得税贡献率仅为1.09%,也低于全省平均数。为此,该局组织了专业团队开展信息案头分析。

(一)用电量信息分析

2009年, X市25户船舶生产企业生产用电15953万千瓦,比上年增加7395万千瓦,增长86.4%。而企业按完工进度确认的收入仅增长12.3 %,远远低于用电增幅。从供电部门提供的船舶企业分户生产用电情况来看,共有11户企业收入增幅小于用电增幅。因此,今年该局将这11户企业作为重点风险分析对象。

(二)运输发票信息分析

2009年,X市船舶制造企业共支付运费2761万元,同比增加267万元,增长10.7%。有3个企业运费增长而销售下降,8户企业运输增幅高于销售增幅。从而也映证了用电量增量与销售收入不匹配的情况。

(三)出厂船舶和船检信息分析

经与企业申报数据进行审核对比,有7户企业销售确认时间与船舶出厂时间基本一致,这意味着这些企业可能未按完工进度确认收入的情况,从而为风险应对提供准确的案源。

(四)外来经营报备、代开发票的汇总信息、暂住人口登记信息、用工备案信息以及媒体信息报道分析

2009年,外来一般纳税人登记备案户45户,同比增长49%;共为405户小规模纳税人代开专用发票,加工费总额12505万元,同比增长51%;为沿江船舶制造企业服务的暂住人口并登记就业备案的共42692人,同比增加29843人,增长81%;地方各类媒体对该行业业绩的长期跟踪报道等等,都表明该行业2009年生产形势也确实好于上年。

三、典型剖析

该局在全面分析、掌握行业基础信息后,选择对X市船舶生产龙头企业——扬州XX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进行了典型调查、分析,应用税收情报排除税收风险。

扬州XX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是于2005年6月设立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金属海运船舶制造, 注册资本9600万元。2009年度实现销售62570万元,其中出口销售27425万元,无增值税入库,考虑出口因素,还原税负为2.5%,当年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4106万元,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9432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2358万元,所得税贡献率为2.97%。

(一)海事、船检部门提供的出厂船舶信息提示:

2009年,该公司共有6艘金属海运船舶下水交货,总吨位16.4万吨,合同造价63735万元。其中12400T船四条,总销售收入为25640万元;57000T船两条,内外销各一条,其中外销船销售收入为27425万元,内销船销售收入为30670万元。截止2009年12月31日,在建船舶共有15条,均为外销船,其中30000T的2条,57000T的13条。经与申报信息比对,剔除2008年已按完工进度确认的销售外,2009年申报销售收入62224万元为已交付船舶和在建船舶确认的所得税销售收入金额。15条在建船舶可能未全部按完工进度确认销售收入。

 

(二)接受供电部门的电费发票反映:

2009年,该公司销售收入增幅为75%,用电增幅为81.9%,低7个百分点,收入增长与用电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92。据统计,企业每吨钢材耗电量为313.9度,远远大于全市海运船舶制造企业的平均指标(165度/吨),且同比增长52.7%。在企业产品结构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电情况反映出企业可能存在未按完工进度确认销售和结转成本的情况。

(三)认证抵扣的运输发票信息显示:

2009年,企业共支付运费179万元,同比增加72万元,增长67%。销售收入增长与运费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94,运输增幅高于销售增幅。企业可能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的情况。

(四)外来经营报备和接受外包劳务发票情况

2009年,该企业共接受29个外包劳务企业的劳务发票总金额为7183万,同比增长44.5 %,累计抵扣外包劳务进项税额为430万元,同比增长44.1 %,销售收入增长与接受外包劳务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89,企业可能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的情况。

(五)公安暂住人口和劳动就业备案信息反映:

2009年,外来在该企业务工的共4512人,同比增长82.3%,销售收入增长与外来务工人数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91,企业工程作业量与确认的销售收入不匹配,可能存在未按完工进度确认销售的问题。

 

一方面,该局从企业财务报表、纳税申报表、CTAIS2.0征管系统及监控决策系统等多方面采集了纳税人主要涉税指标及财务指标;另一方面,设计了《未开具发票核查比对表》、《造船企业附报资料》、《固定资产统计表》、《船舶制造合同备案表》等四个表格,要求纳税人及时如实地提供有关更具体、再细化的数据,内容包括:能耗、原材料的购进、耗用及库存、产成品的购进、耗用及库存、生产成本的明细及金额、期间费用的明细及金额、下脚料的品名、吨位及金额等。该局通过对上述采集的指标数据进行指标分析、模型数据比对,排查企业存在的纳税疑点。

(一)预收账款分析

根据船舶制造行业以销定产的特点,首先从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分析入手,排查企业工程进度和收入确认情况。2009年,企业预收账款期初数为190048万元,期末数为241512万元,变动额为51464万元。他们对照预收账款明细,查阅相关造船订单,证实了企业按照税法相关规定,确认了增值税销售。在建船舶均为外销,未发现增值税疑点。

(二)存货变动分析

2009年存货期初数为75077.72万元,期末数136888.75万元,变动额为61811.03万元,变动辐度较大。进一步核查在建船舶的备料情况及存货结构明细发现,企业年底在产品金额高达45309万元,证实了15条在建船舶可能存在未全部按完工进度确认所得税收入的情况。

(三)生产成本分析。

2009年末,企业生产成本借方余额为75547万元,贷方发生额为26148万元。截止2009年底在建船舶累计发生成本为49399万元,扣除2010年一季度已完工交付开票的一条30000T船发生的成本14882万元,在建船累计成本为34517万元,该局采用成本加成的方法确认其完工进度收入。

2009年该公司外销的57000T船的销售毛利率为19.4%,由于企业的在建船舶均系外销,因此采用同类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计算其按完工进度确认的收入。

2009年末应确认的合同收入为34517/(1-19.4%)=42825万

2009年末应确认的合同毛利为42825*19.4%=8308万

扣除2008年已调增的毛利3100万,2009年按完工进度确认的毛利应为5208万,企业在汇算清缴已调增3200万元,在建船舶按完工进度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08万元,应补企业所得税502万元。

(四)期间费用分析

企业2009年毛利率为21.57%,利润率仅为13.18%,而期间费用率高达12.1%,同比增长18%。为此,他们实地采集了费用类普通发票583份,经一票式比对,发现由某加油站开具的40份普通发票,均为假票,票面金额25.2万元,应补缴企业所得税6.3万元。

 

四、集体约谈

经与企业财务负责人约谈,纳税人认可他们分析结论,同意补缴企业所得税508.3万元,并按规定加收了滞纳金24.1万元。

在对扬州XX船舶公司进行典型剖析、验证情报应用结论后,2010年7月16日,该局对情报分析中发现的其他10户疑点企业进行了集体约谈。在宣传税收政策的同时,要求企业填报《造船企业基本资料表》 、 《固定资产统计表》、《未开具发票核查比对表》、《金属船舶制造企业附报资料》等情报,同时发出《纳税提醒函》,敦促企业自查自纠。

五、行业整顿

该局又依据情报分析的结果及企业自查补报情况, 组织开展行业专项治理,对7户企业组织了纳税评估。截止到2010年8月末,这10户企业共补申报销售收入8540.24万元,补缴增值税104.90万元,调减留抵税金1346.94万元,补缴企业所得税201.74万元。专项整治后,该市船舶行业增值税还原税负由2.09%提高至2.35%,所得税贡献率由1.90%提高了2.21%,增加了税收收入,促进了船舶行业的税收征管。

与此同时,为实施船舶行业长效管理,该局制订了《XX市船舶行业税收管理办法》,建立了船舶企业重要事项报备制度,定期与工商、海事、船检、供电、公安等部门联系,加强税收情报收集、筛选、分析和运用同时,并要求纳税人在合同订立、首笔预收款入帐、主料进场、船舶下水等重大事项要向税务机关报备,为深化情报运用提供第一手资料。

六、工作启示

(一)建立专业运行机制是前提。

税务机关应明确信息情报搜集部门,成立专业化信息情报团队,定期搜集内、外部信息情报;实行分层分级管理,按层级发布信息情报;加强对信息情报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信息情报分析运用水平。

(二)构建综合治税平台是保障。

社会综合治税平台的建立,需要多部门的联手协作。国税机关一方面要积极建议地方政府搭建社会综合治税平台,实现政府层面上的信息共享;另一方面也要主动加强与工商、公安、海事、供电、技监、海关、外汇等部门沟通,建立正常的协作沟通机制,及时获取税收情报,解决信息情报来源渠道窄的难题。

(三)注重信息情报甄别是基础。

对纳税人报送的涉税信息,不乏有些信息数据失真,因此要对相关资料加强审核,严把数据关;对于外部信息情报,由于各部门所站的角度不同、理念不同,可能会存在某些方面的信息情报偏差,因此也要注重去粗留精、去伪存真。使内、外部的信息情报经过甄别筛选后,变为有效、可用的信息,为税源管理服务。

(四)强化信息情报分析是核心。

实现信息情报准确有效的分析,必须结合行业税收特点,建立税收情报分类、分项指标体系,充分运用内部省局风险特征库、行业预警、重点税源企业预警等指标,以及外部医保刷卡、烟草销售、外汇支付等直接指标和供电、供水、海事船检等部门的间接指标,采取逻辑分析、对比分析、关联分析和还原分析等多种方法,找准税源风险监控的重点和方向。

(五)加强信息情报运用是目的。

对内部的信息,要注重对发票管理系统以及其他征管信息系统数据的再利用,准确掌控企业用电、用水、用气、用工、耗料等信息;对外部的情报,要注意和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相衔接、相印证,防止企业申报不实或滞后纳税,促使日常检查、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工作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纳税人遵从度不断提高,从而促进税源管理质量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