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疯狂回归针刺:中国大陆2009年阅兵典礼观感:火炮方阵分列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8:43:25

中国大陆2009年阅兵典礼观感:火炮方阵分列式

(2009-12-25 21:32:39)转载 标签:

yst

阅兵

火炮

杂谈

分类: YST作品专辑

 

原帖地址: http://city.udn.com/3011/3754730
作者:YST

上接「中国大陆2009年阅兵典礼观感:装甲战车分列式

 

前面我们说过阅兵的目的就是耀武扬威,这是一场表演秀。所以阅兵的车辆方阵首先出场的一定是装甲战斗车辆,在这些装甲战斗车辆中领衔演出的一定是坦克。为什么?

因为坦克是「陆战之王」,它不但是陆军中攻击力量最强大的,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

 

那么跟在装甲战斗车辆之后的方阵是什么呢?

答案是:火炮车辆,因为火炮是「战争之神」。

 

这个被誉为「战争之神」的火炮车辆就是我们今天论述的主题。

 

(0)战争之神

 

为什么我们说火炮是「战争之神」呢?

在战场上火炮的威力强大,属于重兵器,它是大面积与远距离消灭敌人和摧毁敌人坚固的工事必不可少的武器。所以火炮的威力可以归纳为下面三方面:

 

1. 大面积:

枪弹只能打一个点(步枪),顶多一条线(机枪)。

炮弹可以打一个面,它的杀伤力并不是只有来自炮弹的破片,它的主要杀伤力是来自炮弹爆炸时产生的强大冲击波。通常一发大口径炮弹的杀伤威力半径有数十米。

 

2. 远距离:

枪弹的射程一般只有数百米,即使狙击步枪的有效射程也只有一千多米。

炮弹的射程一般至少数公里,大口径的火炮射程超过五十公里,火箭炮的射程则轻易可以超过一百公里。

 

3. 强大的破坏力:

由于炮弹爆炸时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对建筑物的破坏力是非常巨大的,即使是钢筋水泥加固的军事碉堡也很难经受得住重炮的轰击。

 

由于炮弹的杀伤面积很大,火炮的主要用途是火力覆盖。

陆军在进攻之前有「火力准备」,就是用密集的炮火轰击敌人的主要据点来弱化敌人,这个工作也可以由飞机丢炸弹来执行但是远没有用火炮来得经济;陆军在进攻的时候炮兵用炮火压制敌人的火力帮助步兵夺取敌人的阵地。

同样地,陆军在防守的时候不但会用炮火杀伤进攻的敌兵,也会用炮火覆盖敌人的进攻路线作战场阻绝(或称战场遮断),非常地有效。

 

火炮成功运用的现代经典战役有1954年的奠边府之役。

 

第二次大战结束后,复国不久的法国就忘了亡国之痛,派军队到中南半岛企图恢复在亚洲的旧殖民统治。到了1953年驻越南的法军达到20万,但是即使加上20 万越南伪军也只能控制城镇和富裕的三角洲地区,山区由胡志明领导的反法势力逐渐坐大令法军非常头痛。1953年秋,驻印度支那法军司令纳瓦尔不顾其他将领的反对决定驻军奠边府。

 

奠边府是位于越南北边靠近老挝一个峡谷中的城市,是越南北方山区的交通重镇。法军统帅自恃有两万重兵把守,配有炮兵,又有空军支持,认为不但可以消灭从老挝渗透来的反法武装力量,而且可以切断越军从山区来的补给。没有想到法军的如意算盘弄巧成拙反而把自己陷入绝境,主要是法军统帅错误判断胡志明的军队不会得到中国的火炮援助。结果两万奠边府的法国军队被越南的五万军队围住,然后越南军队用两百多门大炮阻断法国的援军和补给,使得守城的法军必须仰赖空投。要知道除了美国也许勉强可以支撑,没有任何国家有能力用空投的方式维持两万名军队的长期作战,法国军队被歼灭的命运于是注定了。最后法军炮兵营长自杀,法国指挥官在1954年05月06日投降,导致法国在越南殖民统治的终结。

 

奠边府之役在1954年03月13日打响,历时54天,是炮兵的经典战役,也是越南争取独立最关键的一场战役。不过YST深深怀疑这个战役是武元甲指挥的,因为这个战役成功的因素百分之百是炮兵的有效运作,是火炮作为战场遮断的经典战例。想想看,那时候的越南军队根本没有大炮,奠边府之役所用的两百多门火炮包括卡萩莎火箭炮和105毫米榴弹炮全部都是中共为这场战争临时赠送的。不过重要的是,有了火炮是一回事,会用火炮是另一回事,中间的过程不是几个月可以练就的。放炮跟放枪天差地远,使用火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胡乱放炮非但打不到目标而且会暴露自己的位置成为法军炮兵的靶子,1954年的越南士兵不可能有使用火炮的能力,指挥炮兵的军官更不可能是越南人。武元甲连三角函数都没学过能指挥炮兵作战吗?武元甲和越南士兵能做的不过是搬运火炮和炮弹的粗活。

 

就我所知,奠边府之役是中共大将陈赓一手策划和指挥的,连重要的炮手和观察员都是解放军,然后把功劳给了在旁边见习的武元甲,因为越南实在太需要一个民族英雄了。于是武元甲坐享“奠边府之虎”的美誉,成了越南现成的民族英雄。

 

这个“民族英雄”在1969年发动「春节攻势」,在1972年发动「复活节攻势」,都以失败告终,尤其「复活节攻势」规模宏大几乎是倾北越全国之力,但是在美军强大的海空火力下遭受惨重的挫败,兵员的损失超过十万人。武元甲是一个缺乏智慧、只会蛮干的军人,为他冤枉死掉的越南人不计其数,成就了他这个“民族英雄”。历史是讽刺的。

 

占领阵地靠步兵,但是发扬火力主要倚靠的是炮兵。火炮的理论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问,火炮的运用是一门非常专业的技巧,炮兵需要的训练和文化水平也远比步兵高。

 

火炮太有用了,它的威力倒向那一方,那一方就会赢得战场的胜利,所以火炮被誉为「战争之神」。

 

(一)火炮的重要性质

 

火炮有三个最重要的基本性质,那就是口径、射程和射速。任何人论述一门火炮都不能离开这三个基本性质。

 

1. 口径

 

口径就是炮膛和炮弹的直径,它是一门炮最重要的数据。炮弹的口径越大里面装药就越多,爆炸时就产生更大的杀伤力;所以火炮的口径越大,它的威力就越大。

 

炮的口径可以从20毫米到超过200毫米。目前世界各国的陆军超过200毫米的炮非常少,这是因为现代的火炮非常重视机动性,由于定位雷达的发明,不能机动和机动缓慢的火炮在战争中非常容易被消灭,口径太大的炮无法机动,只能当作要塞炮,生存的可能性很低,在现代战争中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今天中、美、俄这三个火炮大国使用的火炮最大口径是203毫米,但是实际上都以155毫米炮为主力。YST个人认为203毫米炮会遭到淘汰。

 

2. 射程

 

顾名思义,射程就是炮弹能够飞行的最远距离。这个距离是由炮管长度和炮膛的装药量决定的,炮管越长炮弹加速的时间就越久,炮膛越大装药就越多,炮弹飞行的距离就越远。射程大的炮不但可以先发起攻击,而且可以在对方的射程之外,自身更为安全。

 

火炮的射程从小口径迫击炮的数百公尺,到大口径加农炮的超过50公里。

 

3. 射速

 

顾名思义,射速就是发射炮弹的速度,通常以每分钟多少发作为单位。一般说来口径越小的炮射速越高。

 

火炮的最大射速从小口径譬如25毫米机关炮的每分钟200发,到大口径譬如203毫米加农炮的每分钟1~2发。

最大射速通常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持续射速就要低很多了,譬如203毫米加农炮的持续射速是两分钟一发。

 

陆军作战讲究火力覆盖,所以火炮的射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为什么YST认为203毫米加农炮会遭到淘汰的命运。和155毫米加农炮作比较,203毫米加农炮机动慢、射速低、射击精度差、目标比较容易暴露、一旦受到攻击撤出战场比较慢、战损率高,203毫米炮弹威力大的优点不足以抵销它的缺点,尤其在155毫米炮也可以发射核子弹头的时候203毫米炮存在的价值就更小了。

 

 

图45:解放军203毫米榴弹炮

 

这是中共在八0年代研发的203毫米榴弹炮,照理说这门炮的炮管口径比是45应该称为加农炮,不过中共好像已经淘汰加农炮这个名词,一律称做榴弹炮。

 

解放军的203毫米榴弹炮有牵引(16吨)和自行(28.5吨)两种型式,上面这张照片是自行式,最大行驶速度每小时55公里,可以发射高爆弹、子母弹、反坦克地雷、精确导引弹、核子弹、生物弹和化学弹。

 

炮车和坦克的主要区别是装甲薄弱,其次是机动比较慢,它只能用来发射炮弹,不能用做冲锋陷阵。

 

(二) 05式履带自行榴弹炮(代号 PLZ-05)方队

 

这次阅兵炮车方队最先出场的是05式履带自行榴弹炮(代号PLZ-05),见下图:

 

 

图46:05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停在北京街道等候检阅

 

PLZ-05是YST个人最喜欢的一门炮,因为它是中国火炮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最佳代表,技术含量最高。PLZ-05 是PLZ-45的改良版,我们说一点它研发的历史。

 

1. 信息化

 

在上一节(一)我们论述了火炮的三个重要性质,但是这些都是基本性质,不足以保证战场上的优越性。在今天非常复杂的现代化战争一门炮要能够发挥战斗力、甚至能够生存除了三个基本性质还必须做到高度的信息化,只有高度信息化的火炮才能做到自动化,只有高度自动化的火炮才能快速作出反应,先开火,先消灭敌人,然后快速撤出战场。

 

在现代战场中,火炮的信息化与生存率是息息相关的。

 

2. 152毫米炮与155毫米炮

 

火炮的口径太小,威力不够;火炮的口径太大,重量和体积会造成行动缓慢和目标显著导致战场的生存率太低。以目前的科技条件和战场情况,150-160毫米口径的火炮是大口径火炮中各种性能最均衡的。

 

冷战时期的武器系统分为两大阵营,无论是武器规格还是作战思想它们都不一样。就拿大口径火炮来说,苏联阵营的口径是152毫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则是155毫米。

 

中共解放军的炮兵师承苏联炮兵,所以重型火炮以往的口径是152毫米,这就和西方国家和北约标准的155毫米互不兼容。

 

上世纪九0年代中期,中国为了和西方接轨、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国际市场,研发了一种口径155毫米、45倍身径长的火炮,代号为PLZ-45。这门炮性能先进,40公里的射程、每分钟5发的射速,与同时期西方国家的先进产品相比毫不逊色。中共为这门炮发展出来的火炮系统还包括各种配套设备,譬如弹药补给车、营指挥车、前沿阵地观察车、炮位侦查校对雷达车、气象雷达车、野战抢修车、野战支援维修车...等等。

 

PLZ- 45火炮系统不但先进而且各项性能非常均衡。尤其值得称道的是PLZ-45的信息化能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大量运用了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技术,无论炮车和配套车辆都配有计算器,可以把整个炮营组成一个网络。这个网络的软件会对战损做出自动控制和战场的重新规划。譬如如果指挥车发生故障,前沿阵地观察车立刻取而代之主持指挥的任务;如果某一个炮车遭到损害,火力配置会根据战场情况重新作出调整。车载的通讯网络系统给指挥作战带来很大的方便和灵活的配置(flexibility)。

 

PLZ-45的自动化程度相当高,从前沿阵地观察者发现目标到将信息传达给炮车到炮弹发射,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完成的,仅需时1分钟。

 

PLZ-45的优越性能在国际竞争中击败了西方对手,首先赢得了外销科威特50辆的订单,后来又赢得沙特阿拉伯的订单。

但是这门优秀的火炮解放军自己本身并没有装备。为什么呢?答案就在信息化。

 

3. 定位卫星

 

PLZ-45的研发原本就带有浓厚的实验性质和外销的动机,但是真正使解放军决定自己不装备的原因是它的定位系统受到美国的胁持,因为PLZ-45的定位依赖美国的GPS。

 

自行火炮的优势在它的高度机动性,而现代火炮的关键是火控系统。所以对任何自行火炮而言,它的火控系统中的关键就是炮车定位。PLZ-45的炮车定位依靠的是GPS,这在解放军的火控系统中是不能应用的,因为一到战时美国可以加密、加大误差、甚至关闭讯号,解放军所有使用GPS的设备都会成为废物。

 

事实上,美国对敌对国家加大GPS讯号的误差是一个经常性的措施。中国大陆每次发射卫星的前几天发射中心收到的GPS讯号误差就开始突然变大,发射任务的各种数据就会出错,所以大陆的卫星发射中心是不用GPS的,即使在非发射的平常时期也只把GPS的数据当作参考数据。

 

所以美国在战争时期必定会在GPS讯号上做手脚,这并不是一种臆测,而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因此解放军的武器系统不会用GPS,至少不会单独使用。中国大陆开发出很多GPS和GLONASS并用的定位设备,但是由于中国大陆和俄国没有任何军事同盟的条约,所以也不能保证俄国不会在GLONASS的讯号上做手脚。中国的长久之计是开发自己的定位卫星,这就是「北斗卫星」的诞生。但是目前的北斗卫星使用双星定位,只能提供二维信息,也就是说只有经度和纬度而没有高度,这对火炮的火控系统是不够的。

 

中国大陆第二代的「北斗卫星」设计工作已经完成,这是一个由四个静止卫星(同步卫星)、九个高轨卫星(36,000公里)和12个中轨卫星(20,000公里)所组成,性能优于美国的GPS。

第二代「北斗卫星」今年发射了两颗,未来的几年是密集的高发射期,覆盖全球的定位系统预计2015年开始运行,但是覆盖亚洲的系统运行时间会更早。

 

「北斗第二代」是中国大陆目前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军事工程,YST 个人认为其重要性高于航空母舰。一旦北斗第二代定位卫星开始运作,中共解放军的作战能力将跃上另外一个台阶。由于「北斗第二代」的重要性,全球运行的时间有可能早于2015年,明、后两年是非常关键的高发射期。但是发射21颗中高轨以上的卫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工程的复杂性,YST个人的估计全球运行的时间有可能会延迟到2020年,但是不会更晚。这就是为什么YST认为台湾问题拖不过2020年,至少从纯军事的角度上是如此,至于政治上的考虑则是主观的和非科学的,谁都不敢说。

 

4. PLZ-05 的诞生

 

PLZ-05是基于PLZ-45的改良版,也是解放军的自用版。

 

首先,PLZ-05的炮管是口径的52倍,使最大射程超过50公里。

 

其次,PLZ-05的底盘经过全面的改造和加强,承载重量从30吨增加到40吨,柴油发动机的功率从525匹马力增加到800匹马力。

 

在车载的定位系统上,PLZ-05采用了惯性导航和多组卫星导航系统(兼容GPS和北斗)。除了接近实时(near real-time)的定位,PLZ-05还为驾驶员和炮长提供精确的数字化三维电子地图。PLZ-05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数据储存能力都比PLZ-45有成倍的提高。

 

PLZ-05不是没有缺点的,它最大的缺点是自动装弹机的结构不够紧凑(体积大),可靠性和维护性与西方先进国家有差距,弹药舱储存的弹药有限。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从综合性能来看,PLZ-05是一种非常先进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配套的系统具有相当的规模,指挥/射击的自动化体系已经相当完善,营级的火炮群能够实现快速地进出阵地,自动调炮,自动修正,多炮联动,自动射击,进入阵地后30秒内首发炮弹就可以出膛,并且实现首群炮弹覆盖目标。

PLZ-05还有一样“绝活”,那就是每辆PLZ-05可以向目标连发数发炮弹并且使它们的爆炸在同一个时间点。这有点意思,YST 想了很久,除了造成心理上的震撼,不知道这种炮击方式有什么战术上的特殊效果。

在行进中遇到敌情时,每门火炮可以直接接受任务,独立计算射击诸元,由炮长指挥进行自主作战。

 

5. 图片

 

 

图47:05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炮弹出膛的一霎那。

 

问题:炮弹后面喷火,这是火箭增程弹吗?

 

 

图48:05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停在北京街道等候检阅

 

这张照片是正侧面,让我们感受一下PLZ-05的炮管长度。

 

 

图49:05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方队分列式通过天安门城楼

 

注意前面两辆领队的车辆是营指挥车,它们没有炮,只有一挺机枪,但是有很多通讯天线。

 

(三)122毫米自行榴弹炮(代号 PLZ-05)

 

这门炮没有什么特色,比起上面讨论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它的各项性能指针都低一些。

 

 

图50:05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方队分列式通过天安门城楼(上面)

 

 

图51:05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方队分列式通过天安门城楼(侧面)

 

(四)120毫米轮式迫榴炮(代号 PLL-05)

 

YST 对迫榴炮的性质不甚了解。顾名思义,迫榴炮是迫击炮和榴弹炮的综合体,那又怎么样呢?

 

 

图52:120毫米轮式迫榴炮方队分列式通过天安门城楼

 

迫击炮都是炮口装填的,非常方便,射速很高;炮管短,操作方便;结构简单,重量轻,携带方便。这些都是迫击炮的特色和优点,它们是跟随步兵作战最方便的重武器,只要使用得当,迫击炮是非常有效的作战武器。中国军队,无论是国军还是解放军,都是使用迫击炮的高手。YST曾经和有作战经验的老国军谈过迫击炮,他们都非常喜欢这门武器,因为射击准确,杀伤力又大,在五、六百公尺的距离通常只须一发,顶多三发,一定消灭目标。

 

我们看上面这张照片,炮管大约一个人那么长(~200cm),对迫击炮而言太长了,炮口装填是不可能的。如果是炮尾装填,那还叫迫击炮吗?就叫榴弹炮就是了,因为迫击炮的性能完全没有了。

 

(五)100毫米轮式突击炮(代号 PTL-02)

 

所谓「突击炮」就是一种低后座力的反坦克炮,通常装备在快速反应部队作为突击之用,所以称为突击炮。由于大多是用于快速反应部队,突击炮通常装在轮式装甲车上,因为轮式装甲车的速度非常快(超过每小时80公里)。

 

在快速反应机动作战中,「突击炮」是反坦克和反装甲的主要武器。除此之外,「突击炮」也可以为非装甲部队提供机动的火力支持,特别适合城市作战。轮式突击炮重量轻,除了速度快,通常具有两栖能力,并且可以空运。

 

 

图53:100毫米轮式突击炮方队分列式通过天安门

 

PTL-02战斗全重19吨,配备一门新研制的100毫米低后座力滑膛炮和一挺12.7毫米机枪,最大速度每小时85公里,最大行程600公里。PTL-02的主炮可以击毁不挂附加装甲的T-72主战坦克。

 

PTL-02突击炮在2007年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深受好评。

 

(六)300毫米远程火箭炮(代号PHL-03)

 

 

图54:300毫米远程火箭炮方队分列式通过天安门(近距离特写)

 

 

图55:300毫米远程火箭炮方队分列式通过天安门(远距离方队)

 

有关火箭炮的常识今年4月我们就讨论过了,中国所有的火箭炮,包括PHL-03,在下面这篇文章

军事小常识:多管火箭炮(下)(2009/04/20)

已经有所论述,在此就不再叙述。

 

中国大陆非常重视火箭炮,因为它是非常有效的大面积杀伤武器,解放军的火箭炮技术领先世界。美国由于空中力量强大,所以并不很重视火箭炮,但是飞机轰炸的成本远高于火箭炮,在火力支持的时间上也没有火箭炮来得快速。

 

今年中共阅兵展出的PHL-03它的外型与俄国的「龙卷风」非常相似,它威力强大(弹头重150公斤)、射程远(150公里),但是它不是大陆最好的火箭炮。

 

大陆最好、威力最大的火箭炮是「卫士-2」,口径400毫米(世界最大)。卫士家族中的「卫士-2D」弹头重250公斤,射击精确(有导航系统)、射程达到360公里(遥遥领先世界),可以覆盖整个台湾。

 

中共解放军用长程火箭炮填补普通火炮和战术导弹中间的空白,充分说明了解放军未来的陆军作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