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暗和梨斗的床戏:视频:打工春晚——打工者自己的春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2:39:44
作者:王江松    文章发于:大声唱    点击数: 3309    更新时间:2012-1-19   顶 热 荐  【字体: 】
【复制本文】【下载本文】
崔永元主持打工春晚现场视频完整版正式发布
请各方朋友们互相传阅参与讨论
今年春节我们来看自己的:打工春晚
土豆首发欢迎观看: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j4prP_-Nhs/
',1)">
2012最感人的春晚——#打工春晚#现场完整版视频来了,这是崔永元主持的条件最简陋、规模最小,但是最感人、最温暖、最接地气的春晚,比央视春晚好看,因为:歌声是真唱的而不是假唱的、掌声是来自内心自愿自发的而不是有人带领的、内容是我们自己现实生活真实的艰辛和乐观而不是被人替代的虚伪的昂扬
请朋友们互相转告,今年春节我们来看我们自己的#打工春晚#,也请大家积极参与评论
参与腾讯打工春晚专题讨论网址:http://edu.qq.com/zt2012/dgzdcw/index.htm
参与土豆视频讨论网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j4prP_-Nhs/
打工春晚——打工者自己的春晚
打工春晚:劳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哲学与劳动文化研究所所长:王江松 教授
2012年元月8日,承蒙北京工友之家、新工人艺术团负责人孙恒的邀请,我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的师生一行8人,观摩欣赏了第一届“打工春晚”。全场气氛火爆,台上台下的工友们互动得这样热烈,以致把整个简陋的、没有暖气的“新工人剧场”里的寒气驱散得无影无踪了。
下午2点,打工子弟学校——同心实验学校的孩子们献上了开场舞,拉开了打工春晚的序幕: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谢绝了同时举办的中国年度慈善晚会的邀请,与同心实验学校校长沈金花一起主持了打工春晚:

工人歌手孙恒、许多献唱了他们的代表作《 想起那一年》、《打工号子》:

工人演员王德志、孙元表演了他们原创的相声《我要报仇》,讲述了一个打工者追讨被拖欠工资的故事:

工人舞者耿建业、王莹、邓红来表现的《现代舞》,将工作中的各种动作融入到了舞蹈中:

工人诗人许强、杨卫东、杨猛和全桂荣朗诵了诗作《打工时代》:

来自苏州工友文化家园的段玉和小夏带来了她们的原创歌曲《这里不是我的家乡》:

由北京木兰乐团表演的舞蹈《疯狂清洁工》,热烈奔放,引爆全场,崔永元看完后调侃她们是不是在搞拆迁啊?

由王德志、王晓肖、郝志喜带来的小品《在城市安个家》模仿《小崔说事》的访谈形式,讲述了一对打工者夫妻在城市里打工、奋斗、结婚、生子的故事:

同心实验学院的老师和同心互惠商店的职工带来了工装走秀《回家》,演员身穿工作服,展现各种行业工人的劳动动作:

深圳重D音乐队演唱了《男工宿舍》和《深圳深圳》两首歌曲:

晚会最后时刻,全体演员和观众一起高唱《劳动者赞歌》:

打工春晚在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叫声中结束。两个半小时,既有音乐、舞蹈、诗歌,也有相声、小品、走秀,掀起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打工春晚,打工者自己的春晚!
这是打工者自己搭台自己唱戏的春晚——原生性和草根性的春晚。“新工人剧场”是一个极为简陋,没有安装暖气,只能容纳200多人的剧场,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工人们照样可以表演出有声有色、精彩无限的节目。没有经费,缺少服装和道具,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利用劳动工具和日常用品,穿着工作服和廉价服装,照样而且能够更好地表现劳动者的生活,整场演出的支出不过一千多元,演出后50多位演员在一家小饭馆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便饭。没有明星,没有大腕,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每个登上自己舞台的工人,都是自己的明星,都是工人兄弟姐妹们的明星,都是那么光彩照人,全身心焕发出自信、自尊和和自豪的光芒。这是劳动者自己为自己创造出来的艺术和节庆,这是艺术向劳动者的复归,这是节庆向生活的复归,这是劳动者用艺术和节庆的方式对自己表达的欣赏、感谢、敬意、鼓励,是劳动者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也是劳动者的自我美化和自我升华。
这是来自劳动世界并属于底层民众的春晚——劳动性和人民性的春晚。《想起那一年》,唱的是小伙子“离开故乡,离开生我养我的村庄,今夜梦里面,我回到故乡,回到妈妈温暖的身旁……回到我心爱的姑娘身旁。”《我要报仇》,说的是一个工人充满辛酸、无奈和执着的讨薪过程。在《现代舞》中,工人们的舞蹈直接源自于劳动的节奏和动作。《打工时代》表达了工人对工业化、城市化过程的体验和思考。《这里不是我的家乡》唱出了新一代来自农村的工人们在城市中的孤独和失落,表达了对他们为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不能公正对待他们的城市的愤怒和和抗议。《疯狂清洁工》跳出了清洁女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城市中安家》讲述了一对小夫妻在陌生的、属于他人的城市里忍受剥削和欺压、坚韧奋斗顽强坚持的故事。最具有劳动者特色的是长达7分钟的工装走秀《回家》,未经模特训练的工人们,踏着简单而有力的音乐节奏,展示了他们的工作服和各种标志性的劳动动作,赢得了一阵阵掌声和喝彩声。《男生宿舍》唱的是工厂工人质朴而美好的爱情,《深圳深圳》则唱出了大城市对来自外地工人的排斥和歧视。大合唱《劳动者赞歌》把整场演出推向一个劳动精神和思想的高度:
离开了亲人和朋友,踏上了征战的路途,
为了生活而奔波,为了理想而奋斗。
我们不是一无所有,我们有智慧和双手,
我们用智慧和双手,建起大街、桥梁和高楼。
风里来雨里走,一刻不停留,
汗也撒泪也流,昂起头向前走。
我们的幸福和权利,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
劳动创造了这个世界,劳动者最光荣!
从昨天到今天到永远——
劳动者最光荣!
这是全面真实地表达劳动者生活和诉求的春晚——欢乐与痛苦交织在一起的春晚。这是打工春晚与传统春晚在价值取向和艺术风格上最为不同的地方。传统春晚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对节庆日子的大团圆式的、皆大欢喜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诉求,基本上所有的节目都是积极的、肯定的、歌功颂德的、喜庆的,如果有时也表现一点生活中的负面现象的话,一定是限于讽刺、调侃、善意的嘲笑,而不会表现出对社会阴暗面和社会不公正的正面的批判、愤怒的谴责、勇敢的抗争。可以说传统春晚基本上是受上层社会主导、贯注上层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诉求的节庆艺术。打工春晚则不一样,它不仅表现了劳动创造的欢乐与自豪、劳动者的善良与勤劳、生活的进步与美好的一面,而且表现了劳动者所遭受的痛苦、屈辱、剥削、压迫、不公正与非正义,表达了劳动者的不满、愤怒、抗议以及对自由、平等、公正的追求。
在相声《我要报仇》中,讨薪的工人尖锐指出,外来打工者比不上城里人家里养的狗狗有主人罩着,办的是城市户口,而外来工就一个暂住证,还是C本,只是老板的机器、金钱的奴隶:“你听听啊,我现在的工作是物业维修,白天上班,晚上加班,周末补班,一年365天,天天值夜班,美其名曰,帮我解决了住宿问题。没有一点加班费。工作起来,没有丝毫的快乐可言,不是机器吗?为了金钱不管尊严,不顾人格,抛弃亲情,难道不是金钱的奴隶吗?我有一个老板很明白这个道理,你要是对工作提出异议,他就会语重心长的告诉你:你就别讲究那么多了,适者生存,‘你不干是吧?小子,要到我们这来的排着队呢,中国就是人多’。人不便宜能引来那么多的投资吗!”
诗歌《打工时代》歌颂了打工者对城市建设的巨大贡献:
打工者,在神州大地之上,书写着中国历史缩墨重彩的背影
他们的双手,就是一根根延伸的铁轨
他们的肋骨,就是一根根顶天立地的钢筋
中国的高楼大厦,填满他们凝固的汗水
他们就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中国三亿打工者
然而,他们的创造和贡献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承认,他们成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牺牲品:
汗水,是哑巴肌肉流出的无声泪水
汗水,是力气在身体内燃烧后,源源不断排出的灰烬
汗水,不断用力挤干我们身体中的青春
高楼大厦喝着我们的汗水,长得越来越高
汗水和泪水这一对双胞胎
有时,它们真想紧紧抱在一起
同时,哭出声来
我们的身影,像一只蚂蚁一样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又像一粒尘埃一样,最后,什么也看不到了
我们只看到自己的双手长满的厚茧
我们只看到自己的胸片上长满的尘肺
……
最后,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了
我们只看到自己老去的青春
我们只看到自己破败的故乡
最后,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了
我们只看到自己,在曾经挥洒了几十年汗水的他乡
变成无人认领的,白发苍苍的孤儿……
我们只把一生花开的季节献给了南方或北方的城市
我们在南方或北方不断地凋谢,又不断地盛开
我们把人类最灿烂的名牌“青春”静静放下
然后悄悄离开……
歌曲《深圳深圳》也表达了打工者在城市中深刻的疏离感和异化感,以及城市对他们的冷漠和拒斥:
一年一年过去啦
我的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
钱倒是没有挣多少
委屈却受了一大把
我心中的姑娘
你到底要何时才会出现
我心中的梦想
已慢慢模糊了
深圳啊深圳
你是否还是我心中的深圳
你难道只是我的驿站
离开你,我又要去何方
深圳好大好大
深圳好冷好冷好冷
深圳也好热好热
深圳没有我的家
歌曲《这里不是我的家乡》也表达了同样的郁闷、愤概和无奈:
徘徊在城市喧嚣的街头,
这里不是,不是我的家乡。
徘徊在城市喧嚣的街头,
这里怎是,怎是我的家乡?
徘徊在城市喧嚣的街头,
我多想,多想回到家乡…
[RAP]YOYO,家乡家乡,今天是中秋节,我们都知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让我们更加想念家乡。老家变成我们的养老院,我们却在城市里举步维艰。但是为什么你不想一想,我们在这里工作,在这里生活,这里何时才能成为我的家乡?哈哈,别闹了,你永远买不起房,不知道何时才能等到廉租房,除非你找个苏州的情郎,或者是苏州的丈母娘!
这里不是我的家乡,
这里的夏天没有
闪烁的萤光。
这里不是我的家乡,
这里秋天没有
金黄的稻香。
但是,工人们在不公正的社会境遇中,依然保持着做人的尊严,请听他们发自内心的呼喊:
那一年我离开家乡,在一家工厂打工
长长的流水线,流走了我的梦想
双手每天都在忙碌,在那针线中
经常加班到深夜,在那工作两年整
他们不称呼我的名字,他们叫我打工妹
我有自己的名字,我的名字叫金凤!
我有自己的名字,我的名字叫金凤!
我有自己的名字,我的名字叫金凤!
在《打工子弟之歌》中,工人们的后一代则表达了对人人都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的要求
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我们远离自己的家乡,我们也有自己的梦想,
我们同样渴望知识的海洋和明媚的阳光!
我们彼此都来自四方,就像兄弟和姐妹一样,
那红色的旗帜在心中飘扬,我们在这里成长!
我们彼此都来自四方,我们怀着相同的渴望,
我们渴望知识的海洋还有明媚的阳光!
我们彼此都来自四方,就像兄弟和姐妹一样,
那红色的旗帜在心中飘扬,我们从这里开始——飞翔!
这样的一种节庆艺术,不仅能够满足劳动者自我肯定和自我认同的需要,而且能够抒发劳动者胸中的郁闷、屈辱和正当的义愤,比那些粉饰太平、歌舞升平的节庆艺术更能够使劳动者确立自己的文化主体性,并进而推动他们去实现自己的历史主体性。
由于打工春晚对传统春晚所具有的这种解构性和颠覆性,由于打工春晚对于确立劳动者的文化主体地位的这种开拓性和创造性,我们有理由认为,2012年打工春晚,作为第一届劳动者自己的春晚,是当代中国劳动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标志着劳动者作为主体的劳动文化或劳工文化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让我们回顾一下近60多年来劳动文化的曲折发展历史吧:
在计划经济时期,执政党的文化与工人阶级的文化具有直接的统一性:执政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是直接以工人阶级的名义说话的,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意志和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执政党表达出来了;虽然说在那时党员干部实际上也具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诉求,但并没有公开地表达出来,相反,这种利益诉求是被主流意识形态压制的。相对于干部、知识分子这两个阶层而言,工人、农民、战士占据了文化的主角地位,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文学、艺术等文化传媒中,工人无疑更是以“老大哥”的形象出现的。
改革30多年来,中国大陆出现了剧烈的社会分化,在经济政治上处于优势地位的阶层和群体也开始主宰了文化上的话语权。以文学艺术为例,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几大优势社会阶层依次高调亮相,占据了显赫的文化地位:起初是党政官员和厂长书记作为改革明星尽领风骚(如柯云路的《新星》、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以及数量众多的反腐作品等等);其后是知识分子成为纯文学的绝对主角;然后是城市小资和办公室白领成了大部分通俗文艺作品的主人公……以工人、农民等劳动者和社会草根阶层为主人公的文艺作品逐步退居边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与前几类文艺作品分庭抗礼。
即使还存在以劳动者为主人公的文艺作品,分析起来,也具有两大不足之处:一是在严肃文艺作品中,劳动者不再是作为“英雄”、“历史主体”和“历史创造者”而出场,而仅仅是改革的客体、被动承受者和受苦受难者,他们只是作家艺术家(知识分子)同情并寄托其道德愤慨的载体和对象,至于他们本身的觉醒和主动抗争在这类作品中则极为罕见;二是在通俗文艺(相声、小品、喜剧、电视剧、通俗小说)中,底层社会阶层的生态实际上成了占优势地位的社会阶层猎奇、消遣、娱乐的对象,或最多不过是底层社会阶层自我消遣、自我娱乐、自我麻醉、自我调侃、自我欺骗的鸦片,使自己苦涩的生活增加一点儿可怜的快乐。
占人口大多数而又处于弱势地位,劳动者的这种文化上的失语、沉默、缺席、边缘化,一方面是由于其经济政治上的地位不断滑落造成的,另一方面又推动了他们经济政治上的进一步滑落,其社会政治后果将是极为严重的:
首先,劳动者在文化上的匮乏会加剧他们在经济上的弱势地位。我国经济是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混合,知识和文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缺乏知识和文化资源的劳动者将在市场竞争和劳资谈判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在国民收入第一次分配过程中所获的份额将会越来越低。
其次,缺乏思想文化资源会使劳动者在社会协商对话和政治法律博弈过程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不利于劳动者通过立法途径在国民收入第二次分配中获得更多的补偿,不利于提高本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利于劳动者真正成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和国家的真正主人。要知道,社会协商对话和政治法律博弈是一个讲理的过程,你有理说不出,就会眼睁睁失去你应该得到的东西。
可见,劳动文化或劳工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已经被提到有关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议事日程上来了,否则,中国的贫富两极分化还将愈演愈烈,中国的劳资矛盾和社会冲突会越来越加剧,而这与执政党所提出的建设民主、法治、公正、和谐的现代社会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应该说,当代中国劳工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若干前提也正在形成过程之中,这不仅表现在一部分知识分子正在向劳动群众靠拢,而且也表现在一部分劳工已经具有较为清晰明确的阶级意识和文化自觉。在开风气之先的文学艺术领域,许多工人已经开始浮出水面乃至崭露头角了,各种工人诗歌、工人小说、工人音乐、工人摇滚、工人戏剧、工人电影等工人文艺小团队或个人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在这些工人文学艺术家中,北京“工友之家”总干事、新工人艺术团团长孙恒是率先达到了“劳工文化”思想高度的先行者。他认为我们工人的文化,就是我们在劳动过程中的血和汗,就是我们对现实生活中辛酸苦辣的体验,就是我们的痛苦和我们的欢乐,就是我们的所思所想和生活方式,就是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对未来的看法;这一切,都是我们的文化。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应该是从我们真实的劳动、工作、生活和体验中来;应该帮助我们回到我们的真实世界,而非逃离现实;应该帮助我们找到真正的自己,而非失去自己;应该帮助我们摆脱物质和金钱的奴役,而非被奴役。今天我们所能够听到的和看到的主流文化主要是为资本服务的,那些源源不断从工厂流水线上被生产出来的毫无情感、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化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大家的消费和娱乐,主要是为了从消费者手中赚取利润。这种文化已经不能满足我们作为一个正常的积极健康的人的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了。所以我们必须自己搭台、自己唱戏,我们必须建立起以劳动价值观和劳动者为主体的文化,以帮助我们劳动者建立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主性和文化主体性,从而使我们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有尊严的劳动者,获得精神上和文化上的解放。今天,我们不能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我们要自己搭台自己唱戏,我们必须要建立起真正属于我们劳动者自己的精神文化,因为,没有我们的文化就没有我们的历史,没有我们的历史就没有我们的将来[①]。
“打工春晚”,就是以孙恒为首的团队,在十多年艰苦探索的基础上打造出来的一个必将留下深远历史影响的劳动文化品牌。我们期待打工春晚办得一届比一届好,一届比一届更有影响力,最终成为全中国劳动者的盛大的文化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