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浪客剑心出自:布伯: 苦难是真理的变形,意味着和神在一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47:39
Martin Buber (1878 - 1965)
对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对地位比自己低的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可以知道此人的本性.

随着成长,人变得越来越孤独,但是越孤独离真正的相遇就越近.

要抓住真理,不是听从权威而是听从心声,要传达真理,只讲单纯素朴的事实就可.

秩序,生的意义,存在的信念是克服苦难时极大的原动力.

只要还在等救世主,救世主就不会来,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救世主.

不温柔就不能严厉地爱,不严厉就不能温柔地爱.

抚平自己不幸的最有力的祷告:"请抚平世界的不幸".

像乘着筏在惊涛骇浪中往远方前进一样,沉浮在颠沛命运中的人越来越进步.

要想抓住隐藏在人生中的最高价值,就必须冒充满了危险的险.

人生会遭遇,"带着恶假面的善","带着苦恼假面的喜乐","带着俗假面的圣",去剥除假面吧.

要改正对方的缺点,不如改正自己的缺点,因为对方会从中学会改正自己的缺点.

真实的爱,不只是单方的给与,追求对方的爱,对方的爱是必要时才产生的.

等着你的人肯定一直都在,为了和他相会,做些有意义的事,人才会被派遣到地上的.

人类问:"世界有什么意义吗?",世界问"你有什么意义吗?"

神爱幽默,越是苦难时越要找笑的种子,会有意想不到的拯救.

神用苦难把人磨成利箭,为了在时机到来的时候射向世界.

不能走进他人开放的心,人就没有真正在世上出生过.

没有恶人,有的是在发展中的善人,没有败者,有的是走向成功的学习者.

除恶不是拯救,救恶才是真正的拯救.

暴力不能把人连在一起,只会带来敌对状态和奴隶状态.

在接受规则前自己问下自己,这是现在当下我要的东西吗.

对人来说致命的东西是相信宿命,否定宿命人就自由.

老师有缺点不是问题,不能向学生展示克服缺点的勇气才是问题.

观察的眼神是冷淡的,注视的眼神是温暖的,在互相注视的眼神中人类的灵魂得到痊愈.


马丁-布伯的代表著作是《我和你》,这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因为我们往往处在“我和它”的关系中,只关注对方的功用,就像科学研究一样,我和被研究的对象是分离,割断的,这种关系是偏颇的,人类真实的关系在于,我和你,通过对话,彼此心灵相通相契,这种关系也可以扩展到我和世界的关系。
  
他是被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热爱的犹太人,他是犹太复国主义者,但他反对武力解决一切,他的警句“暴力不能把人连在一起,只会带来敌对状态和奴隶状态”,就是指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敌对,他提倡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应该求同存异,建立联邦共和国,却被当时的犹太人视作幼稚和不切实际,但在他去世差不多半个世纪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还是按照他当初的思想缔结了和平条约,分国而治,这是一个现在的仁者在现实世界中的实践,虽然结局和孔子一样,主张不被社会接受,死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丁·布伯和对话哲学的至臻完备 生平和著述

a. 生平 1878年8月2日生于维也纳,青少年时代在莱姆贝格(Lemberg)渡过。在维也纳、莱比锡、柏林和苏黎世学习哲学、艺术史、语言学、文学史、精神病学和国民经济学。1902年在维也纳建立一个出版社,从事编辑出版工作。190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然后从事写作以及社会科学的和教育的工作。1923年接受高等学校任教的委任。

自1930年起在法兰克福大学任宗教学和犹太伦理学名誉教授。1933年辞去教职。1938 年移居耶鲁撤冷,在那里开讲社会哲学方面的课程。他在1965年6月13日死于耶鲁撤冷。

马丁·布伯在其父母离婚后,从3岁起在其祖父萨罗蒙·布伯(Salomon Buber)家中长大。他祖父是莱姆贝格的一个开明的庄园主和按照犹太教的规则研究希伯莱圣经的学者。这一幼年的生活境遇不仅为他后来成为东欧犹太运动的学者和希伯莱圣经的翻译者以及从犹太教的启示出的和平和正义的弘扬者打下基础,而且也由于他从小与母亲分离和在与人会遇上的失败经历的苦难使他深切地意识到我与你关系的意义( AF 1),而这种关系后来成为他的哲学的主题。他在约德尔(Friedrich Jodl)、马赫、 冯特、施图姆帕夫(Carl Stumpf)、西美尔那里学习过。西美尔在柏林把他引入狄尔泰和柏格森的思想领域中去。此后他参与犹太(复兴)复国主义运动,不过他首先注重于回到犹太传统的源泉中去。他与Theodor Herzl 相反,不是把犹太复国主义视为一场民族运动,而是从上帝子民的观念出发,提倡回到犹太传统的内在(本质)的规定性中去。对神秘主义的研究使他获得一种抵抗尼采思想的袭击和剥夺自由的能力(《会遇》AF 10)。

在那新建立的犹太出版社中,马丁·布伯既作为编辑又作为记者而工作,他的影响扩大开来。他接着从事对18世纪流行于东欧犹太民众的哈西德派犹太教运动(Chassidismus)[2] 在这里马丁·布伯发现了自己,并成为一个宗教的人。他的研究指向原初的宗教性,他力图在原初的犹太教中发现原初的人和人的完美圆满的观念。布伯成为这场犹太运动的叙述者和解释者。他一度热衷于神秘主义者的出神入迷(ekstatischen)的统一经验。然而他很快认识到,这种出神入迷的体验(神秘主义的修炼者)没有意识到,宗教的启示,在其超越性和内在性的范围内,是关涉到作为同伴和作为群体的人的。

马丁·布伯在1913年写下的诗歌《Daniel》中表明他摆脱了神秘主义。新的视角是:上帝是在与其创造物人的尘世的会遇中启示自己的。这是对话思想的前提,这思想在后来逐渐发展成型。在1923年,即在Ebners发表《Pneumatolegischen Fragmenten》和 Rosenzweig 发表《拯救之星》二年之后,马丁·布伯发表了他的主要著作《我与你》。在这部著作中,对话的原则是依据这一概念表达的。他的其他的宗教哲学研究说到底是阐明和加深这一基本关系的思想。

布伯很早就引起巨大的反响。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他就被认为是一个大有希望的人物。作为东欧犹太教的精神领袖,他很快成为一个传奇式的人物。(Albrecht Goes 29)而《我与你》更使他在全世界享有声誉。

既然对于布伯来说,这一对话的原则是一切领域内的人与人之间的主线索,他也就力图在政治学和教育学中实现这一原则。他的乌托邦的宗教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对话原则基础之上的,因而与马克思主义的机械论—无神论的社会主义划清界线。在教育学中,他致力于犹太的成人培训和普遍的教育工作。他是在法兰克福犹太学院的合作者。在那里,他把他的对话原则作为准则,并运用于现实之中。他成为伟大的教育家。在这段时间内,马丁·布伯遇到罗森兹沃格和他的朋友。自从 1925年起,他们俩合作翻译希伯莱的经典。这一工作直到1961年才由布伯完成。

在纳粹夺取政权之后,布伯被迫放弃他在法兰克福大学的教育工作。直到1935年他还领导一个圣经小组继续从事翻译工作。他在Heppenheim 的家中,还继续给予前来咨询的人帮助。1938年他离开居住了60年的德国,在耶鲁撤冷找到一个新的家,并在那里的大学成为他发挥作用的新的地方。

1949年他建立一个成人培训者研讨班。他也作了大量的欧美旅行,在讲演中赢得声誉。然而,他在以色列的影响是微弱的。布伯的思想方式远离这个新建立的国家的民族的自我意识和正统的教义。他与犹太会堂的团体Synagogen 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联系。在他死的时候,阿拉伯的学生至少与他们的犹太敌手一样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