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诗意化的自我介绍:请鲁迅走出中学语文课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49:40
据媒体报道,各地教材在新学期到来时经历了大换血,鲁迅诸多文章被剔除。此后又有媒体辟谣称并非鲁迅大撤退,而只是将其编入了选读教材。一时间,鲁迅文章该不该让位引来了舆论的广泛讨论。事实上,鲁迅文章本身具有相当大的思想价值,但其传达的绝望、狠毒和不宽容却不适合出现在教材中,中学生更应该学习的是博爱与宽容。 当初鲁迅被推崇进课本大多为政治考量

建国初期的语文课本
 
鲁迅是向“敌人”冲锋最正确、最忠实的作家
在鲁迅作家生涯的中后期,他已经“马克思主义化”(毛泽东语)了,变为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1927年秋天鲁迅抵达上海后,中共中央曾作出决定,白区文化工作要以鲁迅为旗帜。之后中共的文学组织创造社、太阳社突然停止了对鲁迅的围攻,随即推举鲁迅为“左翼作家联盟”的首领。此后,毛泽东曾在1938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大会上表示:“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共产主义的鲁迅,在这一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
与革命年代的斗争哲学心意相通
鲁迅思想中的“代表作”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声称中华文化“吃人”的。这与五四运动以来延安方面所坚持的暴力推翻一切的观点不谋而合。所以延安会将鲁迅树为“思想文艺界旗手”,也就难怪文革时“革命小闯将们”将其视为精神教父。据作家韩石山回忆,在文化大革命中,只有《鲁迅语录》可以与《毛主席语录》相互“打架”:你说“要团结不要分裂”,他说“损着别人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鲁迅语)对方就无话可说了。
鲁迅进课本其实是为政治服务
正因为被树为左翼的旗帜,鲁迅的作品在解放后顺理成章的进入了课本并延续至今。而在当时“入选文章要加工,思想内容要加工,语言文字也要加工”的指导思想下,鲁迅的文章仍一字未改,这与国家领导人的待遇相同。在文革中后期,在几乎所有文学作品遭禁的情况下,鲁迅的文章成了除去领导人讲话稿之外,中学语文课堂上惟一的文学教材。时至今日,鲁迅仍然在课堂上传达着无尽的政治意味。(据新华网、作家韩石山)
 
去政治化后,鲁迅自身的弊端凸显

58版的语文课本

文革时期的语文课本
只有对悲剧冬天般的严酷,缺乏对“惨痛人生”的春天般的关怀
作为革命家,鲁迅不愧为那个时代的先锋战士。但作为文学家,他缺少春天的明媚,夏天的火热,秋天的哀怨,有的只是冬天的严酷,缺少睿智的哲思和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民族的劣根性几乎涵盖了他所有主要作品的内容,如果仅仅作为革命的思想家,他无疑是现代革命思想大师。但文学不仅仅局限于宣传革命思想,更应该关照个体生命,特别是对悲剧命运的感同身受。不仅仅是民族激愤的宣泄,而且还要具有普遍人类价值的永久性;不仅仅从属某个特定时代思想政治变革的“遵命”需要,而且是超越时代和政治对人性和命运的烛照。
“绝对不宽容假丑恶”会成为最大的假丑恶
历史上,每次人类的悲剧都是对真善美的绝对追求,以及对假丑恶绝对不宽容造成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美善,所以宣称绝对不宽容的人首先就撒了一个最大的人性谎言。每个人都有假丑恶的一面,对假丑恶绝对不宽容、绝对不妥协,轻则走向专制,重则与人性为敌。所以,对一切假丑恶都绝对不宽容实际上是做不到的,费尽心机去做,自己就可能成为最大的假丑恶。事实上,恰恰是对绝不宽容的摒弃才是社会进步的实际动力。鲁迅的不善于包容,在鲁迅的诸多局限中,这一项最突出的。鲁迅女友许广平也在信中指出:“你的弊病,就是对一些人太过深恶痛绝,简直不愿同在一地呼吸”。
在思想上只有解构没有建构
作为思想家的鲁迅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指出“劣根性”与解决“劣根性”是两码事。让一个人变得不同,不再自私、贪婪、冷漠,让他关爱、节制、热情,这是教育所要担负的责任。鲁迅指出了国人的“劣根性”,却没提出多少解决思路来。当然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作家可以只负责提问,未必负责回答。但是作为思想家,作品作为中小学教材,其文其思实际上也担负着一定思想教谕的功用。众所周知,批判容易建设难。鲁迅把问题说了,可是接下来如何呢?
“没有正面的东西,冷气逼人,阴森森如入古道”
阴冷的气质也是鲁迅的另一个弊端。1994年余英时在香港《联合报》刊文指出,鲁迅的特点是“高度的非理性”,“他没有正面的东西,正面的东西什么都没有”。而作家钱杏早在1928年的《太阳月刊》上就指出“鲁迅所看到的人生只是如此,展开《野草》一书便觉冷气逼人,阴森森如入古道,不是苦闷的人生,就是灰暗的命运;不是残忍的杀戮,就是社会的敌意;不是希望的死亡,就是人生的毁灭;不是精神的杀戮,就是梦的崇拜;不是咒诅人类应该同归于尽,就是说明人类的恶鬼与野兽化……一切一切,都是引着青年走向死灭的道上,为跟着他走的青年掘了无数无数的坟。”(据天涯论坛,作者紫砚斋、刘大生)
 
语文不是培养革命小将,而应该是教会孩子希望、爱与宽容


改革开放后的语文课本
鲁迅自己也坚决反对作品选入中学课本
作为那个特殊年代的文学作品,鲁迅的文章是有一定的思想和文学价值,但将其选入语文课本却并不合适。事实上,鲁迅自己就不主张把他的小说选入中学课本。早在20世纪20年代,有人提议把他的《狂人日记》选入中学课本,鲁迅就坚决反对,说这样的作品是不适宜中学生读的。相比鲁迅大多数文章所传达的“痛打落水狗”式思想,《记念刘和珍君》作为一篇文体文,阐述文言文怎么过渡到白话文,则可保留。鲁迅自己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就是这个道理。
不宽容和痛打落水狗般的狠毒是在培养革命小将
因为出身,因为处境,生活状况,鲁迅看这个世界是绝望的,狠毒的。鲁迅自己也说过,“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我极憎恶他,想除去他,却不能”(鲁迅给李秉中的信)。有人会反驳,称鲁迅也说过“在你们的身上存在着人类的希望”,但这句话其实是写在鲁迅给延安发的电报上。在这种价值观的熏陶下,孩子只会是一个又一个的革命小将,而不是作为人的、完整的灵魂。五四以来漫长的革命史已经将斗争哲学深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而中学课本中最缺的恰恰是提倡民主自由,个性解放的普世价值;以及教孩子们如何宽容、如何爱自己和爱他人。
中学生更应该学习爱与宽容
据报道,在鲁迅被“踢”出课本之后,新增一批与鲁迅思想截然相反的课文:包括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柳永的《望海潮》、苏轼的《定风波》、辛弃疾的《水龙吟》、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鲁迅的文章让人长脾气,而上述文章则会让人长见识长思想。鲁迅教我们如何战斗,但是这些文章却教孩子们如何活着,如何和解,如何欣赏自然,如何思考人生,欣赏先贤,学习各个民族的智慧——这其实是还语文课堂以本真,而不是继续战天斗地,也能让我们这个不会原谅的民族学会原谅。
 
有人说:我们现在还是处于鲁迅时代,所以还需要坚持鲁迅,发扬鲁迅。但以不宽容反对不宽容,以舆论一律反对舆论一律,以残忍反对残忍其实一种更大的恶。中国社会就像一个疼痛难忍的病人,鲁迅是一把可以乱捅的匕首。疼痛难忍,用匕首胡乱扎几下会感到痛快,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鲁迅是一个斗士,但我们应该教孩子先去做一个绅士,这也是语文所要教会孩子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