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稀奇:瓷器正烧与覆烧 D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50:47

瓷器正烧与覆烧

定窑装烧工艺主要为:正烧、覆烧、叠烧。

正烧又称仰烧,是坯件口向上装入匣钵烧制,相对于定窑覆烧来讲,正烧口沿有釉、无芒口、底足露胎。在覆烧法发明之前,定窑的多种装烧方式均可视为正烧。定窑在覆烧大量使用的宋中晚期、金代,依然存在少部分正烧品种,且大多为精品瓷。

    正烧又可分为:

    (1),唐早期就出现了垫烧:分垫饼、垫片、垫圈、垫石英砂等多种方法通常与叠烧共存。垫石英砂者底足大多粘有沙粒,由于定窑底足大多处理草率,因而泥屑相连现象较普遍。

    (2),支烧:以耐火粘土制成的三角形支钉式样繁多,多用于叠烧,装烧时针尖接触釉面,不易粘连,触点较小,烧成后不影响美观,晚唐出现到金元均规模使用,而且在定窑大量使用叠烧法期间,支烧往往是避免形成芒口的精品瓷。

    (3),叠烧:与垫烧共存,定窑最主要为金元大量使用涩圈叠烧法。

    (4),套烧:可视为垫烧、叠烧的一种特殊方式。


自正藏品

自正藏品

覆烧 (2010-03-06 20:56:18)


   
定窑最早可见于中唐时期的单件覆烧产品,至五代晚期、宋早期定窑开始使用“漏斗状匣钵覆烧工艺”,该方法可理解为覆放套烧,是为了节省空间,生产了大量芒口瓷。此方法芒口处理较小,多为精品白瓷,缺点是规格不统一,大小不等。

    以往覆烧法为定窑首创,是学术界的共同之识。但覆烧并不是支圈覆烧,定窑在制瓷工艺上的突出成就,是首创了支圈覆烧。如果我们把芒口器与覆烧工艺等联系起来,在晚唐、五代定窑已经大量生产了。定窑工匠发明的“支圈式组合匣钵覆烧工艺”这种先进的工艺技术,产生了大量规格统一的产品,极大地满足了社会需求,各窑口纷纷效仿,从而芒口作为一个主要特征,在南北形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大定窑系。此先进的装烧工艺,一直影响到今天。

    宋代瓷窑装烧技术最为重要的成就,就是发明了支圈覆烧法和“火照术”。五代后北宋初出现盘形支圈覆烧工艺,宋早期定窑出现了漏斗状匣钵覆烧工艺,器物依大小依次套入,应视为覆烧法套烧,芒口一般处理较小,并不十分影响美观。虽说此方法也最大限度的增加了产量,利用了空间,但产品大小不一,没有同一规格,难以形成统一规格的大宗产品。定窑工匠在此基础上开拓进取,宋中期发明了支圈覆烧工艺,方法是先在较厚底圈内覆放一个或几个大小不等的碗坯,上面再套放一个支圈和一个盘碗类坯体,依次叠放。达到一定高度后入窑烧制,这种方法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空间,统一了产品的规格,既节省原料,又防止器物变形,大幅度提高产量降低了成本,对南北瓷窑产生很大影响,对我国制瓷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方法瓷坯入窑不用匣钵,而用胎泥作成支圈,叠放后组成支圈匣钵,比用匣钵装坯节省了大量空间。用胎泥作成的一次性支圈在窑中与坯件收缩一致,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极大的提高了成品率。其弊病是每烧一件瓷器,也需要一个一次性支圈,因而耗去大量瓷土。人们认为此方法产量大,瓷土损耗也大,因而导致瓷土很快枯竭,致使定窑衰落,再者覆烧产品出现芒口,影响其美观。

    定窑盘形支圈一般与环形支圈结合使用,也有独自使用的情况,定窑装烧方式十分丰富,而且盘形支圈也不尽相同。

     芒口覆烧工艺始于南朝洪州窑的“对口烧”,此后许多窑场也有多种装烧方式的大宗覆烧产品,但与定窑北宋中期发明的垫圈式组合匣钵这一覆烧工艺相去甚远,并不是一回事。五代后北宋初出现盘形支圈覆烧工艺,宋早期定窑出现的漏斗状匣钵覆烧方法是定窑学习其他窑口的结果,宋中期以后定窑支圈匣钵覆烧方法,则是定窑首创的装烧工艺,其先进性令南北方窑场争相效仿,配以成熟的刻印装饰技艺,很快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定窑系。


自正藏品

自正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