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链家在哪里:心根‖—段奇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9:42:18

心根‖—段奇清

(2012-01-16 22:26:33) 转载标签:

段奇清

内省

《淮南子》

思维的乐趣

草木

杂谈

分类: 美图美文共享

心根‖—段奇清

 

   《淮南子》有言:“根本不美,枝叶茂者,未之闻也。”唐代魏征也说:“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古人所说的“根”,并非仅指草木之根,它当然是一种泛指,指的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本源”。



    人也是有“根”的,佛家就有“六根”之说。其实,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动,决定一个人得失成败,荣辱兴衰。人之“心”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根”。有人以“关系”为人之“根”,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岂不知以“关系”、“权贵”为“根”者,纵能得昙花一现之荣耀,终不免叶枯根烂。有人以“聪明”、“才能”为人之“根”,故而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说法,然而我们经常会看到“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奇怪现象。以这些为“根”者,都不过是是非颠倒,本末倒置。


 



    “心”才是人真正的“根”。然而“心根”是极其复杂的,就像草木之根有深有浅一样,“心根”也有着千差万别。商界有句名言:“管理百万财富要的是精明,管理千万财富要的是高明,而管理亿万财富要的则是英明。”这便是“心根”之差别在生活中的反映。英明之人的“心根”非同一般,有着这种“心根”的人最具智慧,最具创造性思维,往往能达到心如明镜,料事如神,天人合一,尽善尽美的境界。释永有句慧言:“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意谓“心根”浅的人,即那些凡夫俗子大多看重结果;而“心根”深的人,即有大智慧的人看重的却往往是原因。因为一件事的起因,常常蕴藏着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机缘。“心根”深者遇事往往善于思考和分析,他们能找到事物变化与发展的真正原因,不仅知其然,而且还能知其所以然。



    当人的思绪进入一种空灵与悠远的境界时,人的“心根”就具有一种禅意了。人们用“心”去构造一切,去品味一切,这就缩短了与历史时空的距离,超脱尘寰喧嚣于一刻,在浮躁中找到了一块净土,人们就能冷静而又睿智地思考过去与未来,就会得到一种自信与振奋。



    道家中的“无”与佛家中的“空”经过长时间的交流与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最完美、最崇高的境界,这便是“心根”的“清”与“静”。在禅家、佛家看来,这种“清”“静”的“心根”可以高度概括为“清和礼乐”、“和敬清寂”、“清静自在”、“般若清静”、“清心寡欲”等。当人们的“心根”真正达到“清”与“静”的时候,它就宛然一口贮满了禅思的深井,清而不浮,静而不滞,淡而不薄,恬而有守。


   “心根”的“清”“静”,在于人们经常的内省。有事的时候,当然需要思考和内省;没事的时候,更要抓住“有闲”的机会内省一番。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的内省要如影随形,如胶似漆。只有当内省成为一种美好的习惯,成为一种人生的积累时, “心根”的 “清”“静”才会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内省还应当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学习是内省的前提,更是内省的延续与发展。只有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内省,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方能让人承载起一种文明,体会到心底的收获和思维的乐趣。


    草木无情,犹能以不同的方式回报大地,造福人类。自视为万物之灵的人,若“心根”浅浮,“根基”不正,其价值就会不如草木。人的“心根”不仅影响到人的穷达寿夭,尤其能凸现人性的光辉。哲人有言:“活在人心即不朽,后世景仰乃永生。”其“心根”之重要性,不可不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