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战士的故事作文:佛教《三字经》略解之中国佛教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36:46
佛教《三字经》略解之中国佛教篇佛教《三字经》略解之中国佛教篇 佛教《三字经》略解作者:(明)吹万老人等
 
二、中国佛教
5 佛法东传汉明帝,梦金人,  [汉明帝](28—75):东汉皇帝刘庄,在位期间(58—75)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好神仙奇异之事,遣使臣建迎请西域天竺僧人来华传布佛教,又下令在洛阳建白马寺安置来华僧人,是为汉地第一座佛寺。后人往往将汉明帝时代视为佛教正式入华之始。[梦金人]:据史载,汉明帝永平七年(64),明帝夜梦金人飞入殿庭,第二天帝问梦于群臣,太史傅毅回答说,陛下所梦的是西方之神,名叫佛。于是明帝派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到西域访求佛道。十年(67),蔡愔等于大月氏国遇中印度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并请得佛像经卷,以白马驮还洛阳。帝特为之建白马寺供他们活动。求圣教,遣蔡愔。  [蔡愔]:汉明帝时中郎将(一说郎中),具体事迹及生卒年月不详。史载明帝曾以愔为使臣往西域访求佛道,请得天竺僧人及佛像经卷来华。腾、兰来,经像至。  [腾、兰]:腾指迦叶摩腾,亦叫摄摩腾、竺摩腾,略称摩腾。兰指竺法兰。汉明帝永平年间两人受明帝使臣蔡愔等礼请来华传法,在洛阳白马寺共同译出《四十二章经》。据传,摩腾死后,竺法兰又译出《十地断结经》、《佛本生经》、《法海藏经》、《佛本行经》等。初译经,《四十二》。  《四十二》:即《四十二章经》,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主要内容是阐述人生无常和爱欲之蔽,其基本教义属小乘佛教范围。现经学者考证研究,该书不是一部独立的佛经,属于辑录小乘佛教基本经典《阿含经》要点的“经钞”,相当于佛法概要一类的入门书,并认为此书非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所译。详情可见汤用彤先生《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三章。道教徒,兴恶念,
请焚经,为试验。
道经毁,佛经全,
光炽盛,耀人天。
善男女,皆生信,
求出家,期亲证。
建十寺,安僧尼。  [“道教徒”至“安僧尼”十四句:此内容出自《汉法本内传》,讲述佛教传入初期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与道士斗法争比高低的故事;永平十四年(71),五岳道士褚善信等一千余人上表请求与佛教僧人比法角试,辨别真伪。得到朝廷批准,并建筑了三个高台,分别放置佛经或道经。道士自称道经逢火不焚。然后待点火焚烧后,道经顷刻间烧成灰烬,而佛经却光彩夺目,纤毫无损。“道士相顾失色,大生怖惧”。于是摩腾又跃身飞空,广现神通这时天乐齐鸣,宝花纷落。周围观看者无不感悦动容,一致请求竺法兰宣说佛法要旨。兰即随机说法,赞叹学佛功德。于是,有司空阳城侯刘峻等千余人出家,四岳诸山道士吕惠通等六百余人出家……希望亲证圣果。汉明帝便允准众人所请,下令建造十座寺院,其中七座建于城外安置比丘(男僧),三座建于城内安置比丘尼(女僧)。三宝备,始于兹。  [三宝备]: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佛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也泛指一切佛;法即佛法,包括佛教教义及法门;僧即僧伽,指能继承、发扬佛法的出家人。备是具足的意思。谓佛教必须三宝具足才算成立。溯源流,知宗派,
宗有十,分大小。  [宗有十]:宗即宗派,特指中国佛教宗派。中国佛教宗派共有十家:成实宗、俱舍宗、三论宗、净土宗、天台宗、神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律宗。 [分大小]:大即大乘,梵文“摩诃衍那”的意译,摩诃是大义,衍那是乘载、道路的意思。佛教流派,为佛教根本性的两在派别之一,即大乘佛教。其特点是以大慈悲心为根本,提倡以“六度”、“四摄”为内容的菩萨行;强调“我”、“法”两空,宣说“诸法实相”的教义;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有成佛的可能性,宣扬众生平等思想;以普渡众生、建立佛国净土为最高目标。大乘佛教的兴起约在一世纪左右,其传出印度本土的大乘佛教属北传佛教,故习惯上将北传佛教作为大乘佛教的又一种称法。一般把汉、藏、蒙及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地的佛教都归入大乘佛教的范围。小即小乘,梵文“希那衍那”的意译,佛教流派,为佛教根本性的两个派别之一,即小乘佛教。原是大乘佛教兴起后对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贬称,认为小乘行者只求自我解脱,而不知利他(普渡众生),故称之为“小”。后学术界沿用之,已无贬义。小乘佛教的特点是以追求“灰身灭智”,证得阿罗汉为最高目标;在理论上只强调“我”空,而不说“法”空;在实践上以三十七道品为修习的内容。小乘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印度、巴基斯坦及我国云南等地区,故亦称“南传佛教”。但该地区佛教界并不接受“小乘佛教”的称呼,自称为“上座部佛教”,现学术界往往也都以“上座部佛教”相称。经典主要属巴利语系,故亦称“巴利语系佛教”。
讲解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已很难确定,比较多的一种看法是以汉明帝梦感金人遣使求法故事和为佛教传入的标志。当然,汉地人士与佛教的接触肯定还要早得多。  佛教在中国的开展,是以佛典翻译事业为起端的。汉末佛教之翻译,可分二系:一为安世高系,安世高精于禅法,所译经典即以此为主;另一支是支类迦谶系,支所译经典以大乘般若学为主。从初期佛经翻译的特点看,汉人对佛教的认识是比较粗浅的,如汉魏之际黄老之学和神仙方术盛行,佛教传入,世人遂认佛也是一种“神”,视佛法之旨在“清虚无为”,其许多佛教概念也多用道家名词来翻译等。另一方面,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也采取一种迎合的姿态,如康僧会以儒家“五常”概念释佛教的“五戒”等。  魏晋时期,玄学成为学术文化的主流,此时正是般若学在中国刚刚兴起之际。般若学与玄学在义理旨趣上有许多相近之处。于是,佛学与玄学合流,名僧与名士相交游,成为当时文人社会和思想学术界的一大特色。在一批般若学者中,有援用玄学家的思想来解释般若学的;有袭取般若学中某一方面的理论,结合玄学而加以阐发的。凡此,皆旨在推动佛学的传布。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以研习和弘传佛法为己任,抱有使命感的学僧,孜孜于探寻佛教的精义,以求佛法之真和在中国的独立地位。  另外,随着大量印度和西域传道者来华传播佛教,及汉地西行求法者携持大量的佛经回国,各类佛教典籍(尤其是大乘经论)被较系统地译介出来,遂使佛教义理在中国得以全面展示。约在东晋东南朝时期,佛教界出现了以专门研习弘传某一部或某一类佛教经论的义学僧人和学派。如以专研《涅槃经》为主的“涅槃师”,以探究三论学的“三论师”,有以弘传《成实论》为主的“成实师”,等等。这些学派的产生,不但促进了中国佛学的发展,其对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也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佛教初入华时,朝廷并没有予以特别的重视。佛教作为一种异域文化,自然不会得以朝廷特别的支持和扶植。汉魏之世,朝廷虽然允许来华僧人从事宗教活动,但却明确规定汉人不得出家为僧。据传,中国最早的出家人是汉末的严佛调,但此时汉地戒律未全。至曹魏时代,颍川朱士行在洛阳登坛受戒,是为中土正式出家为僧的第一人。从史料上来看,开汉人得以出家之禁是三国以后的事。中国佛教有大批汉地僧人的出现是在两晋时代。  由于佛教的迅速发展和僧人剧增,佛教与世俗社会和现实政治间的矛盾开始日益上升,而有中国佛教的一种特殊产物——僧官制的产生。僧官制度是政府特为管理佛教而设立专门机构的制度。僧官制度的出现,反映了佛教的发展已有相当大的规模,僧伽的力量已使朝廷不得不重视;同时也说明了佛教与现实政治之间在寻找共存方式上的努力。僧官制度对佛教的生存和发展虽有许多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以世俗权力干扰、压制佛教的问题。  佛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与中国社会的矛盾冲突,不仅存在于政治上,同时还表现在文化(雅文化和俗文化)上,且以后者更加突出,对佛教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也更大。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矛盾主要是儒、道两家。相对而言,佛教与道教的冲突是浅层次的,且作为两种宗教文化,由于佛教在思想义理等各方面都高出道教,所以道教未能遏制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势头,或改变佛教在中国发展的方向。反过来,道教却从佛教那里资取许多养料充实自己,这在以后的道教理论、组织乃至修行实践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反映。  儒佛之间的矛盾冲突相当复杂,表现在各个层面上。早期儒家虽然对心性之学及生死灵魂“六合之外”的问题存而不论,不予深究,但由于儒家对现实层面的关注,其在世俗文化方面的思想理论却十分丰富和全面。佛教不能脱离现实谈生存、求发展。矛盾是不能回避的,佛教在与儒家文化的冲突交涉中,采取的是积极态度,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如三国时的康僧会,以儒家的“五常”配合佛教的“五戒”,提出“五教治政”的思想,首创佛教仁道说。东晋初的佛教领袖道安提出“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观点,为后世如何把握好佛教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条颇有启迪的思路。继道安之后的庐山慧远大师,在所撰《沙门不敬王者论》、《三报论》、《明报应论》等一系列著作中,对佛教道统与政统之间各自的价值和尊严给予明确的划分,一方面坚持佛教的独立性,同时又承认世间政治在现实世间的权威性,十分透辟地揭示了佛教礼制和儒家礼仪的异同和各自的特质及存在意义,并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巧妙地糅合到佛教因果报应理论中去。凡此等等,有关佛教在中国生存和发展已经面临或必然会面临的问题都已顾及到了,且大多得到较合理的解释或解决,以后佛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的相处,基本上就是按着这样一个路向和想念发展的。  总而言之,从两汉之际佛教传入到东晋南北朝,佛教在中国经历了由初传(创)期到发展期两个阶段,再下即转入隋唐佛教的成熟期。初传(创)期的佛教,纯粹是引进、接受,以佛教经典的译介为主,时间划分在西晋之前。发展期的佛教,包括吸收、消化、建设、开创等历程,时间定在东晋南北朝。发展期又可称为转折期,因它对之前的初传和之后的成熟两期来说来可视作“转折”,所以拟用“随上启下,继往开来”八个字概括这一时期的佛教在整个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性质。再下,就接着要介绍中国佛教宗派。6 小乘二宗
成实宗,六代盛;  [成实宗]:中国佛教学派,亦称“成实学派”。以研习、弘传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而得名。其学者被称为“成实师”。高僧传,可为证。  [高僧传]:佛教史书,专为记述僧人行履事迹。中国佛教史上第一本《高僧传》是由南朝梁慧皎所作,简称“梁传”。以后有唐道宣的《续高僧传》,宋赞宁的《宁高僧传》,明如惺的《明高僧传》,合称“四朝高僧传”。此外还有《补续高僧传》、《新续高僧转》等。俱舍宗,陈至唐,  [俱舍宗]:中国佛教学派,以研习、弘传古印度世亲大师的《俱舍论》而得名。其学者被称为“俱舍师”。因《俱舍论》在中国有新、旧两种译本,所以俱舍宗也分新、旧两个时期。俱舍宗所研究的范围多属小乘教义,故此宗被判为小乘。五代后,渐微茫。
此二宗,是小乘。
律大小,七大乘。  [律大小]:律指律宗,中国佛教宗派;大即大乘;小即小乘。律宗所依的典籍,原皆出于部派佛教。至唐道宣律师时,以《四分律)为基本,综括诸部,会通大小,最后大乘为旨归,从而使律宗成为宗大(乘)的宗派。
[七大乘]指除律宗外的七个中国大乘佛教宗派:禅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三论宗、密宗和净土宗。讲解  《成实论》是一部由小乘空宗向大乘空宗过渡的重要著作。作者诃梨跋摩原是印度说一切有部的僧人,后受大众部影响,著此论批判有部理论,主张人、法两空,对佛教名理法有详尽的解释。此论鸠摩罗什在晚年应姚兴王之请在长安译出(约在412—413年),弟子昙晷笔录,昙影整理,僧睿等也从其受学,他们对《成实论》的研究都很有心得。  另有北魏僧嵩,在关中从鸠摩罗什亲受《成实》义旨后,到徐州白塔寺弘传此论,建立了南北朝时代成实宗两派系之一的彭城系(徐州古称彭城)。嵩有弟子僧渊,以慧解驰名,继续在徐州讲习此论。门弟子有昙度、惠纪、道登、慧球等,都学有所成,盛名于一时的僧人。  另一系是南朝刘宁时代僧导所立的寿春系。僧导曾参加罗什译场,曾在关中著有《成实论疏》等。宁高祖刘裕慕其名,与之私交甚厚。后又感其情谊,令子侄拜他为师,并在寿春(安徽寿县)立东山寺请他住持,讲习经论,受业者上千人。弟子中以道猛最为著名,猛在寿春精研《成实》,时称独步。下传道慧——法宠——慧开——慧勇数代。南齐时《成实》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僧柔和慧次。僧柔师承不明。慧次属彭城系,弟子智藏、僧旻、法云皆为梁代著名的《成实》派学者,被称为“三大家”。梁代是《成实》学派最隆盛的时代,有关学僧很多。入陈以后开始逐渐减少,至唐玄奘时已无专门的《成实》论学者了。  《成实论》的思想含有许多大乘义理,当时不少学者往往也融《成实》来讲大乘,所以一般以为《成实》为大乘的一类。首先对《成实》学发难批评的是三论宗学者。该派学者认为,《成实》托名谈空,但此“空”非大乘究竟义,实为小乘,且乱了大乘中观之正义。而《成实》派学者也相应地作出反驳,双方往来论争,一时难辨高下。至陈隋之间三论学大家吉藏(549~623)以其渊博的常识和在当时的名望,指出《成实》学不明二谛,没有完整的判教学说,不得归入大乘流,以大乘学统评判《成实》不够纯正。从而使《成实》学派的性质得到了确定,并导致了此学派日趋消沉。唐初法相唯识学兴起后,作为一个学派的“成实师”也就消失了。  《俱舍论》全名《阿毗达磨俱舍论》。“阿毗”意“对”,“达磨”意“法”,“俱舍”意“藏”,合言“对法藏”。又“阿毗”还有“更上一层”的意思,故此论也叫“大法”、“无比法”。古印度世亲大师著。为小乘向大乘过渡时期的著作。主要介绍一切有部关于世界、人生和修行的学说。《俱舍论》第一个译本是南朝陈真谛大师的《阿毗达磨俱舍释论》,二十二卷,称“旧译”本。后唐玄奘大师重译,名《阿毗达磨俱舍论》,三十六卷,称为“新译”本。  在俱舍宗出现之前,中国已有专研“毗昙”学的“毗昙师”,毗昙是阿毗达磨的缩写。毗昙学主要通过分析佛教法相名理之学来表述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由此揭示解脱成道之路。此学盛行于南朝宋、齐、梁诸代。真谛译出《俱出释论》后,毗昙学开始被俱舍宗取代。  真谛(499—569)是西印度僧人,在南朝梁时来华,以翻译佛教为主要弘法工作,所译经论以无著、世亲系的瑜伽学派为主。《俱舍释论》也是其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真谛译出是论后,弟子慧恺代师为同门及诸方学士上百人开讲《俱舍》,未及半部而病逝。真谛闻此消息,悲恸异常,因恐此学中断,与弟子道尼等十二人立誓弘传,续讲《俱舍》,后也病逝,未竟全部。慧恺私淑弟子道兵继承师业,闭门专研《俱舍》,披寻隐义,终于洞悉论旨,通达师说。于是大弘此论,被时人尊为“智慧人”。其后有僧辩、玄会、智实等,皆曾受道兵法乳,专治《俱舍》,为时人所推重。另外还有与慧恺同时的法泰、慧净(与道兵同时)等,都是盛名于一时宗《俱舍》的义学僧人。这些皆属旧俱舍学者。  唐玄奘大师早年曾在长安从道岳学《俱舍》,后在印度亲近诸瑜伽学大师,复学《俱舍》精义,感到旧译《俱舍》“方言未融,时有舛错”,义理缺失。回国后重新译出《俱舍论》,世称“新论”,并有新俱舍学者的产生。玄奘门下对,《俱舍》研究有所心得及成就的很多。其中有被称为“俱舍三大家”的神泰、普光、法宝。神泰作《俱舍论疏》(简称《泰疏》)、普光作《俱舍论记》(简称《光记》)、法宝作《俱舍论疏》(简称《宝疏》)。后有大云寺圆晖,对《俱舍》造诣很深,著有《俱舍论颂疏》,为“三大家”之后杰出的俱舍师。后又有慧晖作《俱舍论颂疏义钞》六卷,道麟作《俱舍论颂疏记》二十九卷,世称《颂疏》二大释家。新俱舍学派的学者大多为法相宗门,他们往往不是专弘一论,所以从纯宗派的立场看,还是旧俱舍师更为纯粹些。  成实宗和俱舍宗习惯上被视为中国佛教宗派中的两个小乘宗派,其实它们仅是两家专重研究的学术派别而已,其在师资相承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宗派的规模,其教义理论的特点,与一般宗派所需具备的结构也相去甚远。  中国佛教宗教习惯上有“十宗”之说,除上述小乘二宗外,另有大乘八宗。它们是禅宗、律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三论宗、密宗和净土宗。其中禅、天台、华严、净土四宗被视中国化佛教宗派,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最大。7 禅宗
传心印,为禅宗;  [心印]:心,佛心,即佛法精神,佛陀的本意;印是印契。心印意为不立文字,不依经教,唯以心心相印,直契佛法精神。[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开创者是南北朝时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早期以修习禅定为主,即以心注一境而不散乱为实践方法。至唐慧能后,宗风大变,以悟为本,提倡自心是佛,即心是佛;强调自性自度,不受文字经教的束缚,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之一。佛拈花,迦叶通。  [佛拈花,迦叶通]:禅宗故事。迦叶即摩诃迦叶,佛陀上首弟子。据载释迦牟尼佛在一次法会上,不发一言,仅向弟子持花示意。当时与会众不皆相顾惘然,不知佛陀此意所在,唯有大弟子迦叶心灵神会地破颜一笑。于是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认为只有迦叶能传佛心印,许为继承人。后人遂以迦叶为禅宗第一人。授阿难,为二祖,
次第乘,皆可数。
第十二,号马鸣,  [马鸣]:古印度诗人,佛学家。约一、二世纪中天竺人。原为婆罗门外道,后改信佛教,崇大乘有宗。因其“博通众经,明达内外”,而受国王礼遇。所著《佛所行赞》、《大乘庄严论》和《大乘起信论》等皆为重要的佛教典籍。造《起信》,大乘兴。  [《起信》]:即《大乘起信论》,古印度马鸣菩萨造。全书以大乘佛教的立场,劝说世人信奉佛教,对“如来藏”(真如)与世间万有的关系进行论证,以世间一切皆是“真如”的显现。认为只要深信真如佛性,敬奉佛、法、僧三宝,勤于修持,精进不懈,即能获得究竟解脱。此书因说理透彻而被视为大乘佛教的入门书。但也有学者认为此书非马鸣所撰,乃中国佛教徒托名之作。十四祖,名龙树,  [龙树]:也叫“龙猛”、“龙胜”,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创始人。三世纪南印度人。青年时为著名婆罗门教学者,后改信佛教,精通三藏,尤其对般若性空之学有卓越的建树,著作甚丰,有“千部论主”之称。重要的有《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论》、《释摩诃衍论》等。入龙宫,《华严》遇,  [入龙宫,《华严》遇]:《华严》即《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该经以“法界缘起”为理论基础,认为世界是毗卢遮那(法身佛)的显现。宣扬“圆信”、“圆解”、“圆行”、“圆证”等“顿入佛地”的思想。据传,佛在宣讲此经时,与会的一般弟子皆无法领受,佛认为传弘华严思想的时机尚未成熟,故将其密藏于龙宫之中。后龙树菩萨入海受“大龙菩萨”赠“方等深奥经典,无上妙法”,取出此经十万偈、四十八品在世间流传。传世间,法雨注;
造诸论,施甘露。
廿八祖,达摩尊,  [达摩(?-536,一说528)]:全名菩提达摩,南天竺僧人。南朝梁(一说宋末)时航海来广州,北上传道,在南京与梁武帝相遇,言谈之间不相契合,遂入嵩山独自修习禅定,世人多不识。后遇慧可,传授禅法及《楞伽经》四卷,并付衣钵,被尊为西天二十八祖和中国禅宗初祖。来东土,示性真;
离文字,要亲证。
有慧可,得心印。  [慧可(487-593)]:又名僧可,北魏、北齐时僧人,中国禅宗二祖。出家后初名神光,中年遇菩提达磨,修习禅法,得“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之旨,成为达摩衣钵传人。弟子有僧璨、僧那。传僧璨,为三祖。  [僧璨(?-606)]:隋代僧人,中国禅宗三祖。中年时在二祖慧可处求法,受慧可法衣,即在安徽一带活动,世人多不知。隋开皇十二年(592),沙弥道信前来求法,从学近十年,尽授所学。后隐罗浮山。唐玄宗赐谥“鉴智禅师”。《信心铭》,超今古。  [《信心铭》]:禅宗著作,传为僧璨所作。四言颂,一百四十六句。认为凡有所见,皆是虚妄,提出“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主张消除一切相对观念,以无得无证、无见无住为解脱法门。第四祖,名道信,  [道信(580-651)]:隋唐时僧人,中国禅宗四祖。少年出家,从僧璨学法。得法后,先在吉州(今江西吉安)传法,后住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双峰山,开辟禅宗道场。传法数十年,提出“一行三味”说,对后世禅宗影响很大。弟子有弘忍、法融等。知无缚,解脱竟。  [知无缚,解脱竟]:禅宗故事。道信为沙弥时,拜见三祖僧璨,说:“请和尚慈悲,教弟子解脱法门。”三祖便问:“谁缚你?”信答:“没人缚我。”三祖便说:“那还求解脱作甚?”道信于言下大悟。五祖忍,居黄梅,
东山上,道场恢。  [忍]:即弘忍(602-675),唐代僧人,中国禅宗五祖。七岁时从道信出家,得四祖衣钵后,定居黄梅双峰山,在东山寺说法传道,门徒甚众。以心法为宗,提倡“一行三昧”,以《金刚经》代替原《楞伽经》印心,将般若学注入禅宗思想,称“东山法门”,从而使印度禅(达摩禅)开始向中国禅过渡。著名弟子有神秀、慧能、慧安、智洗、玄赜等。第六祖,名慧能,  [慧能(638-713)]:唐代僧人,中国禅宗六祖。俗姓卢,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生于岭财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东)。幼年丧父,靠卖柴养母,偶听人念诵《金刚经》,对佛法有所领悟,后慕弘忍道风,北上投在东山门下。先在碓房专事舂米,后弘忍为选嗣法弟子,命门人作偈各呈心要。慧能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得到五祖的印可,密付法衣。慧能得法后,在岭南一带隐居十余年,始出来讲经传法,招收门徒,大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开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后人称为南禅(或南宗)。因长期在曹溪宝林寺传法,世称“曹溪法门”。弟子法海将其言教集记成书,名《六祖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慧能的弟子很多,杰出的有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茶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等。传衣钵,道大行。  [衣钵]:衣,僧尼穿的袈裟;钵,僧尼用的食器。根据佛教的传统,出家人除一衣一钵外,其他一切的生活用品皆不蓄藏。衣钵也可视为佛法的一种象征。佛教称师徒传承为“传衣钵”,或叫“衣钵相传”。据载,六祖慧能之前,禅宗师徒间付法传承,须以衣钵为“信物”,六祖以后,此制不行。“传衣钵”仅成为师徒传法的代名词而已。六祖下,二禅师,
南岳让,青原思。  [南岳让]:让即怀让(677-744),唐代禅宗僧人。俗姓杜,青年出家,在嵩山慧安处学禅,后投曹溪门下,受顿悟法门,成为六祖门下一名杰出弟子。慧能圆寂后,住南岳般若寺,弘法传道。发扬曹溪法门,世称“南岳怀让”。其下数传衍为临济宗、沩仰宗。门下弟子以马祖道一最为杰出。[青原思]:思即行思(?-740),唐代禅宗僧人。俗姓刘,出家后到曹溪参拜六祖,列为上首弟子。得道后住吉州(今江西吉安)青原山,弘传曹溪禅法,开出禅宗青原一系,故称“青原行思”。其下数传衍为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门下弟子以希迁最杰出。南岳下,一马驹,
踏杀人,遍寰区。  [一马驹,踏杀人]:马驹,指唐代禅宗僧人马祖道一(709-788)。道一俗姓马,后人尊称为“马祖”。道一在怀让处得道后,复侍师十年,方在江西福建一带传法。唐大历年中(766-779)住钟陵(今江西南昌附近)开元寺,开堂说法,四方学者云集。法嗣有百丈怀海、西堂智藏等一百几十人,弟子遍布各地,大多为一方宗主。因南昌古称洪州,所以马祖一系当时称为“洪州宗”。关于马祖,禅宗有一个十分有名的传奇故事。据说怀让在曹溪处悟道后,六祖告诉他说:“印度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曾预言在你的门下,会出现一头年轻力壮的马,此马一出,将踏遍天下,踢倒世人!”道一俗姓马,又是怀让门下最杰出的弟子,正好应着这则预言。青原下,一石头,  [石头]:即希迁(700-790),唐代禅宗僧人。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高要县)人。初投曹溪门下参学,慧能圆寂后,又师事行思,受到器重。唐天宝初年,入住衡山南寺。寺东有大石,平坦如台。希迁在石台上结庵而居,时人称为石头和尚。希迁在当时声誉极隆,与马祖道一合称“并世二大士”。所著《参同契》为禅宗的重要典籍。弟子众多,晚年付法给药山惟俨。石头路,滑似油。  [石头路,滑似油]:禅宗故事。据载有一位姓邓的居士,原在马祖门下学道,后欲往希迁处参学。临行前马祖暗示他说:“小心,石头路滑!”那位居士却非常自信,很不以为然。但连续二次在希迁处求法,均不得法旨要领,只得再回去求教马祖。马祖说:“早就对你说石头路滑,这回相信了吧!”自此以后世人即以“石头路滑”表示希迁妙高灵巧、圆转无碍的宗风。分五家,派各别:  [分五家,派各别]:禅宗自六祖慧能后,发展极快,渐衍出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五个宗系,形成“一花开五叶”的景象。这些派系虽都源出一端,同属曹溪法门,但各派在阐发禅宗思想和接引学人的宗风上各有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如后人在提及各家的特点时,以“怒雷掩耳”形容临济宗,“光含秋月”形容沩仰宗,“万派朝源”形容曹洞宗,“乾坤坐断”形容云门宗,“千山独露”形容法眼宗。临济宗,行棒喝,  [临济宗]:禅宗五家之一,唐代僧人义玄(?-867)所创。义玄师承黄檗希运(希运为马祖道一的再传弟子),属南岳派系。义玄在黄檗处得法后,到镇州(今河北正定)建临济院,弘法传道,推出一套独特的修习方法接引学人,自成一家,遂为临济宗。该宗的禅风以单刀直入、机锋峻烈著称,是禅宗五家中影响最大、流传历史最长的一家。 [行棒喝]:临济宗接引学人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禅师对求法者或用一棒,或用一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堵塞学人的妄想臆测,打消他的分别之心,直下悟道得体。玄要分,宾主别,  [玄要分]:临济宗接引学人的一种方法,即三玄三要。三玄是三种原则,即体中玄、句中玄、玄中玄。体中玄谓正面言说,直显理体;句中玄是用较隐晦的语言揭示玄妙的佛理;玄中玄是充分运用语言的功能,极尽言说之妙,得以远离相对,而明究竟不二之理。三要为三种要点,第一要强调破一切相;第二要不执著言句;第三要是随机发动,不执一端,当下契入。在接引学人时,三玄与三要必须相配合,才能发挥其功用。三玄三要也体现了临济宗的思想特色。 [宾主别]:即“四宾主”,临济宗法门。“宾”是学人、门徒或对佛理认识较浅者,“主”是禅师或对佛法见解较高者。这是通过宾主之间的问答形式,以测试对方见地高低或真伪的方法。宾主双方在对话过程中会出现四种情况:一、宾看主,学人的见解高于禅师。二、主看宾,禅师名实相符,见解高于学生。三、主看主,师徒双方对禅理皆有透彻的悟解。四、宾看宾,师徒双方对禅理皆无悟解,却自为是。人与境,皆不夺;  [人与境,皆不夺]:此为临济宗“四料简”的内容。四料简是一种训练方法。“料”是度量,“简”是简别、解释。此法旨在破除学人的我、法二执。“我”即“人”,“法”即“境”。第一“夺人不夺境”,针对“我执”重的学人,应先破我执,暂存外境。第二“夺境不夺人”,是针对“法执”重的学人,先空外境,暂时存“我”。第三“人境俱夺”,即针对我、法二执都重的学人,要“人”、“境”同时破除。第四“人境俱不夺”,这是指已悟道明理者,“人”、“境”之见荡然无存,当然也就谈不上破除了。沩仰宗,示圆相,
暗机投,义海畅;  [沩仰宗]:禅宗五家中最早兴起的一家。开创者是沩山灵祐(771-853)和仰山慧寂(814-883),故名。沩山嗣法于百丈怀海(怀海嗣法于马祖),仰山嗣法于沩山,属南岳法系数。该派认为,世间万物,一切有情,皆有佛性,若能明心见性,即可成佛。提出“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主张随处可以悟道。此宗法脉历时约一百五十年,是禅宗五家中最先衰微的一家。 [示圆相]:沩仰宗的一种门庭设施。该宗禅师在论道时,往往先画一个圆圈,然后在圆中画一个方形或写个字或其他图案,以表示圆中有方。圆表理体,方表事相。意为“理事如如”,理事不二。曹洞宗,传宝镜,  [曹洞宗]:禅宗五家之一。开创者是洞山良价(807-869)和他的弟子曹山本寂(840-901),故名。属南宗青原系。一说取六祖曹溪慧能及该宗创立者洞山良价之号得名。此宗承石头希迁即事而真、理事互回之首,演说理事不二、体用无碍的思想。宗风特点是:“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是禅宗诸家中较有影响的一派。 [传宝镜]:禅宗故事。洞山良价曾在云岩昙晟(782-841)处学道,有一次良价问:“和尚百年后,如果有人问起有关师傅的情状则如何回答?”云岩道:“就说‘即是这个’。”良价沉思良久,未得所以。云岩又说:“你要担当起一番大事,须细心审察啊!”良价满腹疑团,辞师而去。后来当良价在渡河时,偶然看到河中自己的倒影,豁然间彻悟了“即是这个”的禅意。此悟即是“宝镜三昧”。宝镜三昧意谓人观万象应如面临宝镜一样,镜子里的影子正是镜外形貌的显现,用以说明事相上能显出理体。曹洞宗的“偏正互回”、“五位君臣”说即源于此。定君臣,行正令;  [定君臣,行正令]:指“五位君臣”,曹洞宗的重要教义和教学方法。用君臣关系配以正(表体、空、真、理等)、偏(表用、有、俗、事等)、兼(非偏非正,亦偏亦正,即为中道)三个概念来说明佛教真如与因缘而成的世间万有之关系。共五位:一、君位(正位),指真如本体。二、臣位(偏位),指世间万有。三、臣和君(偏中正),指唯见事相,不明理体。四、君视臣(正中偏),虽知理体,却尚未能摄受事相。五、君臣合道(兼带),指消除理事、体用、空有、真俗、净染等的分别对立,兼摄正偏,不落一边,即为中道。前四位皆有偏颇,唯第五位才是究竟圆满。云门宗,顾鉴咦,  [云门宗]:禅宗五家之一,因开创者文偃(五代时人)在韶州云门山(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弘法传道,故名。属南宗青原系。该派认为佛性遍于一切,世间诸法,皆体现佛法体理。传教方式有“云门三句”之称,即“函盖乾坤”(佛性普现万有),“截断众流”(真理非在言说之中),“随波逐浪”(方便说法,随机引导)。其宗风被视为“孤危坐峻,人难凑泊”。此宗勃兴于五代,隆盛在北宋,至南宋而趋衰微,法脉延续约二百年。 [顾鉴咦]:云门宗的一种教学法门。文偃禅师每与学人相对,先是两眼凝视对方,并说:“鉴!”待对方拟答话,则又说:“咦!”时人往往不解,难以契道,于是门人录为“顾鉴咦”。一字关,透者希;  [一字关]:云门宗的一种教学法门。文偃禅师与人论道对法,往往以一字来对答。如问:“如何是云门创?”偃答:“祖。”“如何是正法眼?”偃答:“普。”如此等等。常人很难领会精神,把握禅机,闯过这“一字关”。法眼宗,明六相, 
禅与教,无两样。  [法眼宗]:禅宗五家之一,因开创者文益(886-959)被唐中主李璟赐“大法眼禅师”称号,故名。属南宗青原系。以法相唯识学“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为纲宗,用华严宗“六相”义来论说法理。提出“明事不二,贵在圆融”。主张禅教合一,多读经论而明理,以救治当时禅宗流于空疏之弊。宗风平实,对机顺物。宁初极盛,宋中叶后渐次衰微。[六相]:华严宗教义之一。主要说明法界生灭变化的原理。六相是总相和别相、同相和异相、成相和坏相。用这三对范畴,从六个方面说明世间一切既各有自性,又都融合无间,无有差别。法眼宗取“六相”义来揭示理事圆融的道理。
讲解  禅宗,中国佛教宗派。因提倡专修禅定为通向成佛解脱之路而得名。又自称“传佛心印”、“教外别传”,以彻见心性之本源为目的,故又名佛心宗。  禅是梵文Dhyana(禅那)音译的略称,也叫禅定(音意相合)。是印度古老相传的一种修习方法,其特点是静坐摄心,调御意识,专注一境,以通达某种特殊的境界。佛教兴起后,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禅定方法作为一种主要的行持手段,另一方面对其内涵作了改造和发展。佛教的禅定强调“正审思虑”,将戒、定、慧“三无漏学”充实进去,使之成为一种通向涅槃解脱、悟道成佛的殊胜途径。据传,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上将禅法心印传付给大弟子迦叶,迦叶再传阿难,以此传承,至菩提达摩时,共为二十八代。后人称达摩以前诸师为西天二十八祖。  中国最早流行的禅法是东汉末安世高介绍的“安般守意”法。“安般”是呼吸法,“守意”即专指一心。此属小乘禅法。其后,属大乘佛教的念佛禅、实相禅等也开始在汉地传播。至东晋六朝时期,佛教内部已出现多种习禅的派别。不久,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华,为中国禅学开出了一个新局面。  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达摩自称其禅法是“南天竺一乘宗”、“教外别传”,提出“二入上行”说,主张“理入”和“行入”并重。理入是对佛教理论的语解,行入是具体的宗教实践。“二入四行”的禅法,以“壁观”法门为中心。壁观法门的特点是“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先“藉教悟宗”,入道后却“不随于文教”,即不再执著于经教言说。达摩所说的“教”主要是四卷本《楞伽经》。达摩的弟子有慧可、道育、僧副等,其中以慧可为其衣钵传人。  慧可得法后,潜心禅门,很少在外传法活动。但因他早年已很有名声,故前往求学问道者很多。他也随缘点拨,开示心要。慧可继承达摩的思想,认为“无明智慧等无异”,“万法发即皆如”,并进一步提出众生与佛无有差别的观点。在禅法上,慧可恪宁达摩重在念慧、不在语言的主旨,予以整理提倡,对后世禅宗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弟子僧璨传其法脉,是为三祖。  僧璨在历史上的活动和影响不是很大,所作《信心铭》却是重要的禅宗著作。弟子道信受其法衣,对禅宗的发扬光大有较大的贡献。  道信得法后,先在吉州传道,后入黄梅设立道场,接引学人。提出“一行三昧”说。并劝道俗念摩诃般若,稍变前师惟重《楞伽经》之风,开以后禅宗重般若空观,以《金刚经》印心的先声。弟子弘忍、法融,皆为法门龙象。  弘忍继承道信以心法为宗的设施,提倡一行三昧的修法,常劝学人持《金刚经》。弘忍长期定居在湖北黄梅双峰山东山寺,聚徒讲习,接引学人,被尊为五祖。禅宗至弘忍时开始走向兴盛,其所开的“东山法门”,是达摩禅(印度禅)向慧能禅(中国禅)过渡的桥梁。弘忍弟子众多,杰出者有神秀、慧能等十余人,都“堪为一方之师”。  法融(594-657)于道信下横出一枝,在金陵牛头山开出禅宗牛头派。牛头禅的特色为绝观忘守,排遣言虑,以无事为悟,忘情为修。牛头禅的传承历史不长,不过对当时其他禅宗派系的影响不小,在禅宗史上有一定地位。  神秀(606-706)是弘忍的上首弟子,一向受到器重。据载弘忍为选付法弟子,命门人各作一偈以述所悟,于是神秀呈上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若尘埃。”弘忍未许见性,没有付给衣法。弘忍圆寂后,神秀便住江陵当阳山(湖北当阳县东南)玉泉寺,大开禅法,四方学人云集,声势甚隆,并受到则天武后和唐中宗极高的礼遇,一度被视为达摩一宗的正统法嗣。之后,弟子普寂、义福继续得到帝王的支持,阐扬宗风,盛极一时。后慧能一系兴起,日趋其盛,神秀禅法的特点是“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被判为渐门。  慧能得弘忍衣钵后,便回到了广东曹溪,在四会、怀集(广西怀集县)二县间隐遁十余年。待至因缘成熟,始出来弘道。慧能的核心思想是佛性自具、顿悟成佛说。其禅法的特点是以慧为体,定为用,视定慧为一体不二;又以无相为体,无念为宗,无住为本而说一行三昧。迷则众生,悟即是佛。慧能特别强调自性觉悟,自性自度,顿悟成佛。为了摆脱名相烦琐的理论束缚,直入道体而证悟,慧能还以文句简洁的《金刚经》代替《楞伽经》作为印证典据。慧能思想主要保存在《坛经》一书中,此书为禅宗的理论基础。慧能生前仅在南方一带传法,被称为“南宗”(“北宗”为神秀),唐开元十二年(724),慧能的弟子神会在洛阳定南北宗是非大会上,极力宣扬慧能禅法的正宗,批评北宗“师承是旁,法门是渐”。自此以后,南宗势力北上,北宗影响逐渐衰弱。慧能门下杰出的弟子很多,大多堪为一方之宗师。  南宗从偏隅一方到独尊天下,这与神会(684-758)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神会先师神秀,后谒慧能,很受慧能器重。慧能圆寂后,神会北归,大弘南宗禅法,批评北宗非达摩的正传,定慧能为六祖,并自称得六祖的正传。神会的禅学思想基本上祖述慧能而来,但他进一步主张“知之一字”为“众妙之门”,被后世批评为“知解之徒”。神会的法脉传承有一百余年,至第四代圭峰宗密后即寂然无闻了。  在慧能的嗣法弟子中,以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支法系最为繁衍。怀让得法于曹溪,接化数十年,下传马祖道一,开出洪州禅。道一禅风峻峭,变化无方。他根据慧能见性成佛的思想,倡导“即心即佛”、一发皆真,后又恐世人落于知解窠臼,进而又倡“非心非佛”。  道一弟子众多,其中有百丈怀海(720-814)者,因见禅宗的发展,参学徒众日见其多,感到在律寺中说法和住持有诸多不便,于是另辟丛林,制定禅院清规,还开荒耕地,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建立起禅宗的生活方式,世称“百丈清规”。百丈清规的建立,使禅宗的体制更加中国化,对禅宗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对宋明儒家的书院制度也发生积极的影响。怀海下传沩山,沩山传仰山,开出禅宗南岳系的沩仰宗。道一传法弟子中的另一系是黄檗希运(?-855),希运下传义玄,开出临济宗。  青原系由行思传石头希迁,希迁传药山惟俨(751-834),俨传云岩昙晟,再传洞山良价,洞山与弟子曹山本寂开出曹洞宗。青原的又一系从道悟而下经崇信、宣鉴,至雪峰义存(822-908),下传云门文偃(?-949),开山云门宗。义存又传玄沙师备,备传地藏桂琛,琛传清凉文益(885-958),开出法眼宗。  禅宗南岳二系和青原三系皆源出曹溪,世称“一花开五叶”。  在禅宗五家中,沩仰、云门、法眼三家,宋以后皆失传,只有临济、曹洞二家绵延不绝,传承最久。而其中尤以临济一派影响最大,有“临天下,曹一角”之称。关于五家的禅学思想和宗风,本篇注中已有介绍,兹不赘。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中国禅宗,虽然其渊源上溯印度佛教,由印度达摩祖师来华开立。但说到具有中国之特色,且对中国文化具有极大影响的禅宗,则是特指六祖慧能所开创的南禅(宗)一系而言。今人称禅宗者,如不加特别的说明,即是指南宗。  禅宗的特色是简洁明快,直指心源。它不藉经教,不借外求,唯靠自力,无所依傍,提倡自性自度。在理论和实践上,禅宗力求去繁从简,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除去众生的一切妄想情识,直契道体,彻悟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禅宗特别强调一个“悟”字。众生与佛在本质上的区别,即在这个“悟”上。所谓“迷者众生,悟即是佛”。而此“悟”乃是“顿悟”非“渐悟”,决不拖泥带水。  禅宗重悟,但并不排斥“修”。然此“修”有悟前悟后之分。在禅宗看来,没有觉悟之前的“修”皆是妄修,对其生命不会带来质的变化,觉悟之后的修才是真修,始会达到涅槃解脱之境。今人论禅宗,认为慧能以后已不重“修”这一着了,这是个极大的误解。禅宗史上有关悟、修关系的公案(故事)很多,试举一例说明。仰山在沩山祖师处悟道后问及以后的“行履”,即问今后的行持实践(修)功夫向何处着落。沩山回答说:“只贵子眼正(悟),不说子行履(修)。”意谓真正的悟道者在修证功夫上已不成问题。此话道出了禅宗对悟与修的态度及对两者关系的处理。禅宗祖师常讲“随缘消旧业,任运着衣裳”。这就是悟后功夫,乃禅宗实践法门的特点。
8 律宗
既明宗,须知律;  [律]:梵文毗奈耶的意译,意为调伏、灭、离行、化度、善治等。佛门纪律,专为出家人制定的有关日常生活和行持所应循的行为准则(戒条),后泛指有关佛门弟子、教团各类仪式和日常生活规则。又作为一种文献典籍,与经、论合称“三藏”。持五戒,本乃立。  [五戒]:佛教戒条,专为在家信徒所制定的应遵守的五条戒律。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为沙弥,持十戒;  [沙弥]:梵文音译,意译“息恶”、“行慈”、“勤策男”,佛教徒众之一。凡七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受过十戒的出家男子称沙弥。 [十戒]:佛教戒律,为沙弥和沙弥尼(女“沙弥”)所应受的戒条。十戒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再加:六、不涂饰香鬘,七、不听视歌舞,八、不坐高广大床,九、不非时食,十、不蓄金银财宝。比丘僧,具足戒,  [比丘]:梵文音译,意译“乞士”、“乞士男”、“薰士”等。佛教徒众之一。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男僧,即俗称和尚者是。比丘的意义主要有:乞士(靠乞食为生)、破烦恼、出家人、净持戒和怖魔等。[具足戒]:亦称“大戒”。佛教中比丘和比丘尼应受的戒律,谓其戒品具足,故名。有关此戒的戒品说法不一,依《四分律》制,比丘戒共二百五十条,需年满二十方能授此戒。出家者受此戒后方正式取得僧人的资格。戒二百,又五十;
尼增百,戒始足;  [尼]:即比丘尼的略称,佛教徒众之一。指女子出家后受过具足戒者。根据《四分律》制,比丘尼应受的戒律有三百四十八条。梵网戒,制菩萨,  [梵网戒]:一种佛教戒律,由《梵网经》所开出的一种戒法,因为此种戒法主要针对行大乘菩萨道者,故被视为大乘戒。重有十,轻四八。  [重有十]:大乘戒律,即十重戒: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酤酒戒,六、说四众(比丘、比丘尼和男女居士)过戒,七、自赞毁他戒,八、悭惜加毁戒,九、嗔心不受悔戒,十、谤三宝(佛、法、僧)戒。依律制犯此十戒者,即被逐出僧团。[轻四八]:大乘戒律,相对十重戒较为轻的四十八种戒条,如不敬师友、不拘礼仪、饮酒、食肉等。犯此戒者,须进行忏悔,不受逐出僧团的处分。律门祖,优婆离,  [优婆离]: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曾为释迦王宫的理发师,后从佛出家,在他持戒谨严,被称为“持律第一”。据传佛教第一次结集时,由他诵出律藏,故后世尊为律门祖师。承佛印,肃清规。
先束身,次摄心,  [先束身,次摄心,得圆通,证道深]:据《楞严经》载,优婆离曾说:“我以戒律来约制此身,而得自在;再进一步调摄此心,遂使身心通达;最后亲证道体,得究竟圆满。”此在于揭示学律守戒乃修道的基础这一道理。得圆通,证道深。
唐道宣,精毗尼,  [道宣(596-667)]:唐代律宗大师,佛教史学家。少年出家,云游天下,到处参学,后住终南山。一生持戒谨严,深入律藏,尤其对佛教戒本《四分律》最具心得,为律宗三派之一南山宗的开创者。道宣知识渊博,勤于著述,除有关律学著作外,还著有《广弘明集》、《续高僧传》、《集古今佛道论衡》、《大唐内典录》和《释迦氏谱》等,皆为重要的佛教文史典籍。弟子千余人,突出的有大慈、文纲等。 [毗尼]:梵文音译,亦译毗奈耶,即律藏。
大小乘,咸总持。
宋元昭,继其后,  [元昭(1048-1116)]:宋代僧人。出家后专研律学,宗道宣南山派。著有《行事钞资持记》、《羯磨疏济缘记》、《戒本疏行宗记》等律学著作。因其长期住持杭州灵芝寺,时人称为“灵芝大师”。弟子众多,传其法脉者为智交。著述多,善分别。
既明律,须研教,  [既明律,须研教]:根据印度佛教的传统,出家人须先学五年戒律,再研经教五年,始为下座。待有进步后,再升为中座。再加精进,方升为上座。至此才能传道授业,教化后学。辨权实,判大小。  [权实]:权是“权宜”、“方便”、“应机”的意思,是佛教为适应众生的需要,采取方便的传道法门,一般特指小乘道。实即真实不假,是不借方便的究竟道,是佛教的最高真理和终极目标,一般特指大乘道。讲解  律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因专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故名。此宗所依的是《四分律》,所以又称“四分律宗”。又因此宗的主要创立者道宣大师住终南山弘律,故又名“南山宗”、“南山律宗”。佛陀在世时,随着信徒的增加,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僧伽团体,为约束僧众,规范僧人的行持,特制订了各种戒律。部派佛教形成后,各部派对戒律的理解、诠说不尽一致,所传的戒律也各有差异。  曹魏时期,汉地已有戒律之译传并实行受戒。东晋以后,印度流传的四部广律(《十部》、《四分》、《僧祇》、《五分》)先后在中国译出,其中影响最广的即是法藏部的《四分律》。而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已有很大的发展,政府对佛教也极为重视,管理逐渐严密,且教内也需要有严格统一的戒律制度来加强、完善自身的组织。于是,律学研究开始得到重视,产生了一批专研律学的律师。当时在南朝,几乎全以《十诵》一律为重。而在北朝,却以《四分律》为依。  北魏时期,有法聪律师在平城专弘《四分律》,并口授弟子道覆作《四分律疏》。至慧光(468-537)律师,因受佛陀扇多的启示,造《四分律疏》百二十张,并删定《羯磨戒本》,此学开始盛行,奠立了律宗的基础。弟子传承其学的,有道云、道晖、洪理及昙隐等。道云下有道洪、洪遵两系。而形成四分律宗的,为道洪下之智首一系。智首(567-635)幼年出家,因感当时五部律互相混杂,于是详研古今学说,撰《五部区分钞》二十一卷;又核概各部异同,撰《四分律疏》,世称广疏。智首弘扬律学三十余年,唐代的律学者大都受他的影响。弟子道宣承其法脉,开出南山律宗。  道宣一生专研律学,其一生在佛教上的贡献,主要就是对《四分律》的新诠释和弘化,开出融通大小乘的南山宗。《四分律》原属上座部系,为小乘律。道宣为适应汉地大乘佛教的根器,以《四分律》为本,抉择诸部要旨,充实《四分》阙义。认为《四分律》从形式上虽属小乘,但从内容上看属大乘教,戒律的根本精神就是自利利他,施一切众生,共成佛道。道宣主张,《四分》圆融三学,而以大乘三聚净戒为律学的归宿。道宣的学说受到佛学界广泛的推崇,以后的律学家,也大多以道宣的理论为依归。道宣的律学著作主要有《四分律丘含注戒本注》三卷,《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二卷,《四分律删繁补行事钞》十二卷,后人称为“三大部”;又有《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六卷,《四分比丘尼钞》六卷,后人连前合称“五大部”。弟子文纲及文纲的弟子道岸等相继阐扬他的思想,使南山宗更加风行。  又与道宣同时并弘《四分律》学的有相州日光寺法砺(569-635),开相部宗;西太原东塔怀素(625-698),开东塔宗,与南山宗合称律学三家。三家之间时有诤论,而以相部宗与东塔宗间的诤论最烈。后相部、东塔两系相继衰微,唯南山一系独盛,而成了中国律宗的代表。道宣之后,在律学的传持上有重大成就,值得一述者是鉴真大师。  鉴真(688-763)十四岁出家,先后从学于道宣的再传弟子道岸(654-717)和恒景(634-712)两位律宗大德。后又在融济、义威、智全、大亮等律师处研习律部。唐开元年间,鉴真入住扬州大明寺专弘戒律。天宝元年(742),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等往扬州参见鉴真,恳请东渡传戒。鉴真以“以是法事也,何惜生命”的菩萨精神,渡海六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二年(753)到达日本。此时,鉴真已经是位双目失明、六十六高龄岁的老人了。第二年,鉴真入日本都城奈良,在东大寺设坛传戒。自此以后,鉴真就在日本敷弘律教,开出日本律宗。  中唐以后,对律宗有所建树的大德不多,至宋初允堪(1005-1061)、元照(1048-1116)时,律宗再度兴盛。允堪一生在江浙一带弘律传戒,著有《行事钞会正记》、《戒本疏发挥记》、《羯磨疏正源记》等十部,世称十本记主。元照一生专学律部,又博究各宗,对天台教观颇有心得。晚年长期在杭州灵芝寺著述讲学,著有《行事钞资持记》、《戒本疏行宗记》、《羯磨疏济缘记》共一百余卷。其中《资持记》以天台教义阐发道宣学说,和允堪《会正记》各有所重,于是南山律又分会正、资持两家。  元明两代律废驰,宗疏散失,是律宗衰微时代。直至明末如馨(1541-1615)在金陵灵谷寺传戒说法,重兴南山律学。弟子寂光(1580-1645)在金陵宝华山建律宗道场,为清代律宗的根本道场。弟子读体(1602-1679)承其法席,著有《毗尼止持会集》、《毗尼作持续释》、《毗尼日用切要》、《僧行规则》等多种律学要典。这段时间可谓律宗的复兴时期,然其规模已非昔比了。此后律宗又趋沉寂。晚近有弘一(1880-1942)大师者,中年出家后,有感于律学数百年来之沉寂及僧伽内部杂乱,发心专弘南山律,创设“南山律学院”,著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道祖略谱》、《在家律要》等,再兴律学,为一代律宗大德。  律宗的核心内容是戒律,戒律是佛弟子应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戒律可分止持、作持二门。止持即“诸恶莫作”,重在防犯;作持为“众善奉行”,更富有积极的菩萨道精神。无规矩不成方圆。佛教有“由戒入定,由定发慧”之说,戒律是学道成佛的基础,佛弟子欲成就佛道者,不能不有所依止,有所遵循。故戒律为大小乘行者皆不能缺。  一切戒律皆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教各种戒律;戒体是受戒者在受戒时在内心深处所产生的一种道德意识力量;戒行是受戒后所有的如法行为;戒相是行戒者自然流于外表的一种相状。四科中以戒体最为根本,没有戒体,无论受任何戒都将不可能完善。至于受戒仪式也有专门的规定,授戒时必须有教授师、羯摩师、证明师,并在僧众前完成,当戒律的条文宣读过后,受戒者须一一随应,发出恭敬服从的誓愿。授戒若不如律如仪,则是无效的9 天台宗
北齐朝,有慧文,  [慧文]:南北朝僧人,天台宗二祖。籍贯和生卒年月不详,俗姓高。出家后专修禅观,对龙树的中观学有深切的体会,悟入“一心三观”的禅法。弟子慧思得其真传。思传智顗,开出了天台宗教派。读《中论》,得其精;  [《中论》]:全称《中观论》,古印度龙树菩萨著,后秦鸠摩罗什译成中文。全书主要阐述“缘起性空”、“八不中道”和“实相涅槃”的理论,与《十二门论》(龙树著》、《百论》(提婆著)合称“三论”,同为佛教中观学派的重要典籍。祖龙树,立三观,  [三观]:是佛教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佛教各宗都有三观说,以天台宗所说最有影响,本处专指天台宗三观理论。三观即空观、假观、中(道)观。空观即观一切诸法皆空之理,因佛教主张世间一切都是由各种条件的聚集而有(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如条件消散则皆为空(缘散即空);空是存在的真相、特性,故为真谛。“假”就是非真实、非究竟,因世间一切没有独立的自性,所以是“假”;而众生只见存在的表相,不明万法的本质,故又称之为假谛(或俗谛)。假观即是观假谛之理。中观又称中道观,是明了诸法空性又排斥存在假有的一面,立“真”而不离“假”(俗);以执空执有皆为偏,而说非空非有,亦空亦有,成就不偏不执的“中道实相”智慧。中道是般若智慧的最高表现。空、假、中,归一贯。  [归一贯]:意指空、假、中三者即不是一咎孤立的存在,又非相互排斥而相容;空中有假,假中有空,中道同样也不是离开“空”“假”之外另有存在。也就是说,任何存在的本身即包含有空、假、中三个方面,是一而三,三即一,相贯相通,互含互摄的。此即天台宗“三谛圆融”理论。传弟子,南岳思,  [南岳思]:南岳即湖南衡山。思即慧思(515-577),南北朝僧人,天台宗三祖。俗姓李,武津(今河南上蔡县)人。少年出家,专诵《法华经》,后投在慧文门下,从受禅法,悟得法华精髓,晚年入住南岳。一生著作大都是口授的讲义,其最著名的首推《大乘止观法门》二卷,为天台宗重要经典。门徒甚多,以天台宗大师智顗最有成就。止观法,万世师。  [止观]:止即禅定;观有二义;一是通过佛教实践而获得的智慧,二是以佛教智慧来观想、思维。止观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修时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并在“止”的基础上观照(想)、思维,而得到佛教真理。后天台宗学者进一步丰富了止观的内涵,提出了“止观双修”作为一切修习方法的概括。第三世,有智者,  [智者]:即智顗(538-597),陈、隋时僧人,天台宗四祖。俗姓陈,祖籍颍川(今河南许昌)。十八岁出家,精研律学,兼修禅法。后师事南岳慧思大师,专习止观。不久离开慧思,北上金陵(今南京)传道弘法,开讲《法华经》等,判释经教,树立新的宗义,奠定了天台宗教观的基础。因长期入住天台山,世称“天台大师”,晋王杨广尊之为“智者”,又有“天台智者大师”等尊称。一生解学并重,义理、禅定皆为一时楷模,建立了一套融会南北各家,兼摄宗(实践)教(理论)的佛教理论体系,为天台宗实际开创者。弟子上千,著名的有灌顶、智越等。著作宏富,其中《法华经玄义》、《法华经文句》和《摩诃止观》被尊为天台三大部。演教观,判高下;  [演教观]:演是演示,演化,推演发挥的意思;教观是“教相判释”的意思,即判教,就是将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经教,根据其不同的性质内容,判定时间的先后和地位的高下。佛教各宗一般都有各自的判教理论,其中尤以天台宗的五时八教说著名。五时参见“启教传道”篇。八教是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和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藏与通,别与圆,  [藏与通]:藏即藏教,也叫三乘教、小乘教,天台宗“化法四教”之一,认为是专为接引小乘根器者而开设的教门。通即通教,天台宗“化法四教”之一,特指各种般若类经典,因义通大小乘,故称通教。 [别与圆]:别即别教,也叫不共教,天台宗“化法四教”之一,指大乘方等类经典,是专为修学大乘者开设的教门。圆即圆教,天台宗“化法四教”之一,专指《法华经》教义。天台宗特尊“法华”,认为此经义盖各家,融通诸法,最为周全,圆满究竟,故称圆教。此四教,至今传。
谈性具,善恶兼,  [性具]:天台宗基本教义之一,亦叫性具善恶。意谓世间一切都是本来具足,“性具三千”,染净善恶皆为众生本然所具之性德,所以说佛与众生本无差别。不过,如来是纯善无恶,一阐提(被认为是继绝一切善根者)作恶而无有任何善行,至于学佛者则应是去恶从善者。百界如,有三千。  [百界如]:天台宗基本教义之一,也叫百界千如。其内容是讲一心中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十界,每一界中各具十界,相乘而为百界。如即如是、如法,意为存在的本来面目。每一界所具的事理有十种,叫十如,十界则百如,百界即千如。十如义出于《法华经》,指探究诸法实相(存在的本质)应把握的十个方面,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三千]:三千世界的略称,天台宗的基本概念,即在百界千如上再配以众生、国土、五阴三种世界,而成三千世界。根据天台宗的理论,此三千世界存在于一念之中,称作“一念三千”。此一派,号天台;  [天台]:即天台宗,因天台宗主要开创者智顗大师长期在浙江天台山弘法传教,故名。现天台山有隋代古刹国清寺,乃晋王杨广依智顗大师遗意而建,为天台宗祖庭。宗《法华》,佛慧开。  [《法华》]:全称《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大乘佛教经典,后秦鸠摩罗什译,八卷。本经反复强调“三”(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为方便、是权;“一”(佛乘)乃究竟、是实。宣说“回三归一”之旨。天台宗学者认为本经教义圆通周全,境界最高,揭示了佛教的究竟,而作为立宗的根本所依。讲解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因本宗的主要开创者智顗住天台山而名,简称“台宗”。本宗以《法华经》为立教的根本,所以又叫“法华宗”。又本宗因注重止观法门,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故又称“观宗”。天台宗遥承印度龙树菩萨般若中观学系,而奉龙树为初祖。中土的初创者乃北齐朝的慧文禅师,是为二祖。文传慧思,是为三祖。思再传智顗,是为四祖。天台宗教观体系即在智顗时完成,故智顗大师是天台宗的实际开创者。  慧文一生注重禅观,以般舟系的大乘禅法为其心要。据传他无师自通,因读龙树《大智度论》“三智实一心中得”,联系《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一偈(“三是偈”),悟得“一心三观”的禅法,为天台宗教观学说奠下了基础。  慧思从慧文处受禅法,结合《法华经》意,契悟法华三味,建立“十如”实相说,此说是构成天台宗诸法实相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慧思学从《般若》,而对《法华经》更为推崇,称之为大乘圆教,经中第一。后来智顗大师以《法华经》为立教中心,即是承此而来。  从慧文到慧思,只是天台宗的初创阶段,逮至智顗大师出,严格意义上的佛教宗派才真正形成。智顗学有所承,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慧文、慧思的思想学说,另一方面兼摄中国传统佛教所存在的北方重践修、南方重义理的特点,综合各家佛教学说之长,以《法华经》为宗,《大智度论》为指针,参照诸经论,建立起一套由判教学说和止观学说等组成的严密完整的佛教理论体系。智顗弘法三十余年,其著作大半由弟子章安灌顶(561-632)记录整理成书。一生度僧数千,传业弟子三十有二,其中重要的有灌顶、智越、智璪等,而尤以灌顶著名。  灌顶传智顗之学,所著《天台八教大意》、《观心论疏》、《天台智者大师传》和《国清百录》等皆为天台宗的重要著作,被尊为台宗五祖。灌顶以后的几代传人对本宗教没有突出的贡献,至九祖湛然本宗又呈中兴景象。  湛然(711-782),唐代僧人,俗姓戚,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人,故称“荆溪大师”。家世习儒,出家后专研天台宗教义。当时佛教其他各宗名僧辈出,各阐所宗,莫衷一是。湛然慨然以中兴本宗自任,撰有天台三大部注释及其他著作多种,阐扬宗义,使天台理论更趋系统化。他还援用了《大乘起信论》等的思想,提出了“无情有情”的理论,认为佛性周遍一切,不受有情无情的分别;一草一木,一砾一尘,皆有佛性。这个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天台宗教义。湛然的弟子主要有元皓、道邃、行满等。道邃、行满传教观于日僧最澄,后澄携大量中土典籍回国,开创了日本佛教的天台宗。至十三世纪,日僧日莲又据以发展创立了日莲宗,后又派生出日莲正宗等,现代又有创价学会等衍出,然此已非天台宗原来面目了。  唐武宗“会昌灭法”后,天台宗也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大部分经籍随之毁灭散失,至五代吴越王时才逐渐恢复元气。  北宋初,天台宗高僧知礼(960-1028)一生专弘台宗,著有《金光明经文句》、《金光明经文义拾遗记》、《十二门指要钞》、《释难抉宗记》和《观心二百问》等,主张以妄心为观境,即“事具三千”,发挥智顗、湛然之学,称为山家系。另一派与知礼相对,主张以真心为观境,即“理具三千”,称为山外系。两系皆以天台宗正传自居,引起理论上的纷争,煞是热闹。山外派不久衰歇,山家派得势,成为正宗。此后,本宗门徒特重讲学、著述,渐趋偏重教理方面的研究,而忽略了相应的践修观心法门的配合。但总的来说,两宋乃天台宗的再兴期。又这一阶段,有知礼的再传弟子南宋僧人志磐著《佛祖统纪》五十四卷,仿《史记》体例,分本纪、世家、列传、表、志五科,主要介绍本宗历史人物,为天台宗重要史籍。  入元以后,宗天台者往往兼修禅、净,教观分途,纯粹的天台宗学人基本上没有了。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智旭(又称澫益大师,1599-1655)对天台教义造诣很深,悟契有致,自称“但从龙树通消息”。然他不满一些台宗门徒的宗派之争,再三声明自己“究心台部,不肯为台家子孙”。在理论上,他虽对天台宗教义有所发展,但确是做到了博纳众家之长,而不拘泥于一家一宗之说;在实践上,他由禅入天台教观,但最后却指归净土,提倡念佛法门。从明至清三百余年,是天台宗的衰弱时期。  清末民初,佛教再度复兴,天台宗研究也随之趋热,僧俗两界都不乏专研天台义理者。其中突出者当推天台宗四十三祖谛闲(1858-1932)。谛闲二十岁出家,二十四岁在天台国清寺受具中戒,以后致力于研究天台教义。1912年,任台宗名刹宁波观宗寺住持,长期在江浙一带传教,并多次受北京政府礼请,北上讲经传道,轰动一时,被视为一代宗师,台宗泰斗。1919年,谛闲于观宗寺成立观宗学会,其后各地弘传天台宗者,太半皆出自他的门下。谛闲弟子众多,承其法脉者为台宗四十四代祖师倓虚大师,后在香港一带活动弘法。  天台宗的核心理论是诸法实相说,主张一切事相都是法性真如的表现,并以“一念三千”、“三谛圆融”诸概念加以阐发。在实践上提倡观行法门,即运用“一心三观”、“一念三千”的观法。至于修行的位次,设有六种次第,称为“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分真)即佛、究竟即佛。  天台宗的判教学说也是一种很有特色、很有影响的理论。天台宗将释迦佛陀一生的教化分为五时八教。关于五时的划分和内容,在本书“启教传道”篇中已有介绍,兹不赘。八教又分化仪四教、化法四教。化仪是说法的方式,分为顿、渐、秘密、不定。顿教是佛成道之初说《华严》菩萨教法。渐教是佛为适应众生根器浅深的不同,而说阿含、方等、般若、法华等经,由小向大,逐步深入。秘密教是佛陀所说的教法能使各人听到与已根机相应的道理而各自得益,却又彼此不相知。不定教是佛陀公开宣说的教法,但同学者因各自因缘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利益。化法是说法的内容原则,分为藏、通、别、圆,在本篇中已有介绍。就五时与化法四教言,华严时是别教为主兼带圆教;阿含时是唯说小乘;方等时是具说四教;般若时是夹带圆教以说通别二教;法华时是纯圆教;涅槃时是从圆教的观点并说四教。天台宗的判教学说至今已被大多数佛教学人所接受。  天台宗的理论丰富而严密,它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影响很大。入宋以后,不少儒家学者从此宗中汲取思想养料,直到当代,像一代大儒牟宗三先生也从天台宗那里获取理论资源。10 华严宗
《华严经》,最尊胜,  [《华严经》]:是中国佛教宗派华严宗据以立宗的主要经典,详见本书“启教传道”节。初传来,在东晋。
杜顺师,是文殊,  [杜顺师,是文殊]:杜顺(557-640),法名法顺,华严宗初祖。俗姓杜,故又称“杜顺和尚”。十几岁出家,修习禅定。后入住终南山,专弘《华严》,著有《华严五教止观》、《华严法界观门》,被尊为华严初祖。弟子有达法师、智俨、樊玄智、动意等,承其法脉者为智俨。文殊,全称之殊师利,又译“曼殊室利”,意为“妙吉祥”。菩萨名。释迦牟尼佛的左胁持,专司“智慧”,在大乘佛教中被尊为诸佛之母。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为中国佛教所尊奉的四大菩萨之一。根据佛教传说,曾有一位香客专程往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到了五台山脚下,遇到一位老者告诉他说,文殊大士已往长安教化众生去了,香客问是谁,回答说“杜顺和尚是也”。从此,世人皆视杜顺为文殊菩萨的化身。阐《华严》,盘走珠。
第一传,得智俨,  [智俨(602-668)]:唐代僧人,华严宗二祖。十七岁随杜顺在终南山学华严理论,尽得要旨。遂以弘扬华严教理为要务,尤其对《华严经》的根本思想法界缘起理论有独到的见解。著作《华严搜玄记》、《华严孔目章》、《华严五十要问答》、《华严一乘十玄门》等,大多为华严宗的重要典籍。被尊为华严宗二祖。又因先后住至相寺、云华寺,故世称“至相大师”、“云华尊者”。弟子有法藏、怀齐、义湘等,皆为著名的华严学者。作《搜玄》,记十卷。  [《搜玄》]:即《华严经搜玄记》,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十卷,智俨作。以旧译《华严经》(晋佛陀跋陀罗译本)为依据,探寻华严义旨,对佛陀经教及本经的地位进行判释,揭示修习华严法门的方法规则,是华严宗的重要典籍。第二传,是贤首,  [贤首(643-712)]:又称法藏,唐代僧人,华严宗第三代祖师。十七岁时随智俨法师学《华严经》,深得要旨。通天元年(696)受诏讲《华严经》,武则天赐号“贤首国师”。法藏继承智俨的法界缘起思想,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华严宗的真正开创者,故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藏著作甚丰,重要的有《华严经探玄记》、《华严经旨归》、《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华严策林》、《华严金狮子章》等。法藏门下“从学如云”,弟子中知名的有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等。《探玄记》,世希有。  [《探玄记》]:即《华严经探玄记》、简称《探玄记》,二十卷,唐法藏作。祖述《搜玄记》,对旧译《华严经》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提出华严宗的基本理论。《清凉疏》,释新经;  [《清凉疏》]:清凉,即唐代僧人澄观(738-839),华严宗四祖。俗姓夏侯,赵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十一岁出家,广泛参学,遍究诸家。中年后入五台山,始专心华严一家。唐贞元十一年(795),为德宗皇帝讲《华严经》,“以妙法清凉帝心”,被授以“清凉国师”尊称。著作甚多,主要有《华严经疏》、《华严经随疏演义钞》、《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华严法界玄品》、《华严经略策》等。弟子百余人,其中宗密、僧睿、宝印、寂光被称为门下四哲,尤以宗密最为著名,能承其法脉。疏,即《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亦称《清凉疏》、《华严大疏》,六十卷,澄观作。对唐实叉难陀新译《华严经》作了详细的疏解,书中批驳了一些华严宗门人有违法藏教说的理论,并进而论述了本宗的判教学说。全书广征博引,载录历史上许多佛学大师的判教理论,保存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资料,是研究华严宗和佛教思想史的重要典籍。[新经]:指唐实叉难陀新译的八十卷本《华严经》,因相对晋佛陀跋陀罗六十卷本《华严经》,故称“新”。并作钞,博而精。  [并作钞]:钞,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亦称《随疏演义钞》、《随疏钞》,九十卷,澄观作。在是书中作者对所著《华严经疏》中的理论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补充。小与始,终与顿,
至于圆,五教振。  [“小与始”四句]:小,即上乘教;始,即大乘始教;终,即大乘终教;顿,即顿教;圆,即圆教。五教,华严宗判教学说,将释迦牟尼佛一生的经教及诸大菩萨的论典,以华严宗的理论判释其性质和地位,划分出五个阶段:一、小乘教,指专为不能接受大乘教声闻乘(小乘)人而说的教法,如四谛、十二因缘等。二、大乘始教,是专为大乘行者所说的教法,分空、相始教二种。空始教专指空过中观系一类经典。相始教专指有宗瑜伽学系一类经典。三、大乘终教,是指归大乘终极的教门,以一切众生皆能成佛为中心问题。四、顿教,是不依言说,不设阶位而顿修顿悟的教门。分超越诸教的“别教一乘”和混同诸教的“同教一乘”。前者为《华严经》,后者为《法华经》。华严宗通过“五教”的分判,显示了《华严经》殊胜地位。四法界,十玄门,  四法界:华严宗基本教义之一。是不同阶次的众生与佛对世界的不同认识。一、事法界,以分别之见来认识世界。其特点是唯见世间种种的差别相,见事而不见理。此为凡夫的认识。二、理法界,已明诸法虽千差万别,但其性同是真如体性。此见虽不究竟,却已入佛之知见。三、理事无碍法界,指能将事物万有的差别相与平等不二的体性互相联系起来,交融无碍。此已入较高的佛教智慧。四、事事无碍法界,能从任何一存在中明了无差别之理,将表面上“相碍”的不同事法,当下明彻其性是同体不二,融通无碍,一(理)多(事)相即,而互融互摄,重重无尽。此为最高的佛教智慧境界。[十玄门]:华严宗基本教义之一,是华严宗法界缘起理论的主要原理之一。十玄门的内容是:一、同时具足相应门,指一法中同时具足诸法,各法门互相依存,同为成佛的依据。二、一多相容不同门,指各种法门虽各有特性,但任何一法都能含摄其他一切法。三、诸法相即自在门,指诸法融通,此即是彼,彼即是此,互相融合,重重无尽。四、因陀罗境界门,因陀罗是帝释天宫中悬挂的结有无数宝珠的网,以此喻各种法门之间互相辉映,相得益彰,无有穷尽。五、微细相容安立门,谓在极微细中,也含容一切诸法;于一念之中,同时显现具足一切法。六、秘密隐显俱成门,谓各种法门,无论是隐覆或者显了,皆同时存在。七、诸藏纯杂具德门,纯指专持某一法,杂指同时兼修各种法门。然不论是纯或杂,法法相贯,功德互具,一法中含有万法功德,万法也不异于一法之功德。八、十世隔法异成门,指一切法遍布于一切时中,即使异代隔世,同样是相融无碍。九、唯心转善成门,是说上述种种法门皆是唯心作用,由此心所促成。十、托事显法生解门,是说上述九种关系,虽因各种不同的因缘而表现为不同法门,然事事无碍,其所依之理却一致无异,究竟不二。暨六相,义最纯。  六相:即六相缘起(圆融),华严宗主要教义之一,也为华严宗法界缘起理论的主要原理之一。六相是总相和别相,同相和异相,成相和坏相。这三对范畴所构成的六个方面,皆乃一心之作用,互为缘起,相顺相成,互用互摄,融通无碍。因该果,果彻因,  [因该果,果彻因]:因,指一切思想行为所产生的业力,而能导致相应结果的原因。果,即果报,指依业因而得的果了。由于从“因”至“果”需有个过程,在时间和性质上皆有不同,故又称“异熟”。因果理论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用以说明世间一切有关系和变化。佛教认为,任何“因”必然要导致相应的“果”,“果”如未至,此“因”不会自行消失,此即“因该果”。同样,任何一种现实存在,都可称为某种“果”,从“果”的性质特征,必然可推出它的前因。世上没有无“因”之“果”的存在,此即“果彻因”。摄万法,归一真。  [真]:即真如、真际,见“法界生起”篇和“启教传道”篇。圭峰密,疏《圆觉》,  [圭峰密]:即宗密(780-841),唐代僧人,华严宗五祖。因出家后常住陕西鄠县圭峰草堂寺,世称“圭峰大师”。少习儒,后遇遂州道圆禅师,言下悟契,便从出家。后获得《华严经疏》及《随疏演义》,昼夜披寻,感到“心地开通”。遂往华严寺礼澄观大师,为大师入室弟子。一生以弘扬华严教义为主,对华严宗理论颇多建树。又主张教禅一致论,佛儒同源论。著作甚多,主要有《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注华严经法界观门》、《圆觉经大疏》、《圆觉大疏钞》、《华严原人论》、《禅源诸诠集都序》、《禅门师资承袭图》等。弟子众多,著名的有圭峰温、慈恩寺太恭、兴善寺太锡、万乘寺宗、瑞圣寺觉、化度寺仁瑜等。《大钞》详,《小钞》略。  [“疏《圆觉》”三句]:《圆觉》,指《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简称《圆觉经》,一卷,唐佛陀多罗译。圆觉意为圆满灵觉,即如来藏、真如、佛性的异名。该经说“十方众生,圆觉清净”,“本来是佛”,只因有“恩爱贪欲”和“妄念”,而流转生死;如难舍弃一切情欲贪爱,破除一切无明迷网,“于清静心,便得开悟”。《大钞》,即《圆觉经大疏释义》,十三卷,宗密作。《小钞》,即《圆觉经略疏钞》,十二卷,宗密作,为“大钞”之略出。此一派,贤首宗,  [贤首宗]:即华严宗,中国佛教宗派。此宗以《华严经》为立宗的依据,故名。又此宗的实际开创者三祖法藏别号贤道,故又称贤首宗。亦行布,亦圆融。  [亦行布,亦圆融]:行布,又叫次第行布,华严宗名词。为华严宗的修行阶位,意指从凡夫起至等觉(菩萨)、妙觉(佛)的修行次第,是一个由浅入深,阶位历然的过程。圆融又叫圆融相摄,华严宗名词。是说修行者每增进一阶位,与前后诸阶位都是相即相入,因果互摄,圆融通达的。同时,行布与圆融也是互相贯摄,圆融无碍的。一切行中不离一行,一行即是一切行。即圆融不碍行布,行布不碍圆融。讲解  华严宗,中国佛教宗派。因此宗以《华严经》为所依的经典,故名。又此宗以“法界缘起”为理论核心,故也名“法界宗”。又此宗的实际开创才法藏曾被武则天尊为“贤首大师”,所以又称“贤首宗”。“华严”的梵文意思是“花饰”,指花环或花冠。佛教以此来命名佛陀初成道后第一次宣说的经教。佛陀在此经中将自己体悟到的真理如实地传布出来,但与会的听众中,除一些大菩萨能领受、悟解其中的义旨外,其他普通的弟子却如聋、如盲,竟无从理解经中之法语,无法接契佛陀的思想。此后,佛陀不得不改说较浅易的教义。  《华严经》最初是由东晋佛陀跋陀罗传译进来的,然其时弘传不广。后有菩提留支、勒那摩提等先后来华译出世亲为释《华严经•十地品》所造的《十地经论》,遂有专研此论的地论师出现。其中勒那摩提的弟子慧光(468-537)在洛阳弘传此学,建立地论师南道派,华严研习之风始大盛。华严宗的学术渊源主要受承于地论师。  华严宗的初创者法顺依《华严经》而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学说。智俨继承法顺的衣钵,从研究华严十地中的六相义入手,进一步寻绎法界缘起义理,建立了十玄缘起的新说。传智俨法统者为法藏。  法藏二十八岁时受武后命在太原寺讲《华严》,自此广事讲说著述,推衍华严宗风。法藏详尽阐发并完善了华严宗教相和观行的理论,用缘起因分、性海果分解释宇宙万法的实相。缘起就是法界缘起,其特点是无尽圆融;性海果分就是诸佛的境界。法藏认为,宇宙万法,有无、色心、过去未来……凡此种种,都是互为因果,互摄互融的。一法为因,万法为果,万法为因,一法为果,相资相待,圆融元碍。性即相,相即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即相入,重重无尽。法藏还发展和完善了智俨的判教学说,创立了华严宗的“五教判”。其对《华严经》的十重玄门、海印三味等观法也有十分独到的阐发。华严宗的教、观理论,至法藏时始全面开演,得到确立、完备。所以,法藏是华严宗的实际开创者。  法藏的上首弟子慧苑,不顾师说,所著《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篡改法藏十玄宗义,作德相、业用两重十玄说,被视为异端。另有沧州居士李通玄(635-730),著有多种有关《华严经》的著作,颇有新意,别树一帜。而继法藏之后,真正能发扬光大华严教理者则为澄观。  澄观自十一岁出家,遍学禅、律、天台诸家教义,兼究佛教以外之学问,而对华严宗学说用力尤勤,著述甚丰,有“华严疏主”之称。澄观一方面在“十玄”宗义、“五教判”等理论上努力回复法藏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也多有资取其他各宗的思想处,以阐发华严宗理论。如在澄观的“一心法界无尽缘起”说中,即摄入了禅、天台及《大乘起信论》的内容。另他在解说华严宗理事无碍、真妄交彻义上,也援用了天台宗的性具说。澄观理论的主要特点就是融会诸家、禅教一致,“使教合亡言之旨,心同诸佛之心”。澄观的佛学思想对中唐以后佛教理论的发展影响很大。  继澄观法统者为圭峰宗密。宗密在倡说教禅一致的同时,又主张佛儒一源,竭力使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通。宗密根据《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的思想,发展了华严宗的性起说,提出一真法界有性起、缘起二门。性是一真法界的体性(法性)。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全是性起,法性之外别无法,所以诸佛与众生,净土与秽土是交彻互通,相即相入。缘起有染缘起和净缘起。染缘起是生死的根本,净缘起是通向菩提涅槃的津梁。以净缘起门对治染缘起门,此又和性起门相合。另外宗密对禅宗的理论也有极大的贡献。华严宗发展到宗密时,已形成了一个庞杂的体系。此后遇唐“会昌灭法”,华严宗一蹶不振。自晚唐至宋末,专弘华严宗诸师皆不出宗密所开的路数,无甚建树。元明清三代的华严学者,也仅是守成而已。  清末,石埭杨文会(仁山,1837-1911)居士,“教宗贤首,行在弥陀”,以复兴佛教为己任,为近代佛学界之第一人。居士广泛搜罗古德遗书,在南京创办精舍,刻经讲学,辑有《华严著述集要》等行世。稍后在北方又有徐蔚如(1860-1937)居士,在北京、天津等地创办刻经处,刻制有《华严搜玄记》、《华严探玄记》、《华严纲要》等。华严之学的典籍,由此复备。徐居士晚年又在天津功德林讲华严大意,每讲一品,即由大众念诵一遍,时人称为“华严大师”。民国初年,宗仰(1865-1921)上人在上海爱俪园创设华严大学,主讲者月霞(1858-1917)大师,此为近代华严学再兴的标志。后月霞又在常熟兴福寺续办华严大学,培育僧才,门人遍及天下,特出者有常惺、慈舟、戒松、戒尘、了尘、霭亭、智光等。华严宗在近代能再呈兴旺景象,其功即在于“南杨北徐”两居士和月霞大师的努力和倡导。  华严宗以“五教(十宗)判”来划分佛陀一生的演教过程和三藏内容,并确立自宗的最高地位,并依《华严经》法界缘起思想来开展一宗的理论。法界缘起理论的要点是: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现象,均由如来藏自性清净心随缘生起,离开此心,无有一物;在此“一心”作用下,各种现象无不是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此即是彼,彼即是此,相依相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所以法界缘起又叫无尽缘起。在具体的展开上,华严宗又用四法界、六相圆融、十玄缘起等概念加以阐明。  华严宗的实践法门主要有法界观、十玄六相和妄尽还源观(遍观法界诸缘法而还归于一心之本源)等各种观行。由于这些观法的修持首先需要有相当的理论素养理解有关的学说,所以一般信众很难依之而行。晚唐以后,即使是专宗华严的学者,其行持往往也取禅或净之法门。而出现教在贤首,行在弥陀,或以禅为旨归这种现象。  至于此宗修行的阶位,有行布、圆融二门。行布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由浅入深,次第进趋,阶位历然。圆融是说每得到一位,就能前后诸位相摄相通,相即相入,因果无二,始终无碍。  华严宗是中国化佛教宗派中理论最丰富的二家之一(另一家为天台宗),华严宗的思想对佛教其他诸宗乃至其后的儒家哲学思想的发展都有极其重大的影响。11 法相宗唐玄奘,游西域,  [玄奘(600-664)]:唐代僧人,法相宗创始人,又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俗姓陈,河南洛氏(今河南偃师县)人。出家后,因感于各师所说不一,各种经典互相出入之处甚多,为求会通、往印度佛国求法,在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从戒贤大师广学诸论,被推为精通三藏的“十德”之一,并获“大乘天”、“解脱天”等尊称。十七年后,玄奘携大小乘经论数百部和各种佛像归国。归国后以全副精力从事佛经翻译工作。三十年间,共译出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总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主要的有《大般若经》、《大菩萨藏经》、《解深密经》、《称赞净土经》、《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成唯识论》和《俱舍论》等,并把入印路途中的见闻撰成《大唐西域记》。其学说则见于门下所记的讲义。弟子众多,著名的有神昉、嘉尚、普光、窥基,被称为玄门四神足。学瑜伽,祖弥勒;  [瑜伽]:梵文音译,意为相应。是古印度一种修习方法,即禅定。其方法是以静坐观心,调御意识,超脱物欲,体认梵(宇宙最高实体)我(个体灵魂),以至合一。后佛教对此加以改造,舍弃了神我论,将佛教戒、定、慧(三无漏学)内容充实进去,成为佛教的修持方法。又瑜伽也为瑜伽行派的略称,是印度大乘佛教两大派别之一(另一为中观学派)。该学派的理论特色是着重于对存在(有)的分析,主张“万法唯识”,故亦名“唯识学派”,或作“有宗”。本条“瑜伽”有二层意思,一指玄奘专宗唯识学派,一指玄奘在印度从印度佛学大师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此书为瑜伽学派和法相所依的根本典籍。[弥勒]:梵文音译,意译慈氏。为释迦牟尼佛之后继承佛位的大菩萨,故又称未来佛、弥勒佛、一生补处菩萨、等觉菩萨等。住天宫兜率内院讲经说法。据称,在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将下降到此世界成佛,教化、普渡众生。现中国许多寺庙内供奉的袒腹笑口弥勒坐像,则为五代契此和尚,传说他是弥勒的化身。又据称,古印度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无著曾上升天宫,从弥勒处问法,请得《瑜伽师地论》,还入人间流通,开出瑜伽行派。传戒贤,大论师,  [戒贤(约六-七世纪)]:古印度瑜伽派论师,出身王族之家,依著名佛学大师法护出家,学瑜伽教义。后长期主持古印度佛教中心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专弘瑜伽唯识学,声誉极隆。玄奘至印度时即从戒贤处受学,历时五年。亲传授,历年时。
归长安,传窥基,  [窥基(632-682)]:唐代僧人,法相宗创始人之一。俗姓尉迟,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贵族出身,十七岁出家,随玄奘学习梵文和佛教经论,后参加玄奘译经工作,成为玄奘的得力助手之一。因常住大慈恩寺,遂称“慈恩大师”。一生除协助玄奘翻译了大量佛典外,著述甚多,有“百部疏主”之称,承玄奘的衣钵,对发扬法相唯识学说贡献极大。弟子有慧诏等。通因明,善三支;  [因明]:因,指推理的根据、理由;明,指知识、智慧。古印度逻辑学。起源于古印度正统婆罗门哲学派别关于祭祀的辩论,内容主要有正确推理的基本规则,错误推理的原因和类型,此为“古因明”。后瑜伽行派汲取并发展了古因明学,使之成为佛教论理学,称“新因明”。南北朝时期,佛教因明论典陆续传入中国。入唐以后,由于玄奘将有关因明学著作完整而有系统地翻译介绍了进来,此学大盛。 [三支]:因明学名词,三支为宗、因、喻,是完成推理证明的三个组成部分。宗即“论题”,由主辞和宾辞两个部分组成。主辞与宾辞各叫“宗依”,二者合成一个命题便叫“宗体”。宗依必须为辩论双方共同认许,宗体则必须是立论者所主张,而为论敌所反对。因是“宗”之所以成立的理由、依据。因有正因和似因两种。正因是正确可靠的理由和依据,似因即错误的理由和依据。喻即来来说明“宗”的例证,是以已知的事实为例,来证明“宗”的合理性,便其得以成立。喻又可分为喻体和喻依。喻体是包含一般原理的直言判断或假言判断,喻依即例证。由因、宗、喻三支组成的推理论式,是因明学的核心。《成唯识》,作《述记》,
破邪宗,伸正义。
  [《成唯识》]:即《成唯识论》,又名《净唯识论》、《唯识论》,十卷,唐玄奘撰译,窥基笔受(笔译),是专为解释瑜伽学派创始人之一、古印度佛学大师世亲(约四-五世纪)的《唯识三十颂》而作。该书以法护的观点为主,糅合古印度瑜伽学派十大论师的有关学说而成,阐述了阿赖耶识(第八识)是世界的本源,世界万有是唯识所变的理论。书中既保存了大量印度瑜伽学派的学术资料,又反映了玄奘、窥基佛学理论的所宗,是法相宗所依据的重要典籍。[《述记》]:即《成唯识论述记》,又名《成唯识论疏》,略称《唯识述记》,共二十卷(或说十卷、六十卷)。窥基在协助玄奘撰译《成唯识论》后,据其见闻和所学,又作“述记”,详释《成唯识论》。该书阐发世界万有皆阿赖耶识所变之理,并以因明学规式,对小乘和外道进行批驳。此书为研究法相唯识学的重要典籍,其影响甚至超出了本论。有现量,有比量,  [现量]:因明学术语。现是当下、直接能感受到的意思;量即标准、准则。现量就是感觉器官对于外界存在的直接反映,即通常所说的感觉。分为真现量和似现量。真现量是不受幻相和假象所迷惑的没有渗入思维分别活动的直接经验;似现量是受到幻相和假象所迷惑的,或是加入思维分别作用的错觉。[比量]:因明学术语。是在现量的基础上,以一定的形式,由已知的事例或知识推论出求知的情况或知识。有自比量与他比量二类。自比量是一种纯粹的思维活动,即不诉诸于语言文字,仅局限于自己头脑中进行分析推理。他比量是将自己的认识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以说服他人,使人理解接受。比量又分真比量和似比量。真比量是符合因明规则的正确的推理和论证,似比量是不符合因明规则的不正确的推理和论证。究竟依,圣教量。  [圣教量]:亦称“正教量”、“圣言量”等,因明学术语,与现量、比量合称“三量”。圣教即释迦牟尼佛的言教,就是以佛经教义作为衡量事物真伪和知识的正确与否的标准。后圣教量被因明学家废除,因为非佛教徒并不一定承认佛陀言教的神圣性,不能成为辩论双方共同依循的准则,犯了因明大忌。但在佛教内部依然设此教量,并为最高准则。遍计执,依他性,  [遍计执]:即遍计所执性,也叫普观察性,法相宗主要理论之一“三性”的内容。“遍计”的意思是“周遍计度”,指普遍观察思量。“所执”是依种种差别的存在现象而生出执我、执法不真实听谬见。遍计所执性就是由主观上“虚妄分别”而得出的对事物的一种错误认识。[依他性]:即依他起性,又叫他根性,法相宗主要理论之一“三性”的内容。意谓一切事物都因其他(依他)各种条件(众缘)的存在而存在、变化而变化,不是由自性所决定的,而是虚幻不实,假有真空。这种性质,就叫依他起性。二者离,圆成证。  [二者离,圆成证]:二者指遍计所执性和依他起性,圆成即圆成实性,法相宗主要理论之一“三性”的内容。是佛教一种彻底觉悟的境界,即能体认万法的究竟实在(真如)的能力。这个能力只有在远离遍计所执和依他而起的偏执,才能达到。此一宗,号慈恩,  [慈恩]:即慈恩宗,中国佛教宗派,唐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因玄奘师徒常住慈恩寺,故名。此宗对法相(事物的相状、性质、名词等)的研究十分详尽透彻,主张“万法唯识”说,所以又称法相宗、唯识宗。此宗主要继承了古印度瑜伽行派(有宗)的学说,以三自性贯串全部学说,提出“唯识无境”的理论。此宗善于运用佛教逻辑学(因明)开展理论,通过对佛理认识和自身实践,达到转识成智(由迷转悟),转染成净(由俗归真)。此宗由于在理论学说上较繁琐,不少提法与中国佛教界普遍奉行的理论有所抵牾,故不易普及,在前唐时期盛行一时后,即趋衰微。清末民初一度又兴,但主要也仅局限于教理的研究上。此宗所依的经典众多,有“六经十一论”,而以《瑜伽师地论》为根本。先谈相,后显真。  [相]:即是事物的现象、名状。[真]:也叫真如、真际、真性等,见“法界生起”节和“启教传道”节。讲解  法相宗,中国佛教宗派。此宗主要是继承古印度瑜伽行派学说发展而来。瑜伽行派是古印度佛学大师无著、世亲兄弟俩在佛灭后九百余年(约当东晋末),根据弥勒菩萨的教法而建立起的一支大乘学源。瑜伽意为“相应”。因此派学者自称其学说与真理相应,故名瑜伽。北魏时期,菩提留支、勒那摩提等来华,开始传播瑜伽学派的思想,建立了地论师学派。其后在梁陈之际著名佛经翻译家真谛(499-569)三藏译出大量的瑜伽学派著作,传播瑜伽学说,形成了摄论师。地论、摄论两家,是为开法相宗的先河。  法相宗的开创者是唐朝的玄眉。玄奘一生因忙于译经事业,虽无暇撰述有关的理论著作,但由于他系统地译介了瑜伽学派的著作,从而为建立法相宗的理论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而由玄奘辑译的以法护为主,糅合印度瑜伽学十家之说的《成唯识论》,乃是后世学唯识者所不可或缺的经典。玄奘门下人才济济,其中以神昉、嘉尚、普光、窥基最著名,称为“奘门四哲”。四哲中,更以窥基最为杰出,对发扬光大玄奘之学贡献极大。另有日僧道昭于653年入唐从玄奘学法相宗义,回国以元兴寺为中心,开出日本法相宗,也称南寺传。  窥基是法相宗理论的实际创立者。窥基除积极协助玄奘的译经事业外,又勤于著述,善于提纲挈领,建立体系。弟子慧沼(650-714)先师玄奘,后就学于窥基。著有《成唯识论了义灯》、《能显中边慧日论》等,维护窥基学说,推行法相教义,使法相宗大显于世。弟子智周(668-723)传承其学,著有《成唯识论演秘》等,此书与窥基《成唯识论枢要》、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称为唯识三疏。智周有弟子玄昉(?-746),于唐开元四年(716)自日本入唐留学,回国后以兴福寺为中心传法相学,与南寺传相对,世称北寺传。法相宗在日本一系从未中断,而汉地自智周后日趋衰微,前后相传不足百年,即归沉寂。  入宋以后,虽不乏有法相唯识学著作,但已无宗派传入。直至清末民初,唯识学再度兴起,其最有成就和影响的,有南欧(欧阳竟无)北韩(韩清净)两家。  欧阳竟无(1871-1944)居士,名渐,江西宜黄人。早年研习宋明理学,后改信佛,受学于杨文会,在南京金陵刻经处负责刻经事业,并设佛学研部,后发展为支那内学院,培育僧俗两界佛学人才。平生遍究三藏,而对法相唯识学最具心得,着力于将《般若》、《涅槃》思想纳入《瑜伽》、《唯识》一系中。主张将法相、唯识分为二宗,提出“约观心门建立唯识义,约教相门建立法相义”的宗义纲要。所阐发的其他各种佛学理论,都有创见,体现出一种以“佛学拯世”的气魄,在近代佛学界具有很大的影响。遗著有《竟无内外学》二十六种,共三十余卷。学生众多,尤以吕澄能传达室承其学。  韩清净(1884-1949)居士,名克忠,字德清,法号清净,以号名世。河北河间人。幼习儒业,曾中举为官,颇有声誉。中年学佛,矢志于发扬光大唯识学。  1924年春,韩与朱芾煌居士在北京共同创立法相研究会,后改名三时学会,为北方研究法相唯识学的中心,与当时南京欧阳竟无的支那内学院遥相咱应,时人有“南欧北韩”之称。相比欧阳居士的佛学思想,韩在博大上虽有不足,但却更精深。韩以专攻唯识为务,尤致力于《瑜伽师地论》的研究,认为惟有《瑜伽》一书才能彰显大乘佛教的精义,并指出法相“为诸贤圣所必由,为大小乘所共具”,具有“方便最胜”、“真实最胜”、“施设最胜”的性质。所著《瑜伽师地论披寻记》被视为“前无古人”之作。  法相宗的核心理论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说,以唯识所现来解释世界。识属心法,共分八个识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六识依相应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能取相应的六种境而生出相应六种心识的功能)得名,其中意识又是前五识的依据,而以外境为攀缘的对象。第七末那识以阿赖耶识为攀缘的对象,执取我相,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思虑活动。第八阿赖耶识,也叫“藏识”、“种子识”、“根本识”,此识能蕴藏过去的一切,又是能变现为现在和未来世界的种子,并与前七识一起,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成就世间一切。与“八识”理论相应的是“三性”说。三性与唯识结合,而有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法相宗的要旨,是要通过唯识的修习,破除我、法二执,转识成智,达到“人无我”、“法无我”的超脱境界。转识成智就是将有漏(有烦恼习气)的八识转化为无漏(无烦恼习气)的八识。即转前五识得成所作智,转第六识得妙观察智,转第七识得平等性智,转第八识得大圆境智。此“转”也就是佛教常说的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  法相宗理论又一个特点,就是用“五位百法”对存在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作出十分具体的分析。五位百法是:一、心法八种,二、心所有法五十一种,三、色法十一种,四、心不相法二十四种,五、无为法六种。其中前四法属“有为”法,即是依赖于因缘所成的世间法;第五法属“无为”法,无为即是一种无生灭变化的绝对存在。宗法相者通过唯识观,悟入一切有为法皆因缘所成实无有我而证得无为,即“一切法无我”。  法相宗的判教学说,是依据《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将佛教分为小乘教、般若教、唯识教,而以小乘、般若为不了义(非究竟圆满)教,唯识为了义(究竟圆满)教。又依《金光明经》立转、照、持三时,以《阿含》等经,佛初转法轮说四谛、十二因缘、五蕴等法为初时教;以《般若经》,佛说诸法皆空之理为照时教;以《华严》、《解深密》诸经,佛示离空离有任持真实之法为持时教。  法相宗所依据的典籍共有六经十一论,是为中国佛教诸宗派中所依经论最多的一宗。  法相宗的传承历史虽然很短,但它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却十分重要,而对明清以后中国的思想界也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明末三大思想家之一王夫之,清末思想家龚自珍、谭嗣同、章太炎等皆曾在法相唯识学中汲取养料,著书立说。甚至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能与近代西学抗衡者,惟法相唯识学说。12 三论宗三论宗,传最古;  [三论宗]:中国佛教宗派,以《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为宗依,故名。又以“诸法性空”为理论核心,所以又称“性宗”、“法性宗”。此宗遥承印度佛学大师龙树菩萨中观学派的理论,以真俗二谛为总纲,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是中国佛教中较富有思辨色彩的一个宗派。此宗以龙树菩萨为印度初祖,鸠摩罗什为中土始祖。是中国佛教中最早出现的一个宗派,盛行于东晋南北朝时期,入唐以后渐趋衰微,今已不传。
秦罗什,来兹土。  [罗什(344-413)]:即鸠摩罗什,后秦僧人,著名佛学家,翻译家。原籍天竺,生于龟兹(今新疆库什)。七岁出家,初习小乘,后改学大乘,博通各种经论,名闻西域诸国。后秦弘始三年(401)被姚兴王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奉为国师,住逍遥园西明阁,专事佛经翻译,系统地介绍了龙树、提婆中观学派的理论。译籍主要有《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和《金刚经》等大乘经典及《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和《成实论》等重要论典。这些佛典的译出,对于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甚大。罗什弟子众多,著名的有数十人,其中僧叡、僧肇、道生、道融最有成就,被称为什门“四哲”、“四圣”。真空义,为第一,  [真空]:佛教义理,也叫“真谛”、“空谛”,是佛教中观学派的核心概念。其内容主要是讲世间一切没有实体,无有“自性”,究竟是空,此“空”即是存在的真相,所以叫“真空”。[第一]:即第一义谛,也就是“真谛”(“空谛”),意思是“空”为一切诸法的第一义。群弟子,竞传习。
曰《中论》,曰《百论》,  [《百论》]:古印度佛学大师提婆(约三世纪》著,后秦鸠摩罗什译,二卷。原本二十品,每品五颂,合百颂,故名。中译本仅有十品五十颂,因罗什认为“后十品无益此土,故阙而不传”。其内容是破斥部派佛教非究竟的思想而显示自宗理论,提出了“八不中道”和“实相涅槃”两义。该书是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重要论籍。《十二门》,为三论。  [《十二门》]:即《十二门论》,佛书名,古印度大师龙树菩萨著,后秦鸠摩罗什译。为《中论》纲要书,论释大乘空观。全书立十二观法,通过“十二门入于空义”,与《中论》、《百论》合称大乘中观学派“三论”。唐吉藏,施大功,  [吉藏(549-623)]:隋唐时僧人。俗姓安,祖籍西域安息,后移居南海,出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七岁时从三论学大师法朗出家,学有成就。后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嘉祥寺,世称“嘉祥大师”。现存的主要著作有《三论疏》、《三论玄义》、《二谛章》和《大乘玄论》等。弟子有慧远、智拔、智凯、慧灌等,尤以慧远最为特出。《三论疏》,传海东。  [《三论疏》]:指吉藏所作《中论疏》(十卷)、《百论疏》(三卷)和《十二门论疏》(三卷),合称《三论疏》,总四十万言。《三论疏》在汉地曾一度流失,至晚清时再从日本取回流通。[海东]:指日本、朝鲜一带。吉藏门下有高丽(朝鲜)僧慧灌,将三论宗传入日本,吉藏的著述也自隋唐以后陆续流入朝鲜、日本,对两地的佛教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法藏释,十二门,  [法藏]:即华严宗三祖贤首,见“华严宗”节。《宗致记》,至今存。  [《宗致记》]:佛书名,全称《十二门论宗致义论》,二卷,唐法藏著。专为注释《十二门论》之作,先立玄谈十二门,后以细科释论文。作者为华严宗大师,故以华严宗圆融无碍的思想贯于全释。因明时吉藏《三论疏》已流失,故说《宗致记》可补《三论疏》的阙失。讲解  三论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立说依据,故名。又此宗的中心理论是“诸法性空”、“中道实相”说,所以又称“法性宗”、“中观宗”。  此宗的学统可上推至印度龙树。龙树根据《般若》思想,阐明宇宙万法乃因缘所合,当本体性空之理。因缘所成也就是缘起,是“俗谛”;性空即“真谛”。学人在体究诸法性空时,需知性空不碍缘起,运用佛教般若智慧实观、体认“中道”。龙树的学说经提婆、罗睺罗等诸代的发展,意丰义备,体系健全,成为印度大乘佛教两大派系之一的“中观学派”。中观学在中国的流传,起自姚秦鸠摩罗什对“三论”的译出,其后师徒相传,研究者群起,著名的有僧睿、僧肇、僧导、昙济等,开出三论宗的端绪。  刘宋时,有法度、僧朗、僧诠等三论学者在摄山次第传承,人称“摄山(岭)派”。僧诠的弟子有法朗、智辩、慧勇、慧布,时称“诠公四友”。就中尤以兴皇寺法朗能对摄岭三论学发扬弘大,为后来开辟三论宗下初步规模。法郎门人众多,门人遍布长江上下及关中各地,知名的有二十五哲,而以吉藏最为杰出。  吉藏的学说渊源于摄山学派,又博采众家之长,自成体系,为三论宗集大成者。吉藏的三论学说被称为“新三论”,而他之前的三论学说通称“古三论”。吉藏弟子中,除慧远、智凯、硕法师等皆学有成就,对三论宗的传播各有贡献外,另有高丽慧灌,将三论宗传入日本,建立日本三论宗。  三论宗在法朗、吉藏二代时最为兴旺,但不久因天台宗、法相宗的盛行,而趋入衰微。  三论宗的根本理论为诸法实相说。诸法实相就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本来面目。它是离诸心行,灭诸言语,从本已来不生不灭、无住无得、一切现在的“本然”。为进一步阐明这个道理,三论宗主要从破邪显正,真俗二谛,八不中道三个方面加以发挥。  (1).破邪显正。破邪是破有所得,显正是显无所得。因为诸法之实相真性本无所得,故三论宗但破而不立,破邪即是显正。所谓的邪有四种:一是不明人法二空而执有实我实法者,此为外道邪见。二是虽达人空,却未明法空,此为《毗昙》学者。三是人法二空已明,但仍留有偏空之见,此为《成实》学者。四是偏空虽除,却仍执涅槃有得,此为有所得见的大乘学者。  (2).真俗二谛。二谛是佛教的基本原则,真谛又称第一义谛、空谛;俗谛也叫世谛、有谛。关于“谛”的诠释,三论学者内部也并非完全一致。古三论师多半以“境”为谛。吉藏则以“言教”为谛,认为二谛乃为引导众生而说,执空者依俗谛明有,执有者依真谛明空。用二谛说作为教化上的方便,以体认言亡虑绝的诸法实相之理。  (3).八不中道。《中论•观因缘品》首先提出“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四对范畴。三论宗学者借此明二谛义,即从八个方面体会缘起性空的实义。指出见生见灭、见断见常等都是邪见邪执,同样是通过破邪来显正,以入无所得、无所见之旨。  三论宗的判教理论是吉藏所提出的“二教三法轮”说。中国判教理论即起始于三论师。先有鸠摩罗什的弟子慧观曾将佛所说各经判为“二教五时”。二教是顿教与渐教。顿教即佛说《华严》,显最真实之理。渐教意谓由浅至深之教,内开五时:三时别教、三乘通教、抑扬教、同归教、常住教。吉藏不同意古三论师的判教学说,认为“但应立大小二教,不应制于五时”,对“五时”的划分作了具体的批评,提出二藏三法轮的判教方法。二藏是声闻藏(小乘)和菩萨藏(大乘)。三法轮是根本法轮、枝末法轮、摄末归本法轮。佛成道后首开《华严》,为菩萨说明一乘因果,是为根本法轮。后佛在四十余年中因众生因缘和根机深浅的不同,分别说为三乘,此是自《阿含》至《法华》以前诸经,叫做枝末法轮。最后佛说《法华经》,会同三乘归于一乘,总摄一生所说教法的究竟义,故名摄末归本法轮。  三论宗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对以后其他佛教宗派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天台宗的理论影响很大。学术界还认为三论宗思想是最忠实于龙树、提婆一系的中观学派理论。13 密宗
善无畏,至长安,  [善无畏(637-735)]:唐代僧人,又称“净师子”。密宗创始人之一,中印度摩揭陀国人。十三岁继承乌荼国王位,后让位于兄出家,在那烂陀寺从密教耆德达摩鞠多学习密法,后遵师命于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入华传道。主要在长安、洛阳两地从事弘法活动,受到王室的礼遇,便密法在汉地大兴。与另两位来华僧人金刚智、不空并称“开元三大士”,为汉地密宗的奠基者。主要译著有《大日经》、《苏释地羯罗经》、《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及有关密宗仪轨、咒语等。弟子有一行、宝思、妙思、玄超等,尤以一行最为杰出。唐一行,受真传。  [一行(673-727)]:唐代僧人,密宗大师,天文学家。俗姓张,巨鹿(今属河北)人。唐初功臣张公谨后裔,幼时博览经史,精历法术数阴阳五行之学。二十几岁出家,先学禅,后随善无畏、金刚智修密法,并参与善无畏的译经事业。同时继续天文历法的研究,与梁令赞合作制成天文仪水运浑仪,又测出相当于子午线的长度,制定《大衍历》,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主要的佛学著作有《大日经疏》、《摄调伏藏》等。另外还撰有许多有关天文、历法、机械等方面的科技著作。作疏释,《大日经》;  [《大日经》]:全称《大毗卢遮那成佛变加持经》,又名《毗卢遮那成化经》,密部经籍,唐善无畏主译,七卷。是密宗的根本经典。内容包括有密教的基本教义、各种仪轨和行法及供养念诵法等。一行在协助善无畏译出《大日经》后,又作《大日经疏》,对经中“文有隐伏,前后相明,事理互陈”处进行疏解,将经中有关仪轨、行法等的意义加以说明,并进一步阐发了大乘佛教世间、出世间不二的精神,发展、完善了密教理论。真言教,始得明。  [真言教]:真方,梵文意译,意译陀罗尼,也叫咒语。真言教即是佛的真身(法身)所宣说的教法,故名。因常人无法得闻、理解,所以也叫密教。金刚智,及不空,
接踵来,广流通。  [金刚智(669-741)]:唐代僧人,密宗创始人之一,“开元三大士”之一。南天竺摩赖耶国人。十岁出家,广学显教经论。三十一岁时从印度密教大师龙智修学《金刚顶瑜伽经》等诸部密藏,自此专修密法。唐玄宗开元七年(719),携弟子不空到达广州,次年到洛阳,后入长安。所到之处,必建密教道场。所传以金刚界(法地密宗两大部之一)为主。主要译著有《金刚顶瑜伽中略念诵经》、《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等四部七卷。受法弟子有不空、一行、义福等。不空(705-774)唐代僧人,密宗创始人之一,“开元三大士”之一,中国佛教四大译师之一。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人,十五岁出家,师事金刚智,随同来华,在金刚智译场充当译证,尽得真传。后奉师遗命,回师子国和天竺搜罗密藏,得经籍仪轨等千二百卷,返回长安,从事译经和传法,对中国密教的发展贡献殊大。主要译籍有《金刚顶经》、《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等七十部,一百二十余卷。灌顶法,不轻授;  [灌顶]:原为古印度国王即位时所行的一种仪式,其法是国师以“四大海之水”灌于国王头顶,表示祝福。佛教密宗仿效此法,于僧人嗣阿阇梨法位时,设坛举行灌顶仪式。阿阇意为导师,指通达各种密法及诸尊“印明”(印契与真言)者。非法器,转获咎。  [法器]:指有才有德,能传承佛法之士。据《释氏要览》卷下称,堪为法器者需具三德:一、“秉性柔和,无有偏觉”;二、“常希胜解,求法无厌”;三、“为性聪慧,于善恶言,能正了知得失差别。”立禁令,自明始,
秘密宗,敕停止。  [“立禁令”四句]:明朝政府鉴于元代崇尚喇嘛教(藏传佛教,以密宗为主)所生出的诸多流弊,废除了喇嘛教在汉地的特树,又诏令不准私自传授密法。讲解  密宗,亦称“密教”、“真言宗”、“瑜伽密教”等。中国佛教宗派。“密”的意思是不能用普通的文字、一般的教法来表达的神秘教法和理义。因为究竟的理体不是靠逻辑思维的推理获得,佛陀用语言所揭示的教义,必定与他由亲身所证得的悟境有差距。真言(咒)即是法身佛(毗卢遮那)用来表达深奥教旨的法门,故名密宗。传说此法乃大日如来(法身佛)授金刚萨埵,佛陀涅槃后八百年,龙树菩萨开南天铁塔,从金刚萨埵受得密法,龙树传龙智,龙智传金刚智、善无畏。  善无畏与金刚智在唐开元年间相继来华,专弘密教。善无畏在开元四年(716)从中印度携梵本来到长安。玄宗奉为国师,优渥非常,专设置内道场,尊为灌顶阿阇梨。佛教认为,世间万法与三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藏界(理、因);识为“心法”,属金刚界(智、果)。善无畏传授的以胎藏界密法为主。金刚智于开元八年(720)入华,也被玄宗礼为国师,并随玄宗往返东西二京,建置密宗道场,弘扬密教。金刚智所传的以金刚界密法为主。当时,朝野人士从两大师问学求法者甚多,密教盛极一时。后又有不空三藏继起弘化密法,从而形成了密宗。不空门下能传其教法者,以青龙寺慧果最为杰出。  慧果(752-805),俗姓马,京兆(今陕西西安附近)人。九岁出家,从不空学密,受金刚界密法和阿阇梨位,又得善无畏的弟子玄超授胎藏界密法,将两者融会,形成“金、胎不二”思想。后奉命在西安青龙寺东塔院设灌顶道场,时称秘密瑜伽大师。一生专弘密法,教化甚广。曾向新罗国(今朝鲜东南部)僧惠日、悟真等传密授法。唐贞元二十年(804)日本僧空海奉天皇旨入唐从慧果受胎藏、金刚两部大法及诸尊瑜伽等,学成回国,开始弘传密教,开出日本真言宗。弟子中以义操一系传承较盛,其次为惠则、惠应等。义操门下法全,惠则门下云政又各传法于日僧圆仁,法全又授法于日僧圆珍、宗睿等,促进了密教在日本的盛行。而汉地密教则在“会昌法难”后趋于衰微,几近绝响。  北宋初,受印度金刚乘密教兴盛的刺激,各种有关的梵本秘籍大量传入中国。中印度僧人法天(?-1001)、天息灾(?-1000)、北印度僧人施护(?-1017)先后来华,译出大量密教典籍,使密教研究在中国一度再兴,但终因印度后期所传的以空乐不二思想为主的无上瑜伽密法与中国的伦理思想相抵牾,而未能为汉地佛教所接受。且其时密教未实行灌顶传法,故未能使密宗复兴。  入元以后,汉地所行的密教基本上都是藏密系统。明清两代汉地密宗依然沉寂不起,至清末民初,佛教一度出现振兴,而有不少入藏求(密)法者学成后返入中原弘密,又有许多蒙藏喇嘛进入汉地传教,另有东渡日本求取真言宗(东密)教法回国者,至使密宗在汉地盛极一时。又从十九世纪末起,藏密在欧美诸国发展迅速,至今势头依然十分强健,成为在欧美最有影响的一支佛教流派。  密教在汉地兴起的同时,也开始在西藏地区流传。  公元七世纪,吐蕃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650)统一了西藏高原诸部,建立王朝,创立了文字。松赞干布从度请来论师翻译佛教经典,译出了《阎曼德伽法》、《摩诃哥罗法》、《吉祥天女法》、《观音六字明》等多种密教经典,并在拉萨各寺庙中供奉密宗佛像。但此时密教仅在吐蕃王室范围内产生影响,尚未深入到民间。且当时西藏的苯教势力还十分强大,佛教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至松赞干布后三代赤松德赞(755-797在位)时期,将印度大阿阇梨莲华生大师迎请入藏,“调伏魔障,显扬佛教”。766年,赤松德赞建成西藏第一座正规寺院,也是密教的根本道场桑耶寺。莲华生是第一位进藏传授密法的密宗大师,他在西藏造就的佛教人才很多,并开创了藏密宁玛派(实际形成在十一世纪)。桑耶寺建成不久,即剃度藏族僧人,并广计佛教典籍,传播密法。之后,佛教在西藏发展迅速,至朗达玛即位(838-842)赞普,开始采取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使佛教遭到沉重的打击,百余年内,佛教在西藏地区几乎无有踪迹。从松赞干布到“朗达玛灭法”约二百年间,被称为“西藏佛教前弘期”。  约在北宋初年,佛教在西藏再度复兴。此后直到二十世纪约一千年的时间,称为“西藏佛教后弘期”。“后弘期”的西藏佛教,更加成熟,更具藏地特点。这个时期,经籍的翻译非常丰富,尤其是密典的介绍十分齐全;各种密法的弘传也极其完备;因修行方式、传承系统等的不同,各种派别也一一产生,使藏密显得更加多姿多彩。又从十三世纪后期起,一部分上层喇嘛开始执掌西藏地方政权,至十七世纪中叶始,密宗势力在清政府的扶植下掌握了西藏政教大权,从此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的局面,而成为西藏佛教一个最大的特色。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位西藏杰出的宗教领袖宗喀巴大师。  宗喀巴(1357-1419),生于青海湟中,幼年出家,学习密法,十六岁赴西藏深造,在西藏各地投师问学,遍究显密教义,造诣颇深。因鉴于当时藏传佛教戒行废驰,遂提倡以戒律为本,进行改革。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等,阐明自己观点,建立佛教体系,创立了藏密格鲁派(又称黄教),下传达赖、班禅两系,为现今藏传佛教的最大教派。  密宗的修行特点叫“三密相应”。三密是身密、语密、意密,三密相应是行者的身业、口业、意义与尊者的身密、语密、意密相应。其方法是手结印契(一种特定的手式),口诵真言(密咒),观注一境(观想本尊或其他图像、境界等)。在修学密法之前,学人须先受灌顶法,其师方能传授密法,依仪修行;否则,便获盗法罪。灌顶仪式有四种:(1).供养曼荼罗,(2).结缘灌顶,(3).密法灌顶,(4).传法灌顶。曼荼罗是轮集之义,意诸佛菩萨圣众集会处。设曼荼罗有专门的规则,大体是中心莲台供奉所修本尊,周围安置诸佛菩萨,各有一定的位次,如此等等。总之,密法的修习有极其复杂和规范的要求,使人觉得奉行此法有很大的困难;但同时修密又快捷速成的功能,所以对学佛者又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据修密宗的人士介绍,只要如律如仪地修持密法,各种感应和境界(功能)来得相当快。这大概也是密宗能在注重实证的现代西方社会获得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14 净土宗
晋慧远,住匡庐,  [慧远(334-416)]:东晋僧人,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崞县东)人。出家前“博综六经,尤善老庄”,二十一岁皈依佛门,师从一代高僧道安大师,深受其师器重。后承师命,往南方弘法,入庐山住东林寺。从此影不出山,迹不入市,以大法为己任,一心办道,卓然不群,受僧俗两界敬重,被尊为佛教领袖。庐山也被视为“道德所居”,一时间各地信士望风云集。元兴元年(402),慧远与刘遗民等一百二十三人在东林寺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结社念佛,共期往生西方净土,开净土宗念佛法门之先声,故后世尊为净土宗初祖。著有《沙门不敬王者论》、《明报应论》和《三报论》等。[匡庐]:又名庐山,在江西九江市南,相传周朝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以草庐山,故名。东晋太元六年(381),慧远入庐山,倡导念佛法门,共期往生西方净土,庐山遂成为净土宗的发祥地。结莲社,德不孤。  [结莲社]:东晋元兴元年(402),慧远与东晋名士刘遗民、雷次宗等在庐山东林寺结社念佛,共修净业。此社名白莲社,简称莲社,故净土宗也称莲宗。莲社之名有多种含义:一、莲花出污泥而染,在佛教中象征纯洁高雅,喻学佛者在俗世中能超凡入圣,达到清净无欲的境界。二、释迦牟尼成佛后,说法传教时即是坐在莲花座上。三、佛教认为凡往生西方弥陀净土者,都是从莲花中生出,故莲花成为西方净土的象征。四、东晋名士谢灵运出于对慧远大师的尊敬,在东林寺开凿东西两池,池内种植大量的白莲。魏昙鸾,修妙观,  [昙鸾(476-542)]:北魏时僧人,净土宗倡始者之一,雁门(今山西大同)人。少年出家,对龙树空宗学及佛性义有的研究。后因病求长生术,到江南访名道陶弘景,问神仙方术道,陶相授《仙经》十卷。北归途中遇北印度三藏法师善提流支,授他《观无量寿经》,并予以点化而启悟。于是焚烧《仙经》,专修净业,并著述阐发净土思想,认为净土法门乃依仗佛的力量往生极乐,方便可靠,是易行道,劝人信从。此说甚为后学者所推重。主要著作有《净土往生论注》、《略论安乐净土义》等。[妙观]:原为天台宗术语,意为以般若智慧观照空、假、中,明此三谛相即相入,圆融无碍。本注特指“观察念佛”。观察念佛又名定心念佛,有二种:一、观想念佛,一心观佛相好功德;二、实相念化,观佛的法身乃非空非有中道实相之理。生品高,瑞相现。  [生品]:生是往生,品为品位。根据《观无量寿经》等载,西方极乐世界分有: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和下品下生等九个品位,凡往生西方者,将根据其修行深浅、功德多少而得相应的品位。[瑞相现]:是专指修行者在临命终时所出现的各种吉祥妙好的景象,一般而言,景象越好,往生的品位也就越高。据净土宗典籍载,昙鸾大师临终之日,华盖幢幡,高映庭宇;异香芬芳,溢满四方,并伴有仙乐妙曲。由此推知,他已往生西方净土,品位一定很高。唐道绰,暨善导,  [道绰(562-645)]:隋唐时僧人,净土宗创始人之一,俗姓卫,并州汶水(今属山西)人。十四岁出家,习《大般涅槃经》。后在山西文水厂壁玄中寺读《昙鸾和尚碑》记载念佛往生种种瑞相而深受感动,遂改修净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每日以七万遍为限,并用麻豆等记数,念一句,下一粒,累积竟至数百斛。受他道风所化,当时在北方有些地方凡七岁以上者都能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平生讲《观无量寿经》近二百篇。其思想继承昙鸾一系,著有《安乐集》两卷,系统阐述净土信仰、修持等各类问题。弟子有道抚、僧衍、善导等,而以善导最为杰出。[善导(613-681)]:净土宗创始人之一,俗姓朱,临淄(今山东临淄县)人。幼年出家,习《法华经》和《维摩诘经》。后赴汶水玄中寺,投入道绰门下,得授《观无量寿经》奥义。道绰圆寂后,赴长安宣扬净土思想,专弘念佛法门。据载,善导每天跪在佛像前,一心念佛,至精疲力竭也不停歇。传说他每念佛一声,口中即有光明吐出,人称“光明善导”。长安城内,上至帝王公卿,下至平民百姓,受善导的感化,念佛之声处处可闻。著有《观无量寿经疏》、《法事赞》、《往生赞》、《般舟赞》和《观念法门》等,完备地组成了净土宗的教义和仪轨,被尊为净土宗二祖。弟子无数,著名者有怀感、怀恽等。唱专修,为妙道;
此法门,三经说,  三经:三部佛教经典,一、《无量寿经》,二卷,曹魏康僧铠译。该经叙说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在成佛前(因位)的愿力所在和修行特点,以及成佛后的各种功德。二、《观无量寿佛经》,一卷,亦称《观无量寿经》、《观经》等,刘宋畺良耶舍译。该经主要介绍求生西方的修行方法及相应的品位。三、《阿弥陀经》,一卷,简称《弥陀经》,亦称《小无量寿经》,姚秦鸠摩罗什译。该经主要揭示西方净土美好庄严和种种殊胜景象,及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所带来的不可思议的利益。此三经与古印度世亲菩萨所作的《往生论》是净土宗所依奉的典籍。大经该,小经切。  [大经该]:大经即《观无量寿经》,该是概括无遗的意思。因此经叙说阿弥陀佛在成佛前的修行经过和成佛后的各种功德十分详尽,故说“该”。[小经切]:小经即《阿弥陀经》,因此经在内容上较《观无量寿经》简略,故称“小经”。切是切实、简要的意思。此经虽然篇幅不长,但有关西方净士的一些主要问题基本上都涉及到了。《观经》语,最惊人,  [《观经》]:《观无量寿经》的简称,亦称《十六观经》。因此经主要介绍净土修行的十门种观想方法,故名。许五逆,得往生。  [许五逆,得往生]:五逆指五种极逆于理的罪业。有“三乘通相五逆”(或“小乘五逆”)和“大乘别途五逆”(或“大乘五逆”)等几种。小乘五逆是:一、杀父;二、杀母;三、杀阿罗汉;四、出佛身血(伤害佛的身体);五、破坏僧团内部团结。大乘五逆是:一、破坏佛塔寺庙,焚烧佛经、佛像;二、诽谤佛法;三、强迫出家人还俗或谋害出家人的生命,妨碍出家人修道;四、犯“小乘五逆”中的任何一条;五、不信仰因果报应,行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挑拨离间)、恶口(粗恶污秽语)、绮语(巧伪阿谀语)、贪欲、嗔恚、邪见等十恶业。另外还有“同类五逆”、“提婆五逆”等,其内容与前两种“五逆”基本相同。按佛教通常的说法,犯五逆罪者,就要受到恶的,堕落到“无间地狱”(无间地狱就是在地狱中始终不断地受苦,无有间断),永远不得超度。但在《观无量寿经》中,佛说即使犯有五逆重罪者,若能至诚地称念十声阿弥陀佛的名号,也能得到佛菩萨的接引,往生西方极乐国土。三藏教,所不摄。  [三藏教,所不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其他的佛教经典中,都无犯有五逆重罪者只要念佛十声即可得到解脱、投生到清净佛国中去这样的说法。佛愿力,诚难测,  [佛愿力]:佛特指阿弥陀佛;原力是誓愿之力,又叫本愿力。阿弥陀佛在未成佛前曾立有四十八个大愿,作为修行的具体内容和目标,以助成他对佛教的追求。成佛之后,这些誓愿都一一兑现,成为佛的一种功德。一称名,众罪灭;  [称名]:称是称呼、念诵;名特指阿弥陀佛名号。佛经上说,只要一心念佛,就能断除各种烦恼和罪孽。临终时,佛来接。  [临终时,佛来接]:这是阿弥陀佛大愿中的一种,是说凡至诚念佛、一心求生西方者,在他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和诸大菩萨一定会前来接引他投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中去。下中上,根不齐,  [下中上,根不齐]:下是下根,中是中根,上是上根,是指学佛者基础、根性的差异。根是梵语意译,具有能够生长、增上的功力,这是特指求佛向善之力,也叫根性、根器。一句佛,同生西。  [一句佛]:指称念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生西]:生是往生,西指西方净土。既往生,皆不退,
亲见佛,得授记。
  [不退]:也叫不退转,梵文意译,译音是阿鞞跋致,或作阿惟越致。阿是"无"义,鞞跋致意为退转。是一种菩萨地的阶位名,意为不退转成佛之路,不再受轮回之苦。《阿弥陀经》说,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皆是阿鞞跋致,不再退还到世俗世界轮回流转。净土宗,真简要,
协时机,妙中妙。
 
  [净土宗]:中国佛教宗派,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为传修,故名。又本宗初祖东晋慧远大师曾在庐山与僧俗两界共结莲社,发愿往西方国土,所以又叫“莲宗”。此宗的特点是本根普被,方便简易,借佛愿力,利钝皆收,是我国影响最广、信徒最多的第一大宗派。主要依据的经典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讲解  净土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因本宗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为专修法门,故名,又称“莲宗”。  净土思想起源于印度。土是梵语意译,也可叫刹,即世界和地方。净土,就是清净妙胜的世界或地方。早在佛教之前的婆罗门教中,净土是毗湿奴神的天界。佛教兴起后,净土信仰更加普遍,为三乘所共趋。而在大乘佛教中,净土的思想愈加深入,净土理论形成系统化。佛教认为,十方诸国皆有净土,如在我们这个世界中有弥勒陀佛净土等。中国佛教对净土的信受,主要是弥勒净土和阿弥陀佛净土,后者影响尤广。  净土信仰虽起自印度,但作为佛教中的一个宗派,却是在中国产生的,它的许多特点,也为印度佛教所无。净土宗的出现,是围绕对阿弥陀佛净土的信仰而形成的。中国佛教信徒对西方净土的信奉,起自东晋时代,其最具代表性、且对后世净土宗的发展有极大影响的,是慧远大师在庐山与僧俗缁众一百二十三人建斋立誓,结社念佛,共期往生一事。慧远后来即被尊为净土宗第一代祖师,庐山也成为净土宗的发祥地。其实,慧远结社念佛只能看作是净土宗创立的雏形。此后,对净土宗的创立有极大贡献的是北魏昙鸾大师。  史载,昙鸾由于对生死问题的关切,普向著名的道教人物陶弘景学习长生之术,后遇印度僧人菩提留支,得到一部《观无量寿经》,于是改修净业,并在各地大弘净土法门,自行化他,远近道俗皈依他的弟子很多。昙鸾在行化过程中,还撰写了一些弘扬净土法门的论文,创说理论。其对后世的影响主要在他和自力、他力和难、易二行说。昙鸾认为,在五浊恶世无佛时代,众生如唯以自力求出轮回,离生死,犹似陆路步行,漫漫长路,艰难困苦,障碍重重,是名难行道。反之,由于阿弥陀佛在行菩萨道时曾发过大愿,开方便之法接引众生,芸芸众生正可乘佛愿力,顺风张帆,坐船远航,借助佛的力量求生西方,既稳捷方便,又无长途跋涉,步步坎坷之艰辛,故称易行道。昙鸾的思想对净土宗理论的发展影响很大。  昙鸾以后,盛赞净土法门的高僧很多,如净影慧远,天台宗大师智顗、三论宗开创者吉藏等,都有关于净土问题的撰述,而真正为净土宗开山奠基的,当推隋唐之际的道绰和善导两位大师。  道绰最早宗涅槃学,后又钻研空宗理论和禅学,均有成就。隋大业五年(609),道绰在汶水石壁玄中寺的碑文上读到昙鸾念佛瑞应事迹而感动,逐舍旧学,专修净业。道绰最推崇《观无量寿经》,到处开讲此经,每次讲毕,并带动大众齐声念佛。他还发明一种以数豆、掐珠计数念佛的方法,这种方法一直影响到今天。道绰不但行持谨严,道德学问也堪称一流。当时净土信仰还不十分普及,然不少对净土法门有所诋毁、排斥者,凡遇到道绰后,即为其道风所感,改容礼敬,归宗净业。道绰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其所撰《安乐集》一书中。他本于难、易二行说,立圣道、净土二门。道绰认为。圣道门以自力苦修,断惑证真,而得圣果;净土门则是借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往生净土,超出三界,得不退转,预入圣流,然后断结伏惑,证得圣果。道绰强调,圣道门非上根利器者莫行;去佛遥远,众生只有借助阿弥陀佛本愿之力,一心称念佛号,志求往生西方净土,此法万无一失,成就最易。道绰化摄的信众很多,能继承并发扬其事业者当推善导大师为杰出。  善导是净土宗的实际开山者,被后世尊为莲宗二祖。善导的净土思想非常系统全面,他认为在佛教八万四千法中,“惟有念佛一门是为他力”,用力少而功效著,方便易行;其他诸法皆靠自力,用力虽多,但“功德极少”。念佛法门原有多种,非仅持名一门,而善导则独重称名,认为唯称名是契合阿弥陀佛本愿的正业。如观想念佛要求心注一境,神不散逸,而众生心燥气浮,定力不足,观想不易成就。至于称名一法则容易得多,此法“外无杂缘”,不修“杂业”,“相续即生”,唯得“正念”,“前念命终,后念即生”,无有间断。且因“与佛本愿相应”故,更是十分可靠,有进无退,万无一失,乃至最后成佛。同时善导又强调,如欲速生净土者,还“须三业成就”。“三业成就”者,即是身、口、意三者相配合,“心唯有信”、“口唯有念”、“身唯有敬”,成就统一的目标。后世奉净土宗的大德强调信、愿、行为求生西方的三要素,即是由善导这一理论而来。善导大师的思想为净土宗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净土行者,基本上都是按着善导所开出的进路而起信、发愿和践行的。善导还撰有许多关于净土的修行、法事及仪轨等方面著作,使净土宗的理论教义和仪轨制度等得以齐全和完善。至时,严格意义上的宗派才算成立。善导的弟子有怀感、怀恽、净业等。以怀感传其师说最力。  其后有少康(?-805)者,在读善导《西方化导文》,专修净业,并在睦州(今浙江建德县)建净土道场,时人称为“后善导”,曾与人编撰《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一卷。又有被视为和善导、少康“异时同化”的慈愍三藏慧日(680-748),曾入印度求法,听受净土法门。回国后勤修净业,并撰写著作,主张教禅一致、禅净合行、戒净双修,对后世净土宗的发展很有影响。稍后有承远(712-802)、法照(生卒年不详),对弘扬净土法门用力甚勤,被后世尊为净土宗第三、四代祖师。  入宋以后,汉地佛教可以说是净土宗一枝独秀,形成各宗归净的局面。先有永明延寿(904-975)大师,提倡禅净双修,唱“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跎”;“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说,为净土宗展示了一个新的气象。以后,禅、律、天台等宗学者大多兼弘净土,此实是由永明开的先气。永明被后世尊为净土宗第六代祖师。又有省常(959-1020)大师,因慕慧远结社念佛的遗风,在西湖边结莲社专修净业,后改名为易行社,入社僧众千余人。自此以后,结社念佛之风盛行,成为净土宗的一个特色。  元、明、清三代,净土宗在理论上的发展虽不十分显著,但有关的著作却很多。如《净土指归集》(大佑撰)、《净土生无生论》(传灯著)、《西方合论》(袁宏道撰)、《阿弥陀经疏钞》(祩宏撰)、《念佛切要》(德清撰述)、《阿弥陀经要解》(智旭著,后纂入《净土十要》中)、《劝发菩提心文》(实贤撰)、《净土圣贤录》、《西方公据》、《念佛警策》(均为彭绍升撰)和《净宗必读》、《西归行仪》、《念佛要语》(玉峰撰)等。晚近有印光(1861-1941)大师,一生专弘净业,主张“老实念佛”。所化信众以万计,被尊为净土宗十三代祖师,有《印光法师文钞》四卷行世。  在中国佛教诸大宗派中,净土宗在教理上虽然不够精深奥妙,但其殊胜优异之处,就在于方便简易,不论根器,不分智愚,普摄一切。根据佛经所述,西方极乐世界设有九品莲位,即九个等级。上根之人在教理和修持上都相当出色,往生之后自然是上等品位。下智钝根者虽然宿业深重,功德少有,但只要老实笃行,也能“带业往生”,同样可以横超三界,即生成办,往生西方。此即“三根普被,利钝皆收”。所以,与其他诸宗相比,此宗的门永最宽,修习最易,目标最明确,对机性也最强。现今汉地佛教界之信奉。  净土宗者,至少占全部佛教徒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其对中国文化各层面的影响和渗透,也是最为突出的。  净土宗所依的经籍为“五经一论”。五经是:一、《无量寿经》;二、《观无量寿经》;三、《阿弥陀经》;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五、《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一论”是《往生论》,全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一卷。古印度世亲著,北魏菩提流支译。此论依据《无量寿经》义,究明往生净土的义旨,以偈颂的句式,赞述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劝人修持礼拜、赞叹、发愿、观察、回向,揭示通向阿弥陀佛净土之路。